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

时间:2021-07-11 10:27:19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关于工作方案范文锦集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作方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工作方案范文锦集8篇

工作方案 篇1

  为充分发挥农机部门在小麦机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真组织好今年小麦跨区机收工作,根据《全省小麦机收工作方案》的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明确指导思想

  针对今年小麦收获期可能推迟、雨季提前到来,可能对小麦机收造成的不利影响,立足一个“抢”字,抢天夺时,抓住有利时机,创造条件,不等不靠,精心组织。突出一个“早”字,早准备,早宣传,早动员,全面提升我县小麦机收的组织能力、机收质量和服务水平,做到能收就收,应收尽收,确保小麦丰产丰收,安全入库。

  二、确定工作目标

  午收期间,计划投入各类农业机械6万台,其中联合收割机4800台(含引进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1000台),比上年增加500台。实现机收小麦138万亩,机收水平达到98%以上,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七天基本完成全县小麦收获任务。

  三、精心组织实施

  (一)麦收前做好充分准备

  1、做好技术培训和机具检修。发动技术人员送技术上门,指导农民、机手对小麦收割机进行早检修、早调试,并备足易损零配件。依托农机校、驾校开办联合收割机培训班,对参加跨区机收作业的机手和操作人员进行驾驶操作技能、安全生产和跨区作业知识的培训。教育引导机手严格执行收割时留茬高度和秸秆切碎长度等作业标准,配套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到5月23日已培训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1680人次。

  2、核实掌握小麦生产信息。发动乡镇农机员深入调查,对辖区乡镇小麦种植面积、适宜机收面积、预计收获开始时间、收获结束时间、拟引进收割机数量、本地收割机保有量,预计机收作业价格等重要信息进一步核实,并以明白纸的形式印发给来我县跨区作业的机手,避免机械盲目流动。

  3、免费发放农机跨区作业证。严格按照跨区作业证发放要求,对持有号牌和行驶证,并经过培训合格的联合收割机手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同时登记发证信息,收集领证机手手机号码,通过中国农机化信息网“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向社会公布。

  4、组建应急机收作业队。依托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组建应急机收作业队,为困难户、外出务工家庭抢收小麦,优先保证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示范片及时高效收获。

  5、大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县“两台一站”和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向本县农民和机手宣传农机跨区作业有关政策,宣传今年我县小麦收获可能面临的严峻形势,动员本地机械在麦收结束前尽量不要外出,确保机械数量,并通过网络发布我县机收信息和引进政策,为引进1000台联合收割机开展机收会战,奠定基础。

  (二)抓好麦收期间的具体工作(5月28-6月5日)

  1、成立服务队。以小麦主产区所在的农机站为中心分设五个机收服务队,即,临淮、城关、马店、周集、孟集农机服务队,由农机站站长任队长,配合辖区内乡镇政府搞好小麦机收工作的组织、协调、服务等各项保障工作,做好技术指导、安全宣传和信息传递,引导收割机械有序流动,提高收割效率。

  2、提供信息服务。农机局设立信息中心,公布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xxx,明确专人负责麦收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乡镇农机员在搞好各项服务的同时,还应担当辖区麦收信息员,要准确地掌握辖区内麦收进度、机械数量和需求量,并及时上报,为全县机械合理调配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3、做好维修服务。农机局牵头,以县内联合收割机供货企业的售后服务人员为主,成立五支农机维修小分队,出动维修服务车,备齐易损零配件,在麦收区巡回流动,开展维修服务。同时县农机校要加强对机手和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就地排除故障的能力。

  4、做好后勤服务。在城关、周集、马店、长集主要路口分别设立4个跨区作业接待站,每个接待站安排3名农机技术人员和1名维修技术人员,为外地机手免费提供“五个一”服务,即一条毛巾、一瓶矿泉水、一块香皂、一顶太阳帽、一张明白纸,并联系作业场地,提供维修服务。

  5、保障安全生产。麦收期间农机监理站成立安全宣传组,抽调8名监理人员,出动两部安全宣传车,深入田间地头,作业现场,宣传安全知识,排查事故隐患,纠正违章行为,保障麦收期间不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

  6、维护市场秩序。与公安、交通、物价等部门联合开展机收市场整治活动,严历打击欺行霸市、不正当压价、随意提价、只收费不服务或多收费少服务、强行服务以及非法拦机、截机等严重扰乱跨区作业市场秩序的行为,妥善处置治安纠纷和交通事故,避免、减少外地机手长时间滞留。

  7、上报作业进度。我局安排专人按要求每日填报“三夏”农机作业进度表,并分析动态情况,及时准确上报有关麦收进度,随时上报重特大农机作业事故,突发事件。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局成立领导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负责全县小麦机收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针对机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作业纠纷、机械转移及用油等问题,加强与公安、交通、石油部门的及时沟通、密切配合、协调解决,为机收作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整合维修资源。组织召开县内联合收割机供货企业会议,要求在今年的购机补贴中销售10台以上联合收割机的企业在午收期间必须派出维修服务队,服从农机局的统一调度,并派一名维修技术人员常驻跨区作业接待站,与农机技术人员一起搞好后勤服务。

  3、开展麦收督查。麦收期间,县农机局机收工作领导组将分三个组赴各麦收区开展督查,重点督查各项小麦机收工作措施的执行情况,农机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跨区机收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

  4、建立奖惩制度。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活动,对评选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上报省局通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在小麦跨区机收工作中,措施不落实,服务不到位,造成恶劣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通报批评,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

工作方案 篇2

  为全面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据《河北省县城建设目标体系年度任务分解》、《XX市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和《XX市全面推进县城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及要求,结合XX县c类县城建设标准,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领,以“杂技之乡、绿色吴桥”为科学定位,坚持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营“三城统筹”,以产业为基础、规划为龙头、重点建设项目为突破、精细化管理为保障,推动人口向城镇、产业向园区、居住向社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产业就业、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化体系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为建设“绿色、生态、舒缓、宜居”新吴桥提供重要支撑,全力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生态宜居舒缓型的杂技文化旅游名城。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推进。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提升城镇宜居宜业水平,全面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提高城乡文明程度,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二是坚持规划引导,优化布局。充分发挥近京津、环渤海区位优势,利用土地、人力和产业园区积极吸引京津资源。推进城镇规划和村镇规划有效衔接,确保城镇空间布局、项目布局、产业布局高度统一,形成包含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在内的三级城镇体系。

  三是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指导。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产业与城镇互动融合发展,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根据XX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独有的杂技文化底蕴,突出特色开展城镇化工作。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把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作为推动城镇化的突破口,推行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保障制度改革,破解阻碍人口流动、资产流转和城镇化进程的瓶颈问题,构建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机制。

  五是坚持文化传承,生态文明。将运河文化、杂技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传承融入到城镇和乡村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xx年,县域城镇化率力争达到43%,城镇人口达到13.5万人。到20xx年,城镇化率力争达到46%,城镇人口达到15万人。到20xx年,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2%,城镇人口达到17万人。中心城区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城镇居民生活品质和文明水平显著提高。建立起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体制,县域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二、主要任务

  (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改革人口落户制度。按照“自愿、分类、有序”的原则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以合法稳定职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为前置落户条件,全面放XX县城区、建制镇的落户限制。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完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探索推行社区公共地址管理使用办法,解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

  2、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健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子女就学、技能培训、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20xx年,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覆盖率达到93%。扩大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规模,加大农民工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3、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逐步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政府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成本。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企业依法为农民工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多方引入社会资金分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

  (二)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

  1、三级城镇体系快速发展。用现代城市的理念和标准来规划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强化产业支撑。推动产业集聚区、县城XX区和旧城区形成相互依托、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20xx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规模达到11万人;20xx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3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规模达到12万人。用3至5年时间,使县城规模等级、容貌环境、承载功能、居住条件、管理水平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建制镇镇区水、电、气、暖、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部分有条件的村庄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2、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适度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实力,增强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作用。将铁城镇、于集镇、宋门乡(园区)列为重点乡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其吸纳人口、聚集产业、增加就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精心打造一批产业型、集散型、商贸型等特色小城镇。

  3、加强新农村建设。对县域村庄进行定级定位,以两委换届为契机,划分中心村、基层村、特色村、搬迁村,针对不同类别村庄分别提出规划建设要求。规划建设中心村23个,引导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统建共享,打造一批新民居示范村和农村新型社区。规划保留中心村社区基层村和特色村124个,重点推进乡村道路、医疗卫生、厕所改建、饮水工程、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庄绿化、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着力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研究制定治理“空心村”政策措施,对弱小村、偏远村实施整村搬迁。

  (三)强化城镇产业就业支撑

  1、增强产业支撑作用。县经济开发区优化升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综合运输、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就业容量大、吸纳能力强的生活性服务业,培育一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区域品牌。实现宋门工业园扩容升级,与德州天衢工业园无缝对接,形成协调配套、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3%。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以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实现县域经济与县城建设良性互动。

  2、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布局规划,以城镇轴(带)为依托,以各类园区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外向型产业定位,积极主动为京津搞好服务,承接资金、人才、产业、技术等方面的转移,提高产业的智能化、低碳化水平,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城互动发展,合理配置产业用地,20xx至20xx年每年至少落实150亩县域产业集群用地和30亩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用地指标和用地审核。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向城镇集中。搞好各类产业园区规划,统筹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发展成为功能性新区。

  3、营造创业就业环境。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运用财政支持、创业投资引导、政策性金融服务、小额贷款担保等手段,激励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创业,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型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提高城镇就业吸纳能力,使更多人通过城镇就业有序实现市民化。

  (四)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1、加快城乡规划编制管理。20xx年,以城乡总体规划为总领,完成覆盖县城全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和备案;完成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及管线综合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布局及商业网点布局、防灾减灾等专项规划的编制修改和审批;制定专项规划相关技术导则。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逐步形成城乡统一、配套齐全、科学实用的空间规划体系。按照“东进、西优、南拓”的思路,合理布局中心城区功能,谋划实施宁武路绕城、104国道改建、冀鲁连接线拓宽改造、嵩山道南延等重大路网建设项目,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保持城市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形成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规划管理机制。

  2、城镇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立足城乡总体规划,坚持功能配套和结构优化,推进城市配套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结合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进一步加强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提高承载能力。20xx年,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3平方米;建成标准化水厂及配套管网,完善公共供水设施,全面实行阶梯水价制度,用水普及率达到100%;不断扩大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使用范围,燃气普及率达到100%;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污水管网建设任务,实现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污水处理率达到95%;保障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达到二级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现县城集中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住宅供热计量收费比例达到25%;旧城区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率达到60%;实现县城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XX县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分别达到30%。20xx年,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4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98%;实现县城集中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住宅供热计量收费比例达到30%;旧城区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率达到75%;实现县城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XX县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分别达到40%。20xx年,县城主要基础设施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5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旧城区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率达到90%;实现县城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XX县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分别达到50%;公共厕所全部实现水冲式改造。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向乡镇、农村延伸,推进城乡道路、供水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衔接,促进基础设施城乡共建共享。

  3、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20xx年,每个乡镇建成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全县70%以上的幼儿园和60%中小学达到省定标准。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等专业公共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分配管理,建立住房保障准入退出机制,规范房地产市场和住房公积金监管,引导合理、梯度住房消费。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和救助体系,稳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统一、服务均等。20xx年,基本形成规模适度、运营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20xx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景观大道、特色街区、高标准公园、商贸综合体、城市广场和一批便民市场、健身娱乐、公交车站、报栏书亭、水冲公厕等便民设施;建成图书馆、体育场馆、规划展馆、文化活动中心、医院、学校、商贸中心等设施。20xx年,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加大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和维护经费投入,保障社区居委会工作和服务用房,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鼓励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本参与提供服务。

  4、严格建筑质量管理。全面建立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库,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创建优质工程。构建以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市场主体质量行为的管理。强化招投标监管,合理控制施工工期,实行优质优价。强化建设工程综合验收制度,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效能。建立完善建筑方案设计专家论证机制,保证设计方案能够不折不扣落实。对老旧建筑进行摸底排查,采取相应加固措施,按照轻重缓急纳入棚户区改造计划。

  5、管理水平明显提高。20xx年,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环境容貌、工程质量、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等各项工作达到国家和省相关标准,交通秩序达到部级平安畅通县标准;完成数字规划系统建设;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实现与省、市数字化平台的互联互通,形成全面覆盖、相互衔接、责任清晰、管理规范的城市管理体系;出台和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20xx年,将城市管理事件和部件纳入数字化城管平台系统,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监管考核,结案率达90%以上。20xx年,完成规划展馆建设并投入使用。实行建管并重,下移管理重心,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量化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标准,实现城市管理工作标准化、人性化、精细化。科学划分城乡社区网格,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五)推进新型城镇建设

  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划定城市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红线、蓝线、紫线、黄线、绿线,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设定容积率、绿化率等规范性要求。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高效利用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严格保护生态用地。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加快棚户区改造进程,调整商业、办公、居住等功能布局,增加生态绿化和休闲游憩空间。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优先安排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复合功能区和城市综合体,减少通勤量和交通污染。

  2、容貌环境明显改观。以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20xx年,完成城区分散燃煤小锅炉淘汰率90%;主街路、小街巷、城乡结合部、河道水系等部位得到改造提升,建成一批特色景观节点,至少创建3条以上省级园林式街道,所有十字路口至少有一个角建设游园和绿地;省级园林式单位、小区比例达到15%以上;建成二个10公顷以上综合性公园,达到省三星级以上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绿道绿廊至少建成16公里,建成至少2条高标准绿化街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建成区内基本杜绝“脏乱差”现象,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建立完善违法建筑防控和处置机制,消除遗留和遗漏的各类违法建筑。20xx年,完成城区分散燃煤小锅炉淘汰率100%;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0公顷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绿道绿廊至少建成24公里;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城标准。20xx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城镇居民燃气气化率达到90%以上,天然气消耗量占全部能源消耗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县城容貌环境达到“净、靓、绿、美”,公园、游园绿地布局合理,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5平方米。20xx年,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5%和15平方米;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3、突出城市风貌特色。结合地域特色,20xx年,完成总体城市设计;完成商业中心、文体中心、历史文化街区、主要街道出入口、广场等重点地段至少5项详细城市设计;制定县城景观风貌管理技术标准;建成一个特色街区和一个风貌建筑。实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工程,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普查鉴定、建立名录、登记挂牌,分级分类制定保护措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4、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批高标准杂技文化场馆等接待设施,提高承办会展和杂技文化活动能力,走出去壮大杂技文化产业,广泛开展文化艺术演展活动。让吴桥大世界在全国人口聚集区开花结果。

  5、推进智慧城镇建设。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城市光纤到楼入户、进乡入村。推进城市基础信息库建设,完善地理信息、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灾害应急处置等智能化信息系统。强化信息资源社会开发利用,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鼓励市场化投融资、信息系统服务外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6、提升城镇居住条件。20xx年,完成城中村和危旧平房30%的改造任务;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达到100%,新建建筑节能备案率100%;完成节能改造数量占具备改造价值老旧住宅的20%;25%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城镇新建建筑中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40%;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100%,改造后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70%以上;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0%。20xx年,完成城中村和危旧平房40%的改造任务,改造后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75%以上;完成节能改造数量占具备改造价值老旧住宅的35%;3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20xx年,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40平方米以上;住房保障率达到20%;完成城中村和危旧平房50%的改造任务;完成节能改造数量占具备改造价值老旧住宅的50%;35%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100%,改造后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xx年,新建一批方便、舒适、幽美的现代社区,住房保障率力争达到23%,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实现全覆盖,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社会主流。

  (六)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

  1、发挥城镇带动作用。积极推行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完善城乡一体客运网络,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用地市场、金融市场,增加信息惠农、技物结合的专家服务,加大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奖励力度。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股份合作企业。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其周边合理布局发展蔬菜、花卉、种苗等劳动密集、附加值高的特色种植业,推进建设一批特色种植标准园、示范场。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和流通网络建设,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实施“百城购物·供销社超市”计划,积极探索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强化城乡产业联动,大力发展市场贸易、餐饮、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业。加快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特别是农村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七)创新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1、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完善土地产权、用途管理、市场配置、收益分配等制度建设,提高土地对城乡化发展的保障能力。从严从紧控制占用耕地,避让优质耕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格控制乡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开展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着力盘活闲置土地。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完善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2、拓宽城乡建设投融资渠道。积极采取bt、bot以及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运营补助、政府购买等多种方式,吸引各类民间资本资金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运营。建立动态平衡的政府偿债保障机制,防范债务风险。推进县建投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逐步将平台公司发展成为城市资产运营管理、城市综合开发、具备现金流的多业态实体公司,基本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XX县城建设要求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开放市政公用市场,利用民间实现县城供气、供热、环卫、污水垃圾处理等领域的投资和经营。

  3、完善城镇住房制度。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推动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稳定增加商品住房供应,大力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实现住房供应多元化。完善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制度,实行保障性住房并轨运行,制定公平透明的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努力提高城镇物业管理水平,构建和谐、文明社区。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简化环保、土地、规划等前置性文件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整合各级有关部门村镇建设资金和涉农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重点镇建设。拓展县城发展空间,积极稳妥地推进县改市步伐,大力实施县城镇改街、村改居,在城中村改造中同步推进村民转为市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依法推进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村集体资产转为股份制的改革。

  5、实施财税扶持政策。因县城建设实施房屋征收的,对被征收人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取得的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居民因房屋征收重新购置住房的,对购房成交价格中相当于征收补偿款的部分免征契税,成交价格超过征收补偿款的,对超过部分征收契税。因实施县城规划、县城建设的需要而被县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免征土地增值税。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财政全额拨付经费的事业单位自用地,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XX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县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由住建局局长担任,成立“XX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城镇化办”),配备必要的人员编制、给予经费保障,或从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中抽调人员,与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负责协调、督导、调度等日常工作。按照c类县城建设目标体系,明确各相关部门主体责任、任务目标、发展指标、责任人、完成时限和考核办法。

  (二)完善政策体系。抓紧编制符合XX县实际、较为具体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成立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小组,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发改委主任任办公室主任,由发改局牵头相关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按照省、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各项任务要求和各自职责,围绕城镇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城镇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强化土地资源支撑、投融资体制改革、城镇容貌整治提升、加快人口转移和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保障性住房并轨运行、构建城乡一体化交通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等关键领域提出课题、专题研究并拿出规划意见。

  (三)积极对标示范。确定一个对标县(市),找差距、定目标、理思路、抓落实。把对标活动与学习考察结合起来,带着任务“走出去”、“请进来”,与对标县搭建学习合作关系。在项目合作、技术引进、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根据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需要,突出重点、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试点工作,在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确定桑园镇为城镇化改革试点镇,赋予先行先试的权利。开展绿色建筑、绿色小区、优秀公共建筑、特色风貌街区、景观街道等示范项目申报活动。

  (四)加强工作调度。建立重点工作调度、督查、通报制度。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半年总结、年终考核的督导调度机制,将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排队,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县城镇化办要加大调度力度,加大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县委、县政府督查机构要建立定期督查制度,适时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结果在全县通报,对工作做的好的部门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后的单位通报批评。

  (五)实施专项攻坚。坚持突出重点、集中攻坚,有步骤、按时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在县城规划设计、环境整治、植树绿化、城中村改造、交通秩序、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聚集、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开展专项攻坚行动。实行“领导+指挥部+融资平台”的推进机制,切实将任务落实到项目、责任落实到干部。

  (六)加强人才培养。适时举办多层次新型城镇化培训班,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加快更新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培养和引进规划建设管理人才,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

  (七)抓好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良好氛围,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多种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氛围。开展大规模、多层次、宽领域业务培训,提高驾驭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力。

工作方案 篇3

  为推进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开展,按照市委组织部工作要求,继续开展以机关干部“工作到村,服务到户,温暖到心”为内容的“三到”服务活动,现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紧紧围绕“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着力提高机关干部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办成一些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实事好事,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和质量,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XX年是“三到”服务扶贫攻坚关键性的一年。针对准格尔召的立地情况,在推进产业发展方面,以扶持旅游、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为主线,通过带动农牧民转移,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来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围绕镇区和旅游区,通过景观桥建设、通村道路建设和镇区道路、管网、污水处理等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基层政权建设方面,重点选择村级阵地建设,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在贫困户帮扶方面,注重选择大病救助、困难家庭子女上学、大学生就业三种主要方式进行帮扶。通过帮扶工作的开展,力争使准格尔召镇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重点帮扶项目及困难家庭帮扶对象

  (一)续建重点工程

  1、旅游区景观桥项目。准格尔召旅游区景观桥既是旅游区入口和庙宇群规划区的通道,又与召庙移民区相接壤,桥梁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旅游区总体面貌而且极大的方便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出行,同时提高了旅游区产业层次,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对现存最大型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及召庙文化的宣传起到很大的作用。项目总投资1938万元(按变更后的文件),市财政投资(原会议纪要确定1000万元,20xx年500万元,XX年500万元,现申请1600万元),市财政已投入680万元。旅游区景观桥桥梁为跨径组合195 m的等截面无推力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桥梁。桥梁面积为2424 m2;桥梁宽12m,预计XX年11月1日竣工。

  2、准格尔召村村级阵地建设项目。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村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得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帮助建设准格尔召村村级阵地。项目总投资(项目批复400万元,现变更为700万元),市财政投资(原会议纪要确定250万元,现申请400万元),市财政已投入50万元,总建筑面积2372m2,长18.1m,宽9.65m,高9.65m,二层框架结构,地下一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钻孔灌注桩;主体:钢筋砼框架结构,陶粒混凝土砌块填充;屋面:钢筋混凝土平屋顶,sbs卷材防水。预计今年10月底完工。

  3、 8公里准格尔召村通村公路及道路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在旅游区开发建设前期征拆过程中,该村召东和召西两社大部分社员已搬迁入住新建旅游区移民小区,但因周边部分乡村道路不够完善且泥泞不堪,制约着附近群众生产生活和交通出行。为了进一步加快和完善旅游区及乡村主干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帮助建设8公里柏油路面道路。项目总投资按批复文件2618万元,市财政投资(原会议纪要确定1500万元,20xx年750万元,XX年750万元),市财政已投入1000万元。

  4、流动市场建设。结合准格尔召村每月逢“二”举办农村集市交易活动,但无固定规范市场的具体情况,为了改善经营环境、加强市场规范化管理、加强食品卫生安全保障等,帮助购置28辆集贸市场专用车(投资约40万元),作为流动市场,进一步带动农民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就业,增加收入。

  5、支持建设美丽准格尔召,通过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改善村容村貌,帮助成立物业公司,解决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真正把准格尔召村打造成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幸福家园。

  (二)困难家庭帮扶

  1.在巩固上一年度帮扶困难家庭户数的基础上,继续联系困难家庭20户进行帮扶。按照每位局领导帮扶1户,两位科长帮扶1户进行分配(见附表)。

  2.重点资助大病患者、贫困大学生上学,立足财政职能,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给予资助,保证大病患者看得起病、贫困大学生上得起学。

  (三)开展各项活动

  1、邀请专家举办1期培训班,讲授法律方面的知识。

  2、与帮扶点党员过一次组织生活。

  3、开展送图书、送科技、送政策活动。

  4、开展慰问困难群众和老党员活动。

  四、加强领导

  (一)为加强对工作到村活动的组织领导,经局党组研究,调整市财政局机关干部下基层工作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张玉兰总会计师兼任,工作人员:冯海树、何浩华、夏博、袁盼盼、武立华。工作组分设8个工作小分队,人员构成及职责如下:

  第一工作小分队:……

  (二)各工作小分队进驻嘎查村后,要立即与村委联系,与扶贫困难户对接,重新填制《全市开展机关干部“三到”服务活动情况登记表》、《全市机关干部联系生活困难家庭情况登记表》。

  (三)开展一次社情民意调查。各小分队成员要深入群众生产生活中,做到与群众心相连、情相融、共甘苦,了解和体验基层群众的生活状态和冷暖疾苦。拿出有针对性的帮扶方案。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工作小分队在工作组的领导下,切实承担起本单位下基层活动的工作部署、协调和督查等职责。按照“三到”服务活动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工作组以定期、不定期召开各工作小分队会议等形式,加强沟通与协调,统筹指导好各工作小分队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二)强化考核检验。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做到机关有民情台账、干部有民情日记。把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评先评优的考核指标之一。工作组办公室要对各工作小分队下基层活动进行不定期督查检查和跟踪问效,确保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推进。

  (三)严守工作纪律。机关干部下基层要轻车简行,不搞特殊化。要认真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得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要模范遵守各项纪律,注意言行举止,自觉维护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建立长效机制。工作组办公室要认真总结“三到”服务活动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建立机关干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同时各工作小分队联络员要每个月形成1篇下基层工作简报,及时报送工作组办公室统一汇总后,将上报市委组织部。

工作方案 篇4

  一、工作整理

  本班有学生 43人,其中男生 24 人,女生 19 人,学生结构较小,有利于管理。但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弱,一时还不能适应校园生活和学习,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行为习惯。

  二,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愉快的儿童德育为格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富有儿童情趣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探索个性培养的途径,对队员们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展示艺蕾小学生新形象,树立良好的班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创建优秀班级而努力!

  三,工作思路

  (一)搞好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和建立班集体。

  1、训练小学生上各门学科的课堂纪律,保证学生尽快做到自觉遵章守纪。

  2、训练学生的集体意识,参加各项集体活动都能做到集合快,纪律强,效果好。

  3、利用活动课时间带学生学习做早操,眼保健操,保证人人会做,人人做好。

  4、建立正常的卫生值日制度,通过老师手把手地教,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打扫方法。实现班级卫生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5、培养团结协作的优秀小干部群体,(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队干部培训),发挥队干部的榜样作用。民主推选班队干部,部分班干部实行轮换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利用晨会课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学生以此为范,导之于行。

  2、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

  3、结合生活情境,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三)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密切与各科任课老师联系,注意教学模式的创新,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会学。

  (四)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1、对学生进行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卫生意识。

  2、教育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进入冬季后,由班主任每天带学生课间跑步,锻炼身体的同时也磨炼了学生的意志。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0xx-2014学年度上学期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2014学年度上学期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要尤其关心住宿学生的生活,体贴他们的冷暖,了解他们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给住宿生家的温暖。

  4、在班级之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教育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密切注意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心理动向,进行适时教育。

  (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

  1、建立学校家庭电话互访制度。班主任留有每位学生家长的电话号码,学生每有进步或特殊情况在第一时间告知家长,使家长有“孩子就在身边”的感觉。

  2、通过走访和家长联系册的形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暂拟定期中考试前后完成对18位学生的家访工作。争取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支持,努力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带领学生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

  3、庆祝教师节,教学生对每位任课教师说一句祝福的话。

  4、评选“守纪之星”

  十月份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我们的国旗国徽。

  2、巩固学生的学习习惯。

  3、培养班干部队伍。

  4、评选“爱国之星”。

  十一月份

  1、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2、训练学生的卫生习惯。

  3、评选“自理之星”。

  十二月份

  1、入队前教育,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队的知识。

  2、聘请高年级小辅导员,训练学生入队仪式。

  3、训练学生与小伙伴相处的技巧,能主动帮助同学。

  4、评选“友爱之星”。

  一月份

  1、带领学生坚持长跑锻炼,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

  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开展讲故事比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评选“学习之星”。

  新学期开始,我接手了一年级的的班主任工作。担任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虽不是首次,但感觉却完全不同。现针对一(1)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工作计划。

  一、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对学生终身有益。从学龄前的儿童到一年级的新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班主任花大力气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时刻提醒学生,让他们懂得在学校里就要遵守学校的制度,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

  小孩子刚入学,什么都不会,这种全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还不适应,这就需要班主任手把手的耐心的从各个方面教起。因此,在开学的前几天,我就要专门对他们进行各种常规教育,如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要专心听讲,要举手发言,要保持校园整洁等等。

  二、培养优秀班干部,加强班级管理

  一个优秀的班级往往都有一群得力的班干部在积极配合着班主任的工作。因此,在开学初,我就积极采用激励方法,表扬表现好的同学,并时刻注意观察他们的动态,观察他们的适应能力及组织能力,选择优秀的,有上进心的,关心集体的学生作为班干部培养对象,并委以他们重任,指导他们做好本职工作,让他们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锻炼自己,并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通过他们来管好班级的各项事务,并让他们配合老师进行差生转换。

工作方案 篇5

  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决定今年九月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评优奖优活动。办公室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小组

  组长:

  纪委监督:

  评优工作小组:

  二、教职工评优的基本原则

  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方法进行,力求民主、客观、公开、公平、公正;

  三、评优项目

  “格致杯”优秀教师、“德范杯”优秀德育工作者、 师德标兵、“弘毅杯”优秀职员以及“知新杯”教坛新秀

  四、 评优内容详见细则(细则附后)

  五、 评审流程

  1、报名

  申报教师请填写申请表,于20xx年6月24日下午5:00之前,到乐诚堂二楼208办公室上交评审表,并验证下列原件:撰写的论文、获奖证书等佐证材料。

  2、年级组、 教研组于20xx年6月27日推荐上报“格致杯”优秀教师、“德范杯”优秀德育工作者、 师德标兵名单

  3、20xx年6月28日办公室组织“弘毅杯”优秀职员以及“知新杯”教坛新秀投票工作

  4、 6月29日 中午12点之前审核好相关材料(审核评审小组成员审核)

  4、 6月30日下午3:00开会讨论并确定最终评优名单(校级行政领导)

  5、公示三天,时间为:6月30日-7月3日。

  长沙市明德兴华中学

工作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坚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原则,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积极动员和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灾后恢复重建中去,全力解决好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要认真制订灾后恢复重建方案,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系统性。

  二、工作目标

  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学生有学上;灾区不发生疫病暴发流行;灾区无安全事故发生;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正常;灾区社会稳定。

  三、工作措施

  (一)抓紧抢修水毁基础设施,保证水电气正常充足供应,通信与道路畅通,广播电视节目正常传输,并为下一步防汛保安及抗击可能出现的高温伏旱做好准备。

  (二)深入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加强疾病监测报告,强化灾区环境清理和消、杀、灭等工作。

  (三)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帮助灾民解决吃、穿、住、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力争实现“无灾多增产增收,轻灾保增产增收,重灾少减产减收”的目标。

  (五)大力排除各类灾害隐患,确保安全度汛。

  四、职责分工

  (一)区水务部门和各镇要抓紧抢修水毁塘、库、堰、渠、堤防护岸工程和城乡供排水工程等水利设施,要列出时间表,倒排工期,责任到人,为防汛保安及抗击可能出现的高温伏旱做好准备。同时,要切实加强对险塘险库及洪水易发地段的监控和管护,确保安全度汛。

  (二)区国土部门和各级地质灾害监测单位要对已发现的地灾隐患点进一步加强监测,强化预警预报、疏散避险、应急治理等工作,确保受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在全区开展一次地灾隐患拉网式排查,对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重点地区要及时纳入监测范围,督促责任单位或各镇、街做好人员疏散准备。

  (三)区交通部门和各镇要搞好水毁公路、桥梁的修复,及时疏通各类交通通道,确保道路畅通。

  (四)区供水、供电、通讯、供气、市政、有线电视等部门要及时抢修供水、电力、通讯、市政、广播电视传输等设施,检测维护天然气供应管网,尽快恢复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功能,保证正常供水供电、天然气充足供应、通讯畅通、市政设施正常使用、广播电视节目正常传输。

  (五)区教委对学校危房要提前采取排危措施,确保按期开学。

  (六)区建委、房管局、民政局要对洪水浸泡过的建(构)筑物,农村危房和城市危旧房开展拉网式检查,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七)区卫生防疫部门和各镇、街要高度重视灾区卫生防疫,做好抗大灾、防大疫的各项工作。要动员广大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时清淤、排涝,搞好受灾地区的环境清理。要在灾区强化卫生防疫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疫和自我保护能力。要组织公共卫生专家和卫生防疫人员前往灾区,尤其是万东镇李子山社、丛林镇九一一社区等重点受灾地区,加强灾区救灾防病工作的业务技术力量,指导环境清理和消、杀、灭等方面工作。要严格实施疾病监测报告制度,严密监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动态,加强对疾病媒介、疫源动物的监测,严防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尽快予以处置。要切实做好灾区水源保护、饮水卫生、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八)区民政部门和各镇、街要把安排好受灾群众的吃、穿、住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要切实做好受灾人口的核实,及时安排发放救济粮款;要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受灾对象纳入低保范围;对暂时无栖身之处的受灾群众,要采取投亲靠友等应急措施,确保每一位灾民都有安身居住的地方。要切实抓好灾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帮助他们选好住址、做好规划、筹好资金,确保受灾群众尽快搬进新居。要落实党员、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帮助灾民解决吃、穿、住、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同时,区民政局和各镇、街要切实做好抗洪救灾捐款捐物活动的组织和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工作,确保社会各界的爱心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同时,要根据我区灾害发生的特点与趋势,做好救灾救济物资的储备,保证在救灾需要时拉得出、运得到、用得上、能救急。

  (九)区经贸委等相关部门和各镇、街要积极支持受灾工矿商贸企业恢复生产,厂房垮塌的要尽快重建厂房,设备受损的要尽快维修或更新,原材料受损的要尽快补齐,确保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十)区农业部门和各镇要尽快抢修水毁农田,并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抢种补种,扶苗洗苗,加强水淹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及时调运恢复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及早做好晚秋生产准备,力争实现“无灾多增产增收,轻灾保增产增收,重灾少减产减收”的目标。同时,要会同区劳动就业部门组织好灾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十一)区供销、经贸等部门要确保救灾物资和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避免因灾出现供应严重不足、物价快速上涨等情况。区工商、物价等部门要严厉打击哄抬物价、欺行霸市等违法犯罪行为。

  (十二)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救灾款物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十三)区laji门要抓好灾情严重和灾民集中地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趁火打劫,偷盗破坏抢险救灾物资设备,造谣惑众等违法犯罪行为。

  (十四)区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等部门要增加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投入,对受灾群众和受灾企业恢复生产有关税费要予以减免,并在贷款上给予大力支持。各镇在安排使用好区级救灾款物的同时,也要根据救灾工作需要,筹措、安排救灾款,专项用于灾民的救济和安置,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十五)气象、水文部门要加强雨情、水情、地质灾害险情的监测预警,及时传递处理各类重大险情、灾情信息。

  (十六)区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的典型事迹,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以弘扬正气、激励斗志,用正确的舆论引导、鼓舞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信心。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克服等、靠、要思想,自觉开展抗灾自救互救、重建家园。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增强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全力支持灾区灾后恢复重建。要急灾区所急,帮灾区所需,解灾区所难,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采取新措施,千方百计帮助灾区群众度过生产生活难关、重建美好家园。

  (二)认真分解,抓好落实

  各级各部门要及时将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进行分解,积极深入灾后重建第一线,及时了解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要把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切之情迅速转达到受灾群众,把各项灾后恢复重建措施落到实处。

  (三)收集信息,及时上报

  要及时收集灾情信息和灾后重建工作情况,并按程序及时上报,确保妥善处置。

工作方案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互动”机制,推进政社分开,形成以“三社互动”为主体形式的基础治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格局,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区服务创新、提高社区服务管理专业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立足基层,面向社区、服务群众;

  (二)政府引导、社区主导、社工参与;

  (三)资源共享、试点购买、全面建设。

  三、工作目标

  用3-5年时间,初步建成以社区管理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乡镇和社区为依托的社会组织培育、社工岗位开发及人才培养体系,全县社区社会组织达到100个,每个城市社区至少拥有1名专业社工人员。通过实施“三社互动”,促进社区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和社区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机制,强化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构建“三社互动”工作体制,形成合力,持续推进。民政局作为“三社互动”工作的牵头单位,各乡镇及相关单位协调配合,社会组织、社工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有计划、分步骤推进“三社互动”。

  2.明确责任分工。以社区为单位,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社工组织作为第三方介入,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加强合作与互动,将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的职能与作用进行科学划分,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政府主要承担职能部门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延伸,社区居委会承担村居民自治职能,社工组织负责引导群众参与自治,增强自立自助、大爱互助的意识与能力。

  3.落实配套政策。一是全面贯彻落实社工人才培养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快我县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二是将“三社互动”作为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社工项目,以政府购买的方式规范实施;三是按照市相关要求,科学有效利用好财政资金、社(村)改资金,根据社区需求投入“三社互动”项目。

  4.实行目标考核。将“三社互动”工作作为综合目标考核,民政局制定具体措施,指导乡镇分阶段、按步骤有序组织实施,力求推进“三社互动”工作效益最大化。

  (二)分步实施,试点推进

  1.试点布局:结合我县实际,20xx年4月底前,在镇选择3个条件较好的城市社区作为工作试点,分类实施“三社互动”,探索方法,积累经验,树立典型。

  2.分步推广:在总结经验、学习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用5年时间将“三社互动”工作方法在全县社区进行推广。

  (三)突出特色,科学谋划

  1.“三社”一体、力求动中求进。充分发挥社区“两委”组织作用,发动和组织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自治,鼓励支持居民自发组建本土化的社区社会组织;发挥社会工作柔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社会化运作的专业优势,不断增强基层社会管理综合效应的现实需要。同时,不断优化整合公共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推动“三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2.设置岗位、注重培养人才。一是设立社区社工服务站或社工服务中心,专业社工组织入驻,为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持续发展提供条件;二是加强社区社工服务需求评估分析,科学开设社区社工服务岗位,对网格化管理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培训,逐步达到社区“两委”干部中至少有1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是引导和鼓励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设立社工岗位,吸纳和使用社工人才。

  3.按需定位、科学开发项目。加强政府购买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力度,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把社区急需的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引入到社区,把社区多元化管理服务需求,转化为社区建设具体项目,明确项目实施应达到的目标、期限、效益等基本标准和要求,以项目为载体和纽带,吸引社会组织、社工服务机构及社工人才参与项目实施,在开展社区管理服务中壮大队伍和提升能力,实现三社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培育组织、引导志愿服务。一是探索构建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普及备案管理,重点培育与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类、慈善类、公益类、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服务组织。二是在社区广泛推广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大力倡导社工服务机构及社工人才以社区为平台开展社会服务。三是建立社工、义工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服务机制,在社工人才的引领下,提升社区义工和志愿服务的水平,充分发挥社工人才在“三社互动”中的积极作用。

工作方案 篇8

  为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人员伤亡,减轻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防御方案。

  一、20xx年全区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分析

  我区系丘陵地形,地面起伏大,背斜陡急带岩层倾角大,乡镇和街许多地方起伏较大,岩层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山体滑坡和危石崩塌等地质灾害,就其诱发因素多为降雨量集中、持久或人为活动不当。根据气象部门20xx年气候趋势预测:我区20xx年总降水量比20xx年偏少,与多年同期平均值基本持平,为750mm左右;汛期旱涝交错,有中等强度的夏旱,有一般性的伏旱,干旱比20xx年偏重;主要降雨时间为5—9月,预计5月份降雨量60-80mm、6月份降雨量180-220mm、7月份降雨量140-160mm、8月份降雨量220-260mm、9月份降雨量70-90mm。上述5个月为我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发生时段。

  二、20xx年地质灾害防御重点

  (一)重点防御区域

  1.黄桷坡断裂带:

  2.河谷岸边陡坡带:

  3.岩层稳定差易滑坡地带:

  (二)重点防灾点

  20xx年汛前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出的3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三)重点防御时间

  1.春、秋绵雨期。绵雨季节,雨水长期浸润岩土或沿岩石裂隙渗透,易形成滑坡泥石流和岩石垮塌。

  2.夏季暴雨期。山洪和洪水暴发,容易造成河岸陡岩垮塌危岩危石滑坡、坠落。

  三、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范工作,区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钟向林同志兼任,各乡镇、街道及区级相关部门要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充实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人员,构筑区、乡(街道)、村(社区)防灾网络体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使防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区发改局

  (1)负责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对选址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工程建设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予批准或者核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2.区教育局

  (1)组织排查学校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对威胁学校安全的地质(隐患)点落实险情巡查、监测、预警预报等安全防范责任人和措施。

  (2)负责督促各学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工作,普及中小学生地质灾害防范知识。

  3.区财政局

  (1)负责按照国家和省、市、区有关规定,把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群防网络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勘查设计和工程治理等。

  (2)对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4.区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局

  (1)负责对因建设而形成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高坡、陡崖进行监督管理。

  (2)组织开展因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监测。

  (3)制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等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的应急排危方案并监督实施,负责组织开展相关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4)指导监督相关房屋开发、建设单位在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开展相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5)评估、核实、统计因地质灾害引发的危房情况。

  5.区交通运输局

  (1)组织本行业本部门地质灾害调查、汛期地质灾害检查和地质灾害专项治理;负责全区县道及以上公路沿线及两侧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落实险情排查、巡查、监测、预警预报等安全防范责任人和措施,检查与维护危险路段安全标志,督促公路部门有关单位加强巡查排查,及时发现公路安全隐患,并立即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2)督促因公路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责任单位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督促业主落实险情巡查、监测、预警预报等安全防范责任人和措施。

  6.区水务局

  (1)及时向区政府、各乡镇政府和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提供汛情、水情、雨情等实时信息,并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

  (2)组织本行业本部门地质灾害调查和汛期地质灾害检查;负责对水库周边、水利设施沿线地质灾害的巡查排查,发现隐患或险情时,应及时落实监测、巡查,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3)组织本行业本部门地质灾害专项治理。督促因水利工程施工引发地质灾害的责任单位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督促业主落实险情巡查、监测、预警预报等安全防范责任人和措施。

  7.区安监局

  督促矿山企业安全开采、科学堆放尾矿,防止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落实安全防范责任人和措施。

  8.区国土资源局

  (1)负责全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2)组织编写区本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报区政府批准实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3)组织相关部门在汛期期间进行地质灾害汛期检查,指导、监督做好汛期内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工作。

  (4)对较大级地质灾害(包括突发性地质灾害)组织专家和专业单位制定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方案。

  (5)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

  (6)指导群测群防,组织监测员的培训,核准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界定地质灾害治理责任。

  9.各乡镇、街道办事处

  (1)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健全乡(街道)、村(社区)、组三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监测责任人,落实各项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责任。

  (2)组织基层群众及相关单位认真开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定期检查和监测管理工作,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设立警示牌,并立即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按速报制度规定程序上报,并迅速撤离可能遭受灾害的人员和重要物资。

  (3)负责编制辖区内已确认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单独防灾预案,并安排专人定点、定时监测记录,按时报告。同时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发放到监测责任人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由监测责任人和监测员对危险区内的群众宣传避险常识,告之报警信号、受灾时撤离路线、疏散顺序和避险安置点,并向当地群众公示。

  (4)临灾时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组织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助的部署和协调工作,组织受灾群众的避险安置和搬迁工作。

  (5)负责治理辖区内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

  (6)负责辖区内灾情、隐患点的统计和上报。

  (7)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

  10.其它各有关部门:

  (1)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服从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

  (3)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或者险情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应急工作。

  (二)强化措施,确保安全

  1.“以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各乡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认识,编制完善本辖区、本部门的防灾预案,建立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同时要严格执行灾情速报制度。

  2.各乡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在汛期前对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圈定地质灾害(隐患)点、易发区和危险点,并将相关情况及时上报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要及时向周边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设置警戒标志,明确具体的防灾责任人,落实监测责任人员,建立以人员、财产转移为主的防范措施。

  3.地质灾害发生时,各乡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必须及时、准确地向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同时报政府办和区政府应急办),要及时赶赴灾害点现场,按规定程序启动《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确保安全、有序、高效的开展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

【关于工作方案范文锦集8篇】相关文章:

1.关于工作方案范文锦集6篇

2.关于工作方案范文锦集九篇

3.关于工作方案范文锦集五篇

4.关于工作方案范文锦集10篇

5.关于工作方案范文锦集7篇

6.关于工作方案范文锦集八篇

7.关于工作方案范文锦集七篇

8.工作方案范文锦集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