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时间:2020-04-25 08:01:5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为阅读的人,或是想要成为阅读人而写的书。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篇1

  不得不承认,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书名提起了我的好奇心。读书,但凡看得见且识字的人不就会读吗?中国的孩子,在很小的年纪便在家长的殷切教导下读起了书。读书,不就是拿一本书,然后翻开扉页,或精读或略读,把书中所写都看完而已吗?难道读书还有什么特别的规则?

  作为爱读书之人,我看过的书也算不少。我的书橱里有各种类型的书,人物传记类的,童话类的,长篇小说类的等等。但简单来说便是两类,读完的和未读完的。我个人喜欢的读书方法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娱乐性质的小说,我选择一目十行地读。掌握故事梗概便可。当然,如果文笔特别好的,我也会放慢速度,领略文字之美。对于学术类的书,因其往往晦涩难懂,我经常反复的研读。同样的方法也用在读推理类作品上。各种方法不一一例举,但是共同点就是我不爱勾勾画画。既然喜欢读书,当然要看看别人是怎样读书的,并寻求一个更科学的方法。

  说实话,最初,我是抱着玩笑和好奇的心态读这本书的,但是在看过这本书后,我确实学到了许多。首先,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读书一般不看第二遍,当然个别我非常喜爱的书除外。一本书我往往看过一遍便归入开头提到的“读完的书”那一类,并不再会去翻阅。我这种做法在作者眼中无疑成了“大逆不道”。就像在这本书中说的一样,这样的人“不值得羡慕,而应该同情”。因此,我在看书时不再给看过的书“判死刑”,而是时不时的拿出以前看过的书来回顾。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不仅仅是个别好书每读一遍都有新发现,有些在第一次读时觉得枯燥乏味的书,在第二遍读时也显现了它有趣的一面,可谓收获不小。而我也因此多了许多可看的书。

  其次,书中所提及的阅读的4个层次也让我耳目一新。这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所谓基础阅读是关注每个词句的含义。这点并不难理解。检视阅读则是通过限时地、有目的地快速阅读找出书中谈及的重点、主题的分类、基本组织框架。接着是分析阅读,即带着问题全盘阅读、完整阅读,该阶段不计较时间的长短,目的在于尽量消化书中的系统性知识概念、论题等。最后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又称比较阅读,意思是通过阅读多本相关主题的书籍,从比较中提炼出自己的理解。

  这四种层次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我没想到它们是被归为层次,而非方法。基础阅读几乎每本书都在做着。而分析阅读和检视阅读则多用在做阅读理解时。主题阅读则会用于写读后感或比较时。但作者的意思明显不是这样的。除了基础阅读,其他几种我都是在课业需要或有目的的进行,并不是自发地以这些方式阅读。换句话说,我读书大多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追随喜爱的作家,并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对于阅读,我们应当怀着虔诚的心态,去体味,去感受。

  而对于阅读的态度,则是主动。读书是与作者的对话。一本新书仿佛是一个陌生人,他饱含学识却不愿吐露心声。只有当你主动地去拿起一本书,才开启了你与作者的交流之门。

  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谓精神食粮便是如此了。作者的许多观点在我看来非常受用,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本书关于阅读的看法也不一定尽善尽美。但是,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书中提及的一些分类,观点仍具科学性。同时,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子产业,将阅读逐渐带向电子书时代。但我认为书中的观点不仅实用于阅读纸质书籍,对于电子书、网络资讯的阅读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阅读也许是为了放松或打发时间,但我们也应当以严肃的心态去阅读。一本好书是作者的人生历练的凝聚,是作者的心血,是作者对世人的告诫。我们应当怀着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阅读。记得有人说过,读书是一个人的修行。翻开书本,修行便开始了。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要汲取新的知识,更要增加我们的感悟力,我们的理解力。真诚地阅读一本好书,对于作者,对于我们自己,都是一种嘉奖。

  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自己最初的想法有多么愚不可及。世上没有什么事是简单的,随随便便的。你心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也未必没有它的章法。如何阅读一本书,也是一种哲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篇2

  《如何阅读一本书》我读了两遍,第一遍读下来对书的内容不是很了解,但感觉这是一本好书,值得我花时间去精读、去消化,所以我潜下心来读了第二遍。

  毕业后一直没有读书的习惯,直到去年开始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复盘》等书籍,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才发现,其实我是热爱阅读的。但是对于如何读书这件事,我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相应的技巧,直到接触到《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太棒了!通过读这本书,才发现其实我的阅读水平——可能我们大多数人——还停留在基础阅读阶段,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更好的阅读,也没有办法通过阅读汲取一本好书的营养。

  这是一本指导我们如何阅读的书,它把阅读的终极目的定义为增进理解力和心智的成长,通过阅读,可以增加我们对世界、对自己的了解,增加智慧。它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因为我现在处于的是基础阅读阶段,所以我给自己定下来的目标是近期重点要学习如何做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希望通过对这两阶段的深入理解学习,能够掌握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相关技巧。

  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全新的理念,比如: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障碍。我们处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也是不幸。互联网使我们足不出户就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但是太多的讯息同样阻碍了我们理解力的增长,现在大多数人花了更多的时间在碎片化阅读中,微信等平台为碎片化阅读提供了便利,使我们大多数人不愿意花时间在“大部头”的书籍,也就无法享受阅读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智慧。还有一个理念是要达到阅读的所有目的,就必须在阅读不同书籍的时候,运用适当的不同速度。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阅读,读的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我读书很慢,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会速读的人,梦想着也能像他们一样几天读完一本书。这个理念告诉我,读的太快或许也会一无所获,所以要培养自己一种分辨的能力,哪些地方该快,哪些地方该慢,如何用一种合适的速度来阅读。为了忘掉这些单一的动作,一开始你必须先分别学会每一个单一的动作,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近期我的任务是先学会速读,再慢慢培养自己的分辨能力。“半瓶醋”指的是一个读的很广泛,却读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值得同情。曾国藩要求自己,一本书没有读懂之前,不去读第二本书。一个好读者的理想境界是运用本书的规则,仔细的阅读一本书,而不是浮面的阅读大量的书。所以,读书这件事也需要踏踏实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

  检视阅读通过书名页、目录页、索引、介绍等粗读步骤判断该书是否值得仔细阅读;通过摘要、重要篇章、随机页、最后页等略读步骤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做分析阅读。粗浅阅读的重要规则是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时,要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当你再读第二遍时,你就已经准备好要读这本书了。这本书要求我们主动阅读,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做笔记,这是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的方法,用你自己的话来说,是测验你懂不懂一个句子主旨的最佳方法。

  分析阅读有三个阶段共十五条规则,第一个阶段要求我们将书进行分类,这样对阅读有非常大的帮助;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梳理整本书的架构;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第二阶段是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要求我们抓住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抓住关键句,理解文章的主旨;架构一本书的基本论述;找出作者的解答。第三阶段评论一本书,要求我们评论一本书之前一定要了解它;理性评论一本书;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和个人观点的不同;通过阅读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知识错误、不合逻辑或者理由不完整等。测试自己是否真的读懂了一本书的办法是,问问自己,在你觉得自己了解了的某一点上,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来?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你必须能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

  读一本好书,会给你很好的回馈,这种回馈分为两种:第一,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第二,长期来说这一点更重要,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止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这些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带给我收获,这是一本好书,值得我多次精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篇3

  阅读,读书,是现代人精神生活或工作或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好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不只是单纯地增加资讯,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和成长,让我们对自己、对生命,以及这个世界,都多了一份自己的理解和感知。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去阅读一本书。一直喜欢读书的我,看到这本书后,如获至宝,总算找到了阅读的系统方法。

  于是,在春节假期之际,我用睡前时光看完了这本书,现在在一个安静的白天时间整理出来,再次理清文章内容的同时,更是方便自己日后常常回顾。

  由于阅读的目的不同,其阅读的程度也不同,也就是说,阅读也是分层次的,共分为四种层次。之所以说是层次阅读,而不是种类阅读,因为这次层次都是层层递进的。

  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也可以称为基本阅读,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熟悉了这种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会识字,能明白“这个句子在说什么?”当然,这里指的是最简单的一面。所以这个层次的阅读学习,在小学时就完成了。

  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这个层次的阅读,特点是强调时间,即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住一本书的重点,能说出“这本书在谈什么”,知道这本书属于哪一类书——小说、历史或科学等。

  检视阅读分两种,本来是一体两面的事,但对于刚起步的阅读者来说,就需要拆分来讲更容易理解,就像学跳舞时手脚同时做动作,老师却会分开来教。等我们学会熟练运用后,就可以同时运用这两种阅读步骤。

  A、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这时,我们脑中的目标就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下面是如何去做的一些建议: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事实上,很多作者花了很多时间来创作目录页,因为目录,就是一篇文章的骨架,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看完目录,即可以大概了解这本书是怎样阐述这个主题的。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大多数论说类的书籍都会有索引。

  4、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这些介绍,一般都是作者在出版公司企宣部门的协助下亲自写的,作者会尽力将书中的主旨正确地摘要出来。

  5、完成以上步骤,大概看了一本书的目录后,开始挑几个看起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最后一步,随意翻开书的某一页,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

  现在,我们完成了第一种形式的检视阅读,用几分钟或一小时的时间,就知道一本书值不值得我们继续读下去。

  就像我在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时,我浏览了序言和目录后,就知道这本书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教我们阅读一本书。很显然,这是一本很值得深读的书。

  B、粗浅的阅读

  规则是: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这样,粗浅地读完一本难读的书,我们仍会了解书中的一部分内容,这有助于我们重读时对这本书的理解。

  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优质的阅读。

  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美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美的阅读。

  这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因为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这样的阅读,才会增进自己的理解力,增进对一本书的理解,并有自己独立的看法。

  那么分析阅读的具体规则如下:

  A、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有四个规则)

  第一个规则: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知道。

  因为分析阅读的细致性,所以分析阅读特别适用非小说、论说性的书,而小说、非论说性的书籍,根本用不上分析阅读。

  那什么样的书可以称为论说性的书呢?一本论说性的书的主要目的是在传达知识。如果其主要内容是由一些观点、理论、假设、推断所组成,并且作者多少表示了这些主张是有根据的、有道理的,这一类传达知识的书,就是一本论说性的书。

  第二个规则: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对于整体内容,只是一个模糊的认知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确切清楚地了解才行。简单的检测方法就是,我们能用几句话,告诉自己或别人,这本书在说的是什么。

  第三个规则: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根据这个规则,可以有一套运用的通用公式。依照第三个规则,讲内容大纲排列如下:

  1、作者将全书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三部分又是另外一些事;

  2、第一个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两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

  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个阶段,作者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等等。

  这只是一个公式。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可能不会全部写出来,但是如果有人问我们这本书的整体架构时,我们就会写出一下东西来,其大概就跟我们所说的公式差不多。

  第四个规则: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都是有一个问题或一连串的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答案,或许多答案。

  这里也列举一些简短的公式:某件事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以上这些都是理论性的问题。

  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上这些都是实用的问题。

  运用了这四个规则,就能帮助我们回答关于一本书的一些基本问题。

  B、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也有四个规则)

  第一个规则:找出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首先,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字就是那些让我们头痛的字。同时,对于某些有多种意义的字,我们一定要利用上下文自己已经了解的所有字句,来推敲出我们所不了解的那个字的意义。

  第二个规则: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有些作者会用粗体等方式特别标明重点,除此之外,一些难懂的句子,也是含有主要意义的句子。同时,包含有关键字的句子,也同样值得注意。找出这些句子后,我们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明这些句子的意义,就说明我们真正读懂了。

  第三个规则: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在任何一本书中都有许多段落根本没有任何论述。我们可以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但是,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这样表达出来,我们就要去架构出来。我们要从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选句子出来,然后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以及其组成的论述。

  第四个规则:找出作者的解答。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事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热内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有机会与作者辩论,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属于分析阅读的下一个阶段,将会在下一篇的读书总结里写到。

  一本书,是一个艺术作品,是一个有特别技巧的人所做的成品,他创作的就是书。怎么完美地解读这个艺术品,就需要我们学习如何阅读了。看完这本书,我想说,早该这么读书了。

  虽然上学十几年,读了不少教科书,但真正主动读书,却是在工作后,我发现我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除了多实践之外,我越来越主动看书,也发现书中真的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一本好书,让我可以学习到别人半辈子或一辈子的心得。

  学习、阅读,是一辈子的事,上学、工作、生活都离不开阅读,让我们的家人、朋友、同事都学会正确阅读、爱上阅读吧。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篇4

  大家好,我是阿听。上周,我读了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完之后,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再次阅读此书,收益匪浅。

  这本书初版于1940年,多次再版。之所以推荐这本书,不仅因为它是一本历经时间考验的好书,也因为这本书高效的实用性。这本书可以帮助许多爱阅读的人少走很多的冤枉路。对阅读有所感悟的人,也能够通过这本书得到有更深的启发和领悟。

  按照自己的理解,我对这本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重新整理了,文末有思维导图。

  阅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一个读者对待阅读越主动,收获的知识和感悟就越深刻。根据书中的内容,我可以把此书分为四大部分:做一个自我要求的阅读者;分类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分层阅读:增进阅读的理解力;阅读的最终目标:促进心智的成长。

  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首先要保持清醒,明确自己的读书目标,不管你的目标是获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还是娱乐消遣,当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的那一刻,你就具备了主动阅读的基础。

  主动的阅读者要学会提出自己的疑问,以下是四个主要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讲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是你能从中获取一些资讯,那这些资讯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仅仅学会提问是不够的,要想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你还得学会做笔记。

  除了在书中重点下画线、在空白处做星号,在空白处对相同观点编号等7种做笔记的技巧外,书中推荐了三种做笔记的方式:结构性笔记、概念性笔记、辩证性笔记。

  结构性笔记关注的重点是全书的架构,以及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概念性笔记即发现作者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更高层次的笔记则是辩证性笔记,可以和作者进行观点的讨论。这三种方法在分层阅读中的分析阅读中都会使用到。

  所谓艺术或技巧,只属于能养成习惯,并按照规则来操作的人。养成阅读的习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在学习到方法和规则之后,不断地练习是成为一个专业阅读者的不二选择。

  分类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

  首先是阅读目的分类,作者认为读者阅读的理由可以大体分为三类: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娱乐消遣。而增进理解力的书籍是最具有价值也是最难读的,所以作者在阅读的四个层次里,对读这类书的诠释也是最多的。

  第二,就是书籍的分类:我们不可能阅读每一本书籍都抱着同样的目的,用同样的方法,那样的话,很多书籍我们是无法读懂的。

  按照作者的分类,书籍可以被粗略地分为两大类:虚构性作品与论说性作品。

  虚构型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这类作品适合全心全意一口气读完,而不是停顿多次非搞清书中某个名词的意思不可,除非这个词影响到整体内容的阅读。

  论说性作品又分为实用性和理论性,实用是与某种有效的做法有关,理论关注的则是去明白或了解某件事。简单来说,实用性书籍教你如何去做一件事,理论性则告诉你这件事是什么。

  学会给书籍分类只是阅读的开始,接下来的是学会结合阅读的层次来读懂任何一本你想读的书。

  分层阅读:增进阅读的理解力

  关于阅读层次的叙述占了此书的大部分篇幅,不过作者很贴心的在每一章节的结尾都做了总结,这样一来,我们阅读起来也更加容易一些。作者提出的四个阅读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1、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是所有阅读的基础,在这一阅读层次里,读者已经获得理解字符、词、语句含义的能力,能够通读整本书籍并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并且开始学习不同领域与目标的学习法。

  我们小学毕业之后就已经具备这种阅读能力,接下来我们就能接触到更高的阅读层次。

  2、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是真正进入阅读的层次,阅读的层次是逐渐积累的.,基础阅读也包含在检视阅读中,检视阅读又包含在分析阅读中,主题阅读包含所有的阅读层次。它们的关系就像下图:

  检视阅读分为两种,有系统的略读和粗浅的略读。有系统的略读可通过书籍的书名、目录页、出版者介绍、几页书本内容了解此书的整体结构,并对书本内容做概括性的解读;而粗浅的阅读则偏重阅读全书,通篇看下来,只要了解书本整体内容即可。检视阅读也可以说是为分析阅读打下基础,事实上有些书籍只需要检视阅读即可,一旦你想要增进自己对事物更深刻的理解,分析阅读就派上用场了!

  3、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非常的重要,又分为三个阅读阶段:结构性阅读、概念性阅读、评论性阅读,上面提到的三种做笔记方法就是对应这三个阅读阶段。

  结构性阅读我们要做到的是:

  ①对此书做出分类,并用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什么。

  ②根据书中提出的顺序与关系,列出书中重要部分,并为其拟定大纲。

  ③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概念性阅读则是做到:

  ①诠释书中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②从关键句抓出作者的主旨。

  ③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论述的因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④确定作者解决了那些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

  结构性阅读和概念性阅读这两个阶段不是按照先后顺序来使用的,这两个阶段会在我们的阅读过程中互相穿插,相辅相成以达到通析全书内容的目标。

  接下来的阅读则是位于这两个阶段之后,必须做到对书籍内容的全面了解,才可尝试的读书阶段,即评论性阅读。

  对书中观点赞同与否。

  一般而言,作者提出的观点、对观点论述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优于读者的,所以我们在评论一本书的观点之前首先要问问自己:是否对这本书的内容完全了解了?如果你给自己的答案是YES,想必你对这本书的内容也有了自己的评判。

  如果你赞成一本书的观点,那么你可以问问着自己你赞成的是全部还是部分?

  如果你暂时对这本书无法评论,也可以暂缓评论。

  如果你不赞成这本书的观点,那么你是否能为你的不赞成提供佐证,例如:

  ①证明作者知识不足

  ②证明作者知识错误

  ③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④证明作者的分析不完整

  完成了以上三个层次的阅读基本上可以算是很完整的阅读,然而,如果你需要就一个特定的主题而阅读不止一本书,比如做论文、项目研究这种情况,这三种阅读则满足不了你的需要,这个时候,你就要进入主题阅读了。

  4、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阅读的最高层次,也是阅读数量巨大的一个层次。

  主题阅读有几个特点:

  ①针对特定问题,阅读不止一本书。

  ②包含前三种层次的阅读。

  ③不用得出绝对的观点,保持辩证地客观。

  主题阅读帮助读者成为书的主人,将书中关于主题的观点与证据提炼出来,并加以利用,是读者输出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你看过的知识不一定属于你,但你输出的知识一定属于你,能够对一本书的内容进行合适的输出,才是真正地拥有了这本书。

  阅读的最终目标:心智的成长

  前面作者有提到,读者的阅读目的可以分为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娱乐消遣这三类。

  可是读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浅层面的利益和娱乐,还有更深层次的成长。作者为我们写下这样一本书,不仅是为了帮助我们读懂一本书或很多本书,更重要的是激发我们的内在力量,阅读超越我们头脑的书,帮助我们的思想增长。

  一本好书值得一读再读,读一本难懂的书,不但可以增进自己的阅读技巧,同时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们更能够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

  做一个爱读书且会读书的人,《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把很好的钥匙,它能帮我们打开更多好书的大门,让我们读得更好,更有智慧,更懂得生命,更加爱惜生命,不仅爱惜自己,也爱惜世间每一个“我“。

  写在最后:这本书是我9月份才开始看的,其实我蛮后悔这么晚才读到这本经典。以前我读书很随性,只注重体验,并不在意这类指导性书目。可是,当你只注重读书的美好体验,生活的琐碎迟早会让你丧失这种体验。

  对,我深有体会,当我因为工作的焦虑而对我最爱的几本书也烦躁不安时,我终于明白热爱不是一切,为了热爱而做出的学习才是。现在我开始学习”如何去阅读“,在享受读书的同时也经历着”阅读的输出“对我的磨练。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篇5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美国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一本教授阅读方法的书籍,被许多读者奉为阅读圣经。

  本书的开篇指出了任何一种阅读都是一种活动,因此必须要有一些主动的活力。很多人在阅读的时候,常常没读多久就开始出现双眼停滞、头脑昏睡的状况,这种精神不济的状态根本无法将阅读进行下去。作者认为,人们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阅读缺乏主动性。

  完全被动的阅读只会越读越疲惫,越读越乏味,直至放弃阅读。所以,预备开始阅读的人首先要认识到的是: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情,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既然阅读是一种活动,那么也必有活动的目的。阅读的目的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为获得资讯而读,第二种是为求得理解而读。

  阅读与自身知识水平相当的书,那么阅读的目的就只是为了获得这本书所载录的信息而已。阅读高于自身知识水平的书,并试图读懂读透它,向自己现有的理解力发起挑战,则是阅读的另一种目的——提升理解力。

  这本书所针对的读者就是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的情况下,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认知自我破茧而出。

  好的阅读者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以及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阅读的人都拥有这些阅读能力,但好在这些能力和技巧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答案和秘诀就藏在这本阅读圣经里。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2.阅读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3.如何做最好的教师读书笔记

4.初中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精彩读书笔记

5.如何激发每个孩子成为终生阅读者演讲稿

6.向你推荐一本书教案

7.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8.《我的第一本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