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16 18:39:5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汇总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汇总4篇

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特点: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会出现什么天气;重点介绍了怎样看云识天气,从两个方面来看:看云;看云上的光彩。最后说了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本文介绍了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云的名字较多且容易混淆,学习时,搜集信息是重要步骤;本文结构清楚严密,语言生动形象,因此,学习写作方法也是一个重点。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第四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内容以科学探索自然为主题,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与兴趣。这一课时本书的第一篇说明文,要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掌握一定的说明文阅读方法。

  学生分析:

  说明文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可以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注意身边的说明文,理解说明文的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都很强,对什么都充满兴趣,在学了本文后,可以引导他们每天注意观察天上的云。对课文,搜集信息不难,但是要概括大意并有条理地归类,对学生来说有些难。语言赏析环节,学生对比喻、拟人等手法已经很熟悉,但是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些修辞在说明文中的名称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峰峦、预兆、轻盈、匀称、崩塌、弥漫、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搜集、筛选信息,了解如何“看云识天气”;

  4、认识说明文,掌握简单的说明方法;

  5、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结合语境,理解、识记词语;

  2、抓住关键语句,梳理结构;

  3、列表格,归纳整理云与天气的关系;

  4、从词语、修辞等方面赏析语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大自然,关注民间,关心生活。

  教学重点:1、积累词语;2、快速默读,梳理结构;3、搜集、筛选信息,列表格。4、掌握简单说明方法。5、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1、速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梳理结构;

  2、鉴赏语句,学习写法。

  教学方法:

  1、速读法:快速阅读,用笔勾画关键语句,如云的名字及其预示的天气,光彩的名称等;

  2、列表格:搜集、筛选信息,最终完成表格,掌握文章内容;

  3、讲授展示: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等展示,举例讲述;

  4、分享交流:展示一些图片、谚语,帮学生理解;

  6、尝试写作:仿照第一段,用比喻、排比写一段话。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记词语,理思路,列表格,认识云和天气。

  第2课时:了解说明文,掌握简单的说明方法,品味语言。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对照课件进行讲解】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化石,化石是会说话的石头,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对,化石告诉了我们那些远古的语句逝去的生命的信息。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有它独特的语言,天上的云会告诉我们什么呢?【看屏幕上云的图片】【板书:看云识天气】

  二、看题目:“看云识天气”,大家想知道什么呢?这篇课文,作者会写到什么呢?

  三、展示目标:提醒学生记住关键词,如识记、筛选、概括等。

  四、预习检测:在文中划出下列词语,朗读、解释并造句。

  峰峦 一霎间 预兆 轻盈 匀称 崩塌

  弥漫 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

  五、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组朗读,用笔勾画每段的关键语句:如云的名字,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等。

  2、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两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修正,最终确定】

  3、强调结构:总——分——总

  六、细读课文,整理归纳:怎样看云识天气?

  1、最基本的经验是:_______【从文中找】

  2、具体的方法,请同学们设计一张表格。【投影展示表格,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表格】

  3、形象的展示:看云层图,填上云的名称。

  七、合上课本,检验本领:【展示图片,学生看云识天气,要说明理由】

  八、走向课外,感受民间:【展示关于看云识天气的谚语、解释】

  九、小结:看云识天气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我们是看着文字来看云、看天气的,以后,我们要把这种智慧用到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关于作者是如何让为我们说明的,下节课来看。

  七、作业:A: 1、积累词语;2、完成《全效学习》

  B:收集有关天气的谚语并解释。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回顾结构图【课件展示,叫学生来填】

  由结构图导入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二、文体知识补充:

  1、说明文定义:介绍事物或事理,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2、说明文特点:知识性。

  3、说明文分类: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重点讲述】

  5、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作诠释、引用(诗文)【举例介绍】

  三、在文中找一找锁用到的说明方法:

  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引用、打比方

  四、品味赏析:品味文中写的最生动的片段或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

  【区别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

  示例:卷云丝丝缕缕的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修辞手法:比喻——作用:生动形象。

  说明方法:打比方——作用:清楚的说明卷云的形状,洁白和轻盈。

  五、小试牛刀:

  1、选举赏析【学生自由选句、赏析】

  2、仿写第一段:夜暮四合,周围的群山。

  【示例】夜暮四合,周围的群山,形态各异,宁静无比。它们有的像瘦弱的骆驼,被背上的重物压得挪不开步;有的像卧佛,神态安详的打着盹;有的像巨莽,在流云的映衬下慢慢潜行;还有的像一堵闸门,像天上倒挂的垂幔,像高高的谷堆?

  六、作业:仿写第一段。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小燕子进步了》是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生动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片面观察,收获较小。全文共有八段,以小燕子与燕子妈妈的对话为主线,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并配了图画,学生易读易懂。

  2、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篇课文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能运用自己喜欢有效的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能力目标:积累词语,自主选择词语造句。分角色朗读课文,能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情感目标:从"小燕子进步了"引发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3、教学重难点

  由于一年级学生还处于运用并巩固汉语拼音的主要教学阶段,是进一步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时期,因而识字教学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是通过朗读理解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难点是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并愿意把自己观察到的与人交流。

  二、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生字卡片;学生课前观察冬瓜、茄子。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情境导入法。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趣味游戏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识字游戏活动,爱护其好奇心、求知欲。

  3、以读代讲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代讲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4、直观教学法。通过使用实物、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进行观察、比较。

  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为此,与教法想适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采用:1、竞赛、游戏法;2、自学、合作、探究法;3、读、思、议、评、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歌曲欣赏

  播放"小燕子"歌曲,引入新课

  (二)、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作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喜欢幻想,常常会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围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对拟人化的童话情境情有独钟。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孩子们,昨天晚上,燕子妈妈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它告诉我说,它们家的小燕子可聪明能干啦!今天燕子妈妈要当着大伙儿的面考考小燕子,请我们到它家做客,好亲眼看看小燕子的出色表现,你们想去吗? 那我们就乘坐"聪明号特快列车"出发吧! 屋檐下,燕子妈妈正在迎接我们呢。它说它要开始考小燕子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识字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当学生自读课文后,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动手画一画生字新词、再读一读、记一记,让学生在读书中自学本课生字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通过学生自学生字,采用小组合作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合作。再全班进行交流,并让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记住的?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学生的识字记字经验。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记得快,忘得也快,遵循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比赛,爱玩游戏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开火车"读、赛读、"摘茄子"等识字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的乐趣中巩固生字。低年级学生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为写话打下基础,我用课件出示本课的新词,让学生读后自主选择词语说话,让学生在读说中积累词语,提高学生运用表达语言的能力。

  (四)、以读代讲、理解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课文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学生自读、互读、老师范读、个别读、齐读等多次练习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畅所欲言,说说读文后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共同探讨。再组织学生全班进行交流,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并随机板书。通过以上的朗读、交流,结合课题及板书让学生说说: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的笑了?这时学生的理解就更深刻,本课的重点就迎刃而解了。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小评论员评论,比比谁读的语气最像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充分从情感上熏陶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此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分组进行即兴演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他们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学生会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实践运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我用课件展示鸡、鸭、鹅三种学生熟知的动物,让学生分组观察探讨交流它们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在这一环节中,整合了课内外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把课堂教学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课堂走进了生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潜力,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是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体现了课文的思路,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背篼》是浙教版义务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短小而优美的散文,文章以山区为背景,选取了一个农家孩子黄昏时分打柴归来的形象,描绘出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勤劳的山区孩子的赞美之情。

  整篇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简练而又富有情味,适宜学生朗读和背诵。

  二、说教学目标

  1、感受山区孩子勤劳朴实的美好形象。

  2、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盛”,理解14个新词语的意思。

  3、初步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第二课时: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第2——7自然段,体会小男孩的勤劳、纯朴和可爱。

  第三课时:找出课文的重点句,围绕重点句读读议议,朗读,背诵全文。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绝非是简单地多搞些练习、多做些作业,而应是形式多样地、生动有趣地进行品词赏句、感情读背等训练。语言文字训练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统一、阅读中与片断练笔的有机的结合,是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语文素养与提高学生读写水平的基本要求和途径。对读写结合、文道统一的教学要求。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小小一个兜,宝物全入口,常常背在肩,既非衣兜也非裤兜,你猜它是什么兜?

  2、揭题,学习“篼”字

  3、《背篼》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

  二、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用课题扩充法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什么时候) (谁) (用“背篼”干什么)

  2、按三项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字词。(基础较差)

  (2)提出难读、难写、不理解的字词。

  字音重点:梢、攒、渍、背、盛。

  字形重点:篼、撩、揩。

  检查词义:蜿蜒依依送别积攒田埂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读后的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勤劳

  4、学习“学习提示”。

  (1)投影出示: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找出课文重点句。

  三、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句,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读课文重点句,导入:这个勤劳的孩子回来了。自由读,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同桌互说。

  2、句子比较,体会感情。(投影出示)

  (1)山风吹着他蓬乱的头发。

  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2)小溪发出轻轻的流淌声。

  小溪对他说着悄悄话。

  (3)鸟儿在树枝上叫着。

  鸟儿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

  比一比,体会表达的方法和情感有什么不同。

  3、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理解“炊烟袅袅”。

  4、如果你是孩子的妈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

  5、听到妈妈的呼唤,孩子怎么做了?默读第4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动词很多:.拐、绕、走、跨、走、走)

  6、感情朗读,小结。

  二、围绕重点句,学习课文5——7自然段。

  1、导入:山里的孩子已回到了家,我们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

  2、朗读5——7自然段,谈谈读后的感受。

  3、山里的孩子多么勤劳,多么懂事。他不但帮助家里打柴,还采集药材,积攒学费,同时不忘爱护邻家小弟弟。你有什么话对他说?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

  4、理解重点句:背篼里装的是什么?

  比较句子:

  背篼里盛着满满的柴火。

  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这两句话有什么关联?作者用第2句话来赞扬这个孩子,好在哪里?(前一句写了作者看到的事实,是“一次”,是平实的记叙;后一句写了作者的联想,是“许多次”,是“习以为常”的,是指整个童年辛勤地背柴火,点出背篼里柴火的象征意义。)

  5、小结:山里的孩子,利用课余的时间,去打柴、采药材,他是多么勤劳啊!

  三、朗读全文。

  1、自由读。

  2、四人小组交流。

  3、个别交流(评议)。

  4、集体读。

  五、回顾学习过程与方法,小结写作顺序。

  (课文按山里的孩子归来的顺序,先写大山的孩子,背着柴火回来;再写大山的孩子回到自家的小院里;最后作者赞扬了大山孩子的勤劳童年。)

  六、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2、5、6题。

  第三课时

  一、边听课文录音边轻读课文,回顾:你喜欢这个山里的孩子吗?他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1、交流:勤劳、孝顺、爱学习、爱他人

  2、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集体交流疑难点。

  3、听写词语。

  二、自读课文,欣赏语句。划下优美词句,试背。指名背诵部分语句。

  三、背诵全文。

  1、自由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

  4、课本剧表演。

  5、集体背诵。

  四、城市里的孩子与这些山村里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1、仿写练习:

  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哦,城里的孩子,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希望自己有一个怎样的童年?围绕上面的重点句,写一段话。

  五、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2、完成《作业本》第3、4、7题。

  3、补充练习:辨字组词。

  延() 民() 责()

  蜓() 抿() 渍()

  梢() 赞()

  哨() 攒()

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4册19课<我喜欢的鸟>。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同进又融入了欣赏,评述及设计应用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自然界中的鸟种类繁多,颜色丰富,姿态各异,通过对鸟的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可以使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画家的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在回忆,观察,分析与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3、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教学重点:

  鸟的美感及不同种鸟的外形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鸟的外形特点。

  教学方法:

  讲解 示范

  教具准备:

  课件, 图片, 有关鸟的录像,课件,图片等。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播放鸟的课件,稳定学生情绪,美术与自然学科综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能力,丰富鸟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欣赏自然界中鸟的图片,感受鸟的美感,了解鸟的共性,个性特点,通过观察总结鸟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种鸟的外形特点,说出如何抓住鸟的特点来表现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巩固创新:

  学生自由发表,介绍自己喜欢的鸟,说明其外形特点,教师范画演示如何画出鸟的特点,布置研究作业,集体完成一幅百鸟园的作品,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造型能力。

  四、课后拓展:

  让学生课后试着用纸造型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说课稿汇总4篇】相关文章:

1.说课稿汇总三篇

2.说课稿汇总八篇

3.说课稿汇总九篇

4.说课稿汇总五篇

5.说课稿汇总9篇

6.说课稿汇总7篇

7.说课稿汇总6篇

8.说课稿汇总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