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10的加减法》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10的加减法》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0的加减法》说课稿1
听了冯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她在课堂上的活力和激情,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本节课的亮点有:
1.在导入时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乐在其中。刚开课时的拍手游戏,即让学生复习到了10的组成,又能让孩子们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广开思路。
在教学中,冯老师创设了摆圆片的情境,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摆的活动中去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自由说图意,然后列算式,9+1=101+9=1010-1=910-9=1,并说说算式的含义是什么,很好的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然后教师板书,再重点强调加法指组成,减法指分成,强化了算式的含义。
3.练习有层次,形式多样。
这节课的练习量很大,而且形式很多,有开始的摆圆片,接着还有用手势表示得数的练习,闯关练习,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对本节课所学新知也有效的巩固了。
4.在整节课中,学生和老师交流的很热情,而且教师注重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对别人评价的能力,让孩子们真正的喜欢上数学课,能力得到了锻炼,很好的体现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
建议:在教学5+5=(),10-5=()时,冯老师让学生自己去试着画图表示一下,而且涂上颜色。但很多孩子还是没有很好的去理解如何画,可以用学具去摆一摆,既节省时间,又直观明了的让学生看到一图不一定是四式,这样的就是两个式子。
《10的加减法》说课稿2
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知识《10的加减法》。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前面1-9的学习,已经为本课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同时10的加减法是学生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实现学生由看图数数计算到想数的组成计算的能力培养,同时也可以体会到迁移的应用。
2、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对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的掌握,我希望本节课能够达到以下3个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熟练地计算10的加减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自主学习和尝试法为辅、讲练结合的优化组合。练习中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知识情趣化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三、说教学流程
围绕课标中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目标,几经研讨和修改。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出示一组动物图片。学生帮助找朋友并说出数的组成,使其一一对应。对已有知识10的组成进行复习和巩固。
【设计意图】:为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作出铺垫。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学生先是根据猴子和大象的分法列式,从上面的两加两减中体会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经历了上面的分发过程,学生已经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所了解。所以适时放手让学生分一分,你认为哪一种分法最公平?结合生活经验学生一定能够辨别出5.5分是最公正的分法。由此强调5和5只能列一加一减两个算式。数学虽然是理性思维大于感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对于学生思想的渗透却是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境适时进行的,此处我会询问:从大象和小猴子分桃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尽量公平,懂得谦让。这一环节在初讲时是采用教师逐一按照1.9,2.8,的分法进行讲授的,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学生在经历了1.9分而产生了分歧之后,已经产生了自主探究的兴趣、激发了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欲望。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也具备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所以我将这一部分的.教学环节做了调整,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也优化了课堂结构。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说出多种算法,提倡创新思维,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运用方法,自己去学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非常短,为此课中安排了这样一个儿歌,即复习巩固了新知识,也锻炼孩子们的手口协调能力。本环节原本是作为收尾活动。最后想了想还是做课中活动更为适合,也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了新知识,也锻炼孩子们的手口协调能力。
第三环节:分层练习,拓展运用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的认识,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练习时我采取了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
1、让学生寻找所有和10有关的加减法素材。
(1)出示图片指名回答正方形里填几?
(2)出示图片指名回答圆里填什么符号?
2、游戏练习、深入巩固。
出示水果图片,并创设情境。
小猴子一次只能买十个水果,可以有几种买法?
练习中如果孩子们出现了类似7个苹果加2个梨再加1个芒果的连加方案。虽然这一部分知识是本课之后才会涉及到的,但是孩子们有这样的组合意识,而且也符合情境中猴子妈妈的要求,所以要充分肯定孩子们的组合方案。
3、深入拓展、延伸练习
学生在经历了上面的练习之后,已经对练习有了更多的兴趣和更丰盈的自信,所以我会适时、适量的进行扩展和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新知。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内化知识
学生针对本节课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教学中我尽量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教学情境。知识脉络清晰,环节流畅,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10的加减法》说课稿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加和减(一)》中第55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55~56页的“想想做做”等习题。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学习10的加减法作了知识上的铺垫。10的加减法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学习这部分内容还可以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10的加减法中,教材选用学生喜爱的足球比赛这一情境,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4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算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试一试”让学生通过操作抛花片,根据10个学具可能出现的正、反面几种情况,自主探索10的加减法的所有算式。这样把直观演示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起来。“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对口令”、“小兔出题”、“开放题”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盎然兴趣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生鼓掌祝贺。)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数最多。
【教师借体育时事创设情境,学生既了解了信息,又置身于比赛的模拟情境,增添了学习动力。】
二、复习铺垫。
1.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2.师:()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1“球”。
三、自主探究。
1.通过“看看想想”,探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学生可能会答:分成左边3个小朋友和右边7个小朋友;可以分成穿黄衣服的6个小朋友和穿蓝衣服的4个小朋友;还可以把这些小朋友分成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
师生交流: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生:6+4=10-6=4+6=10-4=)
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课本翻到第48页,试着填一填。(生尝试做,师巡视。)
师生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生可能会有以下回答:(1)从图上数一数,共有10个小朋友,所以6+4=10;(2)因为10可以分成6和4,所以6+4=10;(3)因为6+4=10,所以4+6也就等于10。(4)因为6+4=10,所以10-6=4;(5)因为10-6=4,所以10-4=6……)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的3组题。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10的加减法)
【教师一句不经意的问话,引出了学生对图意的不同理解,教师机智地把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及时引到正题(球赛的常规知识),尔后教师又放手让学生说得到算式结果的多种途径,于是又“爆”出一些精彩的思考方法,可谓收放自如。】
2.通过“玩玩想想”,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1)独立操作,写算式。
教师让学生抛10个花片,根据正面和反面情况写出多组算式。
(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教师让学生把写有算式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根据学生汇报用电脑辅助演示抛的状况,从而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10的加减法》说课稿4
说课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学生如果对数学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快乐起来。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形象思维相对发展较好,喜欢在活动和游戏中,或者是具体的熟悉的生活情境里,直观形象的接受知识。
因此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
1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拍手背歌谣、对口令,开火车。
首先,在第一个环节的知识回顾中,我运用了这些活动复习了10的分解与组成,为学生做10的加减法的计算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通过这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以进行。
2设计了一条解救美羊羊和懒羊羊的线索,整堂课围绕这条线索进行展开,把解救行动分为四步:渡过小河—穿过森林—登上山顶—拿到金钥匙,救出美羊羊和懒羊羊。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学生在每一个闯关过程中,都要运用10的加减法的知识,开动脑子,解决问题,获得动物们赠送的礼物,才能闯关成功。这样安排能够让学生在非常喜欢的故事情节中,把练习题和扣人心弦的小故事融为一体,有机结合起来,在快乐和探索中巩固所学知识。
3这堂课是一节练习课,习题的设计都是从孩子喜爱的生活情景入手,显示了知识的梯度性。
(1)首先出示了一幅又大又红的桃子图,让学生看懂图意,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理解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2)接着出示了两幅小猴子玩耍和松鼠采松果的.图画,让学生明确大括号和问号在本图中的含义,看懂图意,提出对应的问题,再列示解答。一道加法题目,一道减法题目,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然后出示了一幅学生做游戏的场景图,让学生说出图中哪些能用7+3来表示。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图中的牵牛花,小鸟,小朋友,小石子都可以用7+3来表示。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和语言的概括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4)最后设计了一道思考题目,通过小动物们的排队情况,让学生弄清楚几个和第几的区别,把所学的基础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增加了知识的深度,让他们体会到学习一定要积极思考,具有探究意识。
4精心制作课件。课件的使用是教学中的辅助手段,我精心搜集了一些漂亮的图片和背景,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制作出了一张张优美的幻灯片,再加上一些动画效果的使用,给课堂增添了几分新鲜好奇的色彩,孩子们无比兴奋,学习情绪高涨。
5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乐于助人的品质。
学生在解救美羊羊和懒羊羊的行动中,一关一个努力目标,来解决由易到难的习题,闯过一关又一关,老师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再接再厉,永不退缩,培养了学生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在小鸟送信的练习题中,也刻意安排了米老鼠没有收到朋友的来信,非常伤心和失望,由此让小朋友们思考方法,献出爱心,给他寄信,最后米老鼠收到来信,很开心。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最终取得成功,救出美羊羊和懒羊羊,从中体会到帮助别人后的快乐、喜悦和幸福。因此,我有心在最后的环节中设计了一首《真善美的小世界》一曲,来结束本课,使课堂的气氛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10的加减法》说课稿】相关文章: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10-05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05-24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11篇)01-03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02-27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11篇12-17
[优秀]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01-15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精选15篇】08-2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13篇12-12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