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说课稿

时间:2021-04-12 15:03:3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热门】物理说课稿锦集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理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热门】物理说课稿锦集10篇

物理说课稿 篇1

  一、在新时期下,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此时一堂课是否符合新的课改精神,首先要看它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求,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技术,从而融入到社会中去。所以本堂课要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全员参与和全面活动,改进实验的配置与设计,注重效果反馈,让自主探究得以坚持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声音部分第一节,同时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新课标明确要求的,同时回声现象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十分感兴趣的问题。这一部分的素材刚好可以体现出让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过程。在新课标下声音处于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大部分中,它既属于一种运动,同时在现象上也有它的独立性。所以本节课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三、学生分析

  学习本节课的学生首先已经具备了机械运动和力的知识,物理思想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而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细致设计探究与活动过程之后,学生的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

  四、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认识真空不能传声,认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了解回声测距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取知识。

  2、过程方法: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在观察物理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树立民族自豪感。

  五、重、难点

  声音的传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回声上还存在一些难点。

  六、教法与学法

  对于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与学:

  1、对于“振动发声”采用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对于“声音的传播”,过去学生可能想得较少,所以采用先自读,再以集体对话讨论的形式凸现知识点。

  3、对于“回声问题”学生对现象已经非常熟悉,关键是对原理缺乏理解,所以采用媒体直观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认识。

  4、最后要说明的是针对本节课侧重现象的特点,不准备设计独立的评价与练习,而是把学生对教材以外的现象的解释作为一种练习,让学的现象和练的现象浑然一体。把课堂最后时间作为知识的升华,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去了解有关圜丘、回音壁、三音石的内容,在体会中华民族古代的灿烂文明同时,进一步把现象与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带着思考结束本堂课。

物理说课稿 篇2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地位及作用: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应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比牛顿定律发现的早,应用比牛顿定律更为广泛,如可以适用于牛顿定律不能够解决的接近光速的运动问题和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即使在牛顿定律的应用范围内的某些问题,如碰撞、反冲及天体物理中的“三体问题”等,动量守恒定律也更能够体现它简单、方便的优点。

  处理方法:虽然3—5要求低,但是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3—5的最重要内容,做为一名物理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物理思想、物理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力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切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定位为: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是矢量,

  2、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培养守恒思想。

  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并会用它解决问题。在讲解例题2时和学生探讨一下车辆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4、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等。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是动量守恒条件的确立。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和学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通过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学生交流展示,学生提出疑问,在自主学习中体会物理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物理方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再进行达标训练起到巩固的效果。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展示碰撞动画)、实物展示台(供学生展示用)、学案(课前要求预习)。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流程

  1)整体设计

  安排“知识键接(创设情景)————展示目标——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当堂达标训练——课后巩固训练”进行,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的主导地位。

  2)环节设计(主要是知识键接引入和重难点突破)

  情景键接导入,通过两小球的一维碰撞,V2>V1,发生碰撞,问碰撞后有几种可能情况?并思考碰撞中遵循怎样的规律?(从不变量引入守恒并导出了动量的概念)

  重点(1)讨论动量概念,我设计如下知识点填空,可以概括其要点。

  1、定义;

  2、表达式;

  3、单位;

  4、方向;

  5、动量变化。

  这些内容在引入动量概念后可以轻松自主解决。

  重点、难点(2)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及条件

  自学问题:

  1、什么是系统?什么是内力和外力?

  2、分析上节课两球碰撞得出的结论的条件。两球碰撞时除了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力(系统的内力)外,还受到各自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使它们彼此平衡。气垫导轨与两滑块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说m1和m2系统不受外力,或说它们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3、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4、表达式

  5、适用条件

  在例题2的分析中可设计如下问题:

  1、是否满足守恒条件;

  2、选择正方向;

  3、碰前动量;

  4、碰后动量;

  5、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式计算。

  1)学生活动:

  讨论(—)学生交流,教师巡视,学生在讨论中遇到问题询问老师、老师汇总

  展示交流(1)教学把巡视中遇到的问题和重点问题提出来,先让或者引导其他小组会的同学给与解答,不会的教师才再给与解答。然后教师给与延伸(例题分析)

  2)当堂达标训练(10分钟)学生展示答案与标准答案比较。解答有异议的问题。

  3)课后设计专门的巩固训练

  总结语:应及时说明:这是课前的设计,还有待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并且将在具体实施中结合课堂实际及时应变调整。

物理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二节“功”,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功”这一节在力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的地位具有双重性。其一,它属于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我们应该以初中知识为起点,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展开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其二,它属于能量和力的结合点:阐明了能量和力的关系,是进一步学习能量部分以及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结合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的概念,做功的要素,功的计算公式以及能够理解正负功的意义,并要求会用两种方法求多个力做功。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并学会物理学常用的通过特殊性得出普遍性的研究方法,进而学会对各种问题的分析解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前的活动,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通过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阅读法、讨论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由于本节课教学是概念课,分析、推理成份居多,所以依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电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总结得出结论。这样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新课引入:

  由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中瀑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现象,引出功的概念,然后结合教材中的三幅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图片中都有什么形式的能量发生了相互转化,同时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有什么共性,归纳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即力的作用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由两个必要因素总结出做功其实就是力对物体在空间上的积累效果,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了功的概念。这样引入功的概念,兼顾到了学科间的综合。从教学心理角度来看,这种讲法有助于消除学生因学习新课带来的懈怠感。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几点:谈到做功要明确是什么力做功?对什么物体做功?在什么过程做功?

  环节2.讲解功的计算公式:

  通过复习初中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成某一夹角α时,做功应如何计算?这样设问可以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W=F l cosα.教材上的方法是采取力的分解。在教学中为了活跃学生的思路,还可以介绍另一种方法,即把位移 l 分解,同样可以得出W=F l cosα,不要小看这短短一笔,它能更好的开阔学生思路,正是体现素质教育的好素材。在公式中,F—力的大小,l—位移的大小,α—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的夹角。由于公式中都是数值的乘积,所以可以直接得出功是标量。功的单位:焦耳。公式其实也不是普遍适用的,它只适用于恒力做功,这一点教材上没有提及,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向学生简单介绍,针对变力做功今后要开专题讲解。在讨论公式时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cosα可能取到的值,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力对物体做功的三种形式,作为教师只要注意更好的点拨正负功的意义,重在让学生理解透彻就可以了,这样做可以大大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的和谐统一。

  环节3.多个力做功的求法

  以教材例题为例讲解第一种方法,而第二种方法就让学生自主探究,借此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复习一下合力的求法,然后由老师给出结论。

  环节4.本章小结

  最后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记忆的深度。

  环节5.习题设计和作业布置

  物理学科讲究学以致用,所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适当难度的课上习题。然后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解释生活周围做功伴随能量转化的现象,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研究式学习习惯。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理清文章脉络,突出重点难点,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为了更好的体现新课程,本节课我将学生分成两组,在相互竞争中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的和谐统一,教法和学法的和谐统一,知识传授和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和智育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上说课定有不当之处,恳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物理说课稿 篇4

  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在整个中学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本节课在整个中学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的基础和工具;“平行四边形定则” 则始终贯穿在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电场,磁场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而本节课所涉及的等效代换思想贯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本节课不过关,后续课的学习,就无从下手,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二)课程标准分析

  教材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一是从等效代换思想出发,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是体会实验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并初步掌握用平行四边行求合力的方法;三是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四是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夹角的关系;五是将力的合成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上本节内容最大的亮点在探究实验部分,同样是先用互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F1、F2将一端固定的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接着用另外一个力F再次将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然后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不同的是接下来以前的就教材是这样说的: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对角线表示出来;而我们现在的新教材是这样讲的:我们要探究的是:合力F与分力F1、F2有什么关系?

  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旧教材注重知识结论的给出。而新教材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分析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前他们已经具备了力的矢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有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知识、等效替代的思想等等,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高一学生习惯于代数运算,即使对位移、加速度等矢量,之前也是由直接的代数计算得出,又因为有些学生几何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图形计算往往不习惯,通过探究实验,则能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学生对此却不甚熟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对多个实例的分析说明,加深学生对等效替代的认识。同时在学习方式习惯上,大多数学生还是习惯“吃现成”,同过本节课,要近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制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

  3、学生在自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重点: (1)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2) 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及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难点: (1)探究实验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时间安排与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2)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需要给学生大量的探究时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使探究过程自然而又合理,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圆满达成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做如下设计:

  1、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我国伟大的地质学 家李四光先生说过:“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2、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与假设是对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对问题中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解释。在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简单结论的基础上,教师要适当的给以引导,让学生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猜想。

  3、指导学生合理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与要求,运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对实验过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骤等的全部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是物理实验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为了设计把一切都抛给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要有强有略,要对设计过程进行有计划的指导。

  4、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评估

  由于学生探究的内容是人类早已发现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宜设计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过程,在极低端得情况下,往往成为目标和路线都明摆着形式化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几何关系,只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改变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不是真正意义的通过探究从未知到达已知。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结束语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一点了解和体会。不求目标的全面达成,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科学探究的尝试。谢谢大家!

物理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三节“空气的力量”,下面我就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八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教材通过事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本节课的内容本人觉得安排二个课时,当然实际操作时不能被课时所左右,应以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的编排特点,结合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拟定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 。

  (4)知道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增大而升高。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3)培养物理科学实验探究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选择生动、趣味性强、直观的实验,不但有力地说明大气压的存在,降低教学难度,同时还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2、观察托里拆利实验,说明原理和变化

  3、大气压的变化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说学法

  当今信息时代,实施素质教育,施行新课程改革,改变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所面临的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应引导好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探究活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八年级学生有学好物理的*望,但显得比较吃力,本人结合学生实际,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学习:

  1、课先预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充分的准备。

  2、学会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3、结合自己的观点学会提出问题。

  4、通过动手实验,检验问题。

  5、通过多练,巩固知识、解决问题。

  6、交流与合作,共享成果。

  (二)、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根据本单元特点,本节课可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方法。

  1、小组合作:全班可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好的学生与需要帮助的学生搭配组合,互帮互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自主学习:课前布置好习任务,提出思考问题,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如实验设想、相关网站等,让学生怀有极大的兴趣尝试解决问题。同时更进一步激发他们探求下一个答案的乐趣,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实践探究:由各个学习小组展示各自准备的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或事例,教师通过演示或利用网页动画课件设置悬念,用虚拟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判断真假。在后面“大气压强有多大”的学习中,主要由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结合课件讲解分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逐个突破。最后出示相关问题进一步拓展研究,达到巩固深化学习的目的。主要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复习引入-问题-猜想-分析讨论-结论-验证-理解、应用-延展扩宽-新的问题

  六、主要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提问:

  1、如图(多媒体展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受)

  2、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各个方向)

  3、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液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二)引入新课:

  问题: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也有流动性,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 那么大气对浸它里面的物体是否有压强呢?说说你的猜想并用你日常所见一些现象来支持你的猜想。

  引导学生根据日常所见一些现象来支持他的猜想。

  如:(1)把一个小小的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很平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而挂衣钩却不掉下来(2)只有一个小孔时,饮料罐里的饮料不易倒出(3)吸饮料时,饮料罐纸盒会变扁

  (三)新课教学:

  1、大气压强:

  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从以上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对我们应该是有压强的。

  但是,靠讨论出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呢?所以我们还得从科学实验探究中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科学实验探究:请用给出的仪器,设计一~二个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的实验,并解释现象:

  实验1、拉开“皮碗”,用力挤出皮碗中的空气,两个皮碗还容易拉开吗?

  实验2、“覆杯”实验,在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水是否会流出来?

  实验3、马德堡半球实验---它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得出结论:由以上的众多实验证明,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对我们确确实实有压强。

  那么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解释原因: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这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层。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有几百千米,主要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大部分气体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几十千米厚度的范围内。

  交流与讨论:空气有质量吗?我们在上一章里已经知道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可见空气是有质量的,空气体积很大时,其质量也是相当大的。同学们试计算充满我们这间教室的空气的质量有多大。

  计算: v=10m×6m×4m=240m3

  ∵ρ=m/v

  ∴m=ρv =1.29 kg /m3 × 240 m3 = 309.6 kg

  得到原因:我们周围的大气既有质量,同时又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且具有流动性。

  2、大气压强的测量:

  (1)托里拆利实验

  根据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我们先看看,历史上人们是怎样测量大气压强的?1644年,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及其同伴通过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托里拆利是怎样测出大气压强的?

  ①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②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课件演示)

  ③分析: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mm高的水银柱,就是大气压强跟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p=ρgh=13.6×103kg/m3×10N/kg×0.76m=1.013×105Pa

  ④思考:

  玻璃管的上方不是真空会怎样?

  玻璃管倾斜一定的角度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如何变?

  玻璃管的粗细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差吗?

  玻璃管的顶端破裂了水银柱的高度差如何变?

  水能代替水银做实验吗?若能,水柱有多高?

  ⑤应用:人的头顶面积约为0.02m2,请计算大气压对头顶的压力为多少?

  (2)测量大气压强的工具:

  ①水银气压计: 优点:精确 缺点:不方便携带

  ②金属盒气压计:优点:使用方便 缺点:不精确

  3、大气压强的变化:

  (1)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强不断减小。

  海拔3000M以内,每上升10M,大气压强减小100Pa。

  (2)1个标准大气压= 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4、大气压强与液体沸点的关系:

  (1)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2)应用:高压锅。

  5、思考:

  (1)、本节后,你对马德堡半球实验,有什么新的推论?

  (2)、抽水机是靠大气压把水压上去的,抽水机能否一次把水从地面抽到高楼大厦的楼顶?

  (四)、归纳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用多媒体给出)

  1、体验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讨论了大气压强的特点

  3、探究了大气压强的测定

  4、应用了大气压强的知识

  (五)、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预习第四节——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课本第159页,作业1、2、3。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体现所讲知识的顺序性、条理性,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所知识。本人采用如下板书设计: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1、 大气压强:

  ①生活现象:纸片托水、可乐罐变形、挂钩吸墙上。

  ②验证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③产生原因:气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④解释现象:钢笔吸墨水、抽水机抽水。

  2、 大气压强的测量:

  ①测定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注意事项:

  ②大气压值:1.013×105Pa

  ③测量工具:金属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3、 大气压强的变化:

  ①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强不断减小。

  ②标准大气压:1.013×105Pa

  或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4、 大气压强与液体沸点的关系:

  ①大气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

  ②应用:高压锅。

物理说课稿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

  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升华和凝华。

  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探究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节约用水,注重环保,崇尚科学。

  使学生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辨证主义观点。

  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道理,且知道我们的生活环境才是我们最好的实验室。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2、难点: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热水)、冷水、碘、试管、试管夹、试管塞、火柴、等。

  【教学过程教具准备】

  一、课题引入

  1、【情景创设,设问激趣】

  烈日当空,久旱无雨,为了解决旱情,在过去人们摆起香案,祈祷龙王爷恩惠,然而滴雨未下;而现在,派出几架飞机在高空投撒了一些固态物质,顷刻间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问:“这种固态物质是什么呢?它变成了什么?为什么会有雨形成?”引起学生兴趣,激发热爱科学、破除迷信思想。

  2、【复习基础,导入新课】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变呢?

  二、新授

  1、【实验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一、碘的升华和凝华(学生分组实验)

  提出问题:固体和气体之间可以直接转变吗?出示装在烧瓶里的几粒碘,让学生观察碘的状态、颜色。它能直接变成气体(碘蒸汽)吗?

  猜想与假设:固体可以直接变化成气体,碘可以直接变成碘蒸汽。

  实验设计:

  (1)在试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

  (2)碘变成碘蒸气后,再放入凉水中。

  进行实验:(说明碘蒸汽有毒,所以加热时瓶口要塞紧)

  (1)在试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

  (2)碘变成碘蒸气后,再放入凉水中。

  现象观察:碘受热(颜色由黑变紫,碘由固态变成气态)和遇冷(颜色由紫变浅,逐渐变黑,瓶壁上有细小发亮的晶粒形成,无液体流下)后状态变化情况。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固体与气体之间可以直接转化。固体直接变为气体要吸热;气体直接变为固体要放热

  学生交流结果,处理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碘可以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此时要加热;也可以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此时没有加热,而是对外放热。结论:升华是吸热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2、【交流评估,形成概念】

  (1)概念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放热。

  (2)学生举例,交流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中的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师生、生生共同交流,统一看法,对学生的举例,积极参与给予鼓励,同时教育学生要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霜、冰花、旧灯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分别判断出属于什么物态变化。(如雪、冰雹的形成,冰冻衣服也会干,积雪未熔化,但一天比一天少,卫生球逐渐变小、消失、有气味等)

  3、【知识迁移,学会运用】

  (1)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

  课件依次展示二幅情景图片:

  ①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说明樟脑丸不是卫生球,卫生球实际是萘丸,萘有一定毒性,不适合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1992年国家工商局印发了“关于制止以萘丸冒充樟脑丸坑害消费者行为的通知。”)

  ②白炽灯灯丝变细。(知识链接:灯丝发光正常温度是xxxx摄氏度左右,钨丝熔点是3410摄氏度。)

  (2)自然现象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

  课件依次展示二幅情景图片:

  ①树上的“雾凇”

  ②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

  (3)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让学生解释人工降雨,教师作出评价并统一观点,这里干冰到雨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溶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指出干冰易升华吸热还可用来:①给食品降温,②在舞台上制造“白雾”等。

  (4)探究二:露、霜、雾、雨、云、雹和雪的成因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雾、露、云、霜、雪、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么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教师答疑:如果要解决,就要弄清几个问题(雾、露现象学生能解释)

  第一:空气中总是含有水蒸气的,这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而来的,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很微小的颗粒,能被空气中上升气流顶起,形成浮云,所以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合而成的.

  第二: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时,上升气流无法支持,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第三: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小冰晶,出现在地面上.当露点低于0℃时,则水蒸气直接凝华在地面物体上形成霜.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离地面稍远的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的.如果雨在落下时骤然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雨便凝固成冰块,冰块若遇地面向上的风暴把冰块向上吹入热空气层中,这层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凝结在冰块四周,下落时又遇有0℃以下的冷空气上升时,冰块外面又结一层冰,如此反复上下,到冰块很大时,形成雹落下,这就是可怕的冰雹.在高空中的水蒸气便直接凝成小冰晶,这就是美丽的雪花了.

  三、课堂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五、课后作业:

  收集生产生活中升华、凝华现象。

  【板书设计】

  五、升华和凝华

  一、定义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

  二、特点

  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三、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及应用。

  【教学后记】

  1.本节课内容贴紧生活,而且实验设计简单易行,要充分运用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在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时,强调注意安全。

物理说课稿 篇7

  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在整个中学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在此之前,学生们已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图示和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基本性质力,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研究多个力的合成问题,它是前几节内容的深化。

  同时,本节课在整个中学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的基础和工具;“平行四边形定则” 则始终贯穿在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电场,磁场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而本节课所涉及的等效代换思想贯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本节课不过关,后续课的学习,就无从下手,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二)课程标准分析

  教材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一是从等效代换思想出发,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是体会实验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并初步掌握用平行四边行求合力的方法;三是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四是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夹角的关系;五是将力的合成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上本节内容最大的亮点在探究实验部分,同样是先用互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F1、F2将一端固定的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接着用另外一个力F再次将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然后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不同的是接下来以前的就教材是这样说的: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对角线表示出来;而我们现在的新教材是这样讲的:我们要探究的是:合力F与分力F1、F2有什么关系?

  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旧教材注重知识结论的给出。而新教材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分析学情

  学生们在学习本节知识前他们已经具备了力的矢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有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知识、等效替代的思想等等,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高一学生们习惯于代数运算,即使对位移、加速度等矢量,之前也是由直接的代数计算得出,又因为有些学生们几何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图形计算往往不习惯,通过探究实验,则能加深学生们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学生们对此却不甚熟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们的实践体验和对多个实例的分析说明,加深学生们对等效替代的认识。同时在学习方式习惯上,大多数学生们还是习惯“吃现成”,同过本节课,要近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制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2、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3、学生们在自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们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们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重点: (1)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方式;(2) 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及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难点: (1)探究实验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时间安排与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2)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需要给学生们大量的探究时间,教师引导学生们探究,使探究过程自然而又合理,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圆满达成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做如下设计:

  1、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我国伟大的地质学 家李四光先生说过:“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们观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们探究的热情。

  2、引导学生们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与假设是对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对问题中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解释。在学生们通过观察得出简单结论的基础上,教师要适当的给以引导,让学生们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猜想。

  3、指导学生们合理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与要求,运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对实验过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骤等的全部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是物理实验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为了设计把一切都抛给学生们。在探究性学习中要有强有略,要对设计过程进行有计划的指导。

  4、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评估

  由于学生们探究的内容是人类早已发现的,学生们的学习活动不宜设计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过程,在极低端得情况下,往往成为目标和路线都明摆着形式化的探究。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去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几何关系,只是让学生们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改变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不是真正意义的通过探究从未知到达已知。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们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结束语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们初步体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一点了解和体会。不求目标的全面达成,希望学生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科学探究的尝试。谢谢大家!

物理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本节从我国古代磁学研究的成就引入,指出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文明有重大影响。然后依次展现了三个三级主题:“无处不在的磁”、“地磁场”、“磁性材料”。这样地结构贴切地体现了本节的主题---“我们周围的磁现象”。

  根据如上分析,可确定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了解地磁场的知识,知道磁性材料的概念及主要用途。

  3、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物、收集资料,初步了解我们周围的磁现象,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收集磁性材料应用实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回顾我国磁学研究的光辉篇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树立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 通过了解磁现象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更加明确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3、 通过对地磁场成因的探讨及对“信鸽认家”现象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

  知道磁现象,了解地磁场和磁性材料是重点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作为全章的起始节,避免涉及枯燥抽象的概念,力求从生活生产中的磁现象入手,引起学生研究的兴趣与激情。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解决参与举例、讨论、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建立关于磁现象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研究磁现象做好准备。

  三、说程序

  1、新课引入(复习初中知识)

  磁性:能够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又叫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又叫N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变无磁性物体为有磁性物体叫磁化,变有磁性物体为无磁性物体叫退磁.

  2、新课教学

  (1)让学生阅读课文,列举身边的磁现象

  (2)地磁场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的北(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地磁场:地球由于本身具有磁性而在其周围形成的磁场叫地磁场.

  注意:地磁极与地理极并不完全重合,它们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

  (3)制做指南针原理:

  把一块小磁铁放在它可以自由旋转的环境中,例如放到水滑水平面上或用转轴支起来,这就做成了一个指南针.

  指南针静止时取向:

  无论小磁铁怎样转动,等它静止下来,它的两端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并且指南的一端总指南,指北的一端总指北.通常把指南的一端作标志,并做成针状,因为这端总是指南,所以称为指南针.

  说明:①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原来的”司南”发展而来. ②指南针的发明对促进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和改变整个世界面貌有巨大影响.

  (4)磁性材料

  :通常指磁化后磁性很强的物质(铁磁性物质)

  分类:按磁化后去磁的难易分为两类:

  ①软磁性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物质.如软铁、硅钢、镍铁合金和锰锌铁氧体、镍锌铁氧体等.

  ②硬磁性材料:磁化后不易去磁的物质.如碳钢、钨钢、铝镍钴合金和钡铁氧体、锶铁氧体等.

  按化学成分来分,常见的有两大类:

  ①金属磁性材料;②铁氧体:是以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磁性氧化物.

  应用:

  ⑴软磁性材料:剩磁弱,易去磁.适用于需要反复磁化的场合,可用来制造半导体收音机的天线磁棒、录音机和录像机的磁头、电子计算机中的记忆元件,以及变压器、电动机、交流发电机、电磁铁和各种高频元件的铁芯等.

  ⑵硬磁性材料:剩磁强,不易去磁.

  适合制成永久磁铁(应用在磁电式仪表、扬声器、话筒、永磁电机等)、磁记录材料(可用于录音磁带、银行卡、计算机磁盘等).

  四、课堂小结

物理说课稿 篇9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场强度”,下面我对这节课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选修3系列的第一章,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也是高中阶段基础的内容之一。电场强度描述了电场的力的性质,是电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学好电场强度和电场力,才可拓展延伸至电场力做功、电势差、电势能、电流的形成、带电粒子的运动等一系列的新概念。所以电场强度是掌握电学其他许多概念的基础。因此电场强度概念不仅是本章的重点、难点,也是整个高中电学,乃至整个电磁学的重点之一。要让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首先要建立电场的概念,这是学生在学习本节感到最困难的地方。

  统观教学指导意见和教材,不难发现本课的教学有如下的特点:

  1.知识点多: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检验电荷,点电荷的电场,场源电荷,矢量运算等

  2.教学内容抽象:电场看不见模不着,学生对于场的感性认识少,电场线是一个理想的模型

  3.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完备:关于场没有完整的知识网络,在教学中必须重新构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2、了解试探电荷的作用,理解对试探电荷量和试探电荷的尺寸的要求。

  3、理解电场强度,知道它的单位和定义式及方向的规定。

  4、了解点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和电场的叠加,会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和电场叠加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在通过实验及类比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2、在理论和实验论证、猜想环节中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电场强度定义式的得出,让学生体会到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和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于“超距作用”的观点到场的提出的物理学史的回顾,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协作性和继承性,法拉弟在电磁学中的重要性。

  2、通过电场强度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以及对于自然、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好奇性。

  3、通过学习电荷的电场分布,认识到对称和科学美感

  三、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以深刻理解电场强度的物理意义为重点内容。

  确定依据为本节课的中心是让学生认识到场的客观存在,及场的力的性质。由此引入一个物理量并恰当地定义它成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因此将它定为重点。

  本节课的难点有三个:一场强的定义方法;二场强和电场力的区别和联系;三几种典型电场线的分布。确定的依据有三个方面:一电场强度的引入过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容易发生混淆,三学生对电场线的分布往往只识其形而不解其质。

  四、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本节课内容较抽象、理性思维较强的特点,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思维,如:启发式教学法、 “发现学习”教学法。

  学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协商讨论,突出主体性。因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同时变学会为会学,是改革传统教学的重大课题。

  五、教学过程

  据以上的分析,教学中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掌握知识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引入新课:(大约需要3分钟)

  首先提出问题(看幻灯片1)学生解答,之后我这样导言:力不能脱离施力、受力物理而独立存在,即力具有物质性,由此可知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这节课我们从两个方面去认识它,一是定量描述,二是形象化描述。由此引出课题“电场强度”

  意图:这样处理抓住要害,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发现矛盾,使学生不知不觉开始新的认知体系的建构。

  2.新课教学:

  首先电场的教学:(看幻灯片2)

  让学生认识到电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并通过类比的方式,克服学生陌生心理。之后强调本节课的知识主线: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作用。

  然后进入电场强度的教学(大约需要17分钟)

  创设问题情景:(幻灯片3)

  1)两点电荷间静电力的产生用场的观点怎样解释?进一步说明场具有何性质?

  2)电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如何来认识它?

  3)引入的试探电荷应具有什么特点才能真正反映原电场的性质?

  4)同一试探电荷在某一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不同位置受力的大小方向一般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通过前四个问题,以电荷在电场中受力为主线,引出电场力的性质:即电场有强弱又有方向

  (看幻灯片4)

  1)能否任意选取一个电荷,用它在电场中某位置受到的电场力表示该点的电场的强弱和方向?为什么?

  2)同一试探电荷在电场中的不同位置受力不同,不同试探电荷在电场中同一位置受力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3)电场力即与试探电荷电量有关,又与电荷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据此试问:F/Q是反映了谁的量?

  显然我们应引入一个物理量,并对它恰当的定义,使其充分反映场的强弱和方向,引入的物理量就叫场强吧,该如何定义它呢?

  意图:通过以上合理设问,明确思维轨迹。让学生清晰地掌握场强引入的思路及其物理意义,即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一。而在下面的问题中又顺理成章出开始了对场强的进一步的认识。(看幻灯片5)

  1) 前面用比值法定义了场强的大小,场强的方向又如何定义呢?

  2)由定义式E=F/Q和力学单位制确定E的单位和其单位在数值上含义。

  让学生思考在E=F/Q中Q是什么电荷的电量?能否推出E∝F、E∝1/Q

  而场强E的决定因素又是什么?

  最后让学生在上述思考的基础上归纳电场强度物理意义、定义及其特点

  电场强度是对电场的定量描述。但电场看不见、摸不着,为便于我们的研究,需要把它形象化的表达出来,物理学中用一系列的曲线来代表电场。

  ⑶由此引出电场线教学(大约需要12分钟)

  幻灯片7

  在这部分教学中我类比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首先复习初中所学的磁感线的定义,并通过条形磁铁磁感线的分布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磁感线的疏密同时反映了磁场的强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画电场线也需要以一个恰当的规定为前提,经过这样处理使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发生影响,从而使学习形成最大的正迁移。

  在类比基础上解决下列问题(幻灯片8)

  ①让学生总结出画电场线的两个规定

  ②在了解了匀强电场定义的前提下,画出它的电场线?

  ③在做完教材41页例二后,画出孤立正电荷、负电荷电场的电场线

  ④不要求画出等量同号、等量异号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让学生观察教材图12-7, 找出:

  电场线的方向特点

  电场线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

  之后观看图片和动画:(幻灯片8、9)

  最后学生注意观察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总结电场线全部特点

  意图:通过恰当的类比,潜移默化、突破难点教学难点三。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使学生获得创造体验的同时把握根本。

  3、课堂练习:(大约需要10分钟)

  为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顺利迁移,将安排如下练习:

  1)在电场强度教学结束时,练习教材例题一,巩固F=EQ表达式的应用。

  2)在引导学生画孤立点电荷电场线之前,练习教材例题二,即巩固定义E=F/Q,又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3)通过让学生填写场强与电场力的区别与联系的表格,即考查、反馈了知识的掌握情况,又突破了此教学难点二。

  4、课后小结:(大约需要3分钟)

  在这部分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畅谈对本节课知识上的收获,思想方法上的领悟,教师在评价的同时加以补充。意图是帮助学生梳理全节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5、布置作业:

  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领会研究方法,特布置作业如下:

  1)课后练习⑴⑵⑶

  2)阅读课后的阅读材料“用比值定义物理量”

  6、板书设计

  以上即是我的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物理说课稿 篇10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苏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二节,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原子构成初步 及简单静电现象的解释等,摩擦起电现象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经学习过,应该说学生对这一现象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而 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则需要在学习了“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应该说,学习本节内容,有利于培养学 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需要注意的 是,新教材把本节内容安排在这一章,主要还是为物质可以再分做准备的,这一点与它在以前老教材中所起的作用不太一样。

  1.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和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要求,并且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知道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③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④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的解释。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性实验相结合,指导学生观察现象、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交流、归纳规律,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①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通过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②鼓励学生自己查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3难点和重点

  前面我说过,摩擦起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在小学科学课学习过,因此,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自然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 我,学生对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一直以牢记为主,而对于为什么说只有两种电荷总是说不出所以然来,因此,理解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是本节课的难点。

  2选用的教具及准备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可以提高学习的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探究性学生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 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 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基于以上原因,我为本课准备了一些图片资料和视频材料,如:石墨分子、金刚石分子、富勒烯分子的图片,静电现象(手摸那个带电 的球后,头发全都飘了起来)课件、摩擦起电,电子转移的动画课件,另外,我还要求学生课外在网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关静电现象的资料,充分发挥互联网辅 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上,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活动器材,如: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泡沫、塑料尺、塑料细丝、碎纸屑。

  3教学处理

  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便是做好实验:静电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规律的得出,做好静电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由于静电实验易受绝缘性能及湿度 等因素的影响,课前,我会把所有的实验器材充分晒干或烘干,提前一天通知学生洗洗头,在学生动手做实验前,我会先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和示范后再让学生自己实 验,以保证学生能较容易成功,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摩擦起电现象,又为后面探究性实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保证探究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的 顺利进行,我从小磁针的灵活转动获取灵感,事先在玻璃棒和橡胶棒中间打眼,使他们都能支在支架上,这样放在水平桌面上既不易晃动,受力后也很易转动,实验 效果明显,学生通过经历亲身体会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4教法、学法

  4.1教法

  基于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及本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我准备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 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 学生进行实验和对计算机的模拟电子转移过程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让学生 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4.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 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在做好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富有逻辑地分析,讨论,并由他们总 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 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逻辑推理,总结归纳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事实,并应用这些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5.1趣味视频,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准备安排两个实验引入新课,第一个:一种演示放电现象的实验设备,让一位同学转动手柄,产生电火花并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一个实验,旨 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多感官共同作用,而且,与播放视频相比,该实验现场感强,毕竟是眼前发生的,学生感觉会不一样,第二个:把碎纸屑置于电 视机屏幕前,关闭电视机,看到碎纸屑都“飞”到了屏幕上,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实验?首先,这个实验学生在小时候已经做过,我想以此唤起学生的记忆,充分利 用学生的这些既有的经验、智慧和知识,让它们与后续的新知识进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从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实现新知识的主动建构的构 成。

  5.2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设问:你有办法吸起这些小纸屑吗?

  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儿时的实验:用塑料尺或钢笔的塑料套摩擦头皮然后去靠近小纸屑。

  师:我们刚才发放了玻璃棒和橡胶棒,去靠近这些小纸屑,试一试,又有什么结果。

  学生靠近后,发现不能吸引。

  老师以规范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去靠近这些小纸屑:

  学生靠近后,发现这次能吸引了。

  问: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说明了什么?还记得吗?

  生:说明物体带了电。

  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使它们带上电的?

  生:用摩擦的方法。

  师:你能帮摩擦起电下个定义吗?

  个人认为,这样的过程,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下定义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归纳的过程。

  5.3步步深入,突破难点

  师:事实上,这些知识同学们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习过了,是不是呀?时过境迁,更准确地讲是今非昔比,我们的心智更高了,我们的知识面更广了,现在再看这一现象,同学们能否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你更感兴趣的问题呢?

  学生热烈地讨论、提问。

  师:我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望,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今天我们择其一二进行研究,刚才有同学问,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 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撇开这个问题先不谈,我想问:第一组同学用丝绸摩擦了玻璃棒,第二组同学也用丝绸摩擦了玻璃棒,这两根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 呢?

  在学生讨论,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在物理上,用同样的方法,使同样的物体带上电,我们就说它带的是同种电荷。

  问:如果同种电荷遇到一起会怎样呢?同学们用这两根玻璃棒试试看。

  学生实验后会发现两根玻璃棒会互相排斥。

  问:由此能否得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这一结论?

  学生很快会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请持否定意见的同学发表看法,使其他同学意识到: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结论;要想排除偶然性,必须通过多次实验,引导学生使用橡胶棒继续实验,并告诉学生,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带同种电荷的物体靠近时是相互排斥的。

  我始终认为,知识与技能固然重要,但我们物理课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探究能力、探究方法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潜移默化,需要我们老师做有心人。

  师:再回到刚才的问题,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呢?同学们能否通过实验来加以证明?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确定实验方案:我们假定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为A电荷,我们只要让橡胶棒去靠近玻璃棒,若互相排斥,则说明是同种电荷,即橡胶 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也为A电荷;若不是排斥呢?说明不是同种电荷,是异种电荷,则我们就假定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为B电荷。

  学生实验后发现,它们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吸引,由此证明:一、它们是异种电荷;二异种电荷会互相吸引。

  小结:经过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大量实验证明:

  板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设问:刚才我们使用塑料尺也能吸引小纸屑,说明塑料尺也带了电,那么,塑料尺所带电荷的种类有几种可能呢?

  学生讨论和达成共识:有3种可能:①与玻璃棒的相同,为A电荷;②与橡胶棒的相同,为B电荷;③与玻璃棒和橡胶棒的都不一样的第三种电荷,假定为c电荷。

  再引导学生讨论验证方案:去靠近玻璃棒和橡胶棒,若与玻璃棒排斥,则为A电荷;若与橡胶棒排斥,则为B电荷;若是第3种电荷,则会出现什么现象?因为与A不同,所以会和玻璃棒吸引;与曰也不同,所以又会和橡胶棒吸引,即两次都会吸引。

  学生实验后发现:一次吸引,另一次排斥。

  科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实验,发现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从来没有见到过两次都吸引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这说明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提出:(课件展示)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应该说,上述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发现——探究——再发现——再探究”的过程,重点得到强化,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目标也顺利完成,而且,实验的进行和问题 的解答都是学生自己不断努力的结果,学生始终置于探索者的位置,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自己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体验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我始终没有忽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5.4自主学习,总结归纳

  “物体摩擦后为什么能带电呢?科学家从物质结构角度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安排学生自学课本p28页第一部分,P30页最后一部分,(多媒体课件显 示)

  1.分子是——构成的;

  2.(图片展示:水分子模型、石墨分子模型)指出哪个属于单质分子?哪个属于化合物分子?

  3,原子是由带——电——和带——电 ——构成的

  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安排学生带问题自学这部分知识,使学习带有目的和计划性,能突出重点,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完成自学的基础上,用动画展示不同物体得失电子而带电这一过程,化抽象为具体,使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六、作业布置

  (1)课后通过网络,电视,书报等各种媒体搜集静电方面的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2)制作一个简单的验电器。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在活动、制作、实验、讨论等方面的表现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本节课作业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实验,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作业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热门】物理说课稿锦集10篇】相关文章:

1.【精品】物理说课稿锦集九篇

2.关于物理说课稿模板锦集10篇

3.关于物理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

4.有关物理说课稿模板锦集8篇

5.【热门】物理说课稿三篇

6.【热门】物理说课稿四篇

7.【热门】物理说课稿3篇

8.【热门】物理说课稿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