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6-15 10:06:3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说课稿锦集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说课稿锦集6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简介

  《秋天的保健》是浙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这个单元融合秋天的景色,果实,秋天的疾病,以此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进行热爱环境,热爱粮食,热爱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制定为:

  1、了解秋天常见疾病,探究引发疾病的原因。

  2、了解秋天的保健常识,学会如何保健。

  3、进一步培养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本节课设计了两个版块的内容:

  1、最近你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观察课本插图,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学生情况

  1、心理特点:

  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自信心不断增强,产生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所以需要老师采用多样的评价手段,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小组构建

  我们在小组构建中,遵循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优、良、中、差的学生进行了组合,并根据各自的特点有侧重的安排学习任务,并对组长的语言表达采取集中培训,个别辅导,家校配合的方法进行规范,从而完善整个小组的机制,形成集体的合力。

  (一)小组构建:

  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自身性格、学习情况及性别进行划分,并按1、2、3、4固定编号。

  (二)设计组名、口号,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在组名的设计中,根据孩子们喜欢小动物的特点进行小组内商量确定,如精灵鼠、棒棒熊、智慧龙、跳跳蛙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在小组内进行口号的设计,要求口号要与自己的组名相结合。

  (三)任务分配:

  在4人小组中,组长负责组织整个小组的活动流程,如开头的组名介绍、口号的领读;而其它组员则人人都有任务,都要面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从而使每位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避免了一部分孩子的推诿心理。

  而对小组长我们则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如语言表达方面要求做到:我们是XXX小组,我们的口号是“XXXXXXXXXXX”,下面由我们小组和大家一同完成XXXXX的任务,先请XXX发言;中间组员发言完毕后要进行即时的评价;结束时从两方面进行:一为我们小组发言完毕,谁还有补充请举手;二为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四)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人人准备红花本,在个人完成良好时进行当堂加盖红花,而对于整个小组都表现良好的同学,我们则利用小组“平时表现”进行记录得分,每天将各组得分情况进行公示,并张贴在教室后面的表格中,一周后进行总评,评选出“明星小组”和“每周之星”,依次类推,评选月明星、季明星,从而形成小集体间的竞争。

  而对于小组的评价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开始的表达语句要连贯、通顺,进而要求表达要完整,逐步过渡到声音要响亮,同时如果组内4人都能做到这些方面,则进行整体评价。

  三、设计理念

  理念一:课堂教学源于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我们的课堂就应该落实这一理念。秋天是一个传染病高发的季节,由老师看病入手,让学生交流自己在秋天生过哪些疾病,并说说当时难受的感觉,再让学生学习秋天的保健知识。这样源于生活的课堂教学,能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较好地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理念二:用生活指导生活。

  品德与生活应当源于生活,但绝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学意义在于“高于生活”。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从“认识秋天的特点”,“了解秋天保健的常识”过渡到“我们在秋天如何保健”逐层深入,实现了质的飞跃。学生从课前调查以及课内医生的介绍,老师的指导,同学的交流中了解到更多秋天保健的知识。这就是“在生活中指导儿童生活”,一定会给儿童今后的生活带来帮助。

  理念三:用“综合”的理念设计课堂活动。

  品德与生活是综合课程,就要运用多种教与学的方法,以“综合”的理念来设计课堂教学,整体发挥教育优势,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安排学生向社区或家长了解秋天容易生什么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既拓展了学生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基本的保健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从老师到医院看病时看到的现象入手,引出本课学习内容,谈及秋天的多种疾病,教师补充图片,图文并茂,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的欲望。“了解秋天的保健常识”一环,学生分别从图片入手,交流看法,联系自己在生活中该如何去做。同时设计《两只老虎》的新编版本,将音乐融入教学;最后检测环节又设计了“为爸爸妈妈设计健康卡”一环,将写话也放进了课堂,这样调动学生眼、耳、口多种感官,既培养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又对学生进行了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而教师的设计也时时不离学生的生活。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由老师感冒到医院看病引出话题: 秋天是最容易引发疾病的季节之一,那怎么样在秋天里少生病呢?

  从而点明本节课课题:《秋天的保健》。

  二、民主导学:

  (一)了解秋天的常见疾病,探究发病原因。

  任务呈现:最近一段时间,你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吗?说说看,哪里不舒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二)了解秋天保健的常识,学会如何保健。

  任务呈现:请大家认真观察课文插图,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待会儿,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来发言。

  三、检测导结:

  为爸爸妈妈送礼物——设计一张健康卡片,将课内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运用于生活。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苏教版第四册的讲读课文。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古典诗歌理解。本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的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宪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

  (二)教学内容安排

  本文拟用三课时完成。我说课的内容为第三课时——小结课,前两课时在学生整体感知和局部研读的基础上,本课时对本诗进行综合领悟:包括分析诗歌的结构,概括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并通过比较阅读进行诗歌鉴赏能力的迁移提高。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并学习本诗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激发学生热爱社会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包括明暗线结构、情景交融的特点,特别是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描写技巧。

  2、教学难点:

  理解琵琶女和诗人的悲剧造成的原因及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

  1、教法:拟采用“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

  2、学法指导:

  (1)通读:要求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出语气、感情,初步了解全文。

  (2)精度:重点阅读第二诗段,思考:这一节作者是怎样把无形的琵琶声用文字描绘出来的?琵琶乐曲是怎样变化的?

  (3)解读:通过板书结构分析及学生的讨论分析,掌握本诗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导入课文。

  教师充满激情的吟颂唐宪宗的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并简要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重新认识本诗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二)、板书小结课文结构。

  通过学生对前两节课的回顾复习,在整体阅读、局部研读的基础上,分析本诗的明暗线交织的双线式结构,要求学生顺着本诗“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梳理全文,搞清本诗明暗对照式的类比式结构写法。

  (三)、概括分析写作特点

  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本诗的写作特点,并请学生找出例句加以说明,以加深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板书归纳:

  (1)结构严谨。全诗以人物为线索,歌女的身世是明线,诗人的感受是暗线,明线从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本质上揭示主题。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明暗相寸虚实相生。情绪表现波澜起伏,过渡自然。

  (2)情景交融。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3)音乐描写出色。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绝唱。

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联系上下文,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捐助、羞怯、骄傲”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表达对瑞恩的敬佩之情。

  3、思想与价值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的含义,体会瑞恩是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孩子。

  体会瑞恩的父母要求他通过做额外家务自己挣钱帮助非洲孩子的用意。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捐助、羞怯、骄傲”的意思。体会瑞恩的父母要求他通过做额外家务自己挣钱帮助非洲孩子的用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介绍“井”,导入新课

  (媒体出示:井的图片,请看到过井的学生说说井的作用。)

  2、出示课题——瑞恩的井,齐读。

  3、根据课题提问

  归纳学生的问题:瑞恩是谁?瑞恩怎么会有一口井的?这口井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边读边思考上面的问题。

  2、出示并检查。

  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募捐 额外 爽快 奖励

  水泵 登载 羞怯 设备

  多音字组词:

  zǎi( )zhēng( )

  zài( )zhèng( )

  3、交流提出的问题。

  4、再次默读课文,出示文章内容的填空。

  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从老师口中知道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决定________________,可是妈妈却___________。在瑞恩的努力下,他虽然捐助了_________________却不足以打一口井。后来通过加拿大报纸的报道,他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并于两年后来到_____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____,受到_________________。现在,瑞恩的募集活动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答案,说说这段话包含了几层意思?

  板书:学校在募捐→瑞恩的捐助→瑞恩在募集

  6、辨析“募捐、捐助、募集”

  (1)从课文中找到与这三句相对应的小节

  学校在募捐(1—2节)

  瑞恩的捐助(3—8节)

  瑞恩在募集(9—12节)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辨析三个词语的意思

  出示:

  募捐是捐钱捐物的意思。

  募集是广泛征集大家捐钱捐物的意思。

  捐助是拿出财物来帮助的意思。

  一般情况下“募捐、募集”是面对大众、号召大家的,而“捐助”是针对个人的。

  三、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可以用书中的句子来说。

  2、交流,围绕“瑞恩是个善良的、有爱心的孩子”展开学习:

  板书:善良

  随机出示:

  (1)瑞恩回家对妈妈说:“我需要70美元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

  (2)瑞恩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又一次提出请求:“非洲的孩子们就要死了,他们没有干净的水喝!”

  (3)瑞恩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了。

  (4)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板吸尘,瑞恩干了两个小时。当朋友们在外边玩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个2美元。

  (5)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的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6)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上句子,并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瑞恩的善良和爱心。

  过渡:让我们一起跟随瑞恩去乌干达看看那口井吧!

  四、三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课文11节。出示句子:汽车驶进一所小学,道路两旁站着5000多名儿童,他们兴奋地叫着:“瑞恩!瑞恩!”并且有节奏地拍着手。瑞恩羞怯(害羞、胆怯)地向他们挥手。

  2、辨析“羞怯、害羞、胆怯”的意思。

  3、出示:“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说说乌干达人民为什么要在井上刻这句话?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1)指导学生联系第2节先理解“这个痛苦的社会”。

  (2)再联系瑞恩的行动说说他给乌干达人民的帮助。

  (3)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4、补充资料:(出示)“瑞恩的井”基金会。

  5、是呀,小小年纪的瑞恩能够想到帮助别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善举!可是,当初对他提出需要70美元帮助非洲孩子时,他的父母却要他做一些额外的家务来挣?是不是太小气了?

  学生畅谈,交流看法,体会瑞恩父母的良苦用心。

  五、作业布置

  1、出示:认真抄写词语表上的7个词语。

  2、出示:读句子,想想两个句子中的“骄傲”意思有什么不一样,根据不同的意思给“骄傲”造句。(出示)

  四月的一天,瑞恩穿得整整齐齐,骄傲地把70美元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

  骄傲的孔雀无法面对湖面上自己美丽的倒影,一气之下跳进了湖里。

  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示: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瑞恩说?可以给远在加拿大的瑞恩写一封信。

  板书设计

  瑞恩的井

  善良、爱心

  学校在募捐→瑞恩的捐助→瑞恩在募集

说课稿 篇4

  一、设问激趣,整体感知

  三只白鹤为什么埋鱼,怎样找鱼,找到了吗?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这样通过教师的设问,唤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情趣,有利于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快速整体感知。

  二、重点精讲,扶放结合

  第二、三自然段是本课重点内容。第二段三句话结构一样。第三段跟第二段结构相似;因此我采用扶放结合指导精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话。这句话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看了看”是什么意思?哪些话写第一只白鹤记住理鱼地方?(用下划线画出)简单讲鱼埋在哪里?(用波浪线画出)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抓住重点。(第一只白鹤抬头看了看太阳,记住大鱼埋在太阳底下。)余下两句及第三段可以放开,稍加指导让学生自读作记号,同桌对照。这样重点精讲,扶放结合,有利学生学会学习。

  三、巧用幻灯,突破难点

  具体直观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为突破难点,我采用组合片幻灯演示,让学生通过比较“中午”和“刚刚升起”的太阳位置,看白云飘动,就懂得不能用太阳、白云作标记。

  四、创设情境,揭示寓意

  当学生懂得要选择不动事物作标记后,为进一步拓展观察思维能力,我创设新情境:假如你们是白鹤把吃剩的鱼埋在这里,(投影图:海滩上一棵椰树,一块大石,海边一艘船)怎么记埋鱼地点呢?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思维,找出最佳答案“在椰树和石头中间”。此时予以表扬鼓励,顺水推舟,揭示寓意。

  板书:

  27

  三只白鹤

  第一只记住太阳底下(动)×

  第二只记住白云下面(动)×

  第三只记住柳树旁边(不动)找到了鱼

说课稿 篇5

  一、说活动教材

  这首诗歌独特而有韵味,让我们看到秋天是色彩斑斓的。用多彩的颜色来表达秋天,具有奇妙别致的想像意味,将秋天的水果—梨、枣、苹果、葡萄用重叠的形容词来修饰,仿佛让我们嗅到了香喷喷的味道,同时,把风拟人化,比喻成娃娃在翻着彩色的画报。本诗一景、一页,给人以视觉和味觉上的享受。要想让幼儿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的内容,感受诗歌中的美,就必须对诗歌中所提到的各种景色和食物有所了解,知道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是了解这首诗歌的知识基础,也是本次活动的知识点。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思维以具象思维为主,并且常常伴随着动作。因此,我们要为幼儿创设学习的情境,引导幼儿运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到新的情境中,尝试将诗歌与表演相结合,动作与语言相结合,使幼儿多渠道地参与活动,自主地投入到看、说、做、读中去,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及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二、说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

  依据《纲要》中语言教育的要求——-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及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任务,从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出发,制定三个活动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歌欢快的意境,初步尝试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初步学习使用动词:钻、翻,进行仿编诗歌的尝试。

  (3)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活动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能初步学习朗诵。

  分析语言的教育意义指出: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提高审美观。这首诗歌含有丰富的知识性,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秋天的美好,是幼儿认识秋天的好教材。幼儿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和感受到诗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并进行朗诵。

  3、活动难点:理解动词和重叠词,根据诗歌的结构尝试诗歌创编。

  分析语言教育能激发起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的感情色彩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贫乏,理解能力欠强,但他们对水果的认识还是很多的,他们也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有创编的渴望。可是这种渴望要变成实践行动,小班幼儿靠自己是难以实现的,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所在。

  三、说活动过程

  教师放课件: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欣赏一个好看的影片,认真看,里面都有些什么?

  提问:

  (1)这是什么季节?(秋天)

  (2)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

  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起幼儿观察、学习的兴趣。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色彩美。

  师:秋天真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有黄色、有红色、有金色,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关于秋天的颜色的诗歌。(音乐:秋日的私语)

  教师朗诵诗歌一遍。(音乐停)

  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吧。(音乐:秋日私语)幼儿跟念。

  提问:诗歌中所说的梨、枣、苹果是怎么样的?风娃娃又在干什么呢?

  3、完整朗诵诗歌。

  师:秋天多美啊,我们一起用很美的声音把诗歌朗诵一遍。

  幼儿倾听优美的音乐和观看秋天的图画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学习诗歌。

  师:老师在教室的周围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图片,请小朋们找到自己喜欢的三种不同颜色的水果,把手中的水果图片按照诗歌内容,边编诗歌,边贴到果树上,把你编的诗歌念给身边的小伙伴听。幼儿仿编,教师巡回指导。(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编的诗歌吧。

  幼儿自由选择水果图片粘帖,引导幼儿仿编诗中的其中一句。

  四、说活动准备和活动延伸

  1、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水果图片。

  2、活动延伸:秋天的田野图、其他颜色水果图。

  五、说活动特色

  现代儿童观认为:幼儿是认识的主体,幼儿的发展是主动活动的结果。诗歌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只有让幼儿充分地去看、去想、去说、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幼儿才会更快、更好地掌握诗歌内容,同时获得诗歌以外的能力发展,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运用启发式的方法,创设支持性的语言环境

  充分利用诗歌的特点,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像创造,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活动中教师注重了“导”的精彩,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渴望。教师在导入部分引导幼儿看多媒体课件,加深对果林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出诗歌,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又为学习诗歌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纲要》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造一个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要尽量让幼儿多说,要鼓励幼儿说,哪怕他说的是错误的,也不要干预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孩子,更要给他们机会说,说的自由。在幼儿自己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让幼儿自由选择水果,并进行粘帖,创编,突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为了让幼儿理解诗歌,除了运用语言,还通过手势、身姿等表情和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诗歌,理解动词,加强诗歌的艺术感受。

  2、注重引导幼儿倾听讲述、探索尝试

  教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指导,一方面就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教幼儿注意倾听,才能正确的感知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根据《纲要》中让幼儿“想说、敢说”的要求,从“想”和“敢”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首先,在示范朗诵前着意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诗歌中说了些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在示范朗读中借助于想象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为幼儿提供学习朗诵的榜样,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其次,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仿编诗歌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第二方面的指导是在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尝试,进行诗歌仿编的方法。《纲要》指出: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成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因此,我们为幼儿创设了支持性的语言教育环境,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在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诗歌的同时,提供了各种水果的图片。由这些图片引发幼儿的思考,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学习、突破教学的难点。

  附诗歌:《秋的画报》

  秋天的树林里

  黄澄澄的梨

  红彤彤的枣

  金灿灿的苹果

  亮晶晶的葡萄

  风娃娃钻进树林

  在翻着跟斗

  就像彩色的画报

说课稿 篇6

  张老师上《穷人》的第二课时,他希望学生能通过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桑娜淳朴、善良,学习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心灵。这堂课上得

  很成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1、构思巧妙,别具匠心。

  本节教学主要围绕桑娜的心理活动,体会桑娜的美好心灵,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2、循循善诱,开拓思维。

  老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非常的沉着,一点都不着急,真正做到了循循善诱。比如说,在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第8自然段时,多数同学都把眼光集中到了字词句上,一个个回答都非常的精彩,但就是没有人能从标点符号这块宝地突破。于是,老师不紧不慢引导,可以从标点下手,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又通了,抓主了五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并加以补充,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桑娜此时心理活动的理解。学生课堂上思维的活跃以及精彩的回答就是最好的见证。

  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

  语文课标反复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明确宣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的科学理念,语文教学尤其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多元表达。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一点怀疑、一声感叹、一句批评、哪怕是一知半解、带着稚气,只要是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特体验,都是可贵的。以上的教学案例很好的给我们诠释了这一点:课堂已不是教师独白,学生独听的局面,而是师生间、生生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思维的成果,热情给予鼓励,积极引导,拓展文本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多种答案,尽管认识有高下之分,但这些答案都融入了他们对人生的思考。他们思维活跃,情趣盎然地走进文本,与文中人物产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释放了情感,升华了认识。这样的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好的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建议:张老师的评价要多元化,要鼓励学生不仅要用肢体语言进行评价,更要用各自的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评价。

  

【实用的说课稿锦集6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说课稿锦集5篇

2.实用的说课稿锦集八篇

3.实用的说课稿锦集五篇

4.实用的说课稿锦集9篇

5.实用的说课稿锦集8篇

6.【实用】说课稿锦集7篇

7.【实用】说课稿锦集八篇

8.【实用】说课稿锦集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