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8-15 23:10:1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三年级语文说课稿集锦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说课稿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三年级语文说课稿集锦8篇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说教材简析:

  《走马灯的奥秘》是六年制小学语文S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文讲述的是茅以升小时候对家里的两盏走马灯发生兴趣,自己动脑动手弄懂走马灯为什么会转和怎样转得快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茅以升爷爷少年时就很会观察,并且喜欢在观察中思考、探求科学的道理。

  说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宵、盏、悬、旋、蜡、烛、串、幼;要求会写的字有:奥、秘、形、堂、引、转、旋、插、蜡、烛、投、串、幼。

  说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说教学难点:

  对走马灯的构造及原理有一定的认识。

  说教法学法:

  1、情境教学法:在导入新课时,我借助轻松谈话、形象、生动的课件,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扣住学生的心弦引领学生搜索记忆中的印象,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3、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的喜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本堂的教学中,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一)元宵夜看花灯是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呢?今天老师也带大家看看花灯!(出示幻灯片)谁能说说你刚才看见了什么?

  (二)刚才同学们都说有走马灯,那走马灯到底是一盏什么样的灯会这么神奇,这么惹人喜爱呢?看得出来,同学们对走马灯很感兴趣,有一个人对走马灯也很感兴趣,简直入迷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本课的主人公——茅以升。(出示图片,介绍茅以升)

  设计意图:兴趣能够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最好状态。通过提问,图片交流,使学生进入学习意境,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二、走进课文,整体感知。

  有的同学说这不就是一盏普普通通的灯吗?对!就是这样一盏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对少年时代的茅以升却产生了不平常的影响。通过他的表现我们将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茅以升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课文《走马灯的奥秘》。(板书:走马灯的奥秘)

  (一)检测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生字)

  (二)指名读生字。

  (三)齐读。

  (四)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元宵节的时间是?

  2、走马灯的样子是什么?

  3、茅以升入迷地看着走马灯,他提出了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解疑合探。

  1、谁能说说走马灯悬挂的位置是哪里?

  2、课文在介绍走马灯的位置时用了这两个词语(“悬”和“挂”)。你知道“悬”和“挂”的意思吗?它们有哪些不同呢?(出示幻灯片)悬:吊在空中,挂在天花板,没有碰到四周。挂:借助绳索、钩子、钉子等物体附着在高处或连到另一个物体上。(利用教室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悬和挂的不同。)如:教室中间悬着的吊扇和教室四壁的壁扇等。

  3、说说走马灯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出示幻灯片)

  (二)茅以升如此清楚走马灯的构造,他是怎样观察的呢?

  1、指名回答。(出示幻灯片)

  2、哪几个词语可以感受出茅以升观察的很认真呢?(板书1善于观察:仰 目不转睛 盯)

  3、理解“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体会盯着”一词的好处。(表现了茅以升观察得非常专心)

  4、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茅以升的认真观察。过渡:茅以升小时候不但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还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呢?

  (三)仔细读读课文,茅以升入迷地看着走马灯,提出了哪些问题?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提问。

  2、幻灯片出示。

  3、从刚刚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茅以升不光爱观察,还爱什么呢?(板书2:勤于思考:问 又提问)

  (四)茅以升只是提出这几个问题而已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一连串”“争着”“挤”等词语写出了茅以升想知道走马灯为什么会转的迫切心情,也说明了茅以升很会动脑筋,提出的问题很多。

  (五)在“怎么有时候转得快,有时候转得慢呢?”中省略号表示什么?体会此处省略号的用法。

  (六)茅以升发现问题后是怎样做的?找出本段描写茅以升的动词。(出示幻灯片)从这些动词中,你又觉得茅以升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3:勇于探索取 吹 又拿 点燃)

  小结:茅以升真是一个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验证的孩子呀!

  (七)品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茅以升为什么会特别高兴呢?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灰雀》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改正错误由喜欢鸟到真正爱鸟的变化过程。课文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简短、含义深刻的对话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

  三年级上册阅读的学习目标开始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加强词、句训练;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本单元的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A、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小男孩城实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新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诚实的可贵,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净化,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教育。

  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说教学方法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学知识与学生感悟的结合。

  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三、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处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优势。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向学生传授“学法”,是让学生“会学”,这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写写、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会学”的智慧。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走进中外名人的世界。本文涉及到人物是伟人列宁,我在设计时,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名人讲起,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身边的名人,又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在让学生了解名人时,我既突破了以往介绍的惯例,既不是老师说,也不是让学生直接来介绍,而是采用了出示名片的方式,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素材的基础上,让学生说,避免了学生对名人了解甚少,而不会说或乱说的情况出现。

  (二)走进文本,感受灰雀的可爱及列宁对它的喜爱。

  1.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在这里,我是抓住了“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 。“惹人喜爱” 通过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及课件展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的歌唱的画面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真切地感受到灰雀的惹人喜爱,为接下来的文本理解不经意地设好了铺垫。

  2.这几个词的使用来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通过“每次、都要、仰望、 经常”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对灰雀的喜爱。

  (三)披露文本,感受列宁高超的育人之道。以此,我利用课件导入场景,并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并通过教师参与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地读。有了这一环节的朗读准备,便让学生来细细地研读课文,以当小侦探的形式,了解灰雀是小男孩捉走的,并体验人物内心,接着抓住列宁自言自语的话,来感受列宁那种循循善诱及对儿童的保护的品质,也给大家展示了小男孩改正错误的过程。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引读: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它到哪儿去了呢?

  2.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 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3..读课文 3.5.7.9 自然段,请大家再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相机引导读 多 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从这句话你读出了列宁什么样的心情?惋惜,着急,担心,关心)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 爱。

  4.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读 4.8.10 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 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列宁喜欢这只灰雀吗?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 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 3-10 自然段,

  (四)深入体会,在此我又以课件再次带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想象灰雀在对谁唱歌,唱得又是什么歌,从而使学生明白,我们应该向列宁那样真正地爱鸟,美丽应与大家共享,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做错了事应该改正的道理。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幻灯片展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 11-13 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 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 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微笑着承受一切》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我国女子体操队跳马运动员桑兰,在参加一次世界性的体育竞赛时,意外地从马箱上摔了下来,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可是她并未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讴歌了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根据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感悟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词汇量和阅读量,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感悟,但是少部分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还有所欠缺,有待提高。我为本篇课文的第二课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承受、剧痛、失声痛哭、大汗淋漓”等词语的意思。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理解“微笑”的含义,懂得一个人可以凭借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战胜自我。

  教学重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理解“微笑”的含义,懂得一个人可以凭借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战胜自我。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并使用多媒体课件,学习卡片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及同桌讨论,小组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课堂组织形式来辅助完成。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我共为本课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情感铺垫。(预计使用时间5分钟)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和学生已经初读课文,学习了课文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本节课的导入,我采用了复习旧知导入法: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上节课的词语,让学生齐读,为第二课时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打下基础。接着请学生听老师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多媒体出示桑兰所获得的荣誉。以及获得荣誉时候的照片。接着出示她受伤时候的照片,对于桑兰这样的女孩,真是天大的不幸。这一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学生学习三——六自然段的情感尝试做铺垫,并且对于学生在最后理解“微笑”的含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自学课本,尝试练习。(预计使用时间8分钟)

  1.请学生四人小组自学课文三——六自然段,尝试完成以下自学练习。

  所描写的场景 桑兰的表现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第六自然段

  2.将练习做成学习卡,发到各四人小组。让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尝试练习。这里主要是运用合作尝试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内,激发学生主动向别人请教,或者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学生讨论,教师交流。(预计使用时间19分钟)

  让学生逐段交流自学练习中的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这一个个感人的场景。再通过教师引导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感情朗读的指导,使学生沉浸在一个又一个小故事里,体会桑兰的坚强、勇敢、乐观。这里偏重运用情景尝试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尝试体会、感悟桑兰的精神。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1.第三自然段的交流。让学生交流自学练习中第三自然所描写的场景和桑兰的表现。这个学生一般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来。接着多媒体出示桑兰受伤后队友来看望的场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队友和桑兰的不同表现,理解队友失声痛哭的意思。让学生理解此时的桑兰,面对队友的失声痛哭,面对自己的不幸,她并不是没有眼泪,而此时她没有掉一滴眼泪,她的内心在坚强地承受着眼泪。

  2.第四自然段的交流。学生交流自学的情况后,多媒体课件出示桑兰接受治疗时忍受剧痛的照片,让学生想想自己曾经经受过的疼痛,理解剧痛的意思。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已经找到了桑兰面对这样的剧痛还能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再次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经受疼痛时候的表现,学生大多会说自己会哭,会呻吟,或者跟爸爸妈妈撒娇耍赖,此时再和桑兰的表现作对比,突出了桑兰的勇敢。也可能会有学生说自己不会哭,会像桑兰一样,这个时侯,要适时提出表扬。再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主治医生对桑兰的评价,要读出赞美、感叹的感情来,从而使学生对桑兰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3.第五自然段的交流。第五自然段主要是讲桑兰接受康复训练,学生在自学后,都能回答得出来。我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桑兰进行康复训练的场景,突出桑兰在进行简单的训练时候,所付出的不寻常的努力。但是也会有部分学生说这些动作很简单。此时就要引导学生,桑兰受伤后已经高位截瘫,双手以及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要做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再让学生回忆体育课后自己因为体育锻炼的劳累,而出现的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感受桑兰训练时候的疲惫。她用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承受着康复训练带来的疲惫。

  4.第六自然段的交流。通过学生的交流,知道了这一个自然段是写桑兰出院以后微笑着面对世人。用多媒体出示该画面,用字幕打出桑兰说的话: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指导学生读出坚决、自信的'语气。到这个时候,面对不幸却坚强、勇敢、乐观的桑兰的形象已经清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在不幸面前,她仍然能露出动人的微笑。

  四、诠释课题,理解“微笑”含义。(预计使用时间8分钟)

  课文学到这里,学生对桑兰的敬佩之情已经油然而生。此时,再来引导学生理解“微笑”的含义,就容易多了。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海外人士以及领导人接见桑兰的照片,学生朗读第七自然段,然后对板书进行总结,课题中的“一切”,其实是指成功和不幸,我们的桑兰在成功时候微笑,面对不幸时,仍然能够微笑着面对。从而揭示了“微笑”的真正含义。号召同学们学习桑兰的“微笑精神”,成功要微笑,挫折面前更要微笑。水到渠成,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本节课灵活运用尝试教学法的几种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课堂组织形式,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效果显著。特别是课文的重点段3——6自然段的学习,采用了情感尝试和合作尝试相结合的尝试教学法,大胆放给学生去自学,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试一试,这样课堂教学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主动积极思考,主动自学课本,在课本中寻找线索寻找答案,,主动向别人请教,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的位置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扬长避短,综合各种教学方法,辅以各种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学生讨论中讲解,避免生硬的灌输。保证了学生所学知识的正确性。最后的感情升华,既是对课文的总结,对课文的重点内容“微笑”的理解。又让学生感悟到了“微笑精神”,对学生是一种教育和激励,号召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像桑兰姐姐一样微笑着承受一切。达到了课文的高潮。

  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本课采用词语式板书,简明扼要,富有启发性。通过几个含有内在联系的关键词,引起学生连贯思索,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附:板书设计

  4、微笑着承受一切

  成功 微笑

  坚强

  承受眼泪 勇敢

  不幸 承受剧痛 微笑 乐观

  承受疲惫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4

  这是篇童话故事,主要以对话形式讲述了国王的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童话故事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想读、乐学,但要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

  一、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注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对话?我以“读一读、找一找、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究文本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准备3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27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读通课文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在学生发言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2、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三)抓住对话,深究“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有了前面的铺垫,我首先出示词语(骄傲、傲慢、谦虚、轻蔑、恼怒、宽容、不再理会)在学生齐读后进行分类,随机板书:

  骄傲谦虚

  傲慢宽容

  恼怒不再理会

  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读课文,找找、画画从哪些语句看出铁罐的傲慢、骄傲,陶罐的谦虚、宽容?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主要做了以下点拨引导:

  1、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如“奚落”,我先让学生说说“奚落”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曾在什么情况下奚落过谁?或你曾受过谁的奚落?

  2、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评议读、赛读、加动作表演读等多种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几个句子:

  (1)“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此环节,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四、延伸文本

  我说:“如果此时陶罐与铁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谁说句什么话?学了课文你想对自己或身边的谁说句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写写。(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在写话中明白了道理,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我说:“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也来当一回童话大师,写一写这个故事,写完后读给爸妈听,让他们给你打打分。(这个作业为指导学生写作指明方向,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得以提高)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田忌赛马》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看了比赛后帮助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全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初战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获胜”三部分,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做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本课时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生"读通课文,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了解第一次赛马的经过、结果"的基础上,我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从而有感情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懂得在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三)教学难点

  理解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好主意。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新的飞越。他们有了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敢于在交流和讨论中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及已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法、学法

  朗读理解法、重点词句突破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五、教学设想: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阅读感受和体验,应注重指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提问,围绕重难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见解,深化人物性格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复习第一次赛马的经过、结果以及赛马后田忌与齐威王的神情。设置问题“第二次赛马的情况如何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布置任务“讲述第二次赛马”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 二)学习第二次赛马,并分析转败为胜的原因。

  1、学生讲述经过、结果,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意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第二次赛马。根据比赛的结果让学生分析田忌与齐威王神情的变化,讲解“目瞪口呆”。

  2、出示两次比赛的对阵图,让学生分析田忌是转败为胜的原因(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其他调换顺序的方法,这一设计可以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摆、推敲、比较、联系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得出结论孙膑想出的这种出场顺序是田忌能赢得唯一办法,表现孙膑的善于思考,感受孙膑的智慧。

  (三)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围绕重点,研读探究,分析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

  首先出示学习提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接着进行小组汇报孙膑想出这样的好主意的原因,弄清孙膑能想出好办法主要得益于他能认真观察、仔细分析,让学生找出文中这句话 “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通过马速排行理解“快不了多少”是第二次比赛胜利的关键。通过这一设计我想能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突破了课文的难点,二是使学生懂得,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想出正确的方法。

  接着让学生汇报田忌和齐威王为什么没有想出这样的好主意?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去理解人物的心理。

  两次赛马中间的对话部分是教学的重点。田忌、孙膑、齐威王不同的神态、表情、语气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对于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我让学生充分朗读,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在感悟语言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让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一设计我想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领会这段的内容和人物的想法,并且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拓展:

  1、做齐威王的谋士。

  同学们,如果你是齐威王的谋士,在第二次比赛中途对于田忌调换了马的顺序,你有所警觉的话,你有办法帮助齐威王取胜吗?设计这一环节意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知道要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五)总结全文: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和收获呢?(学生自由读文后发言)这一设计我想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已有认知水平,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并把所想的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说出来,这是培养学生词语的组织运用能力的很好的方法。

  (六)教师小结:胜不骄、败不馁,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

  同学们,智慧是人生的向导,但智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希望我们同学今后在生活中能够做到认真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学习,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你们的成功之门。

  (七)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田忌 孙膑 齐威王

  垂头丧气

  20xx/12/1 10:24:47 得意洋洋

  喜出望外 调换顺序 目瞪口呆

  七、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我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能环环相扣,课堂中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积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理,并通过朗读读出人物的心情,课后谈出了自己的收获。但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唯恐自己对上课时间把握不太好,造成压堂,所以对于有些问题不敢放得太开,以至于不能让学生透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有些限制学生的想法。其次要注意针对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语言还有不够准确的地方。

  以上的种种不足之处必须通过实践的不断磨练来弥补,通过日常的每一次备课、上课、反思来实现。我会把这节课当成又一个新的起始点,继续深入地钻研课堂教学,完善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6

  教学内容:苏教版实验教材,P95——98第17课《石头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在反复朗读中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认识人物对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课前准备:各种石头、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对比导入:

  1、同学们,再一次看到大家,老师心里很高兴,所以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礼物,这第一件礼物就是:出示语文书,问这是什么啊?那你们能告诉老师语文书用什么用么?(生答)说得真好,老师带来的的第二件礼物就是:出示石头(生答)其实这也是一种书,他同样教给我们知识,这叫做石头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2、板书课题:17、石头书(齐读课题)

  3、当你们第一次读到这一课题,读到石头书这三个字时,你们想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

  (1)石头怎么能做书呢?

  (2)石头书有多重啊?

  (3)石头书的作者是谁?

  (4)石头书上有什么内容?

  (5)石头书有什么作用啊?

  过渡: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不少啊!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石头书,你们来看看里面有哪些学问?(课件)

  过渡: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富有想象力,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里是怎么说石头书的。

  二、初读指导

  1、出示自学要求。(投影)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词语自学情况。

  (1)快速认读生字。(生字卡片)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学生认读词语。(投影)

  4、检查读书自学情况。

  (1)师生分句对读。

  (2)男女生分节对读。

  过渡: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那他们都看到了哪些呢?

  5、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

  6、小结。

  学到这里,你们觉得石头书到底是一本()的书。(课件)

  三、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石头书里有很多知识,里面既有字,还有画,那这些字啊、画啊是怎么形成的,石头书里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将下节课来学习。

  四、钢笔字指导。

  1、指导写法。

  2、学生描红。

  字:雨痕、波痕、矿物

  板书设计:17、石头书画(化石):树叶、贝壳、小鱼

  教后记:通过多遍朗读课文,以老师的感情带动学生的感情,整体感知课文,学懂课文。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

  一、教材方面

  鉴于初三的特殊情况,我没有选课文来说课,而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构思难、内容空洞等实际问题,结合中考考点,收集有关资料,自编教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理清范文的思路,把握几种议论文的结构类型。

  2、学会设计作文的架构,学会拟写议论文的提纲。

  教学重点:学会设计作文的结构,学会拟写议论文的提纲。

  教学难点:学会拟写议论文的写作提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黑板、幻灯机

  三、教法和学法设计

  为了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的方法:

  教法:提问法、演示法、巡视指导点拨法、练习法、当堂评定法。

  学法:范例法、归纳总结法、竞争法、修改法

  四、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步导入:郑板桥说到“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引出我们作任何事情都要“胸有成竹”,即做事之前心中要有完整的谋划打算。写作文亦如此,写作之前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构想,写作过程中实现这个构想,才能写出好文章。而这种构想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作文提纲。

  第二步检查预习:写出所给范文的写作提纲,课前精心挑选了三篇优秀考生作文,布置学生写出每篇文章的写作提纲。提问三个学生,之后归纳:以上三篇文章都是在取得高分的考场作文,它们得高分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呢?——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这样的文章怎能不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那么如何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学会拟写作文提纲是关键。

  第三步学习如何拟写作文提纲

  (一)作文提纲的模式及其要求(板书):

  要求学生根据资料归纳

  议论文提纲的模式要求

  1、标题(提出论点)①包含中心;②出新

  2、引论部分(引出中心论点)正面、鲜明亮中心。

  分论点一(论据)①要是一个明确的句子。

  3、本论部分分论点二(论据)②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论证中心)分论点三(论据)③要有论据

  4、结论部分①归纳总结②深化中心③有现实意义

  论据的要求:

  (1)论据可以是名句、格言,也可以是事例。

  (2)要典型,有代表性,众所周知(阅卷老师知道),才有说服力。

  (3)每个分论点至少需要一个论据,多多益善。

  第四步举例说明(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掌握模式和要求):

  以”勤奋”为话题拟写作文提纲。成才有路勤为径

  一、引论部分由“书山有路勤为径”引出:勤为径——提出中心论点(成才有路勤为径)。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8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师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精华】三年级语文说课稿集锦8篇】相关文章:

1.【精华】小学语文说课稿集锦6篇

2.【精华】小学语文说课稿集锦十篇

3.【精华】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八篇

4.【精华】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五篇

5.【精华】三年级语文说课稿四篇

6.【精华】语文说课稿八篇

7.【精华】语文说课稿3篇

8.【精华】语文说课稿四篇

9.【精华】语文说课稿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