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看月食》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看月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看月食》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第十九课《看月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初步认识形成月食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月食形成的过程。
教学准备:
一份多媒体课件、月亮的'形状变化图
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张扬个性
三、细读课文、探究发现
1、小组内在组长的带领下角色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2、请同学们选择角色,相互配合。
3、老师请一个小组上台朗读表演。
4、听说天狗要来吃月亮,人们是怎么做的呢?还会说什么呢
(二)配音乐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是啊,古人们敲锣打鼓,想多看看月亮,你们想看吗?
2、在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解说词,来描绘描绘它,给它配上你美的声音。
3、师:作者把圆圆的月亮比作?(张贴大玉盘)
(三)学习课文四、五、六、七自然段
1、妹妹高兴中带着疑问。哪,这时的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2、生自由说。
3、孩子们想知道的还真多,是呀!什么是月食?月食时月亮会怎样变化呢?
4、孩子们,遇到问题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怎么找呢?“快乐园地”的智慧姐姐提醒你!
(1)我要读!
(2)我要找!
(3)我要画!
(4)我要问!
(5)我考考你!
(6)我要看看!
4、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快快乐乐地向问题挑战吧!相信自己,你能行!课文4、5、6、7自然段等着你们呢!
汇报
四、总结全文。
五、拓展延伸、激发探究
(播放课件6。拓展日食课件)如果月亮转到了太阳和地球中间,挡住了太阳光,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这种自然现象又叫什么呢?孩子们,下来问问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或上网查查资料吧!
板书设计:
看月食
月亮变化图:
大玉盘―咬出一块—像小船―像镰刀―像眉毛―像细钩—一面锣)
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看月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阅读3~6节,并背诵第3、5节。
2、使学生了解月食全过程及发生月食的科学道理,激发起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自然奥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晴朗的夜晚,仰望天空,你会看见星星在对我们眨眼,月亮在对我们微笑,有时月亮还会发生有趣的现象——月食。
2、上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学习了字词,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看月食》,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课文描写月食前月亮的句子。
3、月食是由于地球、太阳、月亮所处的特殊位置而形成的奇妙景观,这堂课你们想了解什么?
教学过程出示要点:
1、月食的景象怎样?
2、月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描写月食时月亮变化的是哪几节?(第3、5节)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读,想一想这两节有什么不一样。
二、学习课文第3、5节
(一)学习第3节
1、自由读,数一数第3节共有几句话。
2、选一句自己喜欢的`句子邀请老师或同学一起读。
3、出示填空,请一位同学说说月亮有什么变化,其余同学摆学具。
4、齐读第3节,为什么你觉得这一节写得美?(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5、理解比喻句
①听比喻句的介绍。
②选择正确的比喻句。
③开双轨火车,背诵课内外的比喻句。
6、背诵第3节
①学生介绍方法。
②老师推荐方法。
a、看板书提示背诵。
b、根据月亮变化形状图背诵。
c、脊柱句子见连接词背诵。
③学生背诵、交流。
(二)学习第5节
1、运用第3节的学习方法小组学习第5节。出示要求:
①划出描写月亮变化的句子。
②摆学具演示变化过程。
③背诵第5节。
2、交流反馈。
3、配乐背诵第3、5节。
教学过程
三、学习第4节过度:同学们再一次展现了月食时的奇妙景观,那么,它是奶奶说的天狗吃月亮吗?其中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
1、男女声读第4节,划出表示出现月食原因的句子。
2、请一位学生边演示边说说道理。
3、小结:今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看了月食的全过程,并把第3、5节熟读成诵,知道了形成月食的原因,真是增长了不少知识。
四、课外延伸过度:接着,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我们课文相似的文章《日全食观察报告》。
1、自由读《日全食观察报告》。
2、按要求小组学习。A层:选择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B层:通过实验演示来了解日全食形成的原因。C层:完成填空,说说日全食时太阳有什么变化。
3、交流反馈。
4、总结:大自然的一切是那么神奇,你还想了解哪些天文现象呢,课后你从书上、网上去寻找吧!
《看月食》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发生月食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食发生的原因及月食发生前后月亮的不同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月食发生的原因及月食发生前后月亮的不同变化。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翻板、投影仪、一盏台灯、一个乒乓球。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大自然中有很多现象是很奇特的,有的已经被人们发现,不再是个谜。比如“月食”,就是如此。
2、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6课《看月食》。
二、自己默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
三、找7个同学读全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写了几个人?都是谁?
四、过渡:课文中的几个人谁说的对呢?我们深入学习课文。
五、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内容
1、指名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提问:月食发生在什么时间?从前人们把月食叫做什么?
(2)读奶奶说的话,思考:从前人们是怎样看待月食的?
(3)为什么听了奶奶的话后妹妹“眼睛一眨一眨的,好像信又好像不信”。
2、学习课文第3—6自然段。
(1)指名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2)提问:爸爸带着我和妹妹到什么地方看月食?月食前月亮什么样?后来有变化吗?
(3)读一读第三段,回答:月食之前月亮像什么?读一读句子“银光落在河面上,闪闪发光。”理解“银光”、“落”、“闪闪发光”。(板书:圆圆的.月亮)
(4)默读第四段,找出有关月亮变化的词语,然后读一读。(板书:被咬去一块小船镰刀眉毛弯弯的细钩暗锣)
(5)指名读课文第四段,同学想象月亮是怎样变化的?
(6)看幻灯,月亮变化时的不同样子。
(这部分也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理解月亮是怎样慢慢变化的;教师在黑板上画,订正)
过渡: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呢?
(7)指名读第五段,找一找爸爸说了哪些话?读一读,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8)教师用台灯、自己的拳头和乒乓球进行演示、讲解。
(9)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月食?(也可到前边来边演示边说。)
(10)指名读第六段,思考:课文第四段和第六段都是叙述月亮变化的,有什么不同,然后回答。
(1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月食全过程。
3、齐读第七段。
六、朗读全文,教师小结
1、找出奶奶和爸爸说的话,读一读,说说他们谁说的对。
2、找出讲妹妹的句子,说说妹妹认识的变化。她看了月食后说些什么?
第二节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音,重点在分析字形。
三、集体学习
1、出示生字卡片,练习认读。
2、分析字形,重点指导。
被:部首是“衤”,不是“礻”。
般:右上角同“船”字,最后一笔没有钩。
强调每字部首和除去部首剩几画。
3、扩词练习,并理解词义。
4、指导书写。
重点:“被”把“衤”写清楚,不要丢点。
“眨”把“乏”写正,关键是“”。
四、巩固练习
五、作业:书写生字
第三节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卡片。
2、扩词并做“龙头接龙尾”游戏。
三、课后作业指导
第二题:
1、审题。
2、找出书中有关句子读一读。
3、口头完成。
4、书面完成。
5、看小翻板答案,进行订正。
四、听写,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看月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看菊花》教学设计04-26
看雪的教学设计02-04
《看雪》教学设计02-02
看雪教学设计11-18
《日食和月食》教案08-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10-12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05-04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01-16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02-16