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0-11-16 13:50:54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锦集七篇

  光阴如水,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工作计划了。写工作计划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锦集七篇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他们在班级里能对其他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加强学生兴趣的素养,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开拓他们的视野,对全班的学习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所以加强道德教育在课程中的渗透,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对兴趣小组学生进行分析

  兴趣小组的学生相对而言,成绩比较突出,大多数同学成绩较好,但也有个别学生存在不扎实的现象,如果引导得好,能够提高一个档次,并带动全班的学习风气。

  三、活动时间

  每周二下午放学后

  四、学生来源

  三年级中数学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

  五、辅导内容:

  1、适当补充相关知识。一方面教师提供,学生掌握,另一方面,教会学生自己搜集。这样,既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含量,又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2、典型题的强化训练。

  3、在掌握基础的同时,作适当的补充,增加一些特殊题型。

  六、辅导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时开展竞赛。精讲多练,更多的锻炼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提高能力。

  2、通过作大量的阅读练习,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习俗和文化背景,同时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带有技巧性难度性的习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教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积累知识,加大知识量。

  4、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并定期翻阅,避免犯重复的错误。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继续贯彻《数学新课标》为指导,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深化实施县教研室提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三环节”构建高效率课堂为重点,以提升教师素质和教研能力为保障,以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意识,改革意识和规范意识,与时俱进,努力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全镇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高效发展。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

  (2)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加强教师新课程培训,确立新理念

  (1)数学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2)数学学科理念:数学有助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力能的发展。

  (3)数学学习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教学评价理念: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3。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交流学习与教学工作经验。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特别是一至五年级教材,要根据新课标理念,重新组合,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2)改进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课堂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5。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

  (1)开设教研课,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认真听课和评课,要求全体教师多学习、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2)做好教师的业务、备课规范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重点项目检查。

  (3)落实“教学档案”的实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将对各个班级学生进行口算达标测试及口算比赛,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

  (4)开展课题实验活动,并做好实验记录。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52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仍有少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正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在这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提升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采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数学好玩四个领域的内容同时混编的方式,各个领域包括以下内容: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除法”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乘法” 本单元主要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四单元“千克、克、吨”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本单元主要学会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是轴对称图形。

  第五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通过丰富的实例,积累收集、整

  理数据是活动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计了小小设计师、我们一起去游园、有趣的推理三个内容,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教学重点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教材通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好玩”基本领域反映运用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基本过程,有机的渗透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推理意识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并以此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将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措施

  (一)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 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 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他们彼此的想法,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的强烈的心理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也提供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充分机会,从而教师?引导与指导也就更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 程。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四)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算法与策略的多样化,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个体差异使然;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时,他们对策略与算法所表现的不同取向是很自然的。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的前提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其次是让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策略与算法的过程,比较各种策略与算法的特点,选择并优化适合于自己的策略与算法。

  (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本班人数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同学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个别同学数数能力、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好。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一单元数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

  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掌握6—10的加减法。关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

  11—20各数的认识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重、难点: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

  认识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重、难点:会看整时和半时。关键:掌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关键:掌握一种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方面。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gt;”、“lt;”,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能力方面。

  1、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初步的数学思想。

  4、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

  3、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等。

  四、教学措施。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构建有关数学知识。

  2、努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并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

  3、注意体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快乐。

  4、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5、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

  6、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7、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学进度。(略)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基本情况分析:

  1、4班共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差生约 人。 5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差生约 人。

  2、4班在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考试中,数学成绩在100’及以上的有 人,80’—99’有 人,60’—79’有 人,40’—59’有 人,40’以下有 人,其中最高分为 ,最低分为 。

  5班在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考试中,数学成绩在100’及以上的有 人,80’—99’有 人,60’—79’有 人,40’—59’有 人,40’以下有 人,其中最高分为 ,最低分为 。

  3、4/5班分别为高一年级9个班中编排一个普高班和一个普高班之后的体育班,整体分析的结果是: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集合、一元二次不等式、简易逻辑、映射与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2、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是近代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数列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3、教材重点:几种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不等式的解法、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

  4、教材难点:关于集合的各个基本概念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映射的概念以及用映射来刻画函数概念、反函数、一些代数命题的证明。

  5、教材关键:理解概念,熟练、牢固掌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6、采用了由浅入深、减缓坡度、分散难点,逐步展开教材内容的做法,符合从有限到无限的认识规律,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每阶段的内容相对独立,方法比较单一,有助于掌握每一阶段内容。

  7、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强,每一阶段的知识都是以前一阶段为基础,同时为下阶段的学习作准备。

  8、全期教材重要的内容是:集合运算、不等式解法、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等差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和前n项和。

  四、教学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能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并能熟练求解。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6

  根据学部领导刘校长、杨主任的指示精神,辅导班由奥赛变为竞赛的宗旨,超越课本,提高优生,最终达到竞赛出成绩的号召。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前段的辅导经验,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总体思想:以课本为纲,本着超越课本,凌驾于课本之外为原则,使学生在辅导班见到一些课堂上见不到的题型,通过方法思路的点拔让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复习巩固的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为竞赛做好必要的准备。另外,为了确保下学期竞赛能出成绩,在辅导期间提早发现竞赛苗子,有意思地及早进行个别培养和锻炼。

  二、具体教学计划:

  第五周:全等三角形基础题 提高题;

  第六周:全等三角形提高题 竞赛题;

  第七周:全等三角形综合题过关测试;

  第八周:轴对称及等腰三角形基础题 提高题;

  第八周:等腰三角形提高题 竞赛题

  第九周:等腰三角形综合题过关测试

  第十周:实数基础题 提高题 竞赛题;

  第十一周:项中考试

  第十二周:一次函数基础题;提高题;

  第十三周:一次函数竞赛题;

  第十四周:一次函数综合题过关测试;

  第十五周:整式的乘除基础题 提高题

  第十六周:因式分解基础题 提高题;

  第十七周:因式分解竞赛题;

  第十八周:整式及因式分解过关测试;

  第十九周:竞赛班期末考试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了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这些内容也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编排特点

  1、 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 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 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 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 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 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 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

  8、 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回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数的减法

  3、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认识符号“=”、“〈”、“〈”,回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6、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回进行简单的分类。

  7、 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教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措施:

  1、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

  2、 针对计算教学这一教学重点,教学时注意:

  ① 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

  ② 鼓励学生因题而异灵活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③ 加强基本训练,打好计算基础。

  ④ 培养认真、仔细地计算和及时检查的学习习惯。

  3、结合本册的数学知识、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4、要充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五、本学期教改思路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积极开展教改实验,尽快转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1. 9、1~9、7 ①准备教学②数一数③比多少

  2. 9、8~9、14 ①比长短、比高矮②1~5的认识

  3. 9、15~9、27 5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法

  4. 9、22~9、28 0的认识及单元训练

  5. 9、29~10、5 国庆休息

  6. 10、6~10、12 ①认识立体图形②平面图形

  7. 10、13~10、19 ①分类 单元训练

  8. 10、20~10、26 6、7和8的认识

  9. 10、27~11、2 8、9的加减法、10的认识

  10. 11、3~11、9 填未知数—加减混合

  11. 11、10~11、16 整理和复习

  12. 11、17~11、25 实践活动、11~20各数的认识

  13. 11、26~12、1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14. 12、2~12、8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和半时

  15. 12、9~12、15 9加几,8、7、6加几进位加法

  16. 12、16~12、22 5、4、3、2加几

  17. 12、23~12、29 整理和复习、实践活动

  18. 12、30~1、5 总复习

  19. 1、6~1、11 复习迎考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锦集七篇】相关文章:

1.【精品】数学教学总结锦集七篇

2.【精选】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七篇

3.高三数学工作计划锦集七篇

4.【实用】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锦集八篇

5.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锦集6篇

6.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锦集七篇

7.精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锦集9篇

8.高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锦集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