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6-15 12:31:1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

说课稿 篇1

  一、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了“培养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构建了参与式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即“导学----展交----训练”的基本教学模式。

  二、设计思路

  (一)关于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6—57页《确定位置》的第一课时

  (二)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第几层第几本”等方式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三)关于教学流程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为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构建了参与式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即“导学——展交——训练——评价”。

  1、导学:

  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入新课中让学生手拿教师准备的座位票自己找座位,一方面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另一方面直接是对预习成果的一个展示过程。从游戏中体会确定位置的方法。

  2、展交:

  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在第一个展示环节中,肯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座位,这时教师马上请小老师帮忙给这些迷路的同学找到座位,并要求告诉对方找位置的方法。等大家都对号入座后,教师再次提供轻松愉快的活动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位置。

  3、训练:

  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初步应用“第几层第几号”,“第几层第几本”这些词语描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位置。

  4、评价: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三、教学过程(相关图形参见课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老师昨天布置了“确定位置”的预习任务,要求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第几层第几本”等方式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你们预习会了吗?

  (二)、活动展示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凭票入座”的游戏。老师想给大家重新排座位,请大家根据拿到的座位号找座位。

  1、明确要求。师:在找座位之前,大家有什么问题吗?(结合学生的提问生生互动介绍哪是第一排,哪是第一个。)

  2、找座位。提出:先观察自己座位的大概位置,再轻轻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

  3、小老师指点:对找不到座位的同学请小老师帮助找到座位,并要求告诉对方找位置的方法。

  4、描述位置。

  (学生都找到座位后,)提问:

  坐在第1排第1个的是谁?

  请第2排所有同学站一下,请每排第2个同学举手。

  坐在第3排第5个的是谁?

  坐在第5排第3个的是谁?

  班长坐在第几排第几个?

  学习委员坐在第几排第几个?

  提问:请每个同学找到自己最好的朋友,看坐在第几排第几个?

  5、归纳小结。

  讲述:刚才我们是用“第几排第几个”来确定同学的位置。(板书课题)用这种方法确定位置时,先要确定哪是第1排,哪是第1个。

  6、“试一试”。(出示小动物做操图。)

  提问:站在第1排第1个的是谁?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谁站在第2排第3个?红色的小兔站在第几排第几个?

  请每个同学选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告诉同桌它们站在第几排第几个。

  (三)、综合训练

  1、找“第几层第几号”。

  出示图片,画外音:“欢迎小朋友们来做客!我是小猴,我住在第2层第3号房间。”

  师:由小猴的话你知道哪是第1层第1号吗?

  (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每个小动物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2、找“第几层第几本”。

  帮忙找书:请帮我拿《新华字典》,说出它的位置。

  分别说出《成语词典》《数学家的故事》放在第几层第几本。找自己喜欢的书。

  3、“找地雷”游戏。

  4、到电影院找座位。

  5、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确定位置?

  (四)、应用拓展

  涂色游戏:学生在纸上按照指定的位置涂色,涂完了看看像什么。

  (五)、交流评价:

  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

  (六)、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第几排第几个

  第几层第几号

  第几层第几本

说课稿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健康水平。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的认知、技能的获得,需要通过操作材料、情景而获得,也需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因此开展了健康活动《小猴学本领》。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爬的练习,让幼儿学习爬时四肢的正确用力方法。

  2、发展幼儿四肢和躯干肌肉力量,增强动作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学习爬时四肢的正确用力方法。

  教学准备: 软垫、地板胶、梯子、轮胎、录音带、拱形圈、绳子、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进入场地,四散站开。

  准备活动,幼儿随着儿歌内容,模仿小猴做动作,使身体充分活动开。

  教师:今天小猴子要来学习爬的本领,你们看过小猴是怎么爬的吗?请你来做一做。

  二、提供软垫,让幼儿自由表演自己会的爬行动作,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手膝着地、手脚着地爬。

  1、小猴子是怎样爬的?请你们去试一试。

  2、小猴子爬的时候要把四肢都放在地上,把身体撑起来。用膝盖和手臂一起向前爬,爬的时候肚子不要碰到地上。

  三、游戏、小猴摘桃

  桃园里的桃子都成熟了,我们去摘桃,好吗?幼儿分组来完成游戏。

  四、结束放松活动:

  听音乐抖一抖,做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身心健康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基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历来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健康身心发展的经验。活动中小猴子的形象就是我们班上孩子学兴趣班的缩影,有的孩子学了这个想学那个,结果什么都学不好,孩子们在活动时自己是旁观者,能客观的分析小猴的对与错。老师请他们对照自己的时候,孩子们似乎明白了道理,知道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耐心,认真点就能成功。

  幼儿健康领域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身心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健康事件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健康的经验和视野”。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

  今天我讲授的课题是《接力跑》。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流程、教学效果预估及所需器材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 教材简介

  (1)教材地位、特点和作用

  接力跑是田径运动中的集体项目,可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动作协调一致的能力,是提高快速跑技术、发展快速跑能力和身体灵敏等素质,也是发展速度素质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下压式接力》,是一节新授课。学生以前接触过立棒式接力跑的方法,已经建立了接力跑的概念,已有一定的接力跑的基础。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下压式接力跑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接力跑姿势,发展快速跑的能力,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竞争进取的意志品质及团结协作、友好交往的集体意识。

  (2)传接棒方法的技术要点:

  下压式:接棒的手臂后伸,掌心向上,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并拢向外,手腕稍上翘,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方放入接棒人手中。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水平二四年级的学生,该学段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维敏捷,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爱表现自己,有较强的表现欲,对接力跑运动比较喜爱,因此对本次课内容将会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但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学生的自控能力、学习的持久性还不够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时间不长。所以在教学中采用有趣性的组织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教学基本思想

  本课是学习接力跑的第一次课,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自主体验迎面接力棒和下压式接力棒,让学生在练习起来能较快地掌握接力跑的动作方法。在教学中,采用集体尝试、分组自主学练、小组学练小结、分组比赛,总结小组学练等过程进行开展教学。

  三﹑教学目标解读

  1.认知目标:能简单叙述上挑式(下压式)传接棒方法,了解接力比赛的一些规则。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85%的学生学会下压式传接棒方法,能与同伴合作完成接力跑的任务,发展快速跑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表现出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传接棒的技术,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掌握传接棒的时机。这节课我首先是一边向学生讲解一边向他们示范动作让学生初步了解下压式接力跑的动作要领,接着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下压式接力跑,然后我还设计了一个接力比赛让学生更进一步的掌握下压式接力跑,从而突破本堂课的重难点。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热身部分(7min)

  1.上课常规(2min)

  2.热身活动(4min)

  ⑴慢跑800米;

  ⑵各关节活动,(六节4×8拍);

  3.课堂导入(1min)

  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传接棒的动作,尝试新的传接棒的方法,并展示,教师引出新授内容。

  (二) 学习体验部分(30min)

  1. 学习下压式接力跑(15min)

  教师为学生讲解动作要领,另外与一名学生合作为学生示范下压式接力跑。学生跟做,教师纠正错误动作。重点动作练习。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要领

  2.下压式接力练习(分组学练)(5min)

  引导学生原地摆臂信号做传接棒动作。在走动中按同伴信号做传接棒练习。在慢跑中中速跑中做传接棒练习。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下压式传接棒的方法。

  3. 接力比赛(10min)

  全班分为5组,每组10人,这10人进行接力比赛,哪一组最快完成为胜。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

  (三) 评价与放松部分(3min)

  1.聆听音乐,呼吸放松。

  2.教师评出最佳表现小组及个人。

  3.回收器材,师生道别。

  六、教学效果预估

  在教学中学生能愉快参与身体练习,掌握下压式传接棒的方法,并能够了解到接力跑的一些规则;学生积极配合、团结协作;本堂课练习密度预计为35%—45%

  七、教学场地器材

  一片空地,25个接力棒,一台录音机。

  以上是我对《接力跑》第一课时的总体把握。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说课稿 篇4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来自于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第三单元“爱的行动”中的第二课《他们需要关爱》。爱心的培养,是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儿童的整个发展进程之中。教材设置“爱心行动”这一单元,主要是针对现在的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享尽了家人、社会的关爱,只知道受人爱,不知道去爱人的现象。

  针对《他们需要关爱》这一课题,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说课。首先是活动目标设计,然后是活动版块设计,最后是教学过程设计。在本单元中安排《他们需要关爱》这一课,目的在于让儿童了解残疾人是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他们在身有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情况下,仍能战胜病残,顽强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并获得成功。在本课的的教学中,我将指导学生参与换位体验活动,从而引导他们体验残疾人生活的艰难不易,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乐观精神,并能伸出自己的小手去关爱、温暖他们。针对这样一个前提,我为本课设立了以下活动目标:

  在情感与态度:方面,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教育学生尊敬而不是歧视残疾人。使学生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残疾人,培养学生的爱心。

  在行为习惯:方面,让学生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帮助,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获得信心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观看录象资料,参与换位体验活动,聆听残疾人故事,观察残奥会图片,讨论和交流社会现象,看DV画面听音乐等活动,使学生从多方面认识和体会到残疾人在生活上的困难,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给予残疾人关爱和帮助,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平时的教学让我深知,在有些情况下模拟具体情境,的确能萌动学生的内需,为了让学生积极投身于特定的角色和具体的生活情境,给他们提供一个尝试扮演全新的角色,体验全新的生活,产生全新的情感和生活体验的机会,我们在本课设计了“换位体验”这一活动版块。

  小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如果能把需要进行价值引导的内容融入故事中,在适时配上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就能自然引导他们带着自己已有的经验融入其中。考虑到再现残疾人身残志坚,获得成功的事迹更能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又设计了感受“他也行”这一活动版块。

  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让儿童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观察,去体验,以搜集资料,获得信息,激发感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是《品德与生活》中应该达到的目标。只是由于受地区资源的限制,农村缺乏关爱残疾人的机构和设施,身处农村的孩子不能集中接触到那么多的残疾人。由于这种种原因,使得学生在情感上很难深刻地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这种情况对于教学是一种挑战,针对这一现状,在本课教学中我还设置了第三个活动版块,这就是“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

  三大活动版块的设计,让孩子们从换位体验到亲眼看,亲耳听,目的在于启发和引导他们发现残疾人在生活上的困难,理解残疾人内心的痛苦,了解残疾人成功的不易,激发学生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生尊重和关心我们身边的每一位残疾人,并能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让爱的种子撒向每个残疾人的心田。

  为了实现本课的活动目标,我课前做了如下准备:

  1《千手观音》的录象片段。

  2动画片《宝莲灯》片段。

  3残疾人演奏家周舟的故事。

  4残奥会上运动员的精彩图片。

  5普通残疾人受帮助和受歧视的对比图片。

  6自拍DV并配乐《世界需要热心肠》。

  7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资料和图片。

  同时我也让学生做了以下准备:

  1每人准备一块手帕。

  2每人准备一根拐杖。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以《千手观音》的录象片段导入新课。

  《千手观音》是20xx年春晚的一大亮点,这个节目已经称得上家喻户晓了,我相信即使一年级的孩子也会有所了解,而且表演节目的全是聋哑人。(播放《千手观音》动画)抓住契机,以它来导入新课,唯美的画面足以令孩子们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震,注意力高度集中。

  接着我相机介绍,如此精彩的舞蹈是一群听不见声音的聋哑人跳的。此时的学生心一定会隐约产生复杂的情感体验,这当中肯定有惊讶,也有敬佩。接着我问:聋哑人跟我们有哪些不同呢?学生回答后,我指出:我们称这些聋哑人为残疾人。在学生对残疾人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理解后,我进一步帮助学生拓展对残疾人这一概念的理解。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残疾人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进行简要总结:像这样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没有手或失去了脚,嘴巴不会说话的人,我们称他们残疾人。在这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我只是从直观上对残疾人进行了解释,而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接着完成如下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残疾人,他们能像我们这样轻松、快乐地生活吗?就让我们来亲自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吧。

  由此顺利地完成了由导入向换位体验活动的过渡。

  二、换位体验活动

  在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手帕,自己蒙上眼睛,摸索着前进。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换位体验明白盲人走路的艰辛。

  接下来我让学生拿出拐杖,蜷起一条腿,慢慢前进。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瘸腿前行的困难。

  然后我让学生观看他们最爱看的动画片《宝莲灯》(但只是无声的画面)。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想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聋人的痛苦。

  三次体验活动过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假如你是残疾人,你会怎么样?在自己深刻的换位体验后再谈自己的感想,学生自然会感触颇深。此时,我再次让他们看《千手观音》舞蹈演员训练的画面,引导他们明白:这个舞蹈的成功,这些聋哑人演员付出了比平常人多得多的努力,他们是值得我们学习,令我们敬佩的。至此我想,学生的心目中一定对如何对待残疾人有了新的认识了。

  三、感受“他也行”

  这是我设计的第二个活动环节。首先完成过渡:其实,在我们这个可爱的社会中,残疾人通过努力也能取得成功。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吧。完成过渡之后,我让学生观看音乐神童周舟的小时侯的故事。我想同龄人的事迹更容易激起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关爱同龄残疾人的欲望也一定会在他们心中萌芽。

  看完周舟的事迹介绍后,我再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观看残奥会上运动员比赛和领奖的精彩图片。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中国运动员在运动会上拿到奖牌肯定会非常激动。这一点,我想孩子也不会例外。出示这些图片,就是想激发学生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敬佩。听故事和看图片就是想让他们明白残疾人和平常人没有区别,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他们,甚至要更加关爱他们。

  其实到这儿我仅仅让学生们接触到的是残疾人当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是一些成功的典型。为了不使教育陷入一个误区,避免学生忽视对那些平凡的残疾人的关爱和帮助,我便带领学生进入了下一个活动环节。

  四、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

  走近普通残疾人,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达到让学生产生关爱和帮助身边每一位残疾人的意识才是我本节课教育的宗旨。为此,我向学生出示了一组对比性的图片:

  一部分是倍受社会帮助和关爱的普通残疾人的图片;

  一部分是遭到个别人歧视和欺负的普通残疾人的图片。

  看完图片后,我让学生辨析对错,找出原因,讨论交流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形成正确的认识可以直接指导学生以后的行为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因为只有把意识落实到行动中,才是完成了真正的教育。

  接下来,我又组织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在你们身边有残疾人吗?你以前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以后你准备如何对待他们?你看到周围有人欺负残疾人吗?以后如果被你看到了,你怎么办?这一系列的问题将直接使学生反省自己并指导他以后的行为。

  由名人到普通人,由个体推广到集体,通过对残疾人生活的全面了解,促进学生产生关爱和帮助残疾人的欲望。到此为止,应该说同学们已经产生了这种欲望,为了使这种欲望更加强烈,我又适时出示了一组介绍我国社会关爱残疾人的图片:

  1人民币上有盲点帮助盲人触摸它的数额。

  2公共汽车上有专门为残疾人提供的座位。

  3马路上有专门为盲人设置的盲道。

  4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助残日,我国号召全社会帮助和关爱残疾人。

  通过这个环节的介绍,我想让学生明白关爱和帮助残疾人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五、总结延伸,推向高潮。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是不是我们只需要关心中国的残疾人就够了?这一问题的切入,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爱心无国界。只要是残疾人,我们都应该义无返顾的去关爱和帮助。

  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我让学生欣赏制作的DV(人们关爱、帮助残疾人的片段剪辑)并配上《世界需要热心肠》的音乐。看着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我想对学生的教育一定会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他们的心田

说课稿 篇5

  一、教学重点的定位

  说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欺骗手段,具有初步的识别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有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二)行为与习惯

  认识生活中各种欺骗手段,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三)知识与技能

  了解形式各样的上当受骗的案例,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炼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四)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观看视频图片及短小案例、讨论交流、想象活动、表演活动等方法进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防骗。

  二、说教学重点:

  了解形式各样的上当受骗的案例,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现实生活中,引发学生不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课着重在教育学生学会识别生活中存在的骗局,从如何防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上当受骗,学会保护自己入手,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如贪念、好玩、寻找庇护、想当明星等,同时还设计了各种可能导致学生受骗的情景,让学生知道其实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防不胜防的骗局和陷阱,我们要提高警惕,学会识别,抵制各种诱惑。从本课教材来看,本课由5个画面案例:捡到钱见者有份平分、妈妈出车祸了陌生人叫孩子去医院、想当明星就跟陌生人去培训、交保护费给陌生人就没人欺负你、游戏的诱惑这几方面去教育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骗局和陷阱,自己从中应该从案例中吸取什么教训。激发学生日常生活中有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的意识;最后以饱吃“防骗加强餐”是在以上情感激发和生活体验之后,引导学生不要上当受。教材中的五个方面的主题部分都是围绕我们这一教学重点采取层层递进方式设计的。

  说教学难点:

  养成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防止各种骗局和陷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重点的分析

  本课教材侧重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三条轴线中“我——社会“和五个方面的“防止各种骗局和陷阱,”。教育即生活、成长、经验的改造。本课教育学生学会识别生活中存在的骗局,从如何防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上当受骗,学会保护自己入手,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如贪念、好玩、寻找庇护、想当明星等,同时还设计了各种可能导致学生受骗的情景,让学生知道其实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防不胜防的骗局和陷阱,我们要让学生提高警惕,学会识别,抵制各种诱惑。那么本课教材的这些主题部分即是浓缩社会中存在着各种骗局和陷阱的现象,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防骗。

  四、说教学重点的解决方法与过程

  第一环节:演一演:小东受骗

  1.由学生角色扮演,再现小东受骗的经过。

  让学生扮演小东受骗的经过。让学生认真观看,看完后讨论讨论。接着回忆体验经历,表演学生谈谈自己的亲身感受。这样自然地把学生的受骗经历引入到课堂,使学生耳闻目睹。

  2.分析小东受骗的原因。让学生换位体验,说一说如果自己是小东,受骗后自己的心情。

  在学生交流互动中,让学生说说小东受骗的原因。小东因为贪念而受骗。如果你是小东,你受骗后的心情是怎样的?接着引导学生今后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让学生先讨论,然后各抒己见,从而引出主题做人不能因一时的贪念而上当受骗。

  第二环节:说说身边发生的受骗故事

  让学生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身边发生受骗的人和事。其中郑峰说了一件令他难忘的事情。周末的一天,郑峰的爸妈有事外出,他一个人在家做功课。突然有位叔叔过来说要查电表,于是他开门给叔叔进来了,之后就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抢劫……。通过这件事引导学生凡是一个人在家,陌生人的来访都不要开门,想办法联系爸妈核实情况。让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骗局和陷阱,自己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观看视频,出现14页的的画面,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应该注意到什么问题,总结上当受骗的原因,想想现实生活中还有那些可能的陷阱,作为小学生遇到类似的情形应该怎么办。由教师讲述文文面临的突发事件,请同学们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总结,给文文出主义,想出一个周全的办法来。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教育,为了保护自己,碰到不熟悉的情况是,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面对一些突然发生的事情不要慌张,要冷静想一想,三思而后行。

  第三环节:游戏的诱惑

  通过教材15、16页的画面案例使学生知道沉迷游戏的前后变化。他沉迷游戏后身体消瘦,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等。通过前后的变化的对比,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沉迷游戏机的危害。

  教师在全班同学中调查,请爱玩游戏的.同学说说自己玩游戏时间最长的一次,并说说自己长时间玩游戏的感受。从而教育孩子游戏的危害性。

  让学生咨询或调查,讨论为什么儿童不适宜进入营业性电子游戏室、营业性网吧等场所,指出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沉迷其中带来的身心损伤。

  五、总结教育“吃”一顿“防骗大餐”

  和父母交流如何防骗。请同学们回家后和父母交流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防骗,并将与父母沟通的意见写下来,回校后与同学交流一下。让学生通过看报、看新闻学会关注社会问题,陌生人给东西吃不要接受等去教育学生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必修一第二单元,本单元是古代记叙散文单元。学习本单元,既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艺术。本文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两国人马自动撤退的故事。

  关于文言文的学习,《课程标准》有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二是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

  依据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知识。

  2、能力目标: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烛之武高超说辞艺术的赏析。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就是让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同学们自觉主动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分析,共享学习成果。高中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大部分同学对文言文有一种畏惧心理,缺乏兴趣。本文是高中第一篇文言文,老师更要做好引导,使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因此,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讨论分析法学习本文。

  情境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获得感同身受的效果。讨论分析法就是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去感悟,老师可合理启发补充。

  学法上,除了诵读法,归纳法外,还要采用提要钩玄法,抓住关键词语,探求精深的道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但教有法而无定法,还要依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丰富课堂,在教学中需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以阅读课文、归纳文言知识为主;第二课时以分析课文、鉴赏人物形象为主。

  三、说教学过程

  下面介绍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是(为了国家安危不计个人恩怨,这需要怎样的胸襟?孤身一人深入秦军大营,这需要怎样的勇气?以一番说辞巧妙化解亡国之危,这需要怎样的智慧?读完《烛之武退秦师》,你就会找到答案。)此导语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诵读感知、疏通文本

  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诵读,悉心体会。

  1、听读全文,纠正字音

  2、自读全文,同时提出要求: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

  3、疏通文本,解决不理解的字句子。

  4、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

  (三)讨论分析,鉴赏课文

  1、理清思路: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2、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他是怎样出场的?

  分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两点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1)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2)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4、鉴赏人物形象

  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

  郑 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

  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

  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

  秦 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 政治手腕了得。

  晋 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

  5、人们评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提示:本题为开放题,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观点示例:

  ⑴ 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⑶ 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寥寥数语就说服了秦君,凭三寸之舌劝退强敌,可见,烛之武是一位辩士。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够使学生迅速的抓住课文要点和文章的结构脉络。在板书上我力求节俭明了,既点名本课的重点,又方便学生理解。秉持着这种理念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烛之武退秦师

  开端——秦晋围郑——出使缘由

  发展——临危受命——深明大义,以国家为重

  高潮——劝退秦师——智勇双全,不卑不亢

  结局——结盟、协防、撤军——不辱使命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假如你是一位外交官,接受一个任务——利用美日邦交矛盾,瓦解美日联盟,你会怎么做?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鞠躬!

  反思:文言文的学习有“文”“言”两个方面,本设计“文”“言”并重,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规定的日子到了,手捧空花盆的雄日成为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故事悬念迭生,引人入胜。不读到故事的最后,就不能解开谜团,原来,“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多么生动的故事啊!

  这个故事在成年人看来,含义一目了然:诚实的品质最可贵。但是,让一年级的孩子来读这个故事,他们未必轻而易举就能读明白,因为如果学生不了解种子是怎样发芽的,以及煮过的种子不会发芽这些自然常识,便无法体会故事的内涵,就不能真正懂得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做继承人。因此,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完成一次实践活动:种两粒花种,其中一粒要煮熟以后再种。然后,观察这两粒花种的生长情况,看看有何不同。突破了这个难点,再阅读、感悟,文章的内容学生就更易于接受了。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感悟与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的寓意。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读通课文,自主识字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寓意比较深刻,而教师的一味讲解是无法代替学生的理解的,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朗读感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于是在教学中,我便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角色进入故事当中,通过角色朗读课文,感悟故事中蕴含的寓意。再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把握人物心理活动。在这堂课中,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三、说学法

  1、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如果学生不了解种子是怎样发芽的,以及煮过的种子不会发芽这些自然常识,便无法体会故事的内涵,就不能真正懂得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做继承人。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一常识,便需要在课堂上引导他们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理解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我所执教的班级的学生学习基础不是很好,阅读能力也比较差。但是有一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2、定学法

  根据我班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识水平,因此确定运用“自主读——选择读——朗读感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他们熟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爱好。听有趣的童话故事的方式引入课,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神奇,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先讲一个小故事,这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故事,因为故事中,兔姑娘种下向日葵却无法发芽的故事,就是在告诉学生一种自然常识,让学生在故事中明白,种子被煮熟之后,是不会再发芽,不会再生长的。只要事先了解了这个自然常识,学生对课文中国王发给孩子们已经煮熟的花种为什么不会发芽,才能有真正地认识。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识字、乐于识字、设法积累的愿望,要要使学生乐学,好学,必然要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所以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生字新词,先是自主学习生字,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再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并用游戏的方式,与学生探讨识字,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快乐识字。

  (三)自主学习,因材施教。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将课文完整自由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自己喜好选择课文中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再把自己读得好的段落展示给全班同学听,读后评价。这对于那些优生及后进生提出了他们力所能及的不同要求,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己的需要达到学习目标。

  (四)积累语言理解内容——培养说,培养想像。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因此,对课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我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竞赛氛围,课件展示了盛开着的美丽的鲜花,让学生在视觉中感受到鲜花的美丽,再让学生进入角色,理解文中人物的心理,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生在欣赏的美丽的鲜花的同时,也是在体会人物的心理,也是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学生在想像后说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又进入了人物的内心,理解了课文内容。

  (四)朗读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像力最佳时期,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拓宽学生的发展性思维,不能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固定在一定的模式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课文除了只要体现雄日的诚实之外,还体现他的什么优秀品质。挖掘出学生多方面的感受和个性化的理解。

  四、板书设计理清重点

  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由一个空花盆引领全文,而又以空花盆中开出的“诚实、勤劳、勇敢”之花,点明故事中的深刻蕴含。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

说课稿 篇8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现在您听到的是谭晶演唱的《树木招手鸟来和》,这首歌曲唱的是森林中树木葱郁,百鸟争鸣,空气清新!每每听到这首歌,我总想上一节课,让学生也知道环保的重要。我知道,这是我作为一个小学品德老师的职责。

  《爱惜每一张纸》给了我一个契机,结合歌曲,展开课文,设计了“认识纸张,节约用纸”为目标的品德课:“爱惜每一张纸”。

  今天,我将从我的课堂理念、教材处理、活动方案、活动调控、活动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介绍。

  我一直觉得小学品德课应该与时俱进,闪现着时代的光芒。我实践中的品德课,具有以下两个时代特点。

  【说课堂理念】

  信息化的品德课。无数实践证明学生对网络的兴趣要远远大于课堂,学生对音像资料的注意持久远远大于书本。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能力。

  情景化的品德课。低年级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大脑储存的信息也较有限,接受、分析、加工、处理的能力也不高。所以,只有给他们营造氛围,带入情景之中,才能直观地认识事物,明白道理。

  活动化的品德课。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培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结合课堂知识和时代元素,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体验、明理的机会,从而达到导行的目的。

  这样的课堂理念,像一缕一缕的春风翻开了我清香四溢的课文,接下去,我想解说的第二个篇章,就是教材处理。

  【说教材处理】

  《爱惜每一张纸》是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单元教学要求“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自然资源的好习惯,理解环保的重要性”。结合“爱惜每一张纸”的主题,我以“纸”为线索,从“纸的用途”、“纸的来历”、“纸的用量”和“纸与环保的关系”四个方面激情-明理,并由此确定四层教学目标和我的教法学法:

  情感与态度方面: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意义,懂得节约用纸意义重大。

  知识技能方面:初步了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知道爱护资源,爱惜纸张,废物利用

  行为与习惯方面:能调整自己的行为,养成节约用纸,爱惜纸张的好习惯,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过程与方法方面,学习使用调查的方法解决问题,了解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设疑激趣,情景创设,活动体验

  学生学法:课前通过填表,收集相关数据,课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汇报、交流、体验、设计等活动,课后通过实践,让学生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在动态的体验中生成和发展。

  四层目标的确立,合成了最美的愿望,指引我设法靠近,如何靠近呢?于是,我就要解说第三个篇章:活动方案。

  【说活动方案】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学习能力较差,分辨能力也不强。要上好这节课,就得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设计方案时必须要考虑的。

  教学策略:我采用了“小步子教学”法。让学生一步一步学,一层一层推进,一点一点地明理,从而完成大的任务、达到大的目标。

  活动方案:于是,我把活动分解成五小步,它们分别是:

  “猜谜语,知道纸的用途”;“听故事,了解纸的来历”;“算一算,估计纸的用量”;“议一议,懂得纸与环保的关系”;“做一做,尝试纸的废旧利用”其中,前四个小步子在课内完成,最后一个小步子让学生在我布置任务后,课外完成。

  方案形成之后,怎样才能最有效的生成,这就要关注一下第四篇章活动的调控。

  【说活动调控】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但目的性不强,注意力不够持久。

  调控策略:所以我采用五次造势。借用了企业管理中的“水性管理”,水最善于“随势而动”,流入山涧即成溪,流入洼地即成湖。情感的培植恰如水的流淌,恰当的造势,促进情感的形成并内化。

  第一次造势:听音乐——环保的旋律

  这是一个小小的铺垫,为情感高潮蓄势。

  第二次造势:猜谜语——用途的广泛

  本次造势好像是一勺鸡精,引起学生对潜伏在意象背后的珍惜共鸣。

  第三次造势:听故事——民族自豪感

  了解纸的历史,产生名族自豪感,不由自主地激发学生珍惜的情感。

  第四次造势:算一算——纸的用量大

  让学生从数目的小算到大,层层递进,自然而然地产生节约、环保的意识。

  第五次造势:做一做——纸的利用

  通过脑力风暴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创造欲望,把爱惜纸的情感渗透到日常行为中。

  活动调控后,我们完成了教学目标,那如何去看待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呢?我接下去要说的第五篇与此有关,那就是“活动评价”

  【说活动评价】

  回顾本次活动,围绕纸的用途、来历、用量、环保推进,所以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元的。个人活动中的 “自我评价”,集体活动中的 “小组互评”、 “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评价标准的明确性和评价角度的多样性,可以多角度肯定学生的能力和优点。

  在这节课中,我和学生一起围绕与学习息息相关的纸展开活动的卷轴,让学生在讨论与纸有关的问题中明确了爱惜每一张纸的意义,懂得了纸与环保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地爱惜每一张纸。作为一个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师来说,这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相关文章:

1.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10篇

2.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八篇

3.有关小班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

4.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5篇

5.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9篇

6.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

7.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五篇

8.有关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