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6-06 15:02:4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9篇

说课稿 篇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综合活动《漂亮的蔬菜彩虹》,这是我们班主题活动“蔬菜朋友”当中的一个活动,中班综合活动《漂亮的蔬菜彩虹》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此次活动来自生活。在秋天这个季节里,蔬菜随处可见,我们取材也非常的方便。蔬菜的品种非常的多,营养价值也非常的丰富,吃法繁多,可以清炒、可以煮汤、可以凉拌、还可以腌着吃,总之,我们的生活里离不开蔬菜。然而,幼儿虽然知道很多的蔬菜,但对蔬菜的种类、用途、营养价值等还不是相当的了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幼儿不爱吃青菜的现象也是很严重的,加深幼儿对蔬菜的认识,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引导幼儿多吃蔬菜是很有必要的。就如《纲要》中所说的,“既符合幼儿园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赶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次的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服务幼儿的生活。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一个教育活动的起点和最终的结果,对活动和老师的教学起着引导的作用。以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A、幼儿在感知蔬菜不同颜色的基础上,尝试不同颜色的搭配。B、掌握蔬菜由条切成丁的技能。C、在活动过程当中,体验自己动手劳作的乐趣,产生对蔬菜的喜爱之情。

  根据我制定的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感知蔬菜的不同颜色,知道颜色的搭配(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进行排列)。通过幼儿的自主操作,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幼儿的自主操作,掌握蔬菜由条切成丁的技能,并根据蔬菜颜色的不同,把蔬菜分层装进玻璃罐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总之我们的活动有一定的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让教育溶入生活当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的活动准备:A、空间准备:操作台6张呈长方形两张两张摆布成3张长桌。B、物质准备:已做好的“蔬菜彩虹”;黄瓜、白萝卜、胡萝卜、包菜、红辣椒、青辣椒等蔬菜切成条;小盘子、塑料刀、一次性桌布、花椒、八角、高粱酒、白醋、盐巴、糖等分成三桌摆放;C、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吃过或看过)全方位的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可能。

  二、说教法:

  本次的活动,老师提供的主题,一定要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还要挖掘此次活动的活动价值,所以我们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所谓操作法就是幼儿动手操作,幼儿在操作的过程当中进行自主的探索发现,可以得到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本次活动当中,我安排了幼儿的两次操作。第一次是引起幼儿兴趣后的操作,主要是让幼儿探索蔬菜彩虹的色彩,知道颜色有层次的搭配,幼教之友《中班综合活动《漂亮的蔬菜彩虹》说课稿》。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中获取感知。为后面的操作做好铺垫。第二次的操作活动是让幼儿自己亲手制作“蔬菜彩虹”,有层次的把切好的蔬菜装进玻璃瓶里作成泡菜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2.演示法:本次活动的演示法是老师说明怎样把已经切成条的蔬菜切成丁,并且演示如何把已切好的蔬菜根据颜色有层次的装进瓶子当中,在瓶子当中除了装进蔬菜还要怎样把各种配料给装进去,让幼儿对“蔬菜彩虹”的具体制作过程有一个直观的理解,直接的演示让幼儿得到浓厚的兴趣,使其对制作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的透彻。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话活动等把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劳作多样性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性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和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孩子的情感。

  本次活动我们采取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当中目标名明确的指出:(幼儿)“能用多种的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活动当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此次的活动产生了兴趣。

  2.尝试法:在第二次的操作活动当中,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着用老师准备的材料根据老师的演示,制作“蔬菜彩虹”。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通过自主操作、观察同伴或是同伴协作尝试着自己制作。当然,孩子不一定一次就能够做得非常的好,他们通过不断的尝试,会想尽办法把自己的蔬菜彩虹做得最好看、最美味!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之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等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此次活动的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自由劳作——品尝交流——活动延伸

  (一)激发兴趣(品尝美味的蔬菜彩虹)

  活动的一开始,老师就拿出事先做好的“蔬菜彩虹”,请幼儿品尝,让他们猜猜看老师是拿什么蔬菜做的?引发幼儿观察“蔬菜彩虹”的兴趣。

  (二)自由探索(观察蔬菜彩虹)

  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在第二个环节我就安排幼儿自由的观察。我们为每组的幼儿准备了用大玻璃瓶装好的蔬菜彩虹,供幼儿观察。在这一过程当中,老师是引导者,在轻松的活动氛围当中,幼儿摸摸、看看、说说各自看到的。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得到的知识经验是零散的,为了能够加工整理,再幼儿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评的方式,整理幼儿获取的知识经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预设幼儿将得到以下的知识经验:在玻璃瓶当中的是各种各样的蔬菜,切的一小块一小块的,老师根据蔬菜的不同颜色的把他们分层的放在玻璃瓶当中,看上去就像七彩的彩虹很漂亮!里面还放了酒和醋、还有一些黑黑的东西(一些八角、花椒等)。

  (三)自主操作(制作蔬菜彩虹)

  具体说,我们的这次活动主要是劳作活动。幼儿在通过大家的自由探索和老师示范当中,已经产生了对活动的好奇和兴趣,于是我们就乘热打铁,安排幼儿自由操作,制作“蔬菜彩虹”。因此我们要求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来尝试制作。在这个环节,我们主要的要求是要孩子把切成丁的蔬菜,根据蔬菜颜色分层次的放进玻璃瓶子当中。因此,只要是幼儿看见自己制作的“蔬菜彩虹”和老师做的一样漂亮,他们就能够很高兴,就有了成功的体验。

  (四)品尝交流

  刚刚制作好的“蔬菜彩虹”是不能马上食用的,所以我们在上课的前两天预先制作好一些好吃的“蔬菜彩虹”,让刚刚自己做好了“蔬菜彩虹”的孩子们品尝!这样不仅增添了孩子的喜悦之情,更是增添了孩子对自己制作的期待之情。他们将会带着“我的‘蔬菜彩虹’也能向老师做的一样好吃吗”的疑问,继续保持着对其的兴趣。

  (五)活动延伸

  活动结束,我们并不能告一个段落。接下来还有孩子对自己制作成果的期待,他们希望自己的“蔬菜彩虹”能够很美味,能够让大家都喜欢。接着,我们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制作带回家里,请爸爸妈妈品尝,到时候,孩子不仅仅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得到家长对他们的赞许!我们也可以请家长配合,在家和孩子一起做“蔬菜彩虹”,让孩子从中体会另一种乐趣!

说课稿 篇2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壶中日月》。选自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十一册的第9课。(课件出示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对于中国人来,茶壶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皿,它还是一种艺术文化。中国的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把看似简单的壶却镌刻着鲜明的时代印记,讲述着现任精湛的技艺和当时人们的审美观。每把壶都能给我们留下一种难以体味的尽的乐趣。

  本课属于艺术与生活的学习领域,是将欣赏、评述、设计、制作与绘画表现融为一体的综合课。以传统的“壶文化”为切入点,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紫砂壶的历史文化及造型特点,感受中国传统壶文化的精髓。运用熟悉的材质和表现手法,创造性地参与学习,体验美术教学活动带来的乐趣,从而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和博大精深。

  本课共三个课时,第一课时进行壶的欣赏;第二课时以壶为题材,画一幅中国画;第三课时以陶泥为材料,采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壶。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是后两个课时的铺垫,利用中国独有的紫砂壶作为欣赏对象,深挖教材,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实际,我拟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紫砂壶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

  2.学习欣赏评述紫砂壶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观看视觉图像、品评实物,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对艺术品的

  欣赏、评述能力。

  情感目标:

  1.感受祖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和保护意识,传承、交流经典文化。

  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特设定了本课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紫砂壶的形态、结构以及艺术特点上,并加以赏析,使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欣赏紫砂壶的方法,并能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欣赏活动。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天赋的才能,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讲,由于每个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况且学习的内容又是比较枯燥的欣赏课。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注重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法,发现美

  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做好审美教育的“导游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造型的紫砂壶,特点与表现方法,切实感受到紫砂壶所呈现出的美感。鼓励学生发现美,以达到唤起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效果,在审美教育中让学生进行性情的自我陶冶。

  2、直观教学法,欣赏美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通过大量的视频、图片以及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能够非常直观的了解紫砂壶的艺术特色、造型特点以及制作工艺。

  3、情景设置法,感受美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术学习应该是一种文化学习。

  通过观看茶艺表演,亲身体会泡茶、品茶等环节情境的设置,使学生感受祖国传统茶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内涵。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艺术文化和艺术特点。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

  4、交流讨论法,分享美

  美术作品的欣赏没有统一的标准,学生通过不同的审美角度审美经验去理解紫砂壶,展示探究的成果。

  这时我特别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交流研讨,让他们的思维进行碰撞。

  在这个畅所欲言、互通有无的过程中分享成果,满足对美的需要。

  本课要让学生了解的是中国传统的紫砂壶,这本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学科,要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里对紫砂壶的艺术特色、造型特点、制作工艺以及传统的壶文化和茶文化等知识都有所了解,光依靠教师讲是根本不够的,而且也会让学生于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因此我以下面两种方法为主进行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法

  六年级的孩子,对未知领域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和乐于体验、自主探究意识,并希望在过程中体会到愉悦与成功感。

  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于艺术品他们已初步有了自己的见解。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尽可能的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把自己的细致观察和审美感受表达出来。

  2、合作体验法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在师生和生生的交流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力求使学生从多感官、多渠道、多角度的参与步入敦厚端庄、古韵悠然的紫砂壶世界。

  三、说教学过程

  美术欣赏是引导孩子进入艺术殿堂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审美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为了能使孩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的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情境激趣→认识材料→初次认识→深入了解→分享感受→扩展延伸六个环节来进行本课的教学。

  (一)、情境激趣

  怎样让学生对本课产生学习兴趣,并对美术产生一种持久的兴趣,从而达到新课改所要求的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呢?上课伊始,我就一段上海世博会上的茶艺表演的视频来导入新课,使学生先感受到浓郁的传统艺术氛围,并开始揣测本课的上课内容。上课后,我通过请学生到讲台前模仿茶艺表演的动作,亲身体验泡茶、品茶的环节,使学生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认识材料,

  无论什么时间,那个空间,评选一种工艺品,质地的优劣、一直是它是否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准。通过展示紫砂泥实物,学生体验触摸、揉捏,感受紫砂泥柔软、容易造型等特性,消除紫砂材料的神秘感。引入课题紫砂壶欣赏。通过“你们想知道一把紫砂壶是如何从这样一块不起眼的泥巴变成精美的艺术品的吗?”

  引出带领学生“参观紫砂壶制作工厂”的环节,出示紫砂壶制作流程的图片,使学生了解一把紫砂壶制成要经过打泥条、拍身筒、制作把手、壶嘴、壶盖等几十道乃至上百道工序,全部都由手工制作。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和保护意识,为进一步的欣赏做好铺垫。

  (三)、初步认识

  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对看到的紫砂壶图片进行描述,通常学生初次接触,描述时难免无处下手,这时我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可以先从紫砂壶的外部轮廓着手。同时播放一组紫砂壶的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从外型上给这些壶分类,如:比较方的、比较圆的、模仿某种事物造型的等,再分别说出这些造型带给你视觉上的感受。

  ,归纳形态各异的紫砂壶的共同点(及紫砂壶的结构)整个教学过程以香茶作为奖励,学生在品茗的同时,感受祖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的文化积累。

  (四)、深入了解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紫砂壶,我特意设置了一个选择的小游戏:教师出示两把造型各不相同的紫砂壶实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分组,使学生能够近距离的观察、触摸紫砂壶。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一步交流紫砂壶每个部位的造型特点,以及观察实物后的感受。这时,我提醒学生:紫砂壶历来为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所钟爱,原因不光是紫砂壶在造型上极具艺术特色,其本身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播放视频:《国宝档案——紫砂壶之谜》,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紫砂壶的魅力。从而体验美感、丰富情感。

  (五)、分享感受

  欣赏课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欣赏美术,如何在欣赏美术的过程中,锻炼感知,联想、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所欣赏到的紫砂壶有独到见解,并用于言表发出来,把自己的感受与大伙分享,去寻找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净化。在分享中,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彼此享受到尊重的快乐,交流的愉悦,成长的幸福。

  (六)、扩展延伸

  科学精练地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意无穷”的效果先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那些喜爱学习的孩子有了更宽的学习天地和更大的学习动力进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将课堂的主题引回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中感受着那份韵味悠长的宁静最后以一句话结束这节课欣赏紫砂、回味茶香、享受生活。

  备课的过程就我一直被这一课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所感染着“壶文化”和“茶文化”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两者都是中华文化的魁宝我想这一节课更多的是营造一种民族文化氛围让同学们在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中走进“壶文化”和“茶文化”。感受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教育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使教育更艺术化。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地勉励,抒发了自己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

  这封回信又能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巴金爷爷表示感谢。第二自然段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与孩子们见面。第三自然段写巴金爷爷无限热爱祖国和同胞,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子的生命开花。第四自然段写巴金爷爷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第五自然段写巴金爷爷希望给孩子们爱惜时间,好好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孩子们的祝福话。

  课文内容真实而具体,语言从容而舒缓,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仁者的风范,恬淡而温情,读来真切感人。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由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书信格式;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增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呢感情。

  2、掌握书信的格式。

  3、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增添光彩,为他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愿望。

  4、体会“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并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理清思路。巴金爷爷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他的哪些希望?要求边读课文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读后小组讨论交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一个自然段中巴金爷爷说了什么。

  3、精读课文,加深感悟。主要抓重点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享受。

  第一自然段要抓住“争前恐后,讲不停,好不热闹”三个词语,让学生想象四十多个孩子围着巴金爷爷叽叽喳喳说话的热闹场面,想象孩子们在信中可能会说些什么,从而感受巴金爷爷从信中得到的温暖。

  第二自然段要认真体会巴金爷爷当时已87岁了,他有病,手不听使唤,一支笔在手中有千斤重,但还是艰难给孩子们回信的情景。抓住两个“多么”充分领会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朗读课文时语速要平缓一点,让人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第三段找出文中的几组反义词,如“杰出”与“普通”,“失败”与“成功”,“奉献”与“享受”等,加上重音朗读。要抓住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感悟。如:“我写作不是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这句话既写出自己创作的`动力,还蕴含着所有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功,是源于作者心中充满无限的爱,只有爱才能感动读者,拨动心弦。再如“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巴金爷爷自认为“平平凡凡走过了这一生”其实并不平凡,他笔耕不辍,为人们留下一篇篇优秀的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的爱。小组讨论:我们生存需要什么?要使自己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懂得:为别人奉献爱,为别人付出精力,为别人花费时间,同情别人,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为“社会添上一点光彩”为别人奉献“更多的爱”让生命更有意义。体会巴金老人的品质是多么的高尚。

  第四自然段通过精读,读出巴金爷爷珍惜时间,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情感。

  第五自然段,用亲切的语气,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诚关怀的情感读出来。4

  4、本文是以书信的形式写的。指名说出熟悉书信的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五、教学反思

  1、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前,留意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课上,留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课外资料阅读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阅读理解与感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巴金爷爷信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2、师生互动与对话应是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所以,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在课堂教学上,都要十分留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与组织好师生间的互动与对话。在教学中,学生对信中重点语句的理解,情感的体会,能积极相互交流与讨论,特别是在本文对话环节流露出真挚的感情。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端午节》。我将从以下九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主题背景的确立

  端午节是咱们中华民族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过端午节也是我们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习惯。

  然而,许多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相对较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逐渐淡漠。为了让学生亲近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我设计了《走进端午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本次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增强对端午节文化的认同感。

  二、活动目标的制定

  新课程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倡导要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以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此,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传说、节日习俗、饮食文化以及相关诗词歌谣;

  2、在包粽子等实践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3、在展示交流与总结评价过程中发展思考与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学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2、通过动手实践,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通过各种民俗活动体会实践带来的幸福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针对以上三维目标,本次活动的重点为: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特色饮食文化,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本次活动的难点为: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对端午文化的认同感。

  三、活动理念的诠释

  本次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是以端午节的节日文化为核心,以研究性学习、技能学习为基本形式,以学习包粽子为主要载体。在自主活动与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与感悟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对端午文化的认同感。

  四、学生情况的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实践能力,有很强的探究欲望,通过小组分工,有制定活动方案的初步经验,在交流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评价水平。

  五、活动条件的保障

  我们学校配备了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室、图书室、电脑室,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活动室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实践活动。同时,利用学校的家长义工制,使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得到有力支持。另外,我们学校位于丰泽小区中,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活动范围。这些有利的资源,充分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六、指导活动的方法

  本次活动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多元评价法。力求促进学生综合实践素养的和谐发展。

  七、活动时间的安排

  本活动分四个阶段,用时五周: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用时一周。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用时两周。

  第三阶段:展示交流阶段,用时一周。

  第四阶段:拓展延伸阶段,用时一周。

  活动过程体现渐进性、实践性、体验性、发展性。(课件)

  八、活动流程的设计

  共三个环节:一准备阶段, 二实施阶段,三展示交流阶段。先说说准备阶段。

  (一)准备阶段

  通过确定各小组活动主题——成立活动小组——制定小组活动方案这三个环节,为实施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过程中,侧重于探究内容和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确立端午节由来、端午节习俗、端午节食俗、端午节相关诗歌这四个小主题,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为活动的实施做好必要准备。

  (二)实施阶段

  依据制定的活动主题和方案,关注各小组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有效地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准备展示与交流。

  在研究活动中,包粽子这一端午节习俗学生们很感兴趣。学会包粽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操作技能,也能让学生从中了解与端午节相关的文化。于是我便开设了一节“学包粽子”的技能学习课。下面重点向大家汇报下这节课的活动流程。(课件五个流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通过课前欣赏各式各样的端午粽子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包粽子的兴趣,主动进入实践氛围。

  二、 合作探究,掌握方法(分为以下两个步骤、课件)

  步骤一:动手试包,摸索方法

  首先,进行彩泥模具试包,孩子们初步感知包粽子的方法与步骤,感觉挺容易的;

  接着,初次真材实料试包,尝试中发现了包粽子成形难、容易漏、捆扎松等一系列难题,深刻意识到包粽子的不易;

  最后,带着发现的问题,再次真材实料试包,学生们在动手实践合作探索中,寻找包粽子有形、防漏、扎紧的有效办法。

  经过三次实践,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试包活动,孩子们对包粽子的方法和步骤初具轮廓,而对于每一步骤的具体包法以及动作连贯性还不是很清晰。

  步骤二:播放微课,明确方法

  此时播放音画同步、效果直观的微课。

  在微课学习后,引导同学交流补充,提炼包粽子步骤和技巧,明确了包粽子的具体步骤与注意事项。

  三、 作品展示,体验成功

  利用投影仪,各小组将自己的粽子作品向全班展示,学生在交流中互

  相欣赏,在欣赏中发出由衷的感叹,从而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四、 品尝成果,畅谈感受

  实践课后,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将包好的粽子进行蒸煮,与同学一起品尝,分享劳动成果,畅谈实践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感受。

  五、 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除了今天包的四角粽外,由于各地包粽子的选材差异、饮食习惯不同,粽子馅和粽子形状也各具特色。鼓励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索、动手实践,包出形态各异,富有地方特色有文化味的粽子。

  (三)展示交流阶段

  经过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收集了大量资料后。此时,展示交流阶段已水到渠成(课件),学生可以根据活动方案,利用身边资源,发挥自身特长,确定展示形式,将活动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如,演讲阐述端午节的由来;朗诵、歌曲表演展示端午节的诗词歌谣;学习手工制作展示端午节习俗;制作访谈视频介绍端午节的食俗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落实了活动目标。

  (四)拓展延伸阶段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并没有到此结束,在端午节前夕,我们学校举办了包粽子比赛,将这一实践活动拓展到全校,同学们参与热情极高,活动也吸引到了学生家长们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同时,我们还将“包粽子比赛”等实践活动延伸到

  社区,开拓了活动领域,将端午文化有效渗透到社会中。

  九、实践活动的总结

  (一)畅谈收获、评价总结

  在这个阶段,让学生畅谈本次活动带来的收获及感受,填写评价表。利用多标准、多角度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活动中“一学多得”的好处。与此同时,抓住学生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启发学生继续研究。

  (二)活动的效果与反思

  1、《走进端午节》这一活动的设计,立足传统,源于生活,实践性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各项才艺得到了充分展示,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收获了实践带来的成就感。

  2、本次活动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将学校实践活动延伸至社区,使学校与社区的有效合作形成了教育合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3、加强对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有关的实践活动,对于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将继续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用心倾听,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课文地位

  《我与地坛》是全日制普通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高中第一册的重点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我国现当代文章、外国文章、中外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一单元里已经学习了诗歌的鉴赏方法,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散文。《我与地坛》之前的两篇课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都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名篇,学生在学习时也初步懂得了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解读语言文字来感受作品中呈现的物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尽可能了解作者自身的方方面面,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更深层次地把握作者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除此之外,要注意学生的个性感受,鼓励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境界中,与作者同欢喜,共忧患,理解作者,感受作者的情怀。

  《我与地坛》是一篇写景与叙事相结合的散,作者将自己的独特感受融进对古园的景物描写之中,这种描写很有作者的个性、人格的印记,在景物描写中抒写人生感怀和人生思考,;作者的语言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其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平缓沉毅中见机智。因而学习本课,除了进一步落实并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去思考、去探讨作者在文中触景生情,对生死问题的深沉思考与明智选择和对母爱的感怀、对亲情感受。此外,本文也有他思想教育价值: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生与死的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生身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着意培养坚忍不拔的一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避免过激举动,预防发生意外等等。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进而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2)将古园的景物描写作者的特殊的生活挫折结合,把握作者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

  (3)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

  (4)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亲人、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

  教学难点:

  (1)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2)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法: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大纲对自读课的要求,准备采用自学、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具体措施如下:

  1、完成“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采用自读课文、讨论交流的方法,由题目“我与地坛”,文章第一部分写我的不幸遭遇及我对“死”及“活”的思考,第二部分写了“母亲”,对全文进行整体的思考:文章是怎样将“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指导学生养成抓住关键的人或物,获取相关信息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习惯,并在和同学的讨论交流中培养自己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2、完成“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时,采用“读”“议”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相关语句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处境,进行换位的思考,通过与同学交流碰撞,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3、完成“把握作者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和“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时采用探究式,让学生找出自己最为欣赏的一两出语言,读一读,并说一说它美点,并模仿着写出一两个句来。寓思维训练于听、说、读、写之中,提高阅读分析鉴赏能力,把个人钻研与小组讨论结合起来,互相补充,群策群力,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4、完成“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亲人、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这一情意目标时,联系中外名人:贝多芬、孙滨、司马迁、张海迪等人的事迹来思考生命和人生及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联系书写母亲的诗孟郊的《游子吟》等,以及当今的一些通俗流行歌《真的爱你》《懂你》等来感受母爱的伟大,亲情的可贵。

  三、说学法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对整体把握文章、欣赏文章已有所理解,但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作者的实际生活、深入作者心灵真正理解文本、比较深入的说出文章语言的美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自学方法是简单的雏鸟吞食的方法,对老师的依赖性强,没有掌握自学的方法,容易厌倦,思考问题缺乏一定的深度,满足与肤浅的认识,为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法的指导:

  1、用设疑促思的方法,引导学生由题目入手,带着“内容如何体现题目”的问题去阅读文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2、通过抓关键语段,分析“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体会作者“对生命、对生活、对母爱”的感悟,养成抓中心段、中心句来体会文章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阅读方法。

  3、读书养成摘抄的优美语句的习惯,并通过反复朗读,从抑扬顿挫、修辞、句式、表达的感情、所寄托的寓意、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生动等用所掌握的赏析语言的方法去品味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即仿写句子),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3、通过联系生活阅历来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注意联系生活来学语文,养成“在语文中学生活,在生活中用语文”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命运叵测,人生道路上,不幸有时会从天而降。面对不幸,有人一死了之,有人奋发图强,但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段内心的挣扎。今天,我们就来感受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21岁时响应号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到残而下肢瘫痪后的一段心路历程。

  (二)整体把握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文章后,就文章内容提出一个问题,用一个问题将题目及两部分内容联系起来。

  学生读完课文后发言讨论,既要说出自拟的题目,又要结合课文内容说出拟题的根据,老师进行总结。问题范例:文章写了我与地坛的什么关系?文章是怎样将“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

  (三)探讨“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1、 1、学生研读第一部分,探讨“我”与地坛的关系。(注意结合具体语句进行探讨,即注意文本的解读)

  讨论后明确:(1)、“我”残废之初,悲痛欲绝,感到前途的暗淡渺茫,以至于一次次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偶然地来到这个荒芜冷落的古园,古园映照着“我”的生活,感受出“我”内心的苦痛,理解“我”迷茫的心情,可以说地坛的“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的景物特点与“我”的苦痛、迷茫的心境相似。因而在“我”可以在地坛躲避残酷的现实生活,可以在地坛那里疗伤。

  (2)、地坛的“荒芜但不衰败”,的特点,使“我”从中受到生命的启示:园中的小昆虫蜂儿、蚂蚁、瓢虫、蝉,他们虽身处逆境,但并不颓废、消极,他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还有那“祭坛石门的落日,寂静的光辉被映照得灿烂” 、“雨燕的高歌”、“冬天雪地上小孩子的脚印”等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世界增添了一份活力和亮色,正是这“荒芜但不衰败”,的园子,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并从中获得启示: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但生命的真谛在于把握自我,因而“我”选择用积极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并走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3)、“我”深爱着地坛,因为地坛与我的缘分,还因为地坛的荒芜与我的心境相似,更因为“我”在地坛时,地坛的富有生机的景物引发了“我” 对生命、生活的思考, 并中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2、 研究第二部分,理解母亲给予了“我”什么?

  1、 ( 1)、母亲给予了“我”生命,但她除了千千万万的母亲那样关爱自己的子女之外,面对残疾的儿子,她还要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去承受巨大的压力,以行动感染熏陶残疾的儿子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了结果会更遭,但她有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者,儿子得有一条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哭难也只好由我来承担。”

  (2)、母亲给我的是无私奉献和毫不张扬的爱 :“曾经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有急迫”

  (3)、母亲使“我”获得了人生启示:母亲苦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儿子承受一切苦难,为儿子献出一切,坚定地活下去。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给予儿子的爱,让“我”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让“我”体会到亲情的可贵,使我在母亲去世后“设想母亲的心理、写小说回报母亲、整日怀念母亲 、痛恨自己的倔强羞涩”。所以“母亲”是我亦即作者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3、“地坛”与“母亲”有什么联系?地坛和母亲给予“我”的有什么异同?

  讨论后明确:“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地坛给予“我”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我的心中,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韧果毅的生命融为一体。

  相同点:都在我面对人生不幸、在最最困难、最最低落时给予我慰藉,给予我帮助,并启迪着我勇敢地面对生活。

  不同之处是:地坛的一草一木及其他的景物描写触发我的感觉,让我感悟生命;给予我生命的启迪,而母亲同给我的更多的关注,承受别人所不能承受的苦痛,却又坚定地活下去,她的苦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儿子承受一切苦难,为儿子献出一切,她的对待苦难的态度,她的活法,给予我生活和生命的启迪.从这个意义上讲,母亲用她的生命来启迪我,这是与地坛所不同的。所以作者说:我爱地坛,更深爱我的母亲。

  (四)品味语言。

  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通过反复朗读,从抑扬顿挫、修辞、句式、表达的感情、所寄托的寓意、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生动等角度去品味语言,并模仿着自己创作一句来。(小组合作完成)

  (五)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亲人、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

  1、联系贝多芬、海伦凯勒、司马迁、张海迪等人的例子来谈谈关注生命,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问题。

  2、联系书写母亲的诗如孟郊的《游子吟》等以及当今的一些通俗流行歌:《真的爱你》《懂你》等来感受母爱的伟大,亲情的可贵。

  (六)播放歌曲《真的爱你》及钢琴曲《命运交响曲》结束本节课,在美妙动人、振奋人心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再次感受亲情的可贵,并树立“扼住命运的喉咙”、与命运抗挣的生活态度,奏响命运的乐章。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主要体现教学的重难点:理解“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

  我 与 地 坛

  史铁生

  深爱地坛 深爱母亲

  我

  感悟生命 感受亲情

  说课方案的自我评价:

  本课的设计主要抓住了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要素:“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作为深入文本、探究文本的突破口,深入理解作者的心灵世界,体味他与地坛和母亲的情感,理解他从地坛的景物描写中、从母亲的平凡和琐屑的实践中感悟生命、感悟亲情,完成此环节之后,下面的语言品味及情知教育则水到渠成,可以说起到了“牵一而发动全身”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本说课稿诸多方面不尽人意:如对课堂中学生会出现的问题没有预先设想;板书的设计欠艺术性和高度概括性等。恳请指正。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文章生动地描写了作者“我”的赶海经历。全文围绕“趣”字展开,语言富有童趣,深为学生喜爱。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我县教研室开展的“读写说”活动,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实际认知水平及课文本身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体会“嘿”、“哎”、“咦”、“哦”等语气词及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 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暑、捏、舅、俘虏等字”。

  4. 通过对子之间的交流、全班交流、利用文本的空白处进行说话练习。

  我把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作为本课的重点;体会语气词在句子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学会运用作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我将围绕“趣”字展开,采取以趣引读,以读激趣,以形助读,以读显形,由读入情,以读悟文,读中感悟,美读欣赏的方法进行教学。

  采取“以读代讲法”“情境交流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在读中感知,感悟,使其能目视气温,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学法上,我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走上一条自主,合作,探究,和谐,愉快,发展的学习之路。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能否完成,教学程序的安排是关键。我想围绕“趣”分六大块进行:

  第一步:激趣。

  上课伊始,我通过复习回顾,听写本课易错、难写的字词,巩固写字目标的落实。随后通过回忆课文内容,引出“赶海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引导生引出“趣”。这节课就让我们迎着凉爽的海风,一起赶海去,好不好?(板书:赶海)

  第二步:找趣。

  师过渡:请大家打开书,默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画下来。

  第三步:读趣。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中之重,分三小步进行。

  1、学生放声朗读自己画的句子,要让人听了觉得真的有趣。提醒学生运用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2、交流:主要是课文的二、三两小节。让学生自由读画的句子,相机通过各种手段指导感情朗读,读出趣味。

  第2小节:抓住“闹”字,师生合演、体会,然后在浪花声中一起读一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赶海的“趣”。

  第3小节从五个方面入手:

  (1)是抓住语气词指导朗读,读出趣味,带动课堂气氛:“嘿”——惊喜;“哎”——好奇;“哎哟”——疼,但疼得高兴;“咦”——惊奇;“哦”——恍然大悟。

  (2)是抓住“摸、捏”,带动作读,感受趣味。

  (3)是通过比较“武将”——“俘虏”,感受趣。

  (4)是多媒体显示活动的虾、小伙伴被螃蟹夹住的动画,再现“趣”。

  (5)是整体演读,体验“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部分内容不做繁琐的分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感受阅读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步、说“趣”。

  出示: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赶海不止这些乐趣,还有哪些乐趣呢?看看省略号选择其中一件有趣的事说一说。本环节利用文本的空白处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一方面培养学生说话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挖掘文本的空白处,丰富文本内容,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五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本环节主要让学生体会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无形中渗透写作知识。

  第六步、课堂总结,情感升华。

  海的儿女们生在海边,长在海边,大海不仅是养育他们生命的母亲,更是带给他们无限欢乐的伙伴。所以,当海的儿女们长大之后,即使他是身处异国他乡,与故乡远隔万水千山,无论他走到哪儿,也不会忘记自己的故乡——大海。

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钓鱼的启示》。下面我将从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教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的预设四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 说教材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全文共

  11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我”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

  “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水里,使“我”懂得“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样的启示,这一启示让我受益终生。很明显,这是一篇适合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

  二、 说教学目标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阅读能力也日渐提高,能初步的把握

  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初步养成与他人进行交流阅读感受的习惯。基于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情的分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度,制定了一下三个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捕捞、操纵、沮丧、诱惑、皎洁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父亲要“我”把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感悟从钓鱼中获得的启示。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文章中深刻的做人道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精读重点语句和段落,体会从钓鱼中获得的启示。

  三、 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重

  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导入创设情境,通过朗读感受情境,让学生入境动情。

  朗读感悟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当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鼓励学生多读多想,读思结合,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及其段落。

  在学法上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 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具体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以及设计理念。

  1、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在上课前,我会这样提问:同学,你们钓过鱼吗?如果你们钓到了一条大鱼,你们又会怎么做呢?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一位小男孩,在他11岁的时候,钓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却又把鱼放回了湖中,而且还从中得到一个受益终生的启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现在老师就和同学一起去认识认识这位小男孩,学习学习这钓鱼的启示。出示板书:钓鱼的启示

  用这这样子的方式引出课题,能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接着再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上面创设情境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已经对本课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所以我很自然的安排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并且有两个目标:本课的生字词,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五年级的字词教学并非可以悬空,教师在课堂中也应该有所体现。我采用的是读——讲——读——默的方式,先指明学生读,再让个别同学讲一讲难写的或者难度的字,再全班读一读,然后把难写的字在边上写一写,默一默,或者在书本上圈出来。对于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的问题,相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中,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话讲出来。

  3、 细读课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第三部分,更多的是品读课文,但是如何切入也是一个难题。我想,让学生找出钓鱼的启示并不难,但是要让学生理解钓鱼的启示却是有一点难度的。所以,我再次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钓鱼的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得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读了这句话后,请学生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呀。

  道德、是、非、难这些和钓鱼有什么关系呢?我请学生认真朗读课文三到九自然段,找出文中我心情变化的句子。不难发现,“我的心情首先是得意,接着是急切,然后是难过和委屈,最后是不舍。

  在这里我紧紧抓住两个点进行研读。第一个是我“得意“的句子,也就是第三自然中描写鱼非常大非常漂亮的句子。我要求学生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让学生感同深受,明白我为什么会这么不舍这条鱼。挖掘文本语言的训练点,增强语感,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第二个点是“不容争辩”。我会分二个步骤丰富这个词语。第一,紧紧抓住“盯”这个词,理解父亲在不容争辩态度产生前的心理变化,让学生明白父亲也是经过一番挣扎才决定放走这条鱼的。二是让学生懂得,面对父亲要我放走这条鱼时,我的心情的变化过程,从得意,急切,再到难受委屈,最后到不舍。

  这部分有大量细微的心理描写,让学生反复朗读,以读促悟,体会道德实践中的难。

  4、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用自己的行为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所以,我会适时引导学生: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你也会遇到像文中所说的大鲈鱼,这个时候,你又是怎么做的呢。我相机出示各种情景,如在商场里营业员多找了你钱,在路上你检到喜欢的玩具,老师多给了你分数,遇到这些情况时,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交流后,从而明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社会道德人,此时,课文的重难点就得以突破了。联系学生的实际,这样就能将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读文与明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起来,让学生读进去再走出来,启迪学生的人生。我趁势进行总结:同学们,正确面对每一件小事吧,拒绝诱惑,面对道德抉择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做个有道德的人,这样你的人生必将走向成功。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看一看(一)》,这是一节新授课。

  2、教材简析

  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因此,“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不相同,从活动中体验并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他们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并不完全相同,领悟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物体。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说教具准备

  根据教学需要,本节课要准备的教具:多媒体课件、小熊玩具。

  五、说教学过程

  1、说整体设计。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创设情境,直观感知。

  第二层:表象认识、领悟方法。

  第三层:概念形成、诱思转化。

  第四层:深化迁移,拓展运用

  2、说局部设计。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

  我让学生4人一组,围成一个长方形而坐。让他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玩具熊。体会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3、说练习设计

  这样设计练习,不但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经历了运用方法的过程,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了能力,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说课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小红伞是日常生活中幼儿熟悉的生活用品,将小红伞作为讲述活动中的内容,围绕小红伞让幼儿展开想象,表达故事情节,符合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讲述活动《小红伞》语言生动形象,情节简明有趣。中班幼儿已具有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开展此活动,能让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二、目标分析

  《纲要》中指出:“幼儿实际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幼儿园教育内容范畴的划分是相对的,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处理,以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以及《纲要》中的语言活动目标,我确定了情感、语言、想象方面的目标。具体的活动目标为:

  1、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如何利用小红伞帮助别人、保护自己”的过程。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让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兔头饰、小红伞每人一把,录音机,录有节奏欢快和沉重缓慢的音乐磁带。

  2、环境准备:果树林、蘑菇地。

  3、情境表演的准备:主配班老师、

  幼儿分别扮演兔妈妈、兔爷爷、兔奶奶、小刺猬、大灰狼、小兔。

  四、教法和学法

  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此次活动中我以热情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创设故事环境,利用游戏法、情境教学法,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生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幼儿方面主要通过视、听、讲结合法和讨论法来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体验法让幼儿获得成功的快乐,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

  五、活动过程

  我采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原则来组织本次活动,设计程序为:情境导入—情境体验—故事讲述—体验快乐—活动延伸。下面我具体地来说一说: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导语:孩子们,我们去摘些蘑菇送给爷爷奶奶吧。不过今天天灰蒙蒙的,可能要下雨,怎么办呢?(幼儿扮演小兔,老师扮演兔妈妈)

  (二)情境体验

  1、伴随节奏鲜明的音乐,兔妈妈和小兔子来到果园。看到:

  情境一:小刺猬踮着脚怎么也够不着果子。

  兔妈妈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小兔思考问:

  1)果园里有谁,它在干什么?

  2)为什么刺猬摘不到果子?

  3)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小刺猬摘到树上的果子?

  情境二:一只小兔用小红伞摘果子。

  引导小兔观察、思考并表述:

  1)这只小兔对刺猬说了什么?

  2)它是怎样帮助刺猬的?

  2、伴随节奏欢快的音乐,大家来到了蘑菇地。(音乐转换:由节奏欢快的音乐转为沉重缓慢的音乐)发现:

  情境三:蘑菇地的远处走来一只大灰狼。

  1、提出问题:

  1)看!谁来了?

  2)能不能伤害大灰狼,为什么?

  3)怎样既不伤害大灰狼,又能迅速安全地躲开它?

  2、兔妈妈引导小兔讨论,并确定最佳方案:撑开小红伞,当作红蘑菇,藏在伞下面,躲过大灰狼。(播放节奏欢快的音乐)

  (三)故事讲述

  情境四:兔妈妈带着兔宝宝来到奶奶家。

  兔妈妈鼓励兔宝宝,将自己一路上的经历讲给兔爷爷和兔奶奶听。(引导幼儿将自己利用小红伞帮助小刺猬和躲过大灰狼的过程讲述清楚)

  (四)体验快乐

  音乐表演“快乐舞”。

  (五)活动延伸

  在区角投放相关头饰让孩子继续表演、讲述故事内容,也可以将故事内容画出来,装订成小图书,让孩子讲述,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讲述活动的兴趣。

  通过角色的扮演、语言的表述将幼儿带入故事情境中,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自然、亲切,再以过渡性的提问引出小红伞直接揭示课题,也为下一个环节作一个良好的铺垫。

  情境体验的环节中教者以音乐贯穿于情境一、情境二、情境三中,一是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二是让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喜悦心情。

  通过看看、想想、说说,孩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教者则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孩子的想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都给予积极的评价。如果有孩子能提到讲述中的内容,就请他表演情境;反之,情境二的预设,也为下一个讲述内容作准备。

  心理学研究表明:视听结合,感知效果最佳。情境二所提供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作用于幼儿的眼、耳,颇有新意,能牢牢抓住孩子兴趣,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对讲述内容的记忆效果。

  以音乐的变化让幼儿感受到情境的变化,引出新的学习内容。环节过渡自然、流畅。

  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部分,教者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发表不同的见解,在此基础上以逐层递进的提问方式,将环保教育有机融入活动,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理性思考:能不能伤害大灰狼,为什么?怎样既不伤害大灰狼,又能安全迅速地躲开它?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此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引导孩子在充分理解情境内容的基础上再完整讲述,分解了难度,层层深入,符合幼儿认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教师走近孩子,耐心倾听,细心观察,并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地加以引导,帮助幼儿顺利完成讲述要求。

  让孩子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情绪在音乐和舞蹈中得以释放和表现。

  一个活动结束了,但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幼儿的兴趣在延续,为此,以绘画、表演的方式抓住幼儿的兴奋点,充分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大大提高幼儿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9篇】相关文章:

1.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八篇

2.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

3.有关小班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

4.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5篇

5.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10篇

6.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

7.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五篇

8.有关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