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29 08:32:2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说课稿范文集锦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说课稿范文集锦7篇

说课稿 篇1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作文写作指导《由一句话展开成一段话》。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等方面进行说课。是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在各年级考试中更是重中之重。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有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二、说“学情”

  通过写作,发现大部分学生写作时不能做到文通字顺。不能根据一个中心意思发散思维。不能将中心句扩展开来。

  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内容空洞,语言乏味。内容不具体。

  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不能发散思维,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想象。二是学生还没有掌握写作技巧。

  三、说“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学情,我设计了一节《由一句话展开成一段话》的写作指导课。

  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2)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互动、思考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发挥想象,激起参与兴趣,产生表达冲动,诱发成就动机,从而自觉投入写作训练。

  重点与难点突破:

  教学重点是:会围绕中心意思说和写。

  教学难点是: 运用描写方法将内容写具体。

  四、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1.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本课我主要采用“说---品读---写----练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说时学会思考;在品读中体会写作方法找出中心句;在练习中总结写作技巧,在练习中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通过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开头出示字,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中间出现短句,通过短句引导学生的思维;之后出示片段,引导学生学会找出段的中心句。复习中心句在段或文中的作用。最后通过说话、写话练习,从而成功的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完成三维目标。

  (二)说学法

  加强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

  1. 通过让学生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 通过让学生在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训练,调动学生的思维,达到学以致用。

  3. 培养学生的个体意识和团体协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

  五、说教学流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分为“由字引入、激发兴趣——短句练习、发展思维能力——出示片段、复习中心句——出示中心句、说话扩写练习----布置作业、自由练习说话”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由字引入、激发兴趣:

  做法:课件出示“喜”字,让学生通过找朋友的方式,组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一开始不经意地去观察、去思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环节:短句练习、发展思维能力:

  做法:通过思考,发挥想象,把短句扩展开来,变成一个长句。并比较几个句子的生动性、具体性。

  3.出示片段、复习中心句:

  其中学生品读语段,找出段的中心句,掌握中心句在一个段或一篇文章中的重要作用。明白这段话是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4. 出示中心句、说话扩写练习

  出示中心句,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口头扩写。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中心意思,想一想,围绕这个中心意思要说什么?怎样把内容说具体。在扩民扩写训练中,老师感到学生的积极性高涨的时候,给学生提示用得很好的字词,让学生在瞬间体会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5.布置作业、自由练习说话

  通过中心句的扩展扩写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胆创作的能力,让他们组队,自由练习围绕一句话展开想象扩展成一段话。互说互评。

  6. 拓展练习

  课外围绕一个中心句练习写一段话。这一作业是对写作技巧的进一步训练。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流程。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是一篇新选入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 ]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这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课文第2—5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可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课后“我会认”中的12个生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范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习的安排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二、说学生、学法、教法

  学生

  夏天是孩子们的,欢乐是孩子们的,梦想是孩子们的。一年级的孩子们天真活泼,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对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夏天是炎热的,知了在树上唱歌;荷花展开了笑脸;小伙伴们穿上了汗衫和花衣裙,吃上了西瓜和冰淇淋……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我所执教的班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教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老师去讲解分析,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我以一个伙伴的身份给学生加油,并作适当的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定学法

  根据我班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识水平,因此确定运用“自主读——合作读——练习说”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他们熟读能力、想像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三、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标》特别强调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以课标为依据,针对课文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全文。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给小朋友也带来了欢乐。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4、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四、说教学

  说教学设计的理念

  1、调整师与生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特别是起始年级,就更要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语言特征和价值观念,想儿童之所想,乐儿童之所乐,把学生视为平等的学习伙伴。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本着一个“成为孩子们学习时的伙伴,玩耍时的朋友”的指导思想,从教学程序的设计,到课堂用语和肢体动作的运用,都力求让自己更儿童化。

  2、更新教与学的方法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关键词,怎样让如今的课堂成为充满爱意的课堂,富有诗意的课堂,饱含情意的课堂,体现创意的课堂,更需要在“教与学”上下功夫。在教的方面,我主要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游戏活动等方式,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主动参与,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学的方面,我则更提倡个性化的学习,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说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读)——积累语言理解内容(合作读)------拓展课文培养想像(练习说)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爱好,所以从看优美的画面,听老师激情导语的方式引入课,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1、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先播放课件:配乐出现贵港市东湖公园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让学生欣赏,然后让画面定格在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的特写上,让学生夸夸荷叶;优美的音乐继续,教师激情导入新课;荷叶是夏天

  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的音符。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也喜欢荷叶,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里去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吧!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读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我先让学生一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一遍或两遍课文,然后复习生字和由生字连成的词,把较长的句子多读读,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再将课文完整自由地放声读一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将课文完整自由读两遍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读后评价(对读得好、有进步的同学提出表扬和鼓励),最后读给同桌或好朋友听。

  (三)积累语言理解内容——合作读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因此,对课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附之配乐朗读,增强语感。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朗读。我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竞赛氛围,看哪一组同学读得好,配合得好,(小组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一部分同学读一部分同学表演等等)。小组间的比赛完以后进行评议,这样的形式使学生朗读水平不断提高,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学生在多读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四)拓展课文培养想像——练习说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像力最佳时期,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发学生想像:“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请小朋友用‘是’说句子,说说荷叶是小朋友的什么?”或者“你们要对荷叶说些什么呢?做些什么?”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和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理清重点

  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附板书:

  14 荷叶圆圆

  图 文

  小水珠 摇蓝

  小蜻蜓 说 停机坪

  小青蛙 歌台

  小鱼儿 凉伞

  荷叶

  五、说教学效果: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眼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感悟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我还充分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积累了词汇;体会文章情感,感受到池塘和谐的美,体会了青蛙、水珠、蜻蜓、鱼儿的欢乐。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激发了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尚市镇中心小学的王方。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接下来我将从说学生、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说反思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学生

  学生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已经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明确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等知识,这些为本课学习作了铺垫。而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质疑—探索—释疑—应用”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在小学数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联系,也是后面学习约分、通分、分数计算的基础,在整个分数教学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改变分数的分母与分子,而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发现、归纳过程,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渗透迁移的教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分数的基本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学生通过猜想和动手验证,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4、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三张形状大小一样的纸片、彩笔,老师准备课件、分数卡片。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本着 “以学定教”的思想,我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发展创新为宗旨,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引导发现、组织讨论、组织练习等教法,让学生全程、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学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课学生的学法主要有: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合作交流法、自学尝试法等。当然,由于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

  四、说教学过程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首先我为学生带来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猴王做了三个大小一样的饼,它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切成两块,分给猴1一块;又把第二个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2两块;接着又把第三个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3四块。听完故事,我问道:“同学们,哪只小猴分的饼最多?”来引发学生的猜想。

  设计意图:“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样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于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活动一:动手实践,验证猜想

  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将每张纸分别平均折成两份四份和八份)、涂一涂(用笔将其中的一份两份和四份涂上色)、比一比(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发现三只小猴分的饼是一样多的。同时得到三个相等的分数: = =

  活动二: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这三个分数,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他们的大小却相等,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

  活动三:对比归纳,提示规律

  1、运用课件引导学生分别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样变化的?

  2、小组合作,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3、自学教材,对比分析,并举例说明,着重理解为什么要“0除外”?

  活动四:应用巩固,体会规律

  我以学生为主角,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了两大组,请其中一组起立。站起来的学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四组活动,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及时肯定并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例2:让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 和 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明确《猴王分饼》的道理,并拓展延伸:如果小猴子要五块、六块、十块……又该怎么分呢?

  3、考虑到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设计了四组分层闯关训练。

  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预定的目标。还能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让学生畅谈收获,并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所体验到的收获与快乐。这样设计,不仅是对自己在课堂上知识获取的一个回顾,同时也评价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课堂的教学效果也给出了评价。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突出了重点,有助于学生归纳、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六、说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教学设计体现了“趣”、“实”、“活”三个特点。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折、涂、比等多种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探究的活动平台;课上得富有实效,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各位领导、老师们,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4

  《色彩的冷与暖》是六年制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了解色彩冷暖的含义及冷暖对比是一种强烈的色彩对比;培养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重点、难点是:了解色彩冷暖含义及冷暖对比、补色对比。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破重点、难点,采用了幻灯片、CAI课件及实物投影仪等多种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因此,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

  一、导入新课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制作了CAI课件,进行导课,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色彩的冷暖:播放配音动画:首先出现灰色暗花背景,接着出现美丽鲜艳的彩虹课题。其中,“冷”字用蓝色,“暖”字用红色,随着音乐的节奏字体开始发光,背景与字体;字体与字体都形成了强烈又和谐的冷暖对比。这时,同学们显得非常兴奋。享受了色彩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和美感后,我问:“同学们,看这个配音动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情绪激昂,纷纷举手有的说,灰色背景与鲜艳的课题形成高纯度与底纯度对比;有的说“冷”字的蓝色与“暖”字的红色形成强烈的冷暖对比。在讨论中,学生复习了上节内容并主动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二.教学思路及教程设计

  1. 对色彩色性的感知。

  为了让学生感知色彩的色性,首先播放了幻灯片: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展示给同学们。这时给这些丰盛的饭菜打上红光。同学们看后,惊奇地说,“大肉变的鲜红而菠菜却变成了黑色;”这时,又换成黄光,葡萄酒变成蓖麻油,菠菜象是发霉的样子,最后又蓝光,同学们纷纷的说:“大肉已经腐烂了,菠菜真新鲜。”学生一下进入了情节。这时我停止播放说:“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想象的翅膀展开了。

  2. 基本概念的讲述:

  由于色彩基本概念较为枯燥并难以理解,我采用了实物投影仪及

  CAI课件等电教手段。以最直观、最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色彩冷暖的含义。

  用CAI课件展示色相环,同学们看到屏幕上各种不同色彩的小圆点围成一个圆环,兴趣很高,这时提问,“请说出各种小圆点的色彩名称。”“大红”、“柠檬黄”、“草绿”等。当同学们回答正确时,画面中出现卡通小人笑着说:“你真聪明”、或“你真了不起”;同学们答错时,小人又说,“再仔细想想,动脑筋哟”之类的话。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积极性。学生轻松自如地理解色相环及在色相环中冷色系列及暖色系列的知识。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色彩冷暖的含义和补色、补色对比。我采取了列举实例、CAI课件、实物投影仪等多种电教手段。在讲述色彩冷暖的含义时,举出了赛马间的例子:将赛马间一半刷成桔红色,一半刷成蓝色,在蓝色部分休息的赛马很快就平静下来了,在桔红色部分的赛马在很长时间仍是焦躁不安。听完后,同学们情绪高涨之时,我趁机展示《晚间的咖啡馆》这幅作品,屏幕上的作品深深吸引住了学生。期待着我讲述这幅作品。我抓住时机讲述本幅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冷暖色在本幅作品中的应用。激发了同学们想利用色彩冷暖作画的情趣。我又举出了画家凡高的《向日葵》这幅作品,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并教导学生学习凡高勤奋作画、奋斗不息的精神,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在突破补色和补色对比这一难点时,我首先利用实物投影仪在课堂上做了视觉残像实验,实验中,同学们亲身体会到了什么是补色,学生感到非常新奇和兴奋,抓住这一时机又利用CAI课件做了一组补色对比练习,同学们便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本课的这一难点。通过以上的学习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色彩理论知识理解的难度,减少了技法训练中的周期反复,也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老师变枯燥的讲解为形象的演示,既领略了画面的美,又掌握了色彩的知识与技能。

  3、技法示范

  为了让学生对本课作画材料,用具及基本技法有初步的了解,我在实物搞影仪的平台上做画,播放到屏幕上,在老师的示范中使学生体会基本技法,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三、结束本课

  利用CAI课件展示本课板书内容,并布置了色彩的冷暖推移作业,讲述作业要求,强调重点、难点,结束全课。

  四、板书

  根据本课的重、难点,采用图文并茂的结构式板书,利用红和绿两种冷暖对比色,提现本课的训练重点。

说课稿 篇5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南帆的《蚂蚁》。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

  《蚂蚁》选自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之机趣”。这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关于生命的话题。《蚂蚁》一文通过对一只蚂蚁寻找食物时的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冷静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习好这一课,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能力。

  二、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设定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积累词汇;学习本文拟人化的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读课文,品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文学习,加深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本文拟人化的手法,品味文章诙谐幽默、富有哲理的语言。

  之所以这样设定是一句新课标和中考要求,近几年中考命题就涉及到以上各个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教法:引导。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选择依据:语文教学要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主。同时,本文篇幅不长,也相对简单,适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三,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基本具备了这种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 《 蚂蚁》课件 汉语字典 绘画纸笔 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六个小的环节。

  (1)导入:引出米老鼠孙悟空等经典卡通形象,要求学生设计蚂蚁的卡通形象,教师选出优秀作品展示,然后播放有关蚂蚁图片并以此引入新课。(说明:以下课件随教学进度播放,不再详细点明)

  这样导入,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蚂蚁和文本的兴趣。

  (2)“三个”落实:落实作者、字词、文章主旨。

  教师从四个方面进行引导:①读课文,整体感悟;

  ②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三个落实

  ③全班交流,教师检查小组学习成果。

  ④教师评价鼓励。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积累词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为后面探究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自主探究

  教师引导:布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参考书的提示做简单的批注。引导学生找出运用拟人的句子,分析拟人的表达效果。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课文,为后面的第四步做准备。

  (4)合作探究

  教师从三个方面引导:①速读课文,重点阅读文章6——9自然段思考:通过桌子上这只蚂蚁,作者进行了怎样的联想?又抒发了怎样的感慨?怎样评价南帆先生这只蚂蚁?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一、三题。

  ②学生分小组、分问题讨论,教师指导点拨并参与讨论。

  ③小组汇报,教师点评。以上就全部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头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蚂蚁》说课稿 渺小、自足

  《蚂蚁》说课稿《蚂蚁》说课稿

  《蚂蚁》说课稿《蚂蚁》说课稿《蚂蚁》说课稿《蚂蚁》说课稿教师板书 蚂蚁 联想 我(人类)

  《蚂蚁》说课稿《蚂蚁》说课稿

  《蚂蚁》说课稿无法主宰

  自己命运

  (5)拓展延伸

  看谁知道得多。说出你知道的有关蚂蚁的成语、熟语、谚语等。

  设计目的:开阔视野,积累知识。

  (6)布置作业;完成配套练;观察你身边的动物,写一篇100字以上的观察日记,要求运用两个以上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

  设计目的:学以致用,并通过观察培养对动物的感情。

  六、教学反思。

  1、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注重兴趣的激发和知识的积累。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并学有所得。

  2、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各种能力。

说课稿 篇6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22课《桥梁远景图》。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桥梁远景图》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第一篇课文,拉开了整个文化单元的序幕,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做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文章首先说明桥梁的基本结构,然后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想象新颖奇特,令人惊叹。

  本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以打比方的方式通俗介绍了桥的基本结构,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桥的基本类型,使读者对桥梁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第二部分在过渡段承上启下之后,对未来桥梁的远景从八个角度展开幻想。

  2、教学重点:感受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感受作者以科学为前提的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3、教学难点:在阅读基础上对桥梁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并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

  二、说目标:

  我觉得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三个维度进行具体设计。

  1、知识与能力:

  学会书写本课八个生字,会认本课三个生字。

  了解桥梁相关知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及生动性,领悟作者科学而大胆的想象。

  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朗读课文内容,感受本文既准确又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特点。

  观察身边生活与通过网络、书籍自主收集、筛选信息,合作理解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勇于探究,主动积极。

  培养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大胆想象的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说教法

  1、情境导入,故事或歌曲激趣:图片、课件导入,赵州大石桥的故事或歌曲《小放牛》进一步引发兴趣。(也可以引用“鹊桥”的故事等等)2、初读初思感知语言,精读深思培养情感,再读冥思引发思考。3、立足文本,借助媒体,拓展延伸。

  四、说设计,即对本课的一点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设计主要有情境设计、问题设计、活动设计、作业设计等,今天跟大家主要交流一下:问题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和作业设计。对于本课,我认为在突破重难点上可以采用这种“问题设计法”(见课件)

  (一) 具体的设计步骤(课件)

  1、 关于“准备”的设计:课前资料的搜集阅读为课堂学习做准备,第一课时的充分阅读、理解字词、了解桥梁基本知识和激发对桥梁的感情,为第二课时理解“远景”、畅想“远景”做好准备。

  2、设计“主题问题”,在结合课件、资料学习文本的基础上对“主题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在探究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件)附“主题问题”设计:

  (1)自读课文,说说将来造出来的桥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现代桥梁图片和文字,看看这些桥梁有哪些特点,结合课文说说茅以升先生的哪些“幻想”已经成为现实。

  (3)读课文,想一想:按作者的设想,“将来的桥梁”有哪些优点?你觉得将来的桥梁还能具有哪些优点,谈谈你的看法。

  (4)再次读课文及资料,看看你还会提出哪些问题,小组讨论整理出来,一起交流。

  (注: 这些问题可以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用或者您自己设计更符合班机情况的问题。)

  3、 做好依托,及时延展,使学生的自主拓展落到实处。两个方面:

  (1) 在适当时机,补充作者个人的有关资料和“桥”的科普读物的资料。

  (2) 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大胆、合理的想象。

  (课件)附延展问题设计

  (1)作者说“明天、后天的大桥,更是了不起。”你来说说,将来的桥怎样“更了不起”?

  (2)为在西二环与新华路交叉处建桥做个设想。试着为这座将来的桥梁绘制一幅“远景图”。

  五、理念的设计

  首先,我认为语文课应该重视范文语言的感悟、积累和内化。使学生成为“语言的富翁”。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的设计理论思路是:在了解文本后,利用主题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独自思考体会,共同交流探究,在合作、互动中培养学生朗读、分析、想象等多方面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既积累了语言,又学习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接着,在理解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使学生从现有的知识经验“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我觉得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活的,是具备实践作用的。其次,考虑到新课标强调的加强语文教材的'开放性,加强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孩子的个性创意,于是就进一步设计了“延展问题”,我觉得这样总体设计下来,能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既有基点,又能一步步有序地展开,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和亲切。

  六、说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编写的目的是什么?它对学生与老师究竟要起到什么作用?作为老师该如何用好这些思考练习?课后思考题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深化,为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增强各种能力,新教材在课后思考题的设置上做了大胆的创新和有益的尝试。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后思考题,一般都提示了课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课后练习为整体感悟课文起了导向性的作用。结合思考题存疑,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挖掘教材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使课堂教学做到既省时又高效,所以正确地完成这些思考题,对于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切忌单打一地使用,把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词句训练割裂开来,作为作业去完成。(当然,有时也要因文而异,因题目而异,所有课文的处理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见第10张课件:本课课后练习题是放在第二课时中作为延展问题使用,并且第二个问题稍稍改动,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问题更亲切、更有吸引力和操作性。

  七、课下作业设计

  包括课前预习作业、资料搜集,讲完课后的阅读建议、小练笔以及同步练习作业。

  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要依据课程目标三个维度来设计,赋予它新的价值,让课外作业,不仅仅使孩子巩固知识,而且还是快乐实践、探索创新、个性发展的园地。

  本课的课下作业设计(供选择参考)(除了有关同步练习题外的)

  1、搜集古今文人笔下有关桥的诗句,感受桥所蕴含的“诗情”。

  2、在课前搜集的基础上再搜集筛选整理你自己最感兴趣的桥的图片或知识,做成一辑“桥”的资料夹。并且写写自己的认识,向往,感受等

  3、搜集有关茅以升爷爷的生平资料和他写的大量的科普读物,读一读《五桥颂》《二十四桥》《中国的石桥》《桥话》,感受他与桥深深的感情。

  4、中国古今桥梁的科学技术,不少都曾走在世界桥梁建筑的前列,许多桥梁样式仍继续对世界近代桥梁建筑产生影响。同时,它又是活的文物瑰宝,记载着许多珍贵的资料。推荐阅读“泥客中国”网站之“中国桥梁”。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细胞中的无机物》是高中《生物》必修1中的第二章第五节的知识,即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的最后一节内容,在本章的前几节内容主要学习了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以及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糖类等有机物,本节学习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的相关知识。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知识在生物一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本章一至四节的知识点;下启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中无机盐Na+、K+等离子的运输方式,以及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渗透平衡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复习巩固组成细胞的分子的相关知识,又可为《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学习打下基础。

  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大纲对本节知识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有明确规定,要求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要求级别为Ⅰ级。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高考要求、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确定本节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

  (1)、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释生命活动为什么离不开水和无机盐

  2、能力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归纳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2)、通过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水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向学生进行拯救地球,节约用水的环境意思教育

  (2)通过无机盐对生命的作用及其在生物体的生化反应,向学生传达健康生活的方式

  (3)、能够关注人类健康,树立节水意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

  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

  (1)、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区别

  (2)、无机盐的作用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二、说教法

  前面几节内容已经对组成细胞的分子方面的知识有了系统的讲述,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课文中有大量的素材供学生去探究、讨论和思考。新课标理念强调教学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学中首先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与生物学相关的、可探究的问题,运用于教学中,服务教学;其次,充分利用课本的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对各种现象加以理解和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起到画龙点晴的功效。

  总之,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适宜的情感激励,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无机物并不陌生,但对此理解很多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性认识有待提高;同时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呈现出思维活跃,肯动脑子,善于怀疑,不满足现有结论,对一些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的特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明确结合水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无机盐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对水的认识多半来自“自由水”,而对于“结合水”不太了解,要通过一些已有的化学知识来理解。在学习无机盐的作用时,可以列举各种实验来加深感性认识。

  (二)、学法分析

  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在学生的学法上可才用观察与比较、思考与讨论、分析与归纳三种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时间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去年和今年,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严重的干旱,特别是在一些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河流、湖泊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收成减产,甚至发生颗粒无收的情况,这些事实说明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究竟水在细胞和生物体中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板书:细胞中的无机物

  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回答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分

  细胞中的水

  含量

  介绍正常生长和干旱死亡的农作物,主要原因在于含水量的不同

  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所以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细胞中的水

  板书:一、细胞中的水

  板书:含量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一般为60%-95%,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不同,且水生生物的含水量多于陆生生物,同时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的含水量不同,而同种生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含水量也是不相同的

  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

  4分

  存在形式

  这是细胞中含水量的多少,而我们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有气体、液体、固体,那么水在细胞中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

  板书:1、存在形式

  自由水:

  结合水:

  为使学生充分理解,让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深对水的两种存在形式的理解

  1.

  血液是流动的,心肌是坚实的,为什么两者含水量这么接近?

  血液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心肌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2.农民晒干葵花籽与炒干葵花籽主要失去的是什么形式的水?

  自由水 结合水

  3.比较新鲜种子和干种子谁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

  一般而言,代谢越旺盛,自由水含量越高

  4.同体积的水和同体积水的果汁放入冰箱中谁最先结冰?

  5.根据问题(4),自由水多还是结合水多生物体的抗旱、抗寒、抗热能力强?

  结合水含量越高,抗性相对较强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我们通常理解中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我们称之为自由水。

  一类则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内部一部分水主要以氢键的形式与蛋白质,多糖、磷脂等固体物质相结合,这部分水不蒸发、不能析离,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是生物体的构成物。

  小组讨论,回回答问题

  加深对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细胞中水的作用

  做笔记

  理解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通过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问题的能力

  10分

  作用

  通过前两节知识点的讲述,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细胞中水的作用

  板书:2、作用

  自由水:

  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为细胞提供液体生活环境

  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结合水: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1-5,归纳总结,得出细胞中水的作用

  引导学生自我归纳

  锻炼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6分

  细胞中的无机盐

  无机盐的存在形式

  列举学生耳熟能详的广告语:高钙片,一片顶两片;健康体魄,来源于“碘碘”滴滴;补铁、补血效果好,朴雪口服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1.存在形式:离子形式

  2.含量:很少,仅占1%-1.5%

  回到问题

  参与教学

  归纳总结

  做笔记

  阳离子:Na+、K+、 Ca2+、Mg2+、Fe2+、Fe3+等

  阴离子:Cl-、SO42-、PO43-、HCO3-等

  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无机盐

  5分

  无机盐的功能

  板书:3、作用

  实例1:

  图示:叶绿素分子、血红蛋白分子

  (1)为什么缺铁会导致贫血?

  (2)植物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为什么?

  实例2:

  人若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大量排汗,该怎样做?

  实例3:

  食物(蔬菜、水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Na2CO3 ),人吃后体内血液的pH值会不会有较大的变化?

  小组讨论

  回答问题

  归纳整理

  1.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笔记)

  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笔记)

  3.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笔记)

  人体内存在缓冲对:H2CO3 NaHCO3NaH2PO4Na2HPO4

  引导学生自我归纳

  锻炼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10分

  练习

  布置课后练习

  完成练习

  巩固知识

  加深理解

  8分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简单明了条理清晰,学生学习完一堂课后回顾板书便会连贯的回忆起今天所学的类容,帮助学生提高对本节内容的整体知感。

  在板书书写过程中,应注意正副板书的区别,注意文字和语言的示范性设计板书时应注意启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

  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 细胞中的水

  1、存在形式

  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以有力形式存在,

  占细胞内全部水的95%以上。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约占细胞内全部水的4.5%。

  2、作用

  自由水: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为细胞提供液体生活环境;

  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结合水: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 细胞中的无机盐

  1、 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离子形式(主要)

  阳离子:Na+k+Ca2+Mg2+Fe2+Fe3+

  阴离子:Cl-SO42- PO43-HCO3-

  2、 含量:很少,仅占1%-1.5%

  3、 作用: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精华】说课稿范文集锦7篇】相关文章:

1.【精华】说课稿范文集锦六篇

2.【精华】说课稿范文集锦5篇

3.【精华】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

4.【精华】说课稿范文集锦五篇

5.【精华】美术说课稿范文集锦5篇

6.【精华】说课稿集锦九篇

7.【精华】说课稿集锦4篇

8.【精华】说课稿集锦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