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算盘的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算盘的认识》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算盘的认识》说课稿1
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七单元第一节100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例4的内容,是根据《标准(20xx)》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算盘,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体会其直观形象、体现数位特征的特点;会用算盘表示数,深化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认识算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0以内数的数数、拨数、读数和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算盘半直观半抽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深化对位值制的理解,巩固1000以内数的组成,强化数感。
说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计数和数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说教学重点: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并会用算盘表示数。
说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拨法和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
说教学方法:
这节课教法主要是引导法、讲授法、练习法;学法主要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巩固练习法。
教学过程: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育活动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经验来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猜谜语引入新课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猜谜语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算盘的特点。
(二)认识算盘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观察、游戏、儿歌记忆等不同方式,使学生记住算盘的各部分名称及上珠、下珠的意义。
2、在算盘上表示1-10。
这一部分主要分四个层次:一是出示一个算珠比较乱的算盘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然后介绍在算盘上拨数需要把算珠拨靠框。二是通过如何拨数字“1”引起学生的争议,引导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算盘上定位。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算盘上哪一档都可以定为个位,但需要做上记号;只要个位定下来,其余的数位也就定下来了,但一般选最右面一档作为个位。三是让学生拨出1——9各数,在这里重点让学生说一说1、2、5、9的拨法。四是让学生讨论交流10在算盘怎样表示,老师说明10一般不用个位上1个上珠和5个下珠或2个下珠表示,而是用十位上1个下珠表示,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和计数器上表示数是一致的,体现了十进制计数法。
3、用算珠表示数
让学生动手在算盘上拨563,通过动手操作拨珠让学生明白:用算盘上的算珠表示数时要先确定个位,个位上拨上表示几个,十位上拨上几表示几十,某个数位上是0,则不拨珠以空挡表示。
4、拨珠的指法
通过指导学生打算盘的坐姿及指法,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78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六的11题。
3、用三颗算珠在算盘上表示一个三位数,最大是多少?
前两个练习是基本练习,最后一个是提高练习。通过练习,帮助孩子进一步熟悉算盘的结构特点和用算盘表示多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读写算盘上的多位数。
(四)介绍算盘的历史
通过算盘历史的介绍,让学生懂得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欣赏各种算盘
通过欣赏作为工具、工艺品、装饰用品和具有收藏价值的算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算盘的喜爱之情,感受算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说板书:
主要板书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及一个上珠一个下珠表示的意义。
《算盘的认识》说课稿2
【设计理念】
新课程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本课教学中,老师能充分提供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开展猜一猜、比一比、拨一拨等活动,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将“数”和“形”紧密结合起来,以“形”感知、理解、表达“数”,深入浅出,进而强化了直观感知的数和抽象的数之间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情与教材分析】
“认识算盘”是根据《标准》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本节课呈现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借助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算盘的结构,给出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说明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让学生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第二层次是利用Flash动画软件,让学生在算盘上表示数,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新知,同时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进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算盘,因此教学中既要渗透中国传统的数学文化,又要注重让学生经历运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计数和数数。
2、学生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计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3、学生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拨法。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 引出课题。
1、展示形状各异的算盘图片,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形状各异的算盘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算盘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观察 认识算盘
(一)介绍算盘的历史
1、课件演示,了解算盘的由来。
课件出示:计数的历史演变过程:“结绳计数” “算筹计数” “摆珠子计数” “算盘计数”。
介绍:算盘是中国最古老的计算机,我们的祖先在1000多年前就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流传到现在。算盘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还传到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
2、谈感想。
听了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感想?
小结:我们的祖先很智慧,小小算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好好认识算盘,把中国的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设计意图:通过算盘历史的介绍,让学生懂得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仔细观察算盘,说说算盘里都有些什么?
2、认识“框”、“梁”、“档”“上珠”“下珠”。(板书并结合课件演示)
3、用动作比划自己认识的名称。
4、儿歌记忆法。
课件出示:
小算珠溜溜圆,梁把算珠分上下,中间档来串一串。框把算珠全围上。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演示、动作比划、儿歌记忆等不同方式,使学生记住算盘的各部分名称。】
三、实践操作 使用算盘
1、在算盘上表示1-10各数。
(1)引发冲突:借助课件展示算盘上杂乱的珠子,在这样的算盘上能直接拨数的吗?引出在算盘上拨数要先离梁。
(2)小组讨论:如何在算盘上表示出1-10各数?
(3)共同拨数:利用Flash动画软件,学生说数,老师拨数,重点引导“五”和“十”的拨法。
2、了解如何定位。
(1)借助课件展示不同的定位。
(2)小结:算盘上计数,定数位可关键了,个位定在哪儿,十位、百位、千位也固定了。
3、用算珠表示数。
(1)拨数前,要先注意什么?
小结:当珠子都离梁时表示算盘上没有计数。
(2)在算盘上逐个出拨出各数:563 208 560 600
个别学生利用Flash动画软件,在电脑的算盘上拨数,其他学生在自己的算盘上拨数。
强调:某个数位上是0,则不拨珠以空档表示。
③渗透拨珠的指法。
拨入下珠时用大拇指,拨去下珠是用食指,拨入拨去上下珠都用中指。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生生交流中懂得算盘上哪一档都可以定为个位,只要个位定下来,其余各位也定下来了。并通过动手操作拨珠学会了算珠计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巩固应用 加深认识
1、猜一猜
下面几个谜语都和算盘有关,请同学们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①猜猜我是谁,它有四条边,最爱帮助人,不让珠乱跑。
②猜猜我是谁,虽然只有它,本领却很多,一个可顶五。
③猜猜我是谁,它有许多根,穿着小珠子,噼里啪啦响。
2、连一连
把相同的数连起来。
3、用三颗算珠在算盘上表示一个三位数,最大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帮助孩子进一步熟悉算盘的结构特点和用算盘表示多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读写算盘上的多位数。】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算盘,并会用它进行拨数,它的神奇之处是不仅能表示数,用它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计算呢!熟练的珠算计算并不逊于计算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找一些资料,发现更多关于算盘的奥秘。
【《算盘的认识》说课稿】相关文章:
比的认识说课稿09-23
倒数的认识说课稿10-30
认识乘法说课稿10-27
分数的认识说课稿12-13
《大数的认识》说课稿10-18
《倍的认识》说课稿10-24
认识钟表说课稿11-17
《认识钟表》说课稿09-09
认识时钟说课稿12-13
认识角说课稿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