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三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设想:
1、《窗》是一篇自读课文,把它作为课外阅读来处理。
2、教给学生分析小说的方法,让其去实践。
3、需注意的是:学生的自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自学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自读小说的能力;
2、领悟小说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领悟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小说
教学用具:题签
教学方法:指导阅读
学习方法:模仿-实践 质疑-探讨
授课类型:自读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我们平常观察生活的媒介多有好多种,通过我们的眼睛,通过广播 电视、新闻报纸------当然,通过那一扇扇明亮的'窗户我们也可以认识到生活百 态。本节课就我们通过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名作<<窗>> 来观赏一下资本 主义 社会的风景。(1分钟)
板书课题:窗 (0.5分钟)
二、明确教学目标
关于这篇课文,本节课要求同学们掌握一个问题--通过泰格特的这扇窗, 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感悟到了什么?
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159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窗>>(0.5分钟)
三、指导学习(约10分钟)
1、指名朗读。(5分钟)
2、提出问题:从这扇窗里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作答。(1分钟)
3、明确体裁
问:通过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你能确定文章的体裁吗?答:小说。1分钟)
4、指导分析小说的途径
问: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板书:三要素
问:三要素的核心是什么? 答:人物形象。
师: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既然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显然小说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对主人公的刻画来展现的。(1分钟)
问:通过刚才对文章内容的粗略了解,你能断定谁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吗?
答:另一个病人。
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分析另一位病人是怎样一个人?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呢?
四、学生自学(15分钟)
1、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思考:(5分钟)
①者用什么方法刻画了另一位病人的形象?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②独立阅读思考,用铅笔圈画,可以在书的空白处标注。
2、检验效果(3分钟)
⑴、交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心理描写 ②故事情节推动人物性格的发展。
⑵、人物形象通过分析一个病态的畸形的扭曲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3、挖掘主题(1分钟)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主题呢?你有什么感悟?
4、分析小说中环境的作用。(3分钟)
⑴、开头自然环境的描写;交代特定的环境。
⑵、病人讲述的公园景象的作用。
①、虚景。病人憧憬病房外的美好生活。
②、借以打发时间,同时安慰对方病友;更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五、总结经验(5分钟)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把握一篇小说的主题要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通过这篇小小说,再结合我们以往学过的小小说谈谈小小说的特点。
学生思考后作答。
⑴篇幅短小; ⑵以小见大; ⑶构思巧妙。
表现:①以病人作为主人公; ②结尾寓意深刻。
六、巩固练习(10分钟)
阅读短文<<共同的秘密>>,领悟思想内涵。
板书设计:
窗
泰格特
体裁:小小说
三要素:人物形象(中心) 披露了那些为
故事情节 反映社会生活 满足一己私利
具体环境 (主题) 而不顾别人死活的人
七、布置作业(1分钟)
以《日》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小小说。
注意: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来反映主题思想。让人物形象 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成熟丰满起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反思
三、认识“一”“丨”两种新笔画,学会生字。(用时:15分钟)1.师:这两节课,我们又认识了7个生字宝宝。今天,我们还要开始学生字宝宝,生字宝宝写在哪里呢?
3.口耳目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29分钟)1.教师出示五幅课文插图,这就是它们最初的样子,你愿意帮助它们找到好朋友吗?现在请每个小组拿出1号口袋,把生字一个一个摆在桌子上,再拿出2号口袋的字,给这些字找朋友。
4.日月水火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22分钟)1.多媒体出示图卡,引导学生猜字。
2.引问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3.教师小结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4.教师范读生字。
5.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准字音。
6.检查反馈,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比赛。
(3)指名领读“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个生字。
(4)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全体同学识字情况。
7.再次引导学生图文对照,仔细观察生字和图画有什么关系。1.学生猜字。
2.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3.学生再次齐读课文题目。
4.学生听老师范读。
5.学生根据要求自学生字。
6.全班同学交流自学情况。
(1)2~3名同学读生字,比一比谁朗读时字音读得最准确,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错误读音。
(2)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片进行抢答。
(3)2~3名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个接一个地认读生字。
7.在老师引导下学习用字理识字法记忆汉字。学生四人一组,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再选出代表与全班同学交流。2.照样子,手拉手。
水
日
月
火
3.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日、月、水、火
山、石、田、禾
三、观察临摹,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认识笔画“ 、丶”。
2.教师在田字格内示范“ 、丶”的写法,学生观察。
3.指导学生练写。1.学生观察新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试着说出“禾”的第五笔笔画名称(捺)。
2.学生根据观察情况,试着总结“捺”的写法。
3.学生在田字格内试着练习写三个“捺、点”,教师巡视指导。4.我会照样子填空。
例:“十”共(2)画,第二画是(丨),笔顺是一 十。
“火”共( )画,第一画是( ),笔顺是
5.照样子写一写。
四、巩固识字,强化认识。(用时:3分钟)组织学生完成游戏:找朋友。将图画、汉字分成两组,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朋友。
学生根据游戏规则完成游戏,找对者举起卡片做小老师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读“红彤彤”等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气氛,体会生活的快乐幸福。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太阳、晚霞图、日落图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你们看,这是谁?(出示“太阳”图)
2、是啊,今天太阳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咱们也热情地和太阳打声招呼吧!
3、有人说太阳是个神奇的魔术师,也有人说太阳是个技艺高超的画家,还有人说太阳是个辛勤的园丁。在诗人的眼中,太阳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关于太阳的诗歌。题目就是——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意境很美,咱们先来听听吧。(听课文录音)
2、听后,你们想读吗?(想)读是有要求的,请你们仔细把课文读两遍:第一遍要把字音读准;第二遍争取把句子都读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开始练习读吧。
3、检查生字词
(1)、课件出示:彤、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
(2)、指名读,师检查正音。
重点指导:a、“红彤彤”的“彤”的变调,“彤”在平常情况下读二声“tóng”,组成“abb”式叠词时就得读成“一声”了(红tōng tōng),谁来读一读?
b、“彤”在字典里解释就是红,你想三个表示红的字连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一起读出它的味道来。
c、读到“红彤彤”这个词,我会想到“红彤彤的晚霞”,你会想到什么呀?(红彤彤的苹果、红彤彤的脸蛋……)
d、“浪花”要读出它的儿化音(师范读),这样读显得多亲切多有味道呀!(师领读两遍,强调诗歌中的“鲜花”也要这样读)
(3)、齐读生字新词。
4、这首诗歌一共四小节,请四名同学分小节读一读,其他同学要做个认真的小听众,看他们是否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了。
三、指导精读,积淀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来读一读了,可以吗?我读第一小节,请你们闭上眼睛,用心聆听,用心想象,在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2、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汇报)我也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瞧!(课件出示“晚霞图”)
3、太阳让西天边上的朵朵白云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变成了————(引读),多美哪!
4、噢,原来优美的诗句还能变成美丽的图画 ,谁来读一读第一小节的前两行,读出它的`美来!(指名读)
5、太阳就要从西山落了,眼前的这一切美好都将会消失(课件出示“日落图”),此时的你会有什么感受?(舍不得、留恋……)
6、请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咱们一起读三、四两行。
7、师:优美的诗句能变成美丽的图画,看到美丽的图画就会想起优美的诗句。现在,你看着这两幅图能想起第一小节的诗句吗?(看图试背)
8、指名背。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太阳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享受,还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关怀,看看他一天中为我们做了多少好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08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1-14
语文下册教案08-28
语文小学教案10-02
【经典】语文教案11-20
语文下册教案01-09
语文《跳水》教案10-04
语文《影子》教案01-06
语文写作教案12-26
语文《荷花》教案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