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号》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法国号》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法国号》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法国号》,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2、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感受不同情绪的《法国号》并用律动为歌曲伴奏。
学习目标:
1.学唱《法国号》这首歌,并学会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2.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字——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3.通过《法国号》的演唱和声势练习,掌握三四拍的强弱规律。 学习重点:用富有弹性以及充满热情,自信的声音演唱歌曲。
学习难点:感受表现三拍子的强弱
设计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运用多种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音乐创作来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思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欣赏铜管交响乐《法国号》
二、感受《法国号》旋律
1.认识“法国号”,熟悉认识了解外形、音色、名字由来。
2.聆听圆号演奏的《法国号》,初次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3.感知三拍子
a.介绍三拍子,表现强弱
b.用表示强弱的动作给音乐伴奏(学生欣赏伴奏)
c.学习舞步
引导学生用身体来感受三拍子的强弱
三、学习歌曲
1. 教师随音乐范唱歌词,学生谈感受
2.加声势手势再次整体欣赏歌曲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跟琴轻声慢速哼唱
5.难点解难
嗡巴巴的表现最后一句的处理
6.跟琴连唱歌曲,纠正不足
7.原速演唱
设计意图:在学生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教唱新歌, 利用旋律线感受旋律走向,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难点解决,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对歌曲的表现能力。
四、表现歌曲
1.分角色演唱
2.学生领唱,老师伴唱
3.学生领唱其他学生伴唱
4.综合角色连唱
设计意图:以不同的演唱形式感知三拍子的'韵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激发他们学唱歌曲的兴趣。
五、聆听比较不同速度的《法国号》,感受体验情绪的变化
1.快板(华尔兹版)的法国号
2.慢板(摇篮版)的法国号
3.有感情地演唱原版《法国号》。(边歌边舞)
设计意图:对比体验,感知速度的变化带来不同的情绪。
六、拓展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1.完整欣赏,随老师划出旋律线
2.再次欣赏一遍
师:站起来,我们再次欣赏一遍歌曲,伸出你的右手划出你的感觉。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里的设计充满了趣味性,利用划旋律线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增加学生的欣赏兴趣。
七、结束
师:我们的小音乐家们,最后,让我们唱起法国号,结束我们今天快乐的音乐之旅吧!
(播放《法国号》)
《法国号》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圆号这一铜管乐器并熟悉圆号的音色特点。
2、掌握三拍子韵律特点,并能用声势进行展现,能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学唱歌曲《法国号》,并能用富有弹性和连贯舒展的声音调动情绪,体会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点】
1、感知圆舞曲的特点,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2、学生会用连音、断音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表现自信的我。
【教学难点】
最后一句音准的掌握和富有弹性连贯舒展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快乐的音乐四十分又开始了,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出示图片)音乐会上,大家都跳着优美的舞蹈,这些小朋友想邀请我们一起跳一跳。想不想试一试。大家感受到这些乐曲都是几拍子的`吗?音乐知识渗透,讲解四三拍强弱弱的规律。
(设计意图: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表现、四三拍节奏特点及强弱规律。突破本课难点。)
三、歌曲教学
1、师:这节课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三拍子法国歌曲《法国号》,大家仔细听,猜猜它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
2、了解“法国号”
多媒体出示圆号(法国号),并简介
师:它的形状是圆形的,所以还有一个名字叫“圆号”。由于法国人对它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所以又叫“法国号”。
3、教师范唱歌曲
4、观察歌谱:
(1)有几个乐句?(4个)
(2)观察这4个乐句有什么发现?(第1、3乐句是完全一样的)。
5、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读歌词。
6、学生随琴轻声模唱歌曲。
7、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8、指导学生难唱的乐句。
9、歌曲中反复出现的“嗡巴巴”是模仿的什么声音?(法国号)指导学生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谁在唱歌?”“每天这样。”要怎样唱?(要唱得连贯悠扬。)“那就是我的法国号”要怎样唱呢?(结合强弱规律,要有韵律。)
(设计意图:注意力关注至音乐,每次聆听给学生一个目标,培养聆听习惯。)
10、指名学生唱歌曲,要求学生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11、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学生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处理歌曲,用不同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向高潮,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及时歌曲的表现力)
四、拓展
1、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2、欣赏圆号与小号演奏曲,对比其不同的音色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合作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造能力。)
五、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大家表演的很精彩,舞跳得好,歌也唱的很棒。老师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刻,让我们再次唱起《法国号》。
(设计意图:不断巩固所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法国号》教学设计3
【教学理念】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其最大的特点。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调动其自身的各个感知通道,参与音乐,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手段、不同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歌曲,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歌曲,培养他们的聆听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法国号》
课型:
综合课
教学目的:
1、学生能够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法国号》;
2、学生能够用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及三拍子的旋律;
3、用简单的动作做二声部练习,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在反复聆听中感受歌曲,在自主参与中学会歌曲,培养他们的聆听习惯。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放《法国号》歌曲录音进行律动,以乐句为单位变换律动动作。(若干遍)随老师一起律动。
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激发他们学唱歌曲的兴趣。同时通过律动活动中的反复聆听为歌曲学唱做铺垫。
二、新授歌曲
一步感受音乐作品,以听唱教学法学唱歌曲。
1、你听清了吗?歌曲都唱了些什么?竖起小耳朵仔细听一听。
仔细聆听注意力全部关注到音乐,培养学生聆听习惯。
2、出示法国号。小朋友们这就是歌中的法国号,又叫圆号,你看它样子圆圆的多可爱呀!我们歌中是怎样唱它的声音的?(放歌曲录音)
再次聆听歌曲。
感知法国号,对歌曲内容更易理解。
3、大屏幕出示歌词,看你听到的和看到的一样吗?(放歌曲录音)
看着歌词再次聆听。
看歌词聆听歌曲,为歌曲学唱作准备。
4、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和老师一起用动作表现出来(看谁模仿得最像就奖励谁一把法国号模型)。(若干遍)
聆听歌曲,并用形
体即兴表演。
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中的美和蕴含于音乐内容中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5、现在请小朋友伸出小手指,指着大屏幕再来听一遍,注意听,听到哪个字,用手指指出来。
边听边指旋律线。
利用旋律线感受旋律走向,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
6、看看老师是怎么指的?
看老师是如何指的。
利用旋律线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音乐各要素。
7、刚才我们走的就是旋律线,有的地方是断开的,像弹跳的乒乓球,有的地方是连着的,像一条弯弯曲曲流淌的小河,小朋友们注意了,一会在唱的时候这个地方要唱得像弹跳的小乒乓球,这个地方要唱得像一条连贯的小河呦!现在再和老师一起走一遍。你可以在心里跟着唱一唱。(手势有的地方弹跳,有的地方连贯)
和老师一起随歌曲指旋律线。
旋律线中暗含对歌曲艺术的处理,这里给学生指点,为后面更好地唱好歌曲做铺垫。
二、新授歌曲
8、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做个游戏,你能试着跟着这首歌对对口形吗?只张嘴不出声,像老师这样(教师示范),老师通过观察你的口形就知道你会不会唱了,加油啊!
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感兴趣,通过和歌曲对口形为学歌曲唱做充分的准备。
随歌曲录音对口形。
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感兴趣,通过和歌曲对口形为学歌曲唱做充分的准备。
二、师生互动,学习如何表现作品。
1、让学生用轻轻的声音表现歌曲的美。
随合唱团的小朋友轻声唱。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歌唱激情,使学生做到有表情地轻声歌唱。
2、指导学生跟琴以中弱的力度,缓慢的速度练唱歌曲,根据学生的演唱情况,确定教法。利用图形谱指导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跟琴慢速地轻唱歌曲。
帮助学生把握歌曲和节奏的准确性。
三、用简单动作做二声部合作练习。
1、现在看看这个动作你会做吗?(强拍拍手、弱拍右拳敲手心)我们试着边唱边做。
随老师一起做。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进行两个声部的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
2、三、四组的小朋友你们变变动作看看会做吗?(教师示范强拍摊手、弱拍拍腿、读空哒哒)请三、四组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试一试。
三、四组和老师一起做。
3、现在我们边唱边来试一试。前两组小朋友还保持刚才的动作,三、四组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新动作。
两个声部合起来。
4、老师弹琴,我们一起来试试。
1、法国号可以演奏各种情绪的音乐,让学生听几个由不同情绪演奏的法国号片段。(快板、行板、慢板)
聆听不同情绪的法国号片段。
充分感受法国号这种乐器的`音色,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更感兴趣。
2、观看维也纳交响乐团法国号演奏片段。
四、结果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唱了《法国号》这首歌,并欣赏了许多法国号的音乐片段,老师希望你们今后能够认识并学会更多的乐器,真正成为一名小音乐家。回家后把这首歌神气地唱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教学反思】
笔者讲的是人教版教材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法国号》。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手段、不同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感受歌曲,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歌曲,是笔者这节课的设计宗旨。
一、在律动中感受歌曲旋律。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其最大的特点。在新课导入设计时,笔者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律动,调动其自身的各个感知通道来参与音乐,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通过律动还可以感受三拍子的旋律特点,同时这种导入为学生营造了浓浓的音乐氛围,师生共同发自内心、有韵律的形体语言感受了音乐的情感。而且在律动活动中由于反复聆听,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熟悉了旋律,为学唱歌曲做了铺垫。
二、用肢体语言感受歌曲内容。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内容既形象直观,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歌词,同时,让学生针对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三、利用图形谱,自主参与,学唱歌曲。图形谱可以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歌曲旋律的走向,潜移默化地感受歌曲中的各个要素。利用图形谱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音乐,是引导学生聆听的手段之一。使他们能够自主参与到学唱歌曲的过程中。
四、用简单动作做二声部练习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合作的喜悦。拓展升华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不同情绪的《法国号》片段欣赏,让学生对法国号及其音色有一个直观、全面的感性认识,拓展学生的学习信息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法国号》教学设计4
【授课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七课《小小音乐家》第一课时
【课 型】唱歌课
【课 型】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每课都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聆听、演唱、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游戏是儿童生活重要内容,儿童在游戏中了解社会,学会生活,在游戏中成长。围绕 “小小音乐家”这一主题,根据学生喜爱音乐活动的心理特点,本课选编了欣赏曲《号手与鼓手》《会跳舞的洋娃娃》,歌曲法国号》和《快乐的小笛子》。第一课时的歌曲《法国号》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3/4拍,大调式,歌词简练通俗,采用模声手法,生动的模仿了圆号的声音效果。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爱动,专注力差,易跑神,爱模仿,是培养上课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为了有序地组织好教学,教学中,我运用如“小手准备:准备,准备”“我唱歌:腰挺直,书竖起,唱歌要自然”等小口令,小组加分、个人奖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课堂规则意识。通过直观演示、模仿、展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教学目标】
1、能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晰的咬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法国号》。
2、认识法国号,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3、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并随音乐表现。
【教学重难点】
1、用富有弹性、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
2、感受、体验、表现四三拍子的律动变化;
3、对最后一句音准的把握;
4、了解西洋铜管乐器中的部分乐器,感受圆号的音色。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对比法,视听结合法,合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师: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蹲起起,蹲起起,手上来手下去向后转身,手上来手下去向后转身,手上来手下去向后转身,手上来手下去向后转身。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跳吧!
师:看大家跳的这么好,有一位小客人也想和大家一起来上课,它呀,特别会唱歌,是谁呢?它就藏在下面的歌曲中,仔真聆听,你就会知道。
师:会唱歌的小客人是谁呀?
生:“法国号”
师:你们真是善于发现的孩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歌曲《法国号》(板书)。
二、自主学习:
师:你认识法国号吗?
生:不认识。
师:我们来看看法国号是什么样的?(幻灯片:圆号)(因为这种号的管身是圆形的,所以它也叫圆号。)
师:法国号怎么吹奏呢? (幻灯片出示动作)
师:法国号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呢?(柔和、圆润。)
师:我们一起来吹着法国号再次听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吧?(复听)
师:法国号因为是圆圆的,所以又被称为圆号,让我们一起画圆圈(黑板上画旋律线)再次听听圆圆的法国号唱歌吧!(三听)
三、学唱歌曲:
师:有同学已经等不及想唱一唱了,那就请大家画着圆圈一起来轻声唱唱吧!(一唱,伴奏1遍)
师:教唱歌曲第4句(画旋律线),完整唱。(二唱1遍)
师:《法国号》这首歌曲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外国有一个和我们一样大的小朋友,他每天除了像我们一样上学外,回家后还坚持学习吹奏法国号,经过他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不断练习,他的演奏水平非常好,凡是听过他演奏的同学、老师、还有不认识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纷纷称赞他。他非常高兴,也非常自豪,就用这首歌把他的好朋友——法国号,介绍给了大家。大家觉得这个小朋友了不起吗?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向这个小朋友一样做事情的时候不怕吃苦,坚持不懈呢?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歌词。(逐句进行分析演唱,感受三拍子的韵律,用轻巧而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三唱,伴奏1遍)
师:这首歌曲一共有四句乐句,其中有两句唱的是一样的?谁知道是哪两句?
师:歌曲中像这样完全一样的部分,叫重复。下面重复的乐句我们画着圆圈旋律线来唱,不重复的部分我们用划船的动作来唱,大家一起来一遍。(四唱)
师:请男同学唱重复的乐句,女同学唱不重复的乐句。(五唱,跟伴奏2遍)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从你们齐唱的歌声里,老师感受到了向法国号那样圆润的声音,下面我们男、女生来pk一下,看看谁最棒。(小口令:谁最棒,我最棒!)(唱的同学站起来)
师:那个外国小朋友的法国号吹的太好了,人们纷纷为他鼓掌。而咱们一三班的小朋友唱的节奏准确,歌声动听,老师也想为你们鼓掌。请大家再齐唱一遍好吗?
师:老师的掌声刚才加到了哪里?(每个乐句最后长音的.地方加上了X X节奏的拍手)
你能跟着音乐加拍手吗?(小口令:小手,小手,准备好!)
四、课堂检测:
1、 师:老师特别高兴,因为我听到同学们拍的节奏很准确。下面我们进行对子检测,先请1、3、5、7小组的同学演唱,2、4、6、8小组的同学当小老师。注意,当小老师的同学可以给演唱的同学拍手伴奏(对子互查,评价、画星)。(评价语:“你的歌声真动听,我要向你学习。”“你唱的节奏很准,我要向你学习。”“你唱的很有感情,我要向你学习。”)
2、师:我的小火车要开了,它要去寻找想为大家演唱的同学,是哪一组呢?(我的火车开起来,呜呜呜呜;开到哪里去?开到这里来!)( 小组展示。唱歌组演唱、拍节奏,表演组起立跳舞。)
五、拓展延伸:
师:它的名字叫?又叫?这是号家族中的另一名成员,叫“小号”,这是外国的另一种乐器,叫“鼓”。
师:号手怎么吹号?(学生做动作)鼓手怎么敲鼓(学生做动作)?
师:哪组同学愿意当号手?哪组同学愿意当鼓手?号手和鼓手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乐曲《号手与鼓手》。注意,号手听到号声时要做吹号的动作,鼓手听到鼓响时要做敲鼓的动作,老师看那组同学听的最认真,动作最帅!
《法国号》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法国号》是一首法国莱茵河民歌,3/4拍,大调式,复乐段结构。歌曲节奏平稳,旋律采用重复的手法构成以具有推动性的大跳音程起句,并由级进平稳的旋律接下去,弹性与抒情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最后一句完全改变了前面句法的进行方式,改用跳进音程波浪式旋律,从属七和弦的分解进行到主和弦完满地结束了全曲。
译词很有儿童特点,采用自问自答形式,用夸赞口吻炫耀自己“会唱歌”的法国号。轻快跳跃和优美舒展的旋律交替进行,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对法国号的喜爱,夸赞。在演唱时,模拟号声“嗡巴巴”从闭口到张口吐字要清晰富有弹性,不宜过重。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它贯穿于各个环节,交织在一起,呈现于课堂教学。本课主要运用了以下的教学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面向全体学生。
4、注重个性发展。
5、重视音乐实践,运用多种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6、鼓励音乐创作来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思维。
7、提倡学科综合等理念。教学方式主要有:谈话式,合作交流式、参与式等等。
教学目标:
1、学唱《法国号》这首歌,并学习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并能用打击乐器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2、能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3、通过《法国号》的演唱和声势的练习,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法国号》,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 学习简单的三拍子舞蹈律动并配合歌曲《法国号》背唱。
3、听乐器音响,改编歌曲。
4、简单了解法国号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1、用连音、断音的演唱形式表现《法国号》。
2、感知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了解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1、对最后一句音准的.把握。
2、用富有弹性、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法国号》。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法国号(圆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随《法国号》伴奏音乐引导学生打节奏,初步体验感受歌曲节奏特点。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音乐拍四三拍节奏。并从中掌握四三拍的节奏规律。
二、律动:
1、教师教三拍子舞步。
师:“3拍子的音乐叫圆舞曲,也叫华尔兹,它的节奏特点像小船在荡漾(边说边做动作)1、2、3有一种起伏荡漾的感觉。让我们用身体感受一下。请起立,跟老师一起来做一做!双手叉腰准备,先迈左脚,一二三、二二三、左右左、右左右、左二三、右二三、前二三、后二三……”
2、跟音乐做律动。
“让我们跟着音乐来做一做(前奏晃身体准备,第一、二句左右做,第三、四句前后做。)
三、歌曲教学
1、学唱歌谱。
师:刚才我们听了这么多遍的乐曲是法国莱茵河的民歌,莱茵河是法国一条非常美丽的河流。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她优美的旋律。
提示:唱的时候要注意音准,小声唱。
课件出示歌谱,学生跟琴演唱。
2、解决难点:
观察歌谱:
(1)有几个乐句?(4个)
(2)观察前3个乐句有什么发现?(第1、3乐句是完全一样的)
对比唱比较像的第2乐句和第1乐句,注意音准。
(3)师:观察一下谱子,哪一句音节的变化最多?
生:第四句。
师:老师再弹一遍,听一听这句的旋律有什么特别的?
课件出示第4乐句。
教师弹琴,学生听一听第4句的旋律特点。
总结:像水波纹一样。课件显示旋律走向加深印象。
跟琴演唱,注意4和7音,要唱准确。
提问:怎样唱才能体现水波荡漾的感觉?提示:借鉴强弱的规律。
学生再次跟琴集体唱一遍第四句。注意音准和强弱规律。
师:好,让我们从头完整地唱一遍。
3、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出示伴奏歌谱感受节奏。
观察歌谱,节奏类型:0 X X ︱X——︱
学生自由练习。
教师演奏,学生伴奏。
教师:同学们打得节奏很整齐,象乐队一样。老师用电子琴为大家伴奏,大家边唱旋律边用打击乐伴奏。
4、学唱歌词
(1)初听范唱,教师带领学生用身体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读歌词。
(3)完整地演唱歌曲。(启发、提示学生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4)介绍乐器法国号的有关知识
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法国号这种乐器的资料,下面就让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吧。
教师出示法国号
生:它的形状是圆形的,所以还有一个名字叫“圆号”。由于法国人对它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所以又叫“法国号”。
生:它的材质是铜,所以属于西洋的铜管乐器。
生:它的演奏姿势是这样的(边说边演奏动作)它是唯一一种用左手演奏的乐器,右手放进喇叭口里。
(5)、听法国号的音色,请班里同学现场演奏法国号。
师:希望大家仔细地听,注意听它的音色是怎样的?
学生:它的声音很低沉,很圆润。
师总结:同学们的小耳朵真灵,法国号的音色是圆润优美的。
师提醒学生观察法国号演奏姿势,,说明作用一是支撑号身,二是能让音色更柔和一些。
5、歌曲处理
思考:其中反复出现的“嗡巴巴”是模仿的什么声音?
学生边看歌谱边听歌曲。
学生:“嗡”好象模仿的是法国号的低音区,唱的重一点、声音很低沉,饱满。“巴巴”就好象是模仿法国号的中音区,要唱得明亮一点。”
老师:“嗡巴巴”是唱得连贯还是要有弹性呢?
学生自己尝试,总结:要唱得有弹性,有强有弱,有韵律。
学生跟琴唱一遍歌词。
男生唱“嗡”,女生唱“巴巴”。
教师:“谁在唱歌?”“每天这样。”要怎样唱?还能唱得有弹性吗?
学生自己尝试,总结:要唱得连贯悠扬。
学生集体再次演唱歌曲。
教师:最后一句:“那就是我的法国号”要怎样唱才能唱出象水波纹一样的感觉呢?
学生讨论,结合强弱规律,要有韵律。
试唱最后一句。
6、歌曲演绎:
师:同学们唱得越来越好,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集体有感情地演唱,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四、编词游戏
1、小组合作,改编、创编歌词。
2、汇报表演,及时评价。
五、拓展
六、小结
老师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刻,那我们再次唱起《法国号》,跳起华尔兹结束今天的课。
《法国号》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七课,小小音乐家里的《法国号》。这是一首法国莱茵河畔民歌,三拍子,大调式,复乐段结构。
歌曲节奏平稳,旋律采用重复的手法,构成以具有推动性的大跳音程起句,并由极进平稳的旋律接下去,弹性与抒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最后一句完全改变了前面句法的进行方式,改用跳进音程波浪式旋律,从属七和弦分解进行到主和弦完满的结束全曲。
歌词很有儿童特点,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用夸赞的口吻炫耀自己会唱歌的法国号,轻快跳跃和优美舒展的旋律交替进行,生动的表现了人们对法国号的喜爱,快赞,在演唱时模拟号声“嗡巴巴”从闭口到张口,吐字清晰富有弹性,不宜过重。
教学理念:
1、本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面向全体学生。
4、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5、重视音乐实践,运用多种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6、鼓励学生音乐创作并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思维。
教学方式:
本科我采用了欧洲的教学方式,学生可坐可站,教师以学生的姿态融入其中,让学生体会到平等。
表扬学生的方式我采用了握手,让学生可以通过触摸真切的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肯定。
其次还有谈话式教学、合作交流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等。
教学目标:
1、学生用富有弹性而甜美的声音演唱《法国号》。
2、能够体会伴奏风格带给歌曲的不同情绪。
3、学生能够用身体律动,感受三拍子强弱规律及三拍子的旋律。
4、能初步感受圆舞曲节奏特点,并能用打击乐器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1、用短音、连音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法国号》
2、用跳跃、抒情强烈对比情绪表现歌曲所包含的两种情绪。
3、感知圆舞曲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了解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1、学生对最后一句音准的把握。
2、用富有弹性、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法国号》。
3、对歌曲中出现的两种不同情绪的演唱表现。
教具准备:
吉他、钢琴、课件、手鼓、沙锤、魔毯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生席地而坐,双腿弯曲撑起,双手放于膝盖上,侧头趴在双手上轻轻睡觉。师带领学生进入情境,“现在是晚上10点,孩子们早已入睡,他们睡得又香又甜,慢慢的他们开始做梦了,他们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里出现了相同的一个人,他们的音乐老师。孩子们欢迎大家来到梦里。”
(设计意图:进入梦境的情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出现时间和空间上的错觉,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并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状态。)
2、聆听音乐《卡农变奏曲》
教师播放音乐《卡农变奏曲》,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随音乐做起身体律动,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变化。
(生随师在音乐节拍里做挥手律动、点头律动、跳跃律动等。充分展示音乐的节拍和学生自信心。)
3、三拍子节拍练习
师:孩子们我们先谈谈自己此刻的心情好不好?
生:(激动、开心、轻松、快乐……)
师:好的孩子们今天我们就用这种快乐、轻松的方式开始我们这节音乐课好不好?请孩子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你可以站着,也可以坐着,都可以。
师:孩子们,谁听出了刚刚那段音乐是几拍子的?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示三拍子节拍,边演示边初听《法国号》旋律(师用钢琴演奏旋律)。师解释三拍子音乐与圆舞曲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听和身体律动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变化,使学生放松心情、轻松的心态。)
4、观看《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视频
师课件播放《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视频。
生观看并说一说自己看到的视频里最精彩的、最好看、最有意思的地方,感受圆舞曲的魅力。
生可回答视频中精彩的舞蹈表演,或者精彩的乐队表演,或者音乐厅上午宽敞美丽等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感知圆舞曲曲风,了解“摩登舞”这一类舞蹈,以及庞大的乐队演奏,为最后本课的拓展环节做铺垫。)
5、初听歌曲
师范唱歌曲《法国号》。(吉他伴奏)
生随音乐边律动边感受体会旋律,并说说其中演唱到了哪件乐器-----法国号。
师出示课件法国号图片,生描述所看到的样子,并自己说说如何演奏。
师讲述法国号的基本情况及演奏方式,学生跟随模仿。
师播放法国号的音色片段,生感受并说说音色的特点。
生为本课歌曲起一个个性响亮的名字-----法国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法国号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多方位的了解,并引导学生为本课歌曲起名,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堂,做音乐课的小主人。)
6、复听歌曲
师范唱歌曲。(钢琴伴奏)
生再次聆听并说说歌曲中哪一部分的演唱最有意思,最好玩,也可说说歌词的特点。
生答。(如歌曲有四句,或者自问自答的形式,或者一三句重复,或者“嗡巴巴”重复出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结构、段落,体会歌词的特点,也为接下来学生背唱歌词做铺垫。)
7、再听歌曲
师用三种不同的吉他伴奏风格。(抒情风格、明快风格、强烈的节奏感风格)
生聆听,并讲讲三种伴奏的特点(缓慢、中速、快速)和表现出了歌曲怎样的情绪?自己更喜欢哪一种?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伴奏为歌曲带来的不同变化,体验歌曲不同情绪的强烈反差,为本课的跳跃、抒情强烈的对别风格学习做充足准备。)
8、游戏:会跳舞的魔毯
师出示教具魔毯,并介绍魔毯。
师指导学生围坐在魔毯周围,双手抓起魔毯,团队合作,听歌曲情绪让魔毯跳出相应的起伏。
要求:跳跃的情趣,魔毯应欢快的随节拍跳跃。抒情的情绪,魔毯应缓缓地像小溪流水一样安静、缓慢。
生活动后再谈谈自己体会到的歌曲情绪,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听,再通过更直观的魔毯的跳动,对歌曲情绪有更准确的把握,为接下来的学唱表演歌曲做足准备。)
9、学唱歌曲
生跟唱歌曲唱名,对歌曲音准加深印象,可选择师生交换演唱,男女生交换演唱。(钢琴伴奏)
生填词演唱,由易到难,可先师生交换演唱,再男女生交换演唱,最后完整的演唱。(吉他伴奏)
要求:有表情的演唱展现孩子的天真纯洁,注意最后一句的音准。
(设计意图:学唱歌环节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因为之前的环节学生已聆听过多遍歌曲,只要学生对情绪把握合理,最后一句难点攻破就完成本环节目标。)
10、歌曲拓展
师带领学生参加圆舞曲part。
组建乐队:师做吉他手,邀请两名手鼓演奏家,两名沙锤演奏家,一名主唱。其他学生为歌曲中法国号的声音创编舞蹈,符合节奏即可。
学生为乐队起一个响亮、个性的名字。
乐队为未参加的学生观众们表演,观看的学生们提出意见,乐队再改进。
师带领乐队和表演舞蹈的学生(全体学生)边唱边跳出发去参加圆舞曲part。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参与进音乐教学环节中,通过乐队表演,舞蹈表演,展示学生自信的一面。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环节充分的展示了学生个性,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的思路。)
《法国号》教学设计7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以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学习兴趣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本课教材内容,使学生在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中,初步培养审美、音乐感受及音乐表现能力。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法国号》
2、音乐知识:介绍法国号
3、用简单的声势、舞蹈、打击乐、创编歌词等形式来配合歌曲学习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并学习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
2、能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3、通过《法国号》的演唱和声势的练习,掌握3/4拍的强弱规律教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教学过程
一、欣赏体验
1、聆听《法国号》歌曲旋律
教师语言: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
教师活动:播放《法国号》音乐伴奏,随学生一起晃动,并用手简单指挥。教师语言:大家可以将音乐课本变成新疆的手鼓来感受节拍。教师活动:与学生一起进行手鼓拍击。
2、声势律动感受歌曲旋律
教师语言:请把音乐书放好,同学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喜欢这首音乐,那么,它是几拍子呢?(3/4)。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强弱弱),下面,你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表现一下这首三拍子音乐?(提示:可以用拍手、拍腿、捻指、弹舌、跺脚、拍肩或自己独特的方式配合动作)
教师活动:播放法国号音乐伴奏,走近学生与他们一起表现,引导学生注意强弱。
学生活动:第一遍音乐,自己选择表现方式;第二遍音乐,相邻之间合作拍手感受音乐。
3、舞蹈感受歌曲旋律
教师语言:同学们的音乐表现力非常丰富,三拍子常常用来表现舞曲,特别是圆舞曲(音译为华尔兹),脚步的节奏特点象小船在河里轻轻荡漾。
教师活动:喊拍子与学生感受前后、左右、转圈、拉手等舞蹈步伐;播放《法国号》伴奏音乐,师生一起跳华尔兹(第一遍学生自己跳,第二遍邀请旁边的同学合作跳)。
二、学唱歌曲
1、学习歌曲旋律
教师语言:同学们跳的非常优雅,虽然不够专业,但却能感受到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我们多次播放的这段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法国莱茵河民歌《法国号》的歌曲旋律。法国的莱茵河是一条非常美丽的河流,所以她流淌出来的音乐也是特别典雅,让我们一起唱唱她优美的旋律吧!
教师活动:出示歌谱,弹旋律带着学生一起唱。学生活动:轻声跟老师唱谱。
教师语言:同学们唱的不错,那么我们都唱了几句?(4)哪一句音符变化最多?(最后一句)下面老师单独弹奏这一句,你们来体会旋律特点。教师活动:弹单音旋律,并用另一只手提示音高。学生活动:感受音乐,回答特点。
教师语言:同学们回答的很形象,这段旋律一个音比一个音低,象下台阶一样,很有规律。下面我们跟琴唱。首先在心里默唱,再小声唱出来,再完整地跟伴奏唱歌谱。最后配上音乐伴奏,用“la、li、lu”等音模唱旋律。
教师活动:融入学生中与他们一起模唱,第二遍与学生边唱边画“三角”拍子。
2、用打击乐表现歌曲旋律
教师语言:同学们优美的声音让老师都陶醉了,我们再来为优美的旋律加入两行节奏谱,我们一起来体验。(1)、与学生一起讨论“X——”,“OXX”的拍奏方法,并集体分别拍奏4小节。(2)、两条节奏谱同时拍出,师生讨论尝试,并集体拍奏4小节。(3)、嘴唱旋律,手脚拍节奏三个声部一起进行,先试唱,再钢琴伴奏,学生完整表现,并出示歌谱。(为自己精彩的表现鼓掌)
教师语言:如果用打击乐器来表示这两条节奏,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打击乐器?师生讨论:“X——”用延音乐器三角铁、碰铃、铃鼓等;“OXX”用双响筒、响板、沙锤等,师生分别感受。学生活动:(1)、教师指挥,学生分成两大组奏出相应节奏。(2)、两组合起来一起打击,教师指挥;(3)、配上音乐伴奏,第一遍教师指挥,学生起立分两组打击;第二遍模唱旋律,教师指挥,学生分组合奏(成立小乐队)。
3、学习歌词
教师语言:同学们配合默契,我们再来感受这首法国莱茵河民歌《法国号》,听听乐曲加入了什么?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范唱,并坐在学生中与学生一起欣赏聆听。
学生活动:感受、回答(加入了歌词)第一遍聆听,第二遍闭上眼睛聆听歌词。教师语言:为这首优美的旋律加入了歌词,是谁在唱歌呢?(法国号),它在唱什么呢?(嗡巴巴)好,一起看它的歌词,我们一边读一边打拍子,像这样——第一拍用空心拳击桌面为强,第二、三拍用手指点击桌面为弱。教师活动:与学生一起读歌词拍击教师语言:下面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歌曲,你们来张口默唱,并体验老师是用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教师活动:自弹自唱
学生活动:用自豪的情绪演唱,声音有弹性教师语言:这首歌曲从一个练习吹奏法国号的孩子的视角,向我们自豪地介绍着它的小伙伴——法国号。你们能不能用自豪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学生活动:跟琴完整演唱;分两大组比赛:一组演唱,一组轻轻打拍子,然后第二遍进行交换,教师弹伴奏,唱完后进行评价。
教师语言:让我们跟音乐伴奏一起唱(全体起立)教师活动:指挥演唱。
学生活动:第一遍看歌同唱,第二遍起立左右晃动背唱(双手背后)。教师语言:有没有同学知道法国号是什么?学生活动:回答问题。教师语言:(出示圆号图片)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法国号。大家看它的外形是什么形状的(圆形),所以又叫圆号(齐读)。(1)为(2)同学们能不能看出他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金属:铜),所以属于西洋的铜管乐器,这个家族中还有小号、长号、大号等。(3)构造:圆号是由号嘴,盘旋的管体、喇叭口三部分组成,还有三个按音键。(4)(出示圆号演奏图片)我们大家一起观察它的演奏姿势,它是哪一只手按键(左手),中间三个手指按音,大小拇指起固定作用,右手在那里?(在喇叭口里)。它的作用是固定支持,使音色柔和,相当于弱音器。(5)我们来听他的音色,圆号音色有许多变化,它可以吹出柔和高雅的乐句(播放视频演奏)一起来欣赏格林卡的北方星,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想象浩瀚的星空有一颗最亮的星星照耀着你。(播放三重奏)圆号也可以吹出勇敢刚强的号角声。表现猎人形象,一起来欣赏韦伯的《猎人合唱》,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模仿圆号演奏。
4、处理歌曲
教师语言:歌曲中的“嗡”模仿圆号中的低音区,很低沉,而“巴巴”模仿了圆号中的中音区,很明亮。下面男同学模仿低音区,女生模仿中音区。老师演唱剩余歌词。教师活动:老师用两个手位指挥几句,然后师生配合演唱,教师钢琴伴奏。
教师语言:跟伴奏完整演唱,男生唱“嗡巴巴”模仿圆号,女生演唱后两句优美歌词,最后一句一起唱,第二遍一起有感情演唱。
学生活动:相邻同学之间拉手演唱,看指挥左右摇摆。
三、拓展延伸---创编歌词教师语言:“嗡巴巴”是作者对圆号声音的模仿,你能不能模仿你熟悉的打击乐器的声音来创编新的歌词(例如“沙沙沙沙,沙沙沙沙”谁在唱歌…。.那就是我的小沙锤)。下面能不能把新编的歌曲同学之间相互唱唱。
学生活动:相邻之间分别唱,教师融入其中。
教师语言:同学们表现力非常强,课下还可以唱唱,你最亲密的小伙伴例如小动物等。
四、欣赏精彩的曲目
教师语言: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法国号与他的管弦乐家族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曲目
教师活动:播放音乐视频,并分别讲解:曲目一舒缓的引子,使人联想到河上黎明的景象。曲目二:三只圆号响起了狼的主题表现狼的凶残。
五、结束语教师语言:圆号与管弦乐队的合作给我们带来了无限音乐魅力。如果你们对这个家族的其他成员感兴趣的话,可以上网了解。当然,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也是博大精深的!好!下面让我们一同唱起法国号,跳起优美的华尔兹,结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教师活动:播放歌曲范唱,与学生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
《法国号》教学设计8
设计理念:
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运用多种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探索歌曲教学新模式。
教学目标:
1、学唱《法国号》这首歌,并学习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并能用打击乐器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2、能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3、通过《法国号》的演唱、演奏和律动,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4、通过创造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法国号》,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2、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感受不同情绪的《法国号》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听乐器音响,改编歌曲。
4、了解法国号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1、用连音、断音的演唱形式表现《法国号》。
2、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感受不同情绪的《法国号》。
3、了解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1、对最后一句音准的'把握。
2、用富有弹性、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法国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钢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样乐器,它是什么呀?(出示“鼓”)
A、学生敲,看谁能敲得不一样。
B、老师敲,跟小朋友敲得有什么不一样?
2、听声音的强弱
3、比一比谁的耳朵灵
A、听到强的鼓声拍手,弱的鼓声拍腿
B、反过来拍
C、变化地敲,变化拍手方式
D、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拍
4、律动(歌曲引入)
A、学生听《法国号》音乐,为音乐选择节拍并用动作表示。
B、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示。
C、请动作特别好看的小朋友来做小老师。
二、新歌教学
1、了解“法国号”
A、多媒体出示圆号(法国号),并简介
师:它的形状是圆形的,所以还有一个名字叫“圆号”。由于法国人对它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所以又叫“法国号”。
B、播放法国号演奏的音乐,师边模仿演奏姿势
C、法国号的声音是怎样的?(低沉圆润优美的)
D、学生学习法国号的演奏姿势
它是唯一一种用左手演奏的乐器,右手放进喇叭口里。(边说边演奏动作)
E、听《法国号》歌曲律动,教师纠正学生演奏姿势。
2、学唱歌词
A、师:小朋友刚才听到的法国号的歌声是怎样的?(嗡吧吧嗡吧吧)是连贯的还是有弹性的?
B、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读歌词。
C、轻声地用高位置的声音连起来念一遍。
D、用这种感觉跟着音乐唱一遍。
E、学唱难句、解决难点。
F、在钢琴的伴奏下把歌曲连起来唱一遍。
3、歌曲处理
A、师:这段音乐的强弱怎么样?把这种感觉唱出来。
比较、教师的演唱示范师--学生试唱--教师指导--再跟着音乐唱一遍
B、师:你能不能像小音乐家一样自豪地演唱?
启发、提示学生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三、拓展
1、感受不同情绪的《法国号》
A、欢快的圆舞曲版《法国号》--学跳华尔兹来感受音乐。
B、抒情的摇篮曲版《法国号》--推着摇篮哄小宝宝睡觉来感受音乐。
师小结:音乐速度、力度的变化,《法国号》的情绪也发生了变化。
2、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A、出示打击乐。(碰铃、铃鼓、沙球、双响筒、串铃)
B、学生自己选择乐器为摇篮曲版的《法国号》伴奏,其他学生轻唱。
C、为圆舞曲版的《法国号》伴奏,请一部份学生舞蹈。
3、创编歌词(根据《法国号》为打击乐编好听的歌曲)
A、选择其中一种打击乐编歌曲
B、分小组选择打击乐编
C、展示
D、请小朋友回去给小动物们创编歌曲,并唱给爸爸妈妈听。
四、小结
老师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刻,那我们再次唱起《法国号》,跳起华尔兹结束今天的课。
《法国号》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唱《法国号》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运用多种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思维,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和共同合作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充分地聆听音乐, 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通过亲身参与演唱、演奏、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劫,并适当地运用观察、比较和练习等方法进行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和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等基础知识。学习演唱演奏、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打击乐器。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表现三拍子韵律,把握最后一乐句音准,能模唱曲谱。
2.认识法国号,学习用富有弹性、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法国号》并进行打击乐器伴奏和歌词创编等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听《杜鹃圆舞曲》做律动进教室
复习《请你唱个歌吧》
1.师:欢迎来到音乐殿堂,在刚才的圆舞曲中,你听到谁的叫声?
生:小杜鹃
师:它发出怎样的声音?
生:咕咕 咕咕
师指挥生练习“▼ ▼ 0︱▼ ▼ 0︱”,要有弹性。
2.师:你想到我们前面学过的一首《请你唱个歌吧》,一起来复习。
3.师:刚才我们用什么演唱形式来演唱的?(齐唱)我想邀请一位同学和我来领唱。引导生改变演唱形式、改编歌词(咕咕改成啦啦)来演唱歌曲。(把学生的姓名唱到歌里,3个字的姓名、2个字的怎么唱呢,教学“啦啦”演唱口型、面部表情,对能大方演唱的学生进行表扬)
二、导入新课:
谢谢同学们的合作,听到大家快乐的歌声,老师这儿有件乐器也忍不住唱起了歌,你听,是谁在唱歌?它发出什么样的歌声? 新歌教学 聆听歌曲: (1)听录音范唱,生回答(法国号 嗡巴巴)
(2)听范唱感受歌曲节拍,自己尝试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的?
(3)你还会用什么动作表现三拍子的韵律?练习“嗡巴巴”(强弱弱)
2.(1)简介法国号,看法国号图片,听莫扎特《回旋曲》(bE大调圆号协奏曲第三乐章),感受法国号低沉温和富有有弹性的音色 再练习“嗡巴巴”(低沉有弹性的音色) 再听范唱,生模仿演奏姿势,随歌曲律动 3.学唱歌曲:
(1)师示范曲谱生默唱,数数有几个乐句?
(2)模唱曲谱,生唱第1、3乐句,师唱第2、4乐句,第1、2小节唱“嗡巴巴”要吐字清晰富有弹性,第3、4小节唱“啦”要饱满连贯。生找找看有没有相同乐句?师生交换接龙模唱曲谱,指导生看谱,一字对两音的连音线的运用,师配以柯尔文手势暗示旋律走向,把握音准。分4小组接唱曲谱。
(3)完整演唱曲谱
(4)加上歌词,分组接唱。
(5)第3乐句要比第1乐句问得更迫切些,加上拍手动作,完整演唱歌曲。
(6)分男、女生合作演唱。
4.歌曲伴奏:引导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分工合作进行歌表演。
圆舞板:× × × ︱× × × ︱
碰铃:× — — |× — — |
沙锤:0 × × |0 × × |
5.改编歌词:
(师):叮铃铃 叮铃铃 谁在唱歌?叮铃铃 叮铃铃 每天这样。叮铃铃 叮铃铃 谁在唱歌?小朋友 请 你 猜 一猜。
(生):叮铃铃 叮铃铃 谁在唱歌?叮铃铃 叮铃铃 每天这样。叮铃铃 叮铃铃 谁在唱歌?那就是 我 的 碰 铃呀。
6.拓展:观看华尔兹2个视频片段,欣赏“美丽的圆”
三、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学会一首 国民歌———— 《 》,这是一首 拍子的歌曲。演唱时要注意什么?
2、我还认识了一件铜管乐器———— ,又可以称之为 。我会模仿它的演奏姿势。
3、我能听出音乐片段1是用 演奏的乐曲。音乐片段2是用 演奏的乐曲。
4、师: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让我们在《法国号》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教学反思:
1、这次教研活动是有关教学评价的主题。在之前的'日常教学中我把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之后再评价的习惯,提高学生自评、互评的能力。另外,在课堂小结环节,设计一些有关这堂课内容的填空、听辨、模仿的题目,以随堂巩固学习的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2、课开始听音乐进教室和复习歌曲,是为新歌教学做铺垫。创设三拍子韵律的氛围,突出教学重点。复习歌曲并改编歌词,教学“啦”的演唱,为后面模唱歌曲做准备。改编歌词,把学生的名字唱到歌里,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为后面改编歌词提前做铺垫,如果遇到两个字的应该怎么来唱。歌曲教学前让学生多听多感受,自己尝试拍节拍,切实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节拍的认识。通过看法国号图片、演奏姿势图片和听法国号演奏音乐,直观感受法国号。通过律动,体验三拍子韵律。利用图谱,模唱旋律,找相同乐句,用有弹性、连贯舒展的声音表现歌曲。歌曲熟练掌握后,用打击乐器伴奏并结合歌词创编,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3、在课前准备中,学习五线谱的制谱,把歌曲中每小节的强拍上的字放大,提醒学生注意歌曲韵律。学习音频、视频的剪接和编辑,提高自身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课堂教学中,运用图谱给学生直观感受歌曲四个乐句,便于歌曲教学。在教学相同乐句时,课件上应该用相同颜色覆盖,更利于二年级学生听辨、寻找。乐器伴奏环节,节奏谱的书写也应规范。
总之,今后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法国号》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圆号这一铜管乐器并熟悉圆号的音色特点。
2、掌握三拍子韵律特点,并能用声势进行展现,能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学唱歌曲《法国号》,并能用富有弹性和连贯舒展的声音调动情绪,体会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点】
1、感知圆舞曲的特点,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2、学生会用连音、断音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表现自信的我。
【教学难点】
最后一句音准的掌握和富有弹性连贯舒展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1、老师带大家看看生活中的.圆形图案,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的圆形图案。
出示课件1请同学回答
2、出示课件二(圆号)观察一下这个乐器中有没有圆形呢?
好,看他圆圆的体形。老师告诉你们他就是圆号,
3、今天我们就学一个有关圆号的音乐作品。——法国号。
(圆号又叫法国号)简单介绍法国号。
二、歌曲教学
1、小朋友我想邀请你们和我一起动一动。想不想试一试。大家感受到这些乐曲都是几拍子的吗?
第一种:随音乐做律动(音乐知识渗透,讲解四三拍强弱弱的规律。)
第一拍强拍双手击掌,第二拍弱拍双手交叉拍肩膀。第三拍柔拍双排腿。
2、跟音乐,老师示范,学生跟做。
第二种:随音乐做简单动作(尤其是最后一句的设计突出)
(它就是,我--的,法--国,号----。)这一句“我”后面,和“法”是两拍,所以要有两个动作让学生感知拍子。
第三种:随音乐用小手把旋律的高低在空中画出来。老师拿粉笔在黑板上画。
(设计意图: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表现、四三拍节奏特点及强弱规律。突破本课难点。)
3、教师范唱歌曲
4、观察歌谱:
(1)有几个乐句?(4个)
(2)观察这4个乐句有什么发现?(第1、3乐句是完全一样的)。
5、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读歌词。
6、学生随琴轻声模唱歌曲。
7、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8、指导学生难唱的乐句。
9、歌曲中反复出现的“嗡巴巴”是模仿的什么声音?(法国号)指导学生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谁在唱歌?”“每天这样。”要怎样唱?(要唱得连贯悠扬。)“那就是我的法国号”要怎样唱呢?(结合强弱规律,要有韵律。)
(设计意图:注意力关注至音乐,每次聆听给学生一个目标,培养聆听习惯。)
10、男生唱“嗡”女生唱“巴巴”剩下的合
11、指名学生唱歌曲,要求学生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11、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学生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处理歌曲,用不同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向高潮,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及时歌曲的表现力)
三、拓展
1、考一考你们的小耳朵,老师给你们听四段音乐,它们分别是四个乐器。听一听哪一个是圆号的声音。(出示音乐)
2、观看三拍子的舞蹈视屏,大家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同桌两人一组。跟音乐舞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合作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造能力。)
四、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大家表演的很精彩,舞跳得好,歌也唱的很棒。老师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刻,让我们再次唱起《法国号》。
(设计意图:不断巩固所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法国号》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法国号》,能用自然舒畅的歌声演唱歌曲。
2、学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简单认识几种西洋乐器:法国号、钢琴、小提琴。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课堂小乐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
歌曲《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教师弹琴学生齐唱,教师纠正。
二、新授
1、导入
教师出示三幅乐器图片(钢琴、小提琴、圆号),然后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判
断是由哪一种乐器演奏出来的?生:圆号……
师:圆号也叫法国号,今天我们学的歌曲就叫《法国号》。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圆号。
教师出示圆号图片,从背景知识、构造、演奏姿势进行介绍。
2、初听歌曲
3、复听一遍
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再听歌曲师:法国号是怎样唱歌的?
5、教师范唱
学习四三拍强弱规律
(强弱弱)
6、读歌词
7、学习歌曲
8、重难点教唱
9、演唱全曲
10、表现歌曲,教师分发课堂小乐器为歌曲伴奏(沙锤、碰铃、三角铁、双响筒、铃鼓、木鱼……)
11、改编歌词。
根据歌曲中的歌词改编。(竹笛,喇叭……)
三、拓展
1、听赏钢琴、小提琴乐曲片段。
2、听赏圆号独奏曲片段视频。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好听的《法国号》,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能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乐器,学习它们,了解它们。
五、教学反思
多年新课改的实践,我感到参与体验音乐活动是通向学生创作灵感的大门。在歌曲教学中必须抓住歌曲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其创作潜能。调动他们全面参与的意识以达到情景交融的教学境界。
一节课带给我们的有收获、有思考。
1、联系生活实践,展示学生音乐表现能力。
2、激发创造思维,鼓励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
【《法国号》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法国号》教学设计12-14
《法国号》教学设计12-06
《法国号》的教学设计12-08
《法国号》教学设计模板09-21
《法国号》教学反思(精选5篇)01-16
法国号说课稿12-05
法国号教案07-07
《法国号》教案12-28
法国号教案10-15
法国号教案优秀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