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乌塔》有感集合15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乌塔》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乌塔》有感1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乌塔十分勇敢,自主能力特别强,而且她很能干,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都帮餐厅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要到别人家去陪小孩玩,如果要是在中国的孩子,大多数可能都做不到,只会找爸爸妈妈要钱,根本不会自己到外面挣钱。乌塔准备也十分到位,花了三年的时间设计旅行路线和日程,还阅读了许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要是在中国的孩子,可能就是随随便便地计划一下,花个三五天就解决了,才不会像乌塔那样周密细致地安排呢!
我觉得欧洲国家的家长们喜欢让孩子独立生活,尝试生活,所以欧洲国家的孩子的独立能力强,而不像中国的孩子,许多都独立能力很差,就是因为家长们总是把孩子捧在手里,把他们当成小公主、小皇帝,生怕他们独自出门碰上坏人,好像所有的坏蛋都看上了自己家的孩子,周末想出去玩,带着;吃完饭想去散步,跟着;让他们生活在自己的翅膀下,使孩子没有自己的.空间,最重要的是他们自立能力会变差,不再喜欢与人沟通,最后让孩子变得胆小,连独自上街买东西的勇气都没有了,要是以后到了社会上,如果不学会与人沟通,那可是件可怕的事情。所以亲爱的家长们,请给我们一个自己的空间,虽然我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可是我们有翅膀,请不要将他们折断;我们会站立,请不要总是扶着我们走路;我们会飞翔,请您给我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请让我们变得勇敢、自信、坚强,请让我们振翅高飞、独自翱翔!
读《乌塔》有感2
近几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一课,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一天,作者第一次于乌塔在一个旅馆见面,发现她在自己的床上睡的正香由于太疲乏了,便也洗漱完毕躺下睡了。第二天晚上八点多,我从外面回来,发现她正惬意的趴在床上看书。她看到我,立即起来和我打招呼,问我玩的怎么样,从哪里来。我告诉她是中国人,现旅居德国。与她交谈中,我知道了她叫乌塔,今年十四岁,她还告诉我她这次趁暑假独自游历欧洲,而且他已经独自去过了很多地方。我很不相信她能一个人出来旅行,可这是我亲眼所见,也不得不信。最后,乌塔还说她准备这次旅行已有三年了,在家里安排的也很细致。我告诉她,在中国,向她这么大的孩子,父母是不会让他们独自出来旅行的。
到了第二天早晨,乌塔要走了,她还告诉我以后要继续赚钱到中国旅游。
读完课文,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惊奇、佩服。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么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就可以自立自强,独自游历欧洲。他和作者的一段对话都是那么自然,显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我想:我以后也要自立,不让妈妈操心。
读《乌塔》有感3
现在我们还是小孩,还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还需要爸爸妈妈照顾的小学生。时刻依赖爸爸妈妈给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当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后,才知道并不是这样的。
乌塔才十四岁,她一个人就能独立游遍了欧洲。因为在家做了三年的充分准备,她已经去了许多国家。作者十分惊讶,因为作者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有爸爸妈妈陪同才可以出去玩。而乌塔却说:"爸爸妈妈很爱我,有时我们一起出去,但有时单独出去,爱孩子也可以让她独立出门,这也是一种锻炼呀"!经过对话作者知道了,原来乌塔想更好的了解世界,从书本上、电视上还不能全面地了解,需要走出去了解世界。作者认为乌塔会怕危险,但她告诉作者,她已经在家里设计好了路线、日程,每到一个地方,就查找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可以在有危险的时候请求帮助,给家人报平安,自己打工赚旅游费,乌塔还说要赚钱中国来玩呢。我读后暗暗敬佩她的能力。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我自己上学放学这么一点路都提心吊胆,有时候帮妈妈买早餐回来都觉得像是做了一件十分棒的事。而小小年纪的乌塔已经去了那么多的地方,感觉很平常。而我,每天早饭都是妈妈烧好,有时候让我洗碗扫地都会觉得累。平时零花钱都是妈妈给的,不花一点儿劳动力。可是,乌塔却自己打工挣钱,自己安排游玩。而我出去游玩,不是妈妈设计就是跟旅游团转来转去,下一个地点不用想,跟着别人走。乌塔自己能安行程,她的生存能力真的是很强。
我想,我虽然还是孩子,但生活中也能太依赖爸爸妈妈,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衣服,洗碗,扫地,买菜,做饭等。做一个像乌塔一样自信,勇敢,独立,生存能力强的孩子。
读《乌塔》有感4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乌塔》这本书。回想,品味着小女孩乌塔的一个个神情,一句句话语,我顿时思绪万千……《乌塔》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当我读到“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她很自然的回答道”时我感到她很热情,有礼貌,是一个善于交流的人。而中国的小孩子却恰恰相反,不要说见到陌生人,就是见到亲戚朋友也要家长提醒才会打招呼,我觉得应该主动打招呼,做到最基本的对对方的尊敬。
我还感受到乌塔的`独立性很强,居然敢一个人游欧洲,在我看来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为在这途中会遇到种种困难,但是乌塔她却做到了,并把这看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多么让人震惊啊!读到这里,我想起一件小时候往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想一个人下山,父亲却总是很不放心,他说斜坡不安全,得他跟我一起下山,他还怕我走的太快,摔倒了,一路上唠唠叨叨。只是下山,可见父亲很是放心不下,那如果我像乌塔一样一个人游欧洲,那父母不知道有多担心呢,而外国父母却给孩子制造更多培养独立性的机会,让他们告别依赖,学会自力更生。
我还从“她在家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个周末去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去陪小孩玩”中读出了乌塔的细心和了不起。说她细心,是因为她设计好了旅行路线,为了了解欧洲看了许多跟这个国家有关的书籍,为旅游做了充足的准备。而说她了不起,是因为游欧洲的钱,是她在假期的时候自己挣的,攒了5年的钱,才足够去游欧洲,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和坚持,真了不起,真心的佩服她。
读了《乌塔》这本书后,我真的很喜欢乌塔她身上所具备的,值得我去学习的勇气和独立性,同时也希望中国家长也能像外国家长一样,多给我们一些锻炼独立性的机会。
读《乌塔》有感5
今年,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课文讲了一个名叫“乌塔”的14岁女孩独自一人自费游历欧洲的故事,她为了攒够钱,曾为超市和一些小餐馆分发传单或周末在别人家哄小孩玩,她就这样来攒齐旅游费用。这个故事不得不让我感到惊讶。
由于父母对我们过多的溺爱,让我们失去了自理能力,当然这也不只能怪父母,他们只是想让我们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而对于穿衣服、穿袜子这样的小事他们替我们做。从表面上看,这是父母在疼爱我们,其实这对我们没有一丝好处,反而“害”了我们。据统计:在我国城市的'小学生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孩子自己不会照顾自己,甚至连衣服也不会穿。再想想乌塔,这个仅仅14岁的女孩,不但自己攒够旅费,而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还能把旅行计划订的井井有条,要是换做我一个人游最近的兰州,我都能把自己丢了,更何况是欧洲。
大家不要认为,我是赞成独自一个人去旅游,而是让大家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渐提高自理能力。如果将来,父母不能再照顾我们了,而且还需要我们照顾他们,连衣服都不会穿的我们,到那时该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进而学会照顾别人。
读《乌塔》有感6
乌塔年纪轻轻就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过的经历。这样就可以锻炼我们的自理能力。因为父母都离开了自己,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打理好自己的日程和生活的。我们都是家里的`“娇娇女”和“大少爷”,平时家里人都宠着自己,地不让扫,甚至连饭也不让端。我们平时都被宠惯了,等只有自己的时候,我们都不知所措。我虽然比乌塔小3、4岁,但我也可以像乌塔那样可以打理好自己。但是,在我们中国,有些像乌塔这么大的孩子有一些还不会整理自己的房间。因此我们要学习乌塔的自理能力。
乌塔身上还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乌塔自强、自立。乌塔年仅14岁就可以独自一人游欧洲,从此可见,乌塔肯定很自强、自立。我们有的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的时候,我们就算要走很远的路都要去姑妈家吃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平时总要依赖父母的帮助才可以完成事情,现在父母不在家了,我们只好出去吃或者到亲戚家去吃。但是,像乌塔不依赖父母就可以完成事情的孩子又有多少呢?大概只有10分之6吧!所以我们要学习乌塔的自强、自立。
虽然我们要学习乌塔身上的优点,但不一定要学习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
读《乌塔》有感7
多令人称赞的“壮举”啊!我想:如果没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立自理的经验是无法迈出家门的`,更别指望要走出国门了!你看!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就常常见到这种事情了。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见一个小孩子摔倒了,他“呜呜呜”地哭起来。这一哭可吓坏了孩子的父母长辈了。妈妈立刻扶起“小皇帝”,帮他拍掉身上的巧克力;爸爸秉着棒棒糖好话说尽……可是“小皇帝”不但不理不睬,头还摇得像拨浪鼓似的。看到这,我不禁想:这个孩子也太夸张了吧,摔一下也不至于哭成这样呀?!再说,这孩子的家长也未免太宠他了吧?
其实,有不少家长为了疼孩子,不仅千依百顺,还让孩子过着衣来身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还奉行什么“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思想观念,舍不得让孩子干点儿家务活。有的同学曾无奈地对我说,看着父母为自己日夜操劳,心里很不舒服,想帮他们分担分担,就算是洗洗碗筷或拖拖地板都行!可父母却阻止了他们,道理很简单:别耽误了学习时间!哎,可怜天下父母心,试想看,如果孩子天天死读书,而不去认识世界上陌生的东西,那不成了书呆子了吗?家长应该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放开手,让孩子也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样不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还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岂不是两全其美?
独立能力来自于实践中,家长们,还犹豫什么呢?快快行动起来吧!“小皇帝”“小公主”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了! 苏老师
读《乌塔》有感8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文章,讲的是乌塔独自旅行的故事。我想:乌塔独自出行自己可能也比较担心,害怕万一出了意外的.后果
读了这篇文章,我佩服乌塔的勇气和胆量,但每件事都有利弊,这件事一样,岁有好处,但也有坏处。好处是曾强了孩子的独立性,游览了各个国家了美丽景色,坏处是万一被绑走,怎么办?孩子万一找不到工作,无法赚钱,无法生活怎么办?所以如果是我,我不会去。
我建议乌塔找一个人当同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样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而且二人的力量更大,可以说服很多人。
如果我们想向乌塔一样旅游,必需增强独立意识才行。但我们必须学习乌塔的勇气和独立性才可以。
读《乌塔》有感9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深有感触,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年仅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个游历欧洲的事。乌塔特别细心,她总是在家就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局的电话号码。她自立,不怕苦,也不怕一个人力量单薄。
她自强,中国人认为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都得捏在手心里,不能让他们受苦受委屈;但乌塔的父母却觉得,爱孩子,就必须让他们经受挫折和磨炼。
读了本文,我想了很多很多。我们同样是孩子,却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采用排比的'形式去写:我已上四年级了,日常生活还需要爸爸妈妈打理,而乌塔,却独自一人游历各国;我,总是跟爸爸妈妈要零花钱吃吃喝喝,而乌塔却自己打工挣钱周游世界;我,自己一人走在马路都惊惶失措,而乌塔一人游历各国却镇定自若。
乌塔就像一棵小草,为了争取更多的阳光和雨露,奋力生长,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她都坦然面对,让自己在磨炼中成长。
读了这个故事,乌塔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感染了我,我虽然不能像乌塔那样去跨国旅游,但一定要学习她那种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做一个阳光好少年!
读《乌塔》有感10
最近,我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课文讲了一位14岁外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我非常羡慕乌塔,同时又很惭愧,自叹不如。
我把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把自已和进行比较;我有这个能力吗?没有!我有这个勇气吗?也没有!我们中国孩子为什么不能独自出门旅游?我们为什么不能发广告单挣钱呢?我们怎样才能挣到出门旅游的费用呢?
在家里,我极少做家务,每当我想帮妈妈做点什么,可妈妈总说我太小,等长大再干;我要是不小心摔了一跤,妈妈总会不停地问我:“摔伤了没有?”晚上睡觉还不让我一个人睡,说我怕黑;过马路一定要拉着我的`手,从不让我一个人过马路;每天上学,放学甚至连背书包的事也被他们代劳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遇到困难,我们不是逃避就是把问题扔给父母。变得懒惰、胆小、不自信,就像温室里的花,不能见风雨。
在中国,有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因为不会洗衣服,整理衣服,不会又叠被子而被辍学或自杀;有些大学生把脏衣服邮寄回家让妈妈洗;有的人以为人父母,嫌工作累,工资低,在家里当“啃老族”。 日记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句话:“滴自已的汗,吃自已的饭,自已的事情自已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来充实和磨炼自已,让自已变得自力自强主见,变得勇敢、自信。爸爸妈妈,请给我们机会吧!
读《乌塔》有感11
自由是什么?自由是老鹰有力的翅膀,让它在天空中翱翔,自由是什么?自由是猎豹矫健的四肢,让它在广阔的大地上奔驰,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是我们一种奢望,我们渴望自由,就像网中鱼,笼中鸟,想的急切,想的渴望。——题记 今天,我无意中打开我的书柜,只见,里面存放着我的课本,我拿起一本语文书,翻了翻,这时,一篇课文《乌塔》映入我的眼帘,我怀着好奇心,浏览了一遍。 乌塔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德国小女孩的名字,那一次,作者精疲力尽的`回到青年旅馆,发现,和她同房间的是一个年仅14岁左右的德国小女孩,那时作者因为太累,就先睡了,后来在他们的谈话中得知,乌塔只有14岁,却独自一人游览了4个城市,5个国家。 我看了十分惊奇,一个14岁的小女孩竟然自理性这么强,这在外国,已经是司空惯见,不足以惊讶,可是在我们中国,我们这么大,却娇气极了,我们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体体面面上学,风风光光回家,父母对我们还操碎了心,喝水时帮我们看水温,吃饭时帮我们夹菜,当我们要自己上学时,电话
总是应接不暇······· 即使是一朵花也会被过多的粉料所淹死。 自由何时能来到。
读《乌塔》有感12
读了《乌塔》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一个年仅14岁的女孩竟然独自一人游欧洲!
文章中的对话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也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孩子为什么连独自逛街都不行,而德国的孩子却能独自游历欧洲?乌塔用了三年时间准备这次旅行,放弃了可以玩耍的假期,到市场分发传单,到别人家陪小孩玩耍……而且每次出发前就已经查阅了有关书籍,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再给家人打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这都是我们无法独立做到的。
再想想我们中国的`孩子,大多数连自己上、下学都要大人陪同,有的孩子就是不需要,大人也会在后面跟着,直到进了校门。记得我刚搬进新房子时是二年级。我新家就在学校旁边,当时,我十分想自己去上学,自己回家。但家长总是跟在后面,直到三年级下学期,在我的一再要求下才脱离“魔掌”,自己去上学。还有一次,我已经四年级了,想自己去买个文具。但无论我怎么说,都无法自己去。要知道,去文具店比学校更近啊!
在这里,我想对全中国的家长说:“请松开双手让我们翱翔在蔚蓝的天空上!”
读《乌塔》有感13
我们刚学了一篇课文,名字叫乌塔。课文里写的是一个名字叫乌塔的德国小女孩独自一人游历欧洲。今天,我就与乌塔比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爸爸妈妈的“大伞”下度过的。下雨淋不着,出太阳晒不着,但有时我也觉得像笼子里的小鸟,很不自由。妈妈总希望我在她的视线之内活动,一会儿看不见了,她就会“奇环、奇环…”地大叫。我不得不归到她的视线之内。而乌塔的童年过得非常独立、自由。她周末能自己去打工挣钱,暑假里还能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去想往之地旅游。使她的独立能力越来越强。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我与乌塔的.童年相比,我的童年显得呆板,而乌塔的童年虽惊险连连,但自由无比。
要是把我的童年和乌塔的童年加起来,再除以二,那必将是一个幸福、完美的童年等式。
读《乌塔》有感14
每当我想起《乌塔》这一课,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那年仅14岁的乌塔,想到那七大洲之一的欧洲,想到那游历欧洲一半的旅费。想到这里,我的崇拜感就油然而升。
乌塔的一句话让我更加的崇拜她,她说:“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每当我想起这句话,我的.脑海里就会冒出许多想法。我觉得我们虽然现在不能像乌塔那样游历欧洲,但我们却能先从小事锻炼自己,不过分依赖别人,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但现在我们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把我们当宝贝,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因为家长有这种思想,所以,别说去欧洲,只要逛逛街,他们就会千叮铃,万嘱咐。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会独立生活。
乌塔做的另一件事也让我很佩服她,那就是她游历欧洲一半的旅费都是她自己挣的。我原来想:乌塔是因为有事情做才能挣到钱,而我们是没有事情做,如果有事情做,我们也能挣到钱。但妈妈听了我的想法后,很不同意我的看法。她反驳说:“如果你想要做事情的话,会有很多事情做,那我们社区就有一块黑板报,你来办,我给你50元。”我不好意思的说:“我的黑板字写的不好,画画也画的不好,办不了。”妈妈又说:“那是不是找不到事情做啊!”我厚着脸皮说:“可是乌塔只是分发广告单和陪儿童玩,也没有办黑板报呀!分发广告单和陪儿童玩根本没有办黑板报难!”但妈妈坚持说:“那以后别的单位发广告单,我也叫你去发吧,到时候你可别耍赖哟!"“行,我一定不耍赖!”我坚定地说。
啊!乌塔,我现在才明白你做的事情是那么的伟大!我佩服你!
读《乌塔》有感15
今天,我学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乌塔》。课文讲了一位14岁的小女孩独自一人去欧洲旅行。在罗马的一个青年旅馆里认识了一位中国女孩汪晓洁。乌塔说:"她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她为了这次旅行准备了整整3年的时间,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而且还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使我不明白的`是:同是父母,他们的表现为何截然相反呢……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迷惑不解!经过认真阅读,细心揣摩与体会,我终于解开了谜团:中国父母把孩子当成了旷世奇宝,像掌上明珠一般,一见不着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国有一句老话:捧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就特指家长对子女们的态度;而外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独立意识,所以孩子们才有这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里,我不知不觉地当了上“小公主”,洗碗、洗衣服、叠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来。就连我参加活动,家长也是一百个不放心,一千个不同意。我已经9岁了,你们还要包到什么时候呢?现在我干起家务真是笨手笨脚的,甚至火柴也不会划。有一次,我到李月家里去玩,一进门,就看见还有许多同学也在那儿,我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久。最后,她留我们在她家吃中饭,我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吃着吃着,门铃响了,李月开门一看,居然是外婆!她笑着对我说:“怎么,还在这儿吃饭呀!饭菜香不香呀?”我真是十分尴尬,人家还以为我到哪儿也离不开家长呢。望着同学们个个抿着嘴的笑脸,我羞死了,真恨不得找个缝隙钻进去。
家长们为什么这么不放心我们?咱们还是先从自身找找原因吧!那天,我和同学一起去看望黄飞翔,谁知还没到黄飞翔的家就遇到了三个坏人,同学们吓得惊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像一群无头苍蝇一般,最后,谁也没去成。通过这件事,更体现出我们的有勇无谋。与课文中那位胆大心细、有主见而不盲从的少女乌塔真是相差甚远。
读了这篇文章,我也应该学习乌塔的独立精神,要像乌塔一样胆大,细心,这里并不是说要我们也一人游历欧洲,而是要在学习与生话方面克服依赖思想,提高独立意识、生活经验和自立精神,不要让我们成为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更不要让我们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
读了《乌塔》这一课,使我懂得了要学会自理,自己生活,不能什么事都依赖父母,要勇敢,要坚强的道理。
【读《乌塔》有感】相关文章:
《乌塔》说课稿04-13
《乌塔》读有感05-04
读《乌塔》有感05-06
《乌塔》教学反思11-01
乌塔教学反思12-06
《乌塔》教学反思09-04
《乌塔》教学设计05-20
读乌塔有感范文09-02
《乌塔》教学设计优秀07-20
乌塔读书笔记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