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6-08 11:28:0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

说课稿 篇1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第2节第1课时单项式的乘法,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五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主要讲解的是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是在前面学习了幂的运算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学习单项式的乘法并熟练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是以后学习多项式乘法的关键,单项式的乘法综合用到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运算性质,而后续的多项式乘以单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都要转化为单项式的乘法,因此单项式的乘法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整式乘法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2、教学目标

  为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会利用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进行相关运算;

  ②通过对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的探索应用,培养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探索。

  (这是因为要熟练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就必须探索和理解运算法则,对运算法则理解得越深,运算才能掌握的越好。)

  难点:计算时注意积的系数、字母及其指数。

  (这是因为单项式的乘法最终将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同底数幂相乘等运算,对于初学者来说,应将重点放在系数符号的确定与同底数幂的法则的准确应用。)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1、在自主学习阶段,以学生预习为主,可适时进行交流,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2、在小组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养成课堂认真倾听、自主发言、积极讨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展示交流中,调动学生积极展示的热情,充分利用小组组长的作用,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核查、点评,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热爱数学。

  三、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本节课的学法指导为:

  本节课以观察、发现、归纳、运算为主,指导学生通过教学的情景创设发现问题,寻找规律,从而得出新的结论。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指导他们进行观察,归纳,总结,练习,使他们不仅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而且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逐步由“学会”向“会学”迈进。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1、自主学习 。2、小组学习 。3、展示练习 。4、达标训练。

  (1)自主学习

  本节采用结合课本、导学方案中教材导读部分进行课前预习,上课后进行预习检查,做到有布置、有落实。

  (2)小组学习

  结合预习中学到的内容、存在的疑惑进行小组交流,首先通过小组进行组内交流释疑,教师在巡查中参与交流。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提出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问,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进行知识小结及强调。

  (3)展示练习

  在进行小组学习后,抽生进行板块展演。小组组长负责检查本组学员的练习并帮助错误纠正。同时就错误的练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

  (4)达标训练

  全课结尾,对本节课进行达标测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并结合练习再次强调本节知识应用。

  五、教学效果

  本节课采用了不同的学习方法、练习和反馈手段。

  1、练习设计采用分层设计。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扫清后续学习障碍。

  2、采用不同的练习方法。如口答、板演等,以增加反馈层面。通过练习使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能及时反馈给教师,做到对教学情况心中有数。

  3、采取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结合。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进行小组交流,展示反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过程,具体过程将体现在我的课堂教学之中,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蚕姑娘》这篇课文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课文重点描写了 蚕的四次蜕皮过程,而每一部分的变化都经历了“吃——睡——脱——醒——变”的过程。课文以蚕姑娘为题,以拟人的手法来写蚕,语言活泼生动,段式回环往复,句末注意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童趣, 也有利于学生朗读和背诵。字里行间还洋溢着春的生机和作者对蚕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 9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5 个字只识不写。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画,综合比较,合作探究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文章蕴含的感情,了解文本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对春蚕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低段教学以识字为主,因此本课的重点:

  ①掌握9个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会认识5个二类识字。通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②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牢记课文的内容,最后能进行背诵。通过朗读使学生了解春蚕的一生的生长过程。

  本课的难点:针对课文蚕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大部分学生缺少对蚕的认识,因此了解蚕的一生变化生长过程也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1、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1、解题。 出示图片,认读“蚕”。读准音。请你用一句话说说对蚕的了解。 【课前预习曾要求学生去搜集有关蚕的资料,向家人了解有关的蚕的知识。】

  蚕的本领可大了,蚕会吐丝。(联想《三字经》中所学: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出示 “丝绸、蚕丝被”的图片。吐出来的丝可以织成美丽的丝绸,现在还有了蚕丝被。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养蚕史了,丝绸传到西方以后,外国人更认为蚕是神奇的“天虫”。 (强调上面是天字,避免学生写成“夭”) 指导写字:撇捺舒展,上下对正。

  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出示“蚕卵、蚕床、蚕山”等词语。你能读准 音吗?看图理解“蚕山”。

  【 “蚕”的音、形都是教学重点,在此处随课题识字,一读,提示字音,二读,巩固了读音,三读, 放进词语里加深印象并丰富了词汇,解决了词语理解的难点。一环多效。】

  作者可喜欢蚕了,亲切地称它为“蚕姑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指导看图。

  (1)指名学生按自然段逐段课文。

  (2)检查预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是生字“卵、桑、床、娘”等生字读音,读准“衣裳、姑娘、床上、吐出以及丝儿”等词语。(平舌音、翘舌音、三拼音节、前鼻音、后鼻音、边音、轻声词语)

  (3)指导看图

  课文共有四幅图画,通过观察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使学生增加对蚕的感性认识。

  现在我们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图画意思的,蚕究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

  (三)精读课文,细读指导

  1、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我用动画导入第一节,采用过渡性语言:刚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怎样的后来又变成什么样子的?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二到五自然段。

  2、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2—5小节)

  本课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构段方式基本相同。教师可具体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其余各段可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给予指导。新课程又要求教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采用的方法如下:并借助生活或多媒体了解“蚕床”“脱下黑衣裳、变成黄姑娘”的春蚕的蜕变过程,最后在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感受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1) 播放多媒体课件,借助生活或多媒体了解“蚕床”“脱下黑衣裳、变成黄姑娘”的春蚕的蜕变过程

  (2) 讨论蚕的生长过程及形态变化,找出相同与不同。

  生长过程的相同:

  我主要抓住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春蚕的变化,每一部分的变化都经历了“吃——睡——脱——醒——变”的过程。(板书:吃——睡——脱——醒——变)

  【学生圈画动词的方法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从相同的语句中提炼关键词,教给学生理解文本的方法:抓关键词。】

  形态的不同:

  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天天发亮

  不同的语句中有没有发现有趣的地方呢?提炼出四个“又……又……”(板书)你能给这四个词语 排序吗?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使学生拥有了个性阅读,同时相互启发,降低了探究的难度, 进行了智慧的碰撞。】

  (3)重点理解“就”“又”

  比较句子,出示:

  A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

  B又黄又瘦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黄衣裳。醒了,醒了,变成白姑娘。

  指名读句子,找出不同。 想一想,就和又的区别。(引导学生体会用“又”是因为“睡”这个动作是重复发生的。)

  (4)齐读课文2—5自然段。最后在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感受,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如课文中说蚕的几次生长变化,分别用“醒了,醒了”、“成了,成了”、“变了、变了”这些连续的、反复的词句来表现人们对“蚕姑娘”的喜爱和对“蚕姑娘”的长大、变化而感到喜悦、兴奋的感情。因此在朗读“醒了,醒了”要用激动的语气,朗读“成了,成了”时要用喜悦的语气,而朗读“变了,变了”时要用惊奇的语气。这样读,能加深同学们对句子的理解,特别是老师对阅读情感与语气的指导,能使学生融情于文中。我把阅读穿插在理解课文中进行。

  (5)小结:

  仅仅二十多天, 蚕姑娘就睡了四次, 变了四次。 这样的变化可真 (神奇、 奇妙、 奇特、 美妙、 有趣 ) 。 填空:( )的变化。

  (6)看提示背诵第2——5自然段。

  2—3 又( )又( )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 )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 )衣裳。醒了,醒了,变成( )姑娘。

  4—5 又( )又( )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 )。

  3、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二年级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因此,在教学最后两小节是,我主要借助多媒体播放录象,说说蚕眠后蚕要做什么了?“蚕山”是怎样的?“盖新房”是指什么?并通过实物“茧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最后一小节。通过朗读,懂得茧子开窗,最后贴出三幅图帮助学生理解蚕的生长过程由蚕姑娘变成蛾姑娘,而蛾姑娘产子后又能孵出蚕姑娘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四)总结课文,复习巩固

  教师出示提示性的句子:从( )里钻出来的又( )又( )的蚕姑娘,一共睡了( )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 )又( );第二次变得又( )又( );第三次变得又( )又( );第四次身体一天天( )。它吐( )结( ),最后( )开了窗,飞出了( )姑娘。 让学生结合提示说说课文内容。

  (五)生字教学

  新课标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写字教学要重视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在教学生字时把9个生字进行分类,重点指导学生“换、桑”的书写,了解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特点——左窄右宽,而“桑”字的书写特点上小下大,注意上面又字的变形。第二课时完成左右结构的生字,给予学生充分自学的时间,自学生字表、笔顺表,学生自说注意点,教师重点板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板书设计

  2蚕姑娘

  蚕:卵→ 茧 → 蛾

  睡了四次吃-- 睡-- 脱 -- 醒 -- 变

  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本课主要采用“文字式”板书。设计分三步完成:预先写好课题,让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再随着课文学习补充完整板书。板书简洁明了,说明了蚕姑娘的生长过程,归纳了课文知识要点,破解了难点,揭示了主题教学思想,并能引导、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七)作业布置

  1、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春天到了,柳树发芽了。

  春天到了,桃花开放了。

  2、积累“又…又…”的词语和ABB式词语。

  3、课外时间活动:

  指导学生课外饲养春蚕或参观养蚕户,观察春蚕生长过程。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要下雨了》这课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三单元第11课看图学文。它是童话故事,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白兔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揭示了下雨之前的自然现象, 这篇文章读来生动有趣,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符合聋生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篇有趣的童话。

  1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图文结合,让学生知道燕子低飞, 鱼游水面,蚂蚁搬家是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并初步知道这些现象的原因。

  (2)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新课程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能"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引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注重观察,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从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是至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特别在聋校,发展聋生的思维,使聋生有观察力,朗诵能力优为重要,同时让学生逐步形成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新课改培养目标,在现今的教育形式下,聋生接受此教育势在必行。

  2教学难点:理解产生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这篇童话道理浅显,但对聋生掌握下雨前动物活动产生的原因却是不易理解的。)

  3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自然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积极倡导合作方式,

  (说:语文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而且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的探究精神,在培养语言,发展思维的同时注重良好的道德素养优为重要)

  二。说学情:

  由于聋生缺少必要的获取信息的主主渠道———听。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聋生的学习方式大多数是被动接受,机械式的,他们仍对许多事物有好奇心,学习兴趣也仍然可以激发,但他们的兴趣表现仍不稳定,"转移仍然迅速,聋生大多对语文书中新知识或有趣的课文直接产生兴趣,但随着对教材的熟悉和产生兴趣情境的消失,兴趣就会下降,如果老师的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学方式运用生动,学习内容又难易适中,他们会学的津津有味。反之则会兴趣锐减。另处,学生们在学习中乐意自主发现。也开始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二说教法: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的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教师通过动画及提问启发,点拨。以读带讲,以读带问

  三.说学法:

  本课除继续运用已有过的"有序看图分清主次据图读文,图文对照等看图学习的学习方法,还要教学生图文结合,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以读为本,以讲促读,以看,听,读,促读的教学思路,我的教学程序是这样安排的,

  一释题激趣,整体感知

  (一)课题"要下雨了"

  师问:"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出示动画,一个是黑云压下的景色,另一个是雨的景色,让学生区别这两个词的意义,)

  ("要下雨"说的是将要下雨,"要"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

  (二)启发激趣

  师:其实大雨前大自然会给我们传来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下雨前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小动物们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你想知道这些知识吗?

  (三).带学生读课文

  让学生通读课文,读出感情,初步了解课文,提醒学生读准生字,读音把句子读通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课文中前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说:四年级聋生已掌握了学习生字的本领,放手让学生自读既培养了独立识字的能力,也为理解课文扫清障碍,对课文有整体感知)

  二.读读说说,理解品味

  动画与文结合,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动画,让学生观察)

  师:谁在山坡上做什么?(板书:小白兔)小白兔是怎样割草的?(弯着腰,用动作演示。这时小白兔感到天气怎么样?"天气很闷"时会让人感到怎样呢?(师生用直观的呼吸体验生活很闷的感觉)。那么小白兔直起身子看到了什么?

  读第二自然段动画结合

  (1)燕子从谁的头上飞过?(板书:燕子)

  (2)燕子和平时一样不一样?从哪看出来的?

  (3)小白兔是怎样喊燕子的?

  (4):燕子是怎样说的:边飞边说:边飞边说

  说明了什么?(在这里让一个学生表演边飞边说的动作)说明很忙,

  (5)"空气很潮湿"说明空气中什么多了?什么时候空气很潮湿?

  (6)燕子为什么要飞的这么低(板书:捉虫)

  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动画)

  (1)听了燕子的话,小白兔是怎么想的?

  (2)小白兔相信燕子的话了吗?(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将信将疑)

  (3)这时候小白兔又看到了什么?(板书:小鱼)打出动画小白兔是怎么问的?小鱼是怎么说的?

  (4)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上?板书:小鱼透气

  小白兔听了小鱼的话相信要下雨了吗?

  (说明小白兔相信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赶快做什么?

  (5)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谁?(板书:蚂蚁)

  学习第四段

  出示动画让学生观察

  (6):蚂蚁是多少?他们在做什么?(往高处搬家)

  师: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是怎么做的?

  学习第五段

  (加快步子)他一边跑一边喊什么?(出示动画)

  正在这时,一阵雷声,哗哗 哗雨就下起来了

  (7):这雨下的怎样?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想小白兔回到家里会和妈妈说些什么呢?你还能告诉小白兔哪些要下雨的情况呢?

  (五)总结全文:学了这课,你知道要下雨了会出现什么现象?除了这三种现象,在下雨之前,自然界还有许多与平时不一样的现象,你还知道哪些?让学生自由发言,找一找在下雨前身边还有那些现象,希望同学们像小白兔那样看到不明白的现象积极地问别人,还可以从书中寻找答案,这样你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就会越来越聪明。老师向你们推荐一本有趣的童话故事《格林童话》这也是一本不错的童话故事,希望你看完以后给老师讲一讲》

  补充说明:

  板书设计

  板书 小白兔 燕子捉虫低飞

  小鱼 透气出水 要下雨了

  蚂蚁往高处 搬家

  这个板书设计是为揭示课文中下雨前三种动物的反常现象这一重点,更好地突出文章的内容及段落自身的内部结构而计设的板书,左边的文字是指"谁"中间的文字是说为什么,右边的是讲"怎么样"连起来即是谁?(燕子)为什么?(捉虫)怎么样?(低飞)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口技》,下面我就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及作用

  《口技》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小说之林)中的第三课,是讲读课。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主要通过描写口技表演者摹拟深夜一家四口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火起、救火的情景所发出的精彩声响,以及宾客沉浸其中、如痴如醉甚至以假为真的反应,生动地再现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第二点、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

  1、掌握积累一些重点虚实词的用法。包括文中一些特殊用法的词,一词多义,表示时间的词,数词的应用。

  2、学习本文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并能在自己的作文中应用。

  3、体会我国民间口技艺人非凡的智慧和表演才能,感受古人用简约语言营造的广阔想象空间。

  教学难重点 本文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二、说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具备了初步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因而让他们先学后教不失为一种学习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向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而学生对本文救火语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

  三、说教法

  (过渡语)依据是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语文实际学习水平以及课标的要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打算采用以读为本、以生为本,紧扣语言文字,读读议议,品读揣摩,充分展示学习语言的过程。针对本文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朗读体验、质疑问难,读文找句,合作交流,我相信让学生自己学是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也力求让教路,文路、学路三者合一,融为一体。

  四、说学法

  学习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的能力。据此我拟定如下学法:

  运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分析归纳。

  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学习,说出自己的独特意见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

  (一) 设置情境, 激发兴趣。播放一段口技表演,让学生听,听到哪些声音,听出什么时间,听出什么故事。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艺术?进而导入新课(课题)

  口技表演含义:(让学生说)口技艺人仅凭一张嘴,能逼真地模拟各种声响,能生动地描绘不同生活场景,形成了一种传统技艺。这是艺人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本文即是把口技表演用文字描述得活灵活现、让人读后如亲临现场的文章。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同时是检查预习,把握读音。读的过程中故设“陷阱”读错音,让学生找出来加以纠正。

  2.学生再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参看注释,疏通文意。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全文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善)

  (2)找出标志时间的词语: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忽然,俄而

  (3)有三个故事情节: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场百象。

  (三)合作探究:多媒体问题

  1.一个优秀的口技表演者,身上要具备哪此些本领?(这个问题的设置,是想引领学生,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这个写作法的教学)

  (引导学生说出:会摹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平时要对声音仔细观察,揣摩,摹仿。

  2.文中的口技表演者,先生摩仿了哪些声音,按顺序说出来。

  狗叫,妇人声,小儿声,男人声,吃奶声,哭声,鼠夜出声、起火声,火烧声,救火声等等。

  3.口技表演者用了什么道具?哪些地方能反映出口技人技巧高超?找出来

  (鼓励学生读原文:有的学生能找到正面描写,也有同学能找到观众反映句子,老师等学和找完后,归纳出:此文一个重要写作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相合。

  (四)再现情景,表演中背诵。(要求背下2、3、4精彩片断)

  方法:找一个学生,到讲台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几个同学,到讲桌前蹲下,当同学读到有声音的时候,让他们模拟声音。然后大家评价。

  注意:模拟声音的同学要及时,下面的同学是观众,要做好听众的表情动作表演。

  如时间够用的话,大家集体朗读一遍。

  学写作(学以致用) 下面请大家借鉴并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训练。

  出示漫画《口技鸟啼表演》,要求学生根据漫画内容,加以合理想象,看图说话演绎成文。

  提示:

  (一)、要抓住画面内容,图一表现口技鸟啼表演者站在麦克风前以口腔配合手的动作,摹拟鸟啼,神情如痴如醉;图二则表现几只鸟儿环绕在口技鸟啼表演者的上空,鸟儿纷至沓来,显然是表演者的逼真摹拟引来的,由此可见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演技。

  (二)、要紧扣漫画内容,展开合理而生动的想象,演绎成文。

  六、板书设计

  对声音的正面描摹

  善观众反应的侧面烘托

  简单道具的反复描写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方面对本课课堂教学设想进行了说明。其中一定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满意接受。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专家给我这个机会。

说课稿 篇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高中二年级篮球进攻基础配合之一_传切配合,耐久跑。本课确定,传切配合为主教材,耐久跑为辅教材。

  (二)地位和作用

  篮球传切配合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进攻基础技术,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传切配合是两三人之间有目的,有组织攻守合作行动的方法。其特点是参与的人数不多,一般是在局部地区完成,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但它是组成全队战术的基础,也是非常有效且运用最广泛的战术配合。重点是横切,纵切,隔位传切配合(空切)难点是突然性的切入,及时的传球

  耐久跑重点是耐久跑的呼吸,通过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50名男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耐久跑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存在畏惧,在跑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的状态,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传切配合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横切,纵切,隔位传切(空切)等各种技术配合;90%以上的学生掌握正确的耐久跑呼吸方法。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二,说教法

  1,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媒体手段,以直观式,诱导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模仿从多媒体欣赏配合教师的讲解到学生自主练习,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

  2,耐久跑采用图形跑的方法,使内容丰富,增加趣味性

  3,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三,学法指导

  学法上采用小群体分散练习形式,加上教师的共同参与,提倡互助互学,在学习过程中,穿插多媒体示范和教师的示范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身心准备阶段 (10分钟)

  基本内容学习阶段( 30分钟)

  身心放松阶段 (5分钟)

  (一)身心准备阶段

  1。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提出相关的要求,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之进入课的良好状态。大概2分钟时间。2。导入热身:A: 专门性准备活动大概3分钟时间B: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下练习球性,认真练习a。 头,腰部及弓步绕球b。 原地跨下"8"字绕球c 行进间跨下"8"字绕球d 原地运球e 自运球练习。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集体合作认真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这有助于感情的融洽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为进行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心理准备。大概5分钟时间。

  (二)基本内容学习阶段

  1。传切配合视频欣赏

  2。两人一组纵切配合练习:

  示例(1):如(图一)所示,4传球给5后,立刻摆脱对手向篮下切入,接5传来的球投篮。

  A:启发诱导:持球队员被防守队员防守,这时持球队员该如何处理

  B: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极思考探索,寻求答案并回答问题

  C:请一位同学进行看图讲解

  D:各组进行练习实践:由小组长召集把准确路线画出,再和组员明确一下,然后进行练习。要求:上篮可自由发挥,可运用所学动作或自学动作,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适时请动作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激励其它同学上进。

  3。两人一组横切配合练习

  白6号将球传给8号后,摆脱防守切入篮下接8号回传球投篮。

  4。两人一组隔位传切配合练习(空切):

  无球队员掌握时机,摆脱对手,切入防守隙区域接球投篮或做其它进攻动作

  示例(2):如(图二)所示,白队6号将球传给队友8号,同时白5号摆脱防守切入篮下,接8号传球投篮。

  5。三人一组综合练习(横切和纵切)

  示例(图3) 参加者分三组,④与⑤各持一球,④传球给⑥后从右侧切入接⑤传球投篮。⑤传球给④后,横切接⑥传球投井下石篮。④,⑤投篮后自抢篮板球传给本组的另一人。按逆时针方向换位,连续进行练习。

  6。耐久跑

  8分钟 分四组进行练习,由小组长负责与组员一起商讨耐久跑方式,图形跑是利用篮球场地的端线,中线,边线,3分线等场地线。进行各种路线跑,教师观察指导。

  (三),身心放松阶段

  最后是人体活动由动态恢复到静态的部分,随着老师在音乐中完成放松操,自我放松,忘却疲劳听音乐放松操,可以使学生身心疲劳得到恢复,这大概3分钟时间。课快结束时,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情况,教师做个小结。再提醒体委收拾器材,宣布下课。大概2分钟。

  五,教学评价分析

  (1)进攻选位距离近,攻击范围小,配合难以成功。

  (2)假动作不逼真,不合理,真假变化慢。

  (3)切入跑动不侧身,不看球,路线不合理,攻击 性差。

  (4)配合队员传球不及时,而且隐蔽性差。

  六,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28——31%,练习强度中等偏上,耐久跑时强度达最高峰。

  七,课堂情感氛围

  1,激发兴趣;

  2,积极思维;

  3,协作互助;

  4,守纪,紧张,奋进,活泼

  八,场地器材设计

  场地:结合我校场地小的特点,场地布置做到小而精一场多用。布局面做到规范合理,便于教师的操作和学生的练习。

说课稿 篇6

  一、 教学内容。

  我要讲的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大数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原来对百以内数认识的基础上,把认数的范围从百以内扩展到万以内,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大数,然后利用正方体这一直观模型的实际操作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了“千”、“万”等数的具体含义。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等活动,学习读写万以内的数。通过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我所要讲的第一课时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和万,同时体会大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 )新课标所要求的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

  3、通过“数一数”活动,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新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和万以内数位顺序表。

  四、教法和学法。

  大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我竭力突出实物感知、动脑数数、合作交流等活动,力求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感知新知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促进数学思想的发展。

  五、教学过程。

  1、引入大数。

  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大数与生活的密切的联系,我设计了“你们班有多少学生?你们学校有多少学生?你们全乡有多少学生?”这样与学生离得很近的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导入,因为我们经常会遇到和用到一些大数,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有必要一起来认识生活中的大数。

  2、初步感知大数,找大数。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四幅图,主要说明生活中有大数,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我让学生自己去看图,自己去观察,自己去读那些有大数的文字,在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发现这些数比过去学过的数大,并且在生活中存在许多象这样的大数,再次使学生体会到大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接着让学生回忆自己见过和听过的大数,并布置回家后再去找大数,使知识又回归生活。

  3、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教材通过数大正方体里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这个内容的设计,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体现了数形结合。我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数的方法,在共同研究数法的过程中逐一体会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对一千有了初步直观的感受,同时还便于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有助于探索三位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4、巩固练习。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意出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巩固和扩展,因此,我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没有设计更多的内容,只让学生完成书后练习,以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具体感受。

  5、全课总结。在教学快结束时我只设计了一个问题: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自己学过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回顾,同时再现本节课的重点。

  六、板书设计。生活中的大数

  板书设计的要求一直都是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我在设计的时候也注重了按要求来做。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画家乡》一文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写的是孩子们用彩笔画家乡的事。通过五个孩子不同的画,展现出他们各自家乡的美丽,表达了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

  第2—6自然段具体描述了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5个孩子所画的家乡。涛涛的家乡在海边,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顷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山山的家乡是山里,那里山峰高,瀑布美,屋前屋后都是高大的树。平平的家乡在平原,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青青的家乡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里草绿,牛羊多。京京的家乡在城市,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他们的画画出了各自家乡的特点,充分反映了他们对家乡的真挚热爱,进而反衬出祖国各地欣欣向荣的发展。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篇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通俗诗和风景画。画面的图景和描写的语句,很容易与学生的生活和认知达成契合,引起共鸣。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当地情况,引导学生读文感悟,并激发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的家乡,让爱家乡、赞家乡的情感在课堂中回荡。

  二、说教学目标:

  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字,会写“贝、 虾”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研读第2自然段,感受大海的美。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6个字,写好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研读第2自然段,感受大海的美。

  4、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受大海的美。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将课文配以形象、生动的课件,把学习课文变为和小画家交朋友到他们的家乡去游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孩子们去游览。这时,读课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学生在愉快的读书活动中走进了文本,感知了课文内容。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2.说学法: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精读一段,明白学习方法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找找、读读等多种方式,并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由读、比赛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使课文的意境和语言都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四、说教学程序

  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分别是: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研读第2自然段,感悟大海的美

  (五)学生自学其他段落

  (六)指导写字

  下面我将从这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谈话激趣,揭题引入

  上课一开始,我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画笔,你最想画什么?请几位学生说。有几位小朋友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这时出示课题,生齐读。

  (抓住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想画什么,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们在迫不急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阅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好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们。再出示生字,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最后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通过指名读、齐读、小老师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不断地巩固生字的学习《画家乡》第一课时说课稿 相关内容:夏夜多美说课稿识字二《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之一《ao ou iu》教学设计方案《雨点》说课稿识字5教案《ao ou iu》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课标》指出: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所以我让学生通过认认、读读等识字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在游戏中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寓学于乐,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第1自然段,学生读后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完后进行交流。

  用“——的家乡在——”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随着学生的回答相应做出板书。

  涛涛 海边

  山山 山里

  平平 平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城市

  (四)研读第2自然段

  1、涛涛的家乡美在哪里?请学生找找有关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学习这三句话。

  指导朗读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指导朗读这一段,读出大海的蓝和宽。

  用“那么......那么......”练习说话。(那么……那么……”这个句式,是打好语文基本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好素材。)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指导朗读重点词句“一艘艘”、“装满了”,要读出船多、鱼虾多。

  让学生读后,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出示贝壳图片,让学生夸夸这些贝壳,再齐读句子。

  (说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家乡的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并积累语言。)

  (五)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按照老师刚刚的学习方法,自己学学其他的段落。找找其他小朋友画家乡画了什么,他们的家乡美在哪里。

  (从扶到放,让学生按照老师刚刚的学习方法,自己学学其他的段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指导写字

  认读生字“贝、虾”,组词。再让仔细观察生字,说说写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范生字,学生在书空,学生练写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课标》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会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的习惯。所以在写字时,我先给学生仔细观察生字,说说写字时要注意什么。范写生字后,学生再写生字,写完后师生评议。这样不但培养了良好的写字习惯,还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

说课稿 篇8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单元的文言文《伯牙绝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设计理念和教学过程等六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从整组教材来看,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共四篇课文,都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选编本组教材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操和在写作时如何展开想象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想象的融合在一起表达感受的方法。

  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伯牙绝弦”是篇文言文,安排这一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同时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以及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本课在整组教材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学情介绍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首诗词,虽然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与诗词基本相同,所以对于本课来说,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是难点,而正是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在本组教材这一大背景下,对文本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去品文、思意、悟情,并从中感受艺术的魅力,读好文章却是一大难题。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悟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为: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为: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语文课会遵循语文新课标“以读为本”的理念,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加强学法目标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充分多渠道地开发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充满语文味道的课堂中品味语言,在理解感悟中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四、教学方法

  运用“以读代讲”法, “”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五、学习方法

  采用“自读自悟”, “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六、课前准备

  《高山流水》的乐曲、歌曲《朋友》和伯牙、子期的背景资料。

  七、说教学流程

  (一)古文引路,焕发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佳的驱动力。上课伊始,我创设以下的情景,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意愿。课前,我播放了歌曲《朋友》,然后用高适和王勃关于赞颂朋友情谊的诗词(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导入课题,学生在愉悦的歌声和充满情谊的古诗中被吸引进了课堂。

  (二)初读感知,读懂文意

  文言文和白话文的表达方式有所区别,学生读起来比较吃力。所以我用课件帮助学生画好断句,并设计了教师配乐范读这一环节,引导和帮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从而解决了读的难点。我遵循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的准则。上课伊始,我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把读懂的和不懂的都提出来。接着鼓励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章中去品读,去体味,去发现。学生读完一次后,我采访学生初读文章的感受,以及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是不懂的?我根据文言文的文本特点,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把“读课文”变为“学阅读”。当中,我用课件出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通—读懂—读好)并引导学生回忆读懂文言文的方法,然后课件出示,让孩子们带着这些方法默读课文批注,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期间对一些特别难懂的字词和句子重点引导。孩子在阅读交流中初步感知了课文的大意。有了方法,难学的文言文就变得易学了,孩子对学好文言文也就有了信心。

  (三)解读文本,深悟知音

  在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语文味道的,本节语文课我主要通过换位思考,初悟知音;研磨文字,品味知音;放飞想象, 深悟知音等活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1、换位思考,初悟知音

  因为故事离我们很远,小学生要学生体会当中的知音情谊实属不易。根据学情,在讲到: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时,我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会怎么赞叹呢?引导学生将想象的内容在全班交流,使学生仿若置立其中,感受知音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接着我引导学生回到文本,读相关的句子,声情并茂地描述:真是知伯牙者,钟子期也,子期能听出琴音的内容,更难得的是能猜出伯牙的心思,这就是知音啊!这样一点拨,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换位思考的同时对知音就有了初步的领悟。

  2、研磨文字,品味知音

  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必须引导学生对文本精妙之处深入推敲和潜心体悟。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于是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说出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关系,并让他们交流收集到关于伯牙和子期的背景资料,接着问:你从哪里知道他们就是知音呢?请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后,我顺势引导学生品味“善”、“所念”、“必得”等词语的意思和在文中体现知音的精妙之处,学生通过品味字词,结合文章背景资料,从而品到伯牙,子期之间的心灵相通。

  3、放飞想象, 深悟知音

  接着,我适时地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闭眼欣赏,引导: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呀?伯牙是个出名的琴师,他鼓琴肯定不只是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有可能志在什么呀?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设计了语言训练题: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子期会曰:善哉,( )兮若( )。学生练习用文中的句式说句子,从感性上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此时教师小结:好一个善弹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知音,这就是朋友间的心灵相通。我继续引导:那么多人懂音乐,伯牙为什么独独把子期当作知音呢?当听到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时,你能体会到他的心情吗?当时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渴望,他渴望什么呀?他一定在心中无数次呼唤,他呼唤什么?终于,伯牙遇到了知音钟子期,伯牙又是一种怎么的心情?他一定会对伯牙说什么呀?这一系列的问题深化了学生对知音的理解。最后我说:知音欢聚你想那会是个怎样的场面呢?用咱们的声音来表现知音欢聚的融洽和欢乐吧!接着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读书。这样,学生在听音乐想象和一系列的思考研读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从中体悟到了知音可遇而不可求,为突破课文教学难点“伯牙为何绝弦?”铺下了情感的基础。期间,我也利用句式善哉….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有意地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回味绝弦,拓展延伸

  音乐的熏陶感染对小学生的情感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当学生还沉浸在知音欢聚的愉快气氛中时,我配乐动情地描述:短暂的相遇让两人成为了知音,之后的离别又那么难舍,两人相约在第二年八月十六再相见,伯牙日夜期盼,苦苦等待,好不容易等到见面的日子,却传来子期染病死的消息。学生读课文最后一个句子。我顺势引导:如果你就是俞伯牙,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什么?做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接着我说:伯牙悲痛欲绝,是因为他鼓琴志在高山,再无人曰…..志在流水,在无人曰……,所以……,学生在回味读书的过程中重温了知音相聚的快乐,同时也就更懂伯牙绝弦的原因 ,接着我拓展引导:孩子们,伯牙断绝的只是琴弦吗?他还断绝了什么?同时,我引进了课外知识,子期死后,伯牙写下的一首诗,配上悲惨的音乐,师生共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悲痛心情和绝弦的极端行为,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这一环节的设计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对文章的解读也就更深了。

  作业的设计我采用自主选择的形式,设计了作业超市,目的是巩固拓展本课内容。

  另外,在板书设计上,我努力体现精炼、清晰的理念,板书条理清晰,美观大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的同时也突出了课文的重难点。

  设计特色

  1、关注学生的主导地位。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2、增强了学习目标意识。我注重对教材学法的指导,把“讲教材”变为“学阅读”,让学生学得更主动。

  3、注重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古色古香的课件和音乐把学生的情感带到了充满古文味道的课堂中。

  4、追求“本色语文”和“以读为本”的原则。课堂上扎实、有效地体现语文课所承载的内涵,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多元化的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味道,使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有说得不好的地方,恳请各位领导和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

2.【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

3.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九篇

4.【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

5.【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7篇

6.【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

7.【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10篇

8.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