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07-15 12:01:0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十篇

数学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 》是___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地理知识的优越性,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决心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学好地理的思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本课中 是重点, 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 .这一难点,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㈠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1:"读(看)——议——讲"结合法;2:图表分析法;3:读图讨论法;4: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即:

  ㈡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数学的基本理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知识障碍上:

  ⑴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

  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入: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对于本题: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

  3、讲解例题。……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题中: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 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教学程序:(一):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 作业等五个部分。(二):教学简要过程:1:复习提问:(理由是: );2:导入讲授新课: ;3:课堂练习:4:新课巩固:5:作业布置;)

  五:作业布置:

数学说课稿 篇2

  一、对教材的认识:

  1、在教材中的地位。组合与排列知识不仅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如用两个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三个小朋友两两握手的组合数等。在三年级上册继续学习排列与组合这一内容,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突出教学的重点。与二年级上册教材相比,三上教材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分别介绍了组合和排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如学具操作、画简图、文字形式罗列、连线等)把排列组合的结果罗列出来(即有哪些组合或排列),使学生学会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来表达排列组合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以上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结果都呈现出来,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并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3、要把握好教学要求。本节课,教材只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示组合数,并能感受到有顺序思考,可用图示的方式把所有的组合情况罗列出来(即有哪些组合),不要求抽象地计算一共有多少种组合数。因此,在教学中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二、准备过程中的思考:

  1、根据教材的要求,第一次试教,整节课从新课到练习都研究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由于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接触了组合知识,一节课下来,只是解决了“由三选二到四选二”的拓展,知识的思考性不强,对学生学习的起点把握过低。

  2、有了前面的问题,打算在把组合与排列知识,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同一节课中研究,把它们的的区别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尝试,事实证明,学生对于两个知识点不易接受,这样的要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太不切合实际。

  3、以来前两次的思考与尝试,本节课的目标仍应定位在“探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的规律,理解并掌握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而把排列知识作为拓展与延伸。”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践活动等活动,理解并掌握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和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经历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发展的过程。

  4.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是: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规律的过程,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难点是:

  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表示出组合数。

  三、课堂设计的想法:

  1、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过度的过程。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认识到,纯粹的排列与组合知识,是高度抽象与概括的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实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具体形象逐步过度到抽象概括,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是学生学习材料的提供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研究四个小朋友握手次数给学生提供的是形象的画面;研究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循环比赛的场数要求学生用号码来代表运动员;研究火车票的种数为学生提供的是火车站的站名。

  第二是表现在学习方式上。研究四个小朋友握手次数是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共同合作,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研究乒乓球运动员进行

  环比赛的场数则要求学生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在研究火车票的种数时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在集体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体会组合数和排列数的不同。

  第三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由浅入深。研究四个小朋友握手次数时,让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是为了优化方法,体现有顺序地思考。在研究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循环比赛的场数时,要求学生在会连线的基础上发现规律,进行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化繁为简。而在在研究火车票的种数时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通过比较,体会组合数和排列数的不同。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管是运用小组共同合作学习、独立探究学习,还是让学生通过猜测、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都在向学生渗透一种数学思想——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由于组合与排列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使形式的思维有价值。因此,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不仅是学习排列与组合知识、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更是学习数学的一般方法,特别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所必须的方法。

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分析:

  《立体图形的拼组》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本课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立体图形之间以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教材例题是一个拼组活动,要求学生用立体图形的实物进行拼组,通过把一些大小相同的立体图形拼成一个更大的或其它的图形,如用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3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不同的形状等等,教材考虑了学生的可操作性和普遍性,学生容易操作,容易理解,注重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但要使学生的思维再上一个层次,在脑海里建立表象,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但有了Mp-lab教学软件操作,就化难为易了,它将抽象与形象相结合,例如:8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通过拆分,拼组,将抽象的图形形象化,使学生初步体会立体图形间的关系,真正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用Mp-lab教学软件进行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1)、 通过用Mp-lab教学软件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1)、通过用Mp-lab平台进行拼组,感知几何美和数学美。

  (2)、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体会探索学习的兴趣。

  3、教学重点

  由于一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再加上一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所以,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通过在Mp-lab平台上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教学难点

  教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难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思考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应用图形的拼组,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全面准确地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教师除了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外还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了:情境导入法;动手操作,互动合作法;奖星激励法。

  三、说教学程序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郭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学生:“想!”我便利用mp-lab出示一张活泼可爱的机器人图画,还显示了机器人的一句话:“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生很快说出“机器人!” 接着机器人说话了“你们知道我是由哪些立体图形拼组成的吗?”学生很容易地说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这样的导入,目的是通过mp-lab展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感到非常新奇,一下子被吸引了,自然地进入到了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机器人是由哪些立体图形拼成的是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立体图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课程的理念是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在本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我本着新课标提出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基础”,大胆地调整教材,让学生充分运用mp-lab的软件进行操作,大胆尝试,始终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来拼组。

  这部分内容我分为五个活动进行:

  活动一:正方体的拼组

  (1)师:“请你用2个正方体在mp-lab的平台上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什么图形呢?”学生独立操作,很快得出能横着拼、竖着拼都成一个长方体,还可以斜着拼,此时进行评价:你是个善于动脑的孩子,目的是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建立初步的、最简单的空间观念。

  (2)师:“再请你用3个正方体拼一拼,看看又能拼成什么图形呢?”在2个拼的方法上进行让学生独立拼组,学生还会说出能拐弯拼,由此可见,运用mp-lab的进行操作,学生的空间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师:“老师想用8个正方体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你能帮帮我吗?”先让学生2人一组讨论,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对不会的学生进行指导。

  接着反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拼的?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说方法。同时进行评价说对了的学生:你是个抽象思维很好的学生,你太棒了!

  这样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人人参与到操作中,在操作中感悟用相同大小的正方体可以拼组成其它的立体图形,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长方体的拼组

  师:“我们不仅要学会正方体的拼组,还要学会长方体的拼组,你能用4个长方体进行拼组吗?”学生独立拼组,反馈出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还可以拼成一个正方体。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知用相同大小的长方体不仅可以拼组成更大的长方体,还可以拼组成一个大的正方体,突出重点,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三:数一数、猜一猜

  1、mp-lab的平台出示用长方体拼组出来的图形,数一数,老师用了多少个长方体?

  2、mp-lab的平台出示用正方体拼组出来的图形,猜一猜,老师用了多少个正方体?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猜的?

  这一活动的设计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在获得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基础之上初步感知它们的位置关系及变化,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四:动手做一做

  用一张长方形纸,你能做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吗?动手试试看。由于mp-lab的平台不具备三维空间的功能,所以我就让学生动手操作。全班展示。

  意图在于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操作,使他们初步体会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五:小小设计师

  1、简单小结: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学会了什么?

  2、提出活动要求:小组合作,用正方体和长方体,利用今天学会的立体图形拼组的知识来当一名小小设计师。

  3、提问:你想设计出什么图形或模型?

  4、小组合作,动手设计。

  5、汇报设计的作品。

  这一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利用mp-lab的平台,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操作,去尝试,做他们想做的,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来经历多种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由于练习六中的第三题一在第二个环节解决了,这里重点讲这一题, 这道题要用到长方体相对的面相等的特征,因为学生从图中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上面、右面、正面,另外三个面看不到,只能根据看到的面来推测。而这个特征,学生并没有学过,mp-lab软件具有左右、上下翻转的功能,所以我用进行mp-lab的平台进行教学,学生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设计意图:运用mp-lab软件具有左右、上下翻转的功能进行教学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面与体的关系。

  (四)、总结

  因为空间图形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力争把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们熟悉的生活空间中。在小结之后,我设计了“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拼摆出来的图形,想一想,说一说,你都看过了哪些?”这一步骤,还准备了几幅日常生活实例的情境图,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去,用数学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培养孩子们热爱数学、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反思

  在立体图形的拼组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充分运用mp-lab的平台进行动手操作、观察等手段,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在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这节课时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利用MP-Lab培养全体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因种种原因限制导致教具、学具满足不了需要,迫使我们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在小组学习中,往往只能由一个学生操作,其他同学在一旁观看。观看的学生失去了动手的机会,感到索然无味,直接影响到学习兴趣,利用MP-Lab教学上课时,每人一台电脑,学生自己点击鼠标,动手去操作,去思考,去探索,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悄然增浓,真正做到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利用MP-Lab教学比常规教学更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2、利用MP-Lab让每个孩子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能得到发展。在MP-Lab这个平台上,每个学生的操作都是富有个性的,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能力与需求得到不同的发展。

  3、利用MP-Lab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

  学生在利用MP-Lab操作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的形成,不仅要靠常规教学实现,而且要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动手操作机会,自己动手去画、移、拼、想,把视觉,听觉,触觉,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做就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

  上完这节课也给我留下了思考:如何利用MP-Lab平台进行平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演变呢。初次参与这一课题组,对于我来讲是个成长的过程,成长中有探索,探索的过程是有收获的,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中,MP-Lab平台的将会进一步提高我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说课:分数除法(一)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说教材:

  本课是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5页-26页的内容。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倒数的认识。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点是都把4/7平均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成3份,第(1)题的算式是4/7 ÷2,被除数4/7的分子式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的算式是4/7 ÷3,被除数4/7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无论哪一种方法,目的都是就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说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我认为这节课应该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2、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分数除法算理探究中,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说教法:

  整节课以探索为主线,考虑到学生有多处分一分、涂一涂的探究活动,而MP_lab的平均分的功能恰恰能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一个平台,使探究变得更为乐趣和高效,于是,在教法和学法设计时,我力求充分发挥MP_lab的优势。

  1、利用MP_lab创设情境图,设置疑问,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受到探究新知的必要性,以此激发学生思维。

  2、利用MP_lab录象功能展现学生的探究过程,也就是分一分、涂一涂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说学法

  1、以探索为主线。

  从问题的提出,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来。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2、操作法

  利用MP_lab(万用拼图板)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平台,学生自主在MP_lab将图形分一分、涂一涂,在反复操作和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3、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获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流程

  第一层次: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通过MP_lab创设情境裁剪包装纸,得出分数除以整数的算式4/7÷2,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第二层次: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4/7÷2,这个算式的特殊性在于分子能够整除整数,学生容易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找到特殊的计算方法,因此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再利用MP_lab操作探究,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分子能被整数整除时,可直接去除;并举例操作验证这一算法。

  第三层次:激发矛盾,再次探究。

  让学生用探索到的方法来计算4/7÷3。此时学生发现分子除以整数除不尽,分子除以整数的方法不适用。知识矛盾的冲突引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思考,并再次利用MP_lab操作探究,从特殊到一般,探索新的计算方法。

  具体环节设计如下:

  (一) 旧知复习,蕴伏铺垫

  复习时安排了三道练习,引发学生记忆的再现,为学生选择原有知识中的有效的信息做好铺垫。

  (1)一桶20千克的油,它的3/4是多少千克?(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出示一组数据,求各数的倒数分别是什么 。

  (二) 创设情境,理解意义

  我首先创设包装礼物的情境,并利用MP_LAB做出情境图,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想用这张漂亮的包装纸把送给妈妈的礼物包装起来,给她一个惊喜。可是这张纸太大了,把它的4/7再平均分成2份就够了,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么列示呢?

  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利用MP_LAB提供的正方形“白纸”充当包装纸,先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7,再想一想、涂出这个正方形的1/2。教师要求学生用MP_LAB的录象功能记录操作过程,在汇报反馈时,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即分、涂的过程。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清晰地展示中分享他人的思维方法。通过思考操作学生达成共识:4/7里有4个1/7,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1/7,是2/7。接着让学生列出算式4/7÷2=2/7,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同时理解了分数除法的意义。

  (三) 大胆猜想,举例验证

  学生通过操作,明白2/7是怎样得到的。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呢?让学生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根据刚才的推理,很容易得出“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是否具有普遍性呢?教师让每位学生举例验证,再运用MP_LAB分一分,涂一涂证明结论。

  大胆地猜想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思考方法,但还要经过科学的验证。科学的验证可不仅仅是一两道题就能得出结论,数十名同学会举例出数十道不同类型的分数除法算式。而其中有些算式是分子除以整数除不尽的。

  (四) 激发矛盾,再次探究

  学生很快发现有些算式是无法用以上结论计算出来的,如4/7÷3,分子4除以2是除不尽的。矛盾的引发,说明“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这样的计算方法不具有普遍性。我引导学生再一次进行探究。为了便于全班统一交流,我选取学生举例中的一道典型算式进一步研究,如4/7÷3,此时,学生再次运用MP_LAB分一分、涂一涂,同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操作过程也用MP_LAB记录下来。当同学们经过充分的自主操作思考后,还让他们进行了小组交流。

  根据MP_LAB操作的结果,学生发现把4/7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这张纸的4/21。得到的算式是4/7÷3=4/21。此时我还引导学生发现:把4/7平均分成3份,这其中的一份实际上就是4/7的1/3,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来计算,算式是4/7×1/3=4/21。比较两个算式,学生很快发现发它们是相等的。由此,学生再一次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0除外)。

  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解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即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以旧学新是我们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这一环节主要也是学生自己发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从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精彩而不在枯燥无味。

  一个新的计算结论必须反复验证。我再一次让学生举例不同的分数除法算式,并再次用MP_LAB操作验证。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与验证中,发现了第二种计算方法的普遍性,也深刻理解了分数除法的计算算理。

  以上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对计算进行探究式教学,也是新理念的挑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操作、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情感,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机的整合。

  三、教学反思:

  我回忆这一节充满了学生思维智慧的数学课,感悟颇深。

  Mp_LAB是创设情境的一个很好的工具,课堂上,我用Mp_LAB创设出包装礼物的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理解了分数除法的意义。而这节课我认为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充分给学生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而功能强大的Mp_LAB恰恰为学生提供了操作平台。如果是平常的教学,教师往往采取用折纸涂色的方法让学生探究,但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折法不统一,不便于统一研究;折的时候由于操作失误造成分得不够平均,把一张纸折成奇数份数,如平均分成7份,比较麻烦,较为费时。使用Mp_LAB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新版的Mp_LAB有平均分的功能,能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操作探究任务。这节课,我比较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使用Mp_LAB自主探究,去寻找解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经过反复探究后学生得出了分数除以整数、将分数通分以及乘以整数的倒数等各种算法,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充分表现。而且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经过操作思考后,都能把算法解释得非常清楚。我也被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学生更是被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所鼓舞着。我认为这样的思维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我再一次感受了Mp_LAB的强大功能对学生数学建构的帮助,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思维活动的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同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力争做到评价及时、准确。促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发展,逐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全面提高素质。

数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和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上比较困难,教材并没有采取直接给出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提供了多种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让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也为比的应用比例等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我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与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重点难点:

  基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二、说学生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教学中力求通过丰富的情境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真正理解。为此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以情境和探索活动两条线索贯穿于课堂。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课伊始,用淘气帅气的个人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熟悉的情境,直接的导入,简洁明了。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知识的探索过程是当前数学教学的理念。为了突破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情境。

  情境一:比形状

  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片,思考问题:哪些照片与照片A比较像?学生很容易辨别出A,B,D像;C,E不像。对长与宽的关系产生了直观感受。紧接着将照片画在方格纸上,引导学生探索这些长方形长与宽之间的关系。为了减少学生探究的盲目性,先引导学生观察明确1格就是1,照片A在方格纸上的长是6,宽是4。让学生在小组里探究这些照片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并将数据整理到表格中。通过比较,发现A、B、D长除以宽都得1。5。

  像这样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还有一个新名字,叫做比。这时我采用直接告知的方法,水到渠成。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样是数学教师的责任。于是,接下来就让学生阅读书本第68页中比的概念、比的读法和写法,并了解比的来历,品味数学文化。

  通过数形结合,学生对比有一些体验,同时借助图形的分类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重要性。

  情境二:比速度。

  孩子们,看看谁快?引导学生思考:要比谁快,比什么呢?怎么算?速度=路程时间。经过计算,学生惊讶的发现:马拉松运动员真了不起!跑步的速度比骑自行车的还快。学生体会到:路程与时间相除又叫做路程与时间的比,这个比值就是速度。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情境三:比价格。

  在购物的情境中,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体会到总价与数量相除又叫做总价与数量的比,这个比值就是单价。

  通过三个情境的教学,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多次体会比的意义,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拓展运用,巩固新知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我设计如下三个活动

  1、写一写、算一算的活动中,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练习比的读法、写法和计算方法。

  2、在说一说的活动中,学生尝试用比的意义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在福尔摩斯侦探术的活动中,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质疑总结,反思提升

  课堂总结是学生对今天学到知识的回顾和再现,让学生总结,学生质疑!最后课外阅读中,和学生区分篮球比赛中的比与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的不同。延伸课堂,学生真正体会学无止境。

  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洁扼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知识体系。

  生活中的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长和宽的比6 :4 =6 4 = 6/4 = 1。5

  前项:后项、比值

数学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锥的侧面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教材分析

  《圆锥的侧面积》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下)第三章《圆》中第8节的内容,本课时是平面图形与空间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内容,它是前面学过的扇形面积计算、弧长计算的一个实际应用,也是今后高中几何学习圆锥、圆台等立体图形的基础内容,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目标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圆锥有关概念,知道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并突破难点:圆锥侧面展开图(扇形)中各元素与圆锥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同时期望学生在活动中深化数学转化思想,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已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基本知识。他们的分析、理解能力在学习新课时有明显提高。同时九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在组织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多媒体、情景活动教学。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归纳---应用”的活动探索中,自主参与圆锥有关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顺利掌握知识。

  四、教学程序

  一)、设置情境 揭示课题

  通过电脑展示一组有关圆锥的图片,把学生带进圆锥世界。学生通过对熟知物体的认识,调动学生观察事物的积极性。再给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欣赏后提出问题:他们的帽子相同吗?从而引入:圆锥

  进一步给出一个生活中的生产问题:

  例1、圣诞节将近,童心玩具厂欲生产一种圣诞老人的纸帽,其帽身是圆锥形(如图)帽子高20cm,底面周长58cm,生产这种帽子10000个,你能帮玩具厂算一算至少需多少平方米的材料吗?(不计接缝用料和余料,π取3.14,结果精确到0.1)

  以上问题中,要求出一个圆锥帽子要多少平方米材料, 就要求出圆锥的侧面积。

  从而顺利引入问题:

  1、圆锥侧面展开图是什么样子?

  2、如何求圆锥侧面积?要了解圆锥侧面展开图就要先了解圆锥的结构

  二)、观察模型 感知对象

  1、先让学生出示手中圆锥,了解其基本结构,并仔细观察其组成部分?

  再动画演示圆锥形成过程

  学生可以得出:圆锥的底面半径r、高线h、母线长a三者之间的关系

  2、发现圆锥的性质

  观察电脑演示圆锥的形成过程,并拿出自己的模型启发学生探究下面的问题:圆锥的高与底面有何关系?圆锥的母线有多少条,他们都相等吗?

  让学生小组活动、自主交流得出圆锥的性质。

  三)、动手实践 探究新知

  为了分化解决本课的难点,安排了下面三个问题

  设疑1: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 (动手操作)

  引导同学们利用圆锥的模型,要考虑怎么剪?能展平吗?结果是什么?

  利用展示台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再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帮助学生理解

  设疑2:圆锥的侧面积怎么计算?(获得新知)

  通过复习:弧长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可求 :圆锥的侧面积就是展开后扇形面积。

  设疑3: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中各元素和圆锥各元素有那些对应关系?(突破难点)

  引导:同学们利用圆锥的模型和展开图,进一步比较了解到:

  1、圆锥母线就是展开后 扇形半径;

  2、圆锥底面圆的周长就是展开后扇形弧长。

  难点解决了,我们就可以顺利的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了

  四)、回顾解决

  回顾开头的问题进行解决:我们只要求出圆锥的侧面积,本题将迎刃而解。 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培养自信。再给出另一道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五)、丰富多彩的数学应用

  例2、蒙古包可以近似地看成由圆锥和圆柱组成的.如果想用毛毡搭建20个底面积为35 m2,高为3.5 m外围高1.5 m的蒙古包,至少需要多少m2的毛毡? (结果精确到0.1 m2).

  使用本课内容并且结合圆柱内容,使知识具有连贯性、拓展性。

  六)、知识小结,收获成果

  (由学生进行分组小结,互相补充、归纳)

  七)、学以致用大展身手

  作业1、课本习题第1、2题 分析:两题目的是加强应用计算能力

  作业2、(选做)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3,一只蚂蚁要从底面圆周上一点B出发,沿圆锥侧面爬到过母线AB的轴截面上另一母线AC上,问它爬行的最短路线是多少? 设计意图: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探讨,体现学生的差异性

数学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这月我当家”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第四单元百分数中的教学内容,教材设计了“这月我当家”的生活情境,结合统计数据,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这是一个逆向思维的问题,要求学生用方程来加以解决。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来找等量关系,使逆向思维成为顺向思维。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统计表内数据之间关系的分析,理解掌握百分数应用(三)的有关数量关系,并学会列方程解这样的简单百分数应用的问题。

  2、让学生在经历实际数据调查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的运用,以及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联系。

  3、在学生解决“家庭一月支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迁移、类推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

  1、在经历数据调查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关系。

  2、学生能能找到等量关系,并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三、说教法与学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我关注的是学生能否寻找到正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并比较清楚地表示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探索,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情境图,明确给出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帮助学生找到等量关系:我家这个月总支出的40%等于500元。由于学生在分数除法单元中,已经解决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所以解决百分数除法也可以让学生找等量关系。使逆向思维成为顺向思维。

  2、提供探索空间,处理好已有经验和新知的关系

  在教学试一试时,由于本题是主情境的延续,在填写统计表的过程中,学生将综合利用本章的知识,因此,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先说一说要填出数据相当于解决什么问题,分析这个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对这组数据进行描述,讨论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对所求结果进行检验。“其他”一栏的填写注意帮助学生分析,确定哪个数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数学说课稿 篇7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一 说教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

  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以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

  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看立体图形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形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 教学方法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导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利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有序活动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几何知识中的概念教学,立体图形的教学必须在利用实物模型的直观活动中,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初步概括形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图形,所以,我确定本次课的教学过程为:

  五 教学过程

  (一)从分类中引入

  1、请看大屏幕,以4人组为单位,把大屏幕上的图片进行分类。

  小组汇报。要求:你们是怎样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接触过的物体图片,体验到数学于生活。学生在分类时,有的按制作材料不同分类;有的按形状不同分类;有的按大小分类;有的按颜色分类……课中让学生知道数学课研究的是形状,大小,颜色和材料不是数学课研究的对象。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我们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

  2、仿照以长方体与非长方体为标准的组分类法,请大家把所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挑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课题)。把另一堆放在一边。

  (二)在观察讨论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面的特点

  1、拿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后,问:它是什么图形?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后讨论特点,并说明你怎么证明?

  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例如证明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可以通过度量长和宽算出面积。

  (2)可以把一个面用剪刀剪下来与相对的面去比。

  (3)也可以把一个面描在纸上,再用相对的面去比。

  ……

  [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里,让学生观察长方体面的特点后,验证自己的观察。验证的方法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验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

  2、在你们分出的长方体中,有没有特殊的类型。学生汇报:

  (1)有一个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4个面是长方形,而且2个正方形大小相等,4个长方形大小也相等。

  (2)有一个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这一类(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方体或立方体)是长方体的一种特殊情况。(并让学生画集合图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再让学生猜想一下,有没有一个长方体有4个面都是正方形,2个面是长方形的呢?[ 从一般的长方体到特殊的长方体,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通过猜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制作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点

  1、自学课本1-2页了解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宽、高。

  2、用小圆球(顶点)和4种不同长度(分别以A,B,C,D表示)的小棒(棱),制作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如下图)。

  3、出示小组合作制作要求:

  (1)每组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

  (2)制作前先小组讨论填好材料单;

  材 料 单

  模 型 顶 点 棱

  (小圆球) (小棒)

  A B C D

  长方体 个 条 条 条 条

  正方体 个 条 条 条 条

  (3)按材料单准备好材料;

  (4)制作完成后,讨论棱和顶点有什么特点。如果材料不够或有多余,请说明为什么?

  4、小组活动。

  5、汇报:长方体是怎么准备材料的?顶点有什么特点?棱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怎么准备材料?顶点和棱各有什么特点?

  [ 通过观察—讨论—准备材料—制作—汇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理解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的特点。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在设计填写学生报告单中巩固

  请大家按小组设计一张学习的报告单来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 课堂小结用实验报告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学习的报告单,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填写,在填写报告中理解知识和反省自已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五)课外延伸中深化

  1、找一个火柴盒和魔方,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宽、高。

  2、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外实践操作,把数学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关。]

  本课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景。整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动手实践,有独立探究,有合作交流;有猜想,有验证;有观察,有分析,有想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力求让学生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

数学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认数4》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字“1、2、3”的基础上进行的,以生活中的相关事物为主要对象,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深刻掌握生活中的简单整数知识。

  2、说教目标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智残情况和思维能力我把他们分为A、B、C三组,结合其特点,我准备了三种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和问题,还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

  A组:能够正确的认识并书写数字“4”,能熟练的找出代表4的物体。

  B组:能够认识数字4,初步学会书写数字“4”,并能根据老师的要求选出四个物体,。

  C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认识数字“4”。

  IEP(个别教育计划):教会有语言障碍的学生正确读数、数数、

  3、说教学重、难点

  我班学生对数字理解掌握程度上有较大的不足和学习兴趣不高,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

  (1)让学生能理解数字4的含义

  (2)提高学生学习数字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设为:

  学生能够初步学会描写4和数出代表“4”的物体。

  二、学生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11名,其中轻度智残2名,中度智残3名,重度智残5名,通常还伴有其他障碍。如:多动、自闭、语言障碍和肢体不协调等;通常他们的思维简单、抽象概括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知识迁移困难,没有数的概念,对知识掌握比较缓慢,而遗忘快等特点。学好数学难度很大。但是学生仍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等孩子的共性,我就从此处入手,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图象、声音、动画等形式刺激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冲动,激发学生求知的潜在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教和学关系。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学目标,我采用引导发现的方法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利用运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使学生感知的特点,教学中我利用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动静结合的ppt图片,以智障儿童容易感知的视、听,将静止的'对象活动化、生活化,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细致化。教学中还选择性的采用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在生活中体会数学,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教育教学资源:

  实物: 小圆片 、数字卡

  多媒体ppt课件,动画儿歌视频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轻松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在授课前,我利用数字乐园的图片与歌曲《数字歌》来创造欢快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到了数字王国中,我说这位小朋友非常调皮,想跟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它躲在了气球中,你们要用弓箭把气球射破才能和这位新朋友见面。在学生想尽快认识这位新朋友的渴望中引出课题,数字“4”。

  (二)数字4的认识:

  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各种图片,让学生数出数字4。首先让同学们数小鸭的数量复习数字“1、2、3”,然后再出现野外有的小鸟和奔跑的马,以及同学们喜欢的喜洋洋、小青蛙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数一数,认识数字“4”并贴出4个小圆片和数字卡片,最后通过实物教具和数字卡片分别让A组生:找出教室里什么东西是4个?B组生:给老师拿出4个糖果;C组生: 老师分别说出1、2、3、4这四个数字,让学生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各类学生认识数字4的概念。

  (三)数字4的书写:

  这一环节我使用看一看让学生发现4象小旗,再用flash动画的笔画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书写顺序,再跟着模仿,从对4的临摹到自己能够写数,最后上黑板写数,让学生初步学会“4”的书写。

  (四)稍事休息,舒缓情绪

  学生思维会出现疲劳现象,我采用听一听flash动画歌曲,带领学生做律动,即为下一步巩固本节课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又放松了学生的紧张心情。

  (五)巩固练习: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我设计了三个文件夹:“基本练习”、“跳一跳”、“聪明屋”。 “基本练习”的内容设计是让C组学生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跳一跳”是为B组的学生设计的,题目有一点儿难度,让他们跳一跳能够得着。“聪明屋” 则是给A组的学生准备的,目的在于让他们更深、更高地认识学习,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通过练习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我以“我发现”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实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

  (六)布置作业:

  A组、在练习本上写两行数字“4”,练习用小物体代表数字。

  B组、在练习本上写两行数字“4”,能在生活实际中找出代表数字“4”的物体。

  C组、在练习本上描写数字“4”两行。

  六、说板书设计:

  主要通过贴的圆片、数字卡片3、4相应位置的粘贴,以及4在田字格中进行板书,这样的板书简明清楚,重点突出,能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便于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说课稿 篇9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切线的判定》。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重难点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六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意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九下第三章《圆》第五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二课时《切线的判定》。本课时内容是在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直线和圆相切的条件,并为探究切线长定理和切割线定理而作准备的,它在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初中几何学习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它是几何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工具。

  2、本课主要知识点

  (1)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2)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3、教材整改

  结合教学实际及中考要求,我对教材内容略作了调整。当探究出判定后,为了提高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我特增加了例1和例2,让学生总结出"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时,常常添加辅助线的两种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达到学以致用。

  同时我对学案也作了调整。将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具体的体现。

  二、学情分析

  1、已有的知识能力

  学生已经掌握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的知识,与圆有关的性质,切线的定义,切线的性质等。

  2、已有的数学能力

  具有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基本的作图能力等。

  3、已有的学习能力

  预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讲解能力、概括总结能力,评价能力等。

  三、目标、重难点分析

  基于上述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一)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2)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会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训练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2)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训练学生的作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经历探究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是在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基础上设定,它的设定一定既符合大纲的知识、能力要求,又要平行你的学生的能力水平。因此,承上:它起着承载知识的生长点以及与旧知识的联系;还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这些目标针对你的学生一定是最能实现和达到的;启下:它起着教师对教学过程设计中的起点在何处,这个起点是否针对了你自己将要面对的本堂课的学生,是否符合所教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还决定了你的整个教学设计如何来落实完成知识、发展过程、突破能力。

  本课时内容都是围绕切线的判定来展开的,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重难点:

  (二)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探索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

  突出措施:学生通过所选取的四个图形,以问题链的形式,并结合已学过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切线的定义,以小组内交流,组间互评,老师点评等形式得出判定。并全班齐读判定,勾画圈点关键词。并让学生回顾切线判定的另外两种方法,加深对判定的理解记忆。

  2、教学难点:

  由于圆这一章内容平时生活中见得比较少,切线又比较抽象,所以基于学情我确定如下为教学难点。

  探索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

  作三角形内切圆的方法。

  突破措施:主要通过将问题细化,通过在学习准备中提前抛出问题,通过学生分组学习、练习、学生板演、学生讲解等方式突破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以学案为载体的DJP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帮助学生课堂讲解,并赋以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同时还结合了启发、讲解、评价综合的教法。

  学法上:充分发挥小组作用,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讲解,再面向全班讲解,让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采用以学案导学的DJP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六个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达标检测】

  1、判断直线l是否是⊙O的切线,并说明理由。

  2、如右图,∠AOB=30° ,M为OB上任意一点,以M为圆心,

  2cm为半径作⊙M,则当OM=________时,OM与OA相切。

  3、如右图,AB是⊙O的直径,∠ABT=45° ,AT=AB.

  求证:AT是⊙O的切线。

  4、如右图:已知直线AB经过圆O上的点C, 并且OA=OB,CA=CB, 求证:直线AB是圆O的切线。

  设计意图:

  (1)、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为学习下一课时的内容作知识准备。

  (五)课后作业

  C类: ①课本P129随堂练习2

  ②课本P129习题1

  B类: ①课本P129随堂练习1,2

  ②课本P129习题1,2

  A类: ①课本P129随堂练习2

  ②课本P129习题1,2,试一试

  ③上网查阅整理切线在判定在相关资料,特别是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作业分层布置,在完成达标的基础上拓宽和加深,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才能的培养。也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

  (六)板书设计

  优美清晰、图象规范、色彩艳丽的幻灯片,不能代替规范的板书,它从静态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故而设计板书如下:

  §3.8 切 线 的 判 定

  一、切线的三种判定方法:

  1、直线与圆只有唯一的公共点;

  2、圆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这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3、过半径的外端并且与半径垂直的直线与圆相切

  二、内切圆的定义三、反思小结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活动经验,在学案的具体运用中,课前预习学案,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学习、思考完成学案,为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讲解做充分地准备。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案或小组统计等方式了解学生依案自学的情况,有针对性的精讲。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案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还借助小组的量化评价体系,给每个小组打分。

  设计意图:

  学案能够帮助学生课前自学、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是教师启发、引导、讲解、指导学生数学学习的工具与方案。

数学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这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教材首先出示2×6 =12、20×6=120、200×6=1200 ,让学生依据给出的乘法算式,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作出猜想。再列举一些例子,用计算器计算来验证猜想。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比较容易发现规律,提出猜想,用计算器进行验证。由于研究的是关于运算的规律,势必涉及较大数的计算,为了将学生的思维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使学生更加关注规律的发现过程,所以用计算器作为探索规律的工具。

  3.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借助计算器的计算,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上,能更多的体验一般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5.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每人计算器一个、学生每人一张空白表格。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观察、验证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法: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表述规律、应用规律的自主探索过程,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

  三、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情境引入,猜想规律

  (1)课件出示我校为福利院捐款献爱心的照片,创设我校师生为福利院捐款买物品的情境,已知每千克橙子6元,买2千克多少元?买20千克?买200千克呢?不仅使学生感知捐款的意义,还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熟悉的情景。

  (2)引导学生列出第一个问题的算式,计算出结果。并使学生清楚地知道算式中的三个数分别叫做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和积。

  (1)6× 2= 12

  (2) 6×20=120

  (3) 6× 200=1200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积会怎样变化。提出猜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

  『设计理念』这样的设计是想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提出数学猜想的意识和能力。

  2.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首先让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出每题的结果并将得到的积与原来的积进行比较,然后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初步验证猜想,老师进行小结:经过实际计算,发现这里每一题的计算结果都符合先前的猜想 。并进一步提出:这个猜想是不是适合所有的乘法算式?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积 积的变化

  (1) 6 × 2 = 12

  (2) 6 × 20 = 120

  (3) 6 × 200 = 1200

  (2)引导学生举例,进一步验证猜想。同桌相互合作,写出任意一组算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用计算器或者笔算算出结果,进行比较。 全班交流,通过交流进一步确认猜想成立。

  (3)语言表述规律,小结探索方法。首先让学生说规律,然后讲出探索的方法:如用计算器计算,提出猜想、验证猜想、不完全归纳等。

  『设计理念』新课标当中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来。因此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计算器,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具体丰富的实例验证猜想,让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地描述自己发现的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数学规律与知识的获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

  3.实践运用,巩固规律

  (1)课本P83想想做做第1题。采用题组的形式让学生应用规律直接写出乘法算式的积。完成后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积的变化规律。

  (2)用规律解释口算、笔算、和简算。

  口算:16×5= 16×500= 16 ×5000=

  竖式计算:17×5 17×50 17×500

  简便计算:125×48=125×8×6

  让学生口头回答,体会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进一步明确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计算中的巧妙应用。

  (3)补充题:20xx年的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小明的爸爸决定去北京观看一些比赛项目,为中国健儿加油。

  如果坐汽车,每小时行使60千米,4小时可以多少千米?

  如果坐火车,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同样的时间可以行使多少千米?

  这题的第2个问题中蕴含着两种解题思路,让学生说一说、比一比。一种是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先算出变化了的那个因数是多少,再求积。另一种是根据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几,原来的积也乘以几解决问题。两种方法得出的积相同,使学生体会积的变化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

  『设计理念』在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练习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填一填、说一说,使学生在规律的应用中逐步加深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4.拓展练习,升华规律

  36×5400= 18×24 =

  36×540 = 180×240 =

  36×54 = 1800×2400 =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是通过两组题目的计算,让学生用本节课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继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使得积的变化规律的内涵得到延伸,让学生对这一规律有进一步的理解。

  5.总结全课,内化规律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设计理念』在回忆中总结全课,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见课件)

  综观全课,我给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主动观察、讨论交流、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通过看、想、说的过程,逐步探索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这样的探索过程丰富了学生学习的体验,加深了学生的思考,突破了学生思维和经验的障碍,而且为学生创造了猜测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精品】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十篇】相关文章:

1.【精品】数学说课稿范文八篇

2.【推荐】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十篇

3.【精品】数学说课稿小学锦集十篇

4.【精品】说课稿十篇

5.【精品】说课稿范文集锦十篇

6.【精品】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

7.【精品】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

8.【精品】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

9.【精品】说课稿范文汇总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