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13 09:57:4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热门】说课稿范文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说课稿范文10篇

说课稿 篇1

  一、导读:

  幼儿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包括生活卫生习惯与自理能力、动作发展与体能发展、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为了引导幼儿学习生活自理的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将以包饺子为切入口,激发幼儿学习包饺子欲望,加深幼儿对饺子的了解,培养幼儿热爱生活。通过这次活动,也使幼儿的心、脑、手等各个器官得到很好的协调和统一。

  二、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确定为:向幼儿介绍饺子这种食物,简单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尝试自己包饺子。

  三、说重难点:

  让幼儿了解包饺子的过程并学会包饺子。

  四、教师准备:

  为了让幼儿对包饺子的过程更形象、逼真、具体,我准备了饺子的图片、和好的面团、饺子馅、《过新年》的音乐。

  五、说教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了提问法、观察法和引导发现法等,在进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和动手操作的环节时,我采用了分组的活动的方式,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幼儿获得学习的技能,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六、说学法:

  在幼儿学的方面我注意到让幼儿更多的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能主动去发现和学习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我则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共同学习,再适时给他们以启发和指导,帮助他们的活动顺利进行。

  七、说活动过程

  1、自由交流,引入主题

  问题:(1)你们喜欢吃饺子吗?都吃什么馅的饺子?

  (2)你们在家里看见过爸爸妈妈包饺子了吗?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包饺子的?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直接导入法,简洁明了,直接将幼儿带入本次活动的主题。

  2、播放课件,观察想象。

  播放课件,让幼儿了解制作的过程(教师讲解),这样会激起孩子们回想在家里看父母包饺子的过程。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教师边说儿歌《包饺子》,边做相应的动作。以巩固孩子对包饺子过程的回忆。

  3、认真观看,教师示范。

  这个环节是幼儿学会包饺子的关键。我让孩子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面团,馅儿料。这时我会告诉他们先擀皮,再放馅,最后把皮对折捏在一起,以及在包饺子过程中要注意皮擀得太薄,馅不能太多,一定要捏住。这后教师包一个完整的饺子做示范。

  4、分组活动,动手实践。

  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用了在轻松的音乐中分组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我将幼儿分为三组,每组六人,让他们自由想象、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包出属于自己特色的饺子,这样他们会包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饺子。在幼儿进行活动的同时,我会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让幼儿完一个满意的作品,树立他们做事情的信心。

  5、活动结束,展示作品。

  请幼儿把包好的饺子放在餐盘上,大家互相欣赏和交流,进一步肯定幼儿的劳动成果,教师给予小小的奖励,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八、活动延伸

  我趁着孩子们还未从活动热情中走出来,趁热打铁,让他们回家和妈妈一起包饺子,作为这次家庭作业,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同时体会劳动是光荣的!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声的利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声现象的第五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声现象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好这节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课程,学生对它充满了好奇、有新鲜感。声的利用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 但缺乏一定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也缺乏对声现象的尖端应用技术的了解。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竞赛、分组讨论、观看动画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和创新了解声可传递能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通过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通过声的利用和危害

  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四、教学思路。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改变了学科本位的观念。将课堂进行了活动化、实践化

  五、教学重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六、教学难点。

  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七、实验目标。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

  八、教法。

  (一)擂台赛式游戏活动。

  考虑到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擂台赛式的游戏活动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实践的愿望。

  (二)自主探究和创新。

  在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中,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法,并且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开展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九、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竞赛抢答法、分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创新法、总结反思法。

  十、教学程序分析。

  (一)引入新课(3分钟)。

  1、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2、由学生与老师一起欣赏动画《蝙蝠与声呐系统》,自然将课题导向“声的利用”(提问)物理知识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你对声的利用知道多少?

  (二)新课教学(35分钟)。

  1、擂台赛式游戏活动“声的利用”(20分钟)。

  新课教学中注重了课堂的活动化、实践化。学生自由组成四个大组,比赛内容是“声的利用”。分必答题和抢答题。用"正"在黑板上累计得分,获奖组奖励小红旗。

  (1)必答题 在规定的时间内每组说出一个声的利用的事例,允许讨论,不准重复,其他组参与评判。举出一个正确事例得100分,错误不得分,超过时间(30秒)不得分。教师对学生所举事例作出中肯的评价。最后要求学生归类。

  (2)抢答题。

  ①教师演示演示水波能传递能量的实验:用木棍划水面,看到水中花瓣上下起伏,并用实物投影仪投影。

  ②学生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可进行小组讨论,正确完成的加200分。

  ③学生进行实验的创新,换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实验器材验证声可传递能量。说出创新实验的每组加200分。

  2、播放《声的利用》课件(10分钟)。

  在课件中补充一些利用声的科技成果。丰富学生的视野。指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噪声一向为人们所厌恶,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利用噪声造福人类。超声波和次声波对人类有利用的一面,但也有危害的一面。

  3、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 (5分钟)。

  (1)要求学生利用声的知识进行发明创造,提出有实用价值的发明的小组加上300分。

  (2)利用雄蚊的声音来驱赶咬人的雌蚊。

  (3)利用猫的叫声来赶走老鼠。

  (三)归纳小结与评估(3分钟)。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并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四)巩固反馈(4分钟)。

  1、 课本P30,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2、 选用课时优化设计,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既可以使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十一、板书设计。

  五、声的利用

  1、声能传递信息

  2、声能传递能量

  十二、自我评价。

  (一)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所增加。例如增加了对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创新,声的利用小发明,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补充了一些声的利用在科技中的新成果,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通过增加对噪声的应用,超声波和次声波危害的教学,培养了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二) 教学策略的选用。

  1、运用擂台赛式游戏活动。

  通过游戏活动,既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游戏活动,不知不觉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收集资料,上台发言,甚至只是听同学的辩论,也可以领略到物理知识的“神奇”,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热爱物理。并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把学生分组进行擂台赛,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组织学生探究并进行实验创新。

  在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中,学生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并且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采用其它的器材来完成。开展创新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既可以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还可以当一回"科学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科学探索并不神秘,激发其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乐趣。

  3、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效果非常好。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环境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这节课的地位与作用

  这节课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这节课,在前两节探究和总结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展示了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学习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作用:

  (1)知道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力学问题。

  (2)学会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进一步加强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的能力

  (4)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学习求解动力学问题的知识基础。同时,高中学生思维活跃,关心生活,对物理规律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感兴趣。

  三、三维目标

  结合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要求,我制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主要问题。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感受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表达、描述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实例总结归纳一般问题的解题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牛顿运动定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实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解题方法的灵活选择和运用。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突破途径:通过“三案”导学、交流讨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突破。

  五、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这节课我主要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设计,在整个过程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当今建构主义对于学习做出了新的解释,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并且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了“三案”导学法。即课前自主探究案、课堂互动导学案、课后应用提升案。

  下面谈一下“三案”的具体设计和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1.自主探究案。课前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主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有两大难点,一是受力分析,二是运动分析。由于学生对运动学公式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已经学过去较长时间,难免有所遗忘。所以,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回顾已学知识是必须的。

  2.课堂互动案。本案是这节课的核心,是实现三维目标的载体。

  在本案中将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引领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感受用所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快乐,体会与同学互动学习、一起探究的成功喜悦。师生互动、自主探究是本案的主旋律。

  本案的核心内容是对两个例题的处理。

  授课过程中,我充分挖掘了例题的示范作用,对例题进行多方面的拓展,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创新,自己去拓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比如对例题1,我进行了两个拓展,学生自主讨论解决问题后,我再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比如把“水平地面”改成“倾角是30°的斜面”,物块沿斜面可以上升,还可以下滑;可以用力拉着物体竖直上升,也可以竖直下降等等。这样一个例题就变成了多个题,实现了一题多变、以点带面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互动环节,时时不忘规范化解题的教学要求和思想渗透。

  具体措施: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规范化解题的P大赛。A组推举一个代表,B组推举一个代表,到黑板上板书,其他同学在下面书写,然后由两组同学给对方点评,通过讨论、交流找到规范解答的标准。

  3.应用提升案。是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落实,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该案中我精心编拟了6道针对性练习题和一个开放性作业。练习题供学生课后巩固提高。开放性问题是要求学生自编两道应用牛顿定律求解的题目,并要求学生交换解答,出题的同学给做题的同学写出评语。最后由小组长选出物理情景创设丰富、构思巧妙的试题在后面的黑板报上发表,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教学程序设计(“一三五”模式)

  为了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环节: (约10分钟)

  根据对自主探究案的批阅情况,解决学生的遗留问题

  具体实施:投影学生的自主探究案,让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评。

  第二环节: ( 约30分钟)

  新课学习:在“课堂互动案”的导学提纲引领下,完成这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具体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交流讨论。

  第三环节: (约5分钟)

  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改变传统的教师总结为学生总结的模式,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作业分为两部分:

  (1)书面作业p85,1、2、3、4。

  (2)完成“应用提升案”。

  七、板书设计

  由于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仅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完全取代黑板,因此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必要参与还需要借助黑板来帮助。我在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中突出了主要内容,简洁明了。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八、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特色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牢牢把握建构主义中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在具体实施中采用“三案”导学模式,使老师在整个课堂中仅仅处于一个学习环境创设者和学习组织者的地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学生在讨论、活动和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关系的转变,较好地把握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理念。

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笋芽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这一课是第一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了前两课的训练,加上这一课内容丰富有趣,贴近儿童生活,语言表达生动优美,情感基调较易定位,所以,在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为第二单元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上这一课时,我结合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1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初读、精读、赏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朗读,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的兴趣,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练习朗读。难点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并从中体会到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关心和爱护,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确定了以下教法与学法。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

  2、根据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3、倡导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4、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

  初读、精读、赏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上课开始,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常见的竹林图片(画面),让他们说说竹子是怎样长成的。接着出示“笋芽儿”图片(画面),让学生从图中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儿的。然后,启发学生:小小的笋芽儿不到两个月就能长成又高又直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随机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好奇地进入文本角色。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这一阶段共分二个环节:

  1、第一个环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我让学生读读课文;

  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此时,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下,大都能快速地读完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第二个环节:

  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先让学生自由读文,强调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接着,同桌互读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再全班共同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强调:

  平舌音的字“笋、钻、滋”和翘舌音的字“揉、润”;区分鼻音字“扭”和边音字“唠”。字形方面,重点交流 “漆、辫”的识记。

  最后,播放多媒体中的“生字学习”部分,出示文中的生字,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画面)。

  三、多元阅读,以读代讲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激发情感、培养语感。

  1、指名读文,启发思考:

  首先,指名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很快就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2、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尝试朗读,体会情感:

  首先,我启发学生: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笋芽儿的生长过程的呢?请你细读课文,划出相关词句,反复读一读。

  学生汇报后,再全班讨论交流,通过联系实际,启发学生读出“撒娇、高兴、自豪”时的不同语气。再通过同类词对比,了解“钻”这个字所包含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说说:你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激发他们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最后,让学生再默读课文,看看文中除了写笋芽儿,还写了哪些“人物”,他们是怎样对待笋芽儿的?启发学生联系周围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在这里,教师不去作过多的讲解和要求,只要学生能大胆尝试,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3、角色朗读,入情入境:

  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让学习小组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再通过小组推荐,请四位同学上台带头饰表演春雨姑娘、笋芽儿、雷公公、竹妈妈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文本中的角色,更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4、配乐齐读,感悟语言:

  学生经过尝试、指导、表演后,朗读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时再让他们在背景音乐中展开想象,自由发挥,张扬个性,实现情感与内

  容的统一,进而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

  四、疑难生字,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时,我采取了“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

  1、一看:

  学生发现在本课九个会写的生字中,有三个带口字旁的字,那么,带口字旁的字该怎样书写呢?针对学生的这个问题,我重点指导了“唤”字。让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唤”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2、二写:

  学生认真观察后,让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一遍这个字。

  3、三对照:

  写完后,把自己写的字和书上的字进行对照,找到不足之后进行修改,再写一个。在写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三个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积累语言,课外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因此,在课后,我设计了以下两项实践活动:

  1、摘抄课文中和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熟读成诵。

  2、到大自然中实现观察竹笋,画一组竹笋系列画,或拍一组笋芽生长过程的照片。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建构起大语文的学习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指名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读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由于水平有限,以上设计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说课稿 篇5

  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的人类的伟大。教学这篇课文时要联系生物学的内容,如鱼类进化、鸟类祖先、两栖类祖先、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的节奏韵律之美。科学诗以诗的形式写科学的内容,这正是许多学生所喜欢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此激发学生爱科学文学的热情。

  本节课我要完成如下几个目标 :

  (1)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让学生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教学重点,本文教学重点是: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节奏之美;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共分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重点研讨、质疑释疑、拓展延伸、 小结、布置作业六个环节。

  1、导入新课。

  导语如下:大家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词吗?这个词什么意思呀?晋代葛洪《神仙传 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2、整体感知。

  在进行整体感知的时候我先出示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投影显示),然后范读课文(或用录音带)。学生听读时要思考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1)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2)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课文内容,特别讲解诗歌的几个层次,理清诗歌结构。

  因为这首诗歌比较长,学生在整体把握的时候,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建议在讲解这一部分的时候。要进行分层。第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暇思的内容;第七节为第三层,回应第1、2节。结构上首尾响应。

  最后让学生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两遍,体会诗歌的特点。

  3、重点研讨。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在进行重点研讨的时候,我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

  (1)“你能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2)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你是怎样理解的?

  然后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小组为单位起来发言。(其他的小组成员可以做补充发言),可能学生的回答不会很完善,这时教师就要适当提醒,帮其完善。

  4、质疑释疑。

  在这个环节,我主要采用学生讨论的方式。四人一组进行探讨,将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可以采用记者招待会的方式)。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理解。

  5、拓展延伸。

  以“交流会”方式,让学生将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化石的图片、光盘、书籍等内容展示给大家,互相交流。通过这个环节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化石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

  6、小结、布置作业。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87-88页例3,并且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1-2题。

  2.教材分析:这个例题是含有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又在四册和本册教材中学习了三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之后进行教学的新知识。两步应用题是本册重点内容之一,同时它在应用题教学中又占有重要地位。在两步应用题中,连续问是基础,三个已知条件是过渡,两个已知条件是重点。例3是学生首次接触的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它应当是重点中的重点,为此给学生造成显明、深刻的第一印象是十分必要的,科学、合理地设计好本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3.教学目的:根据大纲精神和教材意图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的。

  (1)通过多(少)几求和,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解答,使学生初步认识有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一步加深对两步应用题的理解。

  (2)通过条件变换,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能力和求同思维、求异思维能力。

  (3)通过本节知识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是可"变化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教学重点应当是;有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两个已知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在解题中用两次学生很少接触是教学难点。教学关键是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准中间问题。

  二、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1.运用迁移规律、比较的方法进行启发诱导式教学。

  2.运用线段图、讨论、总结等方式和解题思路分析,激发主体参与意识,调动主体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深化学法训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教材编者是按照:复习-例题-想一想-做一做-练习题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列或是教学过程安排的。其中每一环节均有其自身的侧重点。复习的目的在于迁移引新,例题的目的在于探究解题思路,想一想的目的在于扩展知识,举一反三,做一做的目的在于内化知识、强化能力、训练思维。因此教学过程设计五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抓迁移。

  用复习题引入新课。这一复习题是本节知识的生长基础,要有意识地把复习题向例题导入。为此分四个层次完成复习题。

  1.出示复习题:"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16只白兔,一共养兔多少只?"并出示符合题意的兔子彩图,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兴趣、注意力和理解题意。

  2.独立解答本题(指名板演),同时教师画出复习题的线段图。这个线段图主要为新授作伏笔,同时也从不同角度理解题意。

  3.共同订正复习题。

  4.变条件、抓迁移。如果把"16只白兔"改为"养白兔比黑兔多6只"应当怎样算?因为复习题学生都顺利完成,而经此变化学生便会达到"欲罢不能"的程度,会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此激情入境导入新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并简单提出学习要求。(略)

  (二)探究新知抓思路。

  这一环节是落实教学要求的中心环节,通过启发诱导、分析比较、推理判断和线段图的直观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及探究例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1.出示例3:"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养多少只兔?"

  2.指名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3.比较例3与复习题相同点与不同点。意在理解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4.讨论:

  (1)参照黑板复习题的线段图想一想例3的线段图与它会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地方?

  (2)谁能把复习题的线段图改成例3的线段图?让学生参与画图活动,培养画图能力,并实现图形的迁移。

  5.学生改图,教师适当帮扶。以上几步旨在理解题意和理解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形成能力。

  6.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抓解题思路。

  (1)教师指图说题意。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教师要指出图中四条线段,五种数量及其包含的与所求有关的两层数量关系。

  (2)分析数量关系、抓解题思路。①要求一共养兔多少只,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为什么?②根据已知条件能直接算出共养兔多少只吗?为什么?③根据什么条件可算出白兔的只数?以上几步是按分析法训练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下面两步用综合法进行解题。④想一想应先求什么?为什么?怎样求?学生口述算式:10+6=16。⑤所求问题是否求出?为什么?应怎样求?学生口述算式:10+16=26。

  7.学生看书消化例3,并完成例3中的填空,提出不懂地方。

  8.让学生用分析、综合法口述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同时师生共同把黑板例3补充完整。

  9.小结例3。

  (1)共同总结解题方法:①先求中间问题②再求所求问题③根据数量关系求出中间问题是解题关键。

  (2)抓难点。例3"10"用了两次每次意义一样吗?为什么?

  (3)强化审题。比较复习题与例3都有两个已知条件为什么有的一步计算,有的两步计算?

  (三)联系比较抓扩展。

  完成"想一想中的两个问题。主要联系例3变换条件,进行比较,使静态知识变成动态知识,使单一知识点变成知识链。从而合理扩展知识,实现举一反三。通过例3完成了四个方面知识教学,"想一想"扩展两方面内容,因此分两层进行教学。

  (1)看书中第一题该怎样想?怎样做?①学生试着改题。②出示改好的题。③对比例3找出联系和区别。④学生说思路和方法。⑤独立完成并共同订正。

  (2)出示第二个问题,问该怎样解答?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偏重中下生。指名回答:每步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师生共同回顾上两题,联系例3回答:

  1.变化的地方是什么?

  2.没变化的地方是什么?

  (四)练习巩固、抓内化。

  这一环节是内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掌握解题思路、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实践的环节。

  (1)求同思维内化知识。完成"做一做"两题。一题是培养审题能力,如何确定用一步还是用两步运算。二题是巩固几倍求和。

  (2)变式思维拓宽知识。完成练习二十二前两题。一题是逆向思维拓宽知识。二题是几倍求差,是本课、扩展的第四方面知识。可比照"想一想"解答。有余力的学生可尝试改变本节做过的问题。

  (五)全课总结、抓规律。

  课堂过程实质上是按照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进行的。全课总结是再认识的过程,是认识的升华和飞跃,时间虽短却起到画龙点晴、概括规律的作用。

  本课总结:

  1.总结解题思路。

  2.总结解题方法。

  3.总结例3

  所扩展的知识链,培养发散思维意识。这样把规律性东西条理化,总结出来,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朱自清的《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前两个单元,比如《在山的那边》《紫藤萝瀑布》《理想》等,主要是书写人生感悟,而本单元则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

  本单元中的每篇课文《春》《济南的冬天》等,构思精巧,语言精湛,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学习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春》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着不同的特征,每个人对于四季都有自己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特征,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油然而现。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天的赞歌。

  二、说学情学法

  初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在上课时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边看、边问、边想、边读。看:看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问:提问指出问题。想:思考并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读:读顺,读流畅,读出感情。

  三、说教学方法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因此,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通过朗读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过去,不知多少人读过《春》,读了多少年,但读过后有些人只能隐隐约约的记住几个词句,而有些人读过,那一片春色再也无法从记忆中抹去。两种不同的阅读结果,主要取决于读的方法。《春》这样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学生永远无法领略到《春》的意蕴悠长的美。所以,我多次让学生朗读课文,读顺,读熟,并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欣赏春天的美。

  四、说教学过程设定环节

  环节1 导入新课。首先问学生喜不喜欢春天。学生无非回答两种答案,喜欢或者不喜欢。喜欢春天的人占大多数。因为春天充满了生机活力,给人以努力的力量。每当春天到来人们总情不自禁的抒发自己内心的喜爱之情,特别是古人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文曲赋。课前布置学生去积累搜集有关春的古诗文,了解古人对春的感受。接下来看看今人是怎么赞美春天的,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朱自清的著名抒情散文《春》。

  环节2 走进作者。学习课文之前简单的介绍作者,让学生对朱自清有初步的了解。

  环节3 课题解说。解说作者写《春》的写作背景。知道作者为什么写下这篇精品散文。不仅仅是为了赞美春天,而赋予它新的内涵—————渴望一个新的社会的出现。也表现了他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

  环节4 研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由我示范朗读,读出感情,先带领学生从感官上感受春天,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熟悉字词,正音解字。并把生字词板书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台标注读音,加深印象。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3)学生自由朗读。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作者的热爱之情。并给学生提示这篇课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的。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要把握好重音、停顿、速度、抑扬等。

  (4)理清文路。请学生站起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来个朗读接龙,一段由一位同学朗读。学生读一段老师简单的讲解这一段的大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简单的了解。讲解完之后根据大意给课文划分层次,分为三个部分。从盼春到绘春再到赞春。课文也描写了五副春景图,由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5)再读,深入探究课文。请学生自由快速的朗读一遍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句子并举手发言。提问后老师一一给以解疑。老师在解答时学生也可思考问题。在解答完全部同学的疑问后老师反问学生问题,问学生作者把春天当作是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并说说理由。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关键字词句来着重突出自己的感受和领悟。

  (6)齐声朗读课文。最后请学生齐声朗读一遍课文。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的理解,同时要用明快的节奏,读出热爱赞美的感情。

说课稿 篇8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动能和势能》。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动能和势能》是人教版第15单元第四个课题。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机械能以及功能转化课题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九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a.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b.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c.会比较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

  2.方法: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各和什么因素有关,并能利用相关的原理解释有关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

  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是 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将试验采用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更具生动直观,对实验方

  法及过程逐步讲解,使学生实验了如指掌,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知识。期望学生能学会如何会去学,主动去学,因为学生在学习上迟早要独立。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 导入新课:(2~3分钟)

  选用几件案例引入新课,提起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35分钟)

  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华。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 课堂小结:(2~3分钟)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

  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动能与势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5. 布置作业。

  七、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我的说果完毕,敬请各位老师留下宝贵的意见指引我前进,在教学上有一个长足的进步,谢谢!

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分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而品德与社会正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

  《我的家乡在哪里》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并激发他们想了解家乡的兴趣,明白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画一画自己的家乡,让学生初步知道和了解祖国的五种主要地形及基本特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排意图、课程标准,结合中年级学生实际,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目标: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能力目标: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地位、特点,本课的重点是: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难点是: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四、说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尺子、笔;

  五、说教法

  课标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法选择上有:直观教学法、合作交流法、集体讨论法、活动探究法。

  六、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技巧的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因此本课的学法有:角色扮演法、想象探究法、动手测算法、作品展示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诱趣入题

  音频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从小喝着家乡的水长大,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我们都是那样的亲切,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课堂,走进本课的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二)看图学文

  1、(出示)中国政区图;

  2、学习地图上的语言,(这一部分可联系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看平面图”的内容);

  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明白只有确定方向,才能确定地图上某一点的方位;知道比例尺,才能计算出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了解图例,才能读懂地图上表示的内容。

  3、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家乡——福建,及家乡周边的邻省等;

  设计意图:品社课学文明理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领悟的情感过程,学生通过从中国地图上获得了解家乡的有关信息,明白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三)、课堂教学延伸

  1、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地区的小朋友,然后让大家在地图上找找这些小朋友家乡的位置;

  2、学生测量一下从自己家乡到不同地区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设计意图:大纲指出品社课要坚持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注重教学的延伸,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四)、画家乡,深化导行

  1、出示家乡的地图,让学生认识和熟悉家乡地图的轮廓,知道家乡省会城市;

  2、生先想象一下它象什么?如果涂颜色,我会选择什么颜色?

  3、画作展示,评选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在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之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学生通过动脑想家乡,动手画家乡,从而将家乡和自己的情感、态度结合起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感觉,有效的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学了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

  2、家乡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家乡在每个人的心里一定有许多想要表述的言语,课后请大家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家乡;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本课的系统概括、深化,还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

  八、说板书设计

  1、我的家乡在哪里

  方向、图例、比例尺

  ↓

  画家乡

  ↓

  爱家乡

  5

说课稿 篇10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之《金色花》。

  七年级上册是根据生活内容编排单元的。第五单元是以亲情为主题,《风筝》写手足之间童年的故事;《羚羊木雕》写子女与父母的矛盾;《散步》写三代人的和谐美满;《世说新语》两则是写少年儿童成长中的聪明机智的故事;而《金色花》及《纸船》则是表现母爱的两篇诗歌;所以在教学时我把它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比较而言,泰戈尔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语言秀丽,因此,本课时只讲授泰戈尔之《金色花》,而冰心的《纸船》则让学生课后比较阅读。

  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顽皮可爱的形象,无不充溢着浓浓的对母亲的爱和依恋。学习诗中奇特的想象不仅使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也为区别下个单元《郭沫若诗两首》中“想象”与“联想”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语文”,即“语言”和“文字”,因此积累生字词语应是每一篇课文的知识目标;根据单元目标中“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的要求,以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理,第二、三个目标则是掌握常用的朗读和背诵的方法以及掌握寓情于物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教法:

  1、启发点拨法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美读感知法

  新课标重视感性层面,重视美读,读出语气、语调和韵味。在美读中,体会“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通过拓展练笔,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多媒体演示法

  引入音像资料,制作课件,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4、板书辅助法。

  学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1、充分预习,收集有关母爱的诗歌、名言,增大学生阅读的容量,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

  2、针对七年级学生照搬参考书相关资料的现象,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参考书,筛选关键信息,作圈点勾画;

  3、结合自主、合作、质疑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归纳朗读和背诵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及单元目标说明,“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即是这篇课文的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根据语文学科和诗歌体裁的特点,教学重点是反复诵读直至背诵,体味诗歌思想感情。

  2、难点: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想象”的能力,运用“想象”以借物抒情进行拓展练笔,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将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程序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语感训练的主要途径就是要美读课文,披文而入情,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思想感情。按照“读读——背背——写写”的思路,我安排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1、背背古诗,导入新课。(3分钟)

  课前播放表现亲情的歌曲《懂你》,以营造学习氛围。由歌曲联想到古诗《游子吟》再联系到课文《金色花》,学生利用参考书简介作者。

  2、初读诗歌,整体感知。(5分钟)

  初读课文时,结合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畅所欲言,从感知人物形象入手,感知诗歌情感。

  3、美读诗歌,咀嚼品味。(15分钟)

  首先全班集体朗读,针对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如整齐而无感情等),安排第二个步骤,选择喜欢或感受深刻的段落朗读,要求读出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及与众不同的感受。给学生三分钟准备时间,提示在选择语段旁就“感情、语气、语速、轻重”等方面作文字或符号的标注,老师简单介绍常用的朗读符号。

  学生边读边评边议,老师作好评价的引导,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放大镜观察别人的优点”等。通过对第1、6、8自然段朗读语气的讨论,实现三个问题的探究:“为何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孩子是希望妈妈猜出来还是猜不出来”、“‘你这坏孩子’表现妈妈的何种情感?”,在此过程中,若遇冷场,老师机智加入朗读,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如“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4、背背诗歌,积累内化语言。(6分钟)

  首先请学生介绍背诵方法,在充分肯定和鼓励的前提下,教师补充介绍几种适合于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背诵方法,如:游戏背诵法、抓关键词背诵法、情景背诵法、角色背诵法等。再给学生三分钟准备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5、写写小诗,学以致用。(6分钟)

  首先提供老师在研读《金色花》之后受启发以借物抒情的手法所作的一首小诗,目的有二:一是激起学生练笔的兴趣,二是提供一种容易模仿的模式,再让学生放飞想象,续写小诗,借其他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之后全班交流,鼓励和肯定大胆新奇的想象。

  6、小结及作业(5分钟)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那是因为他高大、挺拔;而母爱则是一条小河,一片大海,她温柔、清澈、博大、源远而悠长。短短的四十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对母爱的深情却永远抒写不完。希望同学们下课后能将收集到的表达母爱的诗歌、名言,也可是刚才的即兴创作,制作成卡片,回家送给妈妈,再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朗诵方法,诵读泰戈尔诗歌《审判官》、《飞鸟集》节选、《繁星》节选、《乡愁》、《海燕》等。

【【热门】说课稿范文10篇】相关文章:

1.【热门】说课稿范文5篇

2.【热门】说课稿范文9篇

3.【热门】说课稿范文五篇

4.【热门】说课稿范文六篇

5.【热门】说课稿范文6篇

6.【热门】说课稿范文8篇

7.【热门】说课稿范文合集7篇

8.【热门】说课稿范文合集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