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03-15 23:08:5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数学说课稿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说课稿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说课稿4篇

数学说课稿 篇1

  【课前设想】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是一种常用的统计量。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材例题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4名男生和5名女生进行套圈比赛,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了每人套中的个数,要比较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多次的教学实践表明:仅按教材例题的设计,力图一步到位地让学生认识到“由于男、女生人数不同,比较男、女生套中的总个数是不合理的,要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进行比较”是非常困难的。学生往往在否定比较男、女生套中的总个数的方法后,想到的是诸如去掉一名女生或增加一名男生后再比较,或者是将套中个数最多的学生进行比较等等。

  那么,怎样让学生主动想到可以比较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我们设想在例题前加一个情境:男女生两队人数相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不完全相同,这时要比较哪个队套得准一些,可以直接比较每队套中的总数,当然也可比较他们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接着当出现人数不同时又该如何来比,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出必须要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然后再来比较,这样更公平合理。在解决例题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动脑思考先比出结果,让学生在不自觉中运用平均数,再通过师生对话逐步揭示、理解平均数。利用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揭示求平均数的两种基本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某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整堂课的设计以“平均数”的概念引入、理解,求平均数方法的探索及应用为主线,练习也一改过去单纯运用公式求平均数的做法,着力让学生在思辨中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并对书中原有的练习进行深度挖掘,赋予了习题更深层次的含义,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含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课后反思】

  1.合理运用数学教学情境。

  课前,我和学生一起玩了套圈游戏,学生情绪激动、兴趣盎然,为新课的导入做好了铺垫,同时引出辅助题和例题教学,由于学生有了刚才的亲身体验,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然后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在解决好人数相同时的比较方法后,我设计了“增加一位女生”这一新的情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2. 概念认知的有效建构。

  本节课的知识能力层次为: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通过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另一种方法是“先合后分”。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我还特意在这一教学环节里渗透了“多于平均数的数值之和与少于平均数的数值之和相等”这一规律,为后面知识的解决打好了基础。

  3.数学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几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非常贴近,如:第一题是装铅笔的笔筒;第二题是学生篮球队,第三题是下河游泳。这三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此外,在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河水中,冬冬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在这个讨论过程中,还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有效地整合其他的相关学科。

  4.尊重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节课的例题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人数较多的统计图。为了能让学生有效理解和运用平均数的意义,我特意在例题教学前加了一道辅助题:人数相等的男、女生进行比较,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好这道题目。继而再增加一位女生和男生比,这时人数不相同,刚才比较的方法都不行,从而引出要比较他们平均套中的个数,为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设计的习题中,特别注重习题的二次开发,不仅仅达成书中习题所要求的目标,还赋予了习题的另一层含义。例如:书桌上的笔筒,不单单只是运用今天所学习的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我设计时追加了一个问题:冬冬在第三个笔筒里又放了一些铅笔,这样一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的“敏感性”。最后一道习题的第二个问题设计,主要是要体现学生在完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对平均数的灵活运用,训练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这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的练习既面向全体学生,也充分考虑了班级里的优秀生,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得到了发展。

数学说课稿 篇2

  说教材

  1、教学内容、地位和作用:

  “比例尺”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例”这一单元第一小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在对比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学好这部分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更好地理解地图。

  2、教材的编排意图:

  教材首先说明为什么要确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明确它的意义,并给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结合两幅地图的比例尺介绍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又通过一个机器零件的放大图纸,让学生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最后说明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例1教学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为后面比例尺的计算做铺垫。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3.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说教法与学法

  1、情境导入,激发求知欲望。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来源于生活的数学会使学生倍感亲切,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的发展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创设了脑筋急转弯和中国地图的图片情景,当学生听到那个急转弯的话题和中国地图时,顿时产生了疑问:柳州到桂林的距离有100多公里,而一只蜗牛从柳州爬到桂林只用了2分钟,比坐火车还快,这是为什么?使得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积极参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2、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在教学中设计了自学提纲,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中学生交流回报自学的成果,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位学生自始至终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试图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从而获得数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例尺

  1、我从柳州坐火车到桂林用了2小时,而一只蜗牛从柳州爬到桂林只用了2分钟,这是怎么回事?

  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

  1、师:画线段。用线段表示下列物品的长。

  ①橡皮长5厘米

  ②铅笔10厘米

  ③米尺长1米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如何在一张纸上画出1米长的距离,从而使学生感受比例尺的作用

  2、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汇报交流自学的成果,通过教师的引导建构起比例尺的知识网络。

数学说课稿 篇3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第一课时,我准备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汇报我是如何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两条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和夹角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一直线到另一直线的角和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及其应用,正确理解夹角公式成立的条件及特殊夹角的求法。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应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和提高他们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另外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也是这堂课的重要目标。

  二.关于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这节课所选用的教学内容是:教材中的定义、公式,但例题的选择较课本难度有所加深,这是因为教材上的例题只是公式的直接应用,通过学生自学和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后,对一般学生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此,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并着眼于会考与高考的要求,例题的难度有所加深,这样选择教学内容也是与教学目标相符的。

  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及其应用,这是因为:

  1.《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上明确规定要求学生“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2. 数学知识的应用也是会考与高考的要求,因此两条直线夹角公式的应用毫无疑问地成为重点。

  教学难点是直线L1到L2的角的公式的推导,理由有二:

  1. 由于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是带方向的角,这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

  2. 在推导直线L1到L2的角的公式的过程中,要进行分类讨论,这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确定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自学辅导的方法进行教学。

  自学辅导法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巩固性、可接受性,教学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等原则;自学辅导法的.关键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启发要求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阅读理解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关于学法的指导

  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他们好的方法,使他们“会学习”。

  这一节课一开始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问,在疑惑不解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并通过自已阅读教材使疑问逐步解决,这样做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给出例题后,大多数学生能想到利用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来解决,这时要鼓励学生再“尝试”用其它方法来解,通过尝试,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广,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方法,并从两条直线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出发,引出“两条直线所成的角”这一课题。

  接着打出投影片①,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图中直线L1与L2所成角的锐角(或直角)θ的大小,并要求给出θ与直线L1、L2的倾斜角α1、α2之间的关系。图(1)、(2)学生容易观察解决,而图(3)、(4)却无法直接观察出θ的大小 ,但能确定θ与α1、α2之间的关系,这时老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走上“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的正确轨道上。这样设计,使学生目标明确,避免盲目性。

  然后老师挂出小黑板,出示问题(1)—(5),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使他们明确直线L1到L2的角的公式与两直线夹角公式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又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阅读完后先回答问题(1)—(5),这时为了学生对所学公式有较深的理解,先让学生将开始给出的图(3)、(4)作为课堂练习进行巩固训练,并要两位学生演板,演板后师生共同订正。接着为了使学生对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有较全面的认识,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各种位置的两条直线所成角的情形,这样的安排也是为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逻辑划分(分类讨论)的思想”而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的认识,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精通的目的在于学习”。公式的应用是这节课的重点,在学生把概念和公式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后,再打出投影片②(例题),例题是根据《会考纲要》中“能用坐标法解决涉及直线的简单应用(如光线的反射问题、有关轴对称和点对称问题)”的要求而选取的。大多数学生可以想到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来求解,此时,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对称的角度来思考,又有两种求解方法(见投影片)。

  例题讲完后再将问题加以引申,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没有“饥饿感”。

  课堂小结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我把这堂课的内容归纳为两个概念、两个公式和四种情形。然后给出两个思考题(见投影片③)。思考题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正确、周密地思考问题,同时为讲解下一节课作准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后是布置作业,它是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选择的,通过作业的训练可以及时反馈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我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中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的有关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赐教。

数学说课稿 篇4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近年来,我们除了继续抓好优质课评癣评课等教学活动外,还在教师中增加了“说课”这项新内容。实践证明,说课活动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与合作性,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目前,这种形式已成为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说课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所谓“说课”,即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就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章节)或一个知识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数学说课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1.说教材。说课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要说出所教知识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或小学阶段本年级、本册书、本单元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教材编写的意图,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及关键,课时安排等。

  2.说教法。说课者要说出教学内容以哪种教学方法为主,采用哪些教学手段及其理论根据。一般来说,任何一节课,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不管以哪种教法为主,采用什么教学手段,都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特长而定的,要注重实效。

  3.说学法。说课者要说出通过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既学会知识,又掌握学习方法。

  4.说教学程序。说课者要说出所授内容的教学思路、课堂结构、板书设计。

  所谓教学思路,即打算怎样教,分几步完成,每步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理论根据是什么。教学思路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一定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可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教师的教学风格设计。对于板书,则要说出板书设计的意图。

  二、开展说课活动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上述“四说”之中蕴含着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教育原则、教学方法。因此,要想使说课说得明白、说得有理有据,教师必须深钻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和学法。

  说课是对教学蓝图的分析、论证。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上好课。可见说课尽管是教师的切磋琢磨,但目的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

  数学说课与优化教学,标签:五年级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

  (一)说“准”教材,促进“三基”教学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基本思维方法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在小学教学上最主要的要求。实践表明,说“准”教材,能促进“三基”教学,而要说“准”就必须深钻教材。

  首先,要切实把握好一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对于任何一节课,确定教学目的要求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一整节课教学活动的归宿。确定教学目的要求,一要全面、二要具体、三要恰当。所谓全面,即不仅要有对知识的要求,也应当有对能力的要求;不仅要有对智育的要求,也应当结合教学内容有对思想品德的要求。所谓具体,即指在40分钟里能够具体实现的。

  所谓恰当,即指要求的程度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过高过低都是不科学的。

  其次,要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新旧知识间有密切的联系,新知识一般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深钻教材时要找好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生长点,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要很好地运用旧知识和已有的概念,已知概念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决定性催化剂。比如,要讲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可先安排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复习题,让学生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及算理,然后出几组通分的题让学生通分,接着就可以出现3/4+2/5一题,让学生讨论与复习的题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利用旧有知识,运用迁移规律,进入学习新知识的阶段。

  (二)说“明”教法,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说明教法,就得研究教法,优化教法。一般来说,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四要”:一要有助于调动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发展能力;二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三要遵循认识规律,启发学生思考;四要注意适应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不同需要。比如,关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有三种教法。

  教法一,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教法二,列表,发现规律。教法三,将一个长方形分成若干个面积单位,让学生“数”,预计会出现三种数法:①逐个数;②按行(列)数;③先数后乘。在此基础上,教师擦去小方格而量长和宽。

  比较上面三种教法,教法三是一种较优的教学方法。教法一是只教结论,不教过程;教法二虽有分析过程,但以数据为基础,没有“面积”的直观图形:而教法三则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借助于面积单位,让学生通过“数”发现规律,这种教法是让学生经历由直接计量到间接计量的过程。在寻求公式的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说“会”学法,促进学习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实现由“学会”过渡到“会学”的质的飞跃。因此,教师在考虑如何教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指导学生学。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在教学中,一是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二是要加强思维方法的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与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如面积概念的建立,就应着重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时要让学生摸一摸文具盒盖的面、数学课本的封面,比一比文具盒盖的面和课本封面的大小,抽象出物体表面有大有校紧接着在投影板上将四条线段围成一个图形,再将另外四条长一些线段围成一个图形,让学生判断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学生难以判断)。

  教师再将大小相等的方格覆盖在图形上,让学生观察,数一数方格有多少个,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围成的平面图形有大小之分,进而引导学生概括出什么叫面积,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并掌握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

  (四)说“清”教学程序,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说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说清楚理论根据,即不仅要说出怎样教,更要说出这样教的理由。因此,说课者设计每一步教学程序都应蕴含着教育思想、教育原则,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例如,“异分母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1)计算1/2+1/3=?(揭示课题);(2)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法则;(3)将异分母分数与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区别及联系;(4)引导学生将1/2、1/3化为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即通分。

  在对上述教学程序说“理”时,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说明上,应把自己的设想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本课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引入新课,能使学生的思维很快处于兴奋状态。这样,一方面可缩短组织教学的时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复习旧知识,以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异分母分数与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同单位的数不能直接相加。因此,必须先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的数,也就是化成同分母分数才能相加,即先通分,后相加。

  这样,学生在问题--复习--比较--转化的过程中,既掌握限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法则,又发展了思维能力,同时还向学生渗透了化归思想。

  这样的说课,既有教学程序的展示,又有理论根据,课说得有理有据。说课之后,再由听者进行评议,指出不足及改进之处,既为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也达到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说课实为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

【数学说课稿4篇】相关文章:

1.《旅游中数学》说课稿

2.《数学广角》说课稿范文

3.《统计》数学说课稿

4.数学说课稿8篇

5.数学说课稿三篇

6.数学说课稿3篇

7.精选数学说课稿4篇

8.有关数学说课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