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故事》读后感

时间:2024-05-18 15:17:1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数学故事》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故事》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故事》读后感

《数学故事》读后感1

  放寒假了,我在家里看了几本课外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游老师和“快乐数学”班的故事》。

  看完这本书让我对数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白只要找对方法,数学也可以学起来很简单。书中有一道题是花丛里有五只蝴蝶,飞来了六只蝴蝶,现在有几只蝴蝶?刚开始看到这道题的时候,我觉得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5+6=11(只)?看机器狗回答解这道题的方法可不止一种,这让我非常惊讶。仔细思考后才发现机器狗说的.方法其实都是凑十法。

  数学真的好有意思呀!

《数学故事》读后感2

  《故事中的数学》这本书是谈祥柏教授写的。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但每个故事中都有关于数学的知识。这一个又一个的趣味故事,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代,数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这本书中,每一个生动的故事,都讲述着一个关于数学的道理。这些趣味数学,题材广泛,妙趣横生,并且与智力训练巧妙结合,深受我的喜爱。其中几个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很多我不理解的数字道理。比如,书中有一个故事叫“神奇的`1001”,说1001是一个非常好玩的数。任意一个3位数乘以1001,你简直算都不用算,只要一眨眼睛,结果就出来了。其办法是:只要把那个3位数“克隆”一下接在原始的后面,使之变成6位数学就行了。例如:357*1001=357357,606*1001=606606。非常有趣吧!

  看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本来就很喜欢数学,读完这本书以后,使我产生了研究数学的巨大兴趣,让我倍受鼓舞。

  我想说,这本书,虽然表面上是在写故事,但它实际上在写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仔细琢磨,确实如此。

  请大家都来看看这本《故事中的数学》吧!让我们一起去体验数学的奥秘!

  今天,欢欢的爸爸去买了一箱啤酒,还买了一箱橙汁饮料,准备招待客人。晚上,客人们来了,大家围着桌子坐在一起。大人们有的喝啤酒,有的喝白酒,小孩子们都喝饮料。大家边吃边喝边聊天,都很开心!

  吃完饭,客人们都走了,妈妈让欢欢算一算大家分别喝了多少瓶啤酒和橙汁饮料。欢欢发现爸爸买的那箱啤酒是这样装的,每排放6瓶,共有4排。欢欢用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很快就算出啤酒共有24站,现在箱子里还剩2排啤酒,二六十二(瓶),那么客人们一共喝了二十四减十二等于十二瓶啤酒。欢欢又看了看橙汁饮料,原来橙汁饮料每排放3瓶,共有5排,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就算出橙汁饮料共有15瓶,现在还剩3排,即三三得力(瓶),所以,客人们喝了2排,也就是二三得六(瓶)橙汁饮料。

  欢欢说完,便帮妈妈整理桌子了,妈妈咪咪地说:“我们家的欢欢会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真厉害!”。。

《数学故事》读后感3

  假期我读了一本《不一样的数学故事》这本书很有意思。讲的内容是我们班来了一位全宇宙最聪明最帅的怪怪老师他拥有神奇的魔力,能把教室变成任何奇幻的场景比如时空转移、与动物沟通、隐身等。

  他能让同学们坐在摩天轮上学数的分解加法,通过呼啦圈里的世界让我们认识各种图形在魔法城堡里和女巫斗志斗勇找规律学习方位,穿越到白垩纪排布数列解救恐龙总之通过各种各样神奇的'故事或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学会了钱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根据条件和问题列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

  这样的数学课连捣蛋鬼皮豆都为之着迷,他带领着同学们告别枯燥的教室,在数学世界里展开了一段又一段奇妙的魔幻探险。

  通过看这本书觉得数学是很有趣的我喜欢上了数学课,对学过去的这些内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还让我们知道了做完作业认真检查的重要性以及教给我们正确的坐姿等很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故事》读后感4

  《数学家的故事》这本书我在暑假中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它是我国著名作家孙剑的一本著作,我深深地被书中的.一位数学家----熊庆来所吸引。

  数学家熊庆来19xx获得法国马赛大学理科硕士学位。1926年,清华学校改办大学,又聘请熊庆来去创办算学系。他在任清华算学系系主任的9年间,又辛勤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优秀人才。其间,他利用假期前往巴黎继续深造学习,于1933年获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1934年,熊庆来返回清华大学,仍任算学系主任。1937年,出任云南大学校长。1949年,熊庆来出席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会议期间,不幸患上了脑溢血,右半身瘫痪。

  面对突如其来的病魔,熊庆来并没有被打倒,他留在法国继续从事数学研究,并以顽强的毅力学会了用左手写字。1969年2月3日凌晨,走过76年人生历程的熊庆来,用左手写完最后一册交代资料后悄然离世。熊庆来一生惜才爱才,诲人不倦,我国许多著名科学家,如数学家许宝碌,华罗庚,段学复等等均是他的学生。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对熊庆来坚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为他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坚持,勤奋。其实我发现勤奋最重要,它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只要勤奋,许多不足都可以弥补,许多缺点都可以改变。

《数学故事》读后感5

  自从我读完了《数学家的故事》,脑子里就会时不时地跳出几个数学家,比如高斯、牛顿、阿基米德、华罗庚。

  我最崇拜的是约翰·伯努利,他1667年8月6日出生于巴塞尔。他不仅自己厉害,还成功教出了一大批出色的数学家,其中包括18世纪最著名的瑞士数学家欧拉、瑞士数学家克莱姆、法国数学家洛必达,以及他自己的儿子丹尼尔和侄子尼古拉二世。

  我也崇拜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与牛顿、高斯并称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攻打自己的国家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急着逃跑,因为他还在桌子上聚精会神地解一道数学题。一个罗马士兵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命令他到马塞勒斯去,遭到了阿基米德的严词拒绝,他表示除非解答出问题,并给出证明,否则是不会去的。这句话把罗马士兵激怒了,就这样,阿基米德丧生在罗马士兵的刀剑之下。

  我还崇拜牛顿呢!因为他曾经说过一段经典的话:“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在遥远的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出生了。牛顿是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磅重,接生婆担心牛顿是否能活下来,没想到这样弱小的一个小家伙会长成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

  除了苹果砸在头上发现了地心引力,牛顿还制造了磨坊的模型、小水钟等。他还发现微积分,对光的研究也有贡献,还构筑力学大厦呢!真是牛呀!

  读完这本《数学家的故事》,我感觉自己全身充满力量。有一次奥数小考试,我被三道难题给难住了,我怎么想都提不出解题方法。这时脑海中似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潘晨熙,你一定要用尽全部力量,来选取咱们应遵循的道路啊!”哦!原来是笛卡尔爷爷呀!好的,我会尽心尽力做完它们的。“你一定要冷静!”他又说。“我一定会的。”我说。我继续认真审题,啊,我做完了!我要感谢数学家给我的启示,我长大了一定会成为数学家的。

《数学故事》读后感6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数学家的故事》,讲述了许多数学名人的故事。比如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高斯……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祖冲之的故事。数学是一门多彩的学科,不同类型的.数学家,有着不同个性与不同的成功箴言。数学家的故事中有几个令我印象深刻,这里就来分享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有所感悟,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不能强硬的灌输知识,而是利用多种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地学习、交流。对于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就需要多看有关教学方面的书以及多看名师的课堂实录,还有每节课的预设、课后的反思都要及时,在反思中改进,才能成长,进步。

《数学故事》读后感7

  《数学名人故事》是一本介绍历史上杰出数学家的精彩传记。阅读这本书,让我对这些数学家的工作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感到钦佩。

  这些数学家的故事也让我意识到,成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他们经常需要面对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仍然不断探索和尝试,最终取得了成功。

  总的来说,《数学名人故事》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让我了解了很多有关数学的历史和这些杰出数学家的故事。同时,它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如何成功和如何面对挑战的宝贵经验。

《数学故事》读后感8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叫《不一样的数学故事》的书,觉得很好看,向大家推荐一下。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怪怪老师,一个会魔法,从宇宙来的一个最聪明最帅的一个外星人,来到地球当了教师,带领皮豆一班人开启了一段神奇的魔幻路程。

  在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元帅大帐》了,皮豆.女王,一班人全都变成了大将军,乌鲁鲁将元帅用的大帐给弄了过来,他们一起学了分数加减法,不过不是普通的分数,怪怪老师将它们全都变成了士兵。六分之一的.士兵被六分之二的士兵吃掉了,变成了六分之三;六分之三的士兵把六分之二的士兵吃掉了,变成了六分之五;最后的六分之一也被六分之五吃掉了,变成了六分之六,也是整数一。

  怎么样,有意思吧,有意思的还多呢,希望大家快去读一读。

《数学故事》读后感9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完了《的数学文化》这本书。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靠课本有限的资源,可能会感到很单调。其实数学的美,数学的神奇,很多都是藏在故事当中的。数学故事可以让数学学习变得有温度、有深度、有趣味。因此,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先人一步,高人一层”,能够为的发展积攒后劲!

  读完这本书,我陷入了沉思,对于小学生来讲,数学素养主要是萌芽和积淀阶段,通过数学故事可以让素养慢慢生长出来。

  给小学生看的书设计一定要精致,让我们看到封面的插图就有一种阅读的欲望。就好比美食的“色、香、味”一样。这套丛书封面设计具有冲击力,色彩丰富且富有层次感,就像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一样,要感悟到其中的道理,要明白课文讲的是什么一样。数学也是一种文化,数学的发展与人类文化休戚相关。数学一直是人类中的主要文化力量,同时人类文化发展又极大地影响了数学的进步。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虽说小读者们通过阅读故事也可以了解到数学的来龙去脉,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阅读了解数学家研究数学的.经历,学生到数学的美和奇妙之处,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用思想提升教育的品质,滋养学生的并引领其成长。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有利于体会数学的内在美,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有利于拓展数学知识视野,知晓更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长见识,丰富学识。

  从《奇妙的数学文化》我明白了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如何学习知识,没有理想,没有当担,那么就算有机会从头再来,最后还是一切如旧,一事无成。所以,我们要好习,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懂得其中的道理,这样才是好。

《数学故事》读后感10

  数学,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不管在哪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数学能在故事里吗?当然能。还有一本书是专门写它的呢。

  有一次,我订阅的《小爱迪生》杂志新的`一期来了,可和往常不太一样,这回还多了一本书,那就是《30个趣味数学故事》。嘻嘻,我看着封面,就有把头探进去好好看一看的冲动。

  我好奇地翻开书,那一个个数字仿佛在跟我招手,我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数字,就有信心把书读完。

  在书中,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比如0单独的时候,它不是奇数,也不是偶数,但奇怪的是,0和其他数组合在一起,就变成偶数了。

  我还学到了一个奇怪的符号——根号。爸爸和我说,这根号在电脑里还真难打出来,费了他九牛二虎之力呢!书中告诉我,“+”和“-”相反,“×”和“÷”相反,而根号和平方相反,但根号中的数不会是负数。可是,它的意思我还是有点似懂非懂。

  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看,书里介绍的那些数字,不论是什么,都有各自的神奇之处,我想,我也要像那些数字一样,把我的神奇之处练出来:画荷花、弹古筝等等。我推荐你们去读读这本书,它可以给我们增长数学知识哦!

《数学故事》读后感11

  我读了一本有趣的数学书《马小跳玩数学》,里面教了很多巧算数学题的方法,现在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有一天,马小跳和爸爸去看花博会,导游介绍一个最大的'郁金香花园,长18米宽14米,马小跳对这个漂亮的花园产生了兴趣,想知道它的面积,可马小跳没带纸和笔无从下手,爸爸一下就算出是252平方米,因为他用了速算的方法。爸爸告诉马小跳十几乘以十几的计算规律是:个位数相加,再加10;最后的和再乘以10;个位数相乘;把两个积相加。马小跳按照爸爸的方法来计算花园,18×14就是:8+4=12,12+10=22,22×10=220,4×8=32,32+220=252。

  同学们,你们也可以试一试这个方法,真的很简单也很方便,你们学会了吗?

《数学故事》读后感12

  今天,我在书柜里翻出了一本名叫《数学小故事》的书,一时兴起,便快速的翻看起来。

  里面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天,狐狸和野猪共同发现了36个沙果,狐狸对野猪说:“野猪大哥,你饭量比我大,得多分你一些!”野猪开心极了。狐狸说:“我要这些沙果的二分之一,你要这些沙果的十二分之六。也就是说,我要一份,你要六份,怎么样?”野猪听了以为占了便宜,一口同意了下来。分完以后,野猪觉得不对劲了:怎么都是18个呢?气愤的'野猪急忙找来狐狸,叫到:“好呀,你在骗我!”狐狸解释道:“没有呀,野猪大哥,你真的要了六份啊,你去问问数学老者吧。”半信半疑的野猪去了数学老者那里,哦!原来十二分之六就是二分之一呀!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数学原来这么好玩!而有人却觉得数学枯燥乏味,为什么呢?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原来是兴趣搞的鬼呀!我推荐这本书给大家,它一定可以把你数学的兴趣提起来!

《数学故事》读后感13

  今年九月的时候,我读了一本书,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许多数学家。

  这本书主要讲了阿基米德用数学战胜罗马战舰,牛顿在干农活时沉迷于数学问题,欧拉巧思妙想帮爸爸扩大羊圈,高斯十岁就能运用等差数列求和

  此时我想到了有一年暑假我做数学题的时候,有一道找规律的`题目不会做。前三个数分别是4、16、64,要我们填第四个数。我想:4加上12等于16,那么16加上12是不是等于64呢?可是结果是不对的。想了一会儿想不出正确的答案就去找爸爸教我,爸爸告诉我这道题的规律是每个数乘以四就等于第二个数。

  跟这些数学家相比,我真是太惭愧了。他们个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在科学上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而我呢?在学数学的时候,一点点小小的问题就把我给吓倒了,没能换几种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是直接去向家长求教,我要向他们学习。

《数学故事》读后感14

  读完《数学名人的故事》,我被书中收录的数学家们的生平事迹深深打动。这本书通过描绘一些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让我们对数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这些故事也赋予了数学一种人文关怀,让我们更加欣赏和尊重这门科学。

  书中,我特别被欧拉和康托尔的故事吸引。欧拉在面临逆境时,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战胜了重重困难,他的故事让我对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康托尔对无限追求的痴迷和执着,让我对数学的深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些故事也让我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它们让我了解到,数学不仅仅是公式和定理,更是一种智慧和精神的体现。这些数学家的追求和贡献,使我更加尊重和欣赏数学。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数学的好书,它向我们展示了数学的发展历程,并赋予了数学一种人文关怀。它不仅提高了我们对数学的认知,也让我们对这些数学家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同时,它也让我更加理解数学,对数学的追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数学故事》读后感15

  愉快的国庆宛如一条唱着欢歌的小河,不时涌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浪花,而《数学家的故事》这本书则是其中最大最美的浪花。

  这本书的作者叫孙健,也是一个厉害的特级教师。他在《数学家的故事》这本书里讲了阿基米德用数学战胜罗马战舰,牛顿在干农活时沉迷于数学问题,欧拉巧思妙想帮爸爸扩大羊圈,高斯10岁时就能应用等差数列求和……这本《数学家的故事》带领我们在数学故事的长廊中,让我们爱上数学,也让我对数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在《数学家的故事》中,我认识了欧几里得、笛卡尔、费马等多个伟大的`数学家,更是发现了牛顿的万有引力有多么的奇妙。在以前,有人说没有万有引力,他们只认为地球是正方形,是空气让物体自然坠落,如果没有牛顿,可能我们几百年后都发现不了万有引力。而牛顿由于对科学有着严谨的态度,又有着求实的好习惯,经过不断的仔细研究,发现了牛顿三定律。让我们的科技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话说数学是科技之母,所以大家要像这些伟大的数学家学习,将来科技才会越变越发达!

  当我读到阿基米德的故事时,我仿佛看到了阿基米德正在聚精会神的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的图,丝毫没有注意到,城池已经被罗马人攻破了,虽然有这么大的动静,可是阿基米德太过沉迷于自己的问题,丝毫没有察觉,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他的专研精神令我佩服!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像阿基米德一样的数学家,他们热爱数学,沉迷数学,才有了如今的辉煌。所以让我们好好学习数学,让这份辉煌,永远传承下去。

【《数学故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数学故事》读后感04-28

三年级数学讲故事教案11-06

故事读后感05-08

名人故事读后感02-03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04-25

人类的故事读后感08-18

《黄继光的故事》读后感12-08

感恩故事读后感04-30

《美德故事》读后感04-30

《母亲的故事》读后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