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春晓教案四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晓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晓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5个生字,认读3个生字。
2.初步理解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对美的鉴赏力。
3.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是难点。
课前准备 挂图、CAI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春晓》(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孟浩然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这首诗写出了春雨后早晨的美丽景色。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二、教师范读
教师一边读,一边演示电脑课件(画面:春天的早晨,小鸟在树枝上唱歌,地上落满了花瓣。)
三、学生轻声读,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四、指导学习生字
1.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书生字,带领学生读音、组词。
2.学生书空练习。说说记生字的方法。
教师重点指导:
夜:yè,8笔,要注意写好下面部分,不要少写一点。雨:yǔ,8笔,下面部分左右都是两点。声:shēng,7笔,上面是“士”,不要写成“土”。知:zhī,8笔,左右结构。左边的第5笔是点不是捺。少:shǎo,4笔。多音字,又读shào。
五、课堂练习
1.数笔画数,把笔画数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雨 来 春 知 声 闻 夜
7画(来 声) 8画(雨 知 夜) 9画(春 闻)
2.在练习本上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二、导读课文,理解大意
指名学生朗读后,逐行导读。
第一行:眠,就是睡觉。不觉晓,不知不觉就天亮了。这句话连起来讲是:春天夜晚睡得很熟,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第二行:处处,到处。闻啼鸟,听到鸟的叫声。这句话连起来讲就是:一觉醒来,到处可以听到鸟的叫声。
看图:图上有哪些鸟,想象一下,它们在怎样叫?(有的.在枝头昂首欢叫,有的在空中边舞边唱,叽叽叽,啾啾啾,唧唧唧,喳喳喳喳,它们在欢快地歌唱。)
作者从鸟叫很自然地会想到什么?(从鸟语想到花香。或者从鸟叫想到天晴,从天晴想到昨晚刚下过雨,由下雨想到落花。)
第三行:想起昨夜又刮风又下雨。
第四行:风雨过后,不知道花儿被打落了多少。知多少:不知道有多少的意思。
三、学生朗读课文,想一想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学生自由说,互相评议。教师小结:这首诗描绘春天雨后的一个早晨,到处有鸟儿啼叫,风雨过后,花儿落了些,而树木却抽出了新芽,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喜爱和珍惜的感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诵读要表达出作者爱惜春光的感情,要注意停顿(用斜线表示)和重音(用下划线表示)。
春眠 / 不觉晓,处处 / 闻啼鸟。
夜来 / 风雨声,花落 / 知多少。
指名背诵全诗。
六、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习题4,填空:
春眠不觉晓,( )闻啼鸟。
( ),花落( )。
2.扩大阅读: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板书参考
探究活动
你还能找出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呢?课后收集一下,举行一个《咏春诗会》,或者出一期墙报,将同学们收集的咏春的诗句展示出来,看谁收集的多!
春晓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背诵并默写课文,学会学习一般古诗。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引导生看图,读诗、品句进行总结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诗意,懂得爱惜春光。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学软件,实物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越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学生结合实际自由说)。
2、电脑演示: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古诗。
3、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学生注意听):《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二、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二声。(学生自读初步感知)
2、指名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边读边思考)。
三、深入理解
1、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前二句诗。
(1)边读、边看电脑演示,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讨论)。
(2)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提示学生根据所查字义来分析)充分想象。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
(4)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电脑显示古诗,学生答出来词义后,电脑再显示答案,最后,屏幕上清楚地展示古诗及注释,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2、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四、准确把握。
1、自读全诗,说说诗的意思。 2、指名读。
3、指导朗读:启发谈话:多美的春光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1)确定读诗情感(赞美、喜爱) (2)自己试读
(3)和同学交流 (4)指名读,读读评评,并配乐朗读。
五、课外拓展:
古诗中,描写春天景色还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古诗?说一说大家自学一下,如《春夜喜雨》《咏柳》(学生自学,师点技)
六、总结方法:
掌握了阅读方法后我们就能自学古诗啦,望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学古诗。
设计说明:
遵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和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牢牢抓住朗读这条主线,充分发挥两个画面(电脑资料,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画面)的作用,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师充分利用电脑课件,将春天早晨的绚丽图景展示出来,引导学生看图,读词,品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本首诗并不难,因此我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当堂课就安排一首难度相当的诗,让学生从学习中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春晓教案 篇3
1、古诗对幼儿是一种即陌生又熟悉的一种文学活动,但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对孩子来说是枯燥的、不能很好的真正的理解其中古诗的'含义。所以在教学中我夹着现在的、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
2、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我运用优美的旋律《春野》进行导入活动,展示《春晓》大挂图,让幼儿感知春天的美丽。在记忆古诗时,加上相应的动作,使幼儿能形象的进行记忆,更好的对古诗进行理解记忆。
3、在导入时选用班得瑞的《春野》轻音乐,或许比较抽象,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我相信动听的声音,再加上教师的语言提示,对培养小朋友的音乐欣赏能力会有一定的帮助。
春晓教案 篇4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认读生字“古诗”,并书写生字“古”:
⑴ 出示:“古诗”。
提问:怎么念啊?
(指名回答)
⑵ 你会背古诗吗?谁还会背古诗?
⑶ 那大家会背什么古诗呢?同学们可以说说古诗的题目,也可以背背古诗。
(指名说或背,也可以请小朋友领背)
⑷ 刚才有小朋友和我说不仅能读,能说能背,还会写。(出示“古”字)要把这个字写好,你要提醒大家什么呢?
(指名说再请小朋友到黑板上写)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古诗,出示:
“古诗两首”。
一起读。
这里有个生字:
“首”,齐读,谁能这样说一说?
谁知道是哪两首吗?
指名读古诗题目:
“春晓”和“村居”。
注意“春”和“村”的读音。
3、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春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件录音范读:
⑴ 第一遍认真听,听好后,请大家评一评。好吗?好在哪儿?
⑵ 我们再来听第二遍,请拿起笔边听、边圈出翘舌音的字,交流,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
3、检查:
小组朗读。
三、学习古诗,朗读感悟
1、读读古诗的题目,想一想,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春”,与春天有关,“晓”留疑,等学完古诗后解决。)
2、“最佳搭档”游戏:
老师来说一句话,看看谁能在古诗中找一找,用古诗中的一句来说一说。说对了,我们就是最佳搭档,击掌祝贺。
学生说对哪句,随机出示相应的诗句,并学习理解生字词。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⑴ 师: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睡觉的时候,睡得很香很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⑵ 找搭档前,先来说说你刚才听到什么了?
⑶ 出示:春眠不觉晓。
⑷ 认读生字“眠”并理解:
(眠:睡眠,睡觉,所以是目字旁的。)
⑸ 早上一醒来,诗人听到到处都是小鸟叽叽喳喳动听的鸟叫声。谁是我的“最佳搭档”,用诗中的一句话说是?
引出:处处闻啼鸟。
⑹ 谁想找最佳搭档,记住说得好的才能成为你的最佳搭档。
⑺ 认读“闻”字, 在这里有个字和听的意思是一样的,请拿起笔用“ ”标出来。
(用耳朵听,所以闻中有个“耳”字。)
⑻ 这么认真就奖励大家“闻一闻”鸟叫声,请用手做好“闻一闻”的准备动作。
(课件播放鸟叫声)
⑼ 听出来了吗?鸟儿在说着什么?唱着什么?这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心情赶紧读读这两句吧!
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 出示花落图,观察:不仅听到了,还看到了什么?花儿怎样了?想一想花儿落到哪里了?
(地上:好像花毯。小溪里:在打转又好像鱼的花伞。)
⑵ 落到地上,落到小溪里,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强调句子:花落知多少)
⑶ 看到那么多打落的花儿又想到了什么?
⑷ 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⑸ 引出句子:夜来风雨声
⑹ 看到飘落的花瓣,有什么感受(真让人惋惜或别有风味)读一读。
5、解题:学到这,知道这首古诗写什么季节的吗?春天里有鸟语,有落花。那具体写了一天中什么时间的景色呢?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6、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
自由读。
7、指导节奏。
(拿起笔划一划)
四、朗读成诵
⑴ 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指名配乐朗诵)
⑵ 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⑶ 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
(配乐朗读)
五、书写生字
六、教学后记
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春天是一首无言的诗,春天是一曲悠扬的歌,春天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人教版二册第一单元是围绕“多彩的春天”编排的。当我们翻开这还散发着墨香味的书本,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美”再次扑面而来。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去细细地品味这些美的诗文,再联系实际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入春天,乐于观察,善于欣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因而在这次年级教研活动中,我在这组美妙的课文中选择了古诗《春晓》。
《春晓》这首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如何让孩子感受到这浓浓的春意以及如何让孩子有朗读古诗的兴趣,是我这篇课文需要完成的情感目标。无论是一开始的导入,到整体感知,到体悟诗意,到最后的朗读成诵都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在课堂中努力实现学生“要我背,要我读”到“我要背,我要读“的转变。在导入环节中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孩子自己随意背或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背会背的古诗。我便顺着学生的情绪,请他们边欣赏古诗的情境边聆听古诗的范读,对接下来诗意的体悟就有了铺垫。
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让学生“食而能够化”从而也不至于泯灭兴趣,采用了“最佳搭档”的游戏体悟诗意,让学生敢说、乐意说。同时巧妙引导古诗中古今意变字词的理解。如“处处闻啼鸟”的“闻”,这种古今意思有别的字词,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因此少不了教师的引导。我让学生先用笔划出古诗中与听的意思一样的字,一开始,有一部分学生是不能理解的。后来我通过课件出示“鸟啼声”以及动作(用手贴耳边),在“闻”的理解上也就迎刃而解了。
古人早已认识到“诗无达诂”,也就是说没有惟一正确的解释。一首好诗,正因为可以作多种理解,才让人觉得回味无穷。这一节课上,在体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看到飘落的花瓣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上,鼓励学生有多种感受,就是为了让学生探讨答案的多样性。这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有利于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观念:问题的答案不只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这对学生的人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这节课中也留下了遗憾,如果让我再上一遍的话,我一定要好好把握。课堂上如何让学生进行更有效地学习。让学生尝试在前,学生能学会的就不教,确实不能学会的也先学后教。教师让学生尝试体悟诗意,尝试自己解答疑难,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也有自学的能力,可以尝试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潜力估计太低,处处不放心,实在是不必要的。
【春晓教案】相关文章:
《春晓》教案07-25
古诗《春晓》教案09-27
《春晓》教案范文11-01
古诗春晓教案11-17
《春晓》的教案6篇09-23
春晓教案5篇12-12
春晓教案范文6篇11-21
《春晓》教案(必备15篇)08-04
春晓中班语言教案11-15
春晓教案范文8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