【实用】识字教案模板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识字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识字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欣赏、跟读诗歌——青蛙写诗,巩固欣赏、跟读常规。
2、结合诗歌内容,形象地认识标点符号。
3、认度字词:首、诗、句号、省略。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每人一册、录音机、磁带。
2、大范例、相应的大小字卡、常规字条。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表演舞蹈《小青蛙》。
(二)基本部分
1、提问舞蹈名称。
2、幼儿讨论:小青蛙有什么本领。
教师小结:一只青蛙一年能消灭许多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小青蛙需要小朋友的保护。
3、谈话:青蛙有捉害虫的.本领,还有写诗的本领哪(出示字卡;青蛙写诗),幼儿认读一遍,“我们一起来听听青蛙写的诗吧。”
4、欣赏诗歌——青蛙写诗。
(1)幼儿听音乐传书。
(2)出示欣赏常规字条,放录音欣赏两遍。
(3)让幼儿说说:青蛙写的诗是怎样的。
5、跟读诗歌——青蛙写诗。
(1)出示跟读常规字条,放录音跟读两遍。
(2)教师根据诗歌内容提问:小蝌蚪说什么?小泡跑说什么?一串水珠说什么?并出示相应的“,”、“。”、“……”卡。
(3)听音乐收书。
6、逐一出示字卡,让幼儿认读。
7、出示大范例,让幼儿找找新认识的字宝宝,并数数大范例里有几个逗号、几个句号、几个省略号。
8、教师与幼儿共同朗读大范例。
9、游戏:大家都来跳跳。
(1)听音乐传字卡。
(2)教师念儿歌“池塘边,真热闹,大家都来跳一跳,青蛙妈妈来点名,点到谁,谁就跳。”说完儿歌,“青蛙妈妈”说出一个字宝宝,小朋友就手拿相应字宝宝跳跳,边跳边说“我带×字宝宝跳一跳。”游戏数次。
(3)听音乐收字卡。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简单小结。
2、幼儿听音乐学青蛙跳出活动室。
识字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学认字词寒冷冬天受伤脖子双,并能用“双”组词。
2、通过学习培养幼儿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活动构思:
小朋友马上要上小学了,在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在帮助的情况,怎样帮别人最好呢?同时为丰富幼儿的词汇而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准备:
大范例(要学的新字词用红色的笔写)字卡以及字义图片、录音机、磁带、幼儿用书及人手一支铅笔、自制神秘袋(里面放一些幼儿喜欢的礼物和字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已学过的字词(游戏神秘袋)
师:神秘袋真奇妙,里面的东西要不要?
幼:要
(老师用手从口袋里摸出东西,吸引小朋友,交替摸出字卡,以达到复习已学的字词目的)
二、基本部分
1、欣赏儿歌,引入课题。
提问:儿歌中的`天鹅它在哪里做什么?(在寒冷的公园里过冬)
它怎么了?(翅膀受伤了,很孤单)
小朋友怎样帮助它的?(变成一只天鹅跟它作伴)
那你怎么样帮助天鹅呢?
小朋友讨论,个别回答,老师小结。
2、出示大范例,学习儿歌。
3、学习字词
引导幼儿观察大范例中红色的字宝宝,告诉他们这些字宝宝是今天要和小朋友玩游戏的字宝宝。
A、出示体现能冬天的图片,请幼儿说出图的特征,
引出“冬天”。请幼儿说出冬天的气候特征及人们的衣着等与其它季节的不同,帮助幼儿理解字词,并学习“寒冷”。(用同样能帮助幼儿边理解边学习字词的方法不学习其它字词)
学一个字词用磁铁贴好于黑板上。
B、巩固字词
分男女小朋友比赛,一起认读黑板上的字卡上的字,请个别幼儿认读。
游戏:小猴小猴真爱玩。
C、请小朋友用铅笔圈出书上儿歌中的所学字词,老师来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老师小结。
识字教案 篇3
学前识字也是幼儿园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可是由于学前的孩子们特别是中小班的孩子们,不认识什么笔画结构之类的,甚至连组词也很困难。这就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去年我带中班时,正赶上领导布置新的识字教学任务,只有一个多月了要我们的孩子认会50个字。经过左思右想,反复尝试。我发现并总结了几个让幼儿很快认识字的方法。
首先对字进行分类: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字、难认的字
1、不用教孩子什么是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字。教师心理明白就行。对于象形字最好的办法就是画图,让孩子们从图中找字,从字中画图。如“山”可以边画大山边解释中间的山高两边的山低。等。指示字的教学只要抓住这个字中的某个笔画告诉孩子们它指示的是什么就可以了。如“上下”只要告诉孩子一个竖朝上一个竖朝下,孩子就记住了。
2、会意字,可以编成一个小故事孩子会很快记住的。如“回”我会编成“小正方形回家了”等。
3、那么对于比较难认得字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把他与孩子门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或词或故事联系起来。如“聪”孩子们怎么也记不住,我告诉他们我家的孩子名字就叫“聪聪”因为他很聪明。孩子们一下就记住了。再有对于难认的字我们要天天认才能认会。坚持一段时间就认会了。
现在我们的孩子升大班了,他们要求认会100个字,不到一个月就认会60多个字了。
识字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尝试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
4.初步训练学生通过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郊游。
2.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要求:
1.圈出文中生字,给课后生字条里的生字标注拼音。每个生字带拼音读三遍。
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搜集图片,了解不熟悉的事物。如:海鸥、帆船、铜号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唤起识字热情
1、 谈话导入:同学们,前不久我们组织了一次郊游活动,地点是金苹果乐园,说你们那时的心情怎样?
2、 出示学生郊游时的照片,再现场景,帮助回忆,激发学习情趣。
3、 照片呈现园内路牌标识,引领学生于生活中识字。
4、 定格聚焦“海”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这个字的?
5、 板书课题。师述:“海”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识字6》里的生字。边说边板书课题。
二、温故知新,探究识字方法
1、 检查预习效果
2、
(1) 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 生字去掉拼音,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3) 游戏巩固。给生字编号,同桌之间互玩生字叫号游戏。
一生问:一号一号是什么?
一生答:一号一号海海海。
2.联想记字,温习旧识
谈话:我们又认识了一群新的汉字朋友,可俗话说得好:“千金难买是朋友”,每每结识新朋友,可千万别忘了老朋友,喜新厌旧可要不得哟!
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竿、溪、领、铜、号
(1)同桌之间轮流练说:看到谁就想到什么字?
(2)学生交流。
如:看到“海”就想到“每天的每”“母亲的母”
看到“滩”就想到“困难的难”“是谁的谁”“一堆的堆”
看到“军”就想到“汽车的车”“连长的连”“东西的东”
……
3.探究方法,温故知新
(1)谈话:汉字非常神奇,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就可以把旧字变新字了。比如把“堆”字的提土旁换成三点水,就是“沙滩的滩”了,相信你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把以前认识的老朋友变成才认识的新朋友吧。
要求学生屏息凝神,默思后交流。
(2)猜字谜:在语文园地五里,我们玩了猜谜语的'游戏,你能试着给这些生字编编字谜吗?
如:每天都有水。(海)
小区里有一只鸟。(鸥)
遇到困难就掉眼泪。(滩)
车上盖盖子。(军)
唐老师挖土。(塘)
见到一只小舟。(舰)
中央有禾苗。(秧)
竹叶真干净。(竿)
金字旁边有同学。(铜)
4.游戏巩固,学习归纳
玩摘果子游戏,摘完果子后,将“沙、滩、海”“艘、舰、船”“秧、稻”分装于三个篮子里,请学生观察后谈分装的理由,在情节中巩固汉字偏旁归类,从字理上看,这些字都和偏旁有关系。
5.由字到词,循序渐进
学生开火车读:海鸥、沙滩、军舰、帆船、秧苗、稻田、池塘、竹竿、小溪、红领巾、铜号
三、情境助读,品味识字快乐
创设情境一:苗苗打算乘公共汽车去大海、乡村、公园、学校去游玩,可她只能一人去,她想请热心周到的小导游一同前往,谁愿意帮帮她?
1、 学生自由读书,要求把字音读准确。
2、 点四名同学分节读,正音。
3、 两分钟畅快读,要求流利,尽量做到不重字不卡字。
创设情境二:读成一幅画。要想当好小导游,还要善于向游客介绍景物。有个小朋友通过听读想象,就把课文变成了一幅画。
1、 老师配乐读文,学生闭眼想象。
2、 学生交流。
3、 学生配乐读文,要求尽量读出想象时的感觉。
4、 课件呈现图片,一起欣赏美丽的场景。
实现情境:我当热心小导游。通过课件呈现四个路牌,每节课文就是一个路牌,逐一呈现逐一介绍。
四、对照生活,学习运用量词
谈话(课件画面定格在第四节):大家读课文后,是否发现本文跟以往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出量词)
1.读《别扭歌》:量词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如果站错了地方就会闹笑话了。
别扭歌
一只马两棵牛,三张小羊做游戏。
四口书五朵笔,六匹小孩笑嘻嘻。
2.我们来改《别扭歌》
3.尝试用量词表达事物。
教师(手拿一个背包)创设情境:这是苗苗出行时背的背包,我们看里面都装了些什么?
一包纸巾、一条毛巾、一顶帽子、一瓶水、五块糖、两个面包
五、实践运用,拓宽识字渠道
1.谈话:一次普通的旅游也能让我们收获许多,实在是太好了!老师上周又去书店转了转,两个小时后,我满载而归。来看看我买了些什么书吧?
《黄河滩》《上海滩》《海的女儿》《江南铜研究》《广西河池红军标语》《红领巾气象站》《毛号》《军舰鸟的故事》《小溪流的歌》《稻花香》
2.我回去后还写了一篇日记,一起读读吧。
4月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来到了深圳书城,这里书多人也多,我的眼睛都看花了。我买了很多书,有《黄河滩》《上海滩》《海的女儿》《江南铜研究》《广西河池红军标语》《红领巾气象站》《军舰鸟的故事》《毛号》《小溪流的歌》《稻花香》等,我数了一下,一共有十本书,我真是太高兴了!
教学反思:
《识字6》虽寥寥数语,却精雕细琢,意蕴深远。通过几组数量词勾勒出几幅亮丽清新的风景画,看似随意,实则有意。每一处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来表现,将识字巧妙地与幸福快乐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籍此,我以为识字与图片相结合可强化第一印象,要将字的音、形、义有效地统一起来。其次,要在语境中识字,迁移环境后仍然认识。但是,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也忘得快,而与遗忘作斗争的最好方式就是复现。我的感受是:
识字趣为先。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而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更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中穿插叫号游戏、摘果子游戏等,又能消除学生学习疲劳,状态总是高涨。
方法是关键。方法指导实践。在教学本课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识字能力也初具规模。但知新必须温故,如此才能两条腿同时走路,不至于喜新厌旧,一路捡一路扔,最终一无所获。在指导识字方法的时候,我没有生硬地采取“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模式,而是让学生回忆与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再思考这些字的变通之处,也就是同中有异,兼收并蓄。这样既可于想象中唤醒旧知,又能于比较中形成积极的识字能力。看以下教学片段:
老师:我们又认识了一群新的汉字朋友,可俗话说得好:“千金难买是朋友”,每每结识新朋友,可千万别忘了老朋友,喜新厌旧可要不得哟!
(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竿、溪、领、铜、号)
学生1:我看到“海”就想到了“每天的每”,去掉上面的帽子就是“母亲的母”。
学生2:我看到“塘”就想到了“唐老师的唐”。(〈失物招领〉中就有)
学生3:我看到“鸥”想到“鸟”,看到“滩”想到“难”,看到“军”想到“车”,看到“舰”想到“见”。
服务于生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出行要靠标牌的指引,阅读要有文字的对话……从一年级就要牢牢树立学生的识字意识,眼观八方,有心方能从字如流。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老师:同学们去金苹果乐园玩得开心,不仅是由于项目新颖种类齐全,还由于园内设施温馨周到。我们一进大门就看到了(课件再现):金苹果乐园欢迎您!
(学生自发读起来)
老师:多么的热情好客!
老师:乐园面积很大,有了路牌我们才不会迷路,才能体验更多的项目。(课件再现)
(学生一看就哈哈笑,自发地读。当点学生读完标识后,学生兴奋不已,有的说:“我玩过海盗船”。有的说:“我玩过……”)
片段二:
老师:又到了“开心读”时间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自己的周末出行见闻。我的目的地是书店,是哪一家呢?(课件出示)
学生:深圳书城。
老师:我买了很多书,看看我买了哪些书?(课件呈现书的封面,每本书的名字里都包含本课所学生字。)
(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一一回答,注意力非常集中。)
此种再现非常巧妙,既巩固了识字成果,又引导孩子平素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好习惯。同时,教学从联系学生生活的角度出发,能引起学生共鸣,教学自然轻松了。
识字教案 篇5
第三单元指要:
本组教材以保护环境为专题,主要由一课识字、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其中《松鼠和松果》《美丽的小路》为主课文。
这四篇课文有儿童诗,有纪实文章,还有童话故事,虽然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看,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实践的习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感悟形声字的规律,留心食品商标字,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松鼠和松果》主要写两只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文章语言轻快活泼,深受儿童喜爱,通过读文学生领悟到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美丽的小路》以小动物找回美丽的小路的故事告诉学生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文中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适合进行朗读训练,另外教者还要抓住难点“鸭先生的话”进行点拨引导。
识字3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实验小学陈兴杰125003
课前透视
识字3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6个字。
2、借助拼音和插图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课件。
课时:两课时(1。5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大自然景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画面的景色。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对话平台
自学(读文正音,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对子,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情况。
识字(竞赛识字,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1、出示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游戏识字:开展“识字秘诀”交流会,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检查识字:
(1)开火车识字——将13个生字打乱顺序,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开火车读生字。
(2)摆长龙识字——学生按教师出示的拼音顺序把字卡摆成长龙。(也可摆成其他图案,如问号、感叹号、S形等)
(3)帮生字找家——分别找出带“雨”“虫”“木”字旁的字。
(4)猜字谜-——多字少一半()夕;十日十日(朝);王二小,白又胖,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碧)
(利用学生已有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朗读(师生互动读文,营造融洽的学习气氛)
1、读文,引导发现课文的特殊呈现方式。
2、师生交叉读文、拍手练读、分组竞赛读文。
练习(拓展延伸,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请你学着文中的样子,也出几个对子让小伙伴对一对,实在对不上你可以帮助他。
写字(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重点指导“和、语、千‘
第二课时(或半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借助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出示大自然的画面: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描绘一下吗/说完后把词语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绘画(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增强理解语言能力)
1、在文中挑选一个或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纸上,自己配上画面。
2、拿出自己的作品在组内交流,大家互相评议,猜猜他画的是哪些词语。
练习(游戏识字进一步巩固识字,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1、挑字卡找朋友:
翘舌音朋友——我是翘舌音“朝”,我的朋友在哪里?
结构朋友——我是“秀”,我有上下两层楼,我的朋友在哪里?
偏旁部首朋友——我是昆虫小蜜蜂,我的朋友遍天下。
反义词朋友——我是“朝”,是一天的开始,我的朋友在哪里?
2、“火眼金睛”:儿歌中哪些字是今天学的?看谁找得多?
红脸儿朝阳出东方,专给小朋友洒霞光。
碧绿的田野禾苗壮,万紫千红花儿香。
蝴蝶姐姐花间舞,蜜蜂妹妹采蜜忙。
杨树摇摆千条枝,桃李傍晚送夕阳。
3、“金话筒”:任意选择书中的词语说几句话,看谁用得多,句子说得美。
写字(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会汉字的结构之美)
1、认读“李、秀、香”,学生观察描红: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现问题相机引导,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盛开,颜色鲜艳。
和风细雨;原指温和的风细小的雨。现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也说山明水秀。
识字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读,了解几种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认识“尘、灰、众”等9个字,学会写“土、尖、灭、明、林”6个字。学习偏旁“日、木”,巩固以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
3、指导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提高写字能力。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旧知
1、指名板演:连一连,把组成的新字写下来
2、认读生字
二、激趣导入新课
三、初读课文,感知字词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师指名读,挑战读 (3)再读文,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发现识字规律 (4)龙龙和文文在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新的识字方法,你发现了吗? (5)龙龙和文文的'识字方法可真好,同学们,你学过的生字中有没有用这样的方法来识记的?
四、识字、写字
1、交代学习目标:
2、识字:(1)看拼音读;(2)拼音、汉字对照读;(3)只读字;(4)看卡片读。
3、指导书写: 观察要会写的字都是什么结构,你还发现了什么?说出每个字由几笔组成。书空,说出笔顺名称,交代部首“日、木”描红。重点指导“尖、林、从”的笔画变更,描红后在本上写2~4个
五、合作拓展、巩固成果
1、把下面的字去掉一笔,变成一个新字,再组词。
2、文字接龙。
3、摘苹果游戏把两个学过的字组成一个新字,摘对的,师奖励一个“苹果”,用苹果换两个小红花。
六、拓展成果: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请同学们回家再找一些能用折中识记方法的字,看谁找的多,好不好?
识字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的用途。
2、乐意开展创造活动,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
3、关心周围生活中的事、物,能利用其进行创造活动。
活动准备:
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四个汉字)。
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
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资料。
4、利用家长资源,请他们和孩子共同观察生活中的绳。
5、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分组试一试,看看绳子有何用。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好东西,并把它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一变!在“变”的过程中,你如果要用到其他材料,可以到“宝物筐”中找。
(幼儿兴奋,一涌而上,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物品,开始了尝试活动。)
第一组:“挂”衣服、毛巾、图画。
幼儿a:这是“挂”字,老师让我们把衣服挂起来。
(其他幼儿很快到宝物筐中找材料,有找衣架的,有找夹子的,有的找了细绳,有的找了粗绳。)
幼儿b:我用衣架把衣服挂了起来。
幼儿c:你不能一直拎着呀!我这有一根绳(细绳),我们把它挂在绳上吧!
幼儿b、c:将细绳系到了小椅子上,可衣服刚挂好,绳子就断了!
幼儿e:衣服太重、太多了,我们要用粗一点的绳子才行!
(其他幼儿一起动手将粗绳系在了玩具柜上,并将衣服、毛巾、图画挂在了上面。)第二组:“系”鞋带
幼儿a:我知道,这是“系”鞋带,赶快去找鞋带!
幼儿b:(在宝物筐中找了一会儿)没鞋带,怎么办?(又开始找,找到了一根短又细的绳,试了一试,可是绳子还是比鞋洞粗)太粗了,要换一根再细一些的!
第三组:“串”珠子
幼儿a:珠子可真小,我要一根细细的线就行了!(找了一根细线开始认真地串,串好后还打了结。)
第四组:“扎”礼盒
幼儿a:“扎”吧!这是“扎”字,把盒子扎起来!
幼儿b:这是礼品盒,我要用漂亮一点的绳子扎!
(评:幼儿发现了绳子的不同材质,并反映出了他们具有的`审美能力。)
[page_break]
2、说一说用过的、见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
幼儿a(兴奋地):我们看了桌子上的字,把衣服挂起来了!
幼儿b:我们给鞋子系鞋带了。……
师:在这个过程中,你们用到了哪些东西?
幼儿a:我们一开始用细绳挂衣服,可是断了,后来我们用了粗绳子就好了!
幼儿b:我们用漂亮的绳子包装礼盒了!可我不会打结,妞妞帮助了我!……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绳子还有什么用呢?
幼儿a:绳可以编织鱼网。
幼儿b:绳可以荡秋千。
幼儿c:绳可以保护树桩。
幼儿d:绳子可以量东西。(请他试一试)
幼儿e:绳还可以做游戏。
活动结束:
游戏:好玩的绳子
师:老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绳做游戏,高兴吗?(幼儿随即开始创造、游戏)
【识字教案】相关文章:
识字的教案12-05
教案:识字10-01
识字的教案11-16
识字教案06-23
《识字2》教案08-16
《识字7》教案11-29
识字教学教案11-26
关于识字的教案10-16
识字雪教案12-26
识字3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