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读后感

时间:2021-01-05 23:26: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读后感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读后感1

亲爱的妈妈:

  谢谢您这么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在我心情低落时,您用您那温暖的拥抱来安慰我受伤的心灵,让我从黑暗走出明亮,不再一个人孤单的继续伤心,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您,才创造出现在的我。

  平时您在家里辛苦维护我们这个家,每天扫地、拖地、洗衣、煮饭等繁复的工作,您都不畏辛劳的做,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不但如此,你都会笑咪咪的把工作做完,让我更体会到您的伟大;有时候,补习时间到了,爸爸却又在公司加班,还是您,不畏风霜的骑着摩托车,载着我到补习班。坐在机车后座的我,心中经常浮起了浓浓的谢意。每天看着您疲惫的身躯要赶回家煮饭,还要忙着捡查妹妹的功课,妈妈您真辛苦!

  除此之外,家里的清洁也是归功于妈妈您,谢谢您在家里摆放许多室内植物,让全家的眼睛有所保护,心情上也能非常的放松,妈妈,您真是细心!感恩!还有,您煮的每一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的,让我吃下去的每一口都是爱心,妈妈!谢谢!

  妈妈您对我的付出真是无法计数,将来的日子哩,我会好好的孝顺您,爱您!

  女儿XX敬上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读后感2

  读朱教授的书,感受情感的熏陶,在德育教育中,聆听长者的谆谆教导,我的心为之颤动。虽然教书已经25年了,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是浑浑噩噩,读这本书,犹如醍醐灌顶,让我重新审视我们走过的路,重新思考接下来要怎么做。

  下面我具体来说说我从中得到的感悟。

  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工作与方法,朱教授说,学校道德教育应当传递正向价值,培养良好习惯和态度。首先学校需要执行国家德育大纲,制定校本德育目标,设计和推行相关课程,在新的国家德育大纲的基本框架内,学校德育教育首先必须借助法定的德育专硕课程,包含德育要求的各学科课程以及活动载体,实现正向价值的传递。同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种比较灵活,因而也更加强调地方学校自主权的思想和课程模式也开始受到重视。学校要灵活调度时间表,学校空间环境和各种资源,充分满足德育工作需要,这是由德育教育固有的渗透性和全时空性特点决定的。检视学校的文化校规,各种制度和措施营造。有利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这些价值和态度,我们有一个基本观点,创造一个合适向善和健康的道德文化环境,对于道德成长至关重要。

  读罢朱教授的话,我回顾了这几年我的教学。我们学校是一个农村学校,学校倡导诗文教育,学校里的文化墙写满了诗歌、散文,上下楼梯的地方也贴了很多名人名言。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渗透一些德育教育,尤其我作为语文老师,无论是开班会还是平时的语文课,包括作文课,都会有意无意渗透进德育的内容。但是读朱教授的书,我还是发现了我的问题,我们在进行德育的时候,有一些强说道理的意思,渗透性不够强,目的性太明确,有时候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想,学校的德育教育应该是像春雨一样,缓缓渗透滋润学生的心灵的。今后我在教学工作中要慢慢改正强说道理的习惯,用故事用诗歌,用名人名言等等,让孩子自己从读中去感悟自己,去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似乎比老师讲道理来得更加的适切。

  学校的德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所有的老师,所有的家长,所有的同学互相配合,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的环境下慢慢渗透,慢慢成长。所以,作为语文老师,也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中,修正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而影响学生,改变自己。

  接下来我想要分享的是朱教授的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内容。诺丁斯的道德教育理论具有四个特点。

  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于诺丁斯对人性的理解直接相关。认为教育者不应该从教育大纲或整齐划一的教育目标出发,约束或拔高学生,相反,教育者应该走进千差万别,各个不同的学生的生命世界,不仅要用自己的,而且要时刻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特点,

  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诺丁斯认为,关怀始于教师的关怀行为,完成与学生的被关怀感受,就是要通过发掘学科与生活的关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打消其对学科的隔膜感,促进学生的理解,增强知识的亲和力特点,

  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在现代社会,就是要想帮助孩子培养关怀之心,就不能是空泛的复述关于关怀的大道理,及杜威所说的那种关于道德的知识,因为道德不仅是理性的问题,更是情感和行为的问题。现在,识字人口越来越多,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却在焦虑的讨论,道德的碎片化和去道德化现象,所以,只有关怀的行为才是建立师生间信任关系的基石,只有关怀的行为才能给予学生被关怀的温馨感受,特点是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洛丁斯是自己的理论和实践高度一体化,他的理论打上了鲜明的生活是烙印。

  读了这一段话,我明白了,其实在德育工作中,不仅学生是学习者,老师也是终身的学习者,不但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更要把这些理论实践到自己的身上。身教大于言传,老师的一言一行,在教室里的一举一动,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小学生善于模仿,模仿的第一对象就是老师,老师说粗话却要求学生文明礼貌,这是不现实的。所以,读了这本书,我将更严格的要求自己,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一个师者的标准,处处以身作则去维护学生的心灵美好,打造和谐、文明、上进的班级。

  德育工作无处不在,所以老师们,利用好身边的每一个机会,讲德育工作渗透进方方面面,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收获精神的成长。

  以上文字是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产生的一点的个人感想,不足之处。将在后续的阅读中继续感悟。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1.心灵的眼睛读后感

2.心灵的对话读后感

3.《心灵之窗》读后感

4.《心灵密码》读后感

5.心灵鸡汤读后感

6.《心灵鸡汤》读后感

7.《完整的成长》读后感

8.成长的滋味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