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优秀说课稿优秀

时间:2024-09-18 06:59:2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莺的歌声》优秀说课稿优秀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夜莺的歌声》优秀说课稿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夜莺的歌声》优秀说课稿优秀

《夜莺的歌声》优秀说课稿优秀1

  一、说教材

  《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第八册语文教材第四组中选编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四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再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然后写游击队消灭了敌人,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被安排在第四单元,本单元围

  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取材,本组教材的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们对和平的呼唤。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帮助学生在把握每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本课特点,特制定本课教学 目标:

  A类

  1、认识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B类

  1、整体把握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部分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类

  从故事内容中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三、说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部分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从中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因此,本课时教学中我让学生采用默读与朗读结合,同时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开放讨论中理解体会文章中的语句,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五、说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以图片导入。

  (通过图片认识人物,学生会对学习本课更有兴趣。)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情况。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在学习课文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既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也加强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三板块——整体把握课文

  看看这篇课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事? (在新课标第二学段关于阅读的目标中强调,要让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这也是学习本组课文的一个训练要点。)

  第四板块——学习每一部分

  划出写小夜莺言行的语句,学生讨论理解,并指导朗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情,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组织全班同学以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夜莺的歌声》优秀说课稿优秀2

  一、说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八册第四组选编了四篇有关战争的课文,《夜莺的歌声》就是其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结构清楚,文字浅显,情节引人入胜,从中可以体会出夜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高年级的教学要求是"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作为高年级的最后一组课文,要注重学法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养成通过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的习惯,实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和谐统一。另外,课文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利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值得很好利用。

  二、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德国鬼子的凶恶狡猾。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3、课文的重难点是要了解小男孩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的。

  三、说教法

  看过课文后,我马上联想到曾经学过的课文《王二小》,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一个新的教学方案马上在我脑子里出现,我决定采用类比法,拿小夜莺和王二小对比,了解同样是为游击队放哨,为什么王二小牺牲了,而小夜莺还活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设计两个辩论题:小夜莺比王二更小机灵;王二小比小夜莺更勇敢。辩论赛的。引入,可以开放课堂,解放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尽情发挥,在争辩中发展思维,展示个性,从而深入理解课文的重难点,也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说学法

  新课标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强调"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既要考虑学习的条件和方法,还应安排好学习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赏析语感是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要从平时的语言积累、思考运用入手,坚持不懈,逐渐养成。所以加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本,也是重要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初读研究,整体感知。

  1、我们小学阶段学过哪些小英雄的故事?(雨来、王二小、倔强的小红军等)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文中的小英雄与上述哪位小英雄的故事最相似?(王二小)

  3、出示《王二小》课文录音和故事画面。

  (二)研读重点,随机点拨。

  1、齐读课文。

  2、边默读边思考:小夜莺和王二小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

  3、分学习小组讨论、归纳,教师随机板书。

  相同点:

  1)都是小英雄。

  2)都是为游击队站岗放哨。

  3)一样都是敌人来扫荡,要他们带路,都是把敌人带进了我方的埋伏圈。

  4)敌人都上当了,被消灭了。

  5)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相同的。

  不同点:

  1)小夜莺是苏联人,王二小是中国人。

  2)小夜莺用削树枝作掩护,王二小用放牛作掩护。

  3)王二小是敌人要他带路的,而小夜莺是主动要求带路的。

  4)小夜莺活着,王二小牺牲了。

  以上这个问题的设计,妙在既让学生全面了解了课文,又激起了他们继续学文的好奇心;既能归纳本课的.重点,又能融会贯通,归纳这一类课文的相似之处。这是研究性阅读中创新的体现,又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争辩研读,开放课堂。

  有以上的教学内容做铺垫,那么提出以下两个辩论题就水到渠成了。

  1、辩论题A:小夜莺比王二小更机灵。

  B:王二小比小夜莺更勇敢。

  2、出示辩论要求:

  1)分两个学习小组,同意A观点的坐左边,同意B观点的坐右边。

  2)尽量在课文中找到有利于已方的证据,并极力维护自己的观点,抓住对方观点中有漏洞的地方加以反驳。

  3)小组长把意见集中,找一个记忆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同学作陈述。

  4)没有谈到或疏漏的证据,本组其它成员可补充。

  设计这两个辩论题,引导学生争辩,将活动引进课堂,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学生的心灵自由,凸现个性,同时锻炼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学生分两个方阵,自由辩论。

  1)当学生说到小夜莺机灵,用装傻来蒙骗敌人的时候,乘机要他们把表现敌人凶恶狡猾和小夜莺机灵的句子划下来,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当学生说到王二小更勇敢,因为他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光秃秃的山,没有什么做掩护的时候,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对比两边所处的环境的不同。

  3)当学生说到小夜莺很机灵,用各种鸟叫的声音与游击队取得联系时,课件出示夜莺的叫声、杜鹃的叫声,让学生对这两种鸟和它们的叫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4)当学生说到王二小很勇敢,小小年纪在危机的时候敢于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向八路军通报情况时,出示课件(课文插图)。

  (四)教师小结:

  通过大家刚才的辩论赛,我明白了:导致王二小与夜莺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个是长期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他们之间有一整套引诱敌人、通报敌情、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案和保护措施;而王二小只是常常为八路军放哨,带路只是临时的突发事件,没有事先约定。他们俩都很机智、很勇敢,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五)深化主题:

  用1999年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20xx年美军飞机击毁我国领空飞机等事件,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向王二小、夜莺学习,从小学好知识,长大报效祖国。最后让我们一同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表达我们对小英雄的怀念之情。

【《夜莺的歌声》优秀说课稿优秀】相关文章: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11-03

《夜莺歌声》说课稿04-11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模板12-26

《夜莺歌声》说课稿02-20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13篇11-03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15篇02-17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15篇)02-28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范文锦集09-02

《夜莺的歌声》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