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体味平实、亲切、自然的语言
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自我、规划自我人生目标和道路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课文深邃的道理——人要克服惰性,增强意志力,战胜困难,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
讲课类型:教读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指路,引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看看以下的名言:(打开幻灯片1:名人名言)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傅雷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东坡
人的一生将会经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面对它,我们是退却,还是勇往直前、逆流而进?朱光潜先生的这篇文章会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最有益的启示和最大的力量。
2、(打开幻灯片二:标题与作者幻灯片三: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等职。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西方美学史》等。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打开幻灯片四:问题)
(1)文章大致写什么内容?
明确:整篇文章的结构非常严谨:采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先是从自我作诗填词谈起,逐步推进,依次谈到了人的'自身本质、历史名人、当今社会、中华民族的发展等,用很平实、亲切、自然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人生中一个抽象、深奥的道理:人要克服惰性,增强意志力,战胜困难,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
(2)全文结构思路如何?请简要概括。
明确:(板书)
(3)找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三探索、研讨
1、作者从自己的、学作诗填词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感悟?
提示:可以在文章的第2段中找到答案
明确:①“我的毛病确是在没有下过力……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②“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3、“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文中的寓意是什么?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2
{教学内容}
粤教版高中一年级必修1第一单元第1课《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教学简析}
人都有着一种“惰性”,想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尽量少地遇到困难挫折,尽量让自己心情愉快不难受。所以大部分人总是选择抵抗力最小的路径走,就像我们一些学生,作业一布置下来很少一开始就全力去准备的,总是等到快要上交的日子才拼命赶工,最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可想而知。这种“惰性”的力量是十分可怕的,它使得我们碌碌无为,做什么事情都是想着应付任务,遇到困难就选择退缩。做事情不认真,总想着寻找“捷径”,久而久之就走上一些不正当的道路。等到老的时候回顾一生,才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如此无意义,没有征服过大风大浪,只是在等待风平浪静时才敢航行,连向别人夸耀的本钱都没有,而想后悔却来不及了。
朱先生正是从自己的“作诗填词”的失败中明白到自己缺乏超人的意志,不能拼死力往里钻,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而要有大成就,就必须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生命才显得有意义,进而整个民族、整个社会才显得生机勃勃,才能持续生存下来。朱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正是要教育每个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们,本着大无畏的精神,不顾一切困难,向前迈进,活出璀璨的人生。
那么,教导这篇文章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让学生产生共鸣,让他们明白到意志力的重要性,明白到一生碌碌无为的可悲。很多学生读完这篇文章也就是一读而过,没有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什么影响。我们教师就应该激发他们的思想,给他们原先的“惰性”来一次重打击,使得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遇到困难挫折后不退缩不逃避,勇往直前,最终享受征服困难的喜悦。这样,这篇课文才不算白学。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的思想,给他们的“惰性”来一次重打击,提高他们的意志力,使得他们在未来的人生勇往直前,征服困难。
2) 学习对比、举例、引用等写作手法来创作议论文。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准备一个故事,讲述自己所遇到过的最大的困难挫折,重点讲述自己克服困难的过程。(是逃避,还是投机取巧,抑或勇敢面对)
第一课时
一、交流故事
抽调四个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这四位同学面对困难时的不同态度。
二、讲述老师的故事
老师童年用铁尺割锁的经历
三、开始学习课文
让学生带着对课后练习题的思考,用10分钟来默读课文,并划出不懂的地方或者字词。
第二课时
一、作者简介
朱光潜 (1897-1986)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安徽桐城人。 1922 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 1930 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 1933 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三十年代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二、提问题
1) 作者从作诗填词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感悟?“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人应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①“我的毛病确是在没有下过力……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②“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 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人要敢于追求,敢于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第 9页第二自然段。(集体朗读)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 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集体朗读)
3)全文可分几个部分?第二部分可分几层?每层大意是什么?(写出来)
——第一部分:由填词一事引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和事实上论证中心论点。
① 从理论上论证(人不是动物,应不为抵抗力所阻);
② 举两个事实论证(人必须克服惰性);
③ 联系实际,从反面(某学生因懒而堕落)论证;
④ 上升到民族高度论证,深化了主题。
——第三部分 :结论。提出希望。
4)作者将孔子与长沮桀溺比照着写,有何用意?
——意在说明选择的路径不同,人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有伟大成就,就在于他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5) 让学生说说自己想要当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应该怎么样做?
三、举出正反例子(奋斗的和不奋斗的,分析当中差别和结果的不同)
四、学习文章的对比、举例、引用等创作手法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短文,叙述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如何。在学习了本文之后有什么心得体会,今后有什么打算。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相关文章:
最佳路径优秀教案09-10
《最大的麦穗》教案09-26
最大的书教案06-25
《最大的“书”》教案09-26
最佳路径优秀教案2篇10-07
动物之最大班教案09-12
动物之最大班教案09-17
走呀走中班教案08-21
最大的麦穗教案合集九篇11-23
【热门】最大的麦穗教案四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