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26 13:53:0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

说课稿 篇1

  【说课】

  本课以体验、启发思维、合作互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练为主体,主要体验兴趣性,互动性和特色化个性化。

  我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快速跑,在分析和处理快速跑这个内容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

  快速跑是一项基本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较为多见,在设计前我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些问题:能否把快速跑这个教材上得更活,更好?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使他们对跑这个练习真正的感兴趣,其实快速跑这个教材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而且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又比较自信,而他们的潜能需要老师来开发。怎样才能把他们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呢?又怎样才能把这个普通的教材上的更活?这我来说是一个挑战?

  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充分体验快速跑,尝试观察,比较和分析动作,发现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练习方案,改善动作质量,提高快速跑的能力,发展速度,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

  2.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快速跑,掌握提高跑速的几种练习方法

  3.感受合作互动的快乐,建立群体责任感

  为达到教学目标我从两点设计我的教学流程:

  1.在课的导入准备阶段

  我采用了民间游戏进行了造房子和夹跳投的练习,这种热身练习又与主教材快速跑相呼应,有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课前准备就让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主动融入学生的群体之中,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被激发,在教师的情感自然表露的同时,更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并且很自然地走向过度。学生利用呼啦圈跟随音乐节奏。学生的身体由静到动,逐步活动热身。同时让学生与同伴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将课引入主题。

  2.合作与探究

  合作与探究是本课的主要学练方式,贯彻于一节课。为了较好的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主题内容分解成三个层次逐步推进。

  第一层次:体验与观察

  跑的练习,按以前的教学方法可能就直接先进行知识的传授,而这节课我设计让学生“体验到观察------思考比较------感知------寻找问题------选择方案------解决问题”的学习流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有针对性的练。整个练习过程既重视师生间的互动。更关注生生互动这个层次我主要采用的是:设疑法。演示法,指导法。和激励法。学生的学练方法采用:体验法,观察法,尝试法,讨论法,合作法和互评法。我认为科学合理的确定教与学的方法,能为达成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层次;巩固与加强

  快速跑的练习往往是比较单一,枯燥,于是我采用了器材“呼啦圈”意在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并在教学情景的设计上作了一些创新,注入了趣味性和竞争性,并蕴涵了规则的要求,即比反应又比速度,从而激发了学生跑的练习兴趣,进一步巩固,提高了学生快速跑的能力。

  第三层次;自主锻炼

  身体素质的发展能促进快速跑的动作技术的提高,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自由结合,选创动作进行练习,是学生了解并学会柔韧练习的方法以及安全保护的措施,突出小干部的组织,指导地位,再次展现生生互动,合作锻炼的场景。

  3.放松与小结

  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己最喜欢的呼啦圈练习。然后再跟随音乐进行放松练习。

  整节课营造了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进行体育运动,享受到体育所带来的无限快乐。

说课稿 篇2

  1.教材简析

  《珍珠鸟》是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以“人与动物”为内容专题编选课文,其中的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并思考课文中所表现的“人和动物”的关系,以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珍珠鸟》这篇课文通过人与鸟相亲相伴的细腻描写,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由衷感慨。从对“人与鸟”的关系变化的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存方面作深入思考。

  2.教学目标

  1)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由此,我确定本课的“情感和态度目标”为: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2)根据教材的知识构建特点和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为:品味语言,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培养阅读、鉴赏作品的能力。

  3)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确立本课的“过程和方法目标”为: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新课程开放性的特点。

  3.教学重点:

  1)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2)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

  4.教学难点:

  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现实意义的理解。

  二、说教法

  对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阅读法与自学辅导法相结合,出示自由阅读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初步理解“人与鸟”之间的关系。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品味语言,探究课文内容,同时向课外延伸,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引导学生从中总结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三、说学法

  我采用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以下学法:

  1.养成学生快速阅读习惯,掌握从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2.学会品味语言,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这种学习方法符合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之中,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4.学会联系现实,以开拓眼界,进一步感悟“人和动物”的关系。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导入,然后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谈自己与动物之间的故事,再从“人和动物”联系到课文中“人和鸟”的关系,把自己的实际生活与课文的内容有机结合,突出学习的重点。

  2.整体感知课文

  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多媒体出示问题:

  1)分别画出“我对珍珠鸟的照料与呵护”和“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语句。

  2)用简单的语句概括珍珠鸟的活动变化,并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筛选课文有关信息,通过以上几个问题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渐明白人与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种彼此信赖的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3.合作探究

  作者在珍珠鸟所相处过程中得出了怎样的感受。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在这个环节中采用小组讨论再进行课堂交流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团结合作和语言交流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掌握作者的感情基调,把握文章的主题,联系实际,从中得到感悟。)

  4.品味语言,阅读赏析

  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爱的语句成细节,读一读,然后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在这个环节中,鼓励学生大胆合作交流,表达自己对语句的鉴赏评析,欣赏并学习课文的优秀表达技巧,如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对动物各种描写方法的学习融情于景的写法等,这对于提高语文学习的基本功是很有好处的。)

  5.拓展延伸

  同学们,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生动画面,可正当我们陶醉在这美好的意境之中时,在你的脑海中是否也和我一样出现了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画面呢?

  1)观看图片,说说造成这些事实的根源。(多媒体出示有关人类破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关系的图片)

  2)结合实际,谈谈你在看了这几幅图片之后的感想,课后把它整理在你的作业上。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想通过逆反性思维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图片再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在脑海中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以此达到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得到更深的感悟的目的。在这里也可做一定的引导,让学生的感悟由“人与动物”的关系联系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把“信赖”放到更为广阔的背景中去。)

  6.课堂结束:

  多媒体展示各种和谐的画面,配以优美的音乐,结束本堂课的学习。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圆柱的表面积》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第21~22页例3例4,第22页“练一练”,练习六第1~3题的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此前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以及对长方体特征和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也为了学习本课内容奠定了知识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完善关于几何形体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形体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设置了两个例题。例3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相应的“练一练”对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例4是引导学生在例3的基础上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这样安排,意在让学生经历圆柱侧面积、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理解这些方法的来源,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从中学到一些数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圆柱侧面积的含义。

  (四)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判断、概括、推理”等方法获得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等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说教法和学法

  小学生知识的形成总是经历由感性认识到理情认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通过让学生操作、观察、演算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知识活动。基于这样的认识,这节课我采用演示法、操作实验法、引导发现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概括、归纳、演算、交流等多种方法进行学习,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点。

  学生以前学的面都是“平面”,而圆柱的侧面是“曲面”,是本课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这个环节我分3步进行教学。

  1、卷一卷,感知“由直变曲”。

  首先,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引导他们卷成尽可能粗的圆柱纸简。

  其次,提问:原来长方形纸片是一个平面;现在卷成圆柱纸简后,它还是平面吗?让学生感知“由直变曲”。

  然后,我根据学生回答谈话:在一定的条件下平面是可以“由直变曲”的

  2、展一展,感知“由曲变直”。

  首先,我让学生展开卷好的圆柱简。

  其次,提问:这个尽可能粗的圆柱纸简展开后是什么形状?让学生感知“由曲变直”。

  然后,谈话:同样,在一定条件下曲面也可以“由曲变直”变为平面。

  3、谈话引入:今天我们将运用这个知识来计算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通过这个环节的卷、展操作,让学生感知圆柱的侧面“由曲变直”的过程,使得“圆柱侧面积”的新知识与“求长方形面积”的旧知识联系起,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二)观察对比,推导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

  这个环节,我将分两步进行教学

  1、观察对比,理解圆柱侧面积含义

  首先,我让学生再次卷出尽可能粗的圆柱纸简。

  其次,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对比。

  (1)原来长方形纸片的长现在在么地方?宽呢?现在长方形纸片卷成圆柱简后变成圆柱的什么面?

  并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长方形 长 宽

  圆柱侧面 表面周长 高

  (2)谁能指出这个圆柱简的两个表面?(现在是空的)

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数蛤蟆》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数蛤蟆》是一节听唱课,是花城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9课第2首歌,歌曲为2/4拍,F调,是一首活泼风趣、地方色彩浓郁的儿童歌曲,是四川民歌。“花儿梅子希”是具有地方语言特点的衬词,歌曲用歌唱、算算的趣味方法赞颂了太平盛世。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展现自我,求知欲浓,已经具有参与意识和交流愿望,获得新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因此,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巩固和提高音乐表现力,拓宽视野,增强多元化教育。通过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认识到生活给音乐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参与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本课以培养儿童即兴创造能力为切入点,激发儿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儿童热爱音乐的情感。

  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数蛤蟆》初步感受四川民歌的音乐特点。

  2、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编歌词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编一编等系列活动中,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而教育学生应该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

  重点: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

  难点:听辨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的原则,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法:我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2、启发教学法:我对学生不确定的问题给予方法和内容上的引导,进而解决教学

  难点。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歌曲的体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结合“聆听”“感受”“演唱”等要素让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部分,我通过谜语导入、聆听新歌、学唱歌曲、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完成。

  (一)第一环节——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出示谜语,让学生直观的想象,从而导入新课

  (二)第二环节——聆听新歌

  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在欣赏过程中,要求学生随音乐哼鸣。这样,既完成了简单的发声练习,又熟悉了旋律。欣赏完后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后,我给予肯定与客观的评价,然后我进行总结。这样,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及特点。

  (三)第三环节——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加深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掌握。向学生解释难懂的句子。

  2)让学生跟着琴用wu模唱,熟悉旋律。再跟琴学唱乐谱,提高学生读谱能力。

  3)带词演唱。让学生跟琴试填歌词,我对错误之处进行纠正,启发学生带着情感歌唱。

  4)进行分组练唱、对唱、全体学生合唱。在分组练唱过程中,我将在学生中间进行单独指导,询问他们学习的难点并与学生一起解决,然后适当提问个别学生。在唱熟练歌词的情况下,我和学生一起唱旋律,并分析讨论旋律特点。最后,通过小组唱或个人唱形式进行演唱评比,提高学生演唱热情。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还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做了铺垫。

  5、再次聆听,为了培养学生表现的意识和能力,我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探讨比较合适的演唱情绪。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整首歌曲的情感,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再次演唱全曲。

  (三)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编创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最后,小结本课。

  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自始至终都将“聆听”放在首位,凸现音乐学科本体。但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3—6 年级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的要求,在完整欣赏和演唱了歌曲《数

  蛤蟆》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编创两小节歌词,为歌曲伴奏,以表现这首活泼诙谐的四川民歌。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5

  大家好!我今天讲授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型玻璃》。下面我就说说教材,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及教学过程。

  一、 说教材

  《新型玻璃》是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它篇幅不长、语言浅显、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条理清晰自然。编者选编这篇课文有两个目的:一是继续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二是让学生通过了解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了解迅速发展的科技成就及其应用,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语文《课标》说“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单元引文”说:“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因此,我将“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会写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解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学习课文中用举例、打比方、列举数字等说明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用途。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适时进行引导点拨,最后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科学相整合的特点。

  五、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读、听、说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我先让学生回顾复习课文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其它新型玻璃的用途,感受科技产品的神奇。接着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自读自悟,分组合作探究,作者在介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让学生明白用上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可以把事物介绍的更准确,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再以小组为单位召开“展销会”,推销新型玻璃介绍。(目的是培养学生倾口语表达能力,再次感受新型玻璃的奇特。)然后通过课堂检测,了解学生对说明方法的领悟情况。通过课件展示另外几种新型玻璃,了解他们的用途,让学生感受人们的智慧,科学的神奇。 最后,布置展拓展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用上本文的说明方法介绍新产品或一种东西。)

说课稿 篇6

  一、说在前面

  悠悠岁月,上下五千年。中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有着如此灿烂的文化,博大而精深。唐时就有人人会吟诗的风尚。古诗文的朗朗上口,使人易诵易记,它那富有音乐性的节奏,至今,仍焕发出不息的艺术生命力。

  新课程标准如是说:

  1、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课程总目标。

  3、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一、二年级阶段目标中的阅读目标。

  《咏鹅》这是一首儿童十分熟悉的古诗,不少孩子在幼儿时就会诵读。放在课文的第一篇,让其读读、背背、看看图、做做动作,自解其意,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说教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者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语感目标)

  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会写向、白、毛。(技能目标)

  3、逐步培养自学古诗,自吟古诗的兴趣。(情感目标)

  三、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这节课,主要选用自学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讨论、展开想象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四、说学法

  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会学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智慧。

  五、说教学程序

  认识一位新朋友,激起学生兴趣。

  从图到字再到整首古诗,抓住时机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读出诗的味道,又让学生趣味盎然。

  继续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儿歌的阶段中,学生有认真听记的习惯。在整体感知语言以后,要求学生能够读读划划,认识词语,再对照课后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掌握程度。教师依然要重视孩子已经形成的学习词语的方式,不要用强硬的形式让孩子去认记词语。词的大量认读是现语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在此处设计灵活多变的形式,使词语的认读不显枯燥,又有实效。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10篇

2.【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

3.【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

4.【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

5.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

6.【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

7.【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8篇

8.【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