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07 15:22:1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

“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数学教案-桌子有多长。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入:

  1、谈话引入:我们的教室里有讲台、有课桌,那么,我们的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呢?同学们该怎样量呢?

  2、测量活动:

  (1)分组让学生估计一下,讲台、课桌各有多长。

  (2)实际测量:让学生用不同方法量。

  (3)讨论交流: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数不同,从而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厘米:(课件展示)

  认识刻度线,0刻度,1厘米的长度,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桌子有多长》。

  让学生先估计1厘米有多长,然后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让他们再用食指和拇指比划一下,建立1厘米的表象。

  在尺子上的不同刻度找出1厘米的长度,如数3到数4是1厘米,数6到数7也是1厘米等等。

  2、说一说:(课件展示)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的,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先估计,再量一量。

  3、量一量:(课件展示)如何进行测量。

  测量的步骤:把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上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

  学生分组练习测量铅笔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展示第1题,让学生先估计自己的书、铅笔和食指有多长,再量一量、填一填。当学生测量的不是整厘米数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怎样按整厘米数读出数值。

  2、课件展示第2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独立完成题目。

  3、课件展示第3题,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对于小熊没有量对的题目,让学生说一说怎样量才是正确的。对于测量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具体指导。

  四、总结并布置课下作业(课件展示)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课下量一量自己课桌的长度。

  数学教案-桌子有多长

“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教课标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观察与测量”一章的“桌子有多长”。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学校为了迎接新学期要订做一批课桌,要做我们这样的课桌要知道什么呀?(学生回答)对,得知道桌子有多长,有多宽。你愿意帮助学校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桌子有多长”。(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知识探究

  1、自主探索

  教师:摸一摸我们桌子的长,比划一下,感受桌子的长。那么,你们还有什么办法知道我们的桌子有多长。

  小组互相讨论。

  各个小组汇报结果,教师把结果分别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刚才我们在比划的时候,桌子的长度是一样的`,现在怎么不同了呢?

  学生:因为有的是用铅笔量,有的是用课本量,工具不一样。

  教师:对,是因为我们用的工具不同。那如果都用铅笔量,会怎么样?

  学生:也不一定相同,因为铅笔也不一定同样长。

  教师:那么用什么量好一些?

  学生:用尺量。

  教师:尺子是人们量长度通用的一个工具,老师这里有一把尺子,它是米尺的一部分,看一看尺上都有什么?把你的尺子拿出来,你知道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2、认识尺子,认识1厘米。

  教师:谁来说一说,在尺子上你都看到什么了?(同桌讨论)

  汇报,教师用电脑演示。

  (1)有数字,第一个数字是0,有小格,每格长度是一样的,有字母cm。

  (2)教学“cm”:是一种符号,是厘米的意思,是一个长度单位。

  (3)认识1厘米

  ①、请你在你的尺子上找到1厘米。

  ②、怎样记住1厘米?小组同学互相想想办法。

  ③、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

  ④、除了能找到1厘米外,你在你的尺子上还能找到几厘米?(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

  (4)量一量

  ①、电脑演示:铅笔有多长?

  ②、估计一下,我们数学书的宽有几厘米?自己再量一量,到底是几厘米?

  ②、再来估计一下,我们数学书的长有几厘米?自己再量一量,到底是几厘米?

  三、实际应用

  教师:听说动物学校的小老鼠也在学着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想不想看?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么量的?

  电脑演示小老鼠量的结果,小组讨论是哪个量的方法正确,汇报结果。

  自己随便量桌子上的物体,量之前先估计一它的长度。

  教师:我们在课前已经量了课桌的长了,但由于我们量的工具不同,量的结果也不同,我们这节课已经学习了厘米了,现在你们就用尺子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和课桌的宽。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教师:我们已经量了课桌的长和宽,那现在不用尺子量,你来估计一下,课桌的高有多少厘米?

  学生汇报。

  教师:现在我们把课桌的长、宽、高都已经量出来了,那么我们就可以给工厂打电话了。谁能来打这个电话?

  学生模拟打电话,教师补充。

  教师小结:我相信任何一个木器加工厂的叔叔接到这个电话,知道了这个信息,都知道我们要做什么样的课桌了。我们今天是用厘米的知识,解决了学校订课桌的事情。你们帮助学校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真是学校的小主人呀。

“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测量知识,“厘米”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它将为以后学习“米”“分米”等长度单位作准备。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安排了丰富的活动。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对测量单位的理解,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估测的意识,学习测量的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研究式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善于与人合作、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师:动物学校新买来一些课桌,小白兔回家后高兴地告诉了妈妈,兔妈妈问:“你们买的课桌有多长呀?我给你做个新桌套吧”小白兔摇摇头说:“我可不知道。”第二天,他就去问他的好朋友小猴子,小猴子说:“我也不知道,咱们去量量吧。”可是该怎么量呢?

  2、同学们,如果小白兔去问你,你能用什么方法量出课桌有多长呢?

  (二)合作交流,认识厘米

  1.说一说

  (1)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2) 师:说一说你用什么工具量的,量的结果是多少?

  生1:我用手量的,这样是一,有5多长。

  生2:我用书量的,有2本半那么长。

  生3:我用铅笔量的,有3枝铅笔那么长。

  生4:我用尺子量的,有4把尺子还多一点那么长。

  ……

  (3师:(表情惊讶地)为什么量的是同一张桌子,可是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因为用的'工具不同,所以量的结果就不同。

  (4)师:(兴奋地点了点头)因为测量工具不同,标准不一样,所以量的结果就不同。那么,如果用同一枝铅笔量结果会怎样?

  生:(争先恐后地)如果用同一枝铅笔量结果就一样。

  (5)师: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呢?

  生:尺子。(投影出示直尺。)

  2、观察尺子

  (1)请你把尺子拿出来,认真观察直尺,与同桌说一说在尺上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学生手拿直尺与同桌同学边认真观察边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请学生到黑板前指着投影上的直尺汇报。)

  (a师:谁知道,“小道道”是什么?生:是刻度。

  b生1:尺上还有数字,有0,1,2,3,…,0表示尺子的头。(这时候教师规范学生的说法:0表示起点。)

  c生2: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距离一样长。 )

  3、认识一厘米

  (1)教师指着直尺介绍: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距离为1厘米。如:刻度0~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2)想一想生活中见过的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厘米?

  (同时,教师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学生也跟着教师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大拇指的指甲长约1厘米;有的豆芽长约1厘米……)

  (3)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还有哪些数字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刻度1~2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刻度3~4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刻度10~11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4)你能用手比划出2厘米的长度吗? 在尺上哪些数字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

  (学生用手先比划出1厘米长的一段,再增加同样的一段,即2厘米。然后再到尺子上去比一比估计得是否准确。)

  (5)估计3厘米有多长,然后在尺子上找出距离是3厘米的一段。

  (6)你能估计一下这根小棒的长度吗?两人一起试着量一量。同桌交流说说怎样量的。

  汇报:学生演示。(有的学生从0量起,有的学生从1量起……)

  讨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学生展开激烈地讨论后总结出测量方法:(1)先把一端对准0刻度;(2)读出另一端与尺子上重合的位置的数值。)

  (三)在活动中巩固新知

  1。测量长度,填写下表。

  估计

  测量

  数学书

  ( )cm

  ( )cm

  铅笔

  ( )cm

  ( )cm

  食指

  ( )cm

  ( )cm

  2。任意选择你喜欢的一样东西进行测量。

  (测量中,学生逐渐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如有的学生用尺子量桌面的长度时,尺子不够,大家想办法,一名学生拿尺子,另一名学生做标记,这样一步一步地测量,最后再算总的长度。)

  3。量易拉罐一周的长度,看谁的方法最好。

  (1)有的学生转动易拉罐用尺子量。

  (2)有的学生把易拉罐压瘪了量。

  (3)有的学生想把直尺压弯了量,但是一使劲,尺子折了。

  (4)有的学生借助绳子量。

  ……

  (四)评价

  师:下课的铃声就快响了,谁愿意把自己的收获说给大家听?评价一下这节课的表现好吗?

  (生1:这节课我认识了直尺,学会了测量。

  师:那能说说是怎么测量的吗?

  生2:我更加理解,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非常喜欢上数学课。

  生3:我觉得××同学这节课表现非常突出,她善于动脑,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我今后应向她学习。)

“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进行测量活动,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估测“厘米”的实际长度。

  3.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1厘米的表象。

  4.懂得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5.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1.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1厘米的表象。

  2.懂得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天天都跟讲台桌,课桌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吗?现在用手比划一下。现在你们自己估计一下,课桌、讲台桌有多长。估计只能知道大概,想不想自己量一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桌子有多长”。(板书课题)

  二、认识测量工具。

  1、请你们用自己的测量方法来说明课桌有多长。

  2、学生讨论交流刚才测量的结果。

  师:为什么大家说的数都不同呢?

  (大家测量的工具不同,得出不同的结果)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小组讨论一下。

  (用同样的工具进行测量,结果就会一样。)

  师:测量事物的长短,就一定要用统一的测量工具,测量出的结果才会一致。

  师:我们平时都用什么统一的工具来进行测量呢?

  (尺子——出示实物)

  3、认识尺子。

  师:请大家也拿出自己的尺子,观察一下,你能从尺子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独立观察,指名回答。)

  师:请大家先放下尺子,你们能自己估计一下1厘米有多长吗?

  (教师板书——“1厘米、1cm”,学生估计)

  师:现在请你们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用食指和拇指比一比。(学生活动)

  4、说一说。

  师:谁能说说还有哪些东西的长度接近1厘米?

  (指甲长度,CD盒的厚度,橡皮檫的厚度)

  你们自己量一量刚才所说的物体。

  5、量一量。

  (1)师:你们知道自己用的铅笔有多长吗?

  拿出铅笔自己量一量,并把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和同桌交换铅笔,再量一量,互相验证,看你的同桌量得对吗?(学生测量)

  (2)请学生到演示仪上测量,并跟大家说说他的`测量方法。

  (3)总结:把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上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

  (师边总结,边演示测量)

  (4)请学生测量另一支笔的长度,再体验一下测量的方法。

  三、练一练。

  1、第一题。

  让学生先估计自己的书、铅笔和铅笔盒的长度,写出来,再量一量,把测量的结果填出来。

  当学生测量不是整厘米数时,指导学生怎样按照整厘米数读出数值。

  学生测量完后,全班讲评。

  2、第二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独立完成题目。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第三题。

  让学生观察图意,独立完成,然后跟同桌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学生独立做)

  对于小熊没有量对的题目,全班交流,应该怎样量才是正确的。

  教师总结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最好从0刻度开始测量,这样一来比较容易看出物体的长度,不会把测量结果看错。第二种方法是从中间量,像小熊那样从5厘米的地方开始量,把5厘米的地方当作0刻度,一格一格数,看几厘米,或看终点的数是10厘米,然后再用10-5=5,算出长度是5厘米。这种方法比较少用。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应给予具体指导。

  四、总结。

  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刻度尺量长度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这节课来了解桌子有多长。

  板书课题。

  二、 探究新知。

  1、 自已估计桌子。

  师:同学们,请你们估计一下,课桌有多长?

  学生估计。

  2、 估测。

  师:如果不用尺子量,你有哪些方法说明你的课桌有多长?请你量一量,说一说。

  学生想办法量:(有的学生用铅笔盒量,有的用书量,有的用手林划。)

  师:大家的桌子一样,为什么结果却不一样呢?

  学生讨论。

  生:因为我们用的工具不一样,如果都用课本量,结果可能就一样了。

  师:请大家来量一量吧!

  师:你们真了不起,只有工具一样,测量的结果才会一样,所以统一测量工具非常重要。

  我们就认识一下测量的一种工具-------尺子。

  三、 认识尺子。

  1. 观察尺子。

  师:同学们看看尺子上有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2、 小结:尺了有数字还有许多小杠杠,杠杠的.长短不一样。每两个数学之间的长度就是一厘米。

  3、 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找出尺子上的一厘米。

  4、 比划出一厘米。

  5、 举例说明一厘米。学生举例。

  (二)认识20厘米。

  1、 估测。师:用手比划一下20厘米有多长?

  2、 量一量:用尺子验证一下你比划的20厘米接近吗?

  3、 举例: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长度是20厘米吗?

  四、布置作业。

“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6

  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表象,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并会进行实际测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昨天老师接到了新成立的动物学校校长长颈鹿的电话,他们也想购买一批和我们一样的桌椅,可长颈鹿校长不知道买多大的,他想让咱们同学帮忙测量一下我们的桌子有多长,你们愿意帮忙吗?

  二、通过学生利用不同的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引出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

  1、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进行测量,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测量的结果、

  2、汇报测量结果:

  ……

  3、教师提问

  都是测量桌子有多长,为什么他们得到的数不一样呢?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

  1、观察尺子,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些什么、

  2、在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有多长、

  3、用手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

  4、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5、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有多长(为估计作准备)

  四、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掌握测量的方法,并能比较准确地估计物体的长度、

  1、试着测量数学书的宽度,同桌之间互帮互学、

  2、学生自己介绍测量的方法及结果、

  教师总结测量的方法:一端对准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3、出示一把断了的没有0刻度的尺子、

  教师提问:用这个尺子能进行测量吗?怎么测?

  强调:一端对准0刻度的测量方法只是我们实际测量中常用的方法,因为这样便于读数,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4、出示几个测铅笔长度的例子,让生判断对错、

  五、小组合作,进行估计和测量、

  1、小组自主选择几件学具,先进行估计,然后再测量,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提示:首先要进行分工:大家一起估计,再由一名同学负责测量,并由另一名同学进行验证,最后由一名同学将结果记录下来、

“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初步培养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录音、直尺、红纸条、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境设疑,引入新知

  1、情境导入

  播放录音:大家好!我是讲台,是老师的好伙伴;我是课桌,是同学们的好伙伴。我们天天陪着同学们一起学习,看到大家在不断地长大、进步,真是太高兴了!可是,我们连自己到底有多长还不知道呢。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能想办法告诉我吗?

  2、进行估测

  学生用手比一比,说一说。

  3、实际测量

  师:刚才同学们用手比划了讲台和课桌的长。想想看,你还能用其它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吗?

  生:能,我可以用东西来量。

  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并让同学们选用身边的东西测量课桌。

  4、讨论交流

  师: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刚才你是用什么东西来测量课桌有多长的?

  生1:我是用铅笔量的,课桌有6支铅笔那么长。

  师:正好是6支铅笔那么长吗?

  生1:不是,还相差一点,大约是6支铅笔那么长。

  师:讲得好!还相差一点,就说"大约是……"。

  生2:我是用文具盒量的,课桌大约有3个文具盒长。

  生3:我是用手量的,课桌大约有4拃长。

  师:你真不简单,还知道"拃"。请你向全班同学表示一下"一拃"的长是多少。

  ……

  5、设疑启思

  师:真奇怪了,同样长的桌子,可大家量得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

  生:因为我们量的时候用的东西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所以结果就不一样了。

  师:对,原来各人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标准也就不一样,所以量得的结果当然也就不一样了。那么,我们要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观察、感知,认识厘米

  1、认识直尺、厘米

  师:现在咱们就来认识尺子。请大家拿出尺子,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结合进行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尺子结构。

  生:尺子上有很多线,有的长,有的短。(课件逐一出示"尺子"及上面的"长线"、"短线")

  师:你看,长线把尺子分成一大格一大格,短线再分成一小格一小格。(课件闪烁"大格"、"小格")我们把这些长线和短线都叫做"刻度线"。

  生:尺子上还有很多数。(课件出示尺子上的0、1、2、3……等数)

  师:尺子最左端的数是几?

  生:是"0"。

  师:那你们说说看,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课件闪烁"0")

  生: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师:对,0对着的这条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课件再次闪烁"0",并板书"0刻度")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尺子上还有字母"cm"。

  师:"cm"表示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板书"厘米"、"cm",并指导学生认读、书空)

  2、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①在尺子上指认1厘米。

  师:现在我们就来认识1厘米有多长,请大家听听"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播放录音:同学们,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课件逐一闪烁"0"、"1"和"--",并将1厘米长的线段"--"移出)

  接着,让学生从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同桌相互验证。

  师:你们再看看、想想,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1厘米长的呢?

  生1:从刻度1到刻度2。

  生2:从刻度2到刻度3。

  ……

  (点击课件,将1cm长的线段"--"移来验证)

  ②感受1厘米的长度。

  师:请每位小朋友从学具盒中找出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或1cm长的小棒),夹在右手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然后拿掉小正方体(或小棒),两个手指保持不动,看一看中间空隙有多大,体验1厘米有多长。

  接着,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1cm的长度)

  然后,再请学生用两手指比划出1cm的长度,并用小正方体(或小棒)去验证。

  ③列举1厘米长的物体。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1厘米有多长。现在我们来找一找、比一比,看谁能举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图钉的长、大拇指指甲的宽、数学书的厚、小蚂蚁的长、米粒、豆子……)

  3、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cm有多长,那2cm、3cm……又是多长呢?

  (教师画出2cm长的线段)问:2个1cm是几cm?

  生:2cm。

  (教师画出4cm长的线段)问:4cm里有几个1cm?

  生:4个1cm。

  师:你们能在尺子上指出6cm长的一段吗?(生汇报指的方法)

  三、动手操作,用厘米量

  1、估一估、量一量红纸条的长度

  教师出示一张红纸条(8cm),先让学生估测一下,说说长几cm。

  然后,指定学生在投影仪上用尺子实际测量一下红纸条的长度。全班同学注意观察,看其测量时是否将红纸条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

  最后,对照测量结果,看看哪些同学刚才的估测比较准确。

  2、小组合作,测量铅笔长度

  在小组内,每个同学量一量自己的一支铅笔有多长,并互相验证。

  3、集体交流

  ①指名到讲台前,展示测量过程,说出铅笔长度。

  ②指名回答:当铅笔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时,应该如何说?(大约长几厘米,或几厘米多一点、几厘米少一点)

  四、巩固练习

  1、先估计,再测量("练一练"第一题)

  小组合作,估计、测量后,再分组汇报结果。

  2、蚂蚁搬豆("练一练"第2题)

  播放录音(课件配合出示画面):有一天,一只小蚂蚁在洞外不远处发现一堆豆子,它高兴极了,马上搬起一粒豆子往家里爬。半路上,它听见小麻雀在喊:"小蚂蚁,快下雨了。"这下,小蚂蚁可着急了,边爬边想:"我已经爬了几厘米,离家还有几厘米呢?"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它量一量吗?

  学生独立测量、再指名汇报结果。

  3、当评委,判对错("练一练"第3题)

  五、总结谈话

  1、本课小结

  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了些什么。

  然后,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并且学会了用直尺量出较小物体长几厘米,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2、课后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祖先在发明尺子之前,是用手指和脚步等来测量物体长度的。(课件展示"一拃"、"一步"图样)小朋友们回家后,量一量自己一拃和一步分别有多少厘米长,请爸爸、妈妈看你量得对不对,下节课再在班上互相交流。

【“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桌子有多长》说课稿04-03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06-28

《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05-13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05-22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15篇04-14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11-04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08-15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07-02

《有多重》教学设计12-12

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