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09 12:58:1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汇总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说课稿汇总9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情趣。全诗共有6个小节。第一小节与第六小节诗内容的反复,首位呼应,都是写可爱的祖国号召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二、三、四、五小节写只要少年儿童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他们以丰富的馈赠。

  2、说教育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朗读品味语言文字,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结合新课程理念 ,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以读为本的出发点及本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的特点,根据课文特色和课标精神,进行本课教学设计是,考虑到以下三方面:把握诗意;领悟意境;超越课本。在课上引导学生读、悟、交流、理解,从而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 _

  在学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学会通过画、读、想、悟,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诗歌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三、说教学程序 ,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及制定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复习导入(二)把握诗意;领悟意境(三)整体诵读,合作探究(四)超越文本,拓展升华

  (一) 复习导入环节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遵循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的原则,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我们能看到什么?体会到什么呢?为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做好铺垫。

  (二)把握诗意;领悟意境

  教学读悟课文的第二小节中,考虑到“与孩子相处时,我们有必要考虑创造性问题。我们要寻找一些方法来鼓励孩子学习或增强理解力。”诗歌的语言凝练、简洁,跳跃性强。赏读诗歌不能只满足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还要走进诗歌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这样,才能和诗人一道,游览名山大川,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对诗歌的理解才能不浮于表面,才能真正理解、领悟诗歌的内涵。我设计了以下的问题,“在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我们用明亮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学生依据课文诗歌中的内容,分别找出了“翠竹、松柏、果园、沃野”等表示景物的词语。之后在让学生分别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自由朗读这一小节,边读边想象这些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接着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对这一过程的设计,通过先抓景物,再抓特点,接着抓想象,既抓了语言文字,又训练了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培养了想象力。教师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畅谈体会,相互提示,丰富、发展、深化、升华想象。如此一来,原来凝练、简洁、跳跃性强的词语,就变成了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有景有情、连贯性很强、立体的、鲜活的画面。学生在想象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身临其境了。

  在教学诗歌的第三到五小节的学习采取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出示文中的插图:大家来欣赏这张图片,如果你来到这里,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从青山、绿水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从天空、大地热情的招待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师适当的点拨为辅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文中插图,再联系课文填空。多美的画面啊!你看,( )的天空,( )的草地;你听,黄鹂( ),小溪( );你闻,空气中还弥漫着( );还有那( ),这大自然就像是(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相信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口才。读悟第一、第六小节。教师通过讲述,告诉学生这两小节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诗歌里面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反复。这两小节完全一样,但是表达的含义有所不同:第一小节首先描绘了“大自然绿色课本”的美丽神奇,吸引读者走了进去;而第六小节既呼应了开头,又总结了全文。使得学生对诗歌写作的修辞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

  (三)整体诵读,合作探究

  在这个环节中采用了配乐范读,学生闭目倾听想象画面。并让学生在配乐下有感情的朗读,鼓励背诵。让学生们合作探究: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对于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考虑到音乐的辅助效果有时可以超过语言的描述。在轻快活泼的音乐渲染中,学生美美地读,静静地想,默默地思。驰骋在文字的世界,飞扬在想象的天地,学生的收获是丰厚的。回归整体的合作探究,也让心灵的体悟更为清晰明朗。

  (四)超越文本,拓展升华

  设计教学的最后一部分,超越文本,拓展升华,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绘画、观赏、摄影、写作等途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感受自然的美丽,获取丰富的知识,增长才干。在队会课上交流自己在“绿色课本”中的收获。“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是多么富有号召力的召唤。我们应凭借教材,激发学生的热情,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空间,这既是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书中说得好:正如书中说的“没有什么比拥有热情更重要的了。如果你对教学充满渴望与兴奋,学生们就会对学习你所教的课程兴奋无比。我们必须鼓励和鞭策他们,使他们渴望学习,期盼成功。”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立足文本,超越课堂,回归自然,多渠道、多途径地去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描绘自 然,赞美自然,从而更加热爱自然。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方面,我力求简单明了,将诗歌的二至五小节内容中,作者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来展示大自然绚丽和神奇的景色。

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车子也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随着幼儿视野的开阔,幼儿所得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幼儿所接触到的或所了解到的车子也越来越多。幼儿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车子也很感兴趣。平时,班上总有小朋友今天带一种车子来,明天又带另外一种车子来,往往这时就会有好多同学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议论起来。我注意观察了一下,有许多小朋友都被这车子所吸引,并在点点说说的过程中流露出的神色。为了满足幼儿对车子的好奇,加强幼儿对车子更深入的了解,我特制定了此课题。另外大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和生活体验,因此这个活动比较适合于大班幼儿。

  二、 说目标

  1、 引导幼儿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了解车子的基本特征。

  2、 引导幼儿通过想象利用多种材料制作车子,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一目标的制定是根据《纲要》中所要求的从知识、技能、情感这三方面来定的,通过让幼儿自己去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来逐步达到目标,这体现了幼儿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更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原则。

  重点:如何引导幼儿想象设计新颖的车子。

  难点:如何利用材料来制作自己设计的车子。

  三、 说教法和学法

  本活动我将采用感知欣赏法、谈话法、游戏操作法。因为通过感知欣赏法可以让幼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让幼儿对车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再运用谈话法,那么幼儿就有话可说,同时也为幼儿的想象做了铺垫;再让幼儿通过操作,让幼儿在此基础上去创造美。

  四、 说活动准备

  1、 环境的布置

  收集各种有关车子的图片、玩具、书籍等布置在活动室的周围。

  2、 材料的准备

  幼儿用的绘画材料若干;橡皮泥、硬纸板或盒子、积木插塑等材料若干。

  3、 音响设备

  录像、录音机、磁带

  这些准备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在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去想象、设计出自己的车子,放点音乐是为了给幼儿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进行操作活动。

  五、 说教学程序设计

  1、 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欣赏车子的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刚才我们看了好多好多车子,你喜欢什么样的车子?为什么?幼儿可以相互议议说说。

  这一活动的设计,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对车子的兴趣,并获得了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经验,为下一步活动打下了基础。

  2、 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车子,并能用语言描述自己设计的车子,说出自己的设想。

  教师可以启发性提问:你想发明一辆什么样的车子?你设计的车子有哪些优点?

  这一活动的设计,让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启迪了幼儿的智慧,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交待要求,分组操作,完成设计作品,教师巡回指导。(放音乐)

  A、绘画组 B、泥工组

  C、纸工组 D、积木插塑组

  在这一过程中,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此时,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加入到其中,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的需要,适时适当的给予建议或指导,使他们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真正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四、欣赏幼儿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评价

  1、 请幼儿相互介绍自己设计的车子

  2、 请幼儿说说你最喜欢哪辆车子?为什么?

  在这一过程中,让幼儿先相互说一说,议一议,这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能力,更让幼儿体验到了自己创作的乐趣,然后再采用幼儿与教师相互评价的方法,通过教师与同伴的接纳、赞许和分享,是对他们最大的鼓舞,通过教师好屏的反馈,孩子们会从内心品味着成就感。

  五、活动延伸:

  1、 把幼儿的操作材料放在区角里,让幼儿继续进行车子的设计。

  2、 组织幼儿进行《我设计的车子》的演讲活动。

  六、 说评价

  这节说课活动,我充分运用多种形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说说、议议、想想、做做,丰富了他们的感性经验,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了他们的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愿望,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起了引导的作用,这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更体现了新《纲要》的教学理念。

说课稿 篇3

  我说课的内容鲁教版美术教材第一册第一课《神奇的口袋》。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属于造型表现课。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 。 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孩子对学习美术的欲望。

  2.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了解美术的各种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情感目标: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和爱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全体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我准备用下列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

  根据一年级新生的实际情况,他们上课注意的时间短,我主要是采用游戏,以及欣赏各种喜闻乐见的美术作品多媒体课件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第一堂就对小学的美术课充满兴趣。

  三、学法指导

  通过猜、摸、回忆逐个认识各种各样的美术材料,并通过试验了解它们的特性。

  通过欣赏、分析、交流各种材料表现的美术作品,开拓美术视野,使学生对美术充满兴趣进而对美术课充满期待。

  四、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美术,书法,绘画,设计,收藏,拍卖,二、导入新课:

  (一)以儿歌拍节拍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小口袋真神奇:装着纸剪和画笔,大家一起来动手,展现多彩新天地。

  出示:神奇的口袋(1、剪刀2、蜡笔3、水彩颜料4、水笔5、钢笔6、铅笔7、毛笔8、油画笔9、橡皮泥10、剪刀11、毛笔12、印13、各种彩卡等)

  1、谁来来猜猜里面装着什么?

  2、里面还有很多宝贝呢!谁上来摸摸看,看你能摸到什么东西.

  3、哪些美术工具材料是你用过的,你都用它做过什么美术作品呢?

  小结:运用这些工具,我们可以创造出很多很多的美术作品。不信大家看一看。

  (课件展示各种材料表现的儿童美术作品。)

  随机提问:你知道这是由哪种工具材料表现的吗?同时介绍这种材料工具的特点。

  例如:

  油画棒小知识 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美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美术,书法,绘画,设计,收藏,拍卖,摄影,美术高考,篆刻书法|绘画|设计|收藏|拍卖|摄影|美术篆刻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美术|书法|绘画|设计|收藏|拍卖|

  (二)很多中外著名的画家美术家也用自己手中的工具,创造出了令世界人们瞩目的美术作品。大家看,随机提问或介绍美术作品所使用的相关的材料,摄。影,

  1、 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美术|书法|绘画|设计|收藏|拍卖|摄影|美术高5、欣赏雕塑作品。

  6、素描、速写作品等

  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

  (三)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呢?美术家论坛

  课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三、作业要求:

  A、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及它们不同性能和特点。(可以是剪贴、折纸、用油画棒或彩笔、铅笔绘画等等)

  B、尽量大胆、自由地表现,

  四、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作品并评价。

  五、布置下节课工具准备。

说课稿 篇4

  教材解读:

  《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本单元教材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

  整首词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宋词,对词这一种体裁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读通读懂这首词应该不是太难,主要是要领悟词的意境和词人情感比较有难度,需要好好引导。

  目标预设:

  对于五年级古诗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明确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我们可以从这一学段目标中归纳出古诗教学的“六字方针”。即:诵读、感悟、积累。依据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结合教材解读、学情分析及单元训练重点制定学习目标如下:

  1、认识“醉媪锄剥”四个生字,正确读写“鸡笼莲蓬”等词语。预计98%的学生能够掌握。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联想诗中情景的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词句的意思。预计93%的学生能达到目标。

  3、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预计90%的学生能达成目标。

  4、感情朗读诗词,并背诵诗词。预计97%的学生能达成目标。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是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和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受到美的熏陶。我准备运用图文对照,想象说话,表演等方式引领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中教师运用音乐渲染、想象表演等方法,引导学生入境,领会词的意境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运图文对照、小组合作、想象说话等学习方法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流程预设:

  本课的教学设计,初定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课前播放歌曲《清平乐·村居》,学生在歌声中开始学习新课。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首歌曲的内容,也是《古诗词三首》的第三首词《清平乐·村居》。板书课题,解题,齐读题目。

  这个环节的设置以歌曲《清平乐·村居》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充满期待。大概用时3分

  环节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读,是诗歌教学之魂。学习诗词首先要能读通读顺,为下面的理解词意、品读词境做好铺垫。初读课文时,给学生设置一个训练坡度:读准,字正腔圆;读流畅,表现韵律。首先,要求读正确,关注“剥”、“媪”、“蓬”等字的发音,感受词的韵脚;接着力争读出词的节奏美。并通过反馈交流,解决了难以理解的字词,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本环节预计完成学习目标1,用时约9分

  环节三、自主研读,感知大意。

  古诗词有着“诗中有画”的特点,教学时我请学生静心默读《清平乐·村居》,借助注释、工具书、课文插图理解词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词的意思,如果遇到了不懂的问题,就和周围的学生交流交流。在学生自学探究,默读释义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情况。而后,引导学生交流自学结果,弄懂词的大概意思。并连起来说说整首词的意思。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是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感悟。使学生获得主动学习的积极情感,产生学习的自信心。真正做到读懂课文。本环节预计完成了学习目标2的后半部分,教学重点得以突破,用时约6分

  环节四、品读想象,感悟词境。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宋词,读通读懂这首词应该不是太难,主要是要领悟词的意境和词人情感比较有难度,需要好好引导。因此,我先请学生轻声朗读这首词,用心感受这是一幅怎样的村居图?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这是一幅美丽幸福的村居图。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想象这幅村居图的美丽并把想象贯穿到朗读中。

  抓住词的二三四句人物描写的句子感受一家五口人的幸福温馨的生活。其中对于每一句的学习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学习“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主要运用想象、表演的方式感受翁媪的幸福;学习“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句时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最喜、亡赖、卧”等重点词同时借助于课文插图、想象、朗读等方式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与幸福。最后,达到熟能成诵。此环节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想象画面,生成情感。用各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环节预计完成了学习目标3及2的前半部分,教学难点得以突破,用时16分。

  环节五、拓展延伸,引领积累

  这一板块的学习把学生的思维又推进了一步,在学习本首词的基础上教师推荐了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引领学生进一步感受童心童趣,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积累相关描写田园风光,童心童趣的诗词,课内课外结合,促进学生有效积累古诗文。此环节预计完成了学习目标4,用时约6分

  当然,这只是预设,教学中肯定会有新的生成,我会努力根据学情的变化及时来调整我的教学策略的。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泉城》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1篇课文。本单元共安排了四篇精读课文《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其中有三篇课文描绘了祖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有一篇课文介绍了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异国风情。

  《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结构是很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第一小节为课文的第一部分,总写了济南的泉水不但多而且美。第二至五小节为全文的重点,四个自然段的布局及写法也很相似,都是先介绍泉的位置,再抓住各自特点重点勾勒和描绘。这四节分别介绍了珍珠泉的“神奇”、五龙潭的“泉多”、黑虎泉的“水声喧腾”和趵突泉的“大、清、美”。另外全文还多次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泉水的特点。

  新课标中对三四年级段的阅读要求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词典理解生字词的意义;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等。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语言的能力。基于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本篇课文的内容,针对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理解运用本课生字词。理解第1自然段的句式特点,会用“有的…有的…”练写一段话。

  3、借助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其中第1、2两点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第3点是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激趣法、指导阅读法、媒体演示法、拓展迁移法。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发现法、讨论法、朗读感悟法。

  三、说教学准备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课前我准备了文中重点语句、以及珍珠泉五龙泉黑虎泉的图片、趵突泉的视频等做成的多媒体。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主要是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读通课文。理解课文的构段方式,精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对泉城有一个大致的总的印象。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引入新课:

  复习第一自然段,回忆泉城总的特点,引出新课:游览其中最著名的四处泉水。

  (二)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以采访的口吻收集学生对游览这四处景点,希望获得的知识,定出游览目标,也就是阅读目标。

  (三)导学“趵突泉”。

  先带领学生游览最著名的“趵突泉”,指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知趵突泉这一景点的三个知识点:位置,特点,名字由来。为学生接下来进行的自由阅读指明了方法。

  (四)选学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潭:

  由于四个景点的介绍方式是一样的,所以在此处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品读,体会,用和“趵突泉”同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自己喜欢的泉水,并且把自己的收获和同桌分享,最后还叫学生把自己对景点的游览感受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景点知识点印象的同时,也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表现了出来。

  (五)写作方法指导:

  小组讨论完成课后第四题,引发学生对作者用词精准的赞叹。

  (六)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让学生把学到的写景方式,技巧,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小鸟与牵牛花》是中班年龄段的一个语言故事,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和明白事理,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故事《小鸟与牵牛花》中浅显的语言不仅能让幼儿了解小伙伴们相亲相爱的的情感,而且故事里的动物对话,能激发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欲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模仿表演角色对话、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里的角色互相帮忙的友好情感。

  2、通过欣赏故事,了解牵牛花依附植物攀爬的特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牵牛花依附植物攀爬的特点,并且指导幼儿模仿故事主要对话。因为中班幼儿的语言还不是很丰富,所以表述故事也是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

  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来引起幼儿注意,训练听说能力。主要采取直观法、练习法和小品法。根据幼儿思维特点所决定的。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采用直观看图引起幼儿注意,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为幼儿的语言表达做充分的准备。通过练习法可以刺激幼儿的表达欲望。又根据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的特点,采用小品对话的形式来锻炼幼儿的口语对话能力。

  三、说学法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与听说能力贯穿始终。逐句学习打到连贯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四、活动准备

  大树背景图、图片(小鸟、月季花、小草、牵牛花、树干)、牵牛花折纸、扭扭棒、黑板、吸铁石、音乐:《牵牛花》、鸟鸣叫声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活动一开始,我先播放一段鸟鸣声,吸引幼儿兴趣,"小鸟有一些话想说,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同时引出故事。

  (二)分段讲述故事

  故事分两段讲述,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出示动物的图片吸引幼儿。每段故事讲述玩都提几个问题。讲完第一段后,我会提问"故事出现了谁啊?小鸟发生什么事了?它心里觉得怎么样?月季花和小草去看它了吗?为什么?不能看望自己的好朋友,它们觉得心里怎么样?"故事第二段讲述完后,提问"谁去看小鸟了?牵牛花为什么能去看小鸟呢?它怎么去的?"

  (三)自由探索

  根据之前提的问题,引出"牵牛花为什么能爬这么高"。这里给幼儿自由探索的时间,有些幼儿能说出因为藤,从而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藤能向上爬。在讨论一点时间后,教师总结:"原来牵牛花的身体里有一种东西叫做生长素,这种东西会根据牵牛花生长的需要,有时候让左边长得快一点儿,有时候让右边长得快一点,这样它的藤就绕着树干旋转起来了。而且牵牛花想离太阳近一点儿,所以它就会爬得越来越高。"

  (四)完整欣赏,幼儿模仿

  在原有的基础上,完整欣赏故事,并出示背景图,将图片展示到黑板上,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再一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一遍讲述也需要幼儿进行主要对话的模仿。考虑到中班上学期的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参差不齐,模仿的环节先请能干的幼儿说一遍,所有幼儿重复一遍。模仿的形式多样,可以全班模仿或分男女模仿。

  (五)角色表演

  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很喜欢角色扮演,因此先请全班幼儿一起表演,有时间的话再进行分组表演。全班表演的角色供幼儿自主挑选,先提问"故事里有几个好朋友,分别是谁?你想做里面的谁?""待会儿做小花的小朋友一起来说"

  六、小结

  如果你是这只生病的小鸟,这么多好朋友关心你来看你,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如果你的小伙伴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呢?故事里的小伙伴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我们也要向它们学习。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关心爱护我们自己哦,现在就请小朋友回教室去补充能量吧!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他们富有观察力、好奇心,探究欲望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语言领域的一项内容和要求。

  绘本的价值是多元的,通过开展绘本阅读能促进幼儿认知、思维、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发展。好的绘本绝不会嘲笑孩子,相反,它会给孩子的“小毛病”、“小恶习”以及那些不太积极的情绪和心理以一个很合理的、很可爱的解释,帮助孩子渡过成长的难点。挑食?几乎成了现在孩子的一个通病。班上的孩子这不吃那不吃,真是令人头疼。《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这本书的以查理和萝拉玩想象力游戏,从正面引导孩子吃下各种有营养的食物。不失为教育孩子不挑食的好题材。所以这是我选《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这本绘本作为教育契机的原因。

  二、说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激发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在对食物的有趣联想中培养孩子养成不挑食的良好习惯。

  2、尝试根据事物的特征运用“不是······而是····”的句式大胆做出对食物的联想。

  3、在合作创编中体验类比想象的乐趣。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感受,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

  三、说活动重难点

  说活动重点:阅读理解绘本内容,萌发对食物的兴趣和热爱。

  说活动难点:根据食物特征运用“不是······而是······”的句式大胆创编。

  四、说活动准备

  为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

  1、绘本故事PPT。

  2、食物图卡

  五、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为让幼儿不再被动的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观察是幼儿获得新知的最有效途径。PPT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表达,为完成教学重难点奠定基础。

  (2)、提问法: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这也是解决重难点的有效方法。我将单一性、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获得成功的喜悦。

  (3)、想象讨论法: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儿在讨论、想象中无拘无束地表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更好的服务于重难点的突破。

  2、说学法:

  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我将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运用观察、讨论、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的轻松氛围中获得新知、发展能力、感受快乐!

  六、说活动流程:

  新教育理念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构建有效的师幼互动。为此,我设计了六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并与教师神秘、诙谐的口吻相结合,使整个活动轻松、有趣。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引出故事:

  1、出示食物图片:

  (1)请用“有·····有·····还有······”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你喜欢吃什么?为什么?

  2、出示小女孩萝拉图片,了解认识萝拉。

  (1)她最不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她为什么不喜欢吃这些食物?(播放录音)

  (2)你们觉得她是一个怎么样的小朋友?

  二、基本部分:

  (一)、学说魔法语言。

  1、引导交流帮助罗拉的好办法。

  2、交流了解查理哥哥的办法,引导用“不是······而是······”的句式说话。

  (1)、第一样东西:木星上的橘色树枝

  木星上的橘色树枝会是什么?谁来猜猜看?为什么会是胡萝卜?(颜色,形状)(出示PPT)听了哥哥的话,萝拉会吃吗?(播放录音)哥哥这个办法怎么样?

  (2)、第二样东西:绿色王国的绿色雨滴

  那绿色王国的绿色雨滴又会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是豌豆?(颜色,形状)(出示PPT)哥哥是怎么形容这个豌豆的,我们一起来学哥哥说说看。那萝拉会吃吗?(播放录音)这次哥哥又成功了,我们来给他鼓鼓掌。

  (3)、复述哥哥介绍两样食物时特别的语言。

  (二)、幼儿创编魔法语言。

  1、集体尝试创编魔法语言。(蘑菇)

  2、小组选择图卡(橘子、青菜、西蓝花、火龙果、金针菇),三人一组尝试创编魔法语言。

  3、分组交流创编成果。

  (三)、了解故事结尾,知道魔法语言的作用。

  1、小结: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编成魔法语言。做一个不挑食的小朋友。

  2、简介绘本故事《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三、结束活动:

  1、回家继续读这个绘本故事,了解更多的魔法语言。

  2、请小朋友们为自己身边挑食的小朋友创编魔法语言,让他们也成为不挑食的好孩子。

  四、说活动反思:

  首先说说目标达成情况,为了完成第一个目标,我将活动的开始部分设计为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说说有哪些食物,再通过萝拉挑食查理哥哥想出了把食物用魔法语言通过想象把食物想象成了不同的东西让萝拉爱上了吃也引起了幼儿的极大兴趣。但是在开始部分占用了比较大的时间,时间上没有把握到位。

  第二个目标;幼儿在理解绘本的基础上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蔬菜想象成了不同的东西,目标基本完成。但是幼儿学说魔法语言的时候没有完全掌握“不是…而是…”的句式。

  第三个目标,通过学说魔法语言把生活中的一些食物通过想象把他们变成神奇的东西,发现原来自己平时不爱吃的食物也可以去尝试着吃一吃,目标也基本完成。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使一个教学活动获得成功,需要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我会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教学。让我们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一起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做一回服装设计师》是江西版八年级新教材第7章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服装整体风格的认识以及对着装美的鉴赏,进行服装设计。它将美术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2、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⑴、了解基本的服装文化。

  ⑵、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⑴、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⑵、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进行服装设计练习。

  发展目标:

  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⑵、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及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

  ⑴、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心态、生活信息和审美情趣。

  ⑵、在欣赏与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造型能力和色彩的基础知识,形成了自己基本的审美倾向,所以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服装文化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思路。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进行服装设计练习。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因而采用制作的辅助教学,在教法上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体验法:

  教师和学生分别展示服装的影视或图片资料,体验不同职业、款式、造型、色彩等服装因素及文化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服装设计的兴趣。

  2、演示法 :

  教师或学生对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进行演示,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的学习用不同材料表现服装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效果。

  (二)学法

  主要是利用展示服装设计相关的知识内容、图片资料以及设计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观察、绘画、剪帖”的方法给予指导。

  三、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首先利用视频展示时装秀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服装带来的美感,让学生发现美。接着过度谈话:(服装,最初是为御寒而出现的,它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个人的审美和素质的体现。服装通过款式、图案、色彩、面料和配饰等因素,反映出着装者的时代、地域、民族、职业、生活信念和审美趋向。那么,大家想知道怎样合理的设计制作服装,才能穿出自己的品位来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做一回服装设计师吧。)

  板书课题:做一回服装设计师

  (二)新课教学

  1、感知课文,结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问题:你喜欢怎样的服装?你还了解哪些职业服装?)

  2、教师利用简单介绍服装设计过程的几个环节:

  ⑴、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

  ⑵、服装的色彩搭配设计:(同类色、对比色、近似色)

  ⑶、服装面料的选择:(如:棉质、柔软等)

  3、教师利用展示用各种材料、形式所表现的服装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本校设计服装的课堂实践:

  ⑴、效果图的绘画:

  ⑵、用简练的线条勾画人体的轮廓,用碎布或彩纸剪贴服装。

  ⑶、根据自己的设计稿,利用手中的废旧才材料进行裁剪制作。

  (三)评价与欣赏

  收集学生作品,让学生把设计好的作品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

  1、在这次服装设计制作中,你主要侧重哪部分的设计?(款式、图案、色彩、面料和配饰)

  2、在这次服装设计制作中,你与同学的交流和协作方面有什么感受?

  (四)课后延伸

  1、办一个服装设计作品展或以班为单位进行服装发布展示表演。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人们的着装,感受服装的美感。

  3、运用所学的知识购买和定做衣服。

  四、教学反思

  课外我要求学生在对学生装特色认识的基础上,为我校设计校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更加熟悉掌握本课内容,使他们留意并感受生活中的美感。

  五、板书设计

  做一回服装设计师

  一、服装设计过程的几个环节:

  ⑴、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

  ⑵、服装的色彩搭配设计:(同类色、对比色、近似色)

  ⑶、服装面料的选择:

  二、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方法

  ⑴、效果图的绘画:

  ⑵、用简练的线条勾画人体的轮廓,用碎布或彩纸剪贴服装。

  ⑶根据自己的设计稿,利用手中的废旧才材料进行裁剪制作。

说课稿 篇9

  在《大家一起玩》这一课的设计上,我以课程标准为指引,努力追求“回归生活,淡化教育痕迹,如春雨无声润万物”这一教育境界。

  一、说教材

  《大家一起玩》这篇教材是湖北省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中的第九课,这一课,属于第三单元《班级是我们快乐的家》,承接了《我爱我们班》、《学习交流站》前二个主题的学习,课文共分“游戏怎么玩?”、“规则在生活中”、“我们来定班规”三个部分,这节课主要完成前两个部分的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

  做到“小、近、实”。

  情感与态度目标: 感受游戏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知识目标: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明白规则维护人们安全、愉快生活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在学习和生活中能规范自己,自觉遵守规则。

  三、说重、难点

  通过设计“找规则”和情景创设来突出“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这一重点。

  设计两次效果完全不同的游戏、和给“画鼻子”游戏和自己定规则来突破“自觉遵守规则”这一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雨露和空气,孩子的成长同样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结合新课程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我的教法学法设计是:

  1、快乐游戏--课堂中的“温暖阳光”。

  在游戏中学习,是学生喜欢也是最高效一种方法。开课时,我设计了两次“击鼓传花”游戏,接着自己定规则玩“画鼻子”游戏,从这些游戏中得到的真切体验,明白的道理,比老师任何说教都让学生感受深刻,就像温暖的阳光让人们乐于接受。

  2、根植现实--课堂中的“肥沃土壤”。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课前,布置学生回家对生活中的各方面规则进行调查,课中分小组讨论,汇总并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事实面前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和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情景体验--课堂中的“甘甜雨露”。

  在创设情景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扮演交警叔叔,教育不守规则的小男孩;想想自己有没有不守规则的事,给自己定一项规则。达到了让学生理解规则、遵守规则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游戏中感知规则”、“活动中体验规则”、“调查交流中理解规则”、“创设情景中领悟规则重要性”、“拓展延伸,让规则融入生活”这样五个活动,来落实教学目标。

  活动一:游戏活动--感知规则

  课上,我刚一问“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教室里立刻就沸腾起来了,我故意不说规则,让学生做“击鼓传花”,谁知,听到鼓点响后有人故意拿着花不传,有人却隔着好几个位置向后丢,后排的学生跟着花的方向来回跑着看,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游戏没法再进行下去了。看到预设的时机成熟,我出示了50页两幅图,说道:“这些同学也跟我们一样遇到了问题,他们的游戏为什么也玩不下去了?”有了刚才的体会,学生纷纷说道:“他们不守秩序。”“他们没有讲好规则。”因势利导,我说:“那这样,如果我们再来一遍游戏,你觉得这回要注意什么?”刚才没传到花的一个学生马上说:“要一个一个往下传,不能隔着人丢。”有的说:“游戏过程中,大家要坐在座位上,不能下位,也不能大喊大叫。”也有的说:“表演节目的同学只能讲很短的笑话,要不然会耽误大家玩游戏的时间。”大家说得有条有理,我立即说:“对,同学们说的这些,就是游戏规则。”按照规则进行的第二遍游戏热闹却有秩序,学生都知道了游戏要有规则,为了能感受到游戏的快乐,都愿意按照规则去做。

  活动二:活动交流--体验规则

  “画鼻子”这个游戏全班59个学生中有35人都没有玩过,因此,我引导学生一起给它制定规则。我事先在黑板上画好三个脸谱,学生一看都缺了鼻子,就明白了,原来这个游戏是给它们在正确位置加上鼻子。怎样才能让游戏正常进行呢?学生们思考了片刻,就有了结果。一个学生说:“要用围巾蒙上眼睛。”刚说完,就有学生举手说:“这样单着蒙不行,虽然不是很清楚,但还能看到。”马上有人接话道:“我试过,要叠二层以上才看不见。”还有的说:“参加游戏的人都要叠三层,不能有的多叠,有的少叠,要公平。”“画的过程中,不能掀开围巾偷看,底下的人不能告诉画鼻子的人往哪画。”学生们不断地补充,我故意设置难题:“画鼻子的同学一上来就走错了方向怎么办呢?” “每个人在画之前要先看好位置。”也有的说:“给每个画鼻子的同学找个蒙眼的,让他们把画鼻子同学带到脸谱前就行了。”在不断的出谋划策中,这一游戏规则更加完善。几轮游戏过后,我正准备按照书中总结“游戏规则是玩游戏的人共同制定的,玩游戏一定要有规则,并且人人遵守。”这句话时,一个男生突然举手,他说道:“我有几句话想说,我觉得看不见是多么的痛苦,对盲人我们要伸出援助双手,不能认为他们是残疾人就欺负他们。”他的一番感受,引发了其他学生的思绪,一女生接着说:“没有眼睛多么难受啊,刚才我玩游戏蒙上眼睛时,眼前一片黑暗,我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另一学生说:“我因为蒙上眼睛看不见,把鼻子画在了右眼下面,大家都笑我,我感到很不舒服,我想以后要是碰到残疾人,我不会再嘲笑他们。”……听着这些发自内心质朴的话语,我不禁暗自激动,同时也为他们喝彩,这一活动设计,没想到还引发了学生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这正是我所追求的“春雨无声润万物”的一大收获。

  活动三:调查交流--理解规则

  为了引导学生对身边游戏规则的关注扩展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我们进行了“找规则”活动调查与反馈。

  课堂上学生们热烈地进行交流,说出了20多种不同场合的规则,我们把这把它们归纳为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三大方面,

  使学生深刻理解到生活处处有规则。

  活动四:创设情景--领悟规则的重要性

  创设两个小男孩横穿马路边走边拍篮球,被交警叔叔拦下这个情景。请学生当交警叔叔教育横穿马路的小男孩,再角色换位,如果自己是两个小孩子中的一个,听了交警叔叔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做)?

  对于身边常见的例子,学生们兴趣很高,纷纷当起了小交警,有的说:“我会说,小朋友,在马路上拍球很危险,过马路时你要左右看,而你却把注意力放在球上,看不清周围的情况,这样车来车往很容易撞到你。”有的说:“我会先把这两个同学送过马路,再教育他们。告诉他们过马路时要把球抱好,走斑马线,如果很想打篮球,可以到小区的篮球场去玩。”

  一个个“小交警”说得有条有理,接受教育的小男孩也纷纷表示要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随后我们又进行了读记交通安全规则儿歌,让它有效地指导于学生具体的交通行为中。

  活动五:拓展延伸--让规则融入生活

  “听听激动,做做不动”是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去做”呢?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在生活中不守规则的情况,给自己定一项规则。有的说:“我站在队伍后面,每次升旗因为看不见前面,我就喜欢踮着脚跳起来看,还被后面班级的老师批评过,我给自己定的规则是,以后参加升旗时要站直,就算看不见也还可以仔细听。”还有的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家庭用电规则。以前爸爸告诉我插座不能玩,但我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样的,就用手去抠,结果被电麻了一下,我感到以后在家也要守规则,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这样互相教育,自我教育中,水道渠成地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六、说教学反思

  回顾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了规则的作用,在调查讨论、情景创设中较深刻地理解了规则的重要性,在定规则中让“自觉遵守规则”成为了自已的主动行为。

  之后,我们开展了评选“守规则示范生”活动,现在,曾经在楼梯间疯赶的学生知道靠右边走了,课堂讲话的学生能够主动听讲了,班级出现了人人争当示范生的良好氛围。

  走出课堂,回到现实,这中间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只有不断跟进、反馈、巩固成果,才能让《品德与社会》课程成为沟通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精选】说课稿汇总9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汇总六篇

2.精选说课稿汇总4篇

3.精选说课稿汇总10篇

4.精选说课稿汇总九篇

5.【精选】说课稿汇总九篇

6.精选说课稿汇总八篇

7.【精选】说课稿汇总5篇

8.精选说课稿汇总8篇

9.【精选】说课稿汇总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