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陌上桑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陌上桑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陌上桑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河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六单元第三十课。这首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属《相和歌辞》,叙述了一个太守调戏陌上采桑少女而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愚蠢丑恶,同时刻画了一个坚贞美丽的女性形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读这首民歌。
2.掌握“汉乐府”常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汉乐府”常识的了解和语言文字的品味,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2.通过诗歌的'诵读,学习文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提高学生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3.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把握罗敷形象。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赞美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及对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行为的憎恨。
2.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感情。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通过反复诵读,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美韵律和意境,并做到通畅地背诵诗歌,为加深体会诗歌感情内容提供可靠的基础。
四、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刚刚学过《木兰诗》,《陌上桑》和《木兰诗》都是乐府民歌中流传甚广的名篇,也都是叙事诗,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古代的劳动女子,她们个性鲜明,品质可贵。因此,在前一课的铺垫上,学生较易把握罗敷的性格特点。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学习文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五、校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乡镇学校,农村的孩子,学习语文较被动,语感较差,语文素质的层次明显,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六、教法与学法
1、改变传统文言文教学逐句串讲的方式,采用“四读一背”的方法组织教学。所谓“四读一背”,即: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研读课文,理解内容;选读课文,推敲字词;赏读课文,体会写作特色;巧用提示,背诵课文。通过多次朗读,不仅使学生全方位的感受课文,同时也为背诵做好铺垫。
2、改讲授法为自主探究法和合作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七、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一)——(四)个步骤,第二课时完成(五)——(六)个步骤,课下完成第七个步骤。
八、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大家一定认识许多漂亮明星吧!那你为什么觉得她(他)漂亮呢?(同学
们各抒己见,有的可能说某某的脸蛋漂亮,有的可能说某某的身段婀娜,也有的可能说某某的气质非凡,??)大家说的都不错,还能说的更美一些吗?学习了今天这一课,我们就知道如何更好地表达美了。(板书课题)
〈说明〉此设计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激起学生表达美、展现美、向往美的强烈愿望。
陌上桑说课稿2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语文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陌上桑》。
一、说教材:
1、该课所处的地位及教材简析
《陌上桑》选自《乐府诗集》,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歌颂了采桑女罗敷严词拒绝使君调戏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美丽、机智、勇敢的女性形象
全诗分三节。第一节描写罗敷貌美,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正面描绘了罗敷发型的美观、耳环的珍贵、衣着的华美,同时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又运用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反应进行细节刻画,从侧面表现出罗敷的巨大吸引力,由此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为使君的出场作了铺垫。第二节写使君劝诱,几乎全用对话写成。第三节写罗敷夸夫拒诱。在夸夫中处处暗含着与使君的对比和对使君的讥讽。在罗敷扬眉吐气、越夸越高兴的语气中,全诗戛然而止,至于使君听后的扫兴之态以及最终结局,全然留给读者去想象,余意绵绵。
2、教学目标
①理论依据
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古诗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②学情分析
经过本期的学习,对于诗歌的阅读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这类篇幅较长的文言诗作仍接触的不多,加之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均有所不同;此外这是一群13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时代,人生阅历和知识水平有限,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需要引导。
根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积累文言字词。
B、能力目标:
落实诵读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把握人物形象,提高审美能力。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人物形象之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进而热爱美、尊重美,提高欣赏品位。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罗敷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古诗文的教学要求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1、指导法。
指导诵读的语气语调,体味诗作的优美语言和情感意蕴。
2、设疑法。
为了提高对诗作整体的把握能力,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在学生反复朗读中适时抛出,学生品读讨论交流,动脑、动手、动口,逐步体味人物的精神内涵,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三、说学法
1、诵读法。
新课标规定:“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诗文尤其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学习本课着重从诵读入手,通过范读、自由读、齐读、分组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
2、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可分为三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教学程序:
(一)、读懂文章
(二)、品析人物
(三)、探讨写法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教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有计划的写于黑板上的文字符号,内容上力求少而精,形式上要求美观大方。令人赏心悦目。好的板书应该成为一堂课的灵魂,根据这些设计原则,我作了以下的板书设计:
陌上桑 《〈乐府诗集〉》
罗敷的美丽动人
使君的可耻诱骗
罗敷夸夫,拒绝使君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陌上桑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01-13
说课稿06-08
大班说课稿获奖说课稿随笔06-20
坐井观天说课稿 《坐井观天》说课稿11-08
半截蜡烛说课稿 《半截蜡烛》说课稿06-24
《青松》说课稿04-07
《老王》说课稿07-03
狼说课稿07-12
登高的说课稿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