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

时间:2025-08-19 08:43:5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分别讲述了它们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

  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的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二、三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结合看图和学生的动作,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和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朗读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有礼貌,要相互关心。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接受礼貌教育。

  难点:理解小壁虎尾巴的作用。

  四: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严格遵循这样四个原则,即:

  (一).“三为主”原则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二).直观性原则

  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三).文道统一原则

  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四).课内外联系原则

  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目标上落实两个结合,即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握科普童话教学特点,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为了更好的达成我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导学法、演示法、朗读式教学法、讨论法以及表演法来组织我的教学活动。

  五:课时安排

  那么,完成这些教学活动酒需要三课时

  六:教具准备

  并借以多媒体课件来组织教学

  七:教学过程

  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整体感知 情景导入,整体感知 尾巴的特点 , 作用 课堂表演 , 展示读 总结全文,扩展思维

  1、导入:

  (出示壁虎图片)

  首先是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用课件出示小壁虎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 吗?”对!小壁虎!小壁虎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还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2、听多媒体范读

  看动画,听故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要求在听的过程中思考:(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借到尾巴没有? )

  (过渡:在学生听完故事之后,我会问:大家喜欢这个故事吗?想不想自己读读看呢?那就要先过生字关吧!)

  3、快乐识字:

  首先,我利用课件展示生字,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识记生字。另外我还设计了几个简单的识字游戏,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充满生机。学生在快乐中记住了生字,学会了识字方法,并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样就把识字教学落到了实处。

  4、自由朗读课文

  在过了生字关之后,我会让学生把生字宝宝送回家,把课文读通、读顺。并出示以下问题: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都向谁借了尾巴?它借到尾巴没有?大家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尾巴借给小壁虎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的盲目,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学生读完课文之后,出示一个问题——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呢?然后,再利用一段小壁虎掉尾巴的动画解答这一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当时情况的危急,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阅读,又便于指导学生朗读。

  小壁虎掉了尾巴,它心想: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在这里注意引导学生读出小壁虎伤心难过的语气)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壁虎都向谁去借尾巴了吗?

  对!有小鱼姐姐、燕子阿姨和黄牛伯伯。(适时画出这几种小动物的简笔画,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帮助学生理清学生脉络。)

  接下来就是课文的学习,在课文的学习中,采用先扶后放,逐层精读的方式。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他看见小鱼在河里摇着尾巴游来游去。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首先是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教学,主要采用读书指导法,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掌握所学的内容。并指导学生读出小壁虎恳求的语气,读出小鱼想要帮忙却没法帮的无奈,并了解礼貌用语。)

  (1)小壁虎爬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2)小壁虎是怎么说的?小鱼又是怎么回答的?

  (3)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

  接下来是小壁虎向黄牛借尾巴的过程,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小壁虎跟燕子借尾巴的内容,我就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经过反复的朗读,合作,探究,加上我的适当点拨,我相信,本课的重点已经被同学们掌握了。

  最后,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那它的新尾巴是哪儿来的呢?它怎么又长出一条新尾巴呢?原来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引导学生读出小壁虎由伤心到高兴的转变。

  为什么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呢?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如果当时小壁虎没有挣断尾巴,那他就会被大蛇给吃掉。这是学生不难发现,哦!原来小壁虎的尾巴是用来保护自己的呀!学生在体会发现的快乐的同时,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5、表演课本剧

  分角色表演课本内容,即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巩固课堂教学,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6、总结全文,扩展思维

  (1)小壁虎的尾巴怎么又长出来了呢?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呢?(出示几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尾巴的作业。选出一种小动物,并根据课本第三自然段仿写一段话。例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旁,它看见猴子用尾巴勾着树枝,在上面荡来荡去。它说:“猴子哥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猴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荡秋千呢。”这样不仅巩固了课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语言教学落到了实处,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

  7、作业布置

  针对本班学生素质的差异,在作业布置中,除了必要的基础题外,我设计了一道选做题,这样做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八:板书设计

  我主要采用简笔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板书图文并茂,清晰直观,形象生动,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又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

  九: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来,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课进行的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08-06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08-06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10-06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10篇09-21

小学语文《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12-24

大班语言活动《小壁虎借尾巴》说课稿10-14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12-25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05-16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12-15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