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09 20:30:3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说课稿汇总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说课稿汇总5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我今天执教的《 做家务》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教材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在编写口诀的过程中知道一些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必备的知识。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 结合生活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 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掌握2的乘法口诀。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5、教学难点: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二、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我们的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周围熟悉的环境、生活事例设计组织教学,适时把它们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在2乘法口诀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画面,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将累加所得的数编写成乘法口诀,让学生轻松的经历口诀编制的过程,同时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

  1、口诀的编制建立在解决问题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

  口诀的编制都要与乘法的意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编制乘法口诀不能脱离乘法的意义,要把解决问题和编制乘法口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利用直观教学。

  借助情景图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抽象出乘法口诀。

  3、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习乘法口诀

  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列算式编口诀-寻找规律记口诀-利用口诀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独立思考、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之上,开展同桌合作、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说教学程序

  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和自身认知特点,对于生动、直观的语言和形象较容易接受,喜欢活泼有趣的视觉画面。同时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根据此特点,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

  1、创设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引出问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状态便为本节课定下了基调。二年级的学生比较爱玩,于是我设计做家务的情景,让学生在这个轻松愉悦的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同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2的乘法口诀。这样设计引入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把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乘法口诀的编制不离开乘法的意义单纯的编制。

  2、引导学生自主编制口诀,发现规律熟记口诀。

  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在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在这个环节里我分成六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编写2×1和1×2的乘法口诀,在老师引导下同桌两人共同编口诀。第二个层次是编写2×2 ,大胆采尝试让学生自己编口诀。第三层次是编写2×3和2×4、2×5和2×6、2×7的口诀,采用同桌合作的形式,由学生自己编写。第四层次让学生观察2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把握2的乘法口诀,从而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第五层次运用不同的策略使学生熟记口诀。这样由“扶”到“放”,逐步的.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观地位,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启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知识的真谛。

  3、分层练习,在玩中学

  新的学习成果的强化,主要是通过练习实现的,但练习不等于机械地作出某一种重复的反映。练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富有成效的,并且能让学生感到有乐趣的。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生性好动以及他们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形式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分成三个层次:(1)针对性练习。(2)基本练习。(3)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记忆口诀。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这样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更给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尝试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探索新知的学习环境,更好的让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感受与理解通过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数学智能得到一个和谐的发展。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74—77《面积的含义》

  2、说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内容是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触摸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3、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体验数学知识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二、说教法、学法: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物体的面,真切感知过面是什么,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平面图形。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面积”这个抽象的概念,同时面积又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或物体的面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 教法: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比较法,通过不同物体的面或平面图形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面积是有大有小的。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法:

  动手操作: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自主探究:比较面积大小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多种方法,从而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5教学环节:

  1、 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看——看黑板表面,课本封面,体会物体有面。

  比——比黑板表面与数学书封面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比较小,体会各个物体的面都有确定的大小。

  听——听懂“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这句话的意思,首次感知面积的含义。分页标题#e#

  摸——摸数学书封面和课桌面,体会这些面客观存在,感受这些面各自面积的大小。

  说——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

  新课开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先比较黑板的表面与课本封面的大小,引出面积的初步含义,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比较课桌面和凳子面的面积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在“说”的环节让学生在更大的范围里体会:看到的物体都有面,每个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2、 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⑴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①教师把刚才的正方体的一个面画在黑板上,出现一个正方形,也就是一个平面图形。

  ②提问:这个正方形有面积吗?

  ③指名一位同学用粉笔画出它的面积,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画一个平面图形,用水彩笔涂上它的面积,然后继续画一个面积比刚才更小的图形。

  学生在前面的例题里已经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是面积,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由具体的面过渡到平面图形,知道了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这样,他们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就更全面了。

  ⑵比较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

  ①课件出示例2,引导学生读题。

  ②如果学生说是直接看出大小,在肯定的基础上提醒学生:直接观察大小,有时不太可靠,启发学生探索其他的比较方法。

  ③动手操作之前,提出几点说明:这些小纸就代表题目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可以使用老师提供的透明方格纸、小纸条等,老师更欣赏你能用自己身边的材料来比较;如果你不会的话,就看看周围同学是怎么比的,相信你会受到启发的。

  ④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总结出常用的三种方法:看、叠、量。

  ⑤举反例。用两根毛线分别围着它们的边围了一圈,然后比一比这两根毛线的长度。学生判断这是比的面积吗?比的是什么?

  使学生经历从直接观察比较面积大小到用其他方法来比较大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同桌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比较方法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比较方法。

  3、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①分辨面积和周长。用动作表示面积和周长,老师口述生活中的事情,让学生判断和什么有关。

  ②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主要通过观察来比较。

  ③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启发学生思考比较的方法,重点指导怎样数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数。分页标题#e#

  ④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这是一道开放题,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图形进行面积 比较,对于其中面积相近的图形,只要说出差不多就可以了。

  让学生在不同的应用中体会比较的方法随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几种面积比较的方法的理解,体会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全课总结,反思得失

  引导学生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5、课外拓展,升华认识

  游戏名:猜一猜。游戏规则:全班分两组,这边的同学看图形时,那边的同学要闭上眼睛,不能偷看。第一组看的是4格的,第二组看的是6格的,让学生在不知道格子大小的情况下根据格子数判断两个图形的大小。

  通过讨论得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

  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在用数个子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时,格子的大小必须是一样的,否则就不好比较,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对下一个课时面积单位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说课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卡通简笔画》是深圳市电化教育馆编著的小学版信息技术第二册里面的内容,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矩形、椭圆和多边形三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利用它们画出一幅卡通简笔画,最后给自己的画涂上五彩斑斓的颜色。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画图”软件中的铅笔、橡皮擦、放大镜、颜色填充、直线和曲线工具。

  二、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矩形、椭圆和多边形工具的使用,并运用它们能创作出一幅

  完整的作品。

  能力目标:在绘画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巧;在创作中,想象能力和绘画能

  力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展示

  中,激励学生敢于自评和互评,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电脑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矩形”、“椭圆”、“多边形”等画图工具,并且掌握

  它们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上面三种工具画卡通简笔画的技巧。

  四、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孩子们年纪小,爱玩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根据这些特点,我在这节课采用情境创设法,任务驱动法和快乐教学法。玩是孩子们的爱好,通过创设情景,布置丰富的任务,让孩子感到学习信息技术并不枯燥,让他们沉浸在快乐的玩中,更有益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在玩中启发学生思考,启发他们进行问题的解决,让他们充分地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在学习的探究中进行创新。

  五、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学生一人一台电脑。

  六、 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

  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1)、复习旧知识。

  信息技术课一周只有一次课,课时少,学生对已学的知识容易遗忘,所以我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旧知识,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画图工具里面已学工具及其用法。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作为新课的导入,容易唤起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获得知识,求得快乐。为此,在新课开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童话情境:

  小朋友们都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自从猪老三用石头建的屋子把

  大灰狼拦在了屋外,从此啊他就成了森林里的建筑师,猪老三打算画一幅房子的建构图给动物们看看,可是这么多工具,该用哪些来画房子呢?小朋友们来帮帮小猪吧。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几个画图工具,学完了之后每个同学都可以把自己心目中老三的石屋画出来。

  设计意图:创设童话故事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设计了一个显

  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

  (3)、任务驱动,学习新课

  1、 任务驱动,学习矩形工具和多边形工具的使用:

  老师提问:小猪的屋子是由什么图形构成的呀?(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矩形和多边形。

  师:嗯,那大家想一想,它们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实现呢?

  师:让我们先用矩形工具画矩形的屋子主体,边讲解边示范。

  师:现在我请一位同学上来用矩形工具来给这座房子画一个正方形的窗

  户。(学生操作)

  现在这位同学遇到了问题。你们看,他很想画出正方形的窗户,但

  是好像有点难度,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呢?应该怎么操作呢?提示

  学生回忆直线的操作技巧。

  学生回答。(左手按住shift键,画矩形,可以画出正方形)

  师:接着我们就用多边形工具来画屋子的屋顶,选择多边形工具,讲解多

  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现在我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多边形工具给小猪的

  房子添一个小烟囱。(学生操作,教师点评)

  2、任务驱动,学习椭圆工具的使用:

  小猪的屋子建好了之后,小猪一家都住在这座石屋里面,小朋友们想一

  想,猪妈妈在屋子里面做饭,那么房子烟囱肯定有炊烟,你准备怎么来画炊烟呢?让学生自己尝试。

  在这一环节,我先激发出学生对物体的认知,然后再进行讲解示范,这样比单纯的讲解容易令学生接受,可以调动他们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且建构积极快乐的学习气氛。

  (4)、赏练结合,综合创作。

  “好,有了这么多作画的武器呀,老师相信,我们小画家们的画图本领一定更高了。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小猪的家是在森林里面的,屋子周围有很多例如小山、小树、蓝天白云等等之类的景色。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大显身手,施展才华,看看怎么来打扮?用哪些颜色来打扮能画出最适合、最美的画。”抓住小学生生争强好胜、好表现的特点,用有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创造欲望。

  这时,我要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对画画还比较生疏的同学,进行鼓励,告诉他们工具的使用是熟能生巧,而画的质量重在创意,并可以及时请教其它同学或老师;对画得好的同学,鼓励和指点他们要从多种途径,采用不同方法来画图,启发学生,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创意倍出的效果。

  因为计算机重在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因而我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整节课的四分之三,这样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只充当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5)、评价作品,总结延伸。

  师:好,我看大家都设计得差不多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暂时停一下。展示2—3幅学生作品,请作者介绍一下作品,说说他们设计的想法。然后再请别的同学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作品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针对同一电子作品的不同设计风格和不同的设计思路要给以恰当的认可和鼓励。)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每个人都帮小猪把它的房子设计图画出来了,通过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的本领,还当了一回小画家,画出心中的美景,希望同学们继续好好学习,用学到的本领美化周围环境、美化生活。

  以上是我对《卡通简笔画》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07。4。17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南方的春天》。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广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个活动主题《南方的春天》。

  2、教材分析:

  课文“南方的春天”承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喜气,展示草长莺飞的节日美景,引领学生热爱春天,进入品德与生活新学期的学习活动。同时,春天阴晴随时变,是万物复苏的世界,也是疾病多发、流行的季节,课文主题结合春天气候、环境特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或探究随着季节的变化照顾自己的一些简单常识的方法。

  3、学情分析: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是教育低年级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给学生上这一节课时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育学生要热爱学习和生活,珍惜时间,让学生从中明白学会观察,才能真正地觉察春天气候的变化,也让他们知道在春天多发病季节要注意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等,预防疾病的衍生。

  根据此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的春天,感受春天的气息。初步掌握春天的气候特征,学会照顾自己,能够注意春天疾病的预防。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观察春天气候多变的节气特征,春天也是疾病多发、流行的季节,学会照顾自己、远离疾病的技巧。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观察春天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阴云密布,气候多变;让学生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远离疾病的小技巧。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采用调查、情境体验、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并适当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

  学法:学生采用调查、小组合作讨论等学习法。

  五、说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春天的颜色

  1、 学生活动:

  教师提问:跟同学说说,你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颜色的?你会用什么颜色表达春天呢?为什么?

  2、 在白纸画一个大大的空心的“春”字,图上你喜爱的颜色。

  3、 把这个“春”字剪下来,张贴站教室的墙报上,看谁的“春”字最有意思。

  活动二:歌唱春天

  1、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跟着一起歌唱,并加上动作。

  2、 说说你对春天的感觉,带着感觉再一次歌唱《春天在哪里》。

  活动三:比一比南北之春

  1、 展示有关北方春天的资料,学生也可以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北方的春天是怎样的。

  2、 北方和南方的春天区别大吗?能举例说说吗?

  3、 你更喜欢哪一个春天呢?为什么?

  活动四:找春天

  1、 分组交流,你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讨论:你们在哪里观察到春天了?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汇报(如、用相片、电脑、报刊等等)。

  2、 大自然里有许多春天的足迹,你找到了什么?

  活动五:竞赛:看看谁的生活常识最丰富

  1、 每个季节对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你知道南方的季节里要注意什么吗?

  2、 各个小组先把课前寻找的资料交流,然后选出代表,准备比赛。

  3、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题目,学生抢答,答案不一定完整,但一定要正确。

  4、 加分题;谁能说出防潮的好办法?看谁说得多。

  活动六:春天卫生保健面面谈

  1、 请学生自由说说春天里容易犯什么疾病,你在春天最容易得什么病。

  2、 了解春天容易发病的原因。

  3、 防病好招数你我谈。看看哪一位学生的点子多。

  六、说板书

  本课板书设计力求突显教学重点,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2、南方的春天

  寻找春天

  赞美春天

  健康活动

  七、说教学特色

  本教学主要体现课程标准:“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等,开展儿童喜欢的歌唱、绘画、讨论、游戏等多种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地参与活动中体验、感悟学习的快乐。

说课稿 篇5

  《猜谜比赛》这节课选自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会交流》。本单元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采用语言交流、动作交流等形式学习掌握一些人与人进行交流的方法。通过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来研究交流过程中应注意的情况,感受无法沟通和交流的心情。《猜谜比赛》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个活动简单易行,学生比较喜欢参加。活动的关键通过提问题学会思考,懂得提问题是与人交流的很重要的方面。

  一、分析教材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猜谜比赛》一课让学生通过猜谜游戏活动,训练学生学会提问题,语言简洁、切中要害,敢于提问题,爱提问题。觉得提问题就是游戏,提问题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通过提问题学会思考,懂得提问题是与人交流的很重要的方面。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

  1、通过游戏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思考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如何使用语言简单明了,切中要害。

  2、通过游戏想象力,语言简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喜欢动脑筋,善于提问,想方设法丰富自己的活动和游戏。

  教学重点

  思考,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在交流过程中,如何使语言简单明了,切中要害。

  二、教学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活动,自主探究,进行体验性学习,创造开放又有活力的活动课堂。以“启发式”教学理论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了小组活动活动形式来参与比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五个重要环节。

  1、创境激趣,引导参与

  爱因斯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课的开始,我采用了两个有趣的谜语导入,学生很聪明,马上就联系实际猜出谜底是“手电筒和棉花”。这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就激发出来了,对本课的教学充满好奇心。这种导入方式不但自然地引出了课题,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明确目标,明确游戏规则

  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活动有方向,由于低年级学生比较小,我就自己读,让他们听。游戏规则也是我读给他们听,并做解释。

  3、小组活动

  小组合作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小组合作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和不受威胁的环境,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

  4、交流汇报

  学生知道怎么做游戏,全班同学都参与到了活动当中,教室里的气氛异常热烈。这时叫一名同学和全班学生进行猜谜游戏。促进全班同学之间的交流,通过游戏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思考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如何使用语言简单明了,切中要害。活动结束时,学生又有了进一步的体验,思路开始拓展,而且还要交流比赛的窍门,为下一步的创造活动起到作用。

  想一想,这个比赛有什么窍门吗?

  我的猜谜记录

  谜底是( )一共猜了( )次 最关键的问题是( )

  谜底是( )一共猜了( )次 最关键的问题是( )

  提问也是一门学问!你学会了吗?

  5、总结和延伸

  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小组同学一起猜一猜教室里的东西。之后我让学生说了自己的收获。课后,可以和伙伴,爸妈一起做游戏。学生乐于将创造活动延伸到课外,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实用】说课稿汇总5篇】相关文章:

1.【实用】说课稿汇总六篇

2.【实用】说课稿汇总八篇

3.【实用】说课稿汇总8篇

4.【实用】说课稿汇总7篇

5.【实用】说课稿汇总九篇

6.【实用】说课稿汇总10篇

7.【实用】说课稿汇总9篇

8.【实用】说课稿汇总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