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台阶》有感

时间:2024-02-20 17:00:1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台阶》有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台阶》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摇来摇去的柳树枝,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其实,也散不去“我”儿时的回忆。

  那三块青石板台阶,承载了我太多太多儿时美丽的回忆——

  那每块都有三百来斤重的青石板,虽然未经石匠光面,虽然风霜雨雪都磨不平它那大大小小的凹凼,但是躺在上面青幽幽的,宽敞阴凉,令人舒服,令人自在。

  在那三级旧台阶上,“我”曾手指抓着青石板,划出细细的沙沙声,露出痴痴的笑。

  在那三级旧台阶上,我曾流着一大串涎水,张嘴在青石板上啃,啃了一嘴泥沫子。

  在那三级旧台阶上,我曾上蹦下跳,也曾想一步跳到门槛上,最后重重地摔了一跤。

  那貌不惊人的旧台阶,那笨重朴实的旧台阶,与“我”那老实巴交,低眉顺眼的父亲何其相似啊。

  自打从山上背回那三块青石板起,这三级台阶就成了父亲最钟爱的休闲地。

  父亲坐在那笨重的台阶上,很舒服,因为他们二者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青石板笨重,父亲也老实。坐在那台阶上慢慢地刷洗自己的大脚丫,那简直是一种享受。

  那旧台阶,还是父亲“磨刀”的好地方,清凉的台阶,桃树遮阴,柳枝送爽,吞云吐雾一番,放松而又惬意。抽完烟之后,顺手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率性而自然。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父亲开始这山看着那山高了,他开始自卑起来,他开始羡慕起别人家的高台阶了。

  为了那光鲜气派的高台阶,父亲常年累月,劳苦不止。他耐心地准备着一砖一瓦,他费劲地攒着一分一角。他早出晚归,不辞辛劳;他省吃俭用,执着坚韧。

  终于,在父亲的兴奋中,在乡亲们的欢笑声中,新房屋,新台阶建成了。

  那一刻,父亲本应该是喜笑颜开的,本应该是扬眉吐气的。可是面对那水泥铺成的新台阶,父亲居然尴尬地不知所措了。他居然连鞭炮都不敢放了。他居然两手都不知道放哪儿合适了。

  这个低眉顺眼了一辈子的父亲啊,此时此刻,有太多的不自在,太多的尴尬。他再也无法坐在那清凉的青石板上悠然自得地洗脚丫了,他再也无法手拿旱烟在那旧台阶上吞云吐雾了。甚至连坐上那台阶都觉得十分别扭,坐得高了觉得别扭,坐得低了也觉得别扭——总之,一切都是那么的不自在。

  三级台阶的时候,总觉得低人一等,不舒心;如今,九级台阶了,却处处觉得不自在,仍然没找到那高人一等的感觉。这到底是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父亲赖以骄傲的力气也已经不复存在,曾经一口气背下三块重达九百斤的石板,而如今担个水都会闪了腰。父亲的骄傲到哪里去寻找啊?

  难道仅仅是因为老了吗?父亲那自卑的心理并没有因为台阶的抬高而有所改变,父亲还是那个老实巴交的父亲,即便台阶发生了变化,物质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是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是一贫如洗。这就是卑微的父亲啊!

  每次读《台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我那年迈的老父亲。他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一个低眉顺眼了一辈子的庄稼汉。

  年轻的时候,他也曾经有过他的骄傲,他可以从山顶上,用一根铁链拉下几百斤重的红石板;他可以一个人把我们家盖新房的石头全部打出来;他可以攀爬到最高的树木上收获那些核桃、板栗。他是乡亲们公认的“好劳力”。

  可是,岁月在不经意间流逝。一转眼,我的父亲也已经年过古稀。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采,他拖着一双疲惫的腿,倔强地穿梭于山坡之间,那佝偻的背影,那伸不直的胳膊,都成了残阳一般的风景!

  父亲,终究是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