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观后感

时间:2021-03-08 19:10:3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战争与和平》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1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场景——拿破仑与莫斯科战役。但他不仅描写了战争,而且把相当的笔墨放在了对普通人日常生活变迁的描述上,多了几分温情,同时加剧了悲剧色彩。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不能深入骨髓得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我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不过我宁愿我一直停在这个阶段。但从电影展现的几个并不血腥的镜头中,我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恐怖,原来不流血也可以令人战栗不已。

  拿破仑*波拿巴的野心太大了,已经占领欧洲的他,想让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也臣服与他。于是盲目出兵莫斯科,20万的士兵,同样的野心勃勃,一路上所向披靡,这更膨胀了拿破仑的野心。在俄国阵营中,老将库图尔克顶着所有压力,下令撤离莫斯科,留给法国人一座空城。拿破仑的确占领了它,但他没有打败俄国人。随后,严寒饥饿像魔鬼一样附在了法国士兵身上,蚕食着它们的士气。拿破仑只好撤兵回国,但在过河时,他遭到了俄军的反击,无数年轻士兵,魂断在这离家20xx英里的皑皑雪地上。

  撤军的过程不是几个词可以形容的,艰辛?悲苦?还是惨壮!在雪地上没有任何遮掩,寒风渗入骨髓,路上不是泥泞不堪就是积雪深厚,每走一步都是一个胜利。早上能醒来就是上帝的恩赐了,跟不上队伍的就地枪决,而他的衣服马上就会被别人拿走。茫茫的雪地里,人变得无比卑微。

  我看到这一场景内心很痛。我不愿意相信历史上发生过这么残酷的事情,而且这只是电影,真实的历史肯定比电影残酷万倍。人是最美好的事物同时也是最丑恶的,因为人的野心,可以将数万同胞的生命视如草芥。在司令部,军官们把战争当做一场游戏,因为他们不在最前线,他们最后才受到伤害,或许还不会呢!

  拿破仑眼看着他的军队被围困,被消灭,眼睛里闪出了泪光,他是在为同胞的死难过?还是为自己霸业不成而伤心?在国旗燃烧跃动的火焰中,他的法兰西帝国,他最引以为傲的骑兵,即将灰飞烟灭。只因一份无法满足的野心。多少悲怆,多少悔恨!只能有历史回答。

  战争,给妇女和老人小孩的伤害同样巨大。女主角娜塔莎悲伤地在士兵出征前的检阅上说:“又有成千上万的士兵到战场上送死了!”出战前,没有人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活着回来,一次告别,也许就是永别了,让我想起了杜甫的“爷娘弟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同样令人心痛欲绝。国难当头,总会有有志青年希望为国出力,亲赴前线。娜塔莎的弟弟就是如此。没有任何经验,结果一上战场就被敌人射杀了。空有一腔报国热情,不仅丢了性命,更给家人带来了无可愈合的创伤,这不值得啊!当我还是为他的死感到伤心。

  最后,战争结束后,人们回到莫斯科,由于法国人的践踏,已成一片废墟。但是在这一片废墟之上,仍有绿色的生命,生命不会因战争而枯萎!和平的一刻,是不用担心没有明天,是和亲人团聚在一起,是面对困难险祖仍不失勇气和信心。

  只要热爱生活,希望就会延续,这也许就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2

  该电影是改编列夫·托尔斯泰长编巨著小说《战争与和平》,共有四个版本,一是美国版的;二是苏联版的;三是多国合拍;四是英国BBC六集连续剧。我选择的是美国版本奥黛丽·赫本主演,该版本的故事内容比较充满趣味性。

  该部影片主要围绕着发生俄法两次战争,主人公皮埃尔、尼古拉和娜塔莎兄妹、安德烈和玛丽亚兄妹等五个人的家庭、信仰、感情而展开。

  皮埃尔是别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所有的财产,成为当时莫斯科最有钱的资本家之一,而他的监护人库拉金公爵看中了皮埃尔继承的财产,从中撮合将美貌的女儿爱伦嫁给了他,而婚后发现了妻子与勃赫夫之间有暧昧关系,并最终与勃赫夫决斗与爱伦分居。

  安德烈在参加奥斯特里茨战役时,将怀有身孕的妻子送给父亲和妹妹照顾,在这场战役中他带着军旗独自冲入敌阵,不幸受了重伤,后来回到家中的当晚妻子产下一名男婴后去世,安德烈感到痛苦万分、郁郁寡欢,直到碰到充满活力的娜塔沙,又重燃了希望与爱。

  娜塔莎天真浪漫充满生命力,遇上安德烈后坠入爱河,但安德烈父亲觉得娜塔沙家族一般,同时年龄较小,要求安德烈在一年后才能娶她,安德烈再次加入第二次俄法战争,而年轻的娜达莎无法忍受寂寞,且经不起阿纳托尔的诱惑,而擅自约定私奔,皮埃尔知道后进行阻止,而娜塔沙也解除了与安德烈的婚约。

  安德烈因二次战争而重伤,娜塔莎在伤员中发现了安德烈,并一直细心照料和守护,彼此旧情重燃,但不久后安德烈因伤势过重而离世;而皮埃尔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后来碰到了淘洛霍夫,知道了爱伦的消息,俄国人民团结一气,最后击垮了拿破仑军队取得胜利,娜塔莎一家重回莫斯科,与皮埃尔相遇相拥,而安德烈妹妹玛莉亚也与娜塔莎之兄尼克拉结婚,而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影片展现了当时俄国在面对战争时,人民生活的状态和精神层面的'社会风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外以库拉金家族为首的上流贵族的贪婪虚伪堕落;罗斯托夫家族的热情淳朴好客,为保卫国土而贡献自己的崇高品质;保尔康斯基家族正直爱国情怀,体现了军人的的荣誉感和爱国责任感;别祖霍夫家族虽是最富有的家族,但面对外敌侵略,皮埃尔一改柔软个性想刺杀拿破仑,体现当时各阶层人民在外敌侵略时的正义抵抗;通过对这几大家族的感情生活,家庭伦理与爱国情怀的描写,虽然写的是战争与和平,却涵盖着权利与欲望、感性与理性、背判与宽容等思想内容。战争如同一面镜子,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都能照见,所有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在战场和炮弹面前身躯都是平等的,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主题思想"人道主义与博爱精神"。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体会战争年代时水深火热的人民群众的恐惧和绝望,战争是残酷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先辈们用流血和牺牲换来的和平生活。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相关文章:

1.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2.《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

3.《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4.战争与和平的读书心得体会

5.《姜子牙》观后感

6.《超脱》观后感

7.《天道》观后感

8.《邪不压正》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