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10-06 10:01:0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5篇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乘加、乘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中的一个内容,它编排在“乘法的初步认识”和“2—5的乘法口诀”之后,让学生通过乘加乘减的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口诀。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教材通过“小熊掰玉米”这一主题图,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设计理念和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使之‘做’数学”的教学理念。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它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景和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本节的“乘加、乘减”是让学生能提出数学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结算出结果。在设计本课中,我力求在“算”与“用”教学的结合点上有所突破。通过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乘加、乘减式题,试想体现以用引算的做法。当得出乘加、乘减式题后,要让学生及时感知算式与实际背景问题的联系,真正理解式题的含义(“几个几多几”或“几个几少几”)。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图与式的结合来探究算理,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一定的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或减法的计算是首次接触,在计算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不正确的现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自主解决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2、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提高个人类比、迁移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

  2、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师生谈话:

  师:这段时间我们在学习什么?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称号后面的数叫什么?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乘法的知识。

  师:看大屏幕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生答)乘加是什么意思?(生答)乘减呢?(生答)一年级我们学过加减混合运算?谁来说说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生答)有小括号又该怎么计算?谁能大胆的来猜测一下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生答)

  2、对口令:2、3、4、5的乘法口诀。(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

  过渡:看来我们已经掌握了2、3、4、5的乘法口诀,那我们大家有信心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验证刚才大家的猜测吗?(生答)老师期待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

  (二)民主导学

  1、教师谈话:同学们公园去过吗?(出示游乐园图。)公园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公园中寻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出示4匹小木马,每匹小木马上有3人。)

  教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列式:加法算式:3+3+3+3=12(个)

  乘法算式:3×4=12(个)

  加数相同我们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 教学例5

  (1) 过渡: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走了一个人)现在一共有多少人?能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吗?请同学们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 小组合作学习

  (3) 汇报交流。

  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个)。

  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人。列式:3×3+2=11(个)

  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个人拿走。列式:3×4-1=11(个)

  (4) 引导观察算式。

  教师指出:像3×3+2,3×4-1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

  (5)小组讨论:这两个算式怎么算呢?

  思考:在3×3+2中,在3×3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

  在3×4-1中,在3×4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减1?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

  3、教师出示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看图列算式。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三)检测导结

  1、练习十二的4题你能快速算出有多少人在吗?

  此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而且鼓励算法多样化。

  2、5×3-5 = 5×3+5= 5×4+5=

  5×2 = 5×4= 5×5=

  上下两题对比的形式,使学生了解算式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3、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画画的方法,自己设计一道乘加乘减的题目。

  4、反思总结

  师:回过头来看一开始我们的猜测,哪种猜测是正确的,大家真了不起!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验证了自己的猜测,成了小小数学家,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那你能给大家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3+3+3+2 3×3+2=11(个)

  3+3+3+3-1 4×3-1=11(个)

  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教学反思】

  《乘加乘减》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解决乘加乘减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意识。于是我将教材进行了重组,经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帮助学生寻找富有生活性和开放性的数学学习素材。整节课置身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并通过主题图信息的刺激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真是水到渠成,相得益彰。而且我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可观察、思考的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思维含量,启迪学生思维。

  教学中我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通过练习我使学生领会到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活经验来做参考,进一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把意思表达清楚,对一些数学术语要加强训练.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注重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提高,在不同的体验中应用。通过练习体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通过同桌交流等形式,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关注,通过组间评价、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陌生。例如,许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先通过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教材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再让学生仿照书上的步骤随便剪一剪,使学生看到,在剪的过程中,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使学生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本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发现、探索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正确判断。

  2、难点:探索某些对称图形的对称性。

  二、说教法

  我先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卡通明星米老鼠来咱们班做客谈话导入,并告诉学生我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尤其是米老鼠,在帮米老鼠贴耳朵的游戏中,即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又揭示了课题,达到了愉教娱乐的目的。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没有按照例1的模式进行教学,而是将教材进行了改动,用卡纸剪了学生都比较喜欢的小动物——蝴蝶、小鱼、七星瓢虫,这些动物都是典型的对称图形。在出示这些动物时,我设置了一个让学生猜一猜的环节,对这些动物对折出示,依次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说发现了什么?生边汇报,师边演示对折,既形象又生动地让学生体会到对称的含义,并引出对称轴,师先示范画,然后叫学生板演,最后全班完成书上做一做,先判断是不是对称图形,再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样进一步巩固了对称图形的特征,又加强了对称轴的概念。

  在巩固练习时,我又设置了一系列智慧百宝箱的闯关游戏,并根据这些练习题的特点各起了一个象征性的名称,如“火眼金睛”,看谁在“桂林山水甲天下、”“1、2、3、4、5、6、7、8、9、0”这些汉字和数字中找出对称图形。又如“是真是假”,让学生判断这些生活中的实物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并说说为什么?再如“争先恐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的例子。通过这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日益高涨,既巩固了本课的知识,又满足了孩子们爱动的天性;还满足了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拓展部分,让学生动手折一折,依次折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对称轴,这部分知识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边实践、边汇报,让学生得出结论。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

  最后,通过老师给孩子们送礼物,现场给学生剪一个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动手也剪一个对称图形,进行展示、互评、欣赏,让学生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又揭示了对称图形的对称美。本节可一直围绕“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展开的。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运用了丰富多彩的课堂评价语言。如:“你真勇敢,声音再大一点就更棒了!”“你的声音真好听,继续努力吧!”“你的思维真独特,我都没有想到!”……我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感受,及时地进行调控,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体验不同程度的乐趣。

  三、说学法

  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只要给她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展示给大家。因此,我既采取了自主、合作的方法,又运用了探索、实践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如从一开始,我就给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干什么都要‘比着干、抢着干、争着干’,看谁最聪明?看哪个小组最团结?小组、个人都有小小的奖励。有了竞争机制,每个人不再是旁观着,而是参与者。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贴一贴、猜一猜、玩一玩、折一折、剪一剪、说一说”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

  四、说过程

  激趣趣导入

  1、今天我想邀请一位可爱的动画明星和咱们一同来上课,你们愿意吗?(愿意!)瞧,它是是谁呀?(米老鼠),对!是可爱的米老鼠。我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尤其是米老鼠和唐老鸭。现在,就把我的老朋友请出来,大家欢迎一下。怎么,我的老朋友少了一只耳朵是我不小心把它弄掉的,谁愿意帮米老鼠把耳朵贴上。(生贴,生评)贴这行吗?(不行)为什么?贴这行吗?(行!)为什么?(因为左右两边的位置一样)。对,你说的真不错,咱们可以把左右两边耳朵的位置说成对称,(板书课题)。在这里你还能说什么是对称的?(眼睛、嘴巴),在自己身上找一找,看有哪些是对称的?(生找,并汇报,师评)

  讲授新课

  1、小朋友真了不起,找出了这么多的有关对称的例子,咱们给自己一点掌声吧!看到你们这么棒,有三位可爱的小动物也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先来猜一猜他们是谁?(蝴蝶、小鱼、七星瓢虫)师边说边板贴。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左右两边一样)我们把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就叫作对称图形,(补充板书图形)这些都是对称图形,(生边说,师边示范对折)

  3、使左右两边完全重合的折痕老师用虚线把它表示出来,这条线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谁知道?不知道的学生打开书第68页找一找。(对称轴,生说师板书)小鱼的对称轴在哪里?谁来画?(请一名学生来画,其他学生观察)七星瓢虫的对称轴在哪里?谁来画?(生板演)(生评、师评)

  4、刚才咱们认识了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现在也动手画一画这些图形的对称轴,画之前先来判断一下这些图形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对称图形?为什么?然后再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师巡视指导,点评。

  巩固练习

  1、瞧,老师给咱们班的同学带来一个宝盒,是什么呀?(智慧百宝盒)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想!)谁来开启百宝箱?(生依次从盒子里拿出闯关的题卡:火眼金睛、是真是假、争先恐后)这里有三个游戏,你们想先玩哪一个?(生选择,进入游戏环节。)

  2、刚才在游戏中表现了同学们聪明才智,现在老师想看看同学们的小手是否灵巧?赶快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依次折出它们的对称轴。在折圆形的对称轴时,师须加引导,直到学生说出无数条。(无论怎样折,我们发现圆的两边都是一样的,这样一直折下去,能折完吗?)

  3、冬天来了,有一个节日是我一直都盼望的——圣诞节,我准备了提前送给咱们班同学一棵圣诞树。现场剪圣诞树,师剪,生观察。然后,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动手剪对称图形。剪完的同学四人小组进行评价,小组内挑选一件最满意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请大家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对称美。

  小结

  这节课,你上的满意吗?(生评价)我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大家能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欣赏的眼睛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成功的体验,让我继续杨帆,在课改中远航,每到一站,你都会收获更多的惊喜。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制作作息时间表》是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泰山出版社第二册下)第一单元第四课教学内容,绘制表格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课以“制作作息时间表”为任务,从创建表格到修改表格,使学生学会对表格进行简单的编辑操作。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简单表格的绘制方法;了解表格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按照要求创建空白表格,并在表格中输入内容;能够对表格进行简单的调整。

  教学重点:

  表格的创建及表格中文字的编辑和表格的调整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各种表格范例。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和范例对比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刚刚接到一个任务,想请大家帮忙来完成,你们愿意吗?这个任务就是“制作作息时间表”。(板书:课题)

  二、新授

  (出示范例1)表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我们把表格中的每个小格称为什么?

  我们对表格已有初步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创建一张空白表格。

  1、 创建表格。

  请同学们参照课本21页,绘制一张由12行3列组成的空白表格。

  指生到前面边讲解边操作。

  指生总结操作步骤

  ① 单击工具栏中“插入表格”按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完成操作。

  ② 也可以通过菜单栏中“表格”—“插入”—“表格”来完成此操作。

  (教师表扬鼓励)

  表格创建了,怎样编辑表格中的`文字呢?

  2、 在表格中输入文字。(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参加照课本22页编辑表格内容,完成练习,比比哪组速度快。(小组合作,交流)

  指生回答,你是怎样在表格中输入文字的?可不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实现光标的移动?

  利用键盘上的光标控制键→←↑↓或者Tab键,也可以将光标从一个单元格移动到另一个单元格。

  (教师及时表扬,给予肯定)

  (出示范例2)怎样将你作息时间表格中的内容设置成这样?

  3、 设置表格中的文字格式。

  谁能大胆到前面来操作给同学们看,你是怎样想的?

  生演示,讲解;师总结操作步骤

  ①选单元格;②在表格中单击右键,出现快捷菜单,选中“单元格对齐方式”;③单击“中部居中”按钮。

  表格中文字的字体设置方法与已经学过的普通文字的字体设置方法相同。

  请同学们快点完成自己的操作吧。

  4、(出示范例3)改变表格的大小、列宽和行高。

  师演示,学生跟着操作。

  ① 调整表格的大小操作步骤:将鼠标指针移到表格的顶角,指针变斜双箭头时,按住左键拖动鼠标即可调整表格的大小。

  ② 调整表格列宽:将鼠标指针移到表格线上,指针变成状时,按住鼠标左键左、右拖动即可调整列宽。

  ③ 行高的调整方法与列宽相似,请同学们快试一试吧。

  师:操作过程中,谁还有新发现?

  (1)拖动表格左上角的标志,可以调整表格的位置。

  (2)用“表格属性”对话框可以对表格进行精确设置。

  现在这张表格,老师是满意了,可是老师的领导是个爱挑剔的人,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装点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5、 作品展示,学生相互交流,互评,师点评。填写评价表。

  6、练习巩固。

  参照课本25页课程表,制作自己的课程表,并以“课程表”为名保存在自己的“练习”文件夹中。(由于时间关系,可以课余时间完成)

  三、小结。

  谁能根据这节课的学习,总结你有什么收获?(生答)(师总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掌握了绘制简单表格的方法,了解了表格的基本构成以及对表格进行简单的调整。经过检查,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俗话说,有来无往非礼也,同学们有什么事情尽管说,老师也是乐于助人的人。

  板书设计:

  制作作息时间表---制作规则表格

  1、 创建表格

  2、 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3、 设置表格中的文字格式

  4、 改变表格的大小、列宽和行高

  教后小记:

  本节课,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范例等方法组织教学,效果良好。例如:开头我设置了整体教学任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又用表格范例设置任务,放手让学生探究,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发现知识,让他们在 “玩”中学,在学在“玩”,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内容。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8页的内容时分秒。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时、分、秒的有关知识。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学具操作,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记时的;知道1小时=60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操作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3.情感目标: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钟面上1时、1分的时间规定,体会1时、1分的长短,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难点是:看钟表准备的说出经过的时间。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新课程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钟面的感受和认知,练习生活,创设情境采用:

  直观演示法

  设疑诱导法

  操作发现法

  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说学法:

  有效地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十分注重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拨一拨、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时和分。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第一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你每天早上是什么时间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要是学习了看钟表的方法,就能准确地掌握时间,科学地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间单位:小时、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模型。

  (2)引导观察钟面。

  小组边观察,边议论,你发现了什么?

  大格、小格、长针(分针)、短针(时针)

  (3)观察填空。

  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

  每个大格分成( )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

  2.认识时、分的关系

  (1)童话故事: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有一双会认时间的慧眼,还有一双会写时间的巧手,为此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作为奖励。你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输得非常不服气,于是它又约了小乌龟到周围种着12棵树的圆形运动上来比赛,大家猜一猜,这一次谁赢了?好,让我们一起到比赛现场看一看。(课件演示在相同时间里,小白兔跑了一圈,小乌龟只跑到第二棵树下。)其实,在我们今天认识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龟兔赛跑。(龟兔跑场景变成一个钟面)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3)课件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过程,验证学生的结论。

  【这一环节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再次燃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迫切希望能揭开钟面上“龟兔赛跑”的秘密,通过动手拨一拨终于发现了1时=60分,而课件的生动演示,既验证了学生的发现,又使学生兴趣盎然。】

  3.感受1分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1)全班看动画片,分小组活动,感受1分钟的长短

  1分钟脉搏跳 次左右;1分钟大约跳绳 下;小朋友1分钟大约写 个字,1分钟可以背诵 古诗。

  (2)谈话:刚才的一分钟已经过去了,还能再找回来吗?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呀!提问:你想说些什么?

  那么1小时能干些什么呢?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他们1小时都能干些什么?

  [意图:看动画片,让学生切身体会一分钟的长短,巩固分的时间观念,通过学生的谈论与活动,让学生感到1分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也能做一些事情,要珍惜每一分钟。]

  三、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1、学生互动拨钟表

  学生出题,学生拨小钟表

  可以引导这些题目:5分钟怎么拨?10分钟,23分钟,3小时,6小时等时间。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思考,课件演示,填空。

  一节课是( )分钟,课间休息( )分钟,再加上( )分钟是1小时。

  [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已经形成的时间观念,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下节课学习认识几时几分作铺垫。]

  四、小结评价,深化认识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满意吗?填写自我评价表。

  [意图: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可以加深他们对时、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对自己课上的表现进行自我反省与评价,促进学生及时改进。]

  板书设计力求知识性和间接性。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说课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青 岛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 窗2《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 掌握了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乘法的 初步认识》、本册第一、三单元《表 内乘法》和本单元信息窗1《用2~5的 乘法口诀求商》基础上学习的。同时 本节课的内容又为学习第八单元《有 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利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熟 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生 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乐 趣。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用6~9的乘法 口诀正确求商 。

  教学难点:

  用6~9的乘法 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

  说课流程:

  一、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思维方式主要 还是形象思维,他们乐于 探究,渴望交流和教师的 称赞,他们经历了一年级 下册第七单元《乘法的初 步认识》,二年级上册第 一单元、第三单元《表内 乘法》、第四单元《除法 的初步认识》和本单元第 一课时信息窗1的学习过 程。初步掌握了用乘法口 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用6~9的乘法口诀 求商,从方法上来讲,学 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是 这要建立在学生对乘法熟 练掌握的基础上。另外,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一个 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 对该类问题的熟练解决也 是本课教学的成败关键。

  二、说模式

  1、合作,就是要切磋学 问,交流疑问,共同 完成学习任务。

  2、探究,则是要求质 疑问难,深入研究 并解决问题。

  3、自主,即主动,要主动 地在数学实践中丰富数 学素养,提高数学能力。

  三、说设计

  1、前置学习:比比谁做的最快!

  设计意图:以旧引新,通过知识的迁移,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标本是什么 吗?咱们和书上的小朋友一起 来制作标本吧。

  设计意图:结合现实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自主学习

  1.仔细观察情境图,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尝试着把你提出的数学问题解决出来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发现数学信息,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沟通语文数学学科的联系, 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及听、说的能力,同时训练学 生从活动中获取有效的数学信息的能力。

  4、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42朵花能做7件标本,做一件标本需要几朵花?

  小组交流汇报 独立解决

  42÷6= 42÷7=

  我们的方法是_________口诀:六七四十二

  小结: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

  小结:一句口诀可以求两道除法算式的商。

  根据情景图,小组合 作,提出问题并解决。

  56片叶子可以做几件标本?

  56÷8=7(件) 交流自己的想法。

  72片叶子可以做几件标本?

  72 ÷ 9=8 (件)使学生感受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中心环节,本环节采用“放”的形式,经过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求商的方法。

  5、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第一关 我是小法官

  设计意图:这道是基础题,为了加强学生对新知 识的理解 。

  第二关 看谁算得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练习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列四道 算式 。

  第三关 我最棒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 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6、回顾整理 内化提高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思考,自主进行知识的内化;教师总结和点评,对知识进行梳理的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

【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5篇】相关文章:

1.关于数学说课稿初中模板集合五篇

2.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

3.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5篇

4.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九篇

5.关于数学说课稿模板6篇

6.【实用】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六篇

7.【热门】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八篇

8.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9篇

9.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集合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