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初中

时间:2024-11-05 12:51:0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说课稿初中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初中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说课稿初中3篇

说课稿初中 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在小学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梯形性质的系统学习,它放在平移和旋转之后,全等之前,下册还要学习梯形的判定。可以看出教材的编排是一种螺旋上升的体系。而本节处在上升的中间环节。因此,对教材既不能拔的过高,又不能象蜻蜓点水湿一点皮毛。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本节重在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的问题解决,另外,教材的编排还要适当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2、通过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问题,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能运用梯形的性质进行相关计算和简单的说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说理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索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会数学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合作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探索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心。

  重点:

  1、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会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过形问题。

  难点: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主动探究习惯,提高说理的表达能力。

  二、说教法

  新的课程标要求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本节课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策略,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能力的平台,因此把练习教学当成一节课的主线。

  三、说学法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可以说是数学思维的教学。本节课就要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同时,在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梯形的性质,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的获取,让学生看到自我的价值,增强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常言道,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引入能充分唤起学生的注意。这节课的开头我采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易见的三个梯形实物的图片,以此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这样设计引入的:

  北京奥运会后,许多游客都发自内心的说出了同一句话:中国,Beatuiful!特别是我国的建筑更是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国的建筑溶合了许多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同,矩形,正方形,另外,我还发现了一种几何图形出现的频率也很高,你们发现了吗?(投影展示图片)

  二、引入新知

  在这个阶段我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参与的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可一问一答,可讨论或争论,围绕学习目标前进,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了解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这是这样设计的:

  师:是的,我们在这么多物体中都找到了梯形,它给世界带来了不同的美的体验,你能否根据刚才我们所看的图片,描述一下什么样的四边形叫梯形?

  生:

  师:虽然都是梯形,但我们发现它们的形状并不相同,你看下面三个梯形,后二个形状就很特殊,它是我们学过的哪一类梯形呢?

  (大屏幕展示)

  生:等腰梯形 , 直角梯形

  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它们的特征

  (大屏幕展示)直角梯形:有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三、 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分组活动为主的.形式,教师在活动中要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对学生的研究给以鼓励肯定。教师围绕梯形的性质提出有探索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合作研究、分析,然后提出小组的意见在全班讨论,同时对他的意见进行评价。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小组合作意识。这一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梯形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能不能把梯形转化为以前我们所学过的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呢呢?请在刚才你所画的图上把你的转化方法画出来并和你的同桌交流。

  师:(大屏幕展示转化的几种常见方式)

  师:它们被转化成了什么样的图形?

  学生答:

  师:我对等腰梯形最感兴趣了,你们能不能和我一块探究一下等腰梯形的边角,对角线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做一做]:

  师:在你准备的方格纸上,画一个等腰梯形ABCD,过两底边AD、BC的中点E、F画一条直线,将等腰梯形ABCD沿直线EF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生:等腰梯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类比平行四边形和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探究方法来研究一下等腰梯形的边、角、对角线有什么关系?(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学习)

  生:边:一组对边平行,两腰相等

  角:同一底边上的两底角相等

  对角线:对角线相等

  教师提问几个组并对学生的结论给予评价总结

  (大屏幕展示)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说课稿初中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了解地球的大小

  2、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并掌握南北半球、高、中、地纬的划分标准

  3、理解经纬网并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4、培养学生观察、演示、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地轴、两极、经线、纬线、赤道等概念,理解经、纬度及南北半球及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遥望星空,看到太阳和月亮是什么形状?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形状呢?

  一、地球的形状

  学生预习,回答地球的形状

  展示地球卫星图片,理解地球的形状

  (过渡)在古代,由于受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结合板图讲述盖天说和“混天说”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过渡)直到1522年9月,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一周的'航行,才从实践上证明了地球的确是一个球体

  利用地球仪展示麦哲伦航行的路径,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设问: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设问:地球是个规则的球体吗?(学生阅读材料,回答)

  (过渡)地球很大,究竟有多大呢?

  二、地球的大小

  学生阅读P16图2-5,用图中的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教师利用“中国的面积”“珠峰的高度”说明地球之大。

  (过渡)要掌握巨大的地球的很难,于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地球仪

  (活动)

  学生四人一组,找出地球仪上的南北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学生上台指出

  教师演示地球自转,指出地轴的含义,而后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学生从南北两极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

  第2课时

  复习前一节的内容

  (过渡)在地球仪上,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圈和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他们就是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

  (一)经线和纬线

  学生观察地球仪,阅读P16最后一段文字和P18最后一段文字,完成表格练习

  纬线经线

  概念

  形状

  指示方向

  长度

  教师利用经纬网,引导学生理解经纬线的特点

  设问:在地球仪上,纬线有多少条?经线有多少条?

  (过渡)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人们分别将它们各自规定了一定的度数,这就是经度和纬度

  展示表格,学生阅读P17-18文字,讨论交流

  纬度经度

  度数范围

  0度经纬线划分

  经纬度划分

  半球划分

  结合地球仪理解经纬度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尤其突出在地球仪上如何判断东西半球。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P18活动1、2、3,理解如何在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东西经,而后出题检测。

  四、经纬网

  (创设情境)如果一艘轮船在海上遇难,你作为该船的船长,你会如何向救援船队报告船所在的位置(学生讨论回答)

  (过渡)要确定该船的位置,就需要学到和经纬网有关的知识。如何利用经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如何一点的位置呢?

  举例说明:假设你要向老师报告你在教室里的位置,你会怎样报告?

说课稿初中 篇3

  一、说教材

  《环境被破坏》是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单元主要对孩子进行环境科学教育,贯穿着“正确认识自然和人类的关系”这一思想。整个第二课既使孩子深刻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又是第三课落实环保行动的前提。如果不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就不会有意识地关爱和善待自然,不会主动地保护自然环境。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孩子初步了解了世界特别是我国资源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孩子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让孩子认识到人类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人类对环境有保护和改善的责任,为孩子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落实环保行动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经过一年半的初中生活,孩子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又正值春天,是孩子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好时机,对于环境的状况孩子尤为关注;孩子在地理、生物、语文、英语等课程对于环境问题有所学习,再加上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报道,孩子对于资源、环境问题并不陌生。但是孩子的活动范围和认知水平是有限的,老师应及时地给予指导。

  当前环境被迫破坏的状况,特别能震撼孩子们的心灵,激发孩子亲近自然、鉴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孩子学习这一内容应该不会很困难。

  三、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孩子关注自然;帮助孩子认识到目前环境的破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孩子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

  【能力】培养孩子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卫人类家园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状况,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知道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现象,认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教学难点:环境破环的后果,进一步强化孩子的环保意识。

  五、说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1)指导阅读法。

  指导孩子的课堂阅读活动,重视课堂引导,启发孩子发现和探究问题,并点拨孩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点、难点,做好辅导工作。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Powerpoint、挂图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活动探究法:引导孩子通过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孩子为主体,使孩子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4)讨论交流法:组织孩子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促使孩子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2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孩子进行学法指导,让孩子从机械的“学答”向主动地“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小结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与探讨,我们知道了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形势非常严峻,无论是水资源,还是土壤资源与空气资源,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人类对这些资源的破坏,恰恰又反过来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沙尘暴、龙卷风、洪水,等等,都严重伤害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成长。环境保护,对人类来说是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

【说课稿初中】相关文章:

初中说课稿07-06

初中地理说课稿12-22

初中地理说课稿05-15

初中物理说课稿09-19

初中物理说课稿05-29

初中的地理说课稿09-28

初中美术说课稿09-12

初中音乐说课稿10-17

经典的初中历史说课稿11-13

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