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24 20:58:1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7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分析:

  《回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看科学。本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解释了回声这一物理现象,捧读本文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本课的主人公小青蛙,由自己的叫声引来了另一只“小青蛙”,还调皮地学他说话。在青蛙妈妈投石击水,用水波和声波相比的巧妙指点下,小青蛙才明白了回声的原理。本文是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极好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朗读训练的重要凭借。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低年级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为: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兴趣。

  3、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语气。理解青蛙妈妈言行的语句,懂得水的波纹与声音的波纹相似点,从而明白“回声”原理。

  难点:理解什么是“回声”及“为什么会生产回声”这一科学知识。

  4.教学准备:字卡、课件。让学生搜集回声的资料。

  5.课时安排:2课时。

  二、说教法

  《回声》是一篇科学童话,它以故事的形式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作为讲读课文,在教学中应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忌把它上成自然课。教学时应主要采用以读为主,以词句训练为重点,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及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回声及产生回声的原因。在教学中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三、说学法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力求遵循“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原则,紧扣教材重点。

  学习青蛙妈妈是怎么做的这一段时,先让学生轻声自渎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这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用填空的方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使语言文字训练与认识事物统一起来,然后引导学生看投影演示,明白河水是怎样激起波纹,又是怎样荡回来的这一现象,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这段话,并想象句子的内容。这样,把朗读的训练和字、词、句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反复的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本课须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品读课文感悟回声的教学任务。第二课时进行巩固复习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书写生字等教学任务。下面我我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小学生的兴趣则源于好奇,为了使学生马上被吸引住,我是这样导课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一段人在山谷中大声叫唤的片断。幽静的山谷,反复的回声,学生很快就会被吸引住。这时老师继续说有一只小青蛙也听到了回声,他是在哪里听到的呢?回声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来学习31课《回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多种形式,乐中认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多种形式,乐中认字

  识字教学仍是二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我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特点,主动探究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联系生活实际,逐步学会自主识字,有效提高了识字能力。如:。学习“纹”字。老师问这个字叫什么?谁能给它找个朋友,组个词。预设学生说“花纹”。(师及时引导:你瞧这位同学衣服上的花纹可真漂亮啊!)学习“圈”字时,让学生伸出小手来画一个大大的圈(边说边画圈,生跟画)。学习“返”字时,老师走到一位学生前和他握手,然后问:握完了手我要干什么?(师引导刚才老师这样走了过去,又走了回来就是返,你看它的偏旁是什么?)走之旁。

  三、精读课文,感悟回声。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老师问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听到了回声?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画桥洞。然后。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师:半圆的桥洞和倒影在那里?大月亮又在那里你能用手指一指吗?师引导看图,看桥体和倒影连起来好象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练习用好象说话。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小青蛙听到了什么样的回声?此时投影句子:小青蛙高兴地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你是谁?你在哪儿?”指一名学生读小青蛙的话,再指一名学生读回声。比比谁读得好,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部分学习材料十分适合朗读,因此我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多层次多形式地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男女声当小青蛙赛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读出小青蛙的兴奋与好奇。在读时我积极引导学生自评他评,每一句评价语不同,相同的是鼓励、表扬。评价成了朗读提高的推动力。这样教师很好地发挥了引领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尽情地朗读,和文本亲近,揣摩小青蛙的心情,激发了学生对小青蛙心理的多元解读。)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在这一教学中,我巧用课件,突破重难点:回声较为抽象,学生能听得见,但看不到,摸不着。要理解它产生的原因是本课的重难点。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何理解这些抽象的文字呢?此时我用电脑适时展示“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的动画。让静变动,化难为易。再让学生根据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并为“青蛙妈妈()起一颗石子,()进河里…”让学生填动词。然后让学生模仿青蛙妈妈的动作进行表演,这样既认了这两个生字,又理解了它意思。通过动画演示学生也理解波纹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返回,而且动词“激、荡”也不用解释学生就能明白它们的意思。

  课件中通过青蛙妈妈的讲述,将石头投入水中,激起波纹,波纹碰到岸边又一圈圈荡回来。在桥洞里小青蛙的声波碰到石壁声波也返回来。很好的理解了什么是声波,找出了水波与声波的共同点,再来认识回声轻而易举。在此课件的出示直观形象,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溶化了知识的难点,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

说课稿 篇2

  一、目的:

  了解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规律及光子学说。了解光的量子性,会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对实验事实加以解释的能力。

  二、器材:

  光电效应演示器,应急灯,紫外线灯,X射线管,感应圈,灵敏检流计。

  三、重、难点:

  从实验现象总结出光电效应的规律,经典理论在解释光电效应遇到的困难。

  四、教学过程:

  (一)引言:

  师:前几节课我们了解了人们在研究光的本性过程提出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学说。(简单回顾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的发展过程)自从麦克期韦提出光的电磁说,赫兹又用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理论后,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了完美的地步。可是,光电效应的发现又给光的波动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实验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并且通过分析光电效应的规律弄清为什么波动理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现象。评:点明课题,强调已经十分完美的理论又受到新的实验事实的挑战,引起学生的悬念,激发求知欲。

  (二)新课进行。

  1、介绍实验装置。

  师: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分别介绍锌板、铜网、高压电源、检流装置,一边介绍,一边在黑板上画出整个装置的示意图)

  评:介绍装置后画出装置示意图,将具体的较复杂的实验装置变为简明的板画,突出了原理,有助于后面对实验事实的进一步分析。

  师:现在我把高压电源接通,检流装置接上,为什么检流计不发生偏转?

  生:(集体)电路还处于断开状态。

  师:哪一部分断开?

  生:锌板和铜网之间。中间是空气,不能导电。

  师:对。现在让我们用紫外线照射锌板,大家注意观察。(介绍紫外线灯,用紫外照射锌板,检流计指针偏转)

  师:刚才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生:看到检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电路中出现了电流。

  师:这电流可能是哪种原因产生的?

  生:可能是紫外线使空气电离,也可能是紫外线使锌板飞出了电子。

  师:对。这两种可能性都有。但是,如果我们用铜板代替锌板,则指针不会发生偏转,这样,排除了哪种可能性?

  生:(集体)排除了空气被电离的可能性。

  师:这样,我们就知道,锌板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飞出了电子,这种物体在光照下有电子飞出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在光照下从物体中飞出的电子叫光电子,电路中的电流叫光电流。(板书:光电效应,光电子,光电流)(板画:光电效应的形成过程)

  评:这一阶段介绍什么是光电效应。从演示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为下面的研究光电效应规律作准备。

  师: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光电效应有哪些规律。

  (用应急灯的可见光照射锌板,而后用X射线照射锌板)刚才分别用可见光和X射线照射锌板,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集体)用可见光照射时无电流,用X射线照射时有电流。

  师: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生:可见光频率较低,不能发生光电效应,X射线频率较高,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师:对。我们知道,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波,只是频率高低不同。科学家们还用不同频率的各种电磁波照射同一种金属板,发现,当频率低到一定程度后,不论怎样增大入射光强度,怎样延长照射时间,都无法发生光电效应。这一频率界限就叫极限频率。

  (板书:二、规律: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V。,只有当入射光V>V。,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师:科学家还发现,发生光电效应时,若将高压电源去掉,检流计中仍能发现有电流通过。这说明什么呢?

  生:飞出的电子不需要加速电压,能从锌板飞向铜网。

  师:对。这也说明飞出的电子具有一定的初速度,具有一定的初动能。光电子的这一初动能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从入射光中获得。

  师:对。科学家用不同的光(不同频率,不同光强)照射同一金属。发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晝km晞与入射光强度无关,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并且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板书: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与入射光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光电效应的第二条规律。师:下面再让我们看一看,在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情况下,从光照开始到光电效应发生,需要的时间长短。(用X射线照射锌板,让X射线不断地断、续照射,检流计指针的偏转也断、续发生)刚才大家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光电效应发生非常快。

  师:对。科学家用仪器测出了光电效应的发生时间,在10—9秒以下。在这段时间中,光只能通过约20—30厘米的距离。可以说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

  板书(3、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

  师:在上面研究的光电效应的第二条规律中,我们知道入射光强不影响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那么入射光强可以对什么发生影响呢?(把紫外线管靠近锌板,改变紫外线管与锌板的距离,检流计指针偏转幅度相应地发生变化)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生:说明入射光强度增大时,光电流强度也增大。

  师:对。精确的实验表明,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关系,这是光电效应的和4条规律。(板书:4、光电流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评:从演示实验入手,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获得知识。

  师:刚才我们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了光电效应的规律。历史上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了光电效应的4条规律,下面大家看课本,熟悉这4条规律。

  生:(看书)

  师:下面提几个问题。问题是:

  (1)某光恰能使锌发生光电效应,那么能使课本中表格内哪些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2)表中哪种金属最易发生光电效应?

  (3)为什么各种金属的极限频率不同?

  生:(分别回答上述三个问题。)

  评:上面的学生看书,紧接着教师的提问,达到了巩固对4条规律的理解的目的。

  师:(提出新问题)为什么说光的波动理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从光电效应的发生过程来看,电子吸收入射光能量后才能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所以我们应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光效应。光的波动理论是这样描述光的能量的:

  (1)能量是连续的;

  (2)振幅(光强)越大,光能越大,光的能量与频率无关。

  大家想一想,波动理论为什么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我们先来分析第一条规律:存在极限频率。

  (提问学生)

  生:按波动理论,光强越大,光能越大,就应该能发生光电效应,而事实不是这样。

  师:对。按波动理论,不论什么频率的光,只要光强足够大,就应该发生光电效应,不应存在极限频率。(板书:波动理论的困难:1、不应存在极限频率)

  师:波动理论能解释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无关吗?

  生:不能。按波动理论,入射光强越大,光能越大,飞出的光电子初动能就应越大。

  师:对。事实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仅与入射光频率有关。(板书:2、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晝km晞应与光强有关,与V无关)

  师: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发生的。也就是说,不论入射光强多么弱,只要V>V。,就立即能发生光电效应。这用波动理论能解释吗?

  生:不能。按波动理论,光太弱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师:光太弱时,按波动理论,要达到使光电子飞出的能量,要有一个能量积累过程。事实上光电效应几乎瞬时发生说明一旦发生光电效应,几乎不需要能量的积累过程。(板书:3、弱光照射时应有能量积累过程,不应瞬时发生)

  师:光电效应的第4条规律能用波动理论解释吗?

  生:(集体)能。

  师: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光的波动理论在解释光电效应时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后来,爱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化理论的启发下,提出了光子学说。下面大家看课本:光子学说怎么回事。

  评:这部分内容主要从波动理论的主要观点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到波动理论的缺陷,为后面引入光子学说做铺垫。)

  师:光子说与波动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生:光子说认为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与频率有关,而波动说认为能量是连续的,与频率无关。

  三、结束语:

  师:对。光子说的这两点实际上是针对波动理论的两大要害提出的。爱因斯坦当时在实验事实还不是很充分的时候,提出了光子说,是对科学的重大贡献。这也说明理论与新的实验事实不符时,要根据事实建立新的理论,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至于光子说是怎样解释光电效应的,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四、本课特色: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演示实验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对演示现象的观察,得出光电效应的规律。通过对经典波动理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已知知识分析新的事验事实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课后小结:

  本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师、生配合较好,演示实验很成功,全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说课稿 篇3

  一、说活动内容

  《动物怎样保护自己》是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是通过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观察、研究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且能找出其有些动物相似的保护方法,归纳起来,并且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能拓展延伸。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开展对动物的研究活动,引起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广泛兴趣。

  2、通过观察思考、查阅资料、小组研讨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和合作创新的精神与能力。

  3、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而采用的一些自我保护方法,体验动物自我保护的奇妙,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说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

  本活动的重点是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出自己研究这类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学生可以上网,可以阅读书籍,可以互相询问,然后自由填写表格。学生自己获取资料,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必然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活动难点

  对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进行归纳和分类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这一步我还是设计了表格,让学生对动物类似的保护方法进行分类、汇总,并总结到一起,然后小组同学给这种保护的方法起名字。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和小组同学共同商讨,发挥集体的智慧,在他们自己起名字、归类的活动中突破了本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活动开始时,我先播放几张幻灯片。第一张是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中的图片,让学生比较其中的相同与不同。学生能通过其形态和样子感觉到是同一种动物,这样引出变色龙通过变色保护自己的本领。然后我由出示枯叶碟和竹节虫的照片,学生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他们,学生通过细心的观察,从他们不易发现的触角和足判断出他们是小动物而不是植物。这样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渴望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然后我由让学生表演了一个《鸵鸟巧妙逃生》的小品,然后采访了“鸵鸟小姐”,让她说一说,她发现猎人后在做什么?通过学生的表演,让学生了解到鸵鸟保护自己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这时我让学生介绍他们了解到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学生有的介绍,课前调查好的还展示了自己的调查表格,和自己资料的来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分组研究,资料共享

  从同学的汇报中,学生简单了解了动物自我保护的某些知识后,我说:“看来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还是水里游的,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在自然界更好的生存下来,他们保护自己的办法真是多了。现在我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水世界”、“陆地动物”、“飞禽之家”和“昆虫家族”。你想研究哪类动物,就坐到哪排微机旁边。”这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由组合成小组。这时有的小组的学生人比较多,有的`小组的人相对少些,但这并不影响学生的研究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只有在兴趣中才能学的更好。

  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以后,我给每组的同学发了“动物自我保护方法”表格,让学生填写。鼓励学生通过相互交换资料、查找书籍或者上网的方式获取资料。为了避免学生盲目上网,我还给出了几个相关网站。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取资料,还可以和小组同学研讨,共同填写好表格。

  学生在填写好表格后,进行汇报。这样通过学生的讲解,就将动物自我保护的有关知识教授给其他同学,变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探索,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使他们的创造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同一时空自主的提取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汇报完毕后,我又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指导他们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时我又发第二张表格,让学生进行汇总归类,并让孩子自己给归纳的方法起名字。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这时,我并不要求学生归纳的和书上讲解的一样,只是锻炼学生的一种能力,并且懂得如何和其他同学合作、分工,发挥集体的力量。学生汇报时,对有新意的名称要即使给予鼓励,给他们成就感,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

  小组学习,使每个学生动脑动手,拓宽思路,产生独自一人难以想到的新方法、新主意,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3、结合实际,拓展延伸

  在活动要结束时,我说:“动物的这些方法也给了人类很多提示,你们想想战士在作战时怎样保护自己的?”这样,学生立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广泛的举例说明。将这种自我保护方法自然的由动物方面转移到人类的活动中。让学生知道,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生存。号召同学们也应该学习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让我们更健康的成长。然后我有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人类模仿这种方法进行了自我保护的方法。

  五、说教学特色

  本次活动的导入利用幻灯片出示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给动物自我保护方法做归纳和定义还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小组的合作学习,探讨研究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另外学生在课前就开始收集资料,课堂上又继续收集整理,这样提高了学生获取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一次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我说的课文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7课《一分钟》。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通俗易懂。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的焦急和不停叹息,是深刻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由于学生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本文刚好可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我上第一课时把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钟、零”等9个字,读准字音。

  2、会写“欠、元”等8个字。

  3、读通课文,知道时间重要。

  二、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是写字。

  三、说教法:

  这节课我运用了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指导法。

  四、说学法:

  自主学习法、交流合作学习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游戏导入课题《一分钟》。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按要求自由读文。

  2、检查汇报读文情况。(读句子、认读生字生词)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带问题读文:题目“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2、回答第一个问题后,引出为什么迟到20分钟的学习,引导学生填空回答,从而知道一分钟的重要。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让学生读、说,适当的词语说说话。

  2、让学生观察字形。

  3、老师范写“欠、包、迟”。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知道。

  (五)、作业。

  写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用了一个小游戏导入课文,稍稍抓住了一点学生的注意力。注重了二年级识字特点,在读文中识字,并通过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教学生每读一次文章都要带着目的,通过自读文章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学会交流,是带着人任务的,不是乱说。对于写字指导要严格要求,让学生养成正确书写习惯。并且在课堂中教育学生一定要做会倾听的孩子,最后达到会说的目的。

  可是这节课上完,我自己觉得不太满意。在课堂上没太能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回答问题的面不广,老师的主导变成了向学生灌输知识。课堂效果不理想,重点不够突出,难点没能突破,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还不知道这节课学了些什么,这也是饿哦缺乏课堂教育机智造成的。开始在认读句子时节奏没能掌握好,拖时间了,导致后面时间比较紧,认读生字时缺乏领读,分析字形仓促,方法单一,课文分析引导也快,在学习“我会写”时,如果时间再充裕些,词和句子会扩展的更好些,后来指导写字时间太短,学生写字都没有时间了,并且没有展示。

  还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好让我能学到更多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我的教学。

说课稿 篇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古代的经济政策》,我准备六个方面来进行解说。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和多媒体的运用。

  说教材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课题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必修二)《经济史》第一单元第4课内容。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在之前的三课分别讲了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相关内容,而这一节课的古代的经济政策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状况的了解,同时本课的最后一目“海禁”与“闭关锁国”将有助于学生对本学期第三单元将讲述的中国近代经济的理解。因此,本课在高一经济史部分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及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课的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我准备对本课的教材内容和重难点做如下处理。本课第一目讲述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使学生对我国土地制度的演变有个基本的了解,其中井田制的瓦解由于其发展的复杂性是本课的一个难点,第二目讲述了”重农抑商“政策,这是本课的重点,要重点向学生讲述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影响。第三目是“海禁”与“闭关锁国”,使学生通过学习指导这项政策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了巨大的影响。

  说学情

  就大的方面来说,高中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但是对知识的掌握没有形成体系,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具体到本课,高一学生已经学过初中中国古代历史和高中历史模块《必修一》即政治模块,对古代政治的发展有一定了解,也培养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政治和经济模块分开,内容时间跨度大,概念较多,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理解不容易透彻,基础知识方面还有些陌生,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对一些重点史实的了解,重点让学生讨论,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的基本知识。

  (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经济政策,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以及土地制度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反映了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

  (2)初步掌握运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材料)等探讨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

  (3)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和总结,讨论评价“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体察农民生活的艰辛。

  (2)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在当时产生的背景,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正确评价“重农抑商”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3)理解古代中国的哪些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认识到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4)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和危害,培养和树立开放的世界观。

  (5)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农、工、商的关系,认识国家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自觉维护改革开放局面,对新生先进生产力及新生事物要呵护、宽容,并自觉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6)以史为鉴,在国家独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最终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富强。

说课稿 篇6

  一、教学理念: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康三维观”为准绳,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法学法;改变传统的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从身体练习、心理体验和集体交往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玩篮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贴膏药游戏发展快速反应、行动敏捷的能力。

  2、通过小篮球练习,熟悉球性,改进传球动作,发展综合身体素质,培养协同一致精神。

  三、教材分析:

  篮球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运动,它所具有的集体性、对抗性、竞争性等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培养遵纪守法、刻苦顽强、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同时它所独有的游戏性、趣味性由易于吸引学生,能很好的体现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理念。

  四、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依赖心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运动能力,他们对体育运动充满好奇和向往,有强烈的表现欲。大部分学生对篮球有一定的基础,球感较好,也会有部分学生不愿意活动,对练习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引导,参与学生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运动激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我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另外,我还主要采用了师生互动教学法,教师亲身与学生交流,既拉进了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以及采用了示范法、游戏法、练习法、纠错法等练习方法。

  2、学法: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本课主要采用了自学模仿法、讨论学习法、多球练习法和游戏法,让学生多触球、多练习、多思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在小组讨论中悟出动作要领,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尝试运用所学的技能,最终解决问题,激发其学练热情和求知欲望。

  六、场地器材准备:

  一块篮球场、半径5米的圆、小篮球人手一个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

  游戏开课(3——5分钟)

  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跑步一圈,准备操四节,达到热身的目的。

  环节二:

  贴膏药游戏(4——5分钟)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快速反映能力。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环节三:讲解动作要领(10——12分钟)

  1、讲解传接球动作要领,并请学生做简单示范,初步掌握动作技能。两人组合来做这个练习,看谁不掉球,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醒学生安全练习。(2——4分钟)

  2、利用游戏的方式练习传接球(8——10分钟)。讲解并示范游戏规则。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巡回辅导(动作要领:传胸前,接球缓冲)。

  3、进一步增加难度,语言激励“同学们能不能加快传球速度,增大传球距离呢”。教师适时参与学生练习,加强辅导,及时纠正动作。

  4、教师根据练习情况,调整练习:同学们能不能四人或者五人小组练习传接球,看谁传的快又好。教师参与学生练习,并增加拦球手,引出“逗猴子”的篮球游戏,将课堂练习氛围推向高潮。(适当增加3分钟)

  环节四:抛球游戏调整(10——11分钟)

  1、集合队伍,队形成三个同心圆。教师讲解并示范游戏规则。

  2、学生分小组游戏,组织形式:六人小组,自由组合。

  环节五:放松总结(3——4分钟)

  1、 做缓慢的整理放松操。

  2、 总结传接球动作要领。

  3、 对学生表现进行讲评,师生道别。

  八、学习评价:

  本课教学评价主要有师生评价,教师做出示范以后,由学生自由选择练习,并对教师给予评价;组内互评,在小组练习中,相互评定,共同提高;

  九、教学效果预计:

  1、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体育小骨干的作用,让他们展示、示范,指导其他同学练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篮球操进行准备,既熟悉了球性,又达到了巧妙引出课题的目的在结束部分重做一次,呼应了开课,既检验了学习效果,又达到了回收器材的目的。

  3、自创了篮球韵律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热身的效果。

  4、开发了篮球的多种用途,,它不仅可以用作球类活动练习,也可以开发游戏功能,有一物多用、一物巧用的功效。

  5、在教学中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自己总结出动作要领。不在是传统的纯技术教学。

说课稿 篇7

  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内容及特点:

  《桃树下的小白兔》选自山东省教材大班下学期在《桃花朵朵》次主题二中的一个活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然界里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给孩子看,讲给孩子听,他们自己是不会留意的。’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以桃花为主题,讲述了一个美丽春天的童话故事,表现了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以及春天里的人,事物间和谐友好的情感。在故事中,生动形象的意境,优美的语言,吧孩子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中,赋予了他们想象,美丽的深渊。四季如春,生活经验与故事的意境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激发他们主动讲故事,表达与体验美的情绪与情感。

  (二)幼儿情况分析

  选用《桃树下的小白兔》作为大班语言活动素材是因为:由故事引出综合性活动,包含了大班年龄段孩子最重要的情感教育——分享教育。欣赏故事,理解故事,重点引导幼儿积极动脑筋,知道小花瓣对于不同大小的动物有不同的用途,最后是迁移经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想象花瓣还可以当什么?知道分享的重要性,让幼儿通过自己感受来理解小兔子关心别人,和别人一起分享带来的快乐,从而给他们一个隐性的情感教育,在不知不觉中体会。《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选取这个活动正是为了孩子提供了一次这样的机会。

  结合以上要求,我拟定了以下目标:

  1、萌发幼儿对童话故事的兴趣,激发幼儿关心别人的情感。

  2、发展幼儿大胆想象及表达的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故事,能有顺序的看图书,并尝试表达自己所看书的内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关心别人,与人分享带来的快乐。

  活动难点:幼儿能有顺序的看书,尝试表达自己所看图书的内容。

  活动准备:(1)背景音乐,故事录音磁带。

  (2)与故事内容配套的课件,幼儿用书。

  二、说教法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优美,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本活动我主要采用的教育法有:

  1、讨论法:讨论交流是我们进行的也是孩子最喜欢的一个环节,活动开始时,先请孩子看幼儿用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然后请幼儿相互结伴说说自己想到的故事,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演示法: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桃树下的小白兔”,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故事的意境美,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此外,我还适时采用了赏识激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达到了艺术性、社会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著名特级教师丁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在课的第一环节,首先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身临其境的氛围,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通过这样一个环节,不仅给幼儿提供了异想天开的空间,还初步培养了幼儿积极动脑的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谦让、友好等美好情感。在第二个环节,通过提问:小兔把花瓣给了哪些朋友?小动物们把花瓣当成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及童话中的想象手法。活动的最后,请幼儿评价:小兔子为什么把小花瓣给了朋友们?你认为这样做怎么样?引导幼儿知道关心别人,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全部实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意境,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达

  《纲要》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让孩子们分组交流四幅图片,完整的讨论,过程包括了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如:这些图上有什么?你觉得说了一件什么事?让幼儿相互讨论,回答该问题并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想法,这里,我特别强调“你觉得”,是为了打消幼儿的顾虑,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讨论交流是孩子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在这一个环节中他们可以无拘无束的讲述自己的想法,说明自己对问题的见 解,反驳他人的观点,提出自己新的想法。(从而实现了目标3)

  (二)观赏故事

  这一环节是请幼儿欣赏我自己录制的配乐童话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优美的音乐能渲染出童话优美的意境,在欣赏前,我请幼儿注意听一下老师讲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是不是一样(1)滚来一个雪球,真的是雪球吗?为什么把小白兔看成了雪球?(引导幼儿体会比喻的手法)幼儿能说出“白兔”和“雪球”之间的相似之处,理解比喻句的意思。(2)通过提问:小白兔把花瓣给了哪些朋友?小动物们把桃花瓣当成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及童话中的想象手法。教学中的提问,给幼儿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幼儿在回答中理解并学习运用重点词语。

  (三)教师利用故事图片,幼儿第二遍倾听故事

  教师生动的讲述,配以色彩鲜明的图片,把幼儿带入童话的优美意境中,视觉、听觉的结合,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优美的句子,感受故事优美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吸引幼儿的注意,避免幼儿因为故事太长而走神,欣赏完以后,我提出问题,小动物们还会把它当成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提问:要是给他们换一下,老山羊把花瓣当成小船,蚂蚁把桃花瓣当书签,行不行呢?为什么?(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同时要考虑到物体的相对大小)

  (四)幼儿评价

  通过提问:小白兔为什么把桃花瓣给了朋友们?你认为这样做怎么样?并让幼儿说一说:如果你也像小白兔一样拥有这些花瓣,你会把它送给谁呢?引导幼儿知道关心别人。

  (五)活动延伸

  我改变以往教师小结渗透德育这种苍白无力的说法,播放音乐,让幼儿在优美的意境中,充分发挥想象:如果自己受到花瓣你会把它当成什么呢?用纸画下来,送给你的朋友。升华主题,让幼儿体验关心别人带来的快乐。

【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7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10篇

2.【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

3.【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九篇

4.【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4篇

5.【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

6.【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6篇

7.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6篇

8.【精选】说课稿范文锦集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