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宽容友善》说课稿

时间:2022-12-08 13:04:3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正确把握宽容友善》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正确把握宽容友善》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正确把握宽容友善》说课稿

《正确把握宽容友善》说课稿1

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自武进区嘉泽初中的卢博俊,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一、说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把握宽容友善》是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7课《让人三尺又何妨》的第二框。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框《生活需要宽容友善》,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框题在第二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它前面承接教材我与他人交往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我与异性、我与集体交往的内容,所以学好本课内容就为学好以后的善于交往打下牢固的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与人交往的哲理,是以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每一个人踏上社会学会更好地生存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同时也响应了党中央号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宽容与维权的界限。

  ⑵情感目标:

  懂得宽容、与人为善是交往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乐于宽容待人,与人为善。

  ⑶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与同学、老师和他人交往。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难点是怎样把握好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宽容与维权之间的界限,即对“度”的把握。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塑造人的思想与并以思想指导实践行动的德育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在思想上感悟知识,更要促使学生在行动上落实所学知识。考虑到学习对象是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感性思维能力较强,而理性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所以我主要采取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在参与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学生的思辩能力。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教学准备:

  ①课前让学生收集、查找古今中外宽容方面的名言警句小故事。

  ②课前找学生交谈,了解学生们在平时与人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宽容友善方面问题。

  2、教学方法:

  ①情境创设法: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怎样把握好宽容友善的度,化抽象为具体、理性为感性,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提高认识,掌握知识,把握尺度。

  ②亲身体验法:引导学生例举生活中“自己”经历的事情,体验、理解其中所蕴涵的道理。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直观的感受认识,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有关与人相处、交往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要求“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有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自主探究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宽容与软弱

  出示情境一:

  导入新课:

  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将相和》的故事。设问:蔺相如身为宰相,位高权重,但是他不与廉颇计较,处处礼让,是不是因为蔺相如怕廉颇,显得软弱可欺呢?

  学生回答:

  不是,简述理由(略),其实这是一种宽容,蔺相如是为了顾全大局,才会对廉颇处处礼让,因此才有后面廉颇的“负荆请罪”,将相共同保卫赵国。那到底怎样是软弱呢?

  出示情境二:

  在低沉、悲壮的《松花江上》的音乐背景下播放历史资料片,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60多年前,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致使祖国大好河山大片沦丧,这是否能说明国民 政府宽容呢?(给学生3—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探究)

  学生回答:(略)

  教师简要概括:

  当别人无意伤害了你,或者即使当别人有意,但对你的伤害未造成严重后果时,宽容忍让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而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你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不分是非曲直、不讲原则;宽容也不意味着麻木不仁,熟视无睹,如果面对别人一次次的侵害而忍气吞声,这种宽容忍让就是软弱无能。所以宽容绝不等同于软弱。

  2、宽容与严格

  出示情境三:

  某校期末开展“学生评老师”的活动,结果平时一向严格要求学生的班主任满意度最低,而新分配的体育老师,由于平时上课工作态度不太认真,不注重课堂纪律,经常在体育课上让学生自由活动,学生评下来反而满意度最高。请问,你是否因此同意班主任是不称职的老师,而体育老师是称职的老师呢?老师批评我们就是对我们不宽容吗?(学生讨论3—5分钟之后回答)

  学生回答:(略)

  学生举例说明:

  你有没有碰到过家长或老师对你要求过严的情况,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教师概括整理:

  宽容不是纵容,宽容并不排斥严格要求和善意的批评。当一个学生违反了学校规章制度、基本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时,老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正确的,这是对一个称职的老师的基本要求,这种批评恰恰是对学生最大的爱护和关怀。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当然家长与老师的批评教育也应注意方式方法,把握一个度,严格也应严而有格。

  3、宽容与维权

  出示情境四漫画:

  (给学生3—5分钟看漫画并讨论)你同意以上谁的观点,试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略)

  由此引出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依法享有:

  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人格尊严和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等。

  老师简要概括:

  商场出售假冒伪劣商品,这种惟利是图、损人利己的行为,它不是一个是否“宽容”的问题,而是一个道德和法律的问题。它不仅背离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也违反了社会主义法律的轨道,必须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惩戒。质量问题,人命关天,涉及千家万户,消费者依法“讨个公道”,既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又是对广大消费者利益、人民的利益的维护。如果这是对不法商家不宽容的话,那就是对社会、对广大人民群众最大的宽容。

  学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你作为消费者,有没有碰到过合法权益受侵害事情,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学过本课之后,你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会怎么处理?

  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综合学生所述,老师简明扼要地进行课堂小结:

  本课在上一课我们知道生活需要宽容友善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我们懂得在宽容的基础上还要把握好“度”。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本课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我们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心理健康、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书本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怎样与他人宽容友善地相处。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能够更明了清晰地把握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的度。

  布置作业。

  针对初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我设计了一份《达标思考题》,其中一个“心理实验室”,测测你的气量有多大,通过让学生实话实说做完16个心理检测题来了解自己的气量有多大。另一个是探究题:让学生角色扮演,做一天代理班主任,当你发现班级里有同学不遵守纪律时,你如何把这件妥善地处理好。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课堂传授的知识,又可以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践行上真正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老师和他人友善相处。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经济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因本人学识有限,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正确把握宽容友善》说课稿2

  各位评委:你们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正确把握宽容友善。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本节内容的构思。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本节课是七年级政治第二单元“善于交往”中第7课“让人三尺又何妨”的第二节内容。善于交往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之一,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交往并且适应社会的需要。整个第二单元着重就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如何在新的环境和新伙伴中进行交往为线索展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从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中,从心理和品德两个方面,去探求、学习和实践交往的品德与技艺。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交往的前提和基本品质——平等待人和相互尊重。本节内容是对交往品质的进一步深化,主要是学习如何正确把握宽容友善的界限。宽容友善不是是非不分,不是麻木不仁,也不是软弱无能;宽容友善不是纵容,也不能丧失原则,本课的主题就是针对学生在宽容友善问题认识上的误区进行方法指导。可以说平等、相互尊重、对人宽容友善是交往中的几个基本原则,这为正确处理班集体中同学关系和学生进入社会与更多的人交往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又为下面知识的学习做了充分准备,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据我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确定了如下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宽容与维权的界限。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老师、他人相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宽容、与人为善是交往的品质,是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乐于宽容待人,与人为善。

  3、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已经学习了第1框《生活需要宽容友善》,知道了生活需要宽容,但是他们对宽容友善在认识上会存在误区,在学习、生活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践行宽容友善也会存在诸多问题。而通过第2框《正确把握宽容友善》的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践行宽容友善,将宽容友善转化为一种长期的交往习惯、一种内在的道德素养,做到知行统一,因此,本节课把“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宽容友善这一交往品质”作为教学重点。

  由于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宽容与维权三个问题涉及到心理、道德、法律等多个领域,而初一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知识较欠缺,在理解上会有难度,因此“正确把握宽容与友善的界限”是本课的难点。而突破本课的难点,是为突破重点服务的,“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宽容友善这一交往品质”是本课教学最终的落脚点。

  二、说教法

  马卡连柯说:“老师通常是不能等待这种情况的自然出现,他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的外部环境。”所以老师要通过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为此在分析教材内容和教材结构的基础上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我将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flash动画、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通过情境教学法、阅读讨论法、亲身体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都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因此本课学习主要采用:阅读——思考——讨论、合作学习法、课后的实践活动等方法。

  四、本课的教学流程设计

  1、课的导入

  老师提出问题:①在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被同学、父母或老师误解、错怪甚至伤害过?②当时自己怎么处理的?这样处理的结果是怎样的?

  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发言。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以暴露学生对宽容友善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在践行宽容友善时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以“疑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内容作好铺垫。

  2、讲授新课

  活动一:播放flash动画“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乘客小王不小心踩了小赵的脚。针对这一事件创设两种不同的情境:

  (1)小赵在被踩后说“太不象话了!长眼没有?”小王说“叫什么叫?踩你又怎么样?”

  (2)小王在踩了小赵后说“对不起,踩了你的脚。”小赵说“没关系,难免的。”然后让全班学生共同讨论两种情境带来的结果,并进行评价。(这儿允许学生对两种情境的结果有尽可能多的设想)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第一,通过播放Flash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切身体验、理解宽容的作用;第二,使学生懂得宽容别人无心的伤害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境界,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第二,使学生明确如果缺乏宽容忍让之心,只会激化矛盾,加剧冲突;第三,引导学生要在学习、生活中践行宽容友善这一交往品德,将宽容转化为一种内在的道德素养,做到知行统一。

  活动二:出示材料:大意是初一学生小周在放学路上被几名社会青年敲诈的故事。不法分子对小周的敲诈从5元到100元。每次小周只是想办法把钱交出来,而没想到把这事告诉父母和老师。

  针对这事件,创设2个问题,

  (1)不法分子的敲诈为何能一次次得逞?这与小周的宽容心有关吗?

  (2)如果你是小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同学可以补充及评价,在这基础上教师归纳)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第一,使学生懂得如果面临别人一次次的非法侵害而忍气吞声,这种宽容忍让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第二,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懂得在面临非法侵害时,应依靠老师、学校、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三,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明确这一行为既是不道德行为,也是违法行为,作为公民,应该敢于并善于与之作斗争,这样做既惩治了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也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第四,使学生明确与不法行为作斗争,不是没有宽容之心,而是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决不迁就一个“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道德与法律上)坚决不能让步。

  活动三:“小强的烦恼”大意是:小强在家吃饭很挑食,每当菜不合胃口时,就发脾气。当妈妈要批评他时,奶奶总是说:“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不会了。”

  在学校,小强因为不能遵守纪律总是被班主任老师批评。小强认为老师对他太严格了,没有宽容心。一次小强因为送一位迷路的孩子回家而上学迟到,又被老师狠狠的批了一顿。小强很激动地说:“你太过分了,难道你就从没迟到过?”

  针对这一情境设置3个问题

  (1)奶奶阻止妈妈对小强的批评可取吗?为什么?

  (2)老师批评小强就是不宽容吗?为什么?

  (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和父母的批评教育?

  (让学生讨论基础上发言,教师及时评价和归纳。)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第一,使学生懂得宽容并不意味着是非不分,爱憎不明,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不等于纵容;第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宽容并不排斥严格要求和善意批评,正确的批评教育恰恰是老师有责任心、爱心的体现;第三,对于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正确批评,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并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去;第四,对于老师或父母错误的批评,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采取恰当的方式和老师或父母解释清楚,宽容老师或父母的错误,因为“人无完人”,老师或父母的出发点是为了我们好,我们切不可当堂顶撞,或耿耿于怀。

  活动四:出示材料,在平时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你如果遇到下面情况,你会怎样做?(仅举4个例子)

  (1)当同学错怪了你,未向你道歉时?

  (2)当同学无意中弄脏了你的衣服时?

  (3)当父母在气头上对你说了气话时?

  (4)当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错误地批评了你时?

  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由学生自己来评价,教师只是作为指导。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第一:学生通过前面三个活动已经知道了生活中宽容友善的界限是什么,列举这四种情形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第二这个活动参与者主要是学生,包括评价人也是学生,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明确宽容友善的界限。教师在这一活动中主要起组织者的作用。

  3、本课小节:

  (1)在屏幕上呈现本节内容的知识要点。

  (2)屏幕呈现汪国真的诗——宽容与刻薄,老师和学生一起大声诵读。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大声朗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升华教学内容,巩固教学效果。

  最后在屏幕上呈现雨果的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作为本课的结束语。

  4、布置作业

  (1)给曾经误解、错怪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同学、朋友、父母、老师等)写一封信,以宽容友善的态度待人。

  (2)给自己曾经因不礼貌或误解过而受到伤害的人写一封信,以求得谅解和宽容。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和导入新课的内容相对应,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宽容友善这一交往品德。从而把本课的重点“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宽容友善这一交往品质”落到实处。

  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整个教学思路以认知发展为主线,情意发展为内容,交往互动为呈现形式,尽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发展能力。以上就是我对本课内容的构思,肯定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谢谢!

【《正确把握宽容友善》说课稿】相关文章:

《宽容》教学设计11-07

正确的房屋协议书(精选7篇)10-19

正确上网倡议书(通用6篇)08-27

风筝说课稿12-06

《礼物》说课稿12-06

《荷花》说课稿12-06

《统计》说课稿12-06

《西湖》说课稿12-03

对鲜花说课稿12-03

《泉水》说课稿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