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01-13 05:24:04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班教案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小班教案4篇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韵律活动《毛巾嘻唰唰》,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活动前与家长联系好,让孩子学习洗毛巾,使他们了解洗毛巾的过程,同时通过实践初步感受劳动的快乐。开始部分,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洗、搓、漂等动作。然后,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两种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毛巾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

  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懂得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毛巾;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怎样洗毛巾。在乐曲结尾时的晾毛巾又表现出了劳动后的愉快心情。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活动目标:

  1、尝试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来表现洗毛巾的动作。

  2、通过洗毛巾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1、多媒体准备:《毛巾嘻唰唰》课件、乐曲《洗毛巾》、阿姨洗毛巾视频

  2、物品准备:围裙、脸盆、毛巾、搓衣板幼儿人手一件

  3、幼儿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家长丰富洗毛巾知识。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毛巾》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刚刚在操场上玩了游戏之后你们的小脸都像小花猫一样了!我们拿好小毛巾一起来洗洗脸吧。师幼齐跳律动《小毛巾》。

  2、小脸洗干净了吗?脏东西都跑到小毛巾上了,怎么办呢?

  3、我们一起来洗毛巾吧!

  二、学习洗毛巾的动作

  1、谁知道毛巾要怎么洗?(请个别幼儿示范)你们洗过毛巾吗?

  2、家里的'毛巾都是妈妈帮我们洗的,幼儿园的毛巾是阿姨洗的,阿姨肯定知道要怎么洗,我们一起来问一问阿姨应该怎样洗毛巾。(观看事先录好的阿姨洗毛巾的视频)

  3、阿姨是怎么洗毛巾的,用了哪些动作?

  学习动作:双手同时放在搓衣板上慢慢搓;两手相对,握空拳做用力搓的动作;两手用力拧手帕。

  三、欣赏乐曲《洗毛巾》,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的变化。

  1、今天谢老师带来了一首很特别的洗毛巾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音乐)

  2、这个音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分辨音乐的快慢)

  3、讨论:音乐又轻又慢时应该怎么样洗毛巾?音乐又快又重时可以怎样洗毛巾?

  4、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毛巾的动作。

  第一段:双手同时做在搓衣板上慢慢搓的动作(慢慢地,慢慢地,搓一搓;轻轻地,轻轻地,洗一洗。)

  第二段:两手相对,握空拳做用力快搓的动作(动作快一点呀,用力洗一洗;再用点力气呀,快快搓一搓。)

  第三段:双手同时做在搓衣板上慢慢搓的动作(慢慢地,慢慢地,搓一搓;轻轻地,轻轻地,洗一洗。)

  四、完整欣赏乐曲,做洗毛巾动作

  1、小朋友做的动作真漂亮,像跳舞一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做起来吧。(播放音乐)

  2、提醒幼儿开始部分将袖子挽起来,结束部分两手做用力拧手帕的动作,末尾做抖开手帕向上晾的动作,口呼“晾起来”。

  3、教师和幼儿一同跟着音乐洗毛巾,感受劳动的愉快心情。

  4、出示洗毛巾工具。

  阿姨看小朋友洗得这么认真,给小朋友送来了洗毛巾的工具——搓衣板和脸盆,让我们用这些工具把毛巾洗得干干净净。

  五、小结

  小毛巾洗干净了吗?洗毛巾累不累?平常这些事情都是妈妈帮我们做的,现在我们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刚刚小毛巾告诉老师,它想到外面晒太阳,这样它会更干净更卫生,让我们带着小毛巾到外面晒太阳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理解、学习儿歌,在观察画面、学习朗诵和表演中感受春天忙碌的花园景象。

  2、 较完整地讲述自己关于春天的经验和对图片的观察

  3、 喜爱春天,激起对大自然的`观察兴趣。

  活动准备:

  1、 角色头饰

  2、 活动前带幼儿观察春天花园里的景象,积累相关的经验。

  3、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回忆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对儿歌的兴趣

  2、 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儿歌

  (1) 出示大图一幅,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画面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片上,春天的花园是什么样子的?

  (2) 教师边指图边示范朗诵儿歌,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教师: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快乐的花园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3) 教师再次朗诵儿歌,然后围绕儿歌内容进行讨论,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学习儿歌。

  教师:蝴蝶在干什么?在哪里飞?

  蜜蜂在干什么?他在追谁?

  蚯蚓在干什么?他在忙什么呢?他在哪里忙?

  (4) 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5) 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尝试自己边看书边朗诵儿歌。

  3、 尝试扮演儿歌中的角色,边朗诵边表演儿歌。

  4、 拓展话题,激起幼儿对春天大自然的观察兴趣。

  教师:你觉得春天的花园里快乐吗?为什么?我们下次一起再到花园里看看,还有哪些小动物在花园里捉迷藏,好吗?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年龄小,而且都为独生子女,在家中事事都由家长包办,所以,至今有许多小朋友不会扣钮扣,习惯依赖成人。但是孩子虽然小,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有动手尝试的愿望,会主动接近。同时这一年龄的孩子,交往范围有了很大拓展,逐渐认同和接纳家庭成员以外的教师和同伴。动作开始协调,双手协调技能有了很大发展,逐步精细化。并产生了美术表现的意愿,愿意尝试各种新材料,表达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而教师利用生活中孩子生活中发现的这一事件,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而引发了这一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一系列游戏活动,既对钮扣的外形特征、及与人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又使幼儿的需要得到满足,通过活动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而且以此在班级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互相帮助的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并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活动目标:

  1、活动适合小班年龄段幼儿开展。

  2、通过收集各种钮扣,鼓励幼儿利用身边常见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索,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大胆创造的能力。

  3、激发幼儿自主想象、大胆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

  4、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互助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通过家长园地的途径,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并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类有趣的钮扣。

  2、在家中,幼儿与家长共同说一说钮扣的外形、特点及玩法。

  3、教师准备:根据孩子的兴趣,教师思考可能开展的活动。

  主要活动 :

  游戏活动一: 好看的扣子

  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语句讲述钮扣的外观及用途。(如颜色、形状、花色等)

  2、鼓励幼儿与同伴积极交流。

  准备:师生收集的各种钮扣、实物投影仪、视频展示台

  在家中与父母一同收集、认识钮扣

  过程:1、操作活动,幼儿自由结伴交流自己带来的钮扣。

  2、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钮扣:外形、色彩、用途等。

  3、教师出示与幼儿介绍不同的钮扣,进行介绍。

  4、师生互相介绍,加深对钮扣的认识。

  游戏活动二:好玩的钮扣

  目标:1、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用钮扣玩出各种玩法。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玩法,体验分享的快乐。

  [page_break]

  准备:幼儿已与家长在家中玩过扣子、各种钮扣若干

  过程:1、幼儿实践活动:这儿有许多扣子,你想玩玩吗,看谁玩的方法最多。

  2、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

  3、学习同伴既新又好的'玩法。

  4、表扬玩法多的幼儿,鼓励大家学习。

  游戏活动三 帮小兔穿衣

  目标:1、学习将5以内数量的排序。

  2、 继续练习扣钮扣的技能,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准备:人手一套兔子玩具(还可准备一些其它动物玩具,如小狗、小猫等),并穿一件带按扣的衣服(衣服上的钮扣数目1—5)

  过程:1、出示玩具兔子,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

  2、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先帮兔子扣好钮扣再按数量的多少排序,并数一数,说一说。

  3、幼儿相互交换玩。

  4、师生交流评价。

  游戏活动四: 我设计的钮扣

  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设计各种各样的扣子。

  2、鼓励

  幼儿积极想象,大胆绘画。

  准备:自制衣服样本若干张、彩笔、剪刀、浆糊、抹布

  过程:1、出示衣服样,提问:“这件衣服缺了什么呀?”

  (钮扣)“这么办呢?”(做钮扣)

  2、幼儿介绍自己准备设计的钮扣。

  3、提要求,幼儿操作活动。

  (1)大胆想象,设计与别人不一样的钮扣。

  (2)剪好以后,粘贴在相应的位子上。

  4、幼儿作品展示,介绍及评价。

  游戏活动五: 做钮扣

  目标:1、学习用搓圆、压扁、压模的技能制作钮扣。

  2、学会正确使用

  辅助材料。

  准备:油泥、泥工板、油泥模子、火柴棒、

  大衣服样一件(贴在黑板上或活动室的墙上)

  过程:1、出示大衣服样,启发幼儿除了用画的方法,还能用什么方法做钮扣。(油泥)

  2、引导幼儿回忆钮扣的外形特征。

  3、认识辅助材料,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可自做、可压模,做后用火柴棒做钮扣洞眼)。

  4、幼儿自由操作。

  5、幼儿将自己做的扣子粘在大衣服上,共同欣赏。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对对碰中得到亲切愉快的情感交流。

  2、增进幼儿肢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

  3、帮助幼儿将常见的物品按照颜色归类。

  [活动准备]

  1、幻灯片、轻音乐、音乐磁带《碰一碰》。

  2、红、黄、绿、紫气球若干、小锤子三个。

  3、有关红、黄、绿、紫的蔬菜、水果图片、实物若干。

  4、透明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气球,复习颜色,引起兴趣。

  分别出示红、黄、绿、紫气球,引导幼儿想象有哪些蔬菜、水果及物品与这4种气球颜色相同。

  二、展开:

  1、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复习蔬菜、水果的外形及颜色。如幼儿答不出,可以准备实物帮助幼儿说出答案。

  2、寻找周围环境中与这四种颜色相同颜色的物品,并请幼儿自愿用小锤敲击周围环境中四种颜色的蔬果或物品。

  3、幼儿自由选择以上四种颜色的蔬果和物品,教师出示一种颜色的气球,如红色,拿红色物品的幼儿就按照老师指定的.肢体部位(如手、脚、头、屁股、膝盖、耳朵——)来碰气球。

  4、游戏:碰一碰

  幼儿听音乐在活动场地内自由按节奏边唱边跑找朋友,在音乐休止的地方,教师说碰什么地方,拿同色物品的幼儿就一起来相互碰一碰什么地方。

  5、“奇妙的星宝宝”,探索颜色的变化。

  每人一个透明星星,试试两个星星碰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

  三、结束

  颜色的变化真有趣,下一次让老师带大家去探索发现室,去看看颜色还有什么变化。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祖孙乐》10-09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糖果小屋12-06

小班教案(精选)08-01

(经典)小班教案05-03

(精选)小班教案08-12

小班的教案07-15

小班教案[精选]09-28

小班的教案11-12

小班教案10-04

小班教案(经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