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4-09 22:55:1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说课稿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说课稿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语文说课稿模板汇编7篇

语文说课稿 篇1

  《埃》是国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朴实、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其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赞美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本文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第二~三自然段详细描写了金字塔的特点和古埃及劳动人民的不朽智慧。这两段文字语言精确,说明方法多样,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是怎样写的,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反复朗读品味。

  基于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我认为,埃及金字塔的修建历史和原因,学生了解不多,对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形成一定的障碍。因此,在引导学生感受金字塔的宏伟、精巧时,要注意适度地引导学生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工作的艰辛。

  鉴于以上的认识和分析,本课设置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4个(重点指导“廓”的音和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其中,目标3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目标4是教学重点。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分两教时组织教学。

  第一课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练习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指导朗读的同时结合生字词语理解的检查和指点,在学生初步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叙述条理和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采用抓住文本的重点和难点,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读悟”的方式组织教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段落第三自然段进行“读悟品”,理解金字塔的宏伟、精巧的特点,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恰当的方法说明这些特点的,进而感悟这样宏伟而精巧的工程,集中体现了古埃及劳动人民不朽的智慧。

  一、复习导入。

  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工程宏伟、结构精巧

  二、精读感悟。

  1、首先让学生总览全文,寻找概括金字塔特点,涵盖全文内容的一句话(第四自然段起句),然后从这里切入金字塔的特点。

  2、体会金字塔的特点。

  (1)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的“146米”、“40层”、“1千米”、“230万块”、“2.5吨”等数字,抓住第二自然段中“刀片都插不进去”等词句,引导学生探究作者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金字塔的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结合对上述文字的说明方法的体会,感悟古埃及劳动人民建造金字塔的付出的血汗和其不朽的智慧。

  (3)抓住对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方法的理解,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勤劳和聪明,进一步感受金字塔和古埃及人民智慧的不朽光辉。

  3、以读带讲,感悟末节。

  最后一段,设计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其回应上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三、课堂练笔。

  结合对第三自然段说明方法的体会和小结,引导学生迁移写法,学习描述生活中的一处景物(并组织交流)。

  四|、拓展延伸。

  布置学生课后搜集一些关于埃及金字塔和其它一些被成为世界奇迹的古代文明,感受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朽智慧。

  板书设计:

  14 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精巧

  埃及的劳动人民 勤劳 聪明

语文说课稿 篇2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六部分:(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五)说教学程序 (六)说板书

  一 、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月亮湾》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篇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家乡月亮湾美丽怡人的田园风光,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全文共分为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的介绍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第二、三自然段介绍村前和村后的美景。本文的一个主要特色是通过写景表达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另外,教材中的插图展示了月亮湾的美景,应该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并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背诵。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即《古诗两首》、《蚕姑娘》、《月亮湾》、《快乐的节日》。这些都是关于写景的文章。学生通过学习《古诗两首》和《蚕姑娘》,初步领略作者写景的方法和对具体事物进行描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月亮湾》巩固了所学方法,为学习《快乐的节日》做好铺垫。通过学习,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景的技能同时得到提高。

  3.课时安排

  《月亮湾》这篇课文,我准备用三个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借助录音带和图画介绍月亮湾;学生自学本课生字,然后自读课文,说出三个自然段的大意。第二课时,深入学习课文,找出作者描写的主要景物,体会作者写景的方法,理解新词。第三课时,检查识字、背诵情况。现在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4.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和表达能力,以及动手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月亮湾的美景,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这样的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5.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课文的前后联系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体会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在这篇诗情画意的课文中,关于月亮湾的地理位置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

  要想教好一节课,了解学情很重要。二年级的学生基础功底薄,识字量少。但他们看图说话比较积极。我相信,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新词,同时结合课文的插图以及图画,这节课一定能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

  1. 以读促解法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引导学生多读,反复读,有感情地读,才能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直观教学法

  通过幻灯、图画等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新词、理解课文。

  3. 图文结合法

  本课文的插图,充分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通过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和本人的板图,进行口头说话,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说学法

  “好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与教相适应,我指导学生运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练一练——画一画等学习方法。这样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一上课就板书课题<板书:3

  月亮湾>让学生大声齐读题目,接着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乐曲和幻灯出示月亮湾的田园图片,问学生,“月亮湾是个怎样的村子?”(答:美丽的村子)“作者是怎样介绍它的美呢?”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学习的欲望。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 默读,并讨论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通过学生自读,并讨论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指导用叙述的语气朗读本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找出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共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个别回答,学生每说出一种,教师边画图,边问问题:

  (1)怎样的小河?(月牙一样的小河)

  (2)几座石桥?(一座石桥)

  (3)河水怎样?(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

  (4)清清的河水怎样?(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5)满树的桃花像什么?(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通过说出景物和其特点,以及结合教师的板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本段的内容,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2.出示写有词语:月牙、缓缓地、倒映、灿烂、朝霞的小黑板,让学生小组讨论这些词语的意思,然后进行抢答,教师再借助幻灯让学生核对答案。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通过讨论和激烈的比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协作学习的技能。

  3.读一读,比一比,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1)/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2)/过了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学生集体交流并讨论。通过比较,学生掌握了写作的技巧。

  4.让学生说出这一段的比喻句,并说说这句话用什么比作什么?再要求学生用“像”说一句比喻句。从中培养了学生动口,动脑的技能。

  5.学生边看板图,边复述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学这一段,并回答问题:村子的后面是什么?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五>检查学习效果

  为了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测评题:

  1.基础题:填空。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拓展题:画图写话。

  你的家乡哪儿最美?试着画一画,然后写几句话,再向同学介绍。

  六.说板书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我通过板书让学生了解了月亮湾的地理位置,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附板书:(略)

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不久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你们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2、有一位同学在小学毕业时感慨万分,饱含激情地写下了《明天,我们毕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课件)

  二、请同学们自学课文

  注意: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指名读课文,纠正错误。(了解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眷恋憧憬朝夕相处博大精深)

  4、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想一想、议一议)

  第一段(1)写想到即将告别校园、老师和同学,心中涌起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二段(2——5)写我们不会忘记母校,更不会忘记进敬爱的老师。

  第三段(6)写等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

  4、分段朗读课文。

  三、复习、导入

  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1、“眷恋”是什么意思?眷恋什么?(美丽的校园、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

  2、还会眷恋什么呢?(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

  3、为什么眷恋呢?(出示)

  (1)为什么深深眷恋美丽的校园?

  (2)为什么深深眷恋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

  (3)为什么深深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

  四、学生分小组讨论,相互启发,教师巡视。(议一议)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引读)我还清楚地记得,六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

  2、校园这样美丽,可明天就要毕业了,你想对母校说什么?(说一说)

  3、带着对母校的热爱、眷恋之情朗读课文。(读一读)

  六、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句子: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1)“五彩斑斓”是什么意思?课文描写了怎样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从清晨跨进校门、早操、上课、中午的写字、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方面体味校园生活的五彩斑斓)

  (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校园生活这样多姿多彩,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母校的热爱和赞美吗?

  七、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交流

  2、出示句子:“在我们的心目中,你是天使,你是大树,你是海洋。”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你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成绩也离不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你有切身的体会吗?

  过渡: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欣赏音乐),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炽热的心跳。

  八、复习导入

  1、背诵第4、5自然段

  2、作者眷恋母校、眷恋老师,想以怎样的行动来报效母校和老师呢。

  九、讲读第三段

  1、漫步美丽的校园,作者看着六年前亲手栽下的小树,产生了一个心愿,是什么心愿呢?

  2、出示:

  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看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

  (1)“栋梁”是什么意思?

  (2)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体会同学们立志成材、回报老师的心愿及对母校、对老师的深深眷恋。

  十、小结: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十一、总结:

  明天,我们就要毕业,。我们眷恋美丽可爱的校园,(因为)它是那样诱人;我们眷恋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因为)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你是天使,你是大树,你是海洋。让我们同唱一支歌,说声“谢谢,母校”“谢谢,老师”“谢谢,亲爱的同学”。分别总是那么让人依依不舍,不光是你们,老师的心中也是如此。回顾这难忘的时光,老师有许多话要说。可是,一时之间竟也不知如何开始,就用几句话,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吧!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背负着父母亲人的殷切期望,背负着母校老师期待的目光,希望你们从此迈开更加坚实的脚步,走向成功而幸福的人生,让亲人和母校为你们自豪、让祖国和民族为你们骄傲!

语文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课文特点

  本单元编选了《荔枝蜜》、《猫》、《斑羚飞渡》、《心中的鹰》等四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人类的生活轨迹,本文的作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留给人深深的思考。

  2.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抓住重点信息,复述情节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同情、怜爱弱小的思想感情,交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处事原则。

  3.学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较简单,冰河学生的思想认识、生活交接近,这都为本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重点,应该让学生多谈自己的看法。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只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读,才能体会课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

  2.复述法:利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让学生在复述中加入自己的感情,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3.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生、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四、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漂亮可爱的猫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很多同学家里都养了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带给了我们无限的乐趣,正如有的同学说的“生活因你而精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段不一样的养猫故事,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快乐与伤悲。

  (二)整体感知:

  1.点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勾画生字词,根据课文理解词语含义。

  2.检查预习,用幻灯片展示生字和解词,要求学生抢答,激发学生积极性,扫除文字障碍。

  3.在此浏览课文,在课文中标记几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的句子。

  4.根据学生标记的内容,找不同组的几个同学分别复述这几只猫的故事,要求复述得简洁生动。

  (通过两次不同的读,特别是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抓住关键词,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品味感情

  学生自行朗读,标记抒情议论性语句,让学生按小组完成这项工作,朗读与评说相结合,组内同学可进行补充。

  (四)感悟主题

  丰富的情感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缓缓流淌,不断积淀直至喷发,通过朗读、理解、品味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

  1.对挥舞大棒、妄下断语的我,你想说什么?

  对“可怜的猫”你想说什么?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可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谈一谈,从而领会课文的主旨。

  2.理解延伸

  人难免犯错误,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或多或少都会给别人带来伤害,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大伙说一说。

  (这一环节设置的目的时,让学生把学习和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涵,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五)总结课文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老师予以肯定和补充。

  感人的养猫的故事就到这里了,他留给我们的思索是无穷的,不光是可怜的猫,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可怜的人,他们不是被人们所注意,他们是卑微的、弱小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去关心这个弱势群体,请大家记住:“生命是一条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视”!

语文说课稿 篇5

  一、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开头课文《花钟》,这一组课文的主题是仔细观察。

  二、 教材分析与定位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单独这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理解,针对不同的年段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针对三年级上期这个特定的年龄段及课文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我们需要确定这篇课文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发挥的具体作用。根据教材的位置,结合课后的生字和练习,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要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娇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以后,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处理与定位。

  在《花钟》一文的教学中,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我所说的是这一课的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学习了生词,课文学习的重点放到第一自然段,借文学词学句。具体的课时目标是: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要求“艳、内”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3、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与习惯。

  重点是:感悟到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

  难点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三、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容置疑,众多的不必要的花样,只能虚化了语文,虚化了小学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最主要的任务还应该是让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形象。正本清源,这才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魂,其他的那些形式可以做为语文学习的补充,决不能喧宾夺主。要让学生在语文素养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进行科学的“训练”,开展以课文学习为基础的真正的语文活动。在训练的同时,淡化训练的痕迹,力求达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四、 流程与设计意图

  从这一课时的整体上看,我设计了五大环节:(1)激趣导入;(2)自主阅读,学习字词,感悟文意;(3)入境入情,自悟自得,积累语言(4)课外拓展(5)生字书写

  具体的流程与设计意图是这样的:

  一、 激趣导入

  1、出示“钟”字,你了解钟吗?说说你了解到的钟。那么“花钟”呢?出示“花”字。学生猜一猜。

  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去了解一下奇妙的花钟。齐读课题。

  3、生活中你见过花钟吗?(多媒体展示几种花钟,学生欣赏)

  师:这种花钟不仅美观,而且还能报时。那是因为人们把钟表的机械结构设置在地下,将花卉之美与钟表的工艺结合在一起了。那么课文中的花钟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好奇心理。同时利用媒体课件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课外知识。

  二、自主阅读,学习字词,感悟文意

  第一遍读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后畅谈感受,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第二遍读画出带拼音的字,读准字音,逐步深入解决文字障碍。依次是先读准带拼音的字,再读准要求会认读的生字,然后认读本课中的词语,最后通过找一找哪些词语是描写花的,有选择性地理解词语。

  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在初读课文后,学生所得的感受是最真切的,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与成就感。

  根据新课标课文的识字特点,紧扣教学内容,逐层深入地解决文字障碍。

  三、 境入情,自悟自得,积累语言

  1、理解第一句话“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出示自由读——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在音乐中欣赏各种美丽的花——交流欣赏后的感受——带着感受再读这句话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处理好想像、文本与音像材料之间的关系。2、了解各种花的样子与开花时间

  指名读第一段,其余的画出作者所描述的花——交流名字——看图识花

  ——找出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左右”一词)

  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并将阅读能力的培养润物细无声似的渗透于教学中。

  3、对比朗读,感受语言文字美

  (1)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怎样?(开了用得太多,单调,太烦了)

  (2)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吗?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读一读,画一画。

  学生通过听、读、辨,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我们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读一读,画一画后。请学生挑其中一句,反复朗读,想象一下这花的样子?

  交流,可以边做动作边说,并结合进行朗读。

  通过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在知识环境中寻求生活气息和人文氛围,体现生活化教学理念。

  4、积累与运用

  积累:填填课文中的句子。

  运用:试着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说秋天的丰收。

  积累与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运用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也进行了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四、 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花的资料,填补花钟。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将语文学习带向课外,走向生活。

  五、生字书写

  其中的七个生字,进行书写,将14个生字,分课时书写,降低难度,提高书写质量。

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 本课属于书信体文章,信中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所有热爱和平的人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文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在一起,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内容感人。

  我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3、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是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是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二、设计理念。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而新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必须凸现学生的主体精神,为学生开展探究、合作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所讲到的战争与中国学生的生活相差甚远,因此他们很难从文章本身产生对战争的理解。怎样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才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课前建立一个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网站,将战争的有关文字资料、视频录像等收集进去,引导学生主动上网探究、合作学习。这样,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和平的渴望,激发他们对战争的憎恨,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播放一组表现幸福生活的画面,老师配合画面描述,然后引导学生交流看了这些画面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舒缓轻松的音乐中,学生欣赏着一组组表现美好幸福生活的画面,感受到了和平生活的美好。这与战争地区的满目疮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面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憎恨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

  我让学生根据专题站上的学习导航自学课文,并检查他们的自学情况。

  (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的环节中,我利用“学习导航”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目的是为了渗透了学习方法和学习的目标,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网上学习的盲目性。)

  (三)精品细读,感悟内容。

  1、这次,我让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读上两遍,看看读懂了什么?在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更需要老师放开手脚,少讲、精讲,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再读课文,说感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既尊重了学生个体的感悟,独特的体验,又十分巧妙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网络环境的学习不会排斥朗读,否则网络学习会因为冷漠而没有情感与激情。当学生缺乏感受或是有一定的积累后,读书正是体会情感和宣泄情感的最佳方式。教学中,我抓住作者“巨大的悲痛、深切地缅怀”这一感情基调,让学生充分读书。要读出失去亲人的悲痛,读出对父亲的无比怀念,读出对战争的憎恨,读出对和平的呼唤。在读中真情流露,感染自身。)

  3、重点理解句子“今天,虽然我们中国孩子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不急于讲解,而是先让学生通过对专题站上的“战争及后果”和“视频资料”两大板块的浏览,加深对残酷战争的了解。

  (2)接着引导学生交流刚才所看的和想到的。

  (3)然后教师结合着首页上的几幅有代表性的画面叙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让学生认识到战争一触即发,随时随地都威胁着人们,威胁着像花儿般美好的平和环境。

  (4)最后当学生感情蓄积充分时,引导他们呼喊出“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共同心声,将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也顺利地结束了教学任务。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中涉及的战争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距甚远。如果采取灌输的方法,将会是要学生硬记思想感情,无病呻吟。学生的情感、态度是肤浅的、淡漠的,很难达到价值观上的共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采用了文字资料的浏览,视频资料的播放等形式,创设了民主的学习氛围,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支持学习。使浅薄的感受变成深刻的体会,在探究中熏陶感染、迁移升华,灌输思想变成每个学生都是思想的源泉。)

  四、教学反思。

  1、由于网络资源集文字、图形、声像于一体,形象、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场面,所以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到了战争所带来的可怕后果,发自内心的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憎恨也就格外的强烈。

  2、网络教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性,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在昂然的状态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因而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朝气蓬勃的可喜局面,既省时又高效。

  3、作为执教者,我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也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探讨,一起思考,由于情感的过于投入,在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哭了,让大家见笑了。

语文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课文以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群鸟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来让学生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写春雨的形象。第二部分是第2—5自然段,写三只小鸟讨论的内容。第三部分是第6自然段,也是写春雨的形象。第二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要通过多种活动,浓墨重彩地让学生积累语感,体会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朗读表达感受。

  3.培养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4.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激发热爱春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基于以上分析,教学中我会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歌曲、表演等形式开展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沟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为达成本节课预定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法:

  1、谈话法:在活动得导入环节我运用与孩子进行有关春天主题的谈话,帮助幼儿积累整理自己积累的有关春天的知识经验。

  2、演示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孩子展示春天的勃勃生机,《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情景,也是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作用,使孩子对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

  3、情景渲染法:将学生置身于《春雨的色彩》散文情景中,通过角色表演,强化学生对春雨的色彩的感受。

  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我着重让学生通过两个途径学习:

  1、多种感官参与法: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的意境,并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与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进行角色表演,说出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伴之间合作表演的快乐,也将成为他们永远的回忆。

  3.操作法:给每个孩子操作的机会,给每个孩子展现自我的机会,在安排学生找一找诗里描写春雨下到草地上、柳树上、桃树上、杏树上、有菜地里、蒲公英上各用那些词语,通过找,让学生学会用小动物的话来回答,促进幼儿积极思维,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是2课时。

  下面我说一下这篇课文教学基本流程是:

  一)、在导入部分。

  我为学生准备了一段春雨的声音,让学生模仿雨声,“沙沙沙”之后,多媒体播放歌曲《小雨沙沙》。模拟雨声是唤起孩子已有的感觉经验,把轻快的音乐融入课堂,以激发学生对春雨的喜爱,更好的让孩子入情入境。)

  二)、在整体感知课文时。

  我先问孩子,在你心中春雨是什么颜色的?(看图片,出示课题)接下来,我放映直观形象的图片,形象生动的描述课文燕子、麻雀、小黄莺对春雨的争论,创造出优美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春雨的美。)

  三)、在学生自由读课文环节。

  先提出读书要求,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接着同桌互相检查。

  最后,指名读课文。一方面有老师方法的引导,另一方面有学生的互相帮助,互相评价。

  四)、读完课文,来认读生字新词。

  出示生词幻灯片时,把他们称作孩子们的新朋友,从心理上增加亲切感,采用齐读,指名读,抢读多种形式,并侧重于后进生,尽量使每个孩子都掌握住,为熟读课文打好基础)

  五)、品读课文环节,我根据课文内容,借助图片、表演等形式来开展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春雨的美。

  处理课文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主要引导朗读。细细的春雨落在地上,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应该怎样读呢?(要引导学生读得轻一点,慢一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验春雨的特点。接着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进行多种形式朗读,边读边思考: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比如:大家指的是谁?大家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呢?等等。

  (在这里,我没有让学生按课文的顺序学习,而是让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后质疑,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着引出了课文的第二部分,首先看小鸟的图片,提出中心问题: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以它通领全文。接着让学生带头饰练习表演参加争论的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角色表演是为了让学生从心理上更亲近课文,提高兴趣,让学生更放松、更充分的体验课文。

  表演完之后为学生指导朗读,让学生分较色朗读,,配合多媒体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是朗读成为享受。

  六)、理解课文,体悟感情之后,是对课文的拓展。

  我提出:小动物眼中的春雨还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这样,一方面打开学生思路,一方面从课文中学习、练习语言表达。

  七)、扩展阅读部分,出示描写春雨的古诗

  这样是为了紧紧围绕春雨,从小鸟眼中的春雨,到小动物眼中的春雨,再到小朋友眼中的春雨,最后到诗人眼中的春雨。体现从文本到生活,再到拓展的文本。

  这是我对《春雨的色彩》这篇课文一点粗浅的理解和想法,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正。谢谢大家!

【实用的语文说课稿模板汇编7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说课稿模板汇编10篇

2.实用的说课稿模板汇编五篇

3.实用的说课稿模板汇编6篇

4.实用的说课稿模板汇编8篇

5.实用的说课稿模板汇编9篇

6.实用的说课稿模板汇编5篇

7.实用的说课稿模板汇编八篇

8.实用的说课稿模板汇编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