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5-01-25 14:57:1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模板小学说课稿范文集锦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模板小学说课稿范文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模板小学说课稿范文集锦

模板小学说课稿范文集锦1

  教材分析:

  1、本节课主要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教材以整理照片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238÷6,然后两个学生估算和笔算的过程,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体验估算、笔算各自的不同特点。

  2、笔算中重点解决“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的问题。例题中的笔算过程没全写出来,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出“当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应将百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合并,看成几十个十来计算,因此商的首位应写在十位上”。

  教材知识的前后结构与联系: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数除多位数滴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口算、估算和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后进行的。为此让学生探究、理解和掌握好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竖式的书写格式,不仅可以弥补中下等生对前面知识学习的不足,又为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商是三位数(包括商的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节课需要注意几块知识的教学:

  1、把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先估算出大致结果,然后用笔算求出准确商,将两次结果进行比较,使学生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可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2、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3、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时,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如余下的4张照片,还要用一页。

  4、结合教材内容,渗透互相帮助的思想教育。针对以上情况,我所采取的措施:

  1、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情境,激发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少先大队部两名同学整理照片,请大家帮忙算一算要插多少页和要几本相册。

  2、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

  3、让学生分析、探究、相互交流讨论,彻底理解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和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样上,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都必须比除数小等来突出重点。

  4、提倡算法多样化。把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两种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可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另外突出238÷6的笔算过程教学;教学时,引导学生有序的思考以下问题:“

  (1)先用除数6去除几?

  (2)当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时,该怎么办?

  (3)当23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来突破难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理解算理,进一步形成笔算除法的思路。

  5、通过巩固练习和一定的作业,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掌握,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模板小学说课稿范文集锦2

  说学情:

  小学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律性不强,但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并运用到教学中,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学习中加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组织学生反复默读,深入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教学重点:根据本课教学的特点,把“理清思路,理解‘清明’的寄意”确定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根据文中相应句子的深层意思不明确的特点及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或理解能力,确定“引导学生理解介子推写的血书的含义”为本课时的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和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将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组织学生根据课文需要去查寻、搜集有关资料,拓展阅读范围。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分为五个环节来具体实施教学。

  交流感知→研读共品→相互释疑→巩固拓展→总结提高。

  一、交流感知

  认读生字、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研读共品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君臣对话的部分可分角色朗读,认真体会介子推和重耳对话时的语气。

  【设计意图】朗读的训练在三年级尤为重要,分角色朗读是体会文中人物的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读中将情融于人物,与人物同欢共喜,读的到位,对于更好的理解课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指名读课文的4、5自然段。体会介子推回绝了重耳的重用和感谢,可以从中看出介子推的高贵品质。(不图回报、不被利益所动,关心国家兴盛,理解百姓疾苦)。

  【设计意图】内容暗含的东西较多,课文的难点也在这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将难点分化,化难为易。而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正是将难点化解,取众人之长。教学中始终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三、相互释疑

  1、说说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

  (如果没有介子推用生命来激励他,晋文公就没有后来的功绩,所以介子推是晋文公成为明君的重要因素。百姓们安居乐业,对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当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说的训练尤为重要,说好说不好都要说,要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表达的.训练要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各个角落。”

  四、巩固拓展

  连一连

  春节农历正月十五七夕阳历一月一日元宵阳历四月五日元旦农历七月初七清明农历正月初一中秋农历九月初九端午农历五月初五重阳农历八月十五在这些节日当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后讨论、查阅相关资料达到做题的目的,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同时能使我国的传统节日得到充分地弘扬和发展

  五、总结提高

  在上一节课对课文生字词学习和简单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深入学习。不仅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同时也体会到中心思想,理解了“清明”的内涵。 【整体设计意图】

  整篇课文的教学,紧紧围绕“清明节怎么来的”展开,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紧紧围绕着课后习题来展开思索,由疑入手。人们常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本课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为抓手,解词析句,探究问题,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共同提升的目标。

  其次,教学中,让读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将课后的问题顺利解决,从而理解清明节为何而来,进一步地认识中国传统民俗,对晋文公和重耳的高尚品格有所了解。让学生在读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更深地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

  说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时我从问题入手,再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为抓手,解词析句,探究问题,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共同提升。例如:在学习读第一段,随机处理“传统节日”“感人肺腑”等词。在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君和臣的对话。重点理解介子推的话“做治国安邦的清明国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内涵。在引导学生联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现实,让学生谈出自己对“清明”的理解。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一一回绝”“放声恸哭”所表达的内容,认识介子推拒绝做官,不图回报的高风亮节。还有,对重点的句子感悟,也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

《模板小学说课稿范文集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说课稿09-15

小学教育说课稿01-11

小学美术说课稿06-08

小学写字的说课稿06-14

小学说课稿06-14

小学数学的说课稿06-17

小学音乐说课稿11-11

小学品德说课稿08-27

小学英语说课稿11-24

小学英语说课稿12-30

模板小学说课稿范文集锦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模板小学说课稿范文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模板小学说课稿范文集锦

模板小学说课稿范文集锦1

  教材分析:

  1、本节课主要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教材以整理照片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238÷6,然后两个学生估算和笔算的过程,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体验估算、笔算各自的不同特点。

  2、笔算中重点解决“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的问题。例题中的笔算过程没全写出来,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出“当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应将百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合并,看成几十个十来计算,因此商的首位应写在十位上”。

  教材知识的前后结构与联系: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数除多位数滴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口算、估算和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后进行的。为此让学生探究、理解和掌握好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竖式的书写格式,不仅可以弥补中下等生对前面知识学习的不足,又为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商是三位数(包括商的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节课需要注意几块知识的教学:

  1、把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先估算出大致结果,然后用笔算求出准确商,将两次结果进行比较,使学生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可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2、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3、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时,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如余下的4张照片,还要用一页。

  4、结合教材内容,渗透互相帮助的思想教育。针对以上情况,我所采取的措施:

  1、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情境,激发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少先大队部两名同学整理照片,请大家帮忙算一算要插多少页和要几本相册。

  2、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

  3、让学生分析、探究、相互交流讨论,彻底理解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和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样上,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都必须比除数小等来突出重点。

  4、提倡算法多样化。把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两种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可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另外突出238÷6的笔算过程教学;教学时,引导学生有序的思考以下问题:“

  (1)先用除数6去除几?

  (2)当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时,该怎么办?

  (3)当23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来突破难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理解算理,进一步形成笔算除法的思路。

  5、通过巩固练习和一定的作业,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掌握,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模板小学说课稿范文集锦2

  说学情:

  小学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律性不强,但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并运用到教学中,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学习中加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组织学生反复默读,深入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教学重点:根据本课教学的特点,把“理清思路,理解‘清明’的寄意”确定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根据文中相应句子的深层意思不明确的特点及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或理解能力,确定“引导学生理解介子推写的血书的含义”为本课时的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和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将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组织学生根据课文需要去查寻、搜集有关资料,拓展阅读范围。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分为五个环节来具体实施教学。

  交流感知→研读共品→相互释疑→巩固拓展→总结提高。

  一、交流感知

  认读生字、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研读共品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君臣对话的部分可分角色朗读,认真体会介子推和重耳对话时的语气。

  【设计意图】朗读的训练在三年级尤为重要,分角色朗读是体会文中人物的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读中将情融于人物,与人物同欢共喜,读的到位,对于更好的理解课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指名读课文的4、5自然段。体会介子推回绝了重耳的重用和感谢,可以从中看出介子推的高贵品质。(不图回报、不被利益所动,关心国家兴盛,理解百姓疾苦)。

  【设计意图】内容暗含的东西较多,课文的难点也在这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将难点分化,化难为易。而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正是将难点化解,取众人之长。教学中始终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三、相互释疑

  1、说说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

  (如果没有介子推用生命来激励他,晋文公就没有后来的功绩,所以介子推是晋文公成为明君的重要因素。百姓们安居乐业,对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当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说的训练尤为重要,说好说不好都要说,要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表达的.训练要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各个角落。”

  四、巩固拓展

  连一连

  春节农历正月十五七夕阳历一月一日元宵阳历四月五日元旦农历七月初七清明农历正月初一中秋农历九月初九端午农历五月初五重阳农历八月十五在这些节日当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后讨论、查阅相关资料达到做题的目的,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同时能使我国的传统节日得到充分地弘扬和发展

  五、总结提高

  在上一节课对课文生字词学习和简单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深入学习。不仅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同时也体会到中心思想,理解了“清明”的内涵。 【整体设计意图】

  整篇课文的教学,紧紧围绕“清明节怎么来的”展开,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紧紧围绕着课后习题来展开思索,由疑入手。人们常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本课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为抓手,解词析句,探究问题,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共同提升的目标。

  其次,教学中,让读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将课后的问题顺利解决,从而理解清明节为何而来,进一步地认识中国传统民俗,对晋文公和重耳的高尚品格有所了解。让学生在读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更深地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

  说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时我从问题入手,再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为抓手,解词析句,探究问题,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共同提升。例如:在学习读第一段,随机处理“传统节日”“感人肺腑”等词。在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君和臣的对话。重点理解介子推的话“做治国安邦的清明国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内涵。在引导学生联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现实,让学生谈出自己对“清明”的理解。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一一回绝”“放声恸哭”所表达的内容,认识介子推拒绝做官,不图回报的高风亮节。还有,对重点的句子感悟,也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