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时间:2021-07-12 20:04:2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的意义说课稿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1

  一、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根据这一理念,结合本节教材内容,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出发,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搜集的数学资料和信息,为学生创设一个“数学就在我身边”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情分析

  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多少已有过接触,比如:出勤率、投篮命中率、酒精浓度、含糖量等等。所以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地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同时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对分数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会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分数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本课内容中,教材十分重视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设计了“议一议”“说一说”、“练一练”等活动。在充分研读教材后,我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结合实际设计了通过交流学生在生活中收集到的百分数引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并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新课标的要求是“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本节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会用百分数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百分数的现实意义,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并结合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有数学思想的情境,体现数学价值。本节课的引入选择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小常识——篮球队选拔队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出百分数的意义。在交流同学们收集生活的百分数时,充分感知生活与数学的密切相关。

  2、拓展学习空间,体现教育的广泛性

  课前要求学生查找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引发学习兴趣,扩大数学素材的信息量。课中设计生活中的百分数,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将生活中鲜活的题材使数学小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大课堂,将学生的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中,教育与生活与数学学习融为一体。

  3、重视数学知识身后的现实意义,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

  出示有关百分数的信息,让学生关注数学应用,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结合实例培养学生情感。课尾设计的“送上一句话(成功=1%的灵感+99%的汗水),与学生共勉的情境,以产生课堂总结的韵味,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二)学法:

  现代教育要交给学生方法,交给他们终身受用的知识。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下,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注重数学学习的情感化

  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已内心的想法,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合作。在学习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2、注重数学学习的活动化

  生活的中心是活动,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必需先让学生“动”起来。小组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形式之一。把数学教学与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习动机。

  3、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化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主动进行学习,学生学得积极,教师教得轻松活泼。这样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使其参与新知的认知过程。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1、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它是以后学习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学习百分数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百分数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学情分析

  对于百分数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已经或多或少地在生活中接触过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更是不清楚。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能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相关信息,使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5、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从书本或生活中收集有关百分数的材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依托生活原型,实现再创造。选取与学生有关的素材,引导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中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学法: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本课中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习、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一)信息交流,引入课题

  1、学生展示课前调查资料

  说说这些资料是从哪里收集的?容易找吗?

  2、课件出示图

  师指出:像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3、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这么多的百分数,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人们这么喜欢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又表示什么含义呢?从而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二)自主探究,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图

  ①说一说图中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学生在自主理解百分数意义时,最容易借助已有的分数知识,也用平分单位“1”的方法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此时教师要明确指出:18%是 “谁”与“谁”相比较的结果?它表示谁是谁的18%?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这里的“18%”表示的是“小学生近视的人数是全体小学生人数的18∕100”。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初中生近视的人数是全体初中生人数的49∕100 ;高中生近视的人数是全体高中生人数的64.2∕100。

  ②比较这三个数据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体会百分数便于比较的优点,同时提醒学生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看书习惯和学习习惯。

  (2)交流自己收集的百分数及它表示的具体含义(小组交流)

  (3)讨论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师:百分数表示一个数与另一个数关系。通常人们把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百分数和我们学过的哪一种数比较相似,(分数)那百分数与分数完全一样吗?看下面的信息中哪个分数能用百分数表示?哪个不能用百分数表示?为什么?

  ①72∕100升的75∕100是54∕100升。

  ②一批大米有50∕100吨,售出它的80∕100,售出40∕100吨。

  (2)观察讨论交流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4、自学百分数的读写

  (1)自学看书,边看边想: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

  (2)汇报交流

  ①这个符号“%”叫什么?(百分号)

  ②写法指导: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重点指导百分号的写法,百分号的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避免与百分号前面的数字混淆。

  ③读法指导:先读“%”(读作:百分之),再读分子。

  (三)趣味练习,巩固提高

  1、读出下面的百分数。

  百分之三点五、百分之一百五十、百分之九十八

  百分之零点一、百分之百

  2、从上题写出的五个百分数中,选择合适的填空。

  (1)火车提速后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 )。

  (2)1米是1千米的( )。

  (3)由于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这个单元的及格率一定能达到( )。

  (四)活动总结,反思提升

  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能用百分数来表示学习这节课的心情吗?

  四、说板书设计

  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73—74页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4.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方法,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着重研究的是分数的意义,主要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实践,从而自己得出分数的意义。在备这节课时我就挖空心思地为学生考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让学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让学生容易操作又能进行有效学习?最后决定用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一些三角形纸片以及一些火柴棒,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提高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使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利用我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展开别开生面的研究,在小组合作操作过程中,学生获得许多不同的分数,然后从这些不同的分数产生中逐渐得出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学生在利用三角形纸片和火柴棒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从中很好地体验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教学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分数的'组成及分数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好分数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有关概念,如分数的单位、分数的组成等,对进一步学习分数、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其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学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1、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注重对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得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单位“1”。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变化?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板书:1/4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认识?

  2、感悟分数的产生.

  二、操作探究

  1、学习分数的意义

  (1)、通过操作体会1/4的意义.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己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再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4。 学生操作,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学生展示、汇报。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1/4。

  (2)、出示练习纸:看图填上适当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明分数的意义。

  (3)、认识一个整体.

  出示一个橙子,师:我如果要把一个橙子平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这个橙子的多少?

  出示5个橙子,问:现在我这儿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怎么说?如果放在一个袋子里,又可以怎么说?放在一个盒子里呢?

  小结:我们可以把这5个橙子看作一个整体。

  师:现在我要把这盒橙子平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几个?吃了这盒橙子的几分之几?再出示一盒水彩笔,提问:现在我手里拿了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什么?现在我把这盒水彩笔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盒水彩笔的几分之几?

  举例:我们还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4)、操作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种,把它平均分一分,再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5)、认识单位“1”.

  自学课本74页第一小节。

  指名汇报自学情况。

  出示单位“1”的概念,齐读。

  (6)、小结分数的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

  小结分数的概念,学生齐读。

  2、练习应用.

  (1)、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学生的4/7;

  已经修了全长的3/8;

  西红柿是黄瓜的1/2。

  (2)、完成课本“练一练”。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说课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我们在概念课的教学设计中坚持这样的一个理念:概念教学要注重数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整节课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在原有对分数的生活基础与运用价值的感知基础上,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建立分数的概念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围绕这一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感知分数的产生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前题,历年来教者在向学生介绍分数的产生时基本上是采取查找资料,口头传授,学生看书等形式,实际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到分数的产生,更无法理解分数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基于这种认识,我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创设了一个做贺卡的情境,让同学们用手中的一张纸去做贺卡,并用分数介绍贺卡每部分的内容。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数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际,而且为认识单位“1”埋下伏笔。

  2、动手操作,解决难点。

  概念作为一个数学知识,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建立数学知识时也必然有一个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就本节课而言,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通过平均分得到分数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让学生用学具代替任意的多个物体小组合作来解决。

  3、设计具有开放度的习题。

  一节课好的习题设计,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理解并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中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后,我设计了基础练习题和开放题。开放题分别是:面对九宫格提问题;设计周末一天的生活,用分数来描述。通过这样的习题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并感受单位“1”。分数的意义说课

  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69——72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先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演变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自学课本后又知道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一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从而自然而然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

  (4)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 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

  三、 说学法指导

  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方法,使其养成自学习惯,获取知识的同时,进行总结归纳,多层次练习形成技能。

  四、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出示分数演变过程图,引出分数。

  2、说说关于分数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3、还想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改变传统的概念教学

  “复习---引新---练习---巩固”的程式化教学。)

  (二)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课本后又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学课本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设计意图: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自学课本,使学生真正走近了“分数”,《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这跟单纯的讲理论完全不同,自学课本后,学生很愿意把自己从课本上得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和大家交流、分享。)

  (三)多层次题目,深化新知。

  1、猜一猜

  (1) 出示一个1/3的长方形的阴影部分,问:阴影部分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2) 出示一个3/8的圆的阴影部分,学生猜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3) 露出的部分是整体的1/4,学生画这个整体。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知道了分数的意义,但这只是表面的知识,设计猜一猜这个环节不再是分数意义的定义的简单模仿与套用,而需要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本质把握,真正的理解分数意义,才能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题目将抽象的分数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表象模型,这个构建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富有挑战意义的,因而也是最深刻、最有效的。)

  2、快速抢答

  (1)将6支、8支、10支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几支?

  (2)将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可以用3支表示吗?

  (4)再加2支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6支铅笔拿出它的2/3

  4、拿粉笔,三盒分别拿出1支、2支、3支都占这几盒粉笔的1/5,每盒有几支粉笔,每份有几支?比较三个1/5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

  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没有把书本上现成的分数的意义告诉学生而设计了这些环节的教学,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引导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动手画一画,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让他们明白不同物体所表示的整体平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反过来,同样是1/5,由于单位“1“不同,实际上表示的铅笔的枝数却不同。整堂课由于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教学环节,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5、分一分:按老师的要求拿出12根小棒的( )/(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中“平均分”、“分几份”、“取几份”的含义,这比枯燥的死记硬背条文要有趣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同样,在分与拿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分数意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当中的应用价值,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6、概括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前面的自学、一系列的不同层次的练习,充分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自然得出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分数的意义》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七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学生理解了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才能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也为以后学习分数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说课过程 :

  新课标指出:努力营造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在本节课中,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创造分数,不仅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创造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我探索,自我表现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

  1、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虽然书上没有学过,但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个空白,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应有所认知。因此,我打算在课上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课前提供给每一小组的材料(1分米的线段,4枚棋子,8支铅笔,6块橡皮,一根绳子??)。学生四人为一组,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对学生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合作交流,尽可能多的创造一些分数,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我们汇报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交流结束以后,组织讨论:大家在得到这些分数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想法?重点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指出:必须是平均分成的。

  接着讨论:平均分的对象相同吗?你能把这些平均分的对象进行分类吗?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教师随机板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最后教师指出:无论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为了加强理解单位“1”的含义,紧接着要求学生举例说说: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在大量举例的同时,充分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突破单位“1”的含义这个难点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共8面)以老师首创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从而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1/4、2/8等)。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老师引导说“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于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四年级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根据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个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点,它是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3、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4、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5、教学准备: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

  二、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 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平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 ,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老师为你们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 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材料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习要求。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把不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平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个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 学生尝试自己归纳分数的意义。

  (2) 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为了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日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点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明确分数意义概念。教学重点放在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上,让学生通过大量实例感知分数意义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对分数意义有较深刻认识。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基础。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们可以确立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设计,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对一些感性材料去伪存真地整理和加工,抽象出分数的本质特征,从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单位“1”的理解与分数意义的归纳。

  教学难点:分数单位的理解

  四、说教学设想

  1、《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应此,在设计上我让学生“填一填”、 “说一说”、“议一议”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最后在“想一想”中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精炼自己的思维,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归纳出了分数的意义。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在举例大量感性材料后再归纳出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醒已知

  轻松谈话:“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你们知道哪些与分数有关的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指明了道路。

  (二)整体感知

  1、整体出示例1的图: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让学生独立完成,因为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旧知,重点是放在分数所表示什么上,学生边叙述老师边板书,突出“平均分”、“表示这样的”关键词,然后告诉学生月饼我们可以称作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可以叫做一个图形、1米长的线段可以叫做一个计量单位、6个圆可以称作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者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一个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因为这是规定的,所以有老师来告诉他们,接着用追问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

  2、接下来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说说3/4是把谁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呢? 5/8、3/5呢?

  3、然后让学生根据刚才的例子说说什么叫分数。引导学生慢慢说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样学生由感性的认识上升了到理性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

  (三)认识分数单位

  1、在学生认识什么叫分数的时候一气呵成认识分数单位。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接着让学生找出3/4、5/8、1/3的分数单位

  3、我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它的分数单位是?100份呢?a份呢?若干份呢?让学生很快领悟到分数单位的含义。

  4 弄清一个分数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四)在后面的练习中抓住本课的重点进行训练

  1、把谁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几分,表示这样的几份。

  2、桃子图用追问的形式,为什么涂得都是2/3,桃子个数却不一样呢,从而让学生抓住重点:找准单位“1”。

  3、分小棒意为让学生明白单位“1”相同的时候,平均分的份数不同,一份数也就不同了。同时也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让学生活学活用。

  4、从直观转向抽象,找出生活中分数的分数单位“1”,让学生轻松解决难点。

  5、激趣练习:请2个学生站起来占谁的几分之几。

  6、“破碎的数”引发学生对分数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

  2、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创设情景、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教学法,并穿插直观演示。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正方形纸、四个苹果、一米长的绳子,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表示四分之一。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着重研究的是分数的意义,主要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实践,从而自己得出分数的意义。在备这节课时我就挖空心思地为学生考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让学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让学生容易操作又能进行有效学习?最后决定用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一些正方体以及一些火柴棒,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提高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使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利用我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展开别开生面的研究,在小组合作操作过程中,学生获得许多不同的分数,然后从这些不同的分数产生中逐渐得出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学生在利用正方体和火柴棒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从中很好地体验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部分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复习回顾,激活记忆

  2、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

  (2)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3、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4、课堂总结,全面升华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相关文章:

1.分数的意义说课稿范文10篇

2.关于分数的意义说课稿范文8篇

3.《分数的意义》数学说课稿

4.【热门】分数的意义说课稿四篇

5.分数的意义说课稿集锦五篇

6.【推荐】分数的意义说课稿3篇

7.关于分数的意义说课稿3篇

8.分数的意义说课稿锦集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