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静夜思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22 18:25:0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静夜思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静夜思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静夜思教学设计

幼儿园小班静夜思教学设计1

  床前明月光 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 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 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 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小朋友看一看,这个人怎么了?他在看什么?

  2、帮助幼儿体验古诗的意境。

  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离开了妈妈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自己的妈妈,想家里的亲人。

  3、师示范念古诗,边讲解古诗含义:

  床前明月光 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 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 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 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4、理解字词

  疑 怀疑,误任务的`意思。

  举头 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

  思 思念,想念。

  5、幼儿学习古诗,边作指导。

  师:我们一起来年一遍,能用响亮的声音念古诗。

  6、反复的练习,请幼儿上来表演。

  师:请小朋友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7、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师:谁能给古诗编上动作呢?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8、讲评。给专心的幼儿颁发奖品。

幼儿园小班静夜思教学设计2

  《静夜思》案例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1、现在正值冬季。寒风凛冽,腊月到来,紧接着就要过年了,跟孩子们恣意地想象年景,畅谈过年的欣喜。引出许多游子过年“过节”漂流外地的心结。描写这一景象的诗歌、故事也有很多,《静夜思》是选自语言教材中的一首比较经典的诗歌,之所以选择它为教学内容,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抒情叙事诗,它还有着一种引人入胜的情节,刻画出了季节的萧瑟、冷清,符合幼儿的欣赏特点,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欣赏愿望、学习兴趣,引起美的情感和共鸣。

  2、利用本诗激发孩子孝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关爱长辈。

  3、以此谈论家中“唯我独尊”的现象。

  4、计划过年。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色,感悟诗人的心境。

  2、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

  3、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使幼儿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能入情入境的通顺、流利的朗诵诗歌。

  2、激发积累古诗的愿望,主动学习、积累古诗。

  难点:基本理解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思乡情结。

  活动准备

  1、有关古诗的现代散文及古诗大挂图。

  2、了解冬季植物、天气特点。

  活动过程

  1、边听音乐《静夜思》边进教室,感受歌曲的优美。

  ——歌曲里描写了霜、月光等景物,随着作者思绪飘动着,好美啊!

  2、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清秋季节,你们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秋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呢?

  ——教师小结:秋天来了,凉风习习,让人倍感寒意,那么夜幕降临,李白独在夜里,从月光中也看到了霜,想到了很多。(教师边朗诵散文边出示大挂图)

  3、引出古诗。

  (创设情境:教师模仿古代诗人大声朗诵古诗《静夜思》)

  刚才老师在朗诵时,你听到了什么呀?(出示古诗大挂图)

  教师再次朗诵。

  4、教师朗诵《静夜思》古诗,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哪一句古诗的意思你不懂呢?(请知道的幼儿告诉其中的意思,或教师可根据幼儿提出不懂古诗在现代散文中用不同颜色画出来让幼儿进行理解。)

  和幼儿一起来朗诵古诗。

  再次一起来朗诵古诗。(提出要求:大声、慢、要有古代诗人的感受。)

  教师小结: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寒意,给诗人带来了忧思。和幼儿一起感悟古诗朗读。

  5、教师与幼儿试着再次朗诵,学会古代朗诵时的神态。(配乐)

  ——小朋友可以回忆刚才教师模仿古代诗人朗诵古诗的样子,一起来模仿着进行朗诵古诗。

  附: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1)题目: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2)床:五种说法。⑴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⑵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⑶“床”即“窗”的通假字。⑷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⑸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4]

  (3)疑:好像。

  (4)举头:抬头。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赏析】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教学反思

  古诗对幼儿是一种即陌生又熟悉的一种文学活动,但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对孩子来说是枯燥的、不能很好的'真正的理解其中古诗的含义。所以在教学中我夹着现在的、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我运用幼儿已经学会的歌曲《静夜思》进行导入活动,让幼儿感受古诗很美,可以和着音乐演唱。在记忆古诗时,加上相应的动作,使幼儿能形象的进行记忆,更好的对古诗进行理解记忆。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静夜思》课堂实录评析

  张老师音乐活动《静夜思》课堂实录评析

  1、课堂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哪里?通过谈话引出古诗《静夜思》,结合视频理解古诗的意思。有效运用图谱,让幼儿把握古诗节奏,掌握休止符,体现三段的不同之处。音乐的加入,将古诗朗诵自然转化为吟唱,让幼儿感受古诗吟唱美的意境。乐器的加入,丰富了演唱的歌曲,使歌曲的演唱更圆满。

  2、课堂的艺术价值如何?何以见得?

  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将原本传统、难以理解的古诗转化、演变为幼儿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显现给幼儿。

  3、提出课堂修改意见是什么?

  有节奏的念形式较单一,建议适当加入肢体动作或音乐。演唱方式也较单一,可以使用轮唱,分声部唱。

【幼儿园小班静夜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08-17

[精选]《静夜思》的教学设计08-17

静夜思教学设计04-25

《静夜思》教学设计08-27

静夜思教学设计09-16

《静夜思》教学设计04-30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优秀07-12

《静夜思》教学设计方案09-24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15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