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4-05-08 13:44: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进率。

  3、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出示课件(m,dm,cm)并问到:首先来见见几位老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一读?

  指一名学生试读

  师:一起读

  生齐读。

  师:想一想,括号里应填几?

  指名回答。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生:1米1分米、1米2分米

  师:如果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呢?

  生:1.1米、1.2米(师板书)

  师: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小数?来看几幅图片。(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

  师:我们把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找一找还有一位小数吗?

  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的叫做两位小数,能找一找吗?

  谁能说一个三位小数?

  师: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出示课件:把一米平均分成十份,这里的一份是多少?

  生:一分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生:十分之一米

  师: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0.1米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小数是0.1米。这里还有两个括号需要填写,大家独立完成,可以吗?

  生完成,师指名回答,并让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集体评价。

  师: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如果有困难,师引导: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是几?小数是几位小数?

  得出结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理解了吗?考考你,完成作业纸巩固练习1

  生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探究两位小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如果平均分成100份,会是什么样子呢?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师: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呢?

  生:1厘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一百分之一米

  师:用小数表示呢?

  生:0.01米

  师:真聪明,那么后面的括号继续交给你独立完成。

  生完成,师指名说,集体评价。

  师:再来观察一下这些分数和小数,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交流,得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学会了吗?还得考考你。请大家完成作业纸上巩固练习2

  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00份是什么样子呢?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现在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和同桌,交流讨论,完成第三个探究。

  生生合作交流,师巡视。

  生完成,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师:观察这里的分数与小数,能得到一个结论吗?

  生: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师板书)

  4、推想、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试想一下:把一米平均分成一万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样表示?小数呢?如果平均分成十万份呢?

  师:能不能把我们刚才的这些发现概括成一句简洁明了的话呢?

  生交流,师引导说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师板书)

  师:现在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起来,请大家完成作业纸《应用感受,巩固意义》

  生完成,指名回答,订正。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与进率

  师出示课件:思考一下,0.3里有几个0.1?

  生:0.3里有3个0.1

  师:0.06里有几个0.01呢?0.007里有几个0.001呢?

  生依次回答。

  师:0.1、0.01、0.001写成分数分别是多少呢?

  生: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师: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师:再思考:十分之一里有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里有几个千分之一?

  生回答。

  师:所以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

  生:是10

  三、综合应用、拓展提升

  生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综合应用》

  第一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第二题: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拓展视野

  课件出示教材“你知道吗?”指名读一读。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目标

  (一)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二)通过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归纳整理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各算式的意义。

  15×3 1.5×3 15×0.3 15÷3

  28×2 2.8×2 28×0.2 2.8÷2

  25×5 2.5×5 2.5×0.5 2.5÷0.5

  12×4 1.2×4 0.12×0.4 0.12÷0.4

  2.思考:

  ①小数乘法的意义有几种情况,是按什么划分的?分别是什么?

  ②小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得出: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按乘数是整数还是小数划分。当乘数是整数时,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当乘数是小数时,表示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小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素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比较归纳、整理:

  看表思考: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讨论完成下表:

  (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说出下面各题的积中各有几位小数。

  23×0.5 21.4×0.7 27.5×12.03 1.84×0.026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确定积中的小数位数的?为什么?(小数乘法中,积中小数的位数是由因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因为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因数扩大了多少倍,积也扩大多少倍,要使积不变,就要缩小多少倍。)

  (2)根据4×25=100,75×52=3900,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吗?

  ①0.4×2.5=(1);②0.075×0.52=(0.039)。

  提问:

  ①式中的因数共有两位小数,为什么积中没有小数部分?②式中的因数共有五位小数,为什么积中只有三位小数?(因为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是零,根据小数的性质被划掉。)

  (3)计算并验算:

  67×75= 836×25= 125×24=

  订正后回答:

  0.67×7.5= 8.36×0.25= 0.125×2.4=

  小结:

  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

  讨论得出:

  相同点: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

  不同点:小数乘法,还要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4)口算:

  0.8×4= 4×0.8= 0.05×20= 20×0.05=

  0.03×9= 9×0.03= 1.9×5= 5×1.9=

  观察上面的算式:谁的积大于被乘数?谁的积小于被乘数?(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被乘数;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被乘数。)

  练习:在下题的○中填上>,<或=。

  ①1.6×1.2○1.6;②1.4×0○1.4;

  ③0.24×5○0.24;④3.7×2.1○3.7;

  ⑤0×7○0;⑥0×2.8○0。

  上述规律对于⑤,⑥两题为什么不灵了?应该补充什么?(上述规律应该补充“被乘数不为零时”。)

  2.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并验算(P34:6):

  1.89÷0.54= 7.1÷0.125= 0.51÷0.22=

  计算后订正,提问:

  ①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根据什么?(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除数扩大了几倍,被除数也扩大几倍。)

  ②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数除法需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后面添上0再继续除。)

  (2)口算:

  4.2÷0.6= 1.5÷5= 3.2÷0.8= 2÷4=

  哪些算式的商大于被除数?哪些算式的商小于被除数?为什么?

  (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练习: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30÷0.6○30 1.8÷9○1.8 0÷0.2○0

  3.6÷4○3.6 27÷0.3○27 0÷1.2○0

  上述规律应该补充什么?(上述规律应该补充“被除数不为0时”。)

  (三)综合练习

  1.口算:

  39.78×1= 3.6÷3.6= 2.87×0=

  1×0.56= 7.8÷1= 0÷2.87=

  “1”与“0”有什么特性?

  2.计算并求近似值:P35:2。

  小结:怎样取积、差、和、商的近似值?(先算出积、差、和后,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时,要除到需要保留的数位的下一位,然后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3.作业:P35:1,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法则,对整数和小数的乘除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通过填表的形式,学生明确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把新知识同旧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通过练习,进一步完善了积与被乘数、商与被除数大小关系的规律,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加强检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板书设计

  整数乘法:

  4×25=100

  75×52=3900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3

  教材位置

  人教版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第八册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及相应“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六第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草稿纸若干

  教学重点

  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

  小数点对齐

  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对多位数笔算方法有较深的认识及熟练准确的计算,对小数的数位也在上一章节有明确的认识,只是在“怎样才能尽快地使小数的相同数位对齐”这一观念上需要摸索、比较,得到明确的认识,形成计算小数加法的能力。

  学生在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中已有相当的了解,并对其重要性已有较深的认识。

  整数加法笔算时是先将个位对齐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目的,小数则应抓住小数的特征,将小数点对齐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要求。

  学生在整数加法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推理,将知识迁移,很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谁的竖式最漂亮,计算更准确。

  4235+5478 3251+438

  7621+37543 4320+317

  小组内完成后,讨论下列问题。

  1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列竖式更快捷?

  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它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二、激趣导入。

  1、提问:夏天到了,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2、听故事,做数学。

  明明和妈妈到自选商场买西瓜。妈妈选了一个小一点的瓜,在电子称上一称,是3735克。明明选了一个大一点,有4075克。你能算出他们一共买了多少西瓜吗?

  3、抽一生列式板演,全班齐练。

  4、继续听,继续算。

  后来,他们到收银台,可收银台阿姨的称量数据却发生了变化,上面全是以“千克”为单位的,你能说出他们西瓜的重量吗?

  你还会求出他们一共重多少千克吗?

  5、揭示课题:

  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三、新授。

  1、小数加法的意义。

  同整数加法一样,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刚才有的同学说会,现在各小组一齐完成竖式计算并讨论以下问题:

  (1)小数与整数比较,有什么特征?

  复习整数加法的计算,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相同数位对齐的.认识。

  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法则的类推作理论铺垫。

  设问起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存在数学问题。

  进一步复习巩固单位换算的知识,为引出课题作准备。

  类比推理的运用,训练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2)列竖式时注意:整数先将个位对齐,小数应先将什么对齐,以达到相同数位对齐的

  目的?

  (3)小数计算后,结果末尾是“0”应怎么办?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3、指导看书P111。

  4、试练。

  完成P111做一做并回答问题。

  四、延伸拓展。

  1、你会用两种方法计算吗?

  1元8角7分+3角2分

  7角6分+3元4角4分

  2、听故事,列算式:

  小玲到商场买来3米2分米绳子,付了1元9角2分钱,后来发现不够,小丽又去买了2.8米,付了1元6角8分。一共买了多少绳子?付了多少钱?

  五、巩固训练。

  4235+5748 37251+438

  4.235+5.748 3.7251+4.38

  42.35+5.748 37.251+4.38

  4.235+57.48 372.51+4.38

  六、板书设计。

  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3 7 3 5克3. 7 3 5千克

  + 4 0 7 5克+ 4. 0 7 5千克

  7 8 1 07. 8 1 0千克

  7810克=7.81千克3.735+4.075=7.81(千克)

  在完成小数的意义的推理以后,让学生思考小数加法法则向整数加法法则的类推。

  初步学会对加法法则的运用。

  加深学生对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训练学生分类整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出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观念。

  加深对计算法则的理解,能运用法则准确计算。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4

  学习内容:

  小数的意义和产生,课本32-33页内容。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观察知道小数的产生。

  2、我能通过分析明白小数的意义。

  3、我知道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重难点:

  小数的意义和计算单位及进率

  学习过程:

  课前谈话

  孩子们们,平时喜欢猜谜语吗?(喜欢)

  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大家想猜一猜吗?(可以)

  请竖起你的小耳朵,认真听,看谁能猜中?

  生来公平,拿在手中,要问长短,它最分明。打一度量器具。

  生猜尺子。

  师:他猜尺子,大家同意吗?你猜中了,给他掌声鼓励!

  咱们这节课中就让尺子来帮助我们进行学习,那让我们上课吧!

  一、教学小数的产生:

  首先,我想先考考大家的估算能力可以吗?那好,请大家估计一下课桌高度是多少?谁先说?学生--

  课桌的高度大约1米多一些,大家估计的差不多,可见咱们班同学的估算能力还是很好的!

  师:那如果我们想知道课桌准确的高度该怎么办呢?生:用尺子

  师:哎,尺子。孩子们,生活中我们对尺子已经非常的熟悉了吧,下面就请大家用手中的米尺测量一下身边物体的长度。请同桌两人合作测量。师:哪个孩子先来汇报测量数据。

  师:还有谁愿意起来汇报,还有吗?教师有选择的板书:1米8分米,2分米5厘米等二三个即可。

  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我们可以知道,课桌的长度、高度,数学课本的长度,铅笔的长度都不是整米数,像这样不能得到整数结果时,我们常用小数来表示。例如课桌的长度可以写成1.2米,数学课本的长度为0.35米。

  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于是人们就发现和运用了小数。

  点击出示“你知道吗?”课件展示小数的历史。

  这节课就让我深入研究一下小数的意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适当复习有关记量单位的有关知识,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基础。

  二、探究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师:孩子们,想一想米尺上面有哪些不同的长度单位,我听同学们说了很多,哪位同学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呢,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师:我们在进行测量长度时,不够1米时,需要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用较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孩子,请思考,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也可以说是10厘米,这一份的长度就是1米的十分之一,是十分之一米。

  师:孩子们,请看你手中的米尺,观察!从0到10,这是几分米?生:1分米,师:用米做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呢?生:十分之一米。师: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呢?师:十分之一米也可以写成0.1米。板书

  师:请同学们再继续观察手中的米尺从0到30,是几分米,十分之几米?用小数怎么表示?哪个孩子想到了?来这个孩子你说,说说你的想法?说的很好孩子,板书

  师:那从0到70,是十分之几米呢?小数如何表示?孩子,你来,解释下好吗?解释的真清楚。板书

  师:孩子观察这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板书:分母是10,咱们班孩子特别善于观察,来孩子再观察这组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像这样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的小数叫一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师:请同学们告诉我,十分之一米和0.1米,十分之三米和0.3米,十分之七和0.7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让你选择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会选择哪个符号呢?说说你的想法,用红笔填写等于号。

  师:说的很好,请同学们观察这组分数和小数,十分之一米等于0.1米,百分之一等于0.01,千分之一等于0.001,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分数和小数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可以把分数写成小数。

  生2:我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师:同学们的发现可真不少,那说了这么多,请同学们思考一位小数就是表示什么呢?师:看来一位小数就是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让生观察米尺,找出不同的几分米,让孩子在实践中体会到十分之几和一位小数的关系。

  2、认识两位小数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呢?

  师:好的,我们一起来验证大家的猜想。请在米尺上面找出1厘米,找到了吗?师:这1厘米的长度是1米的几分之几?用分数怎么表示呢?板书分数,小数可以表示为0.01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3厘米呢?是几分之几米?可以观察手中的米尺进行思考!谁来说,来你,这个孩子,说说你的想法?小数可以写为?说说你的想法孩子,说的不错!

  6厘米呢?孩子!用米做单位是百分之几米?怎样用小数表示?

  师:这组分数的共同特点是怎样的?这些小数又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汇报,师板书百分之一等于0.01,百分之三等于0.03,百分之六等于0.06.师:来,看这里,同学们有什么发现?生1: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生2:可以说两位小数表示百分知几。

  设计意图: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3、认识三位小数

  同学说的非常好,如果我们把这把米尺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多少呢?从0到1表示1毫米,那它是几分之一米呢?(课件出示米尺放大图)写成小数呢?板书(一千分之一米,0.001米)

  师:孩子,那这样的12份呢?师板书。123份呢?师板书。

  师:指板书,从这里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生2: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说的非常好,指板书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四位小数表示什么?五位小数呢?

  生:四位小数表示万分之几,五位小数表示十万分之几。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请看这里回忆我们的探讨过程,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我认为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生2:我们知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生3:还可以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我们知道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只是的形成过程,有意识的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如果我们还想在这把米尺上面找到更精确的数值怎么办呢?有同学知道吗?更小的单位还有微米,纳米,也就是说继续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随着我们队测量精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你会发现这个长度单位可以越分越小,最后小的肉眼都看不到,数学就是这么神奇!

  4、学习小数单位

  孩子,请看这些分数,十分之一,十分之六和十分之八,这些分数都是有几个十分之一组成的?如果把这些分数用小数表示的话,我们可以这样思考0.1,0.6,0.8这些小数都是有几个0.1组成的呢?由此看来这些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也可以用0.1表示;

  那么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呢?请思考!

  师:说的很对,这些两位小数都是由几个0.01组成的,所以它们的计数单位就是百分之一,也可以用0.01来表示。

  师:继续思考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嗯,很对!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千分之一,也可以用0.001来表示。

  师:孩子们请看屏幕,我们会有更好的理解。师:我们刚才学习的一位小数,它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者几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计数单位,可以用十分之一表示,也可以用0.1表示,师:那谁能说说两位小数呢?师:说的很好,三位小数,谁来说。

  5、学习单位进率

  以前我们学过整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有谁知道?

  那相邻的两个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还会是10吗?生:是。师:说说你的理由!师:嗯!好,非常好,我们现在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孩子请思考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嗯,好的!1分米等于10厘米,相当于0.1米等于10个0.01米,所以我们可以说0.1和0.01这两个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师:谁来说说0.01和0.001这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呢?1厘米等于10毫米,相当于0.01等于10个0.001,由此得出0.01和0.001之间的进率也是10.师:那三位小数呢?师:看来小数和整数一样,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练习

  学习了这么多关于小数的知识,老师想知道大家掌握的怎么样了,我们一起来做几道小练习,试一试。

  1、把下面各图中涂色的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让生分别写出分数和小数。

  2、做一做,填空。

  0.3里面有()个0.1

  0.09里面有()个0.01。

  0.35里面有()个0.01.

  0.006里面有()个0.001。

  0.136里面有()个0.001.

  4个()是0.004.

  3、练一练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马上要下课了,能跟我谈谈你们的体会和收获吗?

  同学们,关于小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有机会我们在一起探讨好吗?整理好学习用品,下课!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1-14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2-14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5篇11-25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21篇12-11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5篇09-01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15篇)12-31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5篇)12-13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5篇01-03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集锦15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