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8-01 09:00:4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小学语文说课稿集锦十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小学语文说课稿集锦十篇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比一比》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的一篇识字课,课文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农家小院的情景图,第二部分是词语,第三部分是一则韵文。主要通过对农家小院具体事物的比较,为学生提供识字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本课中,要求学生学会12个生字,8个词语,认识1个偏旁“土”,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识字能力和朗读韵文的能力,掌握识字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韵文,感受农家小院的美丽和农家温馨的生活场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3、教学重难点

  我打算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现在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这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识字和学词。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兴趣教学法。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而兴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通过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儿童化语言;形式多样的识字游戏;活泼有趣的朗读方式,从始至终让孩子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课堂上,达到识字和学词的目的,提高识字能力。

  2、情境教学法。这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学科整合这两方面去考虑的。在教学中我通过播放课本插图展示农家小院情境,通过引导性语言描述情境,通过文本和课件互为直观感知,通过生动形象的板书重现知识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在创设的情境中促使学生更好地识字,学词和读文,达到识字和学词的目的,提高识字能力。

  3、赏识教学法。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学生练读字,词、参与游戏、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等环节,我活用赏识语言;当众表扬赏识;用欣赏、赞许的目光赏识;用友善的动作赏识;用模糊赏识等赏识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给学生注入了巨大的学习动力。三、说过程

  根据教材特点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分为以下四步: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在开课时,我首先激励背诵与季节相关的《四季》,接着我用上声情并茂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新课内容。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到农家小院的

  美丽,听到清晨农家小院内外传出的各种动听的动物叫声,有了这一情境效应,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激学,积累字词。

  在这环节里,我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了词语的基础上,以游戏为主要学习方式。在“打敌人”游戏中,通过课件逐一显示颜色不一,进入画面角度不一的词语,要求学生快而准地把词语读出。“我回我家”游戏则通过课件再次呈现农家小院,让学生在直观、感性的认识基础上,既能把握词语的整体关系又能把词语进行准确分类,我把游戏和课件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文本游戏,互为识字。

  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前面的教学,孩子把词语掌握牢固了,这时我再把藏在韵文中其余的生字抽出来让学生学习,已经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课件显现6个生字时学生读出字音,老师读文,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后,课件再呈现用红色标注生字的韵文,把课文的文本和课件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识字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开火车”“我在这”“结苹果”游戏则为记忆生字提供了练习巩固的平台。

  (四)朗读儿歌,积累感悟。

  本课韵文浅显易懂,节奏感强,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儿童朗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朗读的乐趣,体会语言的韵味。读的形式很多,有学生自由读,个人抽读,集体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间竞赛读,拍手读。课堂上书声一片,特别是学生自拍手读,互拍手读,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完全被调动了起来,师生已经融入到教材所设置的情境当中,真正走进了美

  丽而温馨的农家小院,把课堂学习的气氛推到了最高点。同时,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了中华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说练习

  根据课时内容安排,本节课只要求学生会认12个生字,8个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因此课堂上只体现了读了练习,以读贯穿整个课堂。学生读的时间多,读的练习形式多,读得扎实,读有成效。

  五、说学法

  正确的方法指向成功的道路。教学时,我着重进行以下的学法指导。

  1、让学生学会在合作探究中学。

  合作探究学习更加关注知识中的能力部分,它更强调的是教会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教学本课中,我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出生字,词语;在自学的基础上合作解决字词读音,互相探究记字方法,让学生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得到充分的展示,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2、让学生学会在读中学。

  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本课教学以读为本,有目的、有效果、形式多种多样的读字,读词,读文,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韵文的语言美。

  我们常说寓教于乐。本课教学中所用的游戏形式多样,操作性强,用得恰到好处,学生在乐中积累了语言文字,也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六、说板书

  本课采用图文结合式的板书。这是依据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导优势而设计的,板书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先后出现的,用简笔画画图,图上的字,词是用贴字卡的形式出现,通过可爱的图象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增进学生记忆的加强。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分析

  《可贵的沉默》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课时,老师从孩子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感到骄傲而快乐;而孩子呢,只有几个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而没有一个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通过强烈的对比,孩子们沉默了,老师抓住这一挈机,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自己的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祝贺、迅速、重复、恰恰、犯错误、缓和、建议、表达、烦恼、稚拙、享受、外婆、左顾右盼”等词语。

  2、 理解课文大概意思,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学会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使学生领悟到不仅要感受父母的爱,还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

  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的情绪变化。

  教学难点: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三、说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在整个教学过程我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四、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思,所以上课一开始,我就通过谈话导入课题,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进行梳理:“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字词。读完以后同桌互相说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2、交流。

  3、出示词语

  祝贺 迅速 重复 恰恰 犯错误 缓和 建议 表达

  烦恼 稚拙 享受 外婆 左顾右盼

  (1)自由读,开小火车的形式读。

  (2)师指导书写 “犯” “顾” “婆”

  4、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5、刚才同学们的朗读精彩,对老师的提问,也都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想说一说,课文中的哪一幅图与我们刚才的动作、表情是一样的?

  (三)读中感悟,探究体验

  1、出示第一幅图:

  (1)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那么激动?

  (2)能从课文中找出和这幅图有关的句子吗?(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1—9自然段,并用直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3) 谁来读一下你找的句子?

  交流感悟:

  ① 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谁再来读一下你找的句子

  ②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我也不阻止他们。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乐地交谈,谈的内容当然是生日聚会、生日礼物、父母祝福……。

  2、出示第二幅图:这幅图上的孩子们和上一幅图有什么变化?

  (1)他们为什么沉默了?

  (2)那么课文中是怎么写得呢,请大家自由朗读10—13自然段,找出写孩子们沉默的句子,待会儿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交流感悟:

  ①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过了一会儿,几位女学生沉静地举起了手。

  ②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孩子们的情绪随着老师的提问由开始的兴奋、快乐到后来的沉默。你们学得很出色,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她们的这两次变化再次读出来呢?

  出示文字投影:4个句子。

  (五)质疑

  学到这儿,你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呢?沉默之中他们会想些什么呢?蕴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这些问题,下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六)作业

  五、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时着力于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从两张课文插图中孩子们神态间强烈对比的差异入手,抓重点词句,并将学生的经验纳入到课堂中,引导学生与教材进行一定深度的对话,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披文入境,从而理解孩子们情绪上的变化。

  一、注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这一理念,鼓励学生针对课题及课文内容、重点词句大胆质疑,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共同探究,解决疑难。如:导入新课之后,我便让学生就题质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进行梳理:“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紧接着,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在汇报、交流之后学生便弄明白了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

  二、注重情境体验,境中读悟语言。

  这篇课文的内容描述的是我们学生最真实的一面,非常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因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在进行角色转移,变揣摩他人的想法为倾诉自己的感受,能更好地使学生感悟课文的意蕴,品味课文的语言。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要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须引导学生人其境、通其心、感其情。本课的朗读指导, 我并不做“轻重缓急”的机械指导, 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情境中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感悟,酝酿朗读心境,进行感情朗读。如在学习第一幅插图时,我让学生细读重点段,品字词,先找出和这副图有关的句子,并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们都能找到这两个句子,体会到父母知道他们的生日又为他们祝贺,他们的心情快乐。在指导理解“左顾右盼”这个词的时候,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示这个词的意思,并在情境中追问学生他们在看什么?(看其他同学是否和自己一样得到了父母的祝贺;有多少同学也和自己一样举手了……)深入体会孩子们是如何“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在细细品味词语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感受到孩子们那份炫耀的表情,骄傲的心情。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与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相联系,至此,孩子的心灵已掀起狂涛巨澜,不仅理解了内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不足之处:

  在孩子的情绪由兴奋到沉默时,也就是在学习第二幅图时, “读”却成了泛泛之读,读的目标不够明确,读的层次不够明朗。例如:孩子们沉默的相关语句,在读前,虽然先设计了让学生感受 “静”,接着让学生在“静”中感悟孩子们的后悔、不安等心理,但由于教师引导不到位,同学们还沉浸在父母的关爱之中,没有把难受、不好意思这种内在感情表达出来,使朗读“静” 时没有“到位”,以至于课堂氛围也整个没有“静”下来。另外,教师的评价语不够生动、及时。当学生的想法与自己预设的不一致时,作为老师不知该怎样有效地去引导,缺少课堂上的教育机智。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点,让我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3

  一、教材简析

  1.文章结构。

  文中有三次“亲切、舒服”,体现了文章感情深化的三个层次:(1)引入初进大兴安岭;(2)描写“岭、林、花”及由此产生的感想;(3)林场所见,顿悟“兴安岭”的含义。

  2.本课教学内容的选定。

  全文以“引入”、“岭、林、花”、“感想”三块划分,设计为三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以体会景为主,只渗透情感。也就是通过教学“岭、林、花”,体会大兴安岭的那种柔美,朦胧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一些真情实感。这种设计,也是符合本单元教学训练重点的考虑。

  3.设计思路及指导思想。

  (1)教学观念大胆突破、创新实践。

  全课力求体现一种“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情感体会来替代老师对文章内容单一讲解”的主流教学思想。通过有目的,有层次的读,整句整段的读,重于情感体会的读,来形成以读为本的特点,和学生由“读通—读熟—读懂—想读、想体会”的层次。

  贯穿全文“岭、林、花”三方面的,是同一个问题“你体会到什么?从哪儿体会到的?”这两个问连起来提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说出一段完整的话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要求。这也是启发式教学最有力地措施、表现!

  本课教学共六大环节:

  一.情景引入;二.理清内容层次;三.学2自然段(“岭部分”);四.学3、4自然段(林);五.学5自然段(花);六.结尾总结。

  教学一开始就是默读全文并思考,以此分清内容。紧接着齐读2-5自然段,理清层次。在学习2自然段的“岭”时,也是通过学生朗读体会特点,在回答中再读再体会这样来理解的。突破这部分难点后,又以老师的小结激情再读,更深一步体会。

  第三至五部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分别设计了3个、3个、1个教学点。第三部分的主要训练点是“体会岭的多”、“体会岭的温柔”、“体会作者的情”,三个教学点是以读为主;而第四部分的三个训练点“理解绿颜色的多”,“理解为什么大兴安岭,被称作林海”和“理解写法”,则主要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模式,力求体现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的创新。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本课重要指导思想。

  学生创新,首先老师应有创新。因此在教案设计,教学细节处理的考虑上,颇下了一番功夫。

  “创新从质疑问难开始。”于是本课采用了局部质疑问难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处理问题。在第四部分最大限度地发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回答不求唯一,允许发表不同见解。老师对于问题的答案,是以尊重学生的各自见解为基础,进行总结定性的,而非事先预备。

  老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设计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读,一步一步地体会景中流露出或激发出同感产生的那种情。老师的讲解在文中安排所占比例仅有,屈指可数。更多的时间,是让学生体会读,让学生说感想,表达见解。

  并且,此部分的教法和教学流程设计是灵活的:随学生而应变。采取以学生读“体会最美,最喜欢的句子”来引出三个教学点,相机对三个教学点作出不同形式的处理—有设问、有讨论、有朗读指导。学生的理解明显地轻松到位。

  文章结尾部分设计了“用一句话表达自己感想或者赞美林海”这一环节。既是在反馈学习情况信息,也是在创新思维,是设计的一个扩展训练——全课的高潮。

  另外,纵观本课还设计了、包含了一个学习方法的指导:先在讲第三部分“岭”时,提出学习方法——1.读书;2.体会特点;3.批注特点;4.体会作者感受。再在第四部分的教学引入时,有意地提到“同样的”用刚才的方法自学。最后,过度到第五部分自学。使学生通过本课学有所获。

  实际上,整个过程主线就是:充分相信六年级学生的能力,尽量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结合交流讨论,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一种理解文章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松鼠和松果》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0课的内容,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两只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文章语言轻新明快,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儿童喜爱。通过学文使学生领悟到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知识目标: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能力目标: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教学重点: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养成爱绿护绿的行为。

  二、说设计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应该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根据本课的重点以及新课标的精神,课中我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我把握“多识少写”的学理依据,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我采取先呈现带生字的词语,从词语中提出“生字”,运用多种形式熟读生字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如何识记住这些生字?然后呈现带有生字的句子,让这些字回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看看学生“换了环境还能认识它们吗?” 朗读感悟是课文的另一重点,我紧扣课文内容的情感线:高兴、担心、快乐,在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后,让学生带着高兴的语气朗读,随机出示第二幅插图后,观察提问:“为什么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地里埋下一个”让学生自读自语。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两个重点句:“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和“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体会松鼠的心情,再读感悟时,特别是省略号,引领学生去发现森林其他动物的担忧。当学生明白出除了小松鼠之外,其他小动物出同样离不开森林,抓住契机,再次出现中心句: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地里埋下一个”,让学生再读感悟,学生在读中情感得到升华,深深体会文章内涵。

  三、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看,有两只可爱的小松鼠今天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呢? (CAI课件演示:两只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还和小朋友打招呼) 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 板书课题:松鼠与松果 齐读课题。 (一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好奇心强,又非常喜欢小动物,鲜明的画面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家想不想听这个故事?先听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音。

  3、指名读课文,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

  4、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如果学生不能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引导进行。 (《新课程理念》十分强调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去接触文本,感悟文本,这是增强学生语感能力的必要前提。读后交流的空间也是开放的,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体差异。)

  三、合作交流,学习新字

  1、出示词语

  cōng míng hu po hū rán zhǎ yǒn jing聪 明 活 泼忽 然 眨 眼 睛

  rú guǒ zǒng yǒu yǐ hu zhǔ yì如 果 总 有 以 后主 意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4、出示生字卡,谁想当小老师来试着教同学们读读。

  5、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想交流哪个字就交流哪个字?

  6、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学生试读。 聪明活泼的小明学会了种花。 天忽然暗了下来,很快就下起了大雨。 如果明天天晴,我们就去春游。 学了这一课,我们以会更爱护树木了。 我们有了一个美化校园的好主意。 (每个孩子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是不同的,改变反复齐读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交流识记方法再回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记忆。)

  四、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课件演示:第一幅图小松鼠在摘松果吃)如果你是这只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摘吃松果,心里会怎么想?课文里哪一自然段写这幅图? 2、自由读,看谁能读出小松鼠的高兴劲儿? 3、指名朗读,评议。 4、指导朗读重点句: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好吃。

  (二)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 (课件演示第二幅图:小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1、观察图中的小松鼠在干什么?“为什么小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二、三自然段,自读自悟。

  3、交流感悟。体会松鼠的心情。

  4、引出中心句:“如果光摘松果,不摘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和“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里去住呢?”通过自由读,教师范读,指导读等多种形式体会松鼠的心情。

  5、再次出示中心句:“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齐读。

  (三)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松鼠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多种方式读读课文第5、6自然段。 2、交流、汇报。 3、如果你是这棵挺拔的小松树,用你的姿势告诉我?那么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是怎样的?茂密的松树林呢?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那又会怎么样呢?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松鼠心情的变化,最后用肢体语言来理解“一棵棵、茂密、光秃秃”这三个词语,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引起情感共鸣,比空洞的说教更具说服力。)

  五、拓展延伸,想象升华

  1、如果你生活在这里,想象这里以后会是什么样的?小组讨论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2、以“画未来”为题,画想象中未来的松林。 3、讨论交流: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课内外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文本的价值。)

  六、说板书:吃松果———埋松果—— 长松树 高 兴 担 心 快乐(板书采用文字式书,简洁明了)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5

  一、学习目标

  我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纬度出发,提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通过读、思、悟,提升情感,感受刘备三请渚的诚心诚意。

  2、在读、说写等拓展性的言语实践中,发展语言。

  二、设计思路:

  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目标为纲,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对刘的“求贤若渴”等的体验中提炼出“诚”这条主线,在初读课文中发现成,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成,表达成,通过引入《出师表》这一拓展资料,让学生感悟猪这一人所后来回味到留的成,最后让学生与刘对话,从而来赞美成,升华成。

  设计理念:《三顾茅庐》是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依据“向全体学生开放,向学生的思维开放,向学生的情感开放,向学生的未来开放”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创新意识为抓手,打破历史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特点”的教学模式,将其设计成先读再编后演的开放性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进行全身心的感受,让学生的个性在生动活泼、自由开放的学习中飞扬。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随文理解“仰慕、谒见”等词语的意思,简要复述课文。

  2、体会抓住人物言行、环境烘托以及通过人物之间的彼此衬托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3、初步学习根据范例合作编写课本剧,并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时安排:三课时完成教学,每课时的重点分别为读、编、演。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诚意”,质疑导读

  1、题质疑,初知大意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可能提问:谁三顾谁的茅庐?为什么三顾茅庐?结果怎样?利用多媒体,放录像,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而后用一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说得完整、连贯、有条理。“三顾茅庐”是一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常指什么意思呢?(明确: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由此引出探究重点:刘备是怎样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

  2、重点质疑,读中感悟

  (1)自由朗读全文,用符号在文中画出表现刘备“诚意”的词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些词句。

  (2)围绕“诚意”,品读明意。哪些词句体现出刘备邀请诸葛亮的诚意呢?把你的学习成果与同学交流一下。(学生思考后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随机指导)

  △可从刘备的语言方面来探究:如称孔明为“大贤”,自称“谒见”等,反映出刘备态度谦恭,很有诚意。教学时重点抓好朗读,让学生用自己的感悟所得读好刘备的话。

  △可从刘备的行动方面来探究:“叫人立即备马”“下马步行”“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赶紧下拜”等词句着重表现了刘备的“诚意”。△可从环境描写方面加以探究:“数九寒天”“冒雪”等词体现出刘备决心大,心意诚。

  △可从张飞的态度方面加以探究:张飞的鲁莽反衬出刘备的谦恭与诚意。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6

  一、概述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

  《“黑板”跑了》这篇课文描述了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安培在街上一边散步一边思考数学题,错把马车车厢当成“黑板”的故事,表现了他专心研究科学的可贵精神。教学这一课要达成这样的几个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本12/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二、说说教学流程和教学构想。

  (一)、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就抓住课文中“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这一中心句,通过感悟朗读和角色表演来体会。现在我就说说我的教学设想。

  第一大块进行初读指导。首先教师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就题目设疑: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跑了呢?黑板两个字为什么加双引号?通过学生质疑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然后按照常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疏通课文。

  (二)、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大块,如何进行精读感悟课文?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并练习换一种说法介绍安培。可以用“因为——所以——”句式。因为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所以他成为了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也可以用其它句式来说说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初步学会简单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语言训练。

  因为这一段是概括介绍安培的,所以教学时不必花费过多时间,只要强调“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这一句就可以了。

  2、探究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首先带领学生一起到100多年前的大街上看一看。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如果有课件,效果更好。唤起学生的体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如果你走上这条街,你会怎样?让学生自由发言。

  然后自然引到安培是怎么做的?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用“一边——一边——”的句式说说安培在干什么?说完之后回到课文中的原句:街上很热闹,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深入感悟朗读这个句子。

  在朗读中体会,把自己和安培作比较,激发对安培的钦佩之情。

  3、尝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第3自然段。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提出小组学习的要求:

  (1)读一读,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安培正在专心致志的思考,把有关句子划出来,读给小组成员听听。

  (2)讨论“心算,计算,口算”的异同点。

  (3)还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商量。

  然后进行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相机指导好以下几处的朗读:“特地”“太好了!”“高兴地走过去。”

  第3自然段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能通过欣赏、评议,抓关键字等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学会怎样学习。

  4、表演创造学习第4、5自然段。

  首先在组长的组织下,读课文第4、5自然段,讨论怎样说?怎么表演?再分角色,配上道具排练。排练好后,请最好的一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进行评价。评价时抓住以下几点:

  (1)黑板应慢慢地向前跑。

  (2)安培的话要让人听出很着急。

  (3)、安培是“不知不觉”地跟着走。

  (4)、当安培发现是马车车厢的后壁时,情节该如何处理较恰当?

  5、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引导学生阅读《丰子恺学画的故事》。其思想内容类似于这一课。学生读完后汇报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5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本文位于第一册教材的第九单元,在这册教材中起着总结与提高的作用。本文既是一篇课文,也是一首优美的儿歌。文字既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是一册教材中不可多见的美文,这篇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韵文体裁形式,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事,全文共六句话,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教学目的:

  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和青蛙冬眠的特性。

  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4、教学重、难点:

  知道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它们都画了什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二、说教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上课后,先出示一幅“雪地背景图”,加上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把学生带进情境,接着把小鸡、小鸭、小狗和小马4个动物展示在背景图上。

  通过变文为图,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准确的理解。

  2、出示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根据低年级的特点,用图示表示。看图、划句子、读文、思考问题、朗读背诵。

  3、抓住图与文的联系,理解课文重点。

  在讲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可利用反复看图的方法。

  4、采用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征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

  首先我采用“生活经验的迁移”来指导朗读第一句,在指导读第三句时,我采用的是“体态语言暗示”的方法来进行抑扬顿挫的训练。此外,我还采用了“教师情感的传递”这一方法,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指导朗读最后一句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征,让他们边读边表演简单的舞蹈动作,激发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以达到感情朗读的效果。

  5、在课中做“对号入座”的游戏,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创造性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小动物们还能在什么地方画出图画呢?

  7、生字复习打破传统方式,不是把复习生字词和讲解课文割裂开来,而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随机地自然地指导他们复习巩固。

  8、板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同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

  三、说学法:

  采用“看图——读文——思考问题——划句子——朗读背诵”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朗读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雾凇》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9课。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全文共3个自然段,结构清晰。第一自然段讲在三九严寒之际,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出现了雾凇奇观。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雾凇形成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地赞叹。本课安排三课时,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第一教时中,我以指导学生读通课文,感知了课文大意,所以第二教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凇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学生借助网络浏览信息,进行交流,不断溶入自己的思想观念,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通过朗读来了解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首先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然后请他们到教师制作的网页上进行新的学习探究。这一环节主要是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氛围,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为深入学文提供了更多的感性知识,降低了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

  2.细读品位,整体感悟课文共三个自然段,但都是重点段,需要细读。这时要注意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语,通过反复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明白雾凇形成的原因,在读中体会雾凇的美,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心里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①打破文章结构,学习第一、第三自然段,体会雾凇的美。一、三自然段分别写了阳光照耀下和清晨的雾凇的美景。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快速默读找出表现雾凇美的句子。接着通过范读或指读的方式说说应该抓那些关键词读好这句话。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启发学生:为什么会有雾凇这个奇观的?从而过渡到下文的教学。②学生质疑,自主学习第二自然段。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概括雾凇形成原因的句子。接着让学生围绕句子,提出疑问:a.严寒季节具体指什么时候?b.雾气是从哪里来的?c.雾气遇冷以后会有什么变化?d.雾气怎样凝结成雾凇?e.饱和的雾气指的是什么?然后组织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问题并组成学习小组讨论解答。最后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感悟语言就水到渠成了。

  3、网上活动,拓宽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因特网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精彩,你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想要的信息。关于雾凇还有很多的知识有待我们去探究,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来拓宽对雾凇的认识。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带领学生由“小教材”(课文文本)走向“大教材”。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了学生的认知,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9

  【说教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作者笔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来介绍他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教师可根据儿童的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最佳状态,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观察事物,在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说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和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蹄子的不同形状特点,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说教法】

  本课教学安排用两课时完成,写字安排在第二课时,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所采用的教法。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仅突出课文工具性的特点,还应突出人文性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中,我将力争摆正自己的位置,给学生更多的发挥与施展才能的空间。

  1、演示法

  演示法直观形象,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这种方法在本课的教学将多次运用。如在解决了解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这一教学难点时,则用实物进行演示,这样就使难点迎刃而解。

  2、读中悟情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朗读又贵在一个悟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将非常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但在读中,并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该怎样朗读,而是通过自己的范读,给学生创设情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

  【说学法】

  新的时代对于孩子们的要求更高。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引导、组织他们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1、自主识字

  新教材最大变化是多认少写,有自主识字的愿望。教学中,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并适当进行点拨,让他们自己悟出识字的方法。如:在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时,教给他们借助汉语拼音,请同学帮忙等方法认字。又如,认识完生字后,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把生字画出来,这都是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识字能力。在这样过程中,教师只要及时进行鼓励、肯定,相信我们的孩子对识字会越来越有兴趣。

  2、以读为主,以读促思,以思促讲。

  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言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环节的引言部分,不仅要向学生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开课之初,力争把学生带入童话般的白雪世界后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老师扮演冬爷爷说:我是冬爷爷,秋去冬来,我来到了大地,人间将会有什么变化呢?(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回答),是呀,大地像铺上了白色的地毯,今天我们来邀请了一批动物王国的朋友,你们瞧它们是谁。这时四位小动物出场了,谁来替它们自我介绍“我是……”老师说:它们几个可是了不起的画家,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动情朗读,文里寻趣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应遵循“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的教学思路,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加深理解。』

  (一)初读阶段,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出声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破词,不丢字,不添字,知道课文中有几句话。

  2、要求通过几次自由朗读,读通全文,动手画出本课的生字。

  3、及时检查,反馈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二)细读阶段,突出重点,理解词句。

  1、利用实物图片,让学生认识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的形状,再出示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脚印图作比较,直切入课文的重点句。

  2、通过自由朗读,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并知道青蛙“睡着了”是青蛙冬眠现象。

  『在细读阶段,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运用多种朗读方式,指导学生正确停顿,读出感情,在读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三、感情诵读,升华情感

  1、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不仅了解小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和脚印的美丽可爱,而且能深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无限情趣。

  2、让学生在情境中复述、背诵课文。教师提示:你们能看着图来给大家介绍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吗?

  【背诵、复述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本课设计不提背诵两字,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背诵,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

  四、发散思维,又增新趣

  为了引发学生将思维的触角引向新的领域,启发学生思考:(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它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2)还有哪些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儿童好奇、好胜、好动,动手操作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教学形式,为此,在学生领悟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拓展思维,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识,由课内走向课外。】

  【说效果】

  总之,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从“趣”入手,使学生产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的欲望,以“读”代讲,让学生自读自悟,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以“情”促学,使学生乐学,会学,逐步培养自学的能力。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0

  教学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幻想色彩而又富有时代意义的短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触,记叙了阿德充满幸福和快乐的梦境。本文以“梦”为载体,以阿德乘飞船去火星旅行,与生活在月球上的外婆能电话为线索,描绘了幻想中的神奇太空世界。本文是连环画形式的略读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生动活泼,内容简单,易于理解。重点应放在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以及借助图画识字等方面。

  喜爱幻想是低年级孩子们共有的特点,课文内容符合儿童的年龄实际。教学中应抓住感情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走进阿德的梦境,体会和分享他的幸福与快乐。然后启发学生结合当前的科学发展,展开丰富的想像,在说“梦”中训练语言,培养语感。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兴趣和培养科学幻想的意识。

  设计理念: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致力于“学”,服务于“学”。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获取“真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

  2、以让学生看、听、读、说等实践活动为核心,并通过合作交流把个体的、片面的认识趋于完整。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认12个生字,掌握生词;

  2、通过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大意;

  3、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兴趣,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幻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做过梦吗?(学生讲自己的梦)

  2、小朋友的梦可真有趣。有一位小朋友,他也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梦,不过他的梦与你们的梦可大不一样!揭题《阿德的梦》——齐读课题。

  过渡:阿德做的梦和我们小朋友的梦有什么不一样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阿德的梦境,和阿德一起分享梦中的幸福与快乐吧!

  二、创设意境积累生字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2、交流反馈:

  (1)当小老师领读(有拼音的)

  (2)儿歌记忆生字

  出示儿歌——学生自读、个别读、齐读

  阿德早起要旅行,乘坐飞船是新型。

  起飞时间还未到,可视电话传真情。

  电话屏上见外婆,聊起畅销新车型。

  预订新车无污染,动力来自太阳能。

  飞船呜呜长呜声,阿德落地未成行。

  原来未系安全带,欠叫一声梦惊醒。

  (3)当小老师领读(没有拼音的)——齐读生字

  三、美读课文感悟梦境

  1、让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阿德梦见了什么?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有关词句。

  2、请学生回答后,老师随机板书。

  火星旅游定居月球

  新型飞船可视电话

  掌上电脑月球购物(太阳能汽车)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一读,读完后看看边上的插图,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同桌两人交流

  4、交流反馈: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

  指名说并读相应段落——说说感兴趣的理由是什么?——其他人补充——指导朗读——各种形式朗读

  5、齐读课文,以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小组交流拓展延伸

  1、阿德心中的未来世界如此奇妙,你们心中的未来世界是怎样的呢?”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全体交流

  五、感悟实践升华情感

  1、你们心中的梦都很美好。一个人有美好的梦,一个民族也有美好的梦,杨利伟叔叔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请看——

  2、出示图片:神舟五号升空及杨利伟载誉归来的情景,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什么?

  5、老师也想说“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了不起的中国人!”“请同学们全体起立,自豪地读出这三句话!”师生全体起立,自豪地读这三句话。

  6、孩子们,为了我们心中的梦,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梦,让我们现在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吧!

  六、延伸

  动手画一画心中的未来世界

【【精华】小学语文说课稿集锦十篇】相关文章:

1.【精华】小学语文说课稿十篇

2.【精华】小学语文说课稿集锦6篇

3.【精华】语文说课稿初中范文集锦十篇

4.【精华】语文说课稿模板十篇

5.【必备】语文说课稿集锦十篇

6.【精华】小学语文说课稿三篇

7.【精华】小学语文说课稿四篇

8.【精华】地理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

9.【精华】小学语文说课稿集合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