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09 15:01:5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六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简析: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五年级的一篇新课文。文章以清新优美的笔调,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料这件小事,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与沫的关爱如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净,素雅温馨。全文字里行间弥漫着真情,充盈着真爱,是一篇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扎扎实实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具体语境中感受 “爱如茉莉”。

  难点是:互动生成,价值引领,意境领悟。

  四、教法与学法:

  “生活有真爱,细节见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本课教学拟摒弃按部就班的程序和繁琐的分析,遵循“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理念,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对内容大胆取舍,整合三个板块:①朗读词语,感受茉莉;②读悟课文,品味爱心;③仿写练习,提炼升华。从而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体现语文课的原汁原味。

  五、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学会生字新词,反复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在细读课文,品味朗读的基础上,增强体验,拓宽延展。

  (一)朗读词语,感受茉莉。

  1、板书课题:《爱如茉莉》

  2、三读课题,导入情场:

  ①这是一个温暖的词,让我们齐读课题;

  ②这是一个博大的词,让我们大声地读;

  ③这是一个深情的词,让我们深情地读。

  3、出示词语,读词品味。

  (1)老师这儿有4个词语,哪位同学来读?

  出示: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清香 弥漫诗意

  (2)这4个词概括了茉莉的特征,茉莉是什么样儿的?在同学们心中是什么样的?用上一两个词语来描述,说一句话→说两句话。

  (3)小结:学课文时可以看到、学到很多词语,不但要会记,还要会运用,要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认为这样设计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会读并能够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二是说话训练,说学生在理解词语包含的意思的同时学习运用。从而引领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引领学生在不断的尝试运用中,深层次地品味语文,培养对语言独特的感受能力。]

  (二)自读课文,品味爱心。

  1、描述:生活中有茉莉花,我们学习的是《爱如茉莉》,文中爸爸妈妈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同学们要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语文是有温度的,是通过字或词表现出来的。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板书:生活有真爱,细节见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

  让我们静静地去朗读课文第6小节到最后的文字。

  2、要求:划出能表现爱的细节的词句。如果是词语用着重号在下面标出。在旁边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感受,写写批语。

  [这一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细节处来体会字词的冷暖,教给学生具体的学法,让语文的最佳目的和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学习行为上。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知道做什么与怎样做,长期以往,必将有利于促发学生真正学到语文,并且具备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体验感悟,交流深化。

  1、小组交流:

  从哪些细节,哪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语句,请你先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师巡视)

  2、班级交流(预设):

  预设1 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① 在妈妈心里,生病与饺子哪一个重要?练习读。妈妈为什么不让爸爸马上来看自己?

  ②“爸爸直奔医院”,ben和ben有区别吗?从“直奔”这个词可以读出什么?看到这个词语,你看到了什么画面?练习读。

  [从语音入手抓住对“奔”字的感受,从语义的理解感受当时父亲的心情。引导学生关注、感悟文字的温度。]

  预设2 第9自然段表述了一幅画面,有没有特别留意?大声读,读完后谈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①谈谈对这段话的总体感受。

  ②从“恬静的微笑”、“紧握着的手”看出什么?

  ③轻轻柔柔的,阳光是悄悄地“探”了进来,有没有温度? “探”字有温度吗?“探”和“照”有什么不同?“照”和“射”都可以啊!一个“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阳光也不愿破坏这美好的画面,阳光也是多情的。)

  [语文课是教师带着自己的理解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挥”字与“照”的比较,感受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接近语言的真象]

  预设3 这幅美景让作者怔住了,下面的两句话,会怔住我们的同学们。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妈妈说:“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①从这两句话中,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②这一夜,爸爸睡得沉吗?从哪儿看出?爸爸为什么睡得不沉?

  ③妈妈睡得沉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

  ④他们彼此都想着对方,实际上没有睡好,却想告诉对方睡得很沉,这是为什么?

  A:分角色朗读。

  B:引读17小节:

  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为什么会钻到心里去呢?说说你是怎样体会的。

  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无私的爱;“爱”温暖彼此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通过具体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的含义。教师的小结,延伸了学生的理解,并通过教师的话语向学生传递教师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未曾感受或感受不深的。]

  预设4 齐读最后一句,“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为什么 用了两个“爱如茉莉”?为什么不用三个?

  一开始作者赞同这一说法吗?为什么后来不但赞同还写出来了?

  [加深对文本意图的理解]

  (四)个性理解,提炼升华。

  1、写:不同的人对“爱”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在现在的年龄,如果让你打一个比方,你认为爱如什么?用一句话,写出你对爱的理解,爱如 ,

  ……

  2、说:交流。

  3、读:让我们一起朗诵老师写的《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

  爱是妈妈辛劳的身影,

  爱是爸爸轻轻的叮咛,

  爱是恬静的微笑,

  爱是美丽的谎言。

  爱是真诚理解,

  爱是沟通无限,

  爱如茉莉,洁白纯净;

  爱如茉莉,清香弥漫。

  4、总结: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待爱的看法也不同。生活中要爱,同学之爱,老师之爱,父母之爱,让我们该爱就爱。

  [写感受的过程,就是梳理自己思想和思考学习所得的时间,以这样的方式,把文本中的语言温度转化为自己的文字温度。]

  板书:

  爱如茉莉

  平淡无奇

  清香弥漫

  洁白纯净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动人心者情为先,一曲知音韵味长(《伯牙断琴》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是一段流传千古的知音佳话!龟山西麓,月湖东畔,高山流水,琴瑟相闻;这是一场伤感的人生悲剧!子期离去,伯牙断琴。千古绝响、魂绕古今;这里演绎着至真至美的人间真情;这里诉说着“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的启示;这里铭刻着“幸遇知音,倍加珍惜”的教诲……

  《伯牙断琴》是鄂教版小语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借用余秋雨先生四部著作的书名来谈谈对课文的理解:

  1、晨雨初听:推窗便得凌云烟。

  《伯牙断琴》一课讲述了一个千百年来人们口口相颂的动人故事:一代琴师俞伯牙练就高超的琴艺,却因为曲高和寡,无人能懂。一次偶然的邂逅让他结识了钟子期,子期虽是一介樵夫,但他却深谙伯牙琴声中的意趣和境界。从此伯牙如高山流水般高洁的情怀才有了表达的空间。然而“月不常圆”,不久子期病逝,伯牙在悲痛绝望之际,断琴绝弦,以谢知音。

  2、山居笔记:梦里真真语真幻。

  对于伯牙来说,人生即琴,“高山流水”是音乐,也是伯牙孤寂清高不谙世俗的言说。但他的琴声从来没有人懂,直到那个叫子期的樵夫寻声而来……境由心造,琴为心生,子期听懂的岂只是伯牙指尖上那流转不息的旋律?更有伯牙那高山般的心胸和那江河般的情怀啊!而伯牙也从子期的眼中读出了欣赏,品出了惊喜,相互之间的这种似乎与生俱来的默契在二人心中搭建起一座桥梁,更为“知音”二字写下了最为经典的诠释。

  3、千年一叹:诗仙落笔果不凡。

  课文围绕“学琴——勤学苦练盼知音;听琴——心心相印遇知音;断琴——千古绝唱谢知音。”三个部分来写,朴实凝炼的文字背后蕴含的感情令人动容!“伯牙悲痛万分,他扯断琴弦,把琴摔在地上…”一个“扯”字,一个“摔”字写不尽伯牙对知音“爱之切”、对知音的离去“痛之深”、对失去知音后终身永不复鼓的“意之坚”。

  4、霜冷长河:千古绝响绕耳畔。

  琴断了,心碎了,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绝唱却穿越千年回响在我们耳畔。自此,“高山流水”成为了中国人的心灵故乡,“知音”一词也成了中华文化史上出现得最频繁、最密集的两个字,这使得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充盈着中华文化的传统精华。课文放置于“良师益友”这个话题单元,是要把这个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是要给他们以历久弥新的人生启迪。

  二、说教理,说目标

  1、感受传统,吸取文化精萃

  “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积淀在我们的语言文字中,因此,它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命根子。”(于漪语)充分挖掘《伯牙断琴》的文本价值,引导学生感受、认识、传承民族文化。

  2、品词析句,感悟人物情感

  朱光潜先生说:“在文字里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通过对语言文字重点字词、语段的品悟、推敲和咀嚼,品读出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体会蕴藏人物的思想感情。

  3、读写结合,彰显语文本色

  阅读教学中要让写“挤”进书声琅琅的课堂!正在成为大家的共识!设计中 “站在子期的坟前,伯牙想起和子期美好的过去,他们 ,他们 ,可如今 没有了, 也没有了!”的写话练习在提高学生能说会写方面做好有益的尝试。

  教学目标:

  1、把握“赞赏于伯牙的艺术追求、欣喜于伯牙的喜遇知音、悲痛于伯牙的断琴绝弦”的情感主线,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知音为人生带来的美妙感受,理解伯牙断琴的意义,懂得知音难觅,懂得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

  理解伯牙的高超琴艺与他对知音的迫切渴求是教学重点之一,体会钟子期高超的听琴本领和子期去世后伯牙断琴这一举动是重点之二,也是这一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过程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线索,即学琴——听琴——断琴,并学习“学琴部分”,知道伯牙琴艺的提高是因为他的勤学苦练和他中琴声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第二课时的教学分三个步骤进行:启课——未成曲调先有情;品读——一枝一叶总关情;对话——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启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开课从复习旧知开始,在复习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上这些词语中的几个说说上节课学习的“学琴”部分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个过程回顾上节课所学,并训练学生把文本中的语言进行内化。

  承接学生的回答,我在一段《高山流水》的乐曲声中补充了一小段背景,引学生进行思考:伯牙提高琴艺的心愿达成了,有一次当他兴致勃勃地去为君王表演,弹奏了一曲表现狂风的曲子,曲子还没有弹完,君王却挥挥手说太吵了,伯牙抱着琴落寞地走了,同学们,你们能体会到伯牙现在的心情吗?此时,他在心里渴望着什么呢?在音乐与小故事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开始走进伯牙的内心去感受伯牙孤独和对知音的强烈渴求,在理解知音难求的同时也奠定了本课的感情基调。

  (二)品读——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部分的教学主要让学生由一字一词入手了解子期高超的听琴本领,伯牙断琴铺垫情感。

  根据课标第二学段中握语段结构的要求,在学习“听琴”部分时,我从整体入手,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1、读中理线:根据中的分段目标中“能把握语段结构”的要求,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找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再找一找围绕这句话课文写了哪些内容。让学生能正确把握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

  2、读中感悟:这篇课文语言很朴实,却又很值得咀嚼。在先引导学生抓住“无论…便”这一组关联词初步感受子期会听琴的特点的基础上,又以“高山曲”为例,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找到“立刻,兴奋”等词语再来体会子期高超的'听琴本领。而“流水曲”则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出关键词“不住、赞赏”来体会,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写在书上。经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对伯牙善听的本领有了深入地感悟,也对抓住重点词来理解句子或文章的内容有了更深的领悟,实现了语文课堂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读中想象:在读“雨中曲”时出示句子:伯牙触景生情,便弹奏乐曲,抒发胸中的感慨。乐曲声时而表现大雨滂沱,时而表现狂风怒吼,时而表现山崩地裂,钟子期听了,一一说出了琴声的含义。句中简单的“一一”一词,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利用这个空间,让学生通过想象把自己当作子期,来赞赏伯牙的乐曲,并说可以仿照课文中“高山”曲和“流水”曲的句式来表达,还可以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辅助表现。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补白,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角色变换,对子期听琴本领的认识更加深入,所以学生的发言中,显现的不仅是普通的语言文字,而是凝结着对“知音”的理解,对“知音”的感悟,为后文“断琴”难点的理解打下了伏笔。

  4、读中升华:当子期一次一次说出琴声的含义时,伯牙是怎样的态度?引出句子:伯牙放下琴感动地说:“子期,你真是我的知音,我在琴声中要表达的感情你全能领会!”我引导学生联系第二自然段伯牙学琴时投入感情才使琴艺得到长进这一内容,理解子期听懂了琴声是因为听懂了伯牙投入到琴声中的情感,终于有一个人能在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中与自己进行交流了,封闭已久的心灵终于吱呀开启,那份感动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带着这份感动读伯牙的话,伯牙与子期之间的深情厚谊在朗读中也深深地留在了孩子们的脑海里。

  (三)对话——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一部分的教学有一个小小的铺垫:成为知音的两个人除了说琴论道外还会做些什么呢?学生根据所给图片进行想象,体会知音带给人们的美妙感受,理解作为伯牙的“知音”,子期还带给伯牙愉悦的人生体验,带给伯牙更多的期待与鼓励,同时为下文的失去知音后的情感落差制造了一个高度。

  紧接着我话峰一转:在一起相知相伴的日子曾经是那样地照亮了伯牙的人生,曾经带给伯牙那么多欣喜与感动!可是,第二年,当伯牙兴冲冲地赶到一年前他们约好的地点时,他看到的只是荒野小径上的一座孤坟:子期在这一年中,已经病故了!!!这一段过渡语和刚才的两个人心心相印的画面形成了强烈地对比,给学生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在这样的情感的笼罩下,我让学生找出伯牙的动作和语言,并把文中伯牙的两个动作“扯”换成“拉”,把“摔”换成“扔”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与原句相比,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用换词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体会“扯”与“摔”这两个极具力度感的词语在表达课文中心方面的作用,在这样体会之后我开始激情引读断琴部分:可是,如今,一抔黄土却将我与子期永远地隔开了!我的琴声还有什么人能听懂吗?想到这里,伯牙——(指名读);如今,子期不在了,还有谁能分担我的忧与愁?想到这里,伯牙——(示意全班读)!!这个部分,课文的情感达到高潮,此时的学生完全进入了文本的核心,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情感和伯牙、子期对话,再来慢条斯理地讲解已经与学生的感情基调不相符,于是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反复引读让学生在读中走进伯牙的内心,建构孩子们的情感世界对知音、友情的独特感悟。从而去感受伯牙痛失知音的悲伤与绝望,理解伯牙“断琴”这一举动。

  在《高山流水》的乐曲声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深情朗读一首拓展的小诗:知音去,赋琴有谁听?琴碎,音绝,满腔泪,琴声无人懂!知音去,留琴有谁何用?青山依旧,绿水依旧,高山流水会响起,千古知音最难觅!通过师生共吟这首小诗,,再次引领孩子们体会伯牙痛失知音后绝望的心情,突显“知音难求”这一主题,同时也把课堂上洋溢的悲伤气氛推向高潮。

  最后回归全文:学习了课文,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知音”?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让孩子们在梳理全文的同时明理:知音难觅,有了知音一定要懂得珍惜。

  结束语:高山流水已永恒于世,成为名留千古的那种坦荡友情的象征,成为文人墨客追寻与渴望的友情的定位。高山流水不息,人生得一知音,足矣,最后衷心地祝愿各位领导、老师:人生道路上高山流水常相伴,人生知音永相随!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水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让幼儿了解吃水果对身体的好处。通过对水果的认识让幼儿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味道等。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2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活动目标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能让幼儿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爱吃的水果。因此,根据小班幼儿年龄 特点及实际情况等方面确定了本次的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简短的句子说出自己爱吃的水果的名称、形状及味道。

  (2) 认识常见的水果分类并给水果分类。

  (3)激励幼儿爱吃水果,体验同伴交流的乐趣。

  3. 活动的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活动重点定位于 让幼儿说出自己爱吃的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的介绍。难点定位于 给水果分类。

  4 . 活动准备:

  每人带一个自己爱吃的水果,放在水果盘里。

  教学挂图

  二 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教法有 :

  1、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幼儿画出自己爱吃的水果并涂上相应的颜色。

  2.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展示给孩子看,让他们有直接的感受,本次活动中的演示是通过看挂图《猜水果》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 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 , 紧紧围绕活动目标 ,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幼儿在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上得到提高。主要运用方法有:

  1. 观察法:让幼儿看挂图说一说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通过观察提高幼儿 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

  2. 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方法。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水果、认识水果 。

  四 说活动程序:略

说课稿 篇4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时基本上已经能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说出自己感受。但是还是会有部分学生偏重于文章的情节,只把握了所写内容,浮于表面,而对于这些事件所蕴藏的思想内涵以及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结构整篇文章却忽略了或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当然,这与这两点有一些抽象有一定关系。所以,在讲读这篇课文时教师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阅读的要求:

  1.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本文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的中心是讲“科学的精神”,重点在于培养青少年从小立志报国,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精神。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它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策略”,教会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又与众不同的老师形象。

  根据课程标准和对学情、教材的分析,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怀特森老师具有的坚持不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学习作者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重点语句,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怀特森老师运用与众不同的教育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的做法,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启迪。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学习本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塑造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

  1、感受怀特森老师与众不同的教育艺术和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

  2、在学生心中播下追求科学精神的种子。

  四 教学方法

  1、直入重点,以“怀特森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为学习研究的主线。高段文章篇幅较长,为了使课堂高效,教师必须把握文章重难点,找准切入点,实现长文短教。

  2、语文阅读应以读为主,在读中思、读中悟、读后议,为此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勾画重点句、关键词,批注、自主阅读,引导学生从“怀特森老师本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我的心情变化”、“我们的行为变化”三个角度来探究“怀特森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这个问题。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发挥他们的主动性,遇到难题让人民通过同伴互助解决,老师相机点拨。因此,在突破重点时采用四人交流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根据本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需要,划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检查预习,扫清学生阅读中的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大意;

  2、通过学习课文,初步感知怀特森老师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怀特森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上课开始,先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的精神”,第一课也介绍的是一位科学家,今天的课题却是“一个这样的老师”,引导学生质疑。(预设有同学会提出老师和科学精神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这个老师与别的老师有什么不同等问题)

  (这个环节是紧扣单元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采用汇报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一些字词掌握的情况;

  2、正音并解决不理解的词及关键词。(面面相觑、饶有兴趣、胸有成竹、狡黠、郑重其事等)

  (这个环节是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查纠正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2、怀森特老师通过介绍什么东西让我们对他印象深刻?(凯蒂旺普斯)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个词语。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三次)围绕这个词分别写了什么?(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再次小声阅读、思考,并作批注,可同桌交流)

  3、通过阅读文章,初步感知怀特森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找相关语句,说出理由。(预设学生可能认为怀特森老师是博学的、有趣的、特殊的、不寻常的、不可思议的、惹学生生气的、狡黠的、戏弄学生的、让学生学到了探索精神的、让学生明白书上写的、老师说的都是不一定正确的、用特殊方法纠正学生错误的、……)

  (这一环节是继续培养学生归纳主要内容的能力,初步感知人物形象,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解答预习中产生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学生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解决。

  这一环节是答疑,并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第二课时作准备,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内容,达到顺学而教的目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2、体会正侧面描写人物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

  教学重点: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体会正侧面描写人物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

  一、复习导入。

  回顾课文: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怀特森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这一环节是回顾巩固已学知识,创设进入下一环节的氛围。)

  二、紧扣中心,重点探究。

  (一)、抓重点句、关键词,自读自悟,汇报交流,并通过朗读来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喜爱。

  首先设问:为什么“凯蒂旺普斯”能让同学们喜欢上刚接触的怀特森老师呢?根据学生回答追问:从哪儿感受到同学们被吸引住了?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要求学生根据文中的语句作答。(生感情朗读)

  最后换位思考:如果你也是这个班上的学生,遇上这位老师,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全班齐读课文的1、2自然段,整体回顾这一部分内容。

  (二)、用(一)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们对老师由喜欢到愤怒的情感变化,重点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本文在记叙“凯蒂旺普斯”事件的过程中除了对怀特森老师语言和行为的正面描写外,还侧面对“我”和同学们的心理、语言、动作做了细致刻画。教学时这样引导学生:

  1、在文中勾画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语句。(如:“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住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来。)老师追问:明明心中充满了疑问,可面对老师我为什么不说呢?引导生个读,齐读。

  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探究“我”心情变化的本原,从而感受“我”心情变化的过程:喜欢——惊疑——愤怒。

  略讲其他同学的表现,勾画相关语句,如:比利正气恼地捶桌子呢。

  (由点到面,引导学生体会“我”及“同学们”对老师的整体心情变化和对老师的评价的变化,体会侧面描写的用处。)

  2、对于学生的愤怒,怀特森老师是怎么说的和怎么做的。

  教师引读第9段,生跟读。接着读第10段,提问:难道怀特森老师真的想全班同学不及格吗?引导学生找出怀特森老师让学生不及格的真正原因,(板书:没有思考、没有怀疑)为揭示新怀疑主义埋下伏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引导学生通过对“我”和同学们心理变化、语言、动作的侧面描写的学习,更加深入了解怀特森老师的与众不同。)

  (三) “凯蒂旺普斯”事件引起“我们”的行为变化。

  (这一部分用的是叙述性语言,理解的难度较大,但是对突出人物形象非常重要。通过指导学生对这一段深入学习,解决怀特森老师究竟交给了学生什么,他的与众不同体现在什么地方。)

  引读12段,初步感受学生的行为变化。

  自读课文的相关部分,了解学生有哪些变化,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进行相关阐述。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怀特森老师对我们学习与生活的深远影响,并体会这一侧面描写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凯蒂旺普斯”,明确此时的“凯蒂旺普斯”究竟代表了什么?对“我”及“同学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课文学到这儿,学生已理解了怀特森老师的良苦用心,情感已经由愤怒转为敬佩了,这样学生对怀特森老师的认识就全面而深刻了。)

  引读最后一段,学生仅仅是学习行为上的改变吗?通过对比两次“正视”,引导学生体会老师的影响不仅是学习方面,而且还有生活方面,他对同学们真是“影响深远”。(板书:影响深远)

  (上面三步是以“凯蒂旺普斯”为学习线索,深入体会学生对怀特森老师的情感变化,怀特森老师与众不同、追求科学的精神,以及他对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影响。)

  三、提升感悟,总结写法。

  1、一个这样的老师就是这样用自己独特的教育艺术教会了同学们怎样学习,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教育了我们要培养怀疑的科学精神,并且有坚持的毅力!

  2、这篇课文,主要是介绍一位老师,但是作者对于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正面描写并不多,更多的是在描写同学们的心理活动和学习生活的变化的侧面描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语句,感知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塑造怀特森老师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的写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学法迁移。

  运用本文所学写作方法,请同学们写一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

  五、板书设计

  科学的精神

  一个这样的老师

  喜欢 怀疑 学习 写法

  愤怒 用心良苦: 影响深远: 正面描写

  敬佩 探索 生活 侧面描写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习解多步方程的基础,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索,思考比较,发现规律,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为今后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较复杂的方程打下基础。

  2、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讲解等式的性质,在掌握等式的性质后,利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再进行具体化练习,加深认识。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节课探索等式的性质,并对等式的构建和等式的性质进行具体化练习。

  3、教学目标:教案对学习目标的分解是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进行的,更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目标的可操作性。学习目标首先被分解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解决了"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

  二、关于教学方法的选用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实践操作、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遵循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

  三、关于学法的指导

  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一些等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再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等量的变化关系和等式的性质,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全面总结出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四、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1、创设情景,引发认知冲突

  以前学生解方程习惯用加减法、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方式解方程,这样的思路只适宜解比较简单的方程,例如:x+3=5、3x=-12等,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用估算的方法或逆运算的方式我们都可以求出方程的解;而象19+28x=33x-1这样比较复杂的方程我们用上述方法还能求出它的解吗?我利用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入新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为等式性质的构建做好铺垫。

  2.实验探索,从特殊到一般

  等式性质的呈现属于实验探究型课,目的是要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等量的变化关系和等式的性质。这里我分段逐步呈现等式的特性。首先出示平衡天平的图形,给学生一个天平平衡的印象,引导学生用字母构建一个等式,接着在上一个平衡天平的基础上,两侧同放一个三角形的符号表示物体的重量,让学生观察这时出现什么现象,同时提出问题:怎样做,两边才会保持平衡?通过学生实验得出使天平两边平衡的方法,并用字母式子表示实验的过程,再通过归纳,概括出对象的共同属性加以表述,接着通过几个练习加以巩固,然后借助上一个实验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指导学生完成天平两边成倍变化的实验,最后根据实验情况观察归纳结论。同时注意在总结时先让学生根据实验,把自己所得到的结论叙述出来,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结论给予概括得到等式的性质。

  上述讲授等式的性质用的是观察实验法,实验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它是根据客观事物和现象找出它具有的客观规律,有助于发现一些数学事实,抽象出对象的属性,再通过归纳,概括出对象的共同属性加以表述。同时也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3.强化概念,指导学生尝试

  关于等式概念、等式与方程的联系的引出,教法上采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练习回顾、交流的方式。等式的性质的教学,采用师生共同观察实验,让学生通过对直观图形的观察、实验和猜想,自已发现结论,并用总结的形式表述结论。等式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关键在于应用,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和提高,练习的速度越快正确越高,说明知识理解和掌握的越好。因此在教学中得到等式性质后,就用三组尝试练习加强巩固和提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使新旧知识技能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五、小结与练习

  本环节是对所学内容作全面的小结,并质疑问难,除小结所学的知识技能外,还对所用到的数学方法进行了概括,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同时也对使学生能进一步体会等式与方程联系、等式的性质。

  布置作业主要是为了达到:(1)巩固所学概念;(2)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的遗漏和不足;(3)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教材,属于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模块第二课《电脑工作坊——做个电脑设计师》。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绘画知识的延伸,并且贯穿以后整个设计艺术的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操作使用图形处理软件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认识理解——掌握技巧——实际应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本模块的第一课,学生学了用“画笔”和“CORELDRAW”进行绘画,初步领略了电脑绘画的神奇,对学习用电脑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本课是学习图形处理软件的基础课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用软件的操作简单易用,非常适合初学电脑设计创作,学好图形处理软件的使用,可以为学生将来学习专业设计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海报是高中生在接触到电脑美术教育后最感兴趣的,它包含了许多科学与艺术、理智和情感、美感和实用的内容,如儿童玩具店的海报要用活泼的设计风格,天然食品的海报要体现出新鲜的设计风格等,丰富多样的版式既让人感受不同的美,还可以将它应用到实际宣传中,尤其是学生学习了新的电脑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后,学习兴趣更是被大大激发,学习热情的空前高涨,表现欲望更加强烈。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点,我才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电脑设计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美术设计知识教学提高课。

  单就内容而言,对已经掌握了一定画图操作技能的高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网页上的资源,来帮助自己研究或通过学习交流中心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或教师作适当个别指导帮助解决。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电脑设计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环节,了解电脑设计的一般美学因素和常见电脑设计软件、排版软件,初步掌握常见版式设计风格上的处理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素材、处理素材和应用素材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电脑设计的几大要素。

  难点:理解电脑设计的版式要素。

  二、说教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创设一希望工程画展的情境(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CORELDRAW的各种操作(任务驱动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三、说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根据高一年级学生对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的新奇感,进行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由此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为了给学生学习提供好的教学环境,特地准备了一些资源,如“CORELDRAW设计论坛”、“千年图库”和“中国设计网”等网络资源,学生从中获取多方面的技术帮助,获取素材、作品上传和学习交流等。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美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以情导入

  (二)步步为营,渐进达标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以情导入

  首先展示一个触动人心的希望工程画展情境(可用视频、新闻图片来体现),接着出示画展中空缺的海报位置,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肯定会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希望工程画展中由于缺乏海报而显得单调、不切实际。最后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学生自己设计海报,要求注意空间、文字、图片、色彩和装饰元素等各方面的搭配排版。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和谐实在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于学习。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步步为营,渐进达标

  本环节分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

  1、学生复习上一课CORELDRAW软件常用工具的操作,练习导入图片,教师巡回指导巩固操作。

  2、学生交流操作出现的问题,教师肯定评价学生的讨论结果,小结归纳。

  第二层次:

  1、学生选择素材设计一张海报,进行图文混合排版,教师巡回指导版面设计。

  2、交流评价学生作品,教师肯定学生的成绩,小结过渡。

  第三层次:

  1、教师指出版面设计的不合情理处,结合学生已受过的德育教育,集体讨论,引导拓展“做个电脑设计师”的实际意义——平面设计不仅在平面介质上展现美感,还可通过作品实际来宏扬人性的美德。

  2、制定整合美育、德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任务:利用素材或用创作的电脑绘画设计一张宣传希望工程的主题海报。要求对于版面设计(如图文、颜色和装饰元素搭配等)可利用小组协作方式来解决。遇到技术问题可通过学习资源来解决(提供网上资源)。进行比赛,优胜者发奖品:软盘和书签。

  3、学生自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为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操作技能比较熟练者为A等,操作基础薄弱者为B等,A等学生可让其充分自主学习,B等学生教师可适当进行个别指导。)

  4、集体讨论交流、评价,优胜者发放奖品。

  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1)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思想品德和信息技术三大学科。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设计的目的。同时使用这种有效的激励方式,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2)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设计水平。(即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效果)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互评互助。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五、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一)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二)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CORELDRAW操作技能的高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利用网络学习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四)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五)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不同对象分别对待)

【【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六篇】相关文章:

1.【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三篇

2.【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四篇

3.【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

4.【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5篇

5.【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7篇

6.【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九篇

7.【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6篇

8.【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