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6-04 10:58:0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说课稿范文集锦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说课稿范文集锦五篇

说课稿 篇1

  说课:

  本班由开学之初的“鸡年吉祥”开始,画鸡、做小鸡、表演小鸡慢慢了解了“可爱的鸡宝宝”一家,由此也逐渐引申出想了解许多的卵生动物,知道了各种鸟类、爬行动物、昆虫类等等都是卵生的,慢慢的孩子们的兴趣不断的扩大,各类动物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与此同时,由于孩子们都是寄宿生,在一起的时间更多更长,孩子们中间的攀比性、模仿性也日益明显,往往追逐于班级里漂亮、时髦的孩子,怎样让孩子了解真正的美,让孩子初步形成较为正确的评价他人的能力呢?所以近阶段,通过孩子们自己介绍最熟悉了解的动物,让孩子们自己评选喜爱的动物宝宝,从而知道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本领,都是能干的、聪明的、美丽的,进一步设计“谁最美”的故事,让孩子体会怎样才是真正的美。

  课件说明:

  原先在设计图片时,是选择了绘画制作大图书的方式,可是鉴于这个故事的情节以及孩子们观看的兴趣、视角的关系,决定还是制作成PPT的电脑效果,但是自己对繁复的电脑操作不太熟悉、精通,效果也不一定会尽如人意,所以最后选择用绘画+手工粘贴+数码摄像的多种方法,制作出形象生动、立体感强、又方便操作的PPT课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十分喜欢。

  活动目的:

  1、通过交流大胆表达自己已有的经验。

  2、通过欣赏故事讨论交流,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知道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活动准备:幼儿自制的广告招贴 PPT故事 红花

  活动设计:

  一、介绍“我最喜爱的动物”

  1、前几天我们评选了最喜爱的动物宝宝:长颈鹿、乌龟、小白鸽、小袋鼠、鸡宝宝的一家。

  我们还知道他们许多的小秘密,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2、小动物的本领可真多,你们还有许多小秘密想告诉伙伴们是吗?就请小朋友们互相介绍一下你喜爱的动物宝宝,讲讲它的本领。

  二、故事 谁最美

  1、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动物王国选美大赛”就要开始了,我们喜爱的动物也参加了这次的比赛,他们都想成为动物王国里最美的动物。可是却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听故事

  三、选美

  1、我们也来投票评选吧!

  小动物们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朵小红花,送给你认为最美的小动物,想一想你选谁?为什么觉得他最美?

  2、幼儿献花

  3、你们为什么要把花送给花母鸡太太呢?说说你的理由?

  4、咦?长颈鹿先生、袋鼠小姐、乌龟哥哥还有小白鸽羽毛熏黑了、衣服也脏了、有的还受了伤,模样可不漂亮,你们为什么要把花送给长颈鹿、袋鼠、乌龟、小鸽子呢?说说你的理由。

  5、有的人认为花母鸡太太打扮的很漂亮是最美的、有的人认为是长颈鹿他们愿意帮助别人是最美的,到底结果怎么样,谁最美呢?

  继续听故事

  花母鸡太太得到的花最多,也知道了长颈鹿他们的故事,她低下了头,脸涨的通红说:“今天的冠军不是我。我不能得这些红花。我要把这些花都送给长颈鹿、袋鼠、乌龟、小鸽子。”你们想想她会对好朋友们怎么说呢?

  小结:每个动物都有自己漂亮的地方、能干的本领,都是美丽的。可是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放弃自己的利益,愿意帮助别人,有一颗金子一样善良的心,这样的人才是最美的。

  善良的心灵比美丽的外表更重要,更让人喜欢。

  6、动物王国里有那么多善良、热心、愿意帮助别人的动物宝宝,成为最美丽的动物明星,我们也在身边找一找,看看我们周围,谁和小动物们一样,愿意帮助别人、关心别人。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及教材分析: 我说的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的第一课时,这是一节有关几何图形知识的新授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平面图形。本节课是在上学期所学内容“认识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设计一些操作活动,激发学生想做鸟巢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并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学好本节课的内容,能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分析能力,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设计理念

  结合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心强等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定位为《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思想。在教学中努力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来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

  本节课以“做鸟巢”为主题,提出“怎样做”的问题,引入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研究和对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在“做鸟巢”的情境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学生解决的问题也是与情景的具体内容紧密相连,实现“情景串”和“问题串”的有机融合。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大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4、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教具学具准备:

  三个鸟巢模型,长方形纸、正方形纸,五边形、六边形、直尺、三角板

  二、说教法和学法

  青岛版教材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我在本节课设计中努力体现一种探究、合作和交流的学与教的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此体现个性化的学习。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法:通过学生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程度。

  语言训练法: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思维过程和结果。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一上课,(出示情境图)由爱护小鸟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欣赏美丽而温馨的鸟巢。图中有什么?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你想加入他们的行列吗?图中的小男孩提出一个问题:怎样做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做鸟巢吧!(板书课题:温馨鸟巢)

  张老师课前也做了一个鸟巢,漂亮吗?他不但漂亮,还隐藏着很多有关图形的知识呢!(补充课题:图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以有趣的情境引入新课,看到枝繁叶茂的大树和漂亮的鸟巢,产生为小鸟做一个鸟巢的愿望,同时渗透爱护鸟类的思想。要想做鸟巢,先要知道每个面的形状。)

  (二)自主探究,操作验证

  1、观察鸟巢,感知图形

  先来做这个鸟巢吧!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呢?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与研究老师手中的鸟巢(长方体的鸟巢)(1)鸟巢模型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2)鸟巢的左右面是正方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引起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

  2、观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①探究长方形。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借助手中的三角板和直尺等学具,探究长方形的边与角有什么特点。

  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深入到学生中间进行指导。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叙述长方形的特征。

  (边出示课件边叙述:学生用学具量一量、折一折探究出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为了使用方便,我们就有必要把两组对边区别开来,我们分别给它们起一个名字,我们可以把这组长边叫它“长”。,短边叫“宽”。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写上长和宽)

  (板书: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② 引导学生用刚才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方法,自己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研究正方形的特征,通过交流得到正确的结果。

  (板书: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它们的四条边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边长。

  ③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1、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但要概括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用语言表述出来来,还会感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直观教学,重视动手操作,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我重视指导学生把动过手操作、数学思考和语言表述结合起来,以说促思,以做促思,并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青岛版教材的结构是开放的,具有一定的思维跨度,“板块式”编排结构,给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留有很大的余地,这也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如果我们发现教材的空隙,就可以创造性的填补教材。在本单元,教材没有介绍有关长方形的长和宽的知识,也没有介绍正方形的边具体叫什么,只是在图形上做了一个标记。但在第十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中直接运用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求周长。所以我果断的设计了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这一环节,填补教材的空隙。)

  3、练一练

  出示课件,(1)、你能分辨是什么图形吗?一个图形在判断的时候,要紧扣图形的特征,不要被图形的摆放位置所迷惑。

  (2)、想一想填什么?根据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填空。

  设计意图:一讲一练让学生及时消化所学习的新知识。

  4、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树上还挂着这样的鸟巢,出示另外两个。这个鸟巢是怎样做的?学生会发现这个图形有五个角和五条边,在数学上多边形是以它的边来命名的,所以叫它五边形。(出示另一个鸟巢),它有什么特点?我们叫它六边形。从平面图形抽象出我们用线段表示的图形。

  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课件出示耳环和足球。

  (三) 自主练习 回归生活

  1、我当“小小设计师“

  课本48页第三题:为了把鸟巢做得更漂亮一些,护鸟小队的同学还想请大家帮他们设计一下鸟巢的门和窗。你能在方格纸上设计一扇长方形的门和两扇正方形的窗吗?

  在设计之前先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设计。

  学生汇报展示,老师进行合理的评价。

  2、猜图形游戏

  课本49页第四题:老师按四幅图的顺序逐次说出袋中图形的特征,并进一步缩小图形的范围,最后让学生猜出是什么图形。通过游戏渗透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还比较的爱玩,喜欢展示自己,最后两道题的设计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带着兴趣去当“小小设计师”,充满乐趣去做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对本节课的学习来个系统的复习,加深自己的记忆。

  (四)课外拓展,制作鸟巢

  课后,用自己认识的各种图形,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用结实的材料,为小鸟做一个温暖的家。

  (设计意图:这个课外作业,小朋友都比较喜欢做,因为手工制作是他们感兴趣的事;再者在制作的过程中,会用到我们今天学过的新知,图形的特征,使学生把解决问题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在一个过程中,实现解诀问题能力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步发展。)

  四、说板书设计

  温馨鸟巢 图形的认识

  宽长 边长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这节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将这节课所认识的各种图形贴在黑板上,简单明了,让人一目了然;另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对应的板书下来,即整齐美观,又突出了本节课重难点。

说课稿 篇3

  一、设计理念

  《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顺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材分析

  《精打细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之后,学习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三、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及其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针对本班的学生对于整数除法计算知识掌握比较好,基础知识扎实,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需要在教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下,来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方法

  基于对课标的理解教材学生的分析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的创设,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在讨论解决问题策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努力探索新知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计算方法多样化。再在总结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最后将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进一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巩固深化。

  五、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掌握算法,探究算理,来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能力目标: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

  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理解并掌握被除数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教学关键: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我利用课件引出让学生帮我选择到哪家超市买鲜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估计、猜测,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得出品质相同的话,我们自然要买便宜的,统一学生的认识,引入新知,渗透生活要精打细算的思想。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通过思考会想到:可以先分别求出两个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把问题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究寻觅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思维也是有差异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算法,在汇报时让学生对几种算法进行展示,交流,辨析,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通过几种算法的总结比较,引导学生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从而使学生对算法进行了合理的优化。帮助学生建立了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的数学模型。接着我出示了两道相似题目的练习,对于接受快的学生有提高熟练程度的作用,对于接受慢的学生有逐步熟练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试一试

  7.427= 1.25= 13.815

  第一题是商的中间有0的小数除法;第二题和第三题是整数部分为0,除的时候还需要补0再除的小数除法,可以先放手给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再让学生讲明计算方法。充分相信学生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能迁移出类似的小数除法。如果学生对于练习不能全部接受,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估计每题的商,然后再进行计算。

  3小诊所: 题目没有定,想从学生那里找些资源。以学生的错例 为练习,让学生在辨析中,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4、 开放题:(根据时间灵活练习)

  小明在献爱心活动中,准备把72.72元零花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你认为小明会捐给( )位小朋友,每个灾区小朋友( )元钱。

  联系生活实际, 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四、总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本节课进行多方面的反思与回顾,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课外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可以用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注重学生生活实践,并且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体现课改精神。

说课稿 篇4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的第二节,下面我主要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效果预设五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设计理念:

  1.贯彻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2.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内在动机。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认识省内区域的一个特例,主要是认识西双版纳的旅游特色。而其旅游特色又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密不可分,所以本节课侧重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它是地理科学地域性和综合性的体现,既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地理的基本思路,具有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学习下一章《认识跨省区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对以后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章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具体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读图分析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特点及优势。

  2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3.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

  4.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原因,说出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从区域的资源入手,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自然、人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得出该区域的总体特征,然后确定其经济发展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西双版纳独特的资源环境认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特色文化的热爱之情;

  2.通过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发展状况,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加深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重点:

  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四)教学难点:分析西双版纳的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三、教法学法

  1、学生分析

  经过近两年的地理学习,学生已具备一些基本地理知识,对我国自然地理状况已经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思路,具有一定的使用地图及其他资源获取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并且基本可以将自己学习体会、看法表达出来并与别人交流。西双版纳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学生们为之向往,充满高涨的学习热情,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2、教法分析: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课改理念的指导,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启发式教学法、设计活动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创新学习的平台,启发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新知,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最终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3、学法分析: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变“师讲生受”的学习方式为探究式的、参与式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从而完成知识的传递过程,进而产生理性的升华。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读图分析法、 小组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篇:

  以“西双版纳特色风光”视频导入,目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西双版纳区域特色的动机。

  (二)探究篇: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大板块:我们来感受——请你欣赏;我们来品读——慧眼识图;我们来分析——合作交流。

  1、我们来感受——欣赏记忆

  这一板块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来感受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设计如下:

  活动一:欣赏图片。

  自动播放一组西双版纳的植物、动物和民族风情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欣赏西双版纳美的同时,感受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

  活动二:欣赏视频。

  了解的泼水节。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走进版纳,感受傣家的泼水节,如同身临其境。

  2、我们来品读——慧眼识图

  品读一:气候图。

  展示西双版纳“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让学生同桌互助分析西双版纳的气候特征,并根据特征确定气候类型。

  品读二:位置图。

  展示西双版纳位置图,并根据问题提纲自主完成西双版纳位置的学习。

  思维拓展:西双版纳为什么会成为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这一问题稍难,教师给学生提供“夏季风”图,让学生从图中得出结论。

  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释、分析实际问题。

  品读三: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图。

  展示傣家竹楼、孔雀舞和竹筒饭等的文化景观图,让学生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我们来分析——合作交流

  活动一:版纳访谈。

  谈谈你对“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理解。

  要求:主持人采访分别扮演西双版纳政府官员、商人、学生、宾馆服务员、今日橄榄坝的傣家人五位同学,来谈谈西双版纳是如何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本区其他行业经济发展的?

  活动二:把脉诊断,出谋献策。

  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完成:

  (1)西双版纳旅游业下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我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献计献策。

  探究环节是这节课的中心内容,我以活动的方式设置了三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提供了必要的文字、示意图等学习资源,还有明确的学习要求及具体的问题设置,以便学生在一定的方法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形式进行创造性的、高质量的学习。

  (三)收获篇:

  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我”学到了什么?(所学、所思、所感)。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对本节课学习效果的反馈,另一方面是对本节知识的一个归纳整合,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四)拓展篇:

  让学生为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写一则宣传广告,课下办一张宣传板报。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可以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

  五、效果预设: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权还给学生,提倡探究式学习。

  本节课引领学生收集大量的西双版纳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方面的图片、资料,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学习掌握了西双版纳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培养了学生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到了面向全体,人人参与,调动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了直观性,增大了教学容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说课稿 篇5

  教材说明:

  《腾飞的翅膀》一课属于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八册第二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这单元有四篇课文,分别是第一课《城乡巨变》、第二课《腾飞的翅膀》、第三课《交通连四方》和第四课《服务在身边》。本单元的目标是感受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乐意奉献家乡和社会的情感。《腾飞的翅膀》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家乡不同的行业及它们和家乡资源的关系,以及家乡行业发展给家乡所带来的变化,并让学生在体验行业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学情分析:

  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四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普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生活中,学生时刻在享受经济发展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快乐,特别是特色行业给更多的人们带来的实惠,但是,学生很少会思考我们这里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行业,特别是特色行业。以及家乡人在从事这一行业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智慧与辛劳。为了达成课文目标,需要发动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促使学生有目的地去了解家乡行业和家乡人所从事的工作。课堂教学中,呈现学生的调查发现,借助课文学习和教师的引导,认识家乡的行业发展,知道家乡行业与本地资源的关系,初步形成尊重劳动价值、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根据以上的认识,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编排。下面以第一教时的目标、过程来阐述本节课是怎样体现新课程标准下“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的德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目标定位:

  认知目标:.知道家乡的主要行业,家乡的人们所从事的主要行业

  能力目标:探究它与当地资源之间的关系,了解各行业的劳动情况

  情感目标:初步形成尊重劳动价值和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家乡的主要行业以及它与当地资源的关系。

  2.了解各行业的劳动情况,初步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

  探究家乡的主要行业与家乡资源之间的关系

  说过程:

  一、创设氛围,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学生在开始新的认知活动前,头脑里原有的经验是开启体验之门的钥匙,因为知识的建构有赖于有知识经验的支撑,教师只有将原有的生活经验激活,才更有利于新的认识。我在第一板块中分了三个层次,一是让学生欣赏祖国各地的风光,同时教师加以语言渗透当地人们所从事的一些活动或劳动。二是由蚕桑养殖回归到的行业和家乡的主要行业。三是把自己家乡的行业加以适当的整理,其目的是因课而宜使学生初步了解传统行业及新兴行业。

  二、即时引领 注重体验 渗入情感

  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该说第二板块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使学生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

  1、通过设置疑惑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通过讨论、交流来发现其中的原因,

  3、再次回归家乡行业,为下一板块作好铺垫。

  斯特娜夫人曾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因此,在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即时巧妙引领,注重体验,提升情感!

  三、走进孩子 回归生活 共同成长

  生活是学生道德智慧的肥沃土壤,实践体验是促进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养成的最佳途径。学生的意识不会一下子就铭刻于心,教师要注意超越课堂,把课堂中初步的学习成果植入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自觉地把当家作主化为具体行动,从而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我在教学第三板块:让学生多方面感受劳动者在从事某一行业的工作中所体现的劳动价值,并从课内延伸至课外。让学生继续为家乡行业的发展增光添彩!为家乡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喝彩,从而使学生能付诸实践,回归生活,促进成长。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它是教师绽放自己独特光芒的空间,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自己生命色彩的天地。

【关于说课稿范文集锦五篇】相关文章:

1.关于说课稿范文集锦八篇

2.关于说课稿范文集锦10篇

3.关于说课稿范文集锦8篇

4.关于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

5.关于小班说课稿范文集锦九篇

6.关于说课稿集锦6篇

7.关于说课稿集锦5篇

8.关于说课稿集锦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