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
电影《志愿军》讲述了“最可爱的人们”在美军侵犯我国国家领土完整和人民生命安全局势之下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故事。在观影过程中,我的心跟着剧情而起伏,一次次热泪盈眶。这部影片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智慧与胆识,纵使敌强我弱,军队采取迂回战、诱敌深入、口袋战等策略,凭借着坚强的.意志与必胜的信念,取得了难得的胜利,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争取到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影片中,抗美援朝战场线与联合国谈判线并行,这一设置启示我,中国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要以国内的稳定、强大为基础,每一个中国人都肩负着促进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2
20xx年10月1日,励学党支部举办了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的观影活动。这不是我第一次观看抗美援朝背景的电影,但每次看依然大受震撼。相比于《长津湖》,这部电影对一些事件的前因后果描述的更加清楚,而且对联合国会议的场景和战争场景的切换更加让人热血沸腾。剧情紧凑,过程紧张,但不乏一些有趣的情节,一些细节的人物描写,让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使整个志愿军战士的'形象更加完整。总的来说,我认为这部电影还是值得观看的,能够警醒我们和平的来之不易,让我们珍惜和平,同时居安思危。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3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个假期我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红色影片。影片开头毛主席的决策就让我感到非常振奋与激动,振奋是因为当时新中国在世界上还立足不稳并遇到诸多困难,但为了证明新中国的实力与强大,警告列强,党中央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抗美援朝。面对战斗装备、科技远远强于志愿军的美军,志愿军为保卫祖国,不仅一刻不停、日夜奔波,敢于多次抢在敌人之前占领目的地,成功狙击美军,并且在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面前丝毫不惧、前仆后继、舍身忘死,用他们的血肉谱写了新中国的美好未来。
整个影片中让我感触最深是彭德怀对38军军长:“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当时时代的艰苦与中华大地改头换面时局势的`复杂,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责任,放到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一定要认真的完成并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才是天生我才的用处。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4
《志愿兵·雄兵出击》作为国庆档首部战争大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片中的士兵们不仅要在没有科技支持的情况下面对强大的敌人,而且还要面对增援不够、物资匮乏的艰难挑战,但他们毫不畏惧、齐心协力、奋勇抗争,他们用血肉之躯的钢铁意志,铸就了钢铁长城,拦住了敌人侵略的脚步,令人震撼万分。
电影的音乐也十分激昂,使氛围更加紧张,仿佛身临其境,让人感同身受。抗美援朝战争是弱国打败强国的战争,是场穷国打败富国的战争,是一场社会主义打败帝国主义的战争,它是史无前例、创造奇迹的一场战争,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战士的'饮雪水、食草根,坚定不移的意志谱写了新中国最光辉的一页,就如魏巍说的那样“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接班人,“不负韶华、努力学习,强国有我”。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5
今天下午看了志愿军这部电影,当我真正融入影片时,他们每一位都不再是演员,而是为国冲锋的勇士,让我印象深刻的关键原因,因关键时刻不会开保险而自责的新兵杨三弟;为减少牺牲而主动承担一切的`38军军长梁兴初;说出你不付,儿子付,儿孙付的司令员彭德怀……
虽然电影仅仅只有几个小时,我们并不能清晰的记住每一个名字,但是我们始终都会记得他们在寒冬中脱下裤子,躺过江水攻打德川的样子,记得他们急行73公里穿插到三所里的样子。
志愿军不仅是一部电影,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战火,也告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6
看完了影片后,一句句富有力量的台词仍不断在心中回想,那是七十余年前新中国发出的第一声嘹亮的`怒吼。记忆最深刻的当是松骨峰上,当连长站在连炮轰击后的山坡,吼出三连还有活着的、能打的举手后,下方一片片横尸中一双双颤抖着艰难举起的手,画面切换,远在纽约即将发言的伍修权也在联合国大会上郑重而坚定地缓缓举起了手,联合国总部第一次响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声音,告诉全世界我们不会再任人欺凌,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这一双双手,举起的是所有战士的决心,是全国上下的同心,更是希望。“上下同欲者胜”,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国为什么要打、为什么能赢,影片很清楚地给出了答案。致敬所有“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7
20xx年的国庆,我们一家人到影院观看了新上映的影片《志愿军——雄兵出击》,随着影片情节展开,不觉入戏。
儿时耳畔常有同村自朝鲜战场归来的同乡在茶余饭后给我们讲抗美援朝的故事,连那雄壮的时代凯歌我也会哼呢:“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战事与国情的关联是高中历史课老师讲过,然而那时稚嫩,也没有那么深刻的思考过这场战争与我们的国家及现实生活有何关联。直到这次观看《志愿军》这部影片,我才真正深刻地认识这场战争的非凡意义,才深刻了解毛泽东领导的先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明决策,感受到我们的先烈用青春和鲜血保家卫国的壮举。
影片以两条线展开,将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朝鲜主席金日成和朴宪勇联名向毛主席求援。我国正处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西南台湾、西藏等地尚未解放,统一大业尚未完成。长期战争造成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急需恢复工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流通,恢复战争的创伤。国际上欧美列强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和打压。刚从战火中获得新生再次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如果出兵援朝就要同美国直接作战,无论经济实力还是军队武器都无法与美军相抗衡。毛主席等国家领导明白:朝鲜与中国一江之隔,唇亡齿寒,户破堂危。加之美国在干涉朝鲜内战的同时命令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统一。而且在1950年8月27日还不断轰炸和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中共中央决定于1950年10月19日出兵抗美援朝。看到这里我不由的为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而欢心鼓舞,若我生在那个时代,一定会响应号召,报名参战,用青春和热血捍卫国家和平。
第二条线就是我们勇敢的战士在战争中克服万难,用鲜血和生命换取一次次胜利。影片中彭德怀、李默尹、吴本正、梁兴初、孙醒……等战士的形象让观众热血沸腾,他们真实的再现了朝鲜战争的惨烈。美军飞机、大炮、坦克、汽车……先进武器应有尽有。我军就是一群热血男儿用较为落后的步枪、机枪和为数不多的`小钢炮与美国王牌部队展开生死较量。
犹记得彭德怀将军对梁兴初说:牺牲是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简短的几句话感动得观众潸然泪下,此时此刻他们一定都在想:今天我们生活的如此安逸,大美河山处处歌舞升平等待吾辈畅游,住着干净舒适的房屋,穿着华美的衣裳,享受美味佳肴……这些看似平淡的生活是我们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还是我们来付吧!”是千千万万个先烈为后辈的付出,是他们的理想与信念,是他们为我们这代儿孙铺就的平坦大道。
犹记得38军118师用14小时飞奔七十多公里三所里穿插,创造出步兵辉煌的万岁军威名。零度的水温,为了防止腿冻僵,志愿军脱掉裤子光腿过江,三连松谷峰抵挡敌人,战士的右胳膊被炸断了,用牙齿扯着布条拉动机关枪,身上着火了,扑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当志愿军一次又一次打败敌人,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呀。而影院里观众怎么也不能共鸣:有人在默默擦眼泪,有人在轻生地哭泣,还有人握紧拳头,恨不得投身战斗。因为大家看到了长途跋涉途中,一个个年轻的战士累得口吐鲜血而亡;光着腿穿着单衣和草鞋,过刺骨的江水还要迎接战斗,是现代哪个人能忍受的?胳膊断了躺平就好了,为什么他还用牙扯着布条拉动扳机向敌人开枪?影片上一个个战士他们用自己的顽强毅力,保护朝鲜人民的安全,也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同时唤醒了后辈,生而为人,应该为祖国做贡献,为后代树榜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奉献……承先辈之精神,创吾辈之未来。
犹记得张颂文饰演的伍修权在联合国说出的:“时代不同,情况变了,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他呼喊出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是的吾之前辈马革裹尸,披荆斩棘,吾之当代应当努力前行,用知识打开科技之门,一步步让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吾辈国人更是爱国进取,承前辈之孤勇,扬中华之风范,热爱祖国,励志前行。
走出影院,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吾辈也应向先列学习:各出所学,各尽所能,使国家富强不受西方列强侮辱而努力拼搏!“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8
《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该片讲述了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英勇抗战故事。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受震撼和感动。
电影以志愿军出征朝鲜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战斗场景和人物命运的展示,展现了志愿军官兵在战火中的坚定信念、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和人民的安全,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斗中。
电影中的战斗场景非常真实,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志愿军官兵们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人民的铜墙铁壁。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用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无畏精神,打出了一片片胜利的战场。每一次的战斗都让我热血沸腾,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有信仰和信念,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的志愿军指挥官们,他们有着坚定的领导能力和英勇的.战斗精神,他们带领着官兵们冲锋陷阵,决不退缩。而那些普通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或许没有高深的军事战略,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着祖国的疆土,他们是英雄中的英雄,是无名英雄。他们的形象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敬佩。
电影中还有一些感人至深的场景,比如志愿军官兵们在战斗中互相搀扶着前进,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还有那些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的枪口,这些场景让我热泪盈眶,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可贵。
《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志愿军官兵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着祖国的安全,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我为有这样一支英勇的军队而自豪,我为有这样一群无私奉献的英雄而自豪。同时,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贵和珍惜,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要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之,《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感人的情节,向观众展示了志愿军官兵们的英勇抗战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这部电影让我深受震撼和感动,也让我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珍惜和平。我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9
19岁的伍万里,像其年轻人一样,自由自在,活泼好动,还喜欢争强好胜。一天他的二哥伍千里带着壮烈牺牲的大哥伍百里的骨灰回家了,这件事给他心里种下了一颗当兵的种子。因为有了这个种子,他想让二哥瞧得起他,于是便偷偷地跟着他的二哥伍千里踏上了抗美援朝的路上。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后来亲眼目睹了身边战友的牺牲,目睹了美军的残暴,这一切让他瞬间成为了一名勇敢的军人。
战斗过程中,美军的武器十分先进,还拥有足够的物资和药品;当美军在喝着咖啡,听着广播庆祝圣诞节时,咱们的军人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啃着已经冻的僵硬的.土豆,等待着战斗的开始。咱们的军人,在步行的路上一直被敌军侦察机与轰战机轮番袭击,被敌人轰炸的时候,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但是凭借聪明的智慧合作与勇敢拼搏的信心,最终取得了胜利。“希望下一代,活在一个不再充满硝烟的年代吧!”“这一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是啊,革命先烈们出生入死,只为了我们后代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牢记历史,热爱祖国,以国富民强为己任,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自信自强,锐意进取,努力实现未来中国之雄飞。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0
很幸运能在党支部的组织下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影片。影片讲述了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故事。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的立国之战。在专家的分析下,美国拥有绝对的制空权,中国不可能赢得胜利,而英烈们用他们血肉筑起长城,他们不畏艰险,以英勇的姿态与敌人浴血奋战,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国家和人民的尊严,为后代的我们赢来了和平。
我印象最深的.是彭德怀司令员说的一句话“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我们如今的和平有多么来之不易。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1
质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去影院观看电影《志愿军》,又一次观看抗美援朝的电影后,还是被深深振撼,70多年前的一场战役,还像就在昨天,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个中国人必须珍惜和牢记英雄们,时时警醒我们,不忘国耻,也应该带家人和孩子,爱国教育从孩子抓起,一代更比一代强!
70年前为了保家卫国,英雄们牺牲的.那么壮烈!每每让人泪流满面,还那么年轻,他们亲人多么的难过,但为了国家,他们易无反故,英勇杀敌,颗颗炮弹仿佛就在自己身边爆炸,感受到英雄们伤和痛!先辈们用血肉之身、靠坚定的信念、靠保家卫国的决心,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伟大胜利,决不能忘记!祖国必须强大,才不能让侵略者小看,祖国必须强大,我们保家卫国不能光靠英雄们的血肉之躯!每个中国人要奋发图强在不同的平凡岗位做出贡献和成绩,使祖国越来越强大,决不让列强来侵犯!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2
《志愿军》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在于它恢弘的叙事风格和制作水平,更在于它给予了我们一个机会,能够更切实地感受那个年代新中国的艰辛不易和昂扬斗志。在观影过程中,我并不是在看演员的表演,而是透过这一幕幕画面去感受先辈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意志。正是他们的奉献牺牲,才有了我们和平安定的国家,才有了我们和谐幸福的生活。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同时,更应思考在新时代的'中国如何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3
国庆之际,我和众多阳光团工委工作人员一齐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为国家庆生并共同增强我们的爱国意识。
先前只是了解过新中国在建国初对于朝鲜的态度,到底是救还是不救,没有深刻理解。这一次,周总理在影片中给了我明确的`答案:“只有赢,中国人才能生存下去!”而在抗美援朝中的三所里战役首战告捷,其决胜性因素就是38军113师为了堵截西线准备南逃的美军,在14个小时内急行军145里路,在夜色中横穿山区,如神兵天降一般直扑三所里。他们知道首战的重要意义,拼了命地跑。这是仅令我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不禁感叹志愿军们的毅力和责任感。第二战松骨峰战役从百人部队到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不禁感慨落泪。
最后,我只想对那群“最可爱的人”说一句:谢谢你们!现在不是1889年,也不是1950年,现在是20xx年,我们正大步地迈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我们共同守护的家园!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4
10月28日下午,我们去电影院观看了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雄兵出击》,全程沉浸式观影热泪盈眶。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参加了抗美援朝,可是很多人并不清楚我们为什么而战?而《志愿军:雄兵出击》给出了完整的答案。
这是一段值得反复书写,永远铭记的历史。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因为只有打赢,中国人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一批又一批中国志愿军战士入朝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永远留在了朝鲜大地。但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这一仗打出了军威,也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和平的基础。
敌强我弱,这仗到底怎么打?我们只有步枪、刺刀和手榴弹,面对敌人先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我们怎么去赢?首战两水洞、奔袭三所里、血战松骨峰,这几场关键的战斗都是影片中呈现的重点。这些志愿军大多是20岁的年轻人,面对战争我想他们是害怕的,但让人感动的是,明知前方有危险,当拿起枪走上战场的那一刻,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早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松骨峰阻击战中,全体士兵浴血奋战,连续击退美军五次进攻,最后三连仅剩七人,却牢牢地守住了阵地。这场战役也被作家魏巍写成了著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电影中的一幕又一幕让我震惊,让我热泪盈眶。正如彭德怀将军说的:“这个代价,如果我们不付,就得儿子付,孙子付,我们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据统计,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有2,400,000人,其中阵亡183,108人,负伤383,218人,失踪25,621人,被俘21,400人,无数的先烈将生命留在了朝鲜。我们站在历史后人的视角看先辈,能清晰地知道哪场战争会取得胜利,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但他们并不能预知未来,也不知道我们要用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在战斗之时,他们所依赖的只有保家卫国的信念。
信念是一种可贵的东西,正是这个可贵的东西,让我们打败了美军的飞机和大炮。忘记历史,就等同于在犯罪,今天我们享受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不忘昨日之苦难,才能看清明日之方向。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要有过硬本领,珍惜韶华,不负青春,掌握知识,提高素质,做好每一件小事,在行动中体现抗美援朝精神,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贡献国家。
最后,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5
本次主题党日观影活动,我与党支部各位同志共同观看了这部《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影片是陈凯歌导演与各位演员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所作。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曾泪目了三次——“战士们都打到新中国,看到好日子了,结果又上战场”,“牺牲是这辈人一定要付的代价,一身血、两脚泥”,“三连还有活着的.举手”都是细腻赤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高光戏。在联合国发表演讲的同志们和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同志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历史使命,不同的“战场前线”,不同的对于家国的捍卫方式,但他们都坚持住了。他们靠着自己的理想信念,血肉之躯,给后辈换得未来。
新中国,寸土不让扬国威;新青年,意气风发保家国!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相关文章:
姜子牙观后感09-04
左耳观后感11-27
情书观后感12-07
春晚观后感12-22
《风之谷》观后感12-22
《夺冠》观后感08-21
孔子观后感09-20
《长征》观后感11-24
《林则徐》观后感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