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英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语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认、读句型: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I'm going to the cinema。并能对其中的动词和时间短语进行替换操练。能够听、说、认、读动词短语:take a trip 、go to the cinema、 read a magazine.能够听、说、读、写时间短语:
next week/ this morning/this afternoon/this evening.并能够听、说、认、读时间短语:tomorrow 、tonight。
2、 能力目标:能够在Pair work中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时间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能力。
二、学习策略:关注小组合作与交流,加强自主学习。
三、教学重点:能够听、说、读、写Let's learn部分的四会短语,并能替换be going to do 句型中的动词和时间短语对将来的活动进行表述。
四、 教学难点:四会词语的听、说、读、写以及对be going to do 句型的理解和替换操练。
五、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录音机。
六、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What day is today ?(It's Wednesdays.)
2、What do we have on Wednesdays?Let me see...(看课表:We have ...)
3、What time is it now?(It's--;--)
4、What are you doing now?(We are having English class.)
5、.What classes are you going to have this afternoon?(We have going to have...)
Step 2 :Presentation
Please turn to page 26.Look at the pictures .If you are Zhang Peng.Can you tell
m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visit grandparents,clean my room,watch TV,play football)
2、Yes,It's a busy day.
3、Suppose ,today is Staurday.Guess!What am I going to do?(学生用以学的活动短语猜测)Now ,let me tell you.
4、(出示课件情境图演示)A:戴帽子,I'm going to take a trip.(领读trip,讲解trip发音规则)
B:出示杂志,领读magazine.(讲解magazine发音规则)I'm going to read a magazine.(做动作领读read a magazine)
C:出示单词卡:go to the cinema.I'm going to the cinema.齐读go to the cinema。
5、Please turn to page 28.找到刚学的三个短语。
Lists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Read gfter it!(放录音,跟读单词三遍)
6、游戏:传杂志。当听到老师说stop 时,手拿杂志的人起立,全班同学向他发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该生回答:
I'm going to read a magazine。当我们想知道别人打算干什么时,我们就用
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向他提问。(随机板书: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7、What day is tomorrow?(Tomorrow is Thursday!)学习单词:tomorrow。
8、如果想知道对方明天想干什么,我们怎么问呢?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对了,我们就可以在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的`末尾加上时间“tomorrow”Please look at page 28.这里有几个表示时间的短语,请大家试着读一读。(循环出示时间短语词卡,认读)
9、当我们想知道某人在某个时间打算做什么时,我们就在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的末尾加上时间。(替换时间短语,巩固句型)
10、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s.What are you going to do-------?相机板书:I'm going to ------。
Step 3:Practice
1、循环认读活动短语和时间短语。
2、游戏:从黑板上撕下词卡,找一名男生一名女生,一人持时间短语,一人持活动短语,两名学生从所持卡中任意抽一张卡并展示,其他学生分男生组、女生组,根据所展示的词卡做问答练习。
Step 4 :Prduction
1、Look ,this is my schedule.(张贴表格),请根据我提供的表格信息向我提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2、Please look at your books,完成你的日程安排表。
First ,write the time .Then talk with your partner.
英语教学设计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新办的学校,学生生源复杂,他们的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学习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由于英语的学科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导致我校的学生的英语成绩很不均衡。同时,随着所学语言知识的增多,内容的加深,尤其是词汇量的持续增加,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学生因学习滞后而产生厌学、怕学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求知情趣淡化,主动性弱化,学习能力退化,从而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素质和英语知识水平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英语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是每一位教师心中所追求的理想课堂。而游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这样的教学理念。人教社《小学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纲要》(简称《小英纲要》)提出,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儿童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有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使得英语教学陷入困境。在科研兴教的大氛围带动下,我们充分认识到课题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在教研中,我们感到必须探索一种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的教学方法,才有利于小学英语教学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提出了《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研究》课题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意义:
1、开展游戏教学的作用:
(1)游戏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演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2)游戏教学是教学目的、内容的贯彻和落实的有效形式。
(3)游戏教学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发展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4)游戏教学是增强后进生自信的有效措施。
2、开展此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研究主要是在实践层面探索,可以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探寻更好的途径,使游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活动,同时,提高教师教育的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2)本课题研究可以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理论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的支持。
综上所述,英语游戏活动给当今的英语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针对教学目的而设计的游戏活动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更生动,更有趣的情景中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开展此课题研究,适当地把游戏引入英语教学中,让老师在课题研究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一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游戏及尝试运用,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服务。
二、课题界定与假设
(一)课题界定:
游戏:广义地说就是玩,一种娱乐的形式。它是人们喜爱的主动的活动,是人们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教学中的游戏:一般是把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它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
英语课堂游戏设计与运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目的,教师创造性地根据具体教学目标,结合特定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因素,精心设计游戏,并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运用多种游戏方法,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和语言交际活动,融游戏于英语教学过程之中。
(二)课题假设:如果我们开展此课题研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将学习的知识渗透于游戏中,利用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使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心理学对游戏心理状态研究心理学证明:愉快的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增强记忆效果。呆板、枯燥、乏味、紧张的学习,只会抑制学生思维活动,降低学习效果。教育心理学表明:当教学能引起学生兴趣时,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巩固的知识与技能,表现出求知欲望,加强对知识的探索力量,激发克服困难的意志。游戏是具有多种心理成分组成的综合活动,具有虚构性、兴趣性、愉悦性和具体性。就儿童方面而言,游戏就是儿童活动的本身,对儿童身心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儿童心理学也指出:儿童的心理活动主要是通过由注意、感知、理解、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要素的产生和发展构成;其中,注意力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基础。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活动在学生的智力和认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认知结构是逐步构建起来的,它的发生起点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唯一可能的联结点――活动,而不是知觉。活动教学法内容形式多样,其中英语游戏活动是针对学生年龄偏小,注意集中不够持久,兴趣易失的特点而科学合理采用的方式。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既玩得开心,又轻轻松松复习和巩固了英语知识。学生对学英语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了愉悦甚至兴奋的心情和体验,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和要求。
(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演,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三)《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利于引起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要根据儿童好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进行教学,教学方法要灵活、简便,通过对话、谜语、故事、绕口令、歌曲、游戏、短剧等内容及竞赛表演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共同发挥。游戏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活泼好动爱表演、很少害羞心理,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教师的教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功课的兴趣。利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教学游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课题研究内容
(一)小学英语教材游戏化处理的基本原则。游戏教学的研究最终要反映到教材的实际操作上,作为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老师们真正需要的是如何通过我们的研究成果,获得处理教材的方法。
(二)英语课堂游戏化的设计,组织与实施。课堂教学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阵地,如何实现英语课堂游戏化,我们该如何设计呢?又该如何组织和实施呢?这将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三)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效果评价与调整策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最终要反映到教学效果上来,按照教学目标,你是否达到?学生兴趣如何?我们都要有一个好的效果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找出缺点和不足。
五、课题研究目标通过课题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一)通过研究,探索一套以“游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丰富,使课堂变得有趣、活泼,使学生不仅善学、乐学,而且学有成效,学以致用,培养一大批乐学、会学的小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英语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知识和情感基础。
(二)通过研究,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走进新课程,适应素质教育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如何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学习,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加以内化,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开创英语课堂活动的新模式。
(三)通过研究,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四)通过研究,实行英语课题与其他学科整合,把游戏引入到其他学科中。
六、课题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非毕业班,主要是考虑到非毕业班的教学任务没那么重,师生能够以充足的精力参与实验,有利于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本课题研究对象为一到二年级,每级抽取两个班来进行实验,一共8个班,主要是为了便于将实验班级和同质的非实验班级进行研究效果的对比。
(二)研究方法
1、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根据行动研究法的“问题——计划——行动——反思(问题)”的基本程序周而复始地对教学实践进行观测和改进。在此课题研究中,我们主要是研究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英语课堂的教学游戏,并且研究在课堂中该游戏的运用效果和操作可行性,然后进行反思、改进。因此,我们采用行动研究法,让实验者把研究和实践结成一体,通过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2、案例研究法。包括:
(1)学生案例——在每个实验班选取上中下三层次各三位学生建立研究档案,记录他们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变化和发生的典型实践。
(2)教学案例——每学年进行专题教学:如单词教学,句型教学、阅读教学等。
(3)游戏案例——在每个研究专题中选取一些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有待解决的游戏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寻找解决的办法,不断反思、改进,同时选取一些优秀游戏案例进行推广使用。
3、观察法。
采用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如在实验前、中、后期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比较学生对游戏的态度,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态度来调整游戏的设计与操作。
(三)效果检测
1、问卷调查。在课题研究的开题启动阶段,我们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实验学生对英语教学游戏的兴趣状况进行调查,确立了课题研究的初始数据。因此,课题组在课题研究前、后两个阶段分别以交谈以及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用以检验课题的研究效果。
表1:调查每个实验学生对英语游戏的兴趣程度。
调查时间(实验前)调查班级对游戏教学的悦纳备注(用“√”选择)很喜欢比较喜欢一般喜欢不喜欢表2:统计表。
调查时间和人数对游戏教学的悦纳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总数占百分比刚开始学英语时很喜欢比较喜欢一般喜欢不喜欢
2、实行纵向和横向对比。纵向对比:通过合理设计的前测、中测、后测的学科学习卷进行前后效果对比。横向对比:通过校内外全级以上学生参加各类测验、竞赛等成绩对比,通过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对比。
七、课题研究周期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两年,主要为以下阶段:
(一)准备阶段:课题组学习相关理论、选定课题申报,进行开题论证即论证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以及课题研究所起的促进作用。进行课题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及具体安排如下:
1、撰写课题行动方案:
执笔人:刘爱霞
2、课题论证:
(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
3、制定“游戏教学的设计与运用”的教学计划:
课题组各成员每人拟订一份教学计划,在1月底交给白雄基老师。
4、课题组成员培训:采取讲座与交流的方式进行培训。
(二)实施阶段:课题组各成员展开常规研究工作,对各实际操作程序及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各研究人员对自己所重点研究的内容要有对应的理论成果。即各实验教师撰写专题论文、优秀课展示、总结游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上交阶段总结。
1、研讨,教学实践。
以课题为中心,加强讨论、教育实践、总结等各方面的工作,采用“学理论、上研讨课、交流研讨”等形式,探索英语教学游戏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模式,推动课题的深入开展。各成员的研究专题安排如下:
研究专题承担者低年级的字母教学游戏设计与运用研究李利文中年级的数字教学游戏设计与应用研究李华玲中年级的单词教学游戏设计与应用研究白雄基中年级的句子教学游戏设计与应用研究关惠群高年级的单词教学游戏设计与应用研究刘素芳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游戏设计与应用研究叶淑贤、严细霞2、开展课题研究评比、展示活动。
组织课题研究优秀教学活动评比,对研究成效显著的优秀教学活动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积极撰写相关论文参与区级以上论文评比。每学年都开展课题组课题研究展示、汇报活动,对一学年的科研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切实提高研究的质量。
(三)总结阶段:总结两年来课题研究的情况,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邀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即上交结题报告、论文、教案、课堂实录、编辑校本教材写英语
(四)研究的预期成果
(五)结题报告。
(六)经验论文。
(七)行动研究案例、教学实录、检测数据分析、教案集、校本教材《小学英语教学游戏集》。
英语教学设计3
一、以活动为核心,教师为指导。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学案,教师更能够传授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对教师的要求也更加高了。学案导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所要学的知识,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从“要我学→我要学”,这一思想的转变让新课程理念更好地体现出来了。导学案的设计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好教材,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要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
二、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导学案要做到重点突出,导学和探究的问题能引发学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集智备课,我想一份好的导学案一定要符合你班级的现实特点,通常我觉得首先老师应该进行初备课,把自己预设的问题和想法在集智备课中反映出来,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再进行取其精华,摈弃糟粕,进行三次备课,这样的一份导学案实用性才会更强。
三、是师生共用和参与的良好互动载体。
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过去,我们教师备课都是自己备课,把备课的各个环节呈现在备课本中,上课都是用传统模式,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那样一步一步学,教师似乎成了课堂的主体,而学案,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在课堂学习环节,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四、重视个体差异,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现代教学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不仅要使用导学案,更要创造性地使用导学案。教师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导学案,可以变化其中的某些环节,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易于操作,不可一味地照搬照用。在课堂上学生除了听教师讲课之外,还有更多的事情做,能够主动学习,边学边练、边讲边练,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讲学稿的各个环节的设计还是比较科学的,能够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拓展,教学后记,为师生的沟通搭建了一个平台。
英语教学设计4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单元重点学习围绕食物展开的单词及功能性句子。本课时主要学习一些有关食物的单词:tomato ,tofu,potato,fish,green beans, eggplant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 l' dlike…其中有些单词和句型在四年级上册已经学过,也可以说本单元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延续。
2.学习有关食物的词汇及如何用英语谈论自己最喜欢的食物,A部分侧重学习有关食物的单词以及一天三餐的食谱。B部分则是谈论自己最喜欢的食物以及原因 C部分是通过制作最喜欢的食物广告活动,逐渐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能力目标:能够提问并回答三餐所吃的食物,如: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 today? I’d like …
2. 知识目标:认读Let’s learn 的单词和句子,并掌握四会单词;了解good to know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目标:了解中国表示美好愿望的传统美食,并介绍其他国家的代表性食物,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有关食物单词:tomato ,tofu,potato, eggplant,greenbeans
难点:掌握较多的食物单词,设计又去、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
四、 教学过程
1、Warm- up
(1) Greetings.
(2)Let’s sing and chant.《What Would You Like》播放《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第五单元歌曲,学生跟录音唱。
2、Presentation
(1)Do you like vegetables?I like vegetables very much .After a while,I’ll introduce some vegetables and meat for you! Oh, look, I have a riddles .(出示Let’s start部分的谜语。)
(2)用谜语引出单词 tomato , potato
Riddle1:It’s red and round. It grow on the ground. It looks like an apple, but it isn’t an apple.What’s it?(tomato.) Riddle2: It’s brown. French fries are made of them. What is it ?(potato)
(3)利用实物教授单词:eggplant,green beans,cabbage,fish , tofu, cabbage.注意纠正cabbage和tofu的读音。
(4) 教授单词pork , mutton。
(5)Group work.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食物卡片,模拟餐厅里吃饭的场景,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及巩固新单词。
3.Extension and Consolidation
(1)、Make the summary.
(2)Make a survey
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调查组内成员一日三餐情况,调查结束后,请学生进行口头汇报。
4、Homework
(1)写本课时的四会单词三遍。
(2)做本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3)调查身边的几个朋友他们喜欢吃什么食物
五、板书设计
Unit 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单词:Park tofu mutton tomato fish patato eggplant
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today?
I have eggplant and tomatoes .
I have onions and green beans.
教学反思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本着这一目标,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反复钻研教材,经过一遍又一遍深加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延深、扩展了教材的内容。在教法上,我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把学生的那种学习热度始终贯穿整个课堂。下面我就结合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不同方式,妙引单词。
小学生对新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食物对于他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恐怕很难保持他们长时间的注意和高涨的情绪,所以7个单词我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呈现和操练方法。首先,让学生用抢答问题的游戏涉及到这节课的句型和食物的单词,等学生兴致高昂,然后又通过去农场抓菜的形式,不但复习了以前学过关于食物的单词,而且利用听音导出新单词pork和mutton,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以一个学生很胖不能吃肉来引出cabbage,用tomato藏在cabbage里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再加上用谜语的形式,不但操练了cabbage,而且自然引出四会单词tomato,引导学生拼读记忆。
二、 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的运用英语,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课堂的终点在哪里?如果有,我想应该是在生活中,因此,我以课本为延伸,最后在拓展时创设真实的情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他们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内容自编自演谈话场景。比如:1)我创设了一个QQ餐厅的真实情景。2)写给三毛的爱心信。让学生把从课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他们在观察时感受到在真实语言环境里如何去运用语言。这样学生可以活学活用英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有的学生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有一些新点子自创情境,而且往往不局限于本节的内容。学生的表演的成功与否是我教学的成功与否的一大衡量标准。
三、存在的不足
整堂课上完之后,虽然学生的课堂反应很热烈,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静下来反复想想也存在不足的地方,比如:1)展示新单词tomato的时候,因为这个单词定的目标是听、说、读、写,学生已经是五年级了,为了让学生记忆犹新,在拼读这个单词时,如果做到分音段读这个单词to--ma--to,学生肯定会快速背下这个四会单词。2)在让学生到台上扮演服务员和顾客时,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学生参与受限制,在这节课上,我发现有很多的学生都想上去表演,展示一下自己的语言才华,如果我当时能准备多一点的服务员的帽子话,首先让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跟同桌或其他的学生进行操练,这样也许会更完美。
英语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版)第四册第三单元(All about me)的第4个新授课,Lesson16:How do you go to school?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四年级下学期孩子们学习的重点逐渐过渡到各种基本句型。本单元前面三课分别学习了关于年龄、身高、住处的句子,本课教材以How do you go to school?为切入点,重点学习关于出行方式的交流:询问别人、介绍自己的出行方式。
二、学生分析:
孩子们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基本了解了字母:26个字母及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词汇的学习方法:单词音形意用的结合、音节、重音及不同词类(名、动、数、形、冠等)的用法特点,初步体会英语句子的.语序与汉语的不同,但对于句子结构及变化还比较陌生。本课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Book3 L16已学习过四种出行方式by bus, by car, by bike, by taxi和句子: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by xxxx? 另一种出行方式on foot /walk,dives me及选择此种出行方式的原因表述学生相对陌生。但我校学生学习英语较早,一二年级有了两年的口语学习,还有近1/3有课外学习经历或正在进行,这些内容对于他们可能都不陌生。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目标制定如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A.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型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xxx byxxx / on foot...询问、表达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B. 学生知道句子的变化是和人称有关系的,并能尝试运用所学句子介绍和询问他人的出行方式: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ow dooes he/she go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xxx / on foot...
2、 文化目标:
尝试了解不同地区人们选择不同出行方式:山区孩子、牧民(草原)、江南居民及西方国家等。
3、学习策略目标:
学生知道句子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并引导尝试找出这些规律: A.和人称变化的关系; B.不同句式之间的关系等。
初步构建“单词——短语——句子”的建构学习模式。
4.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寻找句子规律及了解不同人们的出行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英语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Englishi is easy! 及交流开阔自己的眼界English is fun!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型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xxx byxxx / on foot...询问、表达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2、教学难点:学生知道句子的变化是和人称有关系的,并能尝试运用所学句子介绍和询问他人的出行方式: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xxx / on foot...
五、预习作业:(Choose
1. Read N1 and fill in the blanks.(☆☆☆☆)
How do they go to school?Why?(为什么)
Kim
Jenny
Steven Danny
me 2. Where do you live ? Is it far or near your school?Do you walk to school?(☆☆☆)
3. Where do you like to go on weekends? 3 sentences. (☆☆☆)
六、教学过程: Class Opening
I. Revision: a. Group to group.
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weekends? Where do you like to go on weekends?
b. Free talk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children
T: Where do you live ? Is it far or near your school?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s: …
New Concepts I. N1 and N2.
T:Do you know how Kim, Jenny, Steven and Danny go to school?
板书:school
1. Read N1 in pairs and learn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the students don’t know.
2. Role play between T and Ss.
(1) T-Kim, Ss-Danny.
T: Kim, do you walk to school?
板书: Do I /you walk to school.?
Ss: Yes, I walk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on foot.
板书:Do I /you go to school on foot ? T: Why?
Ss: I live near the school.
(2) Ss-Danny, T-Kim.
Ss: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Kim?
板书:How Do I /you walk to school.?
T: I live near the school. So I walk to school. So I go to school on foot
(3) So: I live far from school. So I go to school by bus.
I ‘m hungry. So I want to eat. …
(4)Chant: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On foot, on foot. / Walk, walk.
3. Learn about P2-4.
II. 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
1. Try to find.
T: How does Kim go to school? S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 /walks to school.
How does Jenny go to school? She goes to school by bus. She lives far from school.
How does Steven go to school? He goes to school by car. Hia dad drives him.How does Danny go to school? 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He rides his bike.
板书: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 xxx / on foot...
比较,找规律。
Tip: 除了“你和我”,“一个”不放过,“动”就加s/es,“do”替不重复! 2. Practice in pairs.
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Why?(为什么)
Kim
Jenny
Steven
Danny me 3. How do they go to school?
图片山区孩子、牧民(草原)、江南居民及西方 Class Closing
I. Make a survey and share. (☆☆☆)
Where do you want to go…?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Why?
Kim Jenny
II. 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weekends? 3 sentences. (☆☆☆)
英语教学设计6
【课 题】
Unit 1 Friendship(Warming up & Reading)
【教 材】
人教新课标版Module 1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a. 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学习使用一些词语和句型来谈论朋友和友谊
b. 学会两种重要的阅读方法:浏览和跳读
2. 能力目标
a. 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的能力
b.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判断和归纳能力。通过不同教学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在获取并消化信息后,进行自然地输出,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学生对友谊的了解,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一个好朋友应该具有的品质,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并能审视自我,培养高尚的品格。
【学生分析】
对于“友谊”这个话题学生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学生很容易能够唤起自己以往的经验,根据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发表看法。作为高一的新生,在讨论这个共同的话题时,同学之间也很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因此,这个话题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但学生对友谊的理解通常局限于人和人之间,因此对于本单元中小女孩安妮和日记本之间的特殊的友谊,学生可能认识较浅,所以教师要善于对友谊这一本质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的提高。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Friendship”,所以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不同的话题使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友谊丰富的内涵,让学生能在与之相关的活动中增强对友谊的理解,能有话可说,有情可表。
“热身”(Warming Up)部分的设计运用了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的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热身”作为整个单元的开篇内容,其目的是检测学生对友谊这个话题有哪些认识,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帮助学生审视自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事原则,培养高尚的品格。
“读前”(Pre-reading) 部分的问题在内容上与下面的课文紧密相连,目的是阅读之前启发学生对文章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思考。
“阅读”(Reading)部分承载着整个单元中最重要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也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的部分。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不仅要进行阅读技能的训练, 学习一些新的词汇和短语的表达方法, 还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并欣赏英语语言的美感, 感受主人公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纯洁美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
1. 用所给的`词语和句型谈论友谊和一个好朋友所具有的良好的品质。
2. 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加深对朋友和友谊的认识。
3. 通过上下文理解文中某些重要的词组和表达方式,扫清文中生词的障碍.
【教学设想或教学策略】
让学生通过讨论“友谊”这个话题唤起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谈论朋友的重要性,引入新课,引起学生表达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意向并转化为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指导、提示和学生讨论,操练有机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授课,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的准备工作:
1.教案
2.课件
3.教具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计算机,相关视频、音频资料
学生的准备工作:
预习课本生词表生词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导入新课,热身
第二阶段: 阅读,围绕目标,整体感知
第三阶段:课堂内容深化和运用
英语教学设计7
一、教学中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有力保证。据统计,三、四年级学生注意力可持续20分钟左右,五、六年级学生则在30分钟左右。那么,作为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
1、注意的对象要新颖、生动、形象、鲜明。
例如,教师在教授“苹果”这一单词时,如果能采用悬念的方法出示实物,并配以卡通形象的图片和单词。那么学生每次在吃苹果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联想起这个情景从而记起这个单词。
2、注意对象的游戏化。
著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游戏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如果把所有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中学习,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授动物单词的时候,可以分组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或形象,以此巩固和加深对单词的记忆。
二、采用逐步导入,创设情境的情感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使活动与教学紧密结合,其具体方法如下:
1、热身运动。
这属于课前的一种导入形式:用一个有趣的游戏或者欢快的歌谣,让学生将注意力从课余活动中导入到课堂。但同时热身运动又需要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让学生感觉从一种游戏转入另一种游戏。
2、单词呈现。
作为所涉及到的新的内容的开始,单词呈现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阶段,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抽象无形的东西。所以,教师在呈现单词的时候,不能千篇一律,要出“奇”招,出奇制胜,充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首先把单词卡片的一个角落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类型的单词,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提示学生,最终呈现出单词。
3、单词游戏。
单词游戏是教师在教授完新单词后采用的一种巩固和复习的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使用的教具创设出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让学生在开心的游戏中既能巩固所学的东西,又能学到新的东西。但是在创设游戏环境时,教师特别要注意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去。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掌握游戏所要达到的效果:对于低年级只要求会读,所以创设游戏时,要侧重于读的方法。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既要会读又要会写,并要进行相应的听写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例如,在教授动物单词时,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比赛猜单词,那样既可以巩固所学单词,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教师能设立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物品作为奖励,就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
4、句子的导入及讲解。
小学生接触的句子一般分为陈述句和疑问句。教师在教授时,应该采用先教授陈述句,然后通过陈述句导入疑问句的顺序。例如在教授“What is your favourite fruit?”时,可以先创设情景引出“My favourite fruit is---”的陈述句,在熟悉陈述句后,引出疑问句,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
5、句子的游戏。
和单词游戏一样,句子的'游戏也是对所学句子的巩固和复习。同时,教师需要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游戏氛围,并一定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但与单词不同的是,句子的游戏必须要包含所有学过的新单词以达到巩固的效果。
6、Chant and songs.
把所学的内容,如单词、句子、语法点,以轻松愉快的歌谣和歌曲的形式呈现,这样便于记忆,以此作为对所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
三、沟通
作为一个教师,授课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懂得如何与学生沟通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沟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知道课堂教学中是否还有学生不能接受的方法和方式。这样有利与于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以便因材施教。
1、与学生的沟通方法。
A、每次上课时提前几分钟到课堂,与学生聊聊天,加强交流,不仅要做一个严师,还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B、热忱相助。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积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当学生读错音、做错题时,要耐心帮助他们,同时还要说一些鼓励的话,如“It’s OK,no problem. That’s OK. Don’t worry!”等。
C、师生情感交融。
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之中,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2、与家长的沟通方式。
A、与家长建立平等的关系。
很多家长都认为,教师是权威,高与他们,所以在关于孩子的学习方面,他们完全依赖于教师。但是教师每周每个班就几节课,虽然教学中尽量顾及到全体,但难免有疏漏,如果孩子所学的课程能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必然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要让家长明白他们是平等的关系,都是可以督促孩子学习的。
B、采用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
此种方式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比如,最初的交流,定期的交流,电话交流等。但是如果采用电话交流,第一个电话一定要是褒义的,否则家长会产生一种心理障碍:每次老师打电话来,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在学校做错了什么事,老师找到来了。如果教师和家长在时间上都很方便,可以适当地进行父母与教师的讨论会,那样更有利于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的了解,也有利于教师对孩子在家复习状况的掌握。有了这份了解,学生和家长就可以共同协商出一个更好的促进孩子学习的方法。
英语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Lesson5 Making Supper 课时 1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本课要求学生能正确听、说、读、数字写单词dishes,clean,dirty,wash,dry。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样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积极性,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不断体验成功,感受乐趣,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单词。
教具准备:tapes,cards
板书设计: Lesson5 Making Supper
dishes,clean,dirty,wash,dry
教学过程:
Step 1 :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 Greeting
2) Review
①Sing “ In the bathroom ”
②Using the cards to review rooms and objects that go in them .
kitchen : stove sink refrigerator
bedroom : bed dresser closet
bathroom : shower bathtub toilet
living-room : TV picture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一、Teach the new words : dishes dirty clean wash dry
1、Demonstrate the new vocabulary with a basin of water , some dishes detergent , some real dishes ( dirty ) and a towel . Wash and dry the dishes (ask for a volunteer to help you .) as you say phrases . Such as :
T : These are dishes . Dishes . (Read it a few times .)
These dishes are dirty . (Read “ dirty ”)
Let’s wash the dishes in the sink . ( Read “ wash ”)
Now I’m washing the dishes .
(to a volunteer) Please help me wash the dishes .Now the dishes are clean . Look ! They’re clean .
T : Now I’m drying the dishes .
(to a volunteer ) Please help me dry the dishes .
二、Teach the vegetables
Do you know some vegetables ? Can you say it in English ?
1、The students say then .I write them on the blackboard .
2、Practice :
1)Ask the students come to front to read .
2)Play “ point ”
三、Teach the text 教学侧记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think over the follow questions :
①What’s for supper ?
②What vegetables does Mr. Smith need ?
③Who is washing the dirty dishes ?
④What does LI Ming do ?
2、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and discuss the questions in groups .
3、Ask th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
4、Read by themselves .
Step 3 Consolidation
1、Play “ opposites ” and include the new vocabulary : clean , dirty , wash , dry .
2、Make a dialogue
Divide the class into small groups . Ask each group to make up a dialogue about “ clean , dirty , wash and dry ”
Step 4 Summary
Step 5 Homework
dishes,clean,dirty,wash,dry
英语教学设计9
一、教材依据
本课时教学是依据小学英语PEP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A部分
Let’s learn和Let’s do设计而成。
二、设计思想
这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本来主要是:
1、让学生掌握单词study,bathroom,bedroom,living room,kitchen听说与认读。
2、能说唱“Let’s do”部分的内容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
本人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和课程理念出发,又增加了两个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词汇watch TV, read a book, have a snack, take a shower, have a sleep。
2、完成一个交际任务:介绍自己的'家。采用了新课标倡导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在教学中,新单词的教学都应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呈现,并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语言结构、富有韵律和动感的“Let’s do”以及学生所喜好的歌曲和游戏活动进行大面积操练,巩固新语言,最后给出新语言框架:This is my home. 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bedroom, a ….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 Welcome to my home!,通过老师示范、尖子生示范,让学生学会介绍自己的家,并在交际活动中活化新语言,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和kitchen,并能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
2.能听懂并发出一些指令,如:Go to the living room/ …. Watch TV. Read a book. Have a snack. Take a shower. Have a sleep.
3.能用下列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This is my home. 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bedroom, a ….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
4.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
1.能听、说、认读单词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和kitchen,并能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
2.能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五、教学难点
能理解并会说Have a snack. Take a shower. Have a sleep.等语言,并能用下列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This is my home. 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bedroom, a ….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每人准备一张自己家的平面图。
3.教师准备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和kitchen的单词卡片。
七、教学过程
Step1: Warm-up(热身导入)
1.介绍话题
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screen. Today, our topic is “My home”. Who can read? (ask some Ss to read the topic)
In this class,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home”, everybody here should learn to introduce your home to us. OK? Ss: OK.
2.Sing a song In the classroom T: First, let’s sing a song, OK? Ss: OK. Step2: Presentation(新课呈现)1.教学living room
(唱完歌曲,多媒体出示一幅living room的图片。) T: Is this a classroom? Ss: No.
T: What is it? Ss: Living room.
T: Yes. This is a living room. Follow me:living room, Ss: (read one by one)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living room? Ss: I can see a table, a sofa, a …, a TV. T: Let’s watch TV, OK? Ss: OK. living room. T:(多媒体出示一幅TV图。)Do you like watching TV? S1: Yes. T: Let’s go to the living room and watch TV. S1: OK. T: Go, go, go. Go to the living room, watch TV. Let’s go together. S1: Go, go, go. Go to the living room, watch. TV. 2.教学study
(多媒体自动切换成study的图片。) T: Is this a living room? Ss: No. T: Oh, we’ve got the wrong way. What is it? Ss: A study. T: Yes, this is a study. Follow me: study,study. Ss: (read one by one) T: What
can you do in the study? Ss: Read a book.
T: (多媒体出示短语read a book。) Do you like reading books? Ss: Yes. T: Let’s go to the study and read a book. Go, go, go. Go to the study, read a book. 3.教学kitchen
T: Oh, I’m tired. I feel a little hungry. I want to have some snack. (教师拿
出一些小点心,并吃上一块。) Do you want to have a snack? S1: Yes. T: Here you are. Have a snack. Who want to have snack? Ss: I want to have a snack.
…
T: Oh, snacks are gone. Where can we get some? Ss: Go to the kitchen. T: (多媒体出示kitchen图片和单词) Follow me:kitchen, kitchen. Ss: (read one by one) T: Let’s go to the kitchen, have some snack. Go, go, go. Go to the kitchen, have a snack. 4.教学bedroom
T: (多媒体出示一些家具和小电器。) Look at these things. Can you help them get home? Ss: Put the TV in the living room./ Put the …. T: Oh, where should the bed go? Ss: Go to the bedroom.
T: (多媒体出示bedroom图片和单词。) Follow me:bedroom,bedroom. Ss: (read one by one)
T: Let’s sing a song “My bedroom”, OK?
Ss: OK.
英语教学设计10
学习了《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这门课程,让我觉得能参加这次国培真是太幸运了!它解开了我十多年教学上的一些困惑;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让我知道了教学设计的教学二字不是“教”的代称,而是“教与学”的合称;知道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分析、设计与评价三个部分……
例如:在闫赤兵老师讲到《目前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协调”这一点时,提到教师设计的活动形式过于复杂,导致学生无法有效习得所学语言,是由于操练活动的语境与练习的语言不一致。我对照举例想到我在教授学生有关于打扫卫生的交际用语时,用教师所给出的词语:board,window,desk,chair……,让学生操练句型:Let’s∕Let’me clean the…….范文写作学生在机械重复地训练活动中,我感觉这个句型他们基本掌握了。可在实际运用中一个个变得结结巴巴,特别是Let’s∕Let’me的使用。现在,我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我会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非常注意这一点,少做无用功。
例如:我在设计人教版PEP四年级上册Unit One 《My classroom》(第四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This is my classroom.The wall is white.The floor is green...并能用This is...和表示颜色的词来描述教室中的事物。
2.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单词:computer,teacher"s desk,fan,wall,floor。
教学重点:
学习This is my classroom,The wall is white.The floor is green…;学习单词:computer,teacher"s desk,fan,wall,floor。
教学难点:
1、the的`发音与运用
2、表达复数时be动词的运用和基本变化
自我感觉在学了闫赤兵老师讲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程后,改进了不少以前未注意到的问题。像表述要清晰、具体,落实到学生要学什么、要学得怎么样;老师要教些什么,怎么教等等。
当然,今后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相信只要知道了自己的短处,就尝试想办法去弥补,一定不算晚。
英语教学设计11
一、整体设计思路:
书面表达是写的一种途径,是英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对于英语写作的要求,实际上是“有指导的写作“(Guided Writing)。它通过提供情景(文字、图画、表格),让学生用学过的英语语言来描述事物或事件并表达一定的思想,以此达成和检验对所学英语语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客观地说,书面表达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应试的一个难点。
从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英语写作是得分较为薄弱的一个题项。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写作练习的时间少,二是教师平时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知识的指导。(比如,如何用词、句、组段、谋篇等)。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从最初不会写盲目写到不愿写。惧怕写,直至最后拒绝写的恶性循环。针对这一现象,我进行了一次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互联网+模式课堂实践。写作的材料取自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 教师旨在通过与学生谈论他们熟悉的话题”My favorite thing”,并结合本单元时态语法点现在完成时,搜索学生头脑中有关心爱之物的信息,单元SectionA 3a部分的阅读内容结构,指导学生如何写My Favorite Thing ,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认知:功能:会表达对自己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和原因;
词汇:会在文章中熟练运用since, childhood, special, memories等词。
2、技能:会使用现在完成时表达从过去持续到现在的事情,并会用一般现在时描述喜欢的理由,并会用一般过去时介绍有关这件物品的小故事,达到多种时态的自由切换。
3、情感:理解每一件心爱之后背后蕴含的情感, 懂得珍惜他人对自己的心意。
三、教学方法:
写作的方式很多,本课运用其中之一的方式--提问的方式来教学写作,并用小组合作、讨论形式来完成写作任务,之后通过网上提交的模式输入并给予学生评价。
四、教学过程:
Stage 1 Lead in
1、展示一件老师个人珍藏的小时候妈妈买给自己的一个布娃娃。
2、简单的讲一讲它的来历。
3、让学生猜一猜它的来历。
4、让学生将提前准备好的自己珍藏的物品拿出来展示。
从老师自身的故事导入到学生,使学生更加愿意展示并有了思路。
Stage 2 Presentation
1、将讲述过程中涉及的重点词写在黑板上,并带学生朗读,以为后面学生发言做准备。
2、请学生简单讲述自己的物品,可根据提示问题。
3、问题:How long have you had it? Who gave it to you?
4、学生跟读话题重点词。
5、根据提示问题简单介绍自己的物品。
引导学生对物品进行简单思考。
Stage 3 Stimulate
1、播放一个电影片段,涉及主人公将他人送给自己的物品进行珍藏的.心路历程。
2、展示网上常见儿时喜欢珍藏的物品的图片让学生观看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某一件物品。给未准备好的学生更多思路。
Stage 4 Discussion
1、给出相关问题,请学生进行发散性回答。
2、What?
How long?
How? Who?
Why?
What happened?
...
结合实际情况回答所有问题,进行头脑风暴,搜集信息。
让学生对该物品进行透彻分析和梳理。
Stage 5 Drafting
1、对刚才的所有问题进行梳理,划分段落,分清主次。
2、给出提纲。
My favorite thingfromchildhood is ______. I’ve had it for/since.... ... gave it to me.
I like ______ so much because ______. It’s special to me because ______. I think ______ has given me may memories. I remember when______
根据提纲,完成草稿,然后在翼课网上完成半开放作文题目。根据得分进行修改。
让学生对作文有思路有抓手,并且在网上提交可以及时反馈语法词汇错误。
Stage 6 Writing
1、让学生根据在网上提交的结果,再根据自己所选择的物品进行开放式写作。
2、根据提交反馈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3、在原有作文基础上修改掉词汇语法错误。
4、将原有作文尽量再加以拓展,使内容更加饱满。
从半开方式到开放式的转换可以帮学生夯实基础,并提高终稿的准确率优美性。
Stage 7 Homework
1、将最后的作文修改后再次提交。
2、拓展学生思考如何书写以My Favorite... 为题的其它文章。
完成作业并提交。
综合今天所学,利用提示,结合重点词汇、句型、观点,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
英语教学设计12
让学生尝试提问和复述——由板书设计想到的就这样,当孩子还在为刚才的成功沾沾自喜的时候,他们迎来了一个更大的挑战——复述这篇课文。
果然,课堂一下子沉寂下来了,连讲小话的人也停下来了,面对他们的沉默,我又选了其中的两种动物做了一下示范,在我的第二次示范之后,还是我的种子选手给足了我面子,她又举起她的小手,脸上挂着招牌式的自信的笑容。我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连忙让她起来复述,她的复述很全面很到位,我很“满意”。也许是她的复述太全面,反而吓住了一些人,因为大家都觉得没办法逾越她。于是我只好搬出我惯用的“三句话就可以了,四句话更好,越多越好”,在我的鼓励下,又有几个陆续起来发言,眼看着举手的人快点完了,我觉得还是应该发挥一下小组互助的作用了,让他们在小组内说说,果然在小组互助之后举手的人有了将近一半,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对于第一次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复述课文,这个人数还是让我很欣慰,看到了曙光!
时间就在复述的过程中一分一秒的'流逝,不知不觉已到下课时间,带着一些意犹未尽我离开了教室。
回到办公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激动着、兴奋着、感慨着!
千万别小瞧学生,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真会撬起地球!就像我在设计的时候,总是担心他们太小,拥有的知识不多,不足以根据关键词提问,但是事实胜于雄辩,我输了!我在佩服孩子的时候,也不忘鼓励一下自己,多亏当时自己的勇气,不然失去的不仅仅是没有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且也失去了作为教师的敢于尝试的胆识!
小组活动,历来是我们在英语课堂上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她可以让学生之间互助,避免孩子在发言时因“不会”而遭遇的尴尬!另外适时的激励,也能帮助学生敢于大胆的表达!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字眼,但是在面对六十多号学生的课堂上实施起来确实有诸多的不便,但是只要老师心中有这个理念,一定会在课堂有所体现,就像我在让学生复述时多次提到的,“Three sentences are good, four sentences are better, the more the best.”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不惧怕开口,而且能体现优等生多说,不同层次的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水平表现自己!
至于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复述课文,对于五年级的孩子确实拔高了一些,还记得以前六年级的孩子能复述课文时,我也欣喜了一阵子!
英语教学设计13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 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 黄巧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形成英语教学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planning)。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预先谋划,事前设计。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它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众多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学校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要教师有心,同样可以进行朴素却生动的有效的教学设计;一个教师的基本功的精湛同样是成就教学精彩的基本元素,如清爽明了的简笔画和教师动听的歌喉也能使教学充满诗意,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并提升语言能力。
新课程的课堂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它不是教师完全预设的。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时,应认真思考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观念层面:是否充分领会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要素。
内容层面:教学设计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情景和学习路径。
操作层面:是否将学习空间最大限度的留给学生。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应充分重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学会主动把自己当成“鱼”,只有这样学会了“换位思考”,能够预想“鱼”的各种感受,才会在观念上和方法上得到自我提升,也才会真正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以下几点英语教学设计的技巧,或许对我们的教学有帮助,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 因材设计 所谓因材设计,就是能根据教材内容来设计教学环节,确立教学的重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这个重点来安排教学活动,让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既精彩又有实效。
二、 因人设计 由于学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底子不一,接受能力也不同。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各个学生,设计出多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各展其长。我觉得,在作业设计方面尤其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让作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层,设计面向成绩较差学生的基础题;第二层,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巩固题;第三层,设计面向“尖子生”的创新题。
三、 因难设计 小学生学习英语最怕“难学”,而教师最担心“难教”。在“难”字解决之后,教学中的其他问题马上会迎刃而解。因此,在英语教学设计中,难点的处理尤为重要。处理得当,有事半功倍之效. 以上简短的语言其实不足以全面概括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要做到教学设计的科学,全面,还需要我们去多多的亲身实践。
英语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听说、认读5个数字单词:one、two、three、four、five.
2、在巩固单词音义的基础上,强化单词的认读和记忆。
3、在数词掌握的基础上,对Let’s talk的重点句型进行强化练习。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3、学生能够听懂本课Let’s chant,并按节奏说出来。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2、在活动和游戏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表现欲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策略目标:
1、通过课堂中的交流培养学生注意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利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巩固单词音义的基础上,强化单词one, two, three, four, five形的认读和记忆。
2、熟练运用句型:How many 提问,并能用5以内的数回答。 难点:能正确发出区分four和five的词形,能够按节奏读出Let’s chant的内容。
三、教学资源准备
1、1—5的单词词卡。
2、一些写有数字的小卡片。
3、书本、铅笔、尺子等一些物品。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 Greetings:
T: Hello,boys and girls!
Ss: Hello,Miss Ji.
T: Nice to meet you.
Ss: Nice to meet you,too.
2、Let’s chant(老师和学生一起做)
(设计意图:通过Let's chant引入课堂,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Step 2 Presentation
1、T:Today we have some new friends in our class, some new teachers,and who else?(启发看教师手上拿的数字卡片,说出除了老师之外还有一些数字朋友).
T:Yes,we have some number friends in our class, now let’s meet the first friend, It’s one.
教师出示1的图片,板书并教读,学生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把数字比作我们的朋友让学生充满好奇心,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根据学生第一轮的'表现,发给学生一些苹果卡片作为奖励。教师随意走到拿有奖品的一个学生旁边,请他举起手中的卡片,教师也举起自己手中的卡片,T:You have an apple, I have an apple,too.What’s one and one?引导学生回答出:
2,T:Yes,we are two. This is our second friend.出示two的词卡并教读。教师接着问:How many apples? Ss: Two.
教师边拍手边教读单词, two,学生和老师一起做,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奖励的小奖品让学生来算一加一等于几,把数学融入到英语课堂中来,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数字与生活的联系,调到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帮助学生来学习单词。)
3、What’s missing?
T:Now I have some numbers in my hand.Can you find what’s missing?如果学生回答3,教师说:Yes,but where is it? I think it’s in your desk.Please find it out.学生找到的时候,T:It’s here.It’s three.板书
并教读。教师拍手教读,学生分男生女生读。出示课件:How many rabbits?一道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来找出数字3并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4、学习单词“four”
T:How many friends do we have?
Ss:Three.
T:Yes, we have three friends. Look ,four is coming.
教师拿出4的词卡,给学生介绍:This is four.板书并带读单词,出示课件,T:How many monkeys? Ss:Four。教师拍自己的肩膀教读单词。
(设计意图:用各种形式来教读单词,课堂形式多种多样,活跃课堂氛围。)
5、教师举起自己的右手问:How many fingers? Let’s count,学生和教师一起数到five,引出单词5的学习,板书并教读,和学生击掌分男生和女生读教师跺脚教读单词。 Play a game.
师生利用藏卡片的游戏对five进行操练,一生背对全体学生,教师把five的单词卡片藏在学生之中,然后师生一起说1 2 3 4 5 go,原来背对全体学生的同学,开始寻找单词卡片,该生越接近卡片学生读单词five的声音越大,反之,声音越小。如果找卡片的学生一直未发现卡片的位置,教师伸出手指一起倒数5 4 3 2 1。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得到一张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藏卡片的游戏既能引导学生操练单词five突破难点,又能对数字1 2 3 4 5进行滚动复习,同时在游戏中体验了数字倒数计时功能在真实情景中的运用。)
7、课件呈现青蛙跳伞的游戏,看谁反应快,最先读出单词。系统的读所学的单词。 (设计意图:通过看谁反应快的游戏再一次巩固学生对五个单词的读和理解,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
Step 3 Practice
1、跟我一起做。(学生四人一组,一人发号施令,其余三人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分别请几组学生进行表演,并给与奖励。)
教师说one,学生拍一下手并跟说one。
教师说two,学生拍两下手说one,two。
教师说three,学生拍三下手说one,two,three。
教师说four,学生拍四下肩膀说one,two,three,four。
教师说five,学生跺五次脚说one,two,three,four,five。
(设计意图:通过边说边做,让学生整体感知五个单词的意思,巩固学习效果。)
1、教师一次拿出一些物品,用“How many??”提问学生,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后,让学生快速的指出贴在墙上的数字,看谁最快,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既复习了句型,也巩固了单词。)
2、T:Now I have some numbers in your desk, please take out.请学生做“make friends”的游戏,教师简单讲解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好动爱玩,游戏的设置能更好的提高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游戏中体会英语的乐趣。)
Step 4 Conclusion
1、Let’s chant
课件出示本节课的歌谣,先请学生仔细听一遍,然后教师教读两遍之后学生加上动作一起说两遍。
2、My lucky number
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纸条,写上自己的幸运数字,并走到后面告诉听课的老师们。
3、我会算
课件出示一些加减法的算式,让学生快速的得出答案,巩固学习成果。
4、我会读
课件出示歌谣,学生一起读。
一是one,二是two,三是three要记住,four和five,四和五,上山打只大老虎。
Step 5 Homework
1、用英语单词1-5自编一首英文歌谣。
2、收集身边的数字并用英语读给爸爸妈妈听。
五、板书设计
Unit six Happy birthday
one twothreefour five
英语教学设计15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教学投影片。
3.教学录音磁带。
4.单词卡片。
5.公园实物模型。
6.头饰。
教学内容
A Let's talk.
1.本部分通过图片展示了人与动物和谐地在公园中活动的情景。
2.学生通过学唱歌曲学习蜜蜂和蝴蝶2个新单词,并复习有关公园的单词。
3.歌曲中的语言不要求学生记忆和掌握,只要求能跟录音机或集体演唱。
4.本部分的重点是:学生通过唱歌和表演等课堂活动,熟练掌握9个与公园有关的单词。
B Let's act and say.
1.本部分通过形体表示公园里的景物。
2.本部分重点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不同的形体动作表现不同的景物。
3.本部分的设计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一起做造型表示出不同的景物,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
4.本部分的难点是学生做动作的同时,用英语表达有关公园的`单词及句型。
教学建议
1.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方法复习所学过的有关公园的单词。如:
(1)记忆游戏:教师在黑板上用吹塑纸摆出公园的图景,然后打乱让学生恢复。教师应让学生边做边说:There is a tree.There is abridge.There is a red flower...
(2)猜猜看:请一个同学选出一个公园实物模型,请其他同学猜猜看,看谁先猜对。
(3)听我说:由一个同学发令,其他同学按指令选出所指物品。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单词“蜜蜂”和“蝴蝶”,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进行操练。
3.教师先让学生看图听一遍歌曲,使学生对歌词有个初步了解。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边听边把听到的物品贴在图上。
4.教师帮助学生学唱歌曲,可以边唱边做动作。
5.教师奖励唱得好的同学戴上头饰,进行表演。
6.在进行B部分活动时,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教师先做几个动作并让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
(2)然后启发学生用其他的动作来表示。
(3)鼓励同学到前面进行表演让大家猜。
(4)组织小组合作,每人做出不同的动作,表示美丽的公园。
(5)注意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说。
(6)参考动作:
花:双手托脸。树:双手举起。桥:两人合起双臂伸直,头低下。
山:多人合作形成小山起伏状。蜜蜂和蝴蝶:双手舞动。湖:多人合作围成不规则的湖泊状。
7.录音材料:
A项:DIALOGUE
A: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B: I can see ducks and boats.
NEW WORDS: bee, butterfly
B 项:DIALOGUE
A: What do you see?
B: I see a tree.
8.补充材料:
A项:SONG
A boy and a girl,
On the bridges, on the bridges.
Ducks and boats,
On the lake, on the lake.
Bees and butterflies,
On the flowers, on the flowers.
Grass and flowers,
Trees and hills,
In the park, in the park.
课堂学习评价
1.教师指导学生把本节课学习和复习的内容及掌握情况用和符号记入学习档案。指导学生把用形体表现公园景物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2.教师具体而简要地记录学生当堂的表现:
—能够听懂并说出新单词“蝴蝶”、“蜜蜂”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跟着录音唱歌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用动作表示公园里的景物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发挥想象、具有创意的学生有多少人?
—会唱歌并能积极参加表演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用“There is ...”描述的学生有多少人?
3.本课对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情况的评定方法:
—通过听录音,检查学生掌握有关公园单词的正确读音。
—通过唱和表演,检查学生掌握单词的熟练程度。
—通过问答活动,检查学生句型掌握情况。
【英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英语教学设计11-20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03-21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05-14
英语教学设计(15篇)01-01
英语教学设计(精选15篇)03-26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优选)08-15
英语教学设计精选15篇04-30
英语教学设计15篇12-13
英语教学设计集锦15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