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教案合集七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能随故事情节展开联想。
2. 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启发幼儿去寻找,去发现周围环境中美丽的色彩。
3. 通过图色活动,巩固对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认识。
活动准备:
1.“牛牛”、“妞妞”人物手偶。
2.每人一张白描画。
3.每人一份油画棒。
4.挂图(小班下册57号挂图)。
活动过程:
1. 出示手偶。
给小朋友介绍两个小画家。“大家好,我是牛牛!”“大家好,我是妞妞!”很高兴见到你们。今天我们两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寻找颜色
2. 欣赏故事,边讲边出示图片。
寻找颜色……
提问:(1)“牛牛”和“妞妞”找到了哪些颜色?
(2)这些颜色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3)你喜欢这些颜色吗?你还喜欢什么颜色?你喜欢的'颜色在哪里可以找到?
3.带幼儿到户外寻找颜色,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
我们也到去外面去找颜色。到草地上找各种颜色,用你的亮眼睛仔细找,比比谁找到的最多,找的最快。
4. 请幼儿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找到了什么颜色。
我看见XX的颜料瓶鼓鼓的……大家一定找了很多颜色对吧! XX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什么颜色?你在这个地方找到这个颜色了吗?……
5. 涂色活动
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画纸,纸上有什么?请我们小朋友来涂色。
6. 张贴幼儿的作品。请个别涂的快的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1、课件长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绍自己的录音。
2、长方形两张(其中一张边画有四种颜色,一张对边画同一种颜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幼儿每人一张(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一样长)。
3、“小客人”两个:一个嘴巴是长方形的,一个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每人一张。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体。
3、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
活动导入: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条边、有4个角,而且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谁?
(二)基本部分:
1、放课件,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请出来!(出示正方形)原来是正方形,小朋友欢迎它(拍手欢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我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师:小朋友,正方形说它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咱们一块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2、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出示和正方形娃娃一样的正方形,让幼儿通过用和它边一样长的纸条进行量一量,从而感知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 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引导幼儿讲述正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出示长方形娃娃,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
师:正方形娃娃还请来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谁?(长方形)大家看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讲述)让幼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引导幼儿讲述长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长方形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
4、幼儿操作,加深认识。
师: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自己动手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它们哪些地方不一样?
5、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点。(引导幼儿先说,后师小结:相同点:都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都有4条边。不同点:正方形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对边一样长。
6、游戏巩固:给小客人送食物。(长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长方形的饼干,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的饼干)。
7、联想寻找:启发幼儿找出教室里哪些物品像长方形。
(三)结束部分:请幼儿到室外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像长方形。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歌曲轻快、柔和的旋律以及对唱的形式。
2、通过看图谱、对唱,感受歌曲和谐、温馨的氛围。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亲子间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1、律动:开汽车
师:小二班的小朋友,我们开着汽车去草地上玩吧!
2、复习歌曲:扮家家
师:我们来玩扮家家。
3、欣赏歌曲,初步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我们炒的小菜真香,来看看这个家里的人在干什么?
你喜欢这首歌曲吗?
为什么喜欢呢?
4、倾听歌词,出示图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对唱和旋律。
(1) 师:我们来听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句?
(2) 出示图谱,师:我们一看这个家,好美啊!他们的唱法和别的歌曲可是不一样。
(3) (指着原图谱上的图案“宝贝”。)
师:爸爸妈妈唱“宝贝”,那宝贝唱什么呢?(教师出示“啊!”的图案。)依次出示。
师:哦,原来是爸爸妈妈问一句,宝贝回答一句。
(4) 大家一起唱“我们三个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用手来画弧线,表现旋律。)
5、看图谱,尝试对唱。
(1) 教师扮妈妈,和宝贝慢速对唱。
师:宝贝用好听的声音答应妈妈,让妈妈心里好温暖。
(2) 师:我们跟着这个幸福的家一起唱。
6、全曲欣赏。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吉祥三宝》,吉祥是幸福、如意的意思,我们欣赏的是歌曲的第三段,爸爸妈妈宝贝是吉祥的一家。他们还唱了些什么呢?
7、师生,与客人互动交流
(1) 师:太阳、月亮、星星是幸福的一家,花儿、果实、种子是幸福的一家,爸爸妈妈宝贝是幸福的一家,小二班的小朋友和老师是吉祥幸福的一家。
(2) 问问客人老师,“你们和我们一起听,你们温暖吗?”让我们一起抱抱!温暖!(音乐声起)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4以内物体的数量。
2.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能说出总数,能按同一数量归类,匹配相应数量的同类事物。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食物图片、点卡、棒棒糖卡片。
2.玩具、杯子、橡皮、铅笔、铃鼓各4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出示故事挂图)教师讲故事:今天是乐乐的生日,妈妈给乐乐买了很多好吃的。有1个西瓜、两个苹果、3个桔子、4个棒棒糖,乐乐高兴极了。
(2)教师提问:妈妈为乐乐买了什么?几个西瓜?几个苹果?几个桔子?几个棒棒糖?
2.复习1——3的数量,并与相应数量的点卡进行配对。
(1)出示1——3的食物卡片,引导幼儿辨别并能手口一致的点数数量。
(2)出示1——3的点卡,引导幼儿点数。
(3)出示食物图片,引导幼儿将1---3的点卡与1——3的'食物图片进行配对。
3.认识“4”的数量,,并与相同数量的点卡进行配对。
(1)教师引导幼儿点数棒棒糖的数量:“请小朋友数一数妈妈给乐乐买了几块棒棒糖?” 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棒棒糖的数量。
(2)分别出示玩具、杯子、橡皮、铅笔,引导幼儿点数并说出它们的数量都是4。
4.游戏《找点卡》。
教师拍铃鼓,请幼儿仔细听。教师拍几下铃鼓,就请幼儿举起几的点卡。
活动延伸:
1.请幼儿数一数桌子、椅子各有几条腿。
2.请幼儿说一说那些小动物有4条腿。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年龄较小,控制能力还很差。在本节活动中,我首先用故事来引起孩子活动的兴趣,然后通过看看、说说、做做等,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正确感知并手口一致的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让孩子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活动,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及四拍子的节奏,学唱歌曲。
2.跟随歌曲节奏进行音乐游戏,分享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1. 熟悉歌曲旋律及四拍子的节奏,学唱歌曲。
2.跟随歌曲节奏进行音乐游戏,分享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挂图:《泼水歌》。
2.DVD:《泼水歌》。
3.CD:.《泼水歌》。
4.呼啦圈12个。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DVD,了解歌曲。
1.你在歌曲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二、教师带领幼儿慢慢唱歌曲,熟悉歌词,并且请幼儿一边唱歌,一边拍手,每一节拍手四次,熟悉歌曲的四拍子节奏。再请幼儿尝试通过拍腿、跺脚等动作来熟悉节奏。
三、教师展示挂图,请幼儿看一看画面中的小女孩随着歌曲做了动作,请幼儿跟着学一学,做一做。再请幼儿观察左边的.小朋友用呼啦圈玩的音乐游戏,了解呼啦圈的摆放和游戏方法。
四、教师将呼啦圈按照挂图中的示例放置在地上,并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2234、3234、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同样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请幼儿轮流走呼啦圈,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二排,以此内推。
五、幼儿知道了呼啦圈的玩法后,便可尝式边走呼啦圈。一开始请幼儿唱得慢一点,让唱歌和走呼啦圈的节奏能够正确对应起来,等到幼儿熟悉后,可以播放CD,幼儿跟随CD边唱边走呼啦圈。走完三排呼啦圈的幼儿就回到座位上或集中到一个地方坐下。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观察图片,学习用短句讲述图片中的主要内容。
2、知道在集体活动中应与同伴好友相处,一起游戏、生活。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2、《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依次出示三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片中的内容。
(1)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搭积木的?
小结:幼儿学说:“我能和大家一起玩,不争也不抢。”好玩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不争抢。
(2)出示第二幅图,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下楼梯的?
小结:幼儿学说“我会一个跟着一个走,慢慢下楼梯。”知道下楼梯时不能拥挤。
(3)出示第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收玩具的?
小结:幼儿学说“我会和小朋友一起收玩具。“知道玩游戏结束后要和大家一起收拾玩具,
2、拓展经验。
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依次观察图片,请小朋友说一说,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是怎样做的?
提问:你也能这样做吗?
3、小结:鼓励幼儿能像图片中的小朋友一样与同伴友好相处。
知道活动中人多时要依次排队、相互谦让。
小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运用形象化的语句、儿歌和生动的游戏画面,引起小班小朋友玩电脑的兴趣。在活动中能学会使用键盘中的移动键和空格键。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和电脑玩游戏的乐趣。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操作和使用电脑的兴趣。
2.初步学习邀请电脑做游戏,会使用移动键和空格键。
3.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空格键、离开键、回车键、移动键的小指套。电脑若干,并带领幼儿进入电脑房。
活动过程:
1.“叫醒”电脑。
(1)教师介绍:我们来到了电脑房,可这些电脑还在“睡觉”,我们怎么“叫醒”它呢?(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泛讲)
:在主机上找到圆形的按钮,轻轻的按一下,主机上的灯亮,电脑就“叫醒”了。接着我们就要和它一起痛快地玩游戏了。
(2)幼儿尝试,提醒幼儿灯亮了以后要等一会。
2.邀请电脑做游戏
㈠)教师:“我们要和‘小兔做游戏’了,要请谁来帮忙呢?”
(我们的小手)
2)提示幼儿找出键盘上的哪个键可以请出小白兔和我们做游戏(“大哥哥”回车键)
3)教师指导幼儿操作(我们来试试!)
(幼儿尝试“请出”小白兔,教师指导幼儿按键时要轻按快放)
3.小手本领大
1)游戏:“小手的好朋友”
玩法:教师把手指套套上,幼儿观察哪个“朋友”动了,你就伸出哪个小手和它作朋友。
规则:幼儿伸出手指和“朋友”打招呼时,要又轻又快,不要被“朋友”捉住。
(2)教师:“大家找到了字母的好朋友,现在就请大家来讲讲怎样玩游戏?”(幼儿泛讲)
(3)教师用儿歌:做游戏
(看见小兔做游戏,食指先找“好兄弟”。再请拇指来表扬,小兔开心笑嘻嘻。)
(4)幼儿上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左手大拇指按空格键,右手食指按移动键,双手共同操作键盘,玩游戏。
4.小兔的好朋友。
请幼儿数一数,你给小兔吃了多少好“苹果”,谁给小兔吃得多,谁就是小兔最好的朋友。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糖果小屋12-06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祖孙乐》10-09
小班的教案11-12
小班教案10-04
小班教案(经典)08-08
(经典)小班教案12-11
(精选)小班教案12-13
【精选】小班教案09-30
小班教案【经典】10-10
小班教案(精选)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